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王雪 牛亚利 +2 位作者 王婧 陈晓娜 万春晓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一种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至痴呆的综合征,由于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早期不易鉴别和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网络连接异常的脑区多位于默认网络,其异常变化的功能连接与患者的认知障碍程...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一种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至痴呆的综合征,由于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早期不易鉴别和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网络连接异常的脑区多位于默认网络,其异常变化的功能连接与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相关。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检测静息态大脑内在活动的方法,应用静息态磁共振不同分析技术探索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异常变化有助于深入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并提供客观的影像依据。该文主要综述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研究中的应用成果,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精准诊断和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血管性认知障碍 默认网络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进展
2
作者 张贵强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5期630-633,637,共5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近年来在认知障碍问题、痴呆问题和脑血管问题的一个核心交汇点,已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群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品质,目前对于VCI的完整描述及统一诊断标准仍不够完善。现就VCI研究过程中不断更新的概念、分级、致病因...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近年来在认知障碍问题、痴呆问题和脑血管问题的一个核心交汇点,已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群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品质,目前对于VCI的完整描述及统一诊断标准仍不够完善。现就VCI研究过程中不断更新的概念、分级、致病因素、诊疗、探测仪器和治疗处理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VCI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概念 分类 致病因素 诊疗 综述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性治疗
3
作者 张诗童 赵淑清 闫巧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87-0090,共4页
观察血管性认知障碍合并睡眠患者具体状况,根据病理性质选择相应治疗方法,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38例血管性认知障碍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其中经颅磁电刺激治疗24例,迷走神经刺激治疗6... 观察血管性认知障碍合并睡眠患者具体状况,根据病理性质选择相应治疗方法,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38例血管性认知障碍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其中经颅磁电刺激治疗24例,迷走神经刺激治疗6例,失眠认知行为疗法8例。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研究得出,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予以光照疗法、经颅磁电刺激、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等非药物性治疗,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强化认知水平,但在实际中应以病人具体情况为依据,合理选择非药物性治疗方法,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睡眠障碍 非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中医药对血管性认知障碍中调节性细胞死亡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钟奕 黄川 +3 位作者 孙乐 马培 许利嘉 肖培根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412-424,共13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脑血管病引起的,涵盖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调节性细胞死亡(RCD)是可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包括细胞程序性坏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脑血管病引起的,涵盖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调节性细胞死亡(RCD)是可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包括细胞程序性坏死、自噬、细胞焦亡等多种形式,拥有独特的生化、形态特征。研究表明,缺血条件下调控RCD可促进细胞生存、减少神经细胞死亡,在延缓VCI的发生发展中具有较大的作用。化学药治疗VCI主要对改善血管风险因素及对发展到痴呆阶段后的认知能力进行干预,使用临床已成熟的药物较多,用药安全,但药效一般,对神经细胞的RCD调控较少。临床上也广泛使用中医药治疗VCI,疗效较好,但尚未明确其具体机制,其与RCD的关系也缺少相关总结。综述VCI中铁死亡、细胞焦亡、线粒体自噬及依赖性细胞死亡等不同形式RCD的研究进展,中医药对RCD的调控、对VCI的治疗作用,以期为探索临床VCI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细胞死亡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 中药
下载PDF
针刺预处理对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
5
作者 高华嵩 周佳晓 +2 位作者 石磊 刘强 冉大为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281-287,296,共8页
目的 探讨针刺预处理方法对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Post-stroke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PSVCI)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将48只5~6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 目的 探讨针刺预处理方法对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Post-stroke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PSVCI)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将48只5~6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各12只,每组分7 d、14 d两个亚组,每个亚组各6只。针刺组针刺“百会”“水沟”、双侧“风池”“内关”“神门”,药物组予盐酸氟桂利嗪混悬液腹腔注射,针刺组和药物组1次/d干预,连续7 d;模型组正常条件下饲养7 d,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7 d后,针刺组、药物组和模型组同时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VCI大鼠模型。模型制备后正常饲养,1周后对各7 d亚组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蛋白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on Disenty, AOD)、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otch 1、Dll 4相对表达量;2周后对各14 d亚组大鼠除上述检测外再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与针刺组14 d亚组比较,药物组14 d亚组、模型组14 d亚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平台所在象限时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针刺组14 d亚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台所在象限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与针刺组两个亚组比较,药物组两个亚组VEGF蛋白表达AOD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两个亚组VEGF蛋白表达的AOD值与模型组两个亚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实验结果显示,与针刺组两个亚组比较,药物组同时相亚组VEGF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针刺组比较,模型组同时相两个亚组VEGF蛋白表达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实验结果显示,与药物组同时相两个亚组比较,7 d针刺组、14 d针刺组Notch 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两个时相Notch 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同时相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针刺组、14 d针刺组与药物组同时相亚组Dll 4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两个时相亚组与模型组同时相亚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通督调神法针刺提前干预,能够有效提高VCI大鼠模型大脑组织内VEGF蛋白含量、Notch 1、Dll 4 mRNA相对表达量,能够促进VCI大鼠海马组织及大脑组织血管新生,进而预保护VCI模型大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预处理 血管性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下载PDF
脑梗死后遗症期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特征及其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6
作者 陈亚萍 刘廷琼 +3 位作者 李渝 但思宇 蒋国会 岳文胜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28-333,共6页
目的总结脑梗死后遗症期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特征,分析其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95例为病例组,健康志愿者77例为对照组。应用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技术(Angio PLUS)检测两组CRA血流参数,包括... 目的总结脑梗死后遗症期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特征,分析其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95例为病例组,健康志愿者77例为对照组。应用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技术(Angio PLUS)检测两组CRA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比较两组CRA各血流参数及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病例组患者认知功能并据此将发生VCI的患者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CI)者和血管性痴呆(VaD)者。比较病例组中MCI者与VaD者、对照组中有无脑梗死因素者、病例组脑梗死患侧与健侧各CRA血流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评价CRA血流参数与是否发生VCI、VCI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糖尿病、高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异常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BMI异常均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Angio PLUS检查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PSV、EDV、RI、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中VaD者EDV较MCI者减小,RI、PI均较MCI者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中有无脑梗死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BMI异常)者各CRA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脑梗死患侧与健侧各CRA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PSV、EDV与是否发生VCI均呈负相关(r=-0.237、-0.477,均P<0.01),RI、PI与是否发生VCI均呈正相关(r=0.459、0.450,均P<0.01);EDV与VCI程度呈负相关(r=-0.240,P=0.020),RI、PI与VCI程度均呈正相关(r=0.213、0.209,均P<0.01)。结论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的CRA血流有一定特征性表现,且其与VCI发生相关,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脑梗死 视网膜中央动脉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智三针”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罗增媛 李俊 +2 位作者 胡结林 李娇 熊建忠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智三针”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V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予以常规脑梗死治疗,对... 目的探讨“智三针”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V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予以常规脑梗死治疗,对照1组予以“智三针”治疗,对照2组予以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予以“智三针”联合高压氧治疗,持续3个疗程。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评分[(28.41±1.23)、(28.74±1.32)分]高于对照2组[(24.36±1.58)、(25.02±1.29)分]和对照1组[(24.42±1.63)、(25.08±1.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BI)评分[(60.58±5.36)分]高于对照2组[(50.41±5.22)分]和对照1组[(50.57±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三针”联合高压氧可提高脑梗死后VCI治疗效果,加快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及血管内皮障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 “智三针” 高压氧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香萱益神方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模型海马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贺麟婷 李欧 +1 位作者 徐建 沙中玮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的探究香萱益神方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复制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42只Wistar大鼠随机挑选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MCAO法建立VCI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香萱... 目的探究香萱益神方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复制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42只Wistar大鼠随机挑选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MCAO法建立VCI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香萱益神方组,每组12只。香萱益神方组大鼠给予香萱益神方7.46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纯净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6周。分别于造模2周后和中药干预6周后行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香萱益神方干预后大鼠脑组织缺血区域大小的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香萱益神方对VCI大鼠海马CA1区及齿状回(DG)区神经元结构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香萱益神方对VCI大鼠海马CA1区及DG区小胶质细胞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的激活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M1型促炎症因子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分化抗原86(CD86)和M2型抑炎症因子精氨酸-1(Arg-1)、C型凝集素CD206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Iba1、iNOS、CD86、Arg-1和CD206mRNA的表达。结果新物体识别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香萱益神方组大鼠新物体探索次数识别指数与探索时间识别指数提高(P<0.05),提示VCI模型大鼠认知功能改善。TTC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香萱益神方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减少(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香萱益神方组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锥体细胞形态改善,核固缩减少,细胞间隙缩小,断裂带减少,深染程度降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香萱益神方组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Iba1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胞体形态变细。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香萱益神方组大鼠海马组织Iba1、iNOS、CD86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Arg-1、CD206蛋白水平升高(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香萱益神方组大鼠海马组织Iba1、iNOS、CD86 mRNA水平下降(P<0.05),Arg-1、CD206 mRNA水平升高(P<0.05)。结论香萱益神方可能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促炎表型M1型和抗炎表型M2型极化,抑制海马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从而保护海马神经元,改善大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痴呆 香萱益神方 炎症反应 海马神经元 中药研究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法舒地尔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9
作者 宋旭 杨汉文 +3 位作者 黄杰英 王芹 杨姣 刘银花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电生理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后VCI患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电生理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后VCI患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注射用尤瑞克林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加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脑基底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显著增加,平均通过时间显著缩短,P300波幅显著增大,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脑电波比值[(δ+θ)/(α+β)]、血清Hcy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04%比8.51%,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后VCI,能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及神经电生理功能指标,降低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尤瑞克林 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 脑血流灌注 神经电生理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从“虚、痰、瘀”探讨胆碱能通路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
10
作者 郑恒 徐顺娟 张彪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184-188,共5页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是认知障碍的早期阶段,认知损害尚未达到痴呆的标准。本文从中医“虚、痰、瘀”的病因病机进行阐述,脾肾亏虚为发病基础,痰瘀互结为致病因素,导致髓海不足,清...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是认知障碍的早期阶段,认知损害尚未达到痴呆的标准。本文从中医“虚、痰、瘀”的病因病机进行阐述,脾肾亏虚为发病基础,痰瘀互结为致病因素,导致髓海不足,清窍失养,发为痴呆。胆碱能通路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缺乏、脑白质病变影响胆碱能通路的网络连接以及胆碱能抗炎通路等。探讨中医虚痰瘀的病机演变与胆碱能通路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发掘中医中药治疗在胆碱能通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胆碱能通路 乙酰胆碱 脑白质损伤 胆碱能抗炎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薇 谭丽华 方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184-188,共5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在近年来大量研究中显示,作为脑血管病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VCI的发生发展可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在近年来大量研究中显示,作为脑血管病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VCI的发生发展可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本文的目的是将HHcy与VCI关系的新进展做一综述,为VCI的防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管性认知障碍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12
作者 方咏絮 王鹏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972-2981,共10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是指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临床卒中或亚临床血管性脑损伤,涉及至少1个认知域受损的临床综合征,涵盖了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到痴呆,也包括合并阿...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是指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临床卒中或亚临床血管性脑损伤,涉及至少1个认知域受损的临床综合征,涵盖了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到痴呆,也包括合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等混合性病理所致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VCI概念的提出,有助于优化认知领域的诊疗和研究,而临床对VCI的认识和应用还有很大不足。本综述分别从概念、病理机制、辅助检查及诊疗方法进行分析,更加全面了解VCI的研究进展,从而对VCI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管控,对VCI的早期识别及早期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病理机制 辅助检查 综述
下载PDF
芎芪醒脑方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徐灵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66-69,共4页
目的 观察芎芪醒脑方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并发VCI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 目的 观察芎芪醒脑方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并发VCI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芎芪醒脑方剂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后比较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痴呆程度[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66.00%(χ^(2)=4.320,P=0.038);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MMSE、MoCA评分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00%vs.2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8,P=0.148)。结论 芎芪醒脑方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并发VCI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性认知障碍 芎芪醒脑方 丁苯酞软胶囊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不同MoCA评分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灰质体积差异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14
作者 李凯琳 魏翔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方法,探究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灰质体积与认知障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57例确诊的VCI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结果分为轻、中、重度组,均行颅脑MRI扫描和VBM分析。比较3组的颅脑...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方法,探究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灰质体积与认知障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57例确诊的VCI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结果分为轻、中、重度组,均行颅脑MRI扫描和VBM分析。比较3组的颅脑总体积、灰质体积、白质体积、脑室或脑脊液体积,以及灰/白质体积与颅脑总体积之比。对组间差异脑区灰质体积与MoCA评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右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右侧海马、右侧补充运动区和左侧中央旁小叶的脑灰质体积均显著减少(均P<0.05)。全部患者脑灰质体积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249,P<0.001);右侧海马区灰质体积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432,P<0.001)。结论:不同认知功能障碍水平的VCI患者存在额叶、颞叶、顶叶和海马等多个脑区的灰质体积变化,这为认知障碍程度的划分提供了神经影像学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灰质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益气复元合剂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余志辉 胡建芳 +3 位作者 郑臻峰 刘媛 王蓓 杨沛群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益气复元合剂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Non dementia vascular cognition impairment,VCIND)患者认知及执行能力及P300的影响,并且与丁苯酞软胶囊相对比,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VCIND患者随... [目的]探讨益气复元合剂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Non dementia vascular cognition impairment,VCIND)患者认知及执行能力及P300的影响,并且与丁苯酞软胶囊相对比,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VCIND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压、血糖、降脂、稳斑等基础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益气复元合剂50ml口服,tid;对照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口服0.2gtid,疗程为3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oCA和MMSE评分,检测P300潜伏期及波幅的改变,同时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MoCA、P300波幅及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MoCA评分均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复元合剂治疗能够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力和执行力,与丁苯酞具有相似的疗效,但在改善P300潜伏期及波幅方具有潜在的优势(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丁苯酞软胶囊 事件相关电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疏血通配合艾地苯醌治疗对脑梗死伴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认知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梅思静 王善广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疏血通与艾地苯醌配合治疗脑梗死伴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伴VCI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n=42,艾... 目的分析疏血通与艾地苯醌配合治疗脑梗死伴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伴VCI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n=42,艾地苯醌治疗)和(n=42,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治疗)。对比两组认知功能、神经电生理指标、神经功能、不良反应、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δ+θ)/(α+β)为(0.96±0.13)、P300潜伏期为(275.92±24.18)ms低于对照组,P300波幅(5.35±0.84)μ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33、8.242、2.548,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为(22.43±1.55)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23.24±3.38)分,高于对照组的(17.97±2.66)分、(19.18±3.27)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12.31±2.54)分,低于对照组(17.52±3.31)分,Barthel指数(70.49±4.18)分,高于对照组(63.24±4.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89、5.595、8.093、7.910,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高于对照组的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4,P>0.05)。结论在脑梗死伴VCI中,疏血通与艾地苯醌配合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改善,提高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调节神经电生理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疏血通 脑梗死伴血管性认知障碍 神经电生理指标 认知功能
下载PDF
VR技术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
17
作者 王洋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72-0075,共4页
研究 VR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认知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VCIND病人,用随机表法将他们分成两组30人,其中VR组30人,参考组30人。两组均采用相应的降压、降血糖、调血脂、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措施,并进行常规的... 研究 VR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认知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VCIND病人,用随机表法将他们分成两组30人,其中VR组30人,参考组30人。两组均采用相应的降压、降血糖、调血脂、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措施,并进行常规的认知功能训练。参照组每天30分钟进行认知能力训练, VR组每天15分钟进行运动锻炼,两个小组都持续4周,每个星期5天。VR组在上述基础上加入VR技术,每日15分钟,每周5天,共4周。对比两组结果。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VR组的MMSE、MoCA、MBI评分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VR技术结合传统的认知康复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VCIND患者的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康复治疗
原文传递
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伴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闫葵 刘晓伟 张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 观察补肾化痰祛瘀法对肾阴亏虚兼痰瘀阻窍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醒神健脑方,疗程8周。分别评估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 目的 观察补肾化痰祛瘀法对肾阴亏虚兼痰瘀阻窍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醒神健脑方,疗程8周。分别评估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临床痴呆评定表(CDR)、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医证型评分。结果治疗组MOCA评分在治疗4周、8周后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在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R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SQI在治疗4周、8周后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型评分在治疗4周、8周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化痰祛瘀法可改善肾阴亏虚兼痰瘀阻窍型VCIND障碍伴睡眠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睡眠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化痰祛瘀法 肾阴亏虚证 痰瘀阻窍证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睡眠障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19
作者 李新鸿 陈建雅 +1 位作者 刘颖璇 唐龙冲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5期698-700,共3页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89例V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89例V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治疗,研究组给予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认知功能、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研究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研究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CRP、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治疗VCI,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丁苯酞 吡拉西坦
下载PDF
金纳多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回顾性研究
20
作者 孙晓伟 景允南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0期1154-1159,共6页
目的评价金纳多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因血管性认知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按随访期间是否连续服用金纳多进行分组,使用倾向性评分法进行匹配,观察随访2年... 目的评价金纳多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因血管性认知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按随访期间是否连续服用金纳多进行分组,使用倾向性评分法进行匹配,观察随访2年后MoCA和功能活动问卷(functional activites questionnaire,FAQ)评分,评估金纳多的疗效。结果共纳入233例患者,金纳多组59例,对照组174例。无放回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金纳多组和对照组各匹配56例,两组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随访结束时,两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金纳多组MoC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金纳多组FAQ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9),对照组FAQ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2年随访FA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结论金纳多有助于缓解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维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多 血管性认知障碍 真实世界研究 倾向评分匹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