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9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移植、游离皮瓣结合3D打印骨重建治疗小腿GustiloⅢC型开放骨折伴大段骨缺损一例
1
作者 张微微 贾长军 +4 位作者 王聪 吴凡 陈国辉 毛荣翔 史永娜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造成的肢体GustiloⅢC型开放骨折伴大段骨缺损,临床治疗过程比较困难,对诊疗技术要求高,病程恢复时间长。我院骨科采用一期修复血管、神经、肌腱并切取游离皮瓣保肢,二期血管骨移植或骨搬运技术恢复肢...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造成的肢体GustiloⅢC型开放骨折伴大段骨缺损,临床治疗过程比较困难,对诊疗技术要求高,病程恢复时间长。我院骨科采用一期修复血管、神经、肌腱并切取游离皮瓣保肢,二期血管骨移植或骨搬运技术恢复肢体骨骼长度。但仍有部分GustiloⅢC型软组织及骨感染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骨折 游离皮瓣 临床治疗过程 一期修复 大段骨缺损 感染发生率 血管移植 3D打印
下载PDF
不同冷冻技术对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龙俊东 史业弘 +1 位作者 王成 陈世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3-438,共6页
背景:冻存能够较好地保证血管结构的完整性,如何改善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的:综述不同冷冻技术降低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NKI、万方和PubMed... 背景:冻存能够较好地保证血管结构的完整性,如何改善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的:综述不同冷冻技术降低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NKI、万方和PubMed以及在线网站Baidu和Google Scholar自建库以来发表的降低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排斥反应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内皮细胞、低温冻存、血管移植、免疫原性、排斥反应,同种异体移植和冷冻保护剂;英文检索关键词:cardiovascular disease、endothelial cells、cryopreservation、blood vessel transplantation or vascular graft、Immunogenicity、immune rejection、allograft or allogeneic transplantation or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and cryoprotectant。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6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综述发现通过改进现有冷冻技术能够降低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排斥反应,其中主要涉及冻融方式和冻存保护剂的选择。②现有研究提示冻干法优于低温冻存,但限于条件未能广泛开展,现仍以低温冻存为主,其中玻璃化冻存、缓慢复温和使用不锈钢乃至含银材料效果优于程序式冻存及快速复温。③渗透性和非渗透性冻存保护剂的联合选择,可以在降低其毒性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冻存 玻璃化冻存 程序式降温 冻存保护剂 血管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 排斥反应 综述
下载PDF
肢体人工血管移植物外露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昊 吴巍巍 +4 位作者 白明 曾嵘 宋小军 陈宇 刘昌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肢体人工血管移植术后血管移植物外露的危险因素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17例肢体人工血管移植术后血管移植物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局部治疗及保留... 目的探讨肢体人工血管移植术后血管移植物外露的危险因素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17例肢体人工血管移植术后血管移植物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局部治疗及保留移植物的任意皮瓣或肌皮瓣转移覆盖术。结果 17例患者均行保留移植血管的(肌)皮瓣转移覆盖术,术后14例成功保全了人工血管,切口Ⅰ期愈合,动脉搏动良好,成功率82.4%;3例术后未顺利愈合,最终切除血管移植物。结论保留血管移植物的(肌)皮瓣转移覆盖术是肢体人工血管移植物外露的有效外科处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移植 血管移植物外露 任意皮瓣 肌皮瓣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穿刺及维护的证据总结
4
作者 姜利 张仲华 +2 位作者 马骏 鄢建军 王李胜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第9期534-538,共5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穿刺及维护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指南库、专业学会及数据库中的指南、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1日,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对证据进行提取和整合,形...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穿刺及维护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指南库、专业学会及数据库中的指南、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1日,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对证据进行提取和整合,形成证据总结.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8篇,包括指南7篇,系统评价1篇.从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穿刺前准备、穿刺方法、拔针方法、维护方法及首次使用时机5个方面总结出22条推荐意见.结论穿刺前评估及准备是规范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穿刺和维护的重要前提,医护人员应熟练运用血管通路的穿刺和维护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将最佳证据总结应用于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合适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 穿刺 维护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术自体血管移植物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文林 蔡开灿 +1 位作者 张希 王武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47-649,共3页
关键词 血管移植 冠状动脉旁路术 手术 自体血管移植 临床 供血 CABG 直接影响 ITA 对手
下载PDF
动脉旁路小口径血管移植物(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施德兵 符伟国 +1 位作者 何红兵 王玉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3期8781-8784,共4页
背景:血流再通和血管重建手术主要使用小口径血管移植物(直径<6mm)。目前临床上已用的小口径血管移植物包括自体静脉或动脉、涤纶或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合成材料血管,然而,这些血管移植物各有缺陷,限制其应用。因此,寻找理想的小口径... 背景:血流再通和血管重建手术主要使用小口径血管移植物(直径<6mm)。目前临床上已用的小口径血管移植物包括自体静脉或动脉、涤纶或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合成材料血管,然而,这些血管移植物各有缺陷,限制其应用。因此,寻找理想的小口径血管移植物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7-01有关小口径血管移植物的文章,检索词"prosthetic graft,vascular bypass graft,small diameter vascular graft,tissue engineering",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相关文章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小口径生物性血管的研究。②有关小口径人工合成血管的研究。③有关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或个案报道等。资料提炼:共搜索到113篇有关小口径血管移植物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或个案报道,最后有41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尽管生物性血管具有突出的优点,如良好的远期通畅率和抗感染性能,以及血栓栓塞发生率低等,但是它们的缺点也很明显,如来源短缺、耐久性能差和动脉瘤形成等。Dacron和ePTFE人工血管是目前血管旁路手术中所使用的标准血管移植物,但是因为它们与宿主动脉顺应性不匹配、致血栓性和血流动力学较差而导致其即刻或远期通畅率均较低,因此已有多种改性以改善其功能。近20年来,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使得构建新型生物活性血管替代物成为可能,该技术为最终解决小口径血管移植难题提供可能。结论:目前为止,还没有适用于人类动脉系统的完全可降解小口径血管移植物。构建理想的小口径血管移植物需要包括生物学、工程学和临床医学的多学科共同努力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移植 血管旁路移植 小口径血管移植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人造血管移植物自然内皮化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良 景在平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1997年第2期31-32,共2页
人造血管移植物作为自体血管代用品已被广泛使用,了解内皮细胞的功能、来源、血管内皮化的过程、形成机理及影响内皮化的因素,对防治血栓形成、内膜增生,维持移植血管通畅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血管移植 内皮化 血管移植
下载PDF
门静脉周围癌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手术配合
8
作者 陈翔 谢海清 +2 位作者 李权辉 冯小丽 翟超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3年第4期456-457,共2页
关键词 人造血管移植 手术配合要点 血管移植 巡回护士 无瘤技术 器械护士 长无损伤镊 剖腹器械 肝素生理盐水 静脉压监测
下载PDF
血管移植修复血管缺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蓝耿亮 谭仁林 王照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6期229-230,共2页
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血管为全身的组织器官送去营养和氧气,并且将有毒的代谢废物运到肝脏进行解毒,再运到肾脏进行排泄。与血管有关的疾病往往是危及人生命的。当血管由于动脉硬化、老化或缺损不能正常工作时,需进行血管移植[1]。目... 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血管为全身的组织器官送去营养和氧气,并且将有毒的代谢废物运到肝脏进行解毒,再运到肾脏进行排泄。与血管有关的疾病往往是危及人生命的。当血管由于动脉硬化、老化或缺损不能正常工作时,需进行血管移植[1]。目前临床上血管移植主要有自体血管移植、同种异体血管移植、人工血管移植、组织工程化血管移植等方法,这些不同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缺损 移植修复 自体血管移植 同种异体血管移植 人工血管移植 组织工程化 组织器官 代谢废物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自体血管移植物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10
作者 陈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88-191,共4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自体血管移植 静脉血管移植 动脉血管移植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血管移植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陆石 张金元 +4 位作者 韩国锋 孙晶 田军 胡大勇 于秀峙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研究生物性血管( 人尸血管、同种异体及自体大隐静脉) 和非生物性血管(PTFE) 移植,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多种血管材料对220 例尿毒症患者前臂和上臂作袢式、直桥式、间插式及跨跃式移植,建立永久性血管... 目的:研究生物性血管( 人尸血管、同种异体及自体大隐静脉) 和非生物性血管(PTFE) 移植,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多种血管材料对220 例尿毒症患者前臂和上臂作袢式、直桥式、间插式及跨跃式移植,建立永久性血管透析通路。 结果:移植血管中人造血管112 例,人尸血管78 例,同种异体大隐静脉19 例,自体大隐静脉11 例。一次手术成功率99-1% ,非生物性血管移植1 ~3 年畅率分别为97-3% ,92 % ,87-5 % ;生物性血管1 ~3 年通畅率分别为90-7% 、86-1% 、81-5 % 。主要并发症是血栓形成、动脉瘤和感染,分别占9-5 % 、2-7% 、2-3 % 。 结论:移植血管内瘘为建立直接动静脉内瘘困难的尿毒症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永久性透析血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移植 透析通路 慢性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血管移植在四肢血管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根强 张志军 +2 位作者 戴雪松 张浩 朱家骏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10期591-592,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移植在四肢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4例(52条)四肢血管损伤患者,男35例,女9例,年龄14~58岁,平均27.3岁,分别采用自体血管(42条)和人造血管(10条)移植.结果:截肢3例,人工血管移植物感染行股浅-胭静脉原位置换2例... 目的:探讨血管移植在四肢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4例(52条)四肢血管损伤患者,男35例,女9例,年龄14~58岁,平均27.3岁,分别采用自体血管(42条)和人造血管(10条)移植.结果:截肢3例,人工血管移植物感染行股浅-胭静脉原位置换2例,肢体缺血挛缩6例,神经功能恢复不完全7例.其余移植血管均通畅,远端肢体血循环良好.结论:血管移植治疗血管损伤保肢成功率高;治疗中须注意早诊断、早修复、严格显微外科原则、积极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损伤 血管移植 重建循环
下载PDF
自体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钟伟强 杨铁城 +1 位作者 余林权 刘冠贤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目的 探讨自体血管移植进行动静造瘘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1997年 10月~ 2 0 0 2年 7月对 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选择大隐静脉移植 ,进行前臂的动静脉造瘘术。其中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4 7~ 76岁。慢性肾小球肾炎 2例 ,糖尿病肾... 目的 探讨自体血管移植进行动静造瘘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1997年 10月~ 2 0 0 2年 7月对 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选择大隐静脉移植 ,进行前臂的动静脉造瘘术。其中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4 7~ 76岁。慢性肾小球肾炎 2例 ,糖尿病肾病 5例。手术选择血管较粗直的大隐静脉 ,将大隐静脉在前臂内侧行直线或 U形搭桥 ,进行桡动脉或肱动脉与头静脉、或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吻合。 结果 术后随访 15~ 32个月 ,动 -静脉瘘管均获成功 ,全部患者均能在临床定期进行血液透析 ,无假性动脉瘤形成。 结论 自体血管移植动 -静脉造瘘术是一种手术操作简便、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和符合临床需要的方法 ,能够弥补血管造瘘术失败或前臂无血管造瘘的动 -静脉造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管移植 动静脉造瘘术 临床应用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 被引量:11
14
作者 袁丽萍 曾海鸥 +3 位作者 林茴 伍强 陈圳炜 杨铁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因上肢血管耗竭不能建立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通过建立股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性. 方法: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15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右侧股部股(浅)动脉-大隐静脉人工血管移植内瘘术,对... 目的:探讨因上肢血管耗竭不能建立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通过建立股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性. 方法: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15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右侧股部股(浅)动脉-大隐静脉人工血管移植内瘘术,对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且无并发症,术后内瘘通畅,血液透析时血流量>230 ml/min.所有患者随访3~34月,除1例患者术后半年出现血栓形成,取栓成功,半年后再次堵塞取栓失败后改留置右侧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维持透析.1例血清肿形成大半年后行手术清除,未影响内瘘使用.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滤率、收缩压、血磷、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是内瘘血栓形成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上肢血管条件无法行人工血管移植的尿毒症患者,选择股部人工血管移植作为新的血管通路,是有效实用的方法.减少超滤率、预防透析低血压、控制高黏滞血症及高磷血症可减少内瘘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患者 股部 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 血液透析
下载PDF
同种异体血管移植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晓丽 任燕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7期481-484,共4页
关键词 同种异体血管移植 临床应用 组织工程化血管 血管移植材料 血管外科手术 免疫排斥反应 自体血管 异种血管
下载PDF
血管移植技术在面颈部组织扩张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元波 范金才 +5 位作者 唐欣 焦鹏 刘立强 王黔 田佳 甘承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将血管移植皮瓣预制技术应用于常规的面颈部组织扩张术中,从而提高扩张皮瓣转移的灵活性和利用率。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手术,以颞浅动静脉为蒂,掀起颞浅筋膜瓣,同时,在面颈部剥离,形成适当大小的组织腔隙,将颞浅筋膜瓣转移至组... 目的将血管移植皮瓣预制技术应用于常规的面颈部组织扩张术中,从而提高扩张皮瓣转移的灵活性和利用率。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手术,以颞浅动静脉为蒂,掀起颞浅筋膜瓣,同时,在面颈部剥离,形成适当大小的组织腔隙,将颞浅筋膜瓣转移至组织腔隙内,适当固定,在筋膜瓣下放置皮肤扩张器;Ⅱ期手术,扩张完毕后,取出扩张器,以颞浅动静脉为蒂,将传统的面颈部扩张皮瓣,转化为可以带蒂转移的岛状皮瓣,用于颜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结果临床应用11例,分别用于面部黑痣、血管瘤和面部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的修复。颞浅筋膜岛状瓣血管蒂长6.5~10.0cm,筋膜瓣面积5.0cm×5.0cm^6.0cm×8.0cm,面颈部扩张岛状皮瓣的面积为6.0cm×8.0cm^7.0cm×17.0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者7例,另行植皮修复者4例。结论血管移植技术和常规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相结合,可以将传统的扩张皮瓣转化为可以带蒂转移的岛状皮瓣,提高了扩张皮瓣转移时的灵活性和皮瓣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皮瓣 颞浅筋膜 血管移植 组织扩张
下载PDF
小血管移植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德武 卜海富 +1 位作者 李苏皖 金重山 《临床骨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 探讨小血管移植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方法 再植 4 7例 5 2指 ,移植修复动脉 5 2条、静脉 11条 ,其中包括静脉皮瓣修复静脉及皮肤缺损 2块 ,静脉皮瓣修复动脉及皮肤缺损 1块。结果  5 2指再植成活 38指。 1例 2指再植失败 ,1例 ... 目的 探讨小血管移植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方法 再植 4 7例 5 2指 ,移植修复动脉 5 2条、静脉 11条 ,其中包括静脉皮瓣修复静脉及皮肤缺损 2块 ,静脉皮瓣修复动脉及皮肤缺损 1块。结果  5 2指再植成活 38指。 1例 2指再植失败 ,1例 3指中 1指再植失败 ,成活率 73 1%。结论 小血管移植对于血管缺损状态下的断指再植系唯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移植 断指再植术 应用 血管缺损
下载PDF
同种带瓣血管移植后免疫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伟 郭加强 +4 位作者 刘迎龙 谢宁 李军 桂龙生 张晶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0期603-606,共4页
目的:研究同种带瓣血管移植后,受者的免疫反应及抗体变化。方法:选自1994年10月至1995年2月间使用同种带瓣血管为补片材料的12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取其移植前后的血清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用免疫组化法... 目的:研究同种带瓣血管移植后,受者的免疫反应及抗体变化。方法:选自1994年10月至1995年2月间使用同种带瓣血管为补片材料的12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取其移植前后的血清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血清与相应的供体动脉壁间的反应,观察抗体变化及抗原分布。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术后7日内抗体检测为阴性;实验组术后第10日、14日抗体为阳性;抗原分布遍及动脉壁全层,但以内皮层最密集。临床上12例患儿无死亡,未见发热等可能的免疫排斥现象,随访3~6个月,超声下未见有钙化及明显反流。结论:液氮保存的同种带瓣血管有抗原性,移植后可激活受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术前应做组织相容抗原(HLA)及ABO血型配型,并且术后短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瓣 免疫反应 血管移植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血管移植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超纪 杜振宗 +2 位作者 马国涛 任华 苗齐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8年第5期494-497,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构建、体内培养的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并将其植入动物的股动脉,探讨利用小口径组织工程化血管进行血管移植的可能性。方法首先用B rdu标记所有种子细胞,将血管平滑肌样细胞和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层种植于胶原包埋PGA的复... 目的通过体外构建、体内培养的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并将其植入动物的股动脉,探讨利用小口径组织工程化血管进行血管移植的可能性。方法首先用B rdu标记所有种子细胞,将血管平滑肌样细胞和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层种植于胶原包埋PGA的复合支架表面;然后将细胞和支架的复合体种植于动物皮下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并移植到股动脉;最后行HE染色及免疫荧光等相关检查,了解移植后血管的特点及细胞来源。同时以移植物为单纯支架在皮下培养所形成的管状结构作为对照组。结果移植后组织工程化血管通畅无血栓形成。HE染色见血管壁和正常生理性血管壁的结构相似,可分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种植2周后Brdu标记细胞的免疫荧光观察证实血管壁细胞来源于所种植的种子细胞。结论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种子细胞和胶原包埋的PGA支架可以构建组织工程化小口径血管,而且可以移植入动物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血管 血管移植 移植
下载PDF
人工血管移植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韬 衣正贵 +4 位作者 胡海地 杨智 罗英伟 张强 段志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3-394,共2页
为探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分析 2 4 7例血管旁路手术中合并切口并发症的病人 18例 ,临床包括切口感染伴 (不伴 )移植物外露、出血、单纯切口裂开移植物外露。分别应用常规手术切除人工血管、保守换药、... 为探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分析 2 4 7例血管旁路手术中合并切口并发症的病人 18例 ,临床包括切口感染伴 (不伴 )移植物外露、出血、单纯切口裂开移植物外露。分别应用常规手术切除人工血管、保守换药、阔筋膜 -缝匠肌肌皮瓣转移覆盖术。经过 6~ 4 8月随访 ,18例中无 1例死亡 ,其中截肢 2例。应用肌皮瓣转移覆盖术治疗 6例 ,术后切口均Ⅰ级愈合 ,远端动脉搏动良好 ,且治疗时间短 ,表明应用阔筋膜 -缝匠肌肌皮瓣转移覆盖术治疗人工血管切口并发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移植 术后并发症 切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