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尺泽、上巨虚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1、2的影响
1
作者 孟建标 刘昊 +1 位作者 赖志珍 张亮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331-334,共4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受损的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使肺泡中充满富含蛋白的水肿液^([1])。在炎症、损伤及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起到稳定内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受损的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使肺泡中充满富含蛋白的水肿液^([1])。在炎症、损伤及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起到稳定内皮细胞的作用^([2])。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可活化内皮细胞,降低内皮细胞间连接的稳定性,促进血管的炎症性重塑,且与ARDS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相关性^([3-4])。尺泽穴为肺经“合穴”,电针尺泽有平喘及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电针 尺泽 上巨虚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下载PDF
普萘洛尔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面颈部血管瘤的疗效及对病儿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促血管生成素-1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马丽 张培利 +1 位作者 胡俊俊 黄晓培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面颈部血管瘤疗效及对病儿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促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婴幼儿面颈部血管瘤病儿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面颈部血管瘤疗效及对病儿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促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婴幼儿面颈部血管瘤病儿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7例,激光+普萘洛尔治疗)与对照组(37例,激光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IF-1α、Ang-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P<0.05)。血清HIF-1α、Ang-1水平组间和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和时间点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两组血清HIF-1α[(21.18±2.23)mg/L、(11.89±1.21)mg/L、(23.36±2.42)mg/L、(12.43±1.34)mg/L],Ang-1[(1.53±0.16)nmol/L、(1.21±0.12)nmol/L、(1.62±0.17)nmol/L、(1.27±0.15)nmol/L]水平均较治疗前[(31.24±3.25)mg/L、(32.02±3.26)mg/L、(1.89±0.21)nmol/L、(1.91±0.19)nmol/L]降低(P<0.05);治疗3个月两组血清HIF-1α、Ang-1水平均较治疗1个月降低(P<0.05);治疗1个月研究组血清HIF-1α、Ang-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间血清HIF-1α、Ang-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均未见复发。结论普萘洛尔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面颈部血管瘤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降低病儿血清HIF-1α、Ang-1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普萘洛尔 激光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生成素-1 儿童 学龄前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11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分析
3
作者 柳旭丽 王存波 +2 位作者 李琦 杜佳奇 徐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8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血管生成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3年5月昌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4例作为试验组。检测患者... 目的:分析血管生成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3年5月昌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4例作为试验组。检测患者血糖、血管生成素-1、MMP-11水平,比较两组血管生成素-1、MMP-11、空腹血糖水平,比较试验组不同血糖水平患者血管生成素-1、MMP-11水平,分析血管生成素-1、MMP-11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血管生成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MMP-11、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8 mmol/L者血管生成素-1水平低于血糖水平<8 mmol/L,MMP-11水平高于血糖水平<8 mmol/L(P<0.05)。血管生成素-1水平与MMP-11水平、血糖水平呈负相关(r=-0.338、-0.314,P=0.013、0.019),MMP-11水平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1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1、MMP-11表达异常,且血管生成素-1水平与MMP-11水平、血糖水平呈负相关,MMP-11水平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这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 基质金属蛋白酶-11 冠心病 糖尿病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与白细胞介素-1β联合检测对孕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陈亮亮 程林凤 赵冲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联合对孕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孕早期先兆流产孕妇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流产组(46例)和妊娠组(152例...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联合对孕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孕早期先兆流产孕妇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流产组(46例)和妊娠组(152例)。检测各组血清Ang-1、IL-1β水平,分析各血指标对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流产组患者血清Ang-1水平低于妊娠组,血清IL-1β水平则高于妊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流产史、血Ang-1水平降低和血IL-1β升高是影响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Ang-1与IL-1β并联预测先兆流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95%CI=0.844~0.949),联合预测敏感度为84.8%,特异度为80.3%,敏感度显著高于单一指标检测,并且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中高度一致性(Kappa>0.4),表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血清Ang-1、IL-1β水平与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能够为早期预测妊娠结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妊娠结局 血管生成素-1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脑内促血管生成素-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华军 唐涛 +5 位作者 钟建华 罗杰坤 刘小娟 虢灿杰 杨期东 张海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及其内皮特异性受体(endothelial-specific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Tie-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的作用机制。方法160只SD大鼠随... 目的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及其内皮特异性受体(endothelial-specific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Tie-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的作用机制。方法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60只)、模型组(60只)、补阳还五汤(BYHWD)组(30只),通过立体定位向脑内苍白球注入Ⅶ型胶原酶0.5U建立脑出血模型。其中正常组自由饮水,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服蒸馏水,BYHWD组灌服补阳还五汤。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1、4、7、14、21、28天各时间点Ang-1及其受体表达位置变化。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正常组及其它各组造模术后1、4、7、14、21、28天各时间点Ang-1和Tie-2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不同时间点Ang-1和Tie-2未见明显表达;模型组1-4天即有Ang-1/Tie-2阳性微血管段在血肿边缘表达,且从7天开始阳性微血管段逐渐伸入血肿区。模型组在脑出血术后1天Ang-1和Tie-2mRNA即有表达,到4天其表达仍然很微弱,与1天比较无明显的差异,随后两者表达逐渐增多,到28天时达到高峰(P〈0.05);补阳还五汤组在术后第7天开始两者的表达即显著高于模型组同-时间点水平(P〈0.05),且补阳还五汤组在术后21天即达到高峰(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脑出血大鼠脑内Ang-1和Tie-2mRNA表达的上调,可能在脑出血后微血管系统重建过程中促进血管生成,从而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管生成素-1 受体 补阳还五汤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1抑制心脏成肌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磊 马文珠 +7 位作者 张馥敏 杨志建 陆丽 丁兆丰 丁必森 哈团柱 李传富 高翔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5期769-771,T00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和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编码人VEGF165或angiopoi-etin-1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VEGF165或Ad-Ang1)转染大鼠心脏成肌细胞(H9C2),24h后以H2O2诱导细...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和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编码人VEGF165或angiopoi-etin-1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VEGF165或Ad-Ang1)转染大鼠心脏成肌细胞(H9C2),24h后以H2O2诱导细胞凋亡,分析VEGF165和an-giopoietin-1的抗凋亡作用。腺病毒转染24h后检测细胞中三磷酸肌醇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活性和bcl-2表达水平。结果:VEGF165和angiopoietin-1可不同程度抑制H9C2细胞凋亡。VEGF165和Ang1作用下细胞内三磷酸肌醇激酶活性和bcl-2表达水平增高。结论:VEGF165和/或Ang1可抑制心脏成肌细胞凋亡,这种保护作用与其激活细胞内三磷酸肌醇激酶途径和促进抗凋亡分子bcl-2的表达相关。血管生长因子VEGF165和angiopoietin-1的心脏成肌细胞保护作用为其功能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1 抑制 心脏成肌细胞 细胞凋亡 心肌保护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1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韦俊杰 李晓峰 +6 位作者 李吕力 李燕华 张丽香 陈渊 范秉林 陈志 封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1)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达拉奉组,每组19只。HE染色观察梗死灶...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1)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达拉奉组,每组19只。HE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的病理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梗死灶周围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形态变化,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监测微循环血流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VEGF和Ang-1的表达。结果依达拉奉组的组织病理损伤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要轻于模型组,微循环血流量(47.32±6.58)明显高于模型组(40.51±7.96)(P<0.05)。模型组大脑组织的VEGF和Ang-1[(0.124±0.021),(0.099±0.014)]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118±0.018),(0.095±0.016)](均P<0.05),而依达拉奉组大脑组织的VEGF和Ang-1[(0.147±0.019),(0.124±0.021)]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136±0.023),(0.118±0.018)](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上调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VEGF和Ang-1来保护梗死灶周围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缺血再灌注 脑动脉闭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1
下载PDF
夏天无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血管生成素-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余丽梅 于爽 +4 位作者 龚其海 聂晶 石京山 陈代雄 周歧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9-842,共4页
目的:观察夏天无注射液(Corydalis decumbens Pers In jection,CDPI)对血管性痴呆(vascu lar dem 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V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 目的:观察夏天无注射液(Corydalis decumbens Pers In jection,CDPI)对血管性痴呆(vascu lar dem 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V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V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试验观察CDPI对大鼠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HE染色观察海马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Ang-1的表达。结果:CDPI 2 mg/kg、5 mg/kg治疗VD大鼠1个月和2个月后,显著缩短逃避潜伏期和搜索距离;治疗2个月后,明显增加海马内Ang-1的表达。结论:CDPI可明显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内Ang-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天无 血管性痴呆 大鼠 血管生成素-1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凯 姜云霞 +3 位作者 邓文帅 侯长江 余程 孙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0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MSCs,制备转染Ang-1基因重组腺病毒的MSCs(Ang-MSCs)或空载体腺病毒的MSCs(Null-MSCs),并鉴定;制备18只大...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MSCs,制备转染Ang-1基因重组腺病毒的MSCs(Ang-MSCs)或空载体腺病毒的MSCs(Null-MSCs),并鉴定;制备18只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ull-MSCs组和Ang-MSCs组各6只。成模后24 h,生理盐水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 L,Null-MSCs组尾静脉移植5.0×109/m L Null-MSCs 1 m L,Ang-MSCs组尾静脉移植5.0×109/m L Ang-MSCs 1 m L。另取大鼠6只作为假手术组,手术操作与各模型组相同,但不阻断大脑中动脉,同期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 L。移植后1周,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经鉴定,Ang-MSCs可稳定表达Ang-1蛋白。移植后1周,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Null-MSCs组和Ang-MSCs组水迷宫寻台潜伏期明显延长,2 min内经过相应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Null-MSCs组、Ang-MSCs组水迷宫寻台潜伏期明显缩短(P均<0.01),2 min内经过相应平台位置次数明显增多(P均<0.01),且以Ang-MSCs组效果更明显(P<0.05或<0.01)。结论 Ang-1基因修饰的MSCs可改善脑梗死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生成素-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腺病毒 基因转染 大鼠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麦振华 姚华国 +3 位作者 张媛莉 何惠娟 邓烈华 邵义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9-403,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管生成素-1(Ang-1)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作脓毒症小鼠模型。6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Ns组、Ang-1组、LPS组和LPS+Ang-1组(n=16)。各组经处理12h后,分别收集血浆、肺泡灌...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管生成素-1(Ang-1)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作脓毒症小鼠模型。6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Ns组、Ang-1组、LPS组和LPS+Ang-1组(n=16)。各组经处理12h后,分别收集血浆、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标本。ELISA法测定血浆Ang-1、Ang-2浓度并计算Ang-2/Ang-1比值,测定血浆、肺泡灌洗液的总蛋白浓度并计算肺通透指数(LPI),测定肺组织湿干比及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Ang-1组血浆Ang-1浓度较Ns组明显升高(P〈0.05)。LPS组和LPS+Ang-1组血浆Ang-1浓度较Ns组均明显降低(P〈0.01),而血浆Ang-2浓度及Ang-2/Ang-1比值较Ns组均明显升高(P〈0.01)。LPS+Ang-1组血浆Ang-1浓度较LPS组明显升高(P〈0.01)。且血浆Ang-2浓度及Ang-2/Ang-1比值较LPS组明显降低(P〈0.01)。Ang-2/Ang-1比值与小鼠肺湿干比呈明显正相关(r=0.76,P〈0.01)。LPS组肺湿干比、肺通透指数较NS组明显升高(P〈0.01),LPS+Ang-1组肺湿干比、肺通透指数较LPS组明显降低(P〈0.01),且肺组织病理渗出水肿较LPS组明显好转。结论外源性Ang-1通过调节脓毒症小鼠Ang-2/Ang-1失平衡而发挥降低肺血管通透性及改善肺水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Ang-1) 血管生成素-2(Ang-2)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 ARDS) 肺通透指数(LPI) 肺组织湿干比(W D)
下载PDF
RHuEPO对大鼠皮肤急性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姝娟 吕大伦 +4 位作者 陈雷 丁伟 王合丽 张炜 王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皮肤切创形成的急性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雄性72只大鼠建立急性创面动物模型,随机分成低剂量组(50 U/m L rHu EPO),中剂量组(100 U/m L rHuEPO),高剂...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皮肤切创形成的急性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雄性72只大鼠建立急性创面动物模型,随机分成低剂量组(50 U/m L rHu EPO),中剂量组(100 U/m L rHuEPO),高剂量组(150 U/m L rHuEPO)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造模同时进行外敷不同剂量rHuEPO及生理盐水治疗。观察每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并于伤后3、7、14 d取创面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检测创面CD_(31)、Ang-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为CD_(31)、Ang-1在高剂量和中剂量药物治疗组皮肤组织中高表达,在同一时相点与NS对照组、低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HuEPO能促进大鼠皮肤急性创面愈合过程中Ang-1表达,并促进创面微血管形成,从而加速急性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CD31 血管生成素-1 急性创面愈合
下载PDF
促血管生成素-1对人胃癌细胞黏附和转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慧娟 欧希龙 +3 位作者 孙为豪 杨柳 杭程 刘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26-130,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1(Ang-1)对人胃癌细胞中整合素β1(integrin β1)和CD44V6的作用,研究其对肿瘤细胞黏附和转移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腺病毒为载体,将已构建成功的、含Ang-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Ang-1)瞬时转染人胃...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1(Ang-1)对人胃癌细胞中整合素β1(integrin β1)和CD44V6的作用,研究其对肿瘤细胞黏附和转移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腺病毒为载体,将已构建成功的、含Ang-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Ang-1)瞬时转染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转染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GFP)作为阴性对照,未转染的正常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用细胞黏附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率的改变,再分别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3组细胞中整合素β1和CD44V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细胞黏附实验显示,转染Ad-Ang-1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率明显增强(P<0.01);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整合素β1、CD44V6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Ad-Ang-1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Ad-GFP组。结论:转染Ang-1能明显提高人胃癌细胞BGC-823中整合素β1、CD44V6 mRNA、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生成素-1 整合素Β1 CD44V6 黏附 转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晋村 谢良地 王挹青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64-866,共3页
关键词 炎症过程 血管生成素-1 炎症反应过程 人类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类风湿性关节炎 急性肺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和TNF-α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宁巧明 欧阳碧山 +2 位作者 张慧君 林慧 王颖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682-268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肺动脉压水平下的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体外循环前后不同时间血管生成素-1 (Ang-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明确Ang1和TNF-α与CHD伴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 目的探讨不同肺动脉压水平下的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体外循环前后不同时间血管生成素-1 (Ang-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明确Ang1和TNF-α与CHD伴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CHD伴PH患者45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轻度PH、中度PH、重度PH各15例)麻醉前(T1)、麻醉后转机前(T2)、主动脉阻断30 min (T3)、主动脉开放30 min (T4)、术后1 d (T5)、术后7 d (T6) 6个时间点静脉血清中Ang-1和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三组患者的Ang-1在T4开始降低,T5达到最低点,T4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6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Ang-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TNF-α均于T4时间点增加,T5开始降低,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6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1和TNF-α与CHD患者PH的发生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血管生成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联合血管生成素-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血管渗漏及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曾莉 常以力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5-908,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联合血管生成素-1(angiogenin-1,Ang-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大鼠视网膜血管渗漏及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健...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联合血管生成素-1(angiogenin-1,Ang-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大鼠视网膜血管渗漏及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5只和糖尿病组55只,糖尿病组通过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成功后再饲养3个月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定DR大鼠模型且视网膜病变程度相仿的大鼠,随机抽取45只分为DR对照组(B组,5只)、PBS缓冲液对照组(C组,10只)、VEGFASODN干预组(D组,10只)、Ang-1干预组(E组,10只)、联合干预组(F组,10只)。C组玻璃体内注射PBS缓冲液5μL;D组玻璃体内注射浓度为100μmol·L-1VEGFASODN5μL;E组玻璃体内注射浓度为160mg·L-1Ang-15μL;F组玻璃体内注射100μmol·L-1VEGFASODN及160mg·L-1Ang-1各5μL;3d后再次行上述操作。各组大鼠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比观察不同组别大鼠视网膜血管渗漏情况,病理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下突破内界膜的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芽细胞核数。结果 A、B、C、D、E和F组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分别为0、(20.98±1.14)mm2、(21.47±1.65)mm2、(14.60±1.55)mm2、(13.80±1.19)mm2、(10.81±1.35)mm2;D、E、F组新生血管渗漏面积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99,P<0.05);F组渗漏面积低于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0.94,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P>0.05)。A、B、C、D、E和F组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芽细胞核数分别为(1.13±0.31)个、(80.31±5.21)个、(81.08±2.57)个、(37.37±3.41)个、(41.07±2.09)个、(14.41±1.23)个;D、E、F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芽细胞核数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9.41,P<0.05);F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芽细胞核数低于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4.91,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P>0.05)。结论 VEGF ASODN联合Ang-1玻璃体内注射能明显抑DR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减少视网膜血管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血管生成素-1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对人胃癌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欧希龙 颜芳 +5 位作者 关云艳 孙为豪 杨柳 陈国胜 产松苗 陈宝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3605-3609,共5页
目的:探讨人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MGC-803所产生的凋亡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以适当感染复数(MOI=20)的重组腺病毒Ad-Ang1和对照病毒Ad-GFP感染人胃癌细胞,对照组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并分别通过R... 目的:探讨人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MGC-803所产生的凋亡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以适当感染复数(MOI=20)的重组腺病毒Ad-Ang1和对照病毒Ad-GFP感染人胃癌细胞,对照组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并分别通过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cl-2及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在Ad-Ang1组中明显高于Ad-GFP组及对照组(0.609±0.01vs0.462±0.02,0.609±0.01vs0.475±0.02,均P<0.05),Ad-GFP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Ad-Ang1组的Bax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则低于Ad-GFP组及对照组(0.313±0.04vs0.413±0.02,0.313±0.04vs0.407±0.03,均P<0.05),后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Bcl-2/Bax比值在Ad-Ang1组中也明显增高.结论:Ang1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后,不论是在转录水平还是在翻译水平均上调了细胞Bcl-2的表达,同时使Bax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增大,此途径可能为Ang1抑制血浆饥饿所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血管生成素-1 胃癌 凋亡 BCL-2 BAX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兰兰 惠延年 曾光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6-930,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angiogenin-1,Ang-1)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氉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angiogenin-1,Ang-1)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氉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茵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配治疗组大鼠20只,每15d每眼球后注射Ang-1溶液0.05mL1次(4ng·L-1),糖尿病阳性对照组20只不给予任何处理。2组与正常对照组(20只)分别饲养3个月、6个月时,采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oin angiography,FFA)观察视网膜血管改变;免疫组化法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VEGF的表达;蛋白印迹法定量检测MMP的表达量。结果 FFA观察结果:3个月时糖尿病阳性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扭曲、不规则,Ang-1治疗组可见明显的改善;6个月时,糖尿病阳性对照组可见视网膜微动脉瘤,Ang-1治疗组与糖尿病阳性对照组相比微动脉瘤减少。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3个月、6个月时正常对照组仅见微弱的VEGF表达,灰度值分别为92.9687±2.0400和81.0311±2.7700,糖尿病阳性对照组表达明显上调,灰度值分别为120.0008±2.9011和124.7905±1.961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Ang-1治疗组3个月、6个月时VEGF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16.1548±1.3431和92.8509±2.3234,与糖尿病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印迹法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MMP蛋白无表达,3个月时Ang-1治疗组表达量高于糖尿病阳性对照组(P<0.05),6个月时糖尿病阳性对照组与Ang-1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1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微血管病变,并抑制视网膜内VEGF、MM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生成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腺苷预处理对氧糖剥夺复氧糖后星形胶质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世江 尉娜 +1 位作者 韩艳艳 谭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腺苷预处理对氧糖剥夺复氧糖后星形胶质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prague Dawley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将培养至第3代的星形胶质细胞传代至96孔板内,待细胞贴壁并长出突... 目的探讨腺苷预处理对氧糖剥夺复氧糖后星形胶质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prague Dawley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将培养至第3代的星形胶质细胞传代至96孔板内,待细胞贴壁并长出突触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组和腺苷预处理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进行氧糖剥夺;氧糖剥夺组细胞接受氧糖剥夺8 h和复氧糖24 h处理;腺苷预处理组细胞在氧糖剥夺前24 h加入100μmol·L^(-1)腺苷后接受氧糖剥夺8 h和复氧糖24 h处理。复氧糖24 h后观察各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和Ang-1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氧糖剥夺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变圆,水肿明显,细胞形态由不规则形变成梭形,突触明显变短甚至消失;腺苷预处理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水肿较氧糖剥夺组轻,细胞排列相对整齐。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组、腺苷预处理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力分别为0.698±0.059、0.196±0.062、0.412±0.009;氧糖剥夺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q=3.561,P<0.05),腺苷预处理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力明显高于氧糖剥夺组(q=2.102,P<0.05)。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组、腺苷预处理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水平分别为(0.038±0.005)、(0.053±0.007)、(0.084±0.006)μg·L^(-1),Ang-1水平分别为(0.030±0.007)、(0.049±0.008)、(0.080±0.004)μg·L^(-1);氧糖剥夺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Ang-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q=1.394、1.633,P<0.05),腺苷预处理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Ang-1水平高于氧糖剥夺组(q=1.584、1.632,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能够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糖后VEGF和Ang-1的表达,增强大脑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氧糖剥夺 腺苷预处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1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生成素-1和-2的动态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华军 李巍 +5 位作者 邵延伸 尹娇 饶明俐 张改华 陈晋文 谢仁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7-409,共3页
目的检测相关细胞因子血管生成素1(Ang1)、Ang2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结果在正常脑组织及缺血/再灌注后均发现Ang1蛋白及Ang1mRNA的中等程度的广泛表达,在再灌注48h时达到高峰,... 目的检测相关细胞因子血管生成素1(Ang1)、Ang2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结果在正常脑组织及缺血/再灌注后均发现Ang1蛋白及Ang1mRNA的中等程度的广泛表达,在再灌注48h时达到高峰,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为持续的阳性表达。Ang2蛋白及Ang2mRNA在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中均呈阴性表达,在MCAO后6h于梗死灶内的一些单个细胞中发现,在12~24h后达到高峰,这种表达一直持续到72h。结论Ang1、Ang2在脑损伤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血再灌注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下载PDF
人血管生成素-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萧鸿 刘帅 +4 位作者 李群秀 张克剑 侯阳 宋慧娟 刘学政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6-850,共5页
目的构建人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Ang-1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血管渗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人胎盘组织中的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目的构建人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Ang-1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血管渗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人胎盘组织中的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特异性扩增Ang-1编码区序列,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将pEGFP-N1-Ang-1导入UC-MSCs,然后应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对人UC-MSCs进行培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ng-1在人UC-MSCs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体的表达。结果 RT-PCR法成功克隆人Ang-1基因编码区序列,纯度为1.82;PCR扩增的片段长度为1.5 kb,与预期片段大小相近。双酶切鉴定法可识别重组pEGFP-N1-Ang-1转染质粒,目的基因与预期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100%。人UC-MSCs转染的pEGFP-N1/Ang-1质粒能够表达Ang-1蛋白,呈现绿色荧光。转染pEGFP-N1的人UC-MSCs和对照组人UC-MSCs均未见相应的Ang-1蛋白表达。结论成功地克隆出人的Ang-1基因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Ang-1,为将Ang-1基因转染至人UC-MSCs治疗DR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 PEGFP-N1 pEGFP-N1-Ang-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