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登革热患者病情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等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扬立 吴秋梅 许才万 《大医生》 2023年第17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病情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病情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登革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登革热诊疗指南分为普通登革热组(75例)和重症登革热组(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预测重症登革热的价值,并分析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与登革热病情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1d、3d时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登革热组患者5d时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高于1d、3d时,且高于普通登革热组;普通登革热组患者3d、5d时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低于1d时,5d时低于3d时(P<0.05)。ROC分析发现,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可用于重症登革热的预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0.968、0.965、0.833、0.933(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与登革热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与登革热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重症登革热的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镁离子、铬离子、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艳赏 李丽 +3 位作者 刘素新 刘晓丹 王润芳 刘玉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7期1869-1872,共4页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镁离子、铬离子、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GDM组。同时选取16...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镁离子、铬离子、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GDM组。同时选取16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镁离子、铬、钙、磷离子,VCAM-1及外周EPCs数量,同时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等生化指标。受试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镁离子、铬离子水平、VCAM-1浓度及外周EPCs含量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镁及铬分别为(0.52±0.08)nmol/L及(0.20±0.04)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88±0.12)nmol/L、(0.38±0.0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G及VCAM-1水平为(2.21±0.62)mmol/L、(356.33±26.99)mg/dL,显著高于对照组[(1.57±0.48)mmol/L、(295.67±24.56)m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ApoAl、HDL-C、LDL-C及ApoA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EPCs百分比数为(0.042±0.011)%,EPCs数量为(37.29±4.76)×10^(6) cel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0.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AM-1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含量预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632及0.673,且敏感度和特异性优于血清镁离子和铬离子。结论GDM患者血清镁离子、铬离子水平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含量较正常妊娠孕妇显著降低,VCAM-1水平明显上升,且VCAM-1和EPCs含量对评估GDM妊娠结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辅助诊断、预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镁离子 铬离子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外周血内皮细胞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6、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E-选择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韩俊垒 边红芝 胡建平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946-950,共5页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病人血清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水平及与半乳甘露聚糖(GM)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C...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病人血清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水平及与半乳甘露聚糖(GM)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COPD病人136例,根据其是否合并IPA分为COPD合并IPA组47例,COPD未合并IPA组8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VCAM-1、E-Selectin水平及GM抗原。采用Pearson法分析COPD合并IPA病人血清IL-6、VCAM-1、E-Selectin表达水平与GM值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PD合并IP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6、VCAM-1、E-Selectin水平及GM值对COPD合并IPA的诊断价值。结果COPD合并IPA组病人血清IL-6[(59.57±16.43)ng/L比(6.31±2.05)ng/L]、VCAM-1[(716.93±232.09)μg/L比(364.28±156.41)μg/L]、E-Selectin表达水平[(76.52±24.05)μg/L比(41.34±15.36)μg/L]及GM值[(0.92±0.19)比(0.37±0.15)]均明显高于COPD未合并IPA组(P<0.05)。COPD合并IPA病人血清IL-6、VCAM-1、E-Selectin表达水平与GM值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IL-6、VCAM-1、E-Selectin、GM值高水平均是COPD合并IPA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E-Selectin表达水平对COPD合并IPA发生诊断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为最高。结论COPD合并IPA病人血清IL-6、VCAM-1、E-Selecti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GM值均呈正相关,可能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COPD合并IPA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侵袭性肺曲霉病 白介素-6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E-选择素 半乳甘露聚糖 相关性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素A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建良 汪培欢 +2 位作者 王翔 杨水新 姚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3期352-355,共4页
目的考察羟基红花黄素A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影响。方法用MTS法测定不同浓... 目的考察羟基红花黄素A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影响。方法用MTS法测定不同浓度羟基红花黄素A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与U937细胞黏附率的影响,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结果羟基红花黄素A可以减轻血管内皮细胞与U937细胞的黏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Western分析结果表明羟基红花黄素A减轻VCAM-1和ICAM-1的表达。结论羟基红花黄素A可通过减轻黏附分子ICAM-1,VCAM-1的表达,抑制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从而预防氧化对内皮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素A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黏附分子-1 内皮细胞 氧化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胞外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朴君 武翼 +1 位作者 朴敬爱 李文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构建并表达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胞外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小鼠NIH/3T3细胞提取总RNA,以其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VCAM-1胞外区(D1-D4结构域)cDNA。利用PCR获得VCAM-1胞外区基因,连接pMD19-T载体,进行基因序列测序。将V... 目的构建并表达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胞外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小鼠NIH/3T3细胞提取总RNA,以其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VCAM-1胞外区(D1-D4结构域)cDNA。利用PCR获得VCAM-1胞外区基因,连接pMD19-T载体,进行基因序列测序。将VCAM-1 D1-D4目的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AcGFP1-Nuc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RES2-AcGFP1-Nuc-VCAM-1。经双酶切鉴定VCAM-1胞外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的成功与否。利用脂质体把pIRES2-AcGFP1-Nuc-VCAM-1导入至人B淋巴性白血病细胞株(Raji)内。结果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VCAM-1胞外区基因,双酶切鉴定表明重组的真核表达质粒pIRES2-AcGFP1-Nuc-VCAM-1构建成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导入pIRES2-AcGFP1-Nuc-VCAM-1质粒的Raji细胞中VCAM-1高表达。细胞结合实验表明,表达的VCAM-1与前B细胞(70Z/3)表面的VLA-4特异性结合。结论 VCAM-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成功,为前B细胞克隆形成机理以及为B细胞分化发育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真核表达载体 真核表达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魏玉杰 刘惠亮 +1 位作者 何玉辉 田蕾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时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及阿托伐他汀干预作用。方法取88只新西兰纯种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24只,喂以正常饲料;模型组(AS组)32只,喂以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组(D组...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时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及阿托伐他汀干预作用。方法取88只新西兰纯种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24只,喂以正常饲料;模型组(AS组)32只,喂以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组(D组)32只,除高脂饮食外,同时予阿托伐他汀灌胃。分别于2、4、6、8周末随机抽取6~8只处死,采血检测血脂,取胸主动脉制作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检测VCAM-1的表达。结果C组血脂在实验前后无明显变化,而AS组和D组血浆血脂TC、TG、LDL水平在2、4、6、8周末时与实验前及C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同期D组均明显低于AS组(均P〈0.01),高于C组(均P〈0.01)。在C组胸主动脉VCAM-1无表达,AS组随时间的延长不仅内皮细胞表达增强,且斑块内和中膜平滑肌表达逐渐增强,表达范同逐渐增大;而D组胸主动脉VCAM—1免疫反应阳性范围及程度均低于同期AS组。结论VCAM-1在胸主动脉的表达随AS病变加重而增强,其参与了AS的发生和发展。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发挥其抗炎作用.从而延缓A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血清与皮损中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对比
7
作者 袁超 李丽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和皮损中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水平。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30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黏附分子(ICAM-1、ICAM-3、ELAM-1、VCAM-1)的浓度,同时采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黏...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和皮损中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水平。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30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黏附分子(ICAM-1、ICAM-3、ELAM-1、VCAM-1)的浓度,同时采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黏附(ICAM-1、ICAM-3、ELAM-1、VCAM-1)的表达情况。对比分析银屑病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皮损中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结果:银屑病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皮损组织中ICAM-1、ICAM-3、ELAM-1、VCAM-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银屑病患者中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参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发病机制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9
8
作者 宿建丽 王静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与T2DM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T2DM患者34例为糖尿病组,T22DM合并心脑血...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与T2DM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T2DM患者34例为糖尿病组,T22DM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者41例为并发症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NF-α、瘦素和sVCAM-1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清葡萄糖(FPG)和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糖尿病组、并发症组血清TNF-α、瘦素和sVCAM-1水平及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和并发症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并发症组TNF-α、瘦素和sVCAM-1水平与HOMA-IR成正相关(r=0.452、0.489、0.442、0.476、0.569、0.572,P<0.05),并发症组TNF-α、瘦素、sVCAM-1与HOMA-IR的相关系数均高于糖尿病组TNF-α、瘦素、sVCAM-1与HOMA-IR的相关系数。结论 TNF-α、瘦素和sVCAM-1是T2DM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TNF-α、瘦素和sVCAM-1与T2DM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肿瘤坏死因子-Α 瘦素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激活自噬改善长链饱和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殷玉杰 闫昭芫 +3 位作者 赖尚磊 朱翔鸿 窦晓兵 李松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124-1129,共6页
[目的]揭示自噬对长链饱和游离脂肪酸(long-chain saturated free fatty acids,L-SFA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表... [目的]揭示自噬对长链饱和游离脂肪酸(long-chain saturated free fatty acids,L-SFA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软脂酸(palmitic acid,PA)和硬脂酸(stearic acid,SA)对HUVECs进行处理,检测激活或抑制自噬对L-SFAs诱导下细胞内V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通路抑制剂筛选参与自噬调控VCAM-1的分子信号通路,对关键靶点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L-SFAs可显著上调HUVECs中VCAM-1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且作用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激活自噬可显著抑制PA诱导的VCAM-1表达增加(P<0.01);采用自噬抑制剂及siRNA干扰手段抑制自噬则能够促进VCAM-1的表达(P<0.05,P<0.01)。特异性抑制p38可显著抑制PA诱导的VCAM-1转录激活(P<0.05);调控自噬可显著逆转PA诱导的p38磷酸化水平的变化(P<0.05)。[结论]激活自噬通过下调L-SFAs诱导的p38磷酸化增加,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自噬调控有望成为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长链饱和游离脂肪酸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P38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与血清miR-126、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及糖脂代谢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付海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与血清miR-126、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表达及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8年10月进行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本院健康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与血清miR-126、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表达及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8年10月进行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本院健康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miR-126、sVCAM-1及糖脂代谢指标,并分析上述指标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po)A、ApoB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sVCAM-1均高于对照组,而miR-126低于对照组(P<0.05)。TC与妊娠期糖尿病无相关性(P>0.05);TG、LDL、ApoA、ApoB、FPG、FINS、HOMA-IR、sVCAM-1与妊娠期糖尿病正相关(P<0.05),HDL、miR-126与妊娠期糖尿病为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miR-126、sVCAM-1及糖脂代谢与妊娠期糖尿病之间存在相关性,可及时预测这类患者病情变化,有利于临床更好进行治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血清miR-126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糖脂代谢
下载PDF
大黄素等中药成分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婷 刘敏 李京军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8期101-101,共1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等中药成分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外体荧光标记肿瘤,内皮细胞黏附模型对中药成分的抗黏附能力进行考察,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方法检测黏附分子蛋白表达。结果:本次实验针对几种活血化瘀中药... 目的:研究大黄素等中药成分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外体荧光标记肿瘤,内皮细胞黏附模型对中药成分的抗黏附能力进行考察,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方法检测黏附分子蛋白表达。结果:本次实验针对几种活血化瘀中药成分进行筛选验证,结果发现大黄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能力,可有效降低内皮细胞黏附分子ICAM-1和E-selectin的表达。结论:大黄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能力,可有效降低黏附分子表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中药成分 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机制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段成刚 张伟 王建纲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5期92-94,125,共4页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只4周龄大小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SYA组,每组10只。HSYA组给予静脉滴注HSYA,对照组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2周后处死SD大鼠并取血清...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只4周龄大小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SYA组,每组10只。HSYA组给予静脉滴注HSYA,对照组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2周后处死SD大鼠并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因子-1(sVCAM-1)、内皮素-1(ET-1)浓度,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胸主动脉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结果:用药2周后,HSYA组血清sICAM-1、sVCAM-1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血清ET-1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免疫组化可见胸主动脉内皮细胞表面存在大量棕黄色颗粒状阳性染色物质,且部分区域棕黄色颗粒状物质融合成片;HSYA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黄色颗粒状阳性染色物质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HSYA可明显降低雄性SD大鼠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抑制其胸主动脉表面ICAM-1、VCAM-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功能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黏附因子-1 内皮素-1 细胞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脂联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田海萍 赵冠南 +1 位作者 郑俊华 刘艳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分析脂联素(APN)、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8例,根据冠状动脉粥样... 目的分析脂联素(APN)、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8例,根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分为钙化斑块组50例、混合斑块组36例、软斑块组42例;另选取同期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APN、VCAM-1和Hcy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 4组受试者性别、年龄、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及钙化斑块组、混合斑块组、软斑块组患者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受试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及空腹血糖(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斑块组、混合斑块组、软斑块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APN水平低于对照组,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混合斑块组、软斑块组患者HDL、APN水平低于钙化斑块组,VCAM-1水平高于钙化斑块组(P<0.05);软斑块组患者HDL、APN水平低于混合斑块组,VCAM-1水平高于混合斑块组(P<0.05);混合斑块组、软斑块组患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钙化斑块组(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PN、VCAM-1和Hcy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有关(rs值分别为0.798、0.862、0.306,P<0.05)。结论 ANP、VCAM-1和Hcy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脂联素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水平与肝功能的临床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连顺 陈光 +5 位作者 肖景莹 罗兰 马淑霞 闫玉文 齐宗春 苏菊香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的表达,以及与肝功能的临床关系。方法50例未经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参照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法,分成A22例、B 14例、C 14例3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sVCA...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的表达,以及与肝功能的临床关系。方法50例未经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参照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法,分成A22例、B 14例、C 14例3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sVCAM-1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采用鲎三肽基质染色定量法检测血清细菌脂多糖(LPS)水平。对照组为健康献血员20例。结果(1)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sVCAM-1、LPS和IL-4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经相关性检验,患者血清sVCAM-1、LPS含量与TBL、ALT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3)参照Child-Pugh分级,肝功能受累越重,患者血清中sVCAM-1、LPS和IL-4含量依次递增。结论sVCAM-1及LPS参与介导了华支睾吸虫病肝损伤过程;IL-4对华支睾吸虫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肝功能
原文传递
盐酸戊乙奎醚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和髓过氧化物酶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詹佳 肖飞 +3 位作者 李进杰 王焱林 王轶芃 张宗泽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4-506,532,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脓毒症小鼠肺组织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β抑制蛋白-1(β-arrestin-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模型组(CLP组...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脓毒症小鼠肺组织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β抑制蛋白-1(β-arrestin-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模型组(CLP组)和盐酸戊乙奎醚组(PHC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于造模12h时间点采血检测血乳酸水平,收集肺组织检测VCAM-1水平、MPO活性和β-arrestin-1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LP组血乳酸值、肺VCAM-1水平和MPO活性升高,β-arrestin-1mRNA表达降低;与CLP组比较,PHC组可降低血乳酸值、肺VCAM-1水平和MPO活性,而增加β-arrestin-1mRNA表达。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可以通过上调β-arrestin-1的表达,从而降低VCAM-1水平和MPO活性,减轻脓毒症小鼠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髓过氧化物酶 β抑制蛋白-1 脓毒症
原文传递
细胞黏附分子在胃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道振 卢建 +2 位作者 张金山 李莉 王元和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8-409,共2页
关键词 胃癌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细胞黏附分子
原文传递
石香膏对糖尿病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大鼠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核因子κB p6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凌一鸣 费冀 +2 位作者 张开伟 周一夫 沈冯君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9-625,共7页
目的探讨石香膏治疗糖尿病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7、14天两个时间点分为正常组、创面对照组、难愈合组、贝复济组、石香膏组,每个时间点每组5只。除正常组和创面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 目的探讨石香膏治疗糖尿病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7、14天两个时间点分为正常组、创面对照组、难愈合组、贝复济组、石香膏组,每个时间点每组5只。除正常组和创面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用手术器械剪去标记圆形区域全层皮肤直至显露肌筋膜,形成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创面对照组亦建立皮肤缺损创面模型。造模成功后石香膏组创面外敷石香膏厚度约2 mm,贝复济组创面外用贝复济约0. 2 ml,均保证药物完全覆盖创面,创面对照组和难愈合组均不使用药物覆盖创面,正常组不作处理。创面造模后第7、14天,观察大鼠创面组织生长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VCAM-1)、核因子κB p65 (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 (p-NF-κB p65)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V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第14天难愈合组可见创面未见明显修复,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少;石香膏组创面已基本修复。造模后第7天,与难愈合组比较,石香膏组中VCAM-1蛋白表达,贝复济组和石香膏组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及VCAM-1 mRNA表达降低(P <0. 05或P <0. 01);与贝复济组比较,石香膏组中VCAM-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 <0. 01)。造模后第14天,与难愈合组比较,贝复济组和石香膏组中VCAM-1、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及VCAM-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 <0. 05或P <0. 01)。与贝复济组比较,石香膏组中VCAM-1、NF-κB p65蛋白及VCAM-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 <0. 05或P <0. 01)。结论石香膏可以促进糖尿病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抑制创面中VCAM-1、NF-κB p65、p-NF-κB p65及VCAM-1 mRNA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难愈合创面 石香膏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核因子ΚB p65
原文传递
流场压力信号变化对内皮细胞形态和黏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佳 刘宸铖 +5 位作者 吴江 许唯临 张尔永 陈槐卿 石应康 郭应强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72-1376,共5页
人体血循环系统是一个有压的封闭系统,血管流场中,由于血管自然走行或病变导致其几何形状的改变,必然导致局部流场压力发生变化,进而可能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或病理变化。本研究拟考察流场内培养的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人体血循环系统是一个有压的封闭系统,血管流场中,由于血管自然走行或病变导致其几何形状的改变,必然导致局部流场压力发生变化,进而可能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或病理变化。本研究拟考察流场内培养的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在不同压力信号作用下细胞浆内肌动蛋白纤维F-actin排列、表达强度以及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和整合素IntegrinαVβ3等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强度,探讨分析其与流场内压力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设置静态培养、单纯剪切力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技术,观察了在平板流室内于不同压力加载下培养的内皮细胞表面VCAM和IntegrinαVβ3的表达强度及细胞骨架F-actin的变化。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随着压力降值的变化,内皮细胞表面VCAM和IntegrinαVβ3以及F-actin的表达强度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改变现象。压力降信号的改变导致了内皮细胞骨架F-actin的变化,同时影响了以VCAM为代表的细胞黏附功能和以IntegrinαVβ3为代表的压力信号跨膜传递通路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流场压力 肌动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INTEGRIN ΑVΒ3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黏附状态及炎症损伤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方朝晖 倪英群 +2 位作者 鲍陶陶 张静波 苏晓燕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11期1532-1534,共3页
目的观察遵照益气养阴活血法则组方的纯中药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黏附状态及炎症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延缓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机理。方法将66例2型糖尿病气虚阴亏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与对照组(n=32),两... 目的观察遵照益气养阴活血法则组方的纯中药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黏附状态及炎症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延缓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机理。方法将66例2型糖尿病气虚阴亏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与对照组(n=32),两组均常规给予西药口服降糖治疗,治疗组加用丹蛭降糖胶囊,疗程均为20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清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在应用丹蛭降糖胶囊20周后,INS、IRI、sVCAM-1含量及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黏附状态及炎症反应,减轻内皮损伤,对于延缓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超敏C反应蛋白 益气养阴活血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