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2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微出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的影响
1
作者 付胜奇 李浩然 +4 位作者 朱利利 周晓影 石宝洋 胡胜洁 秦海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研究脑微出血(CMB)对静脉溶栓(IVT)或机械取栓(MT)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22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住院的经IVT或MT治疗的ACI患者738例,评估患者入院时CMB情况及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目的研究脑微出血(CMB)对静脉溶栓(IVT)或机械取栓(MT)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22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住院的经IVT或MT治疗的ACI患者738例,评估患者入院时CMB情况及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CMB的存在、部位及负荷量对患者3个月mRS的影响。并对血管再通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是否存在CMB与3个月预后无显著相关性(38.0%vs 44.2%;P=0.295),在血管再通患者中,无CMB患者的预后良好比例显著高于有CMB患者(56.9%vs 35.8%,P=0.011);CMB与3个月时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所有患者中,仅高负荷CMB与3个月时预后相关(OR=0.017,95%CI 0.112~0.808,P=0.017);血管再通患者中,存在CMB(OR=0.422,95%CI 0.214~0.832,P=0.013)、脑叶CMB(OR=0.379,95%CI 0.157~0.920,P=0.032)及高负荷CMBs(OR=0.207,95%CI 0.056~0.760,P=0.018)与3个月预后显著相关。结论CMB对血管再通患者的不良影响大于未再通患者。存在CMB、脑叶CMB及高负荷CMB是血管再通患者3个月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再通 mRS评分
下载PDF
脑灌注成像技术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2
作者 刘丽娜 石英娜 孙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134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辅助血管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淮南新华医院收治的134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管再通治疗方案,观察组在CTP技术辅助下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对比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良好率为68.66%,高于对照组的4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小血流量(Qmin)、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Vmin)、动态阻抗(dynamic resistance,DR)分别为(4.79±0.48)mL/s、(9.79±0.88)cm/s、(463.92±15.33)Pa·s/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3±0.40)mL/s、(9.34±0.76)cm/s、(420.39±17.3)Pa·s/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闭塞、脑水肿等AIS血管再通治疗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和3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技术辅助血管再通治疗AIS患者,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灌注成像技术 血管再通 溶栓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费娜 李超生 桂树华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711-717,共7页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机械取栓治疗;n=41)与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机械取栓治疗;n=41)与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n=44)。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结果: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M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68.18%,高于对照组的43.90%(P<0.05);治疗后90 d内,2组颅内出血、再闭塞发生率与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血管再通率更高,有利于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 替罗非班 机械取栓 血管再通 预后
下载PDF
内源性FGF21通过FGFR1/PI3K/Akt通路减轻MCAO大鼠延迟血管再通后半暗带的血脑屏障损伤
4
作者 郑文 李文君 +7 位作者 曾旖旎 袁慧 阳衡 陈茹 朱安定 吴金泽 宋治 严文广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8-662,共15页
目的:在“时间窗”内恢复闭塞大动脉的血流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疗策略。既往研究表明“时间窗”后的血管再通治疗可导致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然而,大量临床证据提示“时间窗”后的血管再通治疗仍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功... 目的:在“时间窗”内恢复闭塞大动脉的血流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疗策略。既往研究表明“时间窗”后的血管再通治疗可导致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然而,大量临床证据提示“时间窗”后的血管再通治疗仍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功能转归。本研究探讨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血管再通治疗对缺血半暗带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MCAO后第3天行血管再通治疗术,通过蛋白质印迹法、伊文思蓝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BB损伤。MCAO后第7天评估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转归。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或蛋白质印迹法观察缺血半暗带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的表达及其对BBB的影响。结果:MCAO后缺血半暗带伊文思蓝、IgG和白蛋白的外渗增加,但在血管再通后显著下降;Claudin-5、Occludin和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降低,但在血管再通后表达升高,与FGF21、p-FGFR1、PI3K和p-Akt蛋白升高一致。MCAO后第7天,梗死体积缩小,神经功能改善。侧脑室注射FGFR1抑制剂SU5402可下调缺血半暗带区PI3K、p-Akt、Occludin、Claudin-5和ZO-1的表达,减弱血管再通治疗对MCAO大鼠神经功能转归的有利作用。结论:MCAO后第3天的血管再通治疗增加缺血半暗带内源性FGF21的表达,并可通过激活FGFR1/PI3K/Akt通路减轻缺血半暗带BBB损伤,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延迟血管再通 缺血/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损伤
下载PDF
基底动脉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再通治疗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尹家文 龚涛 +5 位作者 王倩雯 祁鹏 陈涓 徐蕾 乔金雨 陈玉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基底动脉闭塞(basilar artery occlusion,BAO)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接受血管再通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于2018年8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医院卒中单元就诊并接受血管再通治疗的... 目的对比分析基底动脉闭塞(basilar artery occlusion,BAO)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接受血管再通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于2018年8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医院卒中单元就诊并接受血管再通治疗的颅内大动脉闭塞的AIS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梗死部位和责任血管分为BAO组(BAO-AIS患者)和前循环颅内动脉闭塞(anterior circulation intracranial artery occlusion,ACO)组(ACO-AIS患者)。采用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血管再通治疗后的功能预后,以评估再通治疗的有效性,采用血管再通治疗后出血转化和脑实质出血发生率评估再通治疗的安全性。对比分析两组队列间患者血管再通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标的差异。结果BAO组患者比ACO组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比例更低(35.71%比59.21%,χ^(2)=4.558,P=0.033).两组间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90 d mRS评分预后不良差异无显统计学意义(60.71%比65.57%,χ^(2)=0.211,P=0.646);BAO组梗死后出血转化率(21.43%比47.76%,χ^(2)=5.705,P=0.017)及脑实质出血率(3.57%比14.93%,P=0.031)比例均显著低于ACO组。结论与ACO-AIS患者相比,BAO-AIS患者行血管再通治疗同样有效,且在出血转化方面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基底动脉闭塞 血管闭塞 血管再通治疗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管再通手术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孟庆军 王朝刚 水少锋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索替罗非班对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管再通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7例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4... 目的探索替罗非班对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管再通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7例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对照组患者实施血管再通术动脉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动脉灌注,并于术后微量泵入替罗非班,直至患者病情初步稳定。治疗1周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运动、视野、眼球运动、语言、意识、共济运动以及感觉等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并评定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颅内出血、高灌注脑病、脑疝及短暂性脑部缺血发作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视野、眼球运动、语言、意识、共济运动及感觉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显效27例(43.55%),有效22例(35.48%),无效13例(20.97%),总有效率为79.03%(49/62);观察组患者显效34例(54.84%),有效26例(41.93%),无效2例(3.23%),总有效率为96.77%(60/6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326,P<0.05)。治疗1周后,对照组患者发生高灌注脑病2例(3.23%)、颅内出血3例(4.84%)、短暂性脑部缺血发作1例(1.61%)、脑疝2例(3.23%),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8/62);观察组患者发生颅内出血1例(1.61%),脑疝1例(1.61%),并发症发生率为3.23%(2/6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652,P<0.05)。结论血管再通手术中添加替罗非班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心源性脑栓塞 血管再通 手术疗效
下载PDF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通预测应用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满硕 张宗仁 +1 位作者 王庆龙 党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通和不良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分为再通组、未再通组;按照溶栓后90天修正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别纳入预... 目的探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通和不良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分为再通组、未再通组;按照溶栓后90天修正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别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各组患者fMRI参数,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fMRI参数预测血管再通、不良结局效能。结果96例患者中,53例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溶栓后90天,57例患者预后良好。再通组、预后良好组梗死核心区局部脑血容量(rCBV)、表观弥散系数(ADC)及缺血半暗带ADC低于未再通组、预后不良组,其缺血半暗带rCBV、梗死核心区及缺血半暗带平均通过时间(MTT)均高于未再通组、预后不良组。再通组、预后良好组感觉运动皮质(SMC)区激活率高于未再通组、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血管未再通、预后不良风险较高,fMRI参数能够为患者血管再通及不良结局的预测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再通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春林 汪群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3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2年4月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静脉溶...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2年4月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观察至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血管再通情况、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实验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氧磷酶-1(PON-1)]、治疗后24 h颅内出血率与治疗后3个月病死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89.47%(34/38),高于对照组的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的NIHSS评分(6.02±1.13)分低于对照组的(7.59±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SE、Lp-PLA2、PON-1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的NSE水平(9.86±2.71)ng/mL、Lp-PLA2水平(33.65±3.67)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2.21±3.09)ng/mL、(37.73±4.81)ng/mL,PON-1水平(216.73±13.01)U/L高于对照组(203.19±12.4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颅内出血率、治疗后3个月病死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动脉取栓 血管再通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血运重建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心肌微循环、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孙亚丽 刘心雨 +3 位作者 张雪莲 宋欣仪 任淑红 张美玲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8期40-45,共6页
目的 探讨血运重建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再通率、心肌微循环、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556例AMI,根据血运重建时机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278例。早期组入院12~<24 h行血运重建,晚期组入院... 目的 探讨血运重建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再通率、心肌微循环、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556例AMI,根据血运重建时机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278例。早期组入院12~<24 h行血运重建,晚期组入院24~<72 h行血运重建。比较2组血管再通率和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3个月心肌微循环指标[造影剂开始灌注时间(AT)、灌注达峰时间(APT)、灌注峰值强度(PI)、曲线上升斜率(β)、心肌血流量(MBF)]、心肌损伤指标[血清肌钙蛋白I(cTnI)、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并统计2组治疗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早期组血管再通率(96.40%,268/278)高于晚期组(90.29%,251/278)(P<0.01)。治疗后7 d、治疗后3个月早期组AT、APT、PI、β、cTnI、CK-MB、NT-proBNP、ESM-1、ET-1低于晚期组,MBF、NO高于晚期组(P<0.01);治疗后3个月早期组LVEF高于晚期组,LVDs、LVDd、LVESV、LVEDV低于晚期组(P<0.01)。早期组治疗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晚期组(P<0.05)。结论 入院12~<24 h行血运重建能显著提高AMI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心肌微循环,促进心肌损伤修复,纠正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加快心功能恢复,且MACE发生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运重建 血管再通 灌注达峰时间 心肌血流量 肌钙蛋白Ⅰ 内皮素-1 预后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后无复流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磊 张潇 +1 位作者 仵佳宁 江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66-470,共5页
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血管再通治疗对于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流再通、减少核心梗死面积和改善临床预后是有效的。然而成功的血管再通并不意味着脑组织微循环灌注的完全恢复,在缺血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损伤可能会导致微循环“无复流现象... 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血管再通治疗对于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流再通、减少核心梗死面积和改善临床预后是有效的。然而成功的血管再通并不意味着脑组织微循环灌注的完全恢复,在缺血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损伤可能会导致微循环“无复流现象(NRP)”的发生。近年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再通后约40%患者可出现NRP,是导致AIS血管治疗后无效再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再通治疗后的NRP进行早期识别和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显著意义。本文就AIS血管再通后NRP的相关定义、病理生理学机制、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再通 无复流现象 治疗策略
下载PDF
中间导管辅助Solitaire FR支架保护技术对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率、炎性介质、功能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宇峰 倪洋 +4 位作者 杨旺 吴松娜 凡园霄 罗雯 李玉竹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讨中间导管辅助Solitaire FR支架保护技术对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率、炎性介质、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2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介入方法不同分为支架组、联合组,采用单纯支架取栓患者纳入支架组,采... 目的探讨中间导管辅助Solitaire FR支架保护技术对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率、炎性介质、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2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介入方法不同分为支架组、联合组,采用单纯支架取栓患者纳入支架组,采用中间导管辅助Solitaire FR支架保护技术患者纳入联合组,两组各102例。比较两组一次血管再通率、成功再灌注率、术后即刻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手术时间、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介入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介入术前和介入术后即刻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以及并发症及介入治疗后3个月功能预后良好率。结果联合组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短于支架组,取栓次数少于支架组,介入术后24 h的NIHSS评分低于支架组(P<0.05);联合组一次血管再通率高于支架组,术后即刻mTICI分级3级患者比例高于支架组(P<0.05);联合组介入术后即刻IL-1、IL-6、TNF-α、IL-8低于支架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98%,低于支架组的7.84%(P<0.05);介入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功能预后良好率为77.45%,高于支架组63.73%(P<0.05)。结论中间导管辅助Solitaire FR支架保护技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减少取栓次数,提高一次血管再通率,加快血管再通,减轻炎性反应和神经缺损,改善血流分级,降低非症状性脑出血、二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功能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导管 Solitaire FR支架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再通 炎性介质 功能预后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保护因子、血管再通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君花 李冬梅 鲁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2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及左右椎动脉(VA)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NGF)、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黏度(PV)、红细胞最大凝集指数(MAXD)及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管再通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调节神经保护因子水平,提高血管再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神经保护因子 血管再通
下载PDF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13
作者 马文彬 《北方药学》 2023年第11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对其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均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所收治,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例)与研究组(n=45例);前者选择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者采用瑞替普酶溶...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对其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均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所收治,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例)与研究组(n=45例);前者选择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者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管再通情况。结果:溶栓半小时、1小时、2小时,研究组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溶栓2小时的TIMI血流灌注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出血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CK-MB峰值与CK峰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溶栓后4h的PAI-1、PLG水平均降低(P<0.05),而T-PA水平升高(P<0.05);而研究组溶栓后4h的PAI-1、PL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T-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能提高血管再通率,而且起效速度快、出血事件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溶栓 血管再通 出血
下载PDF
Solitaire支架动脉取栓术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4
作者 傅懋林 戴为正 +3 位作者 张永刚 肖雪玲 王双虎 何文钦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动脉取栓术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采用动脉取栓术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技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22例(研究组),其中动脉取栓后联合球囊扩张术16例,...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动脉取栓术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采用动脉取栓术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技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22例(研究组),其中动脉取栓后联合球囊扩张术16例,支架置入术4例(Solitair支架3例,Apollo支架1例),动脉溶栓术2例。另择我科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单纯采用Solitaire支架动脉取栓治疗的颅内大血管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发病时间至置鞘时间,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血管内介入治疗术的血管再通情况,入院及出院时NIHSS评分及90 d时mRS评分,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发病时间至置鞘时间及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血管再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入出院时NIHSS评分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期疗效相近。而研究组90 d后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高灌注脑病、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olitaire支架动脉取栓术联合多模式血管再通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远期临床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取栓术 多模式血管再通 心源性脑栓塞 血管再通 临床预后 安全性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闭塞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15
作者 蔡文强 李欣明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7期17-20,共4页
目的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支架取栓对闭塞血管再通状况的临床改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2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 目的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支架取栓对闭塞血管再通状况的临床改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2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抽吸取栓治疗,研究组予以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法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术后血管的再通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管再通成功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41,P<0.05);经治疗,两组mRS评分均有明显好转,且研究组(2.12±0.34)分优于对照组的(2.79±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99,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抽吸取栓治疗相比,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更具临床疗效,且有利于提升闭塞血管再通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支架取栓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 临床应用 血管再通
下载PDF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及干预措施与血管再通率分析
16
作者 鞠晓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作用及干预措施与血管再通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AMI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选用尿激酶作为静脉溶栓治疗药物,干预组选用瑞替普酶作为静脉溶栓治疗药物。比较两组的... 目的分析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作用及干预措施与血管再通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AMI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选用尿激酶作为静脉溶栓治疗药物,干预组选用瑞替普酶作为静脉溶栓治疗药物。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血管再通率与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的平均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出血、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AMI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升血管再通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再通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机械取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率、颅内出血率和术后病死率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何东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66-0068,共3页
探讨机械取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颅内出血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抽选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分为两组。常规组用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用机械取栓治疗。结果 在无其他因素干扰下,实验组疗效优于常规组。结论 急性脑梗死... 探讨机械取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颅内出血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抽选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分为两组。常规组用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用机械取栓治疗。结果 在无其他因素干扰下,实验组疗效优于常规组。结论 急性脑梗死病情迅速,需及时实施抢救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机械取栓治疗优势明显,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抢救的有效性,能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生理功能,缓解患者身心不适症状,避免患者受到不良事件影响,进而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保障患者得到理想的治疗结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再通 效果
下载PDF
静脉溶栓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及血管再通率的影
18
作者 杨莉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1期9-11,共3页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6月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6月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管再通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峰值血流速度、最大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良好,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血管再通
下载PDF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对心源性脑栓塞病人血管再通率、NIHSS评分、mRS评分和脑出血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洪春永 吴欣宇 +2 位作者 卢武生 曾友福 林庆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7期2697-2699,共3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对心源性脑栓塞病人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脑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心源性...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对心源性脑栓塞病人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脑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心源性脑栓塞病人50例。其中30例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病人作为静脉溶栓组,20例采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的病人作为支架取栓组。比较两组病人血管再通率、NIHSS评分、mRS评分和脑出血情况。结果支架取栓组NIHSS评分改善率、血管再通率、mRS评分神经功能良好率均高于静脉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取栓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以及90 d内死亡率均低于静脉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源性脑栓塞病人采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法能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和降低脑出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栓塞 血管再通 脑出血 静脉溶栓 心房纤颤
下载PDF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敏 冯灵 +1 位作者 涂双燕 汪锐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801-1806,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因素,为不良预后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再通治...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因素,为不良预后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再通治疗后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将患者分为END组和非END组,其中END组32例,非END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ND发生的危险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赋值,采用R软件(R3.3.2)和软件包rms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一致性指数(Consistency index,C-index)和校准图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收缩压≥140 mmHg、NIHSS评分≥20分、发生大面积脑梗死、NLR≥4.20是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溶栓治疗后发生END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区分度好,与实际观测值的一致性较高。结论:溶栓前患者年龄、收缩压、NIHSS评分、大面积脑梗死及NLR是影响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需要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再通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列线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