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加血管生长抑制剂对兔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马明平 胡道予 +1 位作者 周义成 胡国栋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后血管生长抑制剂TNP 470治疗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材料与方法 将VX2肿瘤接种于日本大白兔的肝脏内 ,植入 2周后将 45只携有肿瘤的实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组及TACE术...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后血管生长抑制剂TNP 470治疗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材料与方法 将VX2肿瘤接种于日本大白兔的肝脏内 ,植入 2周后将 45只携有肿瘤的实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组及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 ,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于TACE术后 3天给予TNP 470静脉灌注 ,隔日 1次 ,剂量为 30mg/kg体重 ,共治疗 9次。植入肿瘤后 5周处死动物 ,测量肝移植瘤的大小、坏死面积 ,观察肝内及双肺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5周末对照组肝移植瘤体积 2 6 .5± 6 .5cm3 ,平均坏死率 35 .5± 9.2 %。单纯TACE治疗后肝移植瘤体积约 19.9± 7.3cm3 ,平均坏死率 5 2 .4± 17.8%。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移植瘤平均体积 14.7± 4.6cm3 ,平均坏死率 6 9.5± 12 .6 % ,各组之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肝内及双肺转移率分别为 :对照组 :15 /15 (10 0 % )、11/15 (73.3% )。单纯TACE治疗组 :15 /15 (10 0 % )、10 /15(6 6 .7% )。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肝内及双肺转移率分别为 7/15(4 6 .7% )、5 /15 (33.3% ) ,与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单纯TACE治疗虽然能抑制肝移植瘤的生长 ,但对其转移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移植 生长抑制 肝移植瘤 肝动脉化疗栓塞 血管生长抑制剂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赵东陆 王志华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CAS 2004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前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及肿瘤治疗的新策略。迄今已发现了多种抗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因子。本文就抗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剂的种类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剂 抗肿瘤 血管生成 治疗 种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抑素 大豆异黄酮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加血管生长抑制剂对兔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
3
作者 马明平 胡道予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199-199,共1页
关键词 肝移植瘤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血管生长抑制剂 肿瘤生长 肿瘤转移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血管生长抑制剂TNP-470对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明平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1年第1期18-21,共4页
血管生长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TNP-470是近年来文献报道最多的血管生长抑制剂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TNP-470对肿瘤生长和转移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及TNP-470与介入治疗联合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血管生长抑制剂 TNP-470
下载PDF
术前短期应用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Rg3对膀胱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变化的影响
5
作者 宋亚林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393-395,共3页
目的观察术前短期应用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Rg3对膀胱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膀胱肿瘤患者,结合CT和膀胱镜检查活检的病理资料明确诊断,留取膀胱肿瘤组织标本。患者术前给予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Rg3,20 ... 目的观察术前短期应用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Rg3对膀胱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膀胱肿瘤患者,结合CT和膀胱镜检查活检的病理资料明确诊断,留取膀胱肿瘤组织标本。患者术前给予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Rg3,20 mg/次,每日2次,口服,连续用药10~14天。10~14天后手术,术后留取肿瘤组织标本。肿瘤组织切片经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抗体。利用Le ica Qw in V3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切片进行分析,计算肿瘤组织MVD,比较用药前后肿瘤组织MVD的变化。结果用药后肿瘤组织MVD明显低于用药前〔(1.49±1.26)×10-4/μm2vs.(4.43±2.26)×10-4/μm2,P〈0.05〕。结论术前短期应用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Rg3能明显降低膀胱肿瘤组织M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血管生长抑制剂 血管密度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剂——一种新型血管生长抑制剂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珉 戚中田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16-419,共4页
VEGI是最近发现的一个新型细胞因子,属于TNF超家族的一个新成员。重组人VEGI不仅具有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激活JNK与P38MAPK等生物学活性,而且可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本文对VEG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抑制 VEGI 血管生成 TNF 肿瘤生长抑制
下载PDF
Avastin:第一个在美国被批准用于肿瘤治疗的血管生长抑制剂
7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AVASTIN 美国 肿瘤治疗 血管生长抑制剂
下载PDF
血管生长抑制剂TNP-470合并放射增敏治疗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管宏 赵慧云 +1 位作者 沈磊 李五岭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 观察血管生长抑制剂TNP 470与放射增敏剂MISO在放疗中联合应用治疗肿瘤的效果。方法 以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比较TNP 470与增敏放疗联合的治疗方法与其他相应各对比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 TNP 470与放射增敏剂MISO在放疗中联合... 目的 观察血管生长抑制剂TNP 470与放射增敏剂MISO在放疗中联合应用治疗肿瘤的效果。方法 以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比较TNP 470与增敏放疗联合的治疗方法与其他相应各对比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 TNP 470与放射增敏剂MISO在放疗中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其他治疗方法。结论 血管生长抑制剂T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治疗 血管生长抑制剂 TNP-470 放射增敏 MISO
原文传递
激光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赵海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2期105-107,共3页
目的研究激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激光治疗,研究组采用激光+VEGF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激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激光治疗,研究组采用激光+VEGF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VEGF水平、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矫正视力、眼内炎症因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EGF水平(121.36±1.21)ng/L、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216.33±2.01)μm均低于常规组的(165.33±2.01)ng/L、(242.36±2.01)μm,矫正视力(4.53±0.33)高于常规组的(4.16±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眼内肿瘤坏死因子-α(21.51±0.33)ng/L、白细胞介素-6(14.51±0.32)ng/L均低于常规组的(33.53±1.01)、(22.56±0.3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与VEGF抑制剂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且可帮助患者改善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眼内炎性因子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志强 张伶俐 +4 位作者 李佳莲 张祚洁 曾力楠 石晶 全淑燕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377-3379,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VEGF抑制剂(试验组)对比激光光凝治疗(对照组)治疗RO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RCT,合计381例患儿,754只眼睛。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ROP复发率[RR=0.23,95%CI(0.13,0.42),P<0.001]、视网膜脱离率[RR=0.27,95%CI(0.14,0.51),P<0.001]、附加病变消退时间[MD=-1.31,95%CI(-1.47,-1.14),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屈光不正、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VEGF抑制剂治疗ROP疗效优于激光光凝治疗,但其最佳给药剂量、安全性尚待大样本、设计良好的RCT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 META分析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珺莹 李红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33-336,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免疫相关性皮肤病,血管生成是银屑病致病的一个关键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和血浆中显著升高,许多病例报告表明VEGF抑制剂治疗银屑病有效。现有的VEGF抑制剂主要有3大类,包括抗VEGF单...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免疫相关性皮肤病,血管生成是银屑病致病的一个关键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和血浆中显著升高,许多病例报告表明VEGF抑制剂治疗银屑病有效。现有的VEGF抑制剂主要有3大类,包括抗VEGF单克隆抗体、VEGF受体拮抗剂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本文综述了目前VEGF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SU5416对小鼠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万成 刘维佳 +4 位作者 李艳萍 刘代顺 刘泳 文富强 冯玉麟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5-59,I0004,共6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SU5416在博来霉素所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U5416早期处理组和SU5416晚期处理组。模型组和SU5416处理组予以博来霉素溶液(10mg...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SU5416在博来霉素所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U5416早期处理组和SU5416晚期处理组。模型组和SU5416处理组予以博来霉素溶液(10mg/kg)气管内注射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SU5416处理组在造模后分两个阶段(早期:第1~14d;晚期:15~28d)予以SU5416溶液(50mg/kg)腹腔内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和模型组则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各组随机于造模后第14d和28d分两批处死,检测小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YP)、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自细胞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模型14d组肺组织HYP、BALF中自细胞数和LDH含量明显增高(P均〈0.01);28d组肺组织HYP含量亦显著升高(P〈0.01),BALF中自细胞数和LDH含量无明显变化(P均〉0.05)。SU5416早期干预后增高的LDH、HYP和白细胞受到明显抑制(P均〈0.01);晚期干预则没有明显作用。结论 早期予以SU5416可以抑制早期炎症反应,减轻肺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 SU5416 肺间质纤维化 博来霉素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贝伐单抗 被引量:10
13
作者 封宇飞 雷静 傅得兴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519-1520,共2页
贝伐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基因工程的单克隆抗体药物,通过抑制能够刺激新血管形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使肿瘤组织无法获得所需的血液、氧和其他营养而最终"饿死",达到抗癌的目的.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单抗 单克隆抗体药物 血管形成 基因工程 肿瘤组织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丽珠 陈松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39-1043,共5页
玻璃体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广泛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及病理性近视引起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治疗,也用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视网膜血管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新... 玻璃体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广泛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及病理性近视引起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治疗,也用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视网膜血管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的治疗,已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玻璃体内注射VEGF抑制剂也出现了很多并发症。就玻璃体内注射VEGF抑制剂对眼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引起的眼压升高、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RRPE)、视网膜脱离(RD)、眼内炎、注射相关损伤、全身不良反应等并发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 并发症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多西他赛单药或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谭政 宋争放 +6 位作者 雷乃军 毛顿 廖洪 李曾 肖英明 吴毅 杨盛柯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22-128,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多西他赛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查找多西他赛单独与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inhibition of VEGF Agents)比较治疗前列腺癌的随机... 目的系统评价多西他赛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查找多西他赛单独与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inhibition of VEGF Agents)比较治疗前列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9月1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Jadad评分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结果共纳入4个RCT,2 3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多西他赛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组与多西他赛单药组比较,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反应率[RR=0.94,95%CI(0.77,1.15),P=0.56],客观反应率[RR=0.91,95%CI(0.46,1.80),P=0.79],在中位总生存时间方面[HR=0.94,95%CI(0.85,1.04),P=0.23],和无疾病进展时间[HR=1.13,95%CI(0.53,2.38),P=0.7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相关病死率[RR=2.70,95%CI(1.51,4.85),P=0.0009]联合组高于单药组,血栓发生率[RR=0.55,95%CI(0.39,0.78),P=0.0008],联合组低于单药组。结论目前有限证据显示多西他赛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用于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方面,并不能提高患者中位总生存和无疾病进展时间,且可能增加治疗相关病死率。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RCT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阿柏西普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丘海 谢学成 覃宇周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期252-255,共4页
晚期结直肠癌已进入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阿柏西普作为一种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目前阿柏西普已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进行了Ⅰ、Ⅱ、Ⅲ期的临床研... 晚期结直肠癌已进入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阿柏西普作为一种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目前阿柏西普已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进行了Ⅰ、Ⅱ、Ⅲ期的临床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一定程度的抗肿瘤活性。该文主要对阿柏西普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各期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抗血管生成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 阿柏西普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抑制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懿懿 顾爱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5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 非小细胞肺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SU5614对甲苯二异氰酸酯诱导哮喘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爱英 于仁志 +1 位作者 吕玉凤 罗海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抑制剂SU5614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诱导哮喘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SU5614组。采用TDI制备哮喘小鼠模型,观察SU5614对模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VEG...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抑制剂SU5614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诱导哮喘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SU5614组。采用TDI制备哮喘小鼠模型,观察SU5614对模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VEGF的表达情况、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气道反应性和气道血浆渗出的变化。结果:免疫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BALF中VEGF表达明显增加,而SU5614组VEGF表达则明显降低;病理组织学发现模型组肺组织病理学炎症反应明显,而SU5614组炎症反应则明显减轻;模型组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而SU5614组则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气道血浆渗出明显增加,而SU5614组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SU5614不仅抑制BALF中VEGF活性,也能抑制炎性细胞的迁移,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和减少气道血浆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甲苯二异氰酸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 SU5614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结合活性试验两种结果分析方法比较
19
作者 毕华 李永红 +4 位作者 范文红 陶磊 裴德宁 丁有学 饶春明 《中国药事》 CAS 2019年第7期813-818,共6页
目的: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VEGF Trap)结合活性试验两种结果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以考察两者的差异。方法:采用固定剂量的VEGF与系列稀释的VEGF Trap处理之后,检测未结合的VEGF的量,分别以未结合的VEGF量对VEGF Trap浓度梯度和未结合... 目的: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VEGF Trap)结合活性试验两种结果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以考察两者的差异。方法:采用固定剂量的VEGF与系列稀释的VEGF Trap处理之后,检测未结合的VEGF的量,分别以未结合的VEGF量对VEGF Trap浓度梯度和未结合的VEGF检测板的OD值对VEGF Trap浓度梯度进行四参数方程拟合,两种方法计算该产品的结合活性。结果:两种方法均满足试验有效性条件,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供试品和标准品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分别为3.68和3.6pmoL·L-1,供试品的结合活性为102%。结论:证明了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为同类产品结合活性计算方法的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 结合活性 半数抑制浓度 四参数方程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剂-Endostatin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忠义 汪军远 刘江秋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35-1136,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 ENDOSTATIN 研究进展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