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3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微血管成像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诊断胎儿生长受限
1
作者 田捧 管秀娟 +3 位作者 董孝贞 孟欣雨 张红彬 栗河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微血管成像(MV-Flow)联合孕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诊断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87例胎儿生长受限[FGR组,包括43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及44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孕妇及112名正... 目的观察超声微血管成像(MV-Flow)联合孕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诊断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87例胎儿生长受限[FGR组,包括43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及44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孕妇及112名正常孕妇[对照组,55名孕周<28周(对照组1)、57名孕周≥28周(对照组1)],以MV-Flow技术测量胎盘微血管指数(MVI),于同期检测孕妇血清VEGF表达水平,于分娩后即刻检测胎盘母体面VEGF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胎盘MVI、母体血清VEGF及二者联合诊断FGR的价值。结果FGR组2亚组胎盘MVI、孕妇血清VEGF表达水平及胎盘组织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胎盘MVI、母体血清VEGF及二者联合诊断<28周FG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1、0.870和0.997,诊断≥28周FGR的AUC分别为0.991、0.867和0.993。以单一孕妇血清VEGF诊断2亚组FGR的AUC均低于胎盘MVI及其联合孕妇血清VEGF(P均<0.05),而后二者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胎盘MVI和孕妇血清VEGF可用于筛查FGR,而前者更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迟缓 胎盘血液循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超声检查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胚胎培养液中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胚胎发育、妊娠结局的关系
2
作者 曾彬 苏兴 +1 位作者 崔静 于婉莹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2007-2011,共5页
目的分析胚胎培养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胚胎发育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接受IVF-ET的9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胚胎培养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胚胎发育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接受IVF-ET的9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妊娠组54例和非妊娠组38例;采用Wetzels胚胎评分系统进行胚胎评级,根据评分将胚胎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Ⅳ级组。留取胚胎培养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胚胎培养液中EGF、TGF-β1、VEGF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胚胎培养液EGF、TGF-β1、VEGF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VF-ET后妊娠结局的因素。结果Ⅲ级+Ⅳ级组、Ⅱ级组、Ⅰ级组EGF[(0.46±0.19)、(1.14±0.21)、(2.68±0.81)μg/L]、TGF-β1[(58.72±15.13)、(80.68±19.12)、(98.74±23.75)ng/L]表达水平依次升高,VEGF[(39.66±12.71)、(22.85±4.79)、(13.86±3.32)ng/L]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0.05)。与妊娠组[(2.54±0.73)μg/L、(85.44±19.87)ng/L、(15.94±3.61)ng/L]相比,非妊娠组EGF[(1.49±0.43)μg/L]、TGF-β1[(60.42±15.76)ng/L]表达水平较低,VEGF[(24.75±7.94)ng/L]表达水平较高(P<0.05)。EGF、TGF-β1、VEGF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95%CI:(0.78,0.97)]、0.88[95%CI:(0.78,0.98)]、0.81[95%CI:(0.68,0.95)]、0.96[95%CI:(0.90,1.00)],特异度分别为82.4%、82.4%、94.1%、88.2%,灵敏度分别为83.3%、94.4%、66.7%、96.4%。VEGF是IVF-ET后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GF-β1是IVF-ET后妊娠失败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胚胎培养液中EGF、TGF-β1、VEGF表达水平可能对评估胚胎质量及预测妊娠结局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 表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胚胎发育 妊娠结局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新生血管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抑制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伟东 陈如平 +2 位作者 肖鲁伟 王昌兴 成锋 《中医正骨》 2012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了解雷公藤甲素对类风湿关节炎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在AA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 目的:了解雷公藤甲素对类风湿关节炎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在AA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了雷公藤对其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组可见少量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滑膜关节腔滑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中,实验显示对照组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和雷公藤组(P<0.01)。结论:雷公藤甲素能降低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抑制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脂 关节炎 风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白细胞介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立新 王坤 +2 位作者 曹延林 黄汉清 杨连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月龄SPF级SD大鼠60只,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后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4组...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月龄SPF级SD大鼠60只,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后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采用安慰剂10 mg.kg-1.d-1灌胃给药;塞来昔布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10 mg.kg-1.d-1灌胃给药,尼美舒利组采用尼美舒利颗粒10 mg.kg-1.d-1灌胃给药,双药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5 mg.kg-1.d-1和尼美舒利颗粒5 mg.kg-1.d-1灌胃给药;共饲喂8周。检测各组大鼠HIF-1α和VEGF表达情况,椎间盘组织蛋白多糖的水平,计算软骨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对照组大鼠HIF-1α和VEGF均呈阴性表达,其他各组均呈阳性表达;各组大鼠HIF-1α、VEGF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蛋白多糖水平、AI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和尼美舒利可抑制HIF-1α和VEGF的表达,增加椎间盘组织蛋白多糖水平,降低AI,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可能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大鼠 环氧化酶2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下载PDF
扶中清痹通络汤联合益赛普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建武 黄建华 林爱丽 《中医正骨》 2013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扶中清痹通络汤联合益赛普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9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口服扶中清痹通络汤联合皮下注射益赛普治疗,... 目的:观察扶中清痹通络汤联合益赛普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9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口服扶中清痹通络汤联合皮下注射益赛普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皮下注射益赛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抽取静脉血测定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结果:①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含量。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4,P=0.710);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均降低[(97.25±18.73)pg.mL-1,(58.98±12.34)pg.mL-1,t=10.094,P=0.000;(95.61±17.66)pg.mL-1,(65.23±10.37)pg.mL-1,t=8.650,P=0.000];治疗组的降低值大于对照组[(38.96±10.21)pg.mL-1,(31.15±8.43)pg.mL-1,t=3.459,P=0.001]。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含量。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6,P=0.318);治疗后2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均降低[(85.12±16.56)pg.mL-1,(57.73±12.27)pg.mL-1,t=7.862,P=0.000;(81.42±13.83)pg.mL-1,(69.42±13.12)pg.mL-1,t=3.671,P=0.001];治疗组的降低值大于对照组[(29.54±8.78)pg.mL-1,(10.63±6.54)pg.mL-1,t=10.123,P=0.000]。结论:扶中清痹通络汤联合益赛普可降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益赛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风湿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扶中清痹通络汤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 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肺癌病理类型和TNM分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包晓玲 江秀娟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8期658-660,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患者血清中含量与病理类型及TNM分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腺癌、鳞癌及不同TNM分期中肺癌患者血清MMP-9及VEGF的含量;并进行相关...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患者血清中含量与病理类型及TNM分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腺癌、鳞癌及不同TNM分期中肺癌患者血清MMP-9及VEGF的含量;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①肺腺癌患者血清中MMP-9的含量明显高于鳞癌(856.70±85.10)μg/L vs(623.20±75.20)μg/L(P<0.05);VEGF的含量在肺腺癌和鳞癌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4.20±47.20)ng/L vs(324.50±42.43)ng/L(P>0.05)。②Ⅰ、Ⅱ、Ⅲ和Ⅳ期肺癌患者血清中MMP-9含量不同(602.80±78.40)μg/L vs(714.50±79.30)μg/L vs(880.50±72.90)μg/L vs(934.50±73.80)μg/L(P<0.05),随着分期的进展MMP-9含量逐渐增高,TNM分期与血清中MMP-9含量呈正相关(rs=0.520,P<0.01);VEGF各期间含量(251.10±72.43)ng/L vs(261.30±67.21)ng/L vs(279.10±74.67)ng/L vs(313.20±75.2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分期的进展VEGF逐渐增高,TNM分期与血清中VEGF含量呈正相关(rs=0.620,P<0.01)。③MMP-9与VEGF呈高度的正相关(rs=0.740,P<0.01)。结论MMP-9及VEGF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与病理类型及TNM分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下载PDF
孕中期肌酸激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瘢痕子宫孕妇发生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关系及对胎盘植入程度的预测研究
7
作者 涂业秀 李燕燕 +2 位作者 苏艳洁 唐哲文 邓新琼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5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探讨孕中期肌酸激酶(C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瘢痕子宫孕妇发生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关系及对胎盘植入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瘢痕子宫伴胎盘植入性疾病孕妇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孕中期肌酸激酶(C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瘢痕子宫孕妇发生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关系及对胎盘植入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瘢痕子宫伴胎盘植入性疾病孕妇作为观察组,其中粘连型52例,植入型或穿透型18例;另选70例瘢痕子宫不伴胎盘植入性疾病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中期CK、VEGF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瘢痕子宫孕妇发生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孕中期CK联合VEGF对瘢痕子宫孕妇发生胎盘植入性疾病的预测效能;分析孕中期CK、VEGF在不同胎盘植入程度孕妇中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孕中期CK、VEGF与胎盘植入超声评分量表评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孕中期CK、VEGF水平分别为(138.42±25.69)U/L、(198.42±46.13)pg/mL,均高于对照组[(72.32±10.48)U/L、(121.23±23.4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中期CK、VEGF均是瘢痕子宫孕妇发生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OR=2.562,95.0%CI:1.441~6.059;OR=0.356,95.0%CI:0.128~0.832;P<0.05)。经ROC曲线分析,孕中期CK联合VEGF预测瘢痕子宫孕妇发生胎盘植入性疾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在观察组70例瘢痕子宫伴胎盘植入性疾病孕妇中,植入型或穿透型孕妇孕中期CK、VEGF水平分别为(157.84±36.72)U/L、(253.16±58.74)pg/mL,均高于粘连型[(112.43±18.74)U/L、(154.75±35.8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瘢痕子宫伴胎盘植入性疾病孕妇孕中期CK、VEGF水平与胎盘植入超声评分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孕中期CK联合VEGF预测瘢痕子宫孕妇发生胎盘植入性疾病的效能较好,有助于评估胎盘植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疾病 肌酸激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瘢痕子宫 胎盘植入程度
下载PDF
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浓度的研究
8
作者 李青博 王漫峤 +1 位作者 李筱荣 邵彦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1期1603-1606,共4页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3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浓度的方法。方法 用固相萃取法对样本进行前处理。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EASY column(2 cm×100μ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3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浓度的方法。方法 用固相萃取法对样本进行前处理。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EASY column(2 cm×100μ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B)-水(含0.1%的甲酸,A),梯度洗脱,流速:300 nl/min,进样量:1μl。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考察该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结果 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的实测浓度均值分别为9.58 mg/ml、18.36 mg/ml和5.74 mg/ml;回收率分别为95.8%、45.9%和57.4%;精密度分别为3.41%、5.20%和5.12%。结论 本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和高质量的优势,适用于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3种抗VEGF药物的检测,为疾病条件下组织,体液中不同抗VEGF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一种方法,有利于临床药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药物监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糖类抗原125在胆囊癌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学 冯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在胆囊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的胆囊癌患者76例作为胆囊癌组、80例胆囊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CA125水平,分析不...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在胆囊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的胆囊癌患者76例作为胆囊癌组、80例胆囊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CA125水平,分析不同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病灶大小的胆囊癌患者血清VEGF、CA125水平的差异。【结果】胆囊癌组患者的血清VEGF-C、VEGF-D、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不同TNM分期的胆囊癌组患者的血清VEGFC、VEGF-D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不同TNM分期、不同分化程度的胆囊癌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胆囊癌患者血清中,VEGFC、VEGF-D或者CA125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同时VEGF-C、VEGF-D或者CA125的表达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病理学 胆囊肿瘤/诊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血液 CA-125抗原/血液
原文传递
血清淀粉样蛋白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健生 周念 +3 位作者 蔡甜 杜燕娇 贾岩 蒋子裕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不同疾病活动RA患者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RA患者98例及...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不同疾病活动RA患者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RA患者98例及体检健康对照组45例,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将RA患者分为高度活动组43例,中度活动组34例,低缓组(低度活动+疾病缓解)21例,分析各组间SAA和VEGF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AA和VEGF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SAA和VEGF对中高活动度RA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RA组的SAA表达水平、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疾病活动度增加,SAA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趋势,高度活动组的SAA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低中度活动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SAA和VEGF表达水平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DAS28评分呈正相关性(P值均<0.05);ROC曲线显示,SAA和VEGF对中高活动度RA患者有预测价值(P<0.05),其中SAA和VEGF联合诊断对中高活动度RA患者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71。结论血清SAA和VEGF水平参与RA发病的免疫炎症调节,可作为评估RA疾病活动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助于RA疾病的监测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风湿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水平及对卵巢间质血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8
11
作者 刘梅梅 丁慧 +3 位作者 尹晓静 王珊 于彩虹 李肖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8-453,共6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水平及对卵巢间质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PCOS患者96例作为PCOS组;选取同期因男方因素不孕...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水平及对卵巢间质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PCOS患者96例作为PCOS组;选取同期因男方因素不孕而就诊于本院生殖中心的健康女性72例作为对照组。PCOS组根据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PCOS胰岛素抵抗组(PCOS-IR组,n=47)和PCOS非胰岛素抵抗组(PCOS-NIR组,n=49)。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中的VEGF、ES水平。同时所有患者于卵泡早期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双侧卵巢间质血流,并计算出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 PCOS-NIR、PCOS-IR组VEGF、ES水平高于对照组,PI、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IR组VEGF、ES水平高于PCOS-NIR组,PI、RI低于PCOS-N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VEGF水平与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及LH/促卵泡刺激素(FSH)、HOMA-IR呈直线正相关(P<0.05),与PI、RI呈直线负相关(P<0.05);ES水平与LH、T水平及LH/FSH无直线相关性(P>0.05),而与PI、RI呈直线负相关(P<0.05),与HOMA-IR及VEGF水平呈直线正相关(P<0.05)。PCOS患者PI、RI与LH、T水平及LH/FSH、HOMA-IR均呈直线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VEGF水平及HOMA-IR是PCOS患者PI的影响因素(P<0.05);LH、T、VEGF水平及HOMA-IR是PCOS患者R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VEGF、ES在PCOS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二者之间呈直线正相关且均与PCOS患者的HOMA-IR密切相关,同时VEGF的表达水平还与血清LH、T水平密切相关;VEGF与ES的表达失衡及HOMA-IR在PCOS卵巢间质血流异常增多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内皮抑素 卵巢间质血流
下载PDF
颅针与头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23
12
作者 俞昌德 吴炳煌 +3 位作者 张晶 宋红梅 王国书 俞宙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6-468,共3页
目的:探讨颅针与头针对急性脑梗死(CI)效应机制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单纯药物(A组)和针刺颅骨缝区(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等)加药物(B组)、针刺标准化头针方案穴区(对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加药物(C组)治疗急性CI患者各20例,对照... 目的:探讨颅针与头针对急性脑梗死(CI)效应机制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单纯药物(A组)和针刺颅骨缝区(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等)加药物(B组)、针刺标准化头针方案穴区(对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加药物(C组)治疗急性CI患者各20例,对照观察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治疗前后A组血清VEGF含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C组血清VEGF含量升高差异显著(P<0·01,P<0·05),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治疗后VEGF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颅针加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血清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与标准头针加药物治疗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针灸疗法 急性病 头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血液 @颅针
下载PDF
高压氧预处理超长皮瓣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 被引量:27
13
作者 朱江英 殷国前 +5 位作者 庞进军 陈子翔 潘新元 陆思锭 韦骎兮 谢招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5-1531,共7页
背景:高压氧治疗能促进皮瓣内微循环再生,增加血管内血流量与血氧含量,对皮瓣淤血改善效果明显。但高压氧预处理在皮瓣移植中的应用研究还未得到足够重视。目的:建立大鼠背部超长皮瓣模型,观察高压氧预处理在皮瓣淤血形成早期可能发挥... 背景:高压氧治疗能促进皮瓣内微循环再生,增加血管内血流量与血氧含量,对皮瓣淤血改善效果明显。但高压氧预处理在皮瓣移植中的应用研究还未得到足够重视。目的:建立大鼠背部超长皮瓣模型,观察高压氧预处理在皮瓣淤血形成早期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3组,每组12只。3组均在背部设计随意皮瓣9 cm×2.5 cm制成淤血模型。高压氧预处理组在移植前接受4 d的高压氧治疗,1次/d;移植后高压氧治疗组在移植后接受4 d高压氧治疗,1次/d;对照组皮瓣移植后于常压空气中。移植后第3,5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第5天计算皮瓣存活率。结果与结论:移植后5 d对照组皮瓣存活面积较其他两组少(P<0.05),高压氧预处理组和移植后高压氧治疗组差别不明显(P>0.05)。移植后3 d和5 d时,对照组皮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阳性细胞数均低于高压氧预处理组和移植后高压氧治疗组(P<0.05),而高压氧预处理组和移植后高压氧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高压氧预处理可促进随意皮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有利于新生血管的生成,能提高随意皮瓣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外科皮瓣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高压氧预处理 淤血皮瓣 皮瓣存活率 大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外联合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被引量:24
14
作者 吴维 胡何节 +3 位作者 邓福生 王晓天 雷春 欧阳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94-2097,共4页
目的: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解决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种子细胞来源问题。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5在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血... 目的: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解决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种子细胞来源问题。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5在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epro Tech公司,批号090310);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Pepro Tech公司,批号0704CY081);人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paque(天津灏洋生物制品科技有限公司);PE标记的CD31,鼠抗人vWF单克隆抗体(BD Biosciences公司);FITC标记的兔抗鼠IgG(北京中杉金桥公司)。②无菌条件下取健康人外周血20mL,肝素抗凝,Hanks液双倍稀释,按1∶2置于淋巴细胞分离液上层,离心后提取分液层与上层交界部位呈混浊的灰白色层,即为单个核细胞层。③取离心后的细胞,向DMEM-F12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2的胎牛血清、10μg/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不含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剂的DMEM-F12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吹打均匀并计数,按1×1010L-1接种于25cm2培养瓶中,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第3天更换培养基,去除未贴壁的细胞,以后每2d换液1次。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单层排列是否呈"铺路石"样结构。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表达CD31和vWF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①诱导分化后细胞形态学变化: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后的细胞形态上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经历从小圆→梭形→扁平细胞的过程,符合内皮细胞的演变过程。②诱导分化后细胞的表面标志鉴定:诱导分化20d,贴壁细胞中62.5%表达CD31,58.2%表达vWF,54.3%表达CD31/vWF。③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透射电镜下细胞胞浆内可见特征性W-P小体。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外联合诱导下,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单核细胞 内皮 血管 细胞学 细胞分化
下载PDF
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一氧化氮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冯原 陈斯宁 +7 位作者 江颖 周颖 廖海菲 冯洁 黎展华 朱林 林伟楠 李健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23-2229,共7页
背景肺癌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而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率占肺癌的70%~80%,放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措施,但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补肺化瘀汤是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方,对常见肺部疾病和肺癌均有一定的疗效,但现有... 背景肺癌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而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率占肺癌的70%~80%,放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措施,但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补肺化瘀汤是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方,对常见肺部疾病和肺癌均有一定的疗效,但现有研究仅局限于补肺化瘀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观察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进行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7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一线化疗方案(长春瑞滨+顺铂)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化瘀汤,1剂/d,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NO、VEGF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KP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稳定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O、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KPS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发、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下调血清NO、VEGF水平,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减轻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补肺化瘀汤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沈琪琦 张之龄 +2 位作者 吴洪 徐兵 朱健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丁苯酞联合脑苷肌肽治疗),共14 d。两组基础用药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和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丁苯酞联合脑苷肌肽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提高V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移促进股骨头坏死处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峻辉 吴亚玲 +4 位作者 叶建红 宁亚功 于海鹰 彭仲杰 栾晓文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移对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处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方法:日本大耳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基因组和综合组。治疗8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股骨头滑膜VEGF阳性细...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移对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处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方法:日本大耳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基因组和综合组。治疗8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股骨头滑膜VEGF阳性细胞率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股骨头血管数目改变情况。结果:模型组VEGF阳性细胞表达率减低,与对照组、基因组、综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中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VEGF阳性细胞表达率较高,与中药组及基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数目:在A区,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B区,各组较模型组血管数目均有增加,对照组、基因组、综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与基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虽然血管数目较模型组多,但是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及VEGF基因转移均可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处局部新生血管形成和侧支循环的建立,尤以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基因疗法效果为好,为临床应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基因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免疫组织化学 活血祛瘀药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严家春 邵先安 +2 位作者 陈文笔 马勇 丁体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乙型肝炎(HB)肝血管增生及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从人肝组织提取VEGF总RNA,经RTPCR扩增取得VEGFmRNA基因探针,对160例HB肝组织(HB组)及10例正常肝组织(对照组)的VEGFmRNA作了定位观察,同时对VEGF表...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乙型肝炎(HB)肝血管增生及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从人肝组织提取VEGF总RNA,经RTPCR扩增取得VEGFmRNA基因探针,对160例HB肝组织(HB组)及10例正常肝组织(对照组)的VEGFmRNA作了定位观察,同时对VEGF表达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原位杂交显示,对照组VEGFmRNA阴性。HB组VEGFmRNA定位于肝窦、狄氏腔及扩张的肝窦周围肝细胞胞质;而VEGF则有胞质、膜窦、窦内皮3种形态,其表达强度、分布范围与HB分级分期、肝血管炎症、破坏、阻塞、增生及纤维化呈同步关系,不同肝病变之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肝组织VEGF表达增强可促进肝血管生成及肝窦毛细血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川芎嗪干预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miR20b的表达 被引量:13
19
作者 谢平金 余翔 +4 位作者 柴生颋 曹学伟 孙赫 陈群群 梁桂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46-1851,共6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川芎嗪能明显降低骨关节炎关节液中NO、前列腺素E2水平,对减轻骨性关节炎的炎症有一定作用,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中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miR...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川芎嗪能明显降低骨关节炎关节液中NO、前列腺素E2水平,对减轻骨性关节炎的炎症有一定作用,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中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miR20b表达水平,并探讨川芎嗪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川芎嗪高剂量组、川芎嗪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后4组通过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制作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后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川芎嗪100 mg/kg和50 mg/kg,阳性对照组灌服塞来昔布24 mg/kg;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干预6周后取材,分别行鼠软骨大体组织学评分、qR T-PCR检测软骨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miR20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软骨Mankin评分: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较正常组高(P<0.05),较模型组低(P<0.05),且川芎嗪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低剂量组;(2)川芎嗪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较正常组上调(P<0.05),较模型组下调(P<0.05),且川芎嗪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低剂量组;(3)川芎嗪各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组的miR20b表达均较模型组上调(P<0.05),其中川芎嗪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高剂量组;(4)提示:川芎嗪对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可能通过上调软骨中miR20b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促进软骨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膝骨关节炎 miR20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ol2α1 Ⅱ型胶原纤维α1 大鼠 软骨 骨关节炎 软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纤维胶原 模型 动物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脂肪来源干细胞联合胶原蛋白生物工程支架移植干预大鼠慢性难愈合性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4
20
作者 庄兢 杨宇 +1 位作者 丁力 郑清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3期5274-5280,共7页
背景:生物工程支架是临床治疗慢性难愈合性创面的常用方法,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脂肪来源干细胞作为新兴的治疗慢性难愈合性创面的方法具有其独特的疗效和优势。但是,脂肪来源干细胞和生物工程支架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难愈合... 背景:生物工程支架是临床治疗慢性难愈合性创面的常用方法,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脂肪来源干细胞作为新兴的治疗慢性难愈合性创面的方法具有其独特的疗效和优势。但是,脂肪来源干细胞和生物工程支架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难愈合性创面的疗效和机制尚不清楚。目的:研究脂肪来源干细胞联合胶原蛋白生物工程支架移植对慢性难愈性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共选取31只SD大鼠,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责任有限公司。取1只大鼠腹股沟处脂肪,分离培养原代脂肪来源干细胞。将另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支架组、脂肪来源干细胞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制备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在大鼠腰椎正中偏上部两侧分别制备1处全层皮肤缺损伤口),术后每日常规换药;其余各组制备2处慢性难愈合性创面(同对照组制备全层皮肤缺损伤口,创面局部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模型组术后每日给予常规换药;支架组术后给予生物蛋白工程支架覆盖创面;脂肪来源干细胞组给予自体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联合组在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后给予生物工程支架覆盖创面。干预7d后取材,观察创面情况,测量创面面积大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量,采用qP 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 NA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1)对照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其他组创面面积(P <0.05);联合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模型组、支架组和脂肪来源干细胞组(P<0.05);(2)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最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和mR 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联合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较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和mR NA表达水平显著多于模型组、支架组和脂肪来源干细胞组(P <0.05);(3)结果提示,脂肪来源干细胞联合胶原蛋白生物工程支架移植上调难愈合性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生物工程支架 细胞移植 难愈合性创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免疫组化 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伤口愈合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