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受体1型-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对肥大乳鼠心房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离子通道重构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夏桂玲 胥亚楠 +5 位作者 杨龙 李隽 何炯红 邓娜 田龙海 田银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1型(AT1)-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 N)信号通路对肥大乳鼠心房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离子通道重构的调控作用。方法:分离1天龄乳大鼠心房肌细胞,培养24 h分组:①对照组:不予牵张刺激;②牵张组:牵张增...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1型(AT1)-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 N)信号通路对肥大乳鼠心房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离子通道重构的调控作用。方法:分离1天龄乳大鼠心房肌细胞,培养24 h分组:①对照组:不予牵张刺激;②牵张组:牵张增加12%硅胶模面积,培养24 h;③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1μmol/L干预1 h,继之牵张24 h;④环孢素A(Cs A)组:Cs A 0.25μg/ml干预1 h,继之牵张24 h。定量分析牵张组与对照组细胞蛋白/DNA比值、心房钠尿肽(ANP)m RNA表达鉴定细胞肥大。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细胞Ito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Ito离子通道α亚单位Kv4.3和Ca NA亚基的蛋白表达。结果:牵张组较对照组,Ito电流密度显著降低;Kv4.3蛋白表达下调、促进Ca NA蛋白表达;与牵张组比较,替米沙坦组和CSA组明显抑制牵张刺激上述反应。结论:AT_1-Ca N信号通路参与调控肥大乳鼠心房肌细Ito离子通道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 1 离子通道 信号转导 钙调神经磷酸酶
下载PDF
早产新生儿胎盘和脐带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2型受体表达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刘懿 孙金娥 +1 位作者 董在婷 熊琼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713-1717,共5页
目的:探讨早产新生儿胎盘和脐带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早产儿32例为早产儿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儿30例为足月儿组,比较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收集胎盘组织、脐带组... 目的:探讨早产新生儿胎盘和脐带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早产儿32例为早产儿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儿30例为足月儿组,比较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收集胎盘组织、脐带组织和脐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脐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关键成分,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T1R、AT2R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足月儿组胎龄、体重、身长、头围、胎盘重量、体重指数、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高于早产儿组(均P<0.05)。足月儿组脐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和血管紧张素1-7(Ang 1-7)水平高于早产儿组(均P<0.05)。早产儿组胎盘组织AT1R、AT2R mRNA表达水平高于足月儿组(均P<0.05)。早产儿组胎盘和脐带组织AT1R、AT2R蛋白表达高于足月儿组(均P<0.05)。结论:AT1R、AT2R在早产儿胎盘、脐带组织中高表达,AT1R、AT2R可能影响胎组织器官的发育和成熟,与早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受体2 血管紧张受体1 胎盘 脐带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氧化三甲胺促进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3
作者 李天翔 李素娟 +3 位作者 郝翔宇 祝志波 郑梦 郭建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4-43,共10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在氧化三甲胺(TMAO)促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分子对接预测TMAO与AT1R可能的相互作用。将21只6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MAO组、TMAO+替米沙坦组,每组7只。TMAO组在饲料中加1%胆碱...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在氧化三甲胺(TMAO)促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分子对接预测TMAO与AT1R可能的相互作用。将21只6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MAO组、TMAO+替米沙坦组,每组7只。TMAO组在饲料中加1%胆碱复制高TMAO血症模型。TMAO+替米沙坦组采用替米沙坦10 mg/(kg·d)灌胃治疗。12周后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TMAO含量;油红O染色确定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斑块内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浸润;构建AT1R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加入TMAO(200μmol/L)或TMAO(200μmol/L)+替米沙坦(1μmol/L)作用0、5、10、15、30和60 min,检测AT1R下游信号通路ERK、PKC磷酸化活化情况。结果分子对接预测到TMAO与AT1R之间的存在直接结合位点。3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占比、斑块内MCP-1和IL-6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AO组较对照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占比增加(P<0.05),斑块内MCP-1和IL-6表达升高(P<0.05),而替米沙坦组较TMAO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占比下降(P<0.05),斑块内MCP-1和IL-6表达降低(P<0.05)。3组主动脉组织的AT1R、p-ERK1/2、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AO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替米沙坦组较TMAO组下降(P<0.05)。在转染AT1R质粒的293T细胞中,TMAO组(200μmol/L)不同时间点的p-ERK1/2、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 min比较,作用15和30 min时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作用10和15 min时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而替米沙坦(1μmol/L)作用后,各个时间点的p-ERK1/2和p-PK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AO加重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可能包含了其对AT1R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血管紧张Ⅱ1受体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自身抗体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3 位作者 向光大 周子华 孙慧伶 乐岭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自身抗体在糖尿病肾病(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干预。方法以合成的和AT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ELISA技术,检测DN合并2级以上高血压者166例,其中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91例...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自身抗体在糖尿病肾病(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干预。方法以合成的和AT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ELISA技术,检测DN合并2级以上高血压者166例,其中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91例,DN合并非难治性高血压75例,正常对照组40例,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1)对照组:卡托普利25~50mg,3次/d;尼群地平10~20mg,1次/6h;美托洛尔12.5~25.0mg,3次/d;肠溶阿司匹林100mg/d。2)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缬沙坦80~160mg/次·d。结果DN合并高血压组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总的阳性率为49.5%,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91例,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为78.0%(71/91),DN合并非难治性高血压75例,阳性率为14.6%(11/75),两组比较异差有统计学意义。缬沙坦治疗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降压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参与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病,AT1受体阻断剂缬沙坦是治疗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有效降压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受体1自身抗体 缬沙坦
下载PDF
参芪复方对GK大鼠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庄灿 谢春光 +2 位作者 陈敏 刘桠 高泓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目的观察参芪复方对GK(Goto-Kakizaki)大鼠大血管病变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1 receptor,AT1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67只GK大鼠随机分为GK组(18只)、模型组(16只)、阿托伐他汀组(17只)及参芪复方组(16只),另设正... 目的观察参芪复方对GK(Goto-Kakizaki)大鼠大血管病变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1 receptor,AT1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67只GK大鼠随机分为GK组(18只)、模型组(16只)、阿托伐他汀组(17只)及参芪复方组(16只),另设正常Wistar对照组(18只)。以L-NAME0.10mg/(mL·d)加入大鼠饮用水中复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除正常Wistar对照组外,其他4组均喂饲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组及参芪复方组分别按1.60mg/(kg·d)、1.44g/(kg·d)灌胃相应药物,均每天1次,连续35天。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每周测定血糖1次;给药5周后,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主动脉AT1R mRNA表达。结果给药4周末阿托伐他汀组和参芪复方组血糖水平均较本组给药前明显降低(P<0.05),且参芪复方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同期(P<0.05)。模型组TC、TG、血清AngⅡ及主动脉AT1R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Wistar对照组(P<0.01)。给药5周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参芪复方组TC、TG、AngⅡ及AT1R mRN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阿托伐他汀组AT1R mRNA明显低于参芪复方组(P<0.05)。结论参芪复方可降低GK大鼠早期大血管病变模型的血糖、血脂,减少血清AngⅡ含量及主动脉AT1R mRNA表达。AT1R可能是参芪复方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有效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复方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Ⅱ1受体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强 崔天祥 +2 位作者 李莉 杨丽红 孔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926-2927,共2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EH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及电泳分型的方法对AT1R基因...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EH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及电泳分型的方法对AT1R基因1166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两组血浆NO、ET水平;采用无创性高分辨彩超检测静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 EH组中1166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H组与对照组比较NO活性降低;ET水平升高(P<0.001)。EH组中具有C等位基因的患者血浆NO活性降低、ET水平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1)AT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与EH相关,1166C等位基因是EH发病的危险因素。(2)EH组存在血管内皮舒缩功能障碍,表现为血浆NO浓度降低、ET浓度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降低。(3)EH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有关,1166C基因可导致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提示EH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存在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Ⅱ-1受体 基因多态性 内皮功能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回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萍 陈丽娜 +2 位作者 覃数 刘海燕 徐清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0-732,745,共4页
目的研究宁夏地区回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gen-esisⅡtype 1,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宁夏地区回族1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12例正常血压者... 目的研究宁夏地区回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gen-esisⅡtype 1,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宁夏地区回族1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12例正常血压者分别作为病例组(EH组)和对照组,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对以上人群的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AT1R(A1166C)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该位点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 EH组AA和AC基因型分布频率为88.36%和11.64%,对照组中分别为93.75%和6.2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CC基因型;A1166与1166C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中分别为94.18%、5.82%,在对照组中分别为96.87%和3.13%,两组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EH组和对照组不同性别间上述基因型的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1R基因A1166C多态位点分子变异与宁夏回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易感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Ⅱ-1受体 基因多态性 回族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孙韬 臧崇森 许钟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591-3595,共5页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主要活性肽物质,AngⅡ通过与其受体-AngⅡ1型(AT1)受体结合介导其主要的生理作用。AngⅡ受体是一系列横跨膜的G蛋白耦联受体(GPCR)〔1〕,根据不同的药理和生化特性,AngⅡ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主要活性肽物质,AngⅡ通过与其受体-AngⅡ1型(AT1)受体结合介导其主要的生理作用。AngⅡ受体是一系列横跨膜的G蛋白耦联受体(GPCR)〔1〕,根据不同的药理和生化特性,AngⅡ受体主要包括AT1受体和AT2受体,其中AT1受体又有AT1a和AT1b两种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Ⅱ1受体 血管紧张Ⅱ1受体相关蛋白 血管紧张Ⅱ1受体自身抗体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短发夹环RN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成林 段志泉 +4 位作者 辛世杰 冯宗承 张京红 张令宇 张强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 :RNA干扰 (RNAi)是一种新的高效特异地阻断基因表达的基因阻断技术。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的短发夹环RNA质粒 (pAT1R shRN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 方法 :构建pAT1R shRNA质粒 ,并转染入鼠... 目的 :RNA干扰 (RNAi)是一种新的高效特异地阻断基因表达的基因阻断技术。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的短发夹环RNA质粒 (pAT1R shRN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 方法 :构建pAT1R shRNA质粒 ,并转染入鼠VSMC中 ,应用RT PCR及Westernblot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AT1R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 ,验证 pAT1R shRNA是否具有RNAi作用 ;应用台盼蓝染色法和MTT法检测VSMC增殖情况。结果 :构建的质粒 pAT1R shRNA经测序鉴定验证与预期相符。转染组AT1R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转染质粒同时加AngⅡ刺激的VSMC增生明显受到抑制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构建的pAT1R shRNA质粒具有RNAi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血管紧张Ⅱ1受体 短发夹环RNA 细胞增殖
下载PDF
玄参对心室重构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顾伟梁 陈长勋 王樱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47-1549,共3页
目的探讨玄参对心室重构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受体基因表达(AT1A 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甲状腺素致大鼠心室重构及腹主动脉不完全结扎致大鼠心室重构两种动物模型,观察玄参对心脏指数(heart weight index,HWI)、心肌血管紧张... 目的探讨玄参对心室重构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受体基因表达(AT1A 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甲状腺素致大鼠心室重构及腹主动脉不完全结扎致大鼠心室重构两种动物模型,观察玄参对心脏指数(heart weight index,HWI)、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基因(AT1A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玄参可显著降低动物HWI,降低心肌AngⅡ,ALD含量,降低AT1A mRNA的过量表达。结论玄参对心室重构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ngⅡ,ALD生成和AT1A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心室重构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Ⅱ1受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南方 李涛 +11 位作者 周玲 王新玲 殷小娟 李红建 王君 张德莲 祖合热.夏米力 欧阳玮 布克丽.阿不都热依木 周克明 成秋艳 努尔古丽.买买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法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新疆哈萨克族 198 例EH患者(EH组)及130例正常血压者(对照组)的...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法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新疆哈萨克族 198 例EH患者(EH组)及130例正常血压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AT1R基因 A1166C多态性检测,观察AA、AC和CC不同基因型以及该位点A、C不同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AA、AC和CC基因型在EH组的分布频率为0.772 8、0.222 1和0.005 1,在对照组为0.761 5、0.238 5 和 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1166 与 C1166 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中分别为 0.883 8、0. 116 2,对照组中分别为0.880 8和0.119 2,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1R基因 A1166C分子变异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无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Ⅱ1受体 A1166C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哈萨克族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多态性与替米沙坦降压疗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龚洪涛 杜凤和 陈步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455-24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多态性与替米沙坦降压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07年1月北京天坛医院门诊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48例,其均服用替米沙坦单药治疗8周,1~2次/周测量血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患者AT1R基...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多态性与替米沙坦降压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07年1月北京天坛医院门诊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48例,其均服用替米沙坦单药治疗8周,1~2次/周测量血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患者AT1R基因1166A/C、-810A/T和-521C/T多态性进行分析,同时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钠、血钾、血氯、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等生物化学指标。结果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心率(HR)、ALT、AST、Cr、BUN、UA、FPG、TC、TG、LDL-C、HDL-C、血钠、血钾、血氯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Ang 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1R基因1166A/C AA基因型和AC基因型、-810A/T AA基因型和AT基因型以及TT基因型治疗前收缩压、治疗后收缩压、收缩压降幅、治疗前舒张压、治疗后舒张压、舒张压降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T1R基因-521C/T CC基因型、CT+TT基因型治疗前收缩压、治疗后收缩压、收缩压降幅、治疗前舒张压、治疗后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降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521C/T、治疗前AngⅡ、治疗前舒张压是影响舒张压降幅的因素(P<0.05)。结论 AT1R基因-521C/T多态性能独立预测患者对替米沙坦反应的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受体 血管紧张 1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血管紧张Ⅱ1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艳香 冯力 +3 位作者 袁勇 陶军 黄炫生 张励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与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粥样斑块局部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T1-AA阳性和阴性的血清并纯化。建立30只球囊拉伤所致高脂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与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粥样斑块局部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T1-AA阳性和阴性的血清并纯化。建立30只球囊拉伤所致高脂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成6组:(1)对照组;(2)低浓度AT1-AA[20μg/(kg·d)]注射组(简称LA组);(3)高浓度AT1-AA[40μg/(kg·d)]注射组(简称HA组);(4)氯沙坦[20 mg/(kg·d)]灌胃+高浓度AT1-AA注射组(简称L+HA组);(5)辛伐他汀[4 mg/(kg·d)]灌胃+高浓度AT1-AA注射组(简称S+HA组);(6)7aa[1.5 mg/(kg·d)]灌胃+高浓度AT1-AA注射组(简称7aa+HA组),予以不同的处理。取兔腹主动脉进行HE染色,比较各组斑块所占管腔面积;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斑块局部MMP-2的表达。结果各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第4周后明显升高。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在第8、10周血清AT1-AA水平均明显高于实验开始时。LA组、HA组斑块占管腔面积百分值分别为46.99%±13.06%、66.11%±19.67%,明显高于对照组(27.71%±7.46%)、L+HA组(34.27%±12.38%)、S+HA组(24.03%±8.56%)及7aa+HA组(28.54%±12.50%)(均P<0.05)。LA组、HA组MMP-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结论 AT1-AA可明显促进高脂喂养兔受损动脉内膜处斑块形成,增强斑块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及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Ⅱ1受体自身抗体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在甲亢大鼠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金玲 赵林双 王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观察甲亢心肌肥大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与心肌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探讨AT1-AA在甲亢大鼠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甲... 目的观察甲亢心肌肥大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与心肌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探讨AT1-AA在甲亢大鼠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甲亢组、甲亢+奥美沙坦组及对照组,每组18只,前2组灌服左甲状腺素钠制备甲亢大鼠模型,甲亢+奥美沙坦组同时给予奥美沙坦。以心脏质量指数(HWI)和心钠肽(ANP)mRNA作为心肌肥大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AT1-AA,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PI3K/p-Akt的表达水平;根据AT1-AA检测结果,将甲亢组和甲亢+奥美沙坦组大鼠分为AT1-AA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AT1-AA阳性组和阴性组AT1R及PI3K/p-Akt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甲亢组、甲亢+奥美沙坦组大鼠HWI增加,ANP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甲亢组大鼠HWI及ANP mRNA相对表达量亦高于甲亢+奥美沙坦组大鼠(P<0.05)。(2)甲亢组、甲亢+奥美沙坦组大鼠AT1-AA阳性率及光密度(D)值(61.11%,72.22%和0.44±0.12,0.49±0.08)高于对照组(16.67%和0.28±0.05,P均<0.01)。(3)甲亢组、甲亢+奥美沙坦组大鼠AT1R和PI3K/pAkt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与甲亢组相比,甲亢+奥美沙坦组大鼠心肌组织PI3K、p-Akt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P<0.05)。(4)甲亢组大鼠中,AT1-AA阳性组PI3K/p-Akt的表达明显高于AT1-AA阴性组(P<0.01);甲亢+奥美沙坦组大鼠中,AT1-AA阳性组PI3K/p-Akt的表达较AT1-AA阴性组降低(P<0.05)。结论 AT1-AA可能通过AT1R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甲亢心肌肥大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Ⅱ1受体 自身抗体 AKT 甲状腺功能亢进 心肌肥大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与心钠肽在甲亢心肌肥大大鼠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金玲 赵林双 王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3-177,181,共6页
目的:探讨甲亢心肌肥大大鼠中血清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的产生及变化特征及其与心肌肥大特征性基因心钠肽(ANP)表达的关系.方法:制备甲亢大鼠模型,分别于实验2、4和8周留取血标本及心肌组织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甲亢心肌肥大大鼠中血清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的产生及变化特征及其与心肌肥大特征性基因心钠肽(ANP)表达的关系.方法:制备甲亢大鼠模型,分别于实验2、4和8周留取血标本及心肌组织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AT1-AA,动态观察心脏指数(HWI)、心肌细胞直径(MD)、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及心肌组织病理改变,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ANP mRNA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ANP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1)甲亢组大鼠在实验2周时HMI即明显增加,并随时间延长进一步加重,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肥大,发生严重胶原纤维化,MD和CVF显著增加,表明甲亢大鼠心肌肥大模型建立成功;(2)甲亢组大鼠血清中AT1-AA吸光度值在实验2周即有明显升高,之后逐渐上升至实验结束时,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T1-AA表现出随甲亢心肌肥大病变加重而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3)甲亢组大鼠心肌组织ANP mRNA表达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呈进行性升高,血浆中ANP水平变化趋势与其一致,说明AT1-AA可能会引起ANP表达增加;(4)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甲亢组大鼠血清AT1-AA与心肌肥大相关指标HWI、DM、CVF、血浆ANP和心肌组织ANP mRNA呈显著正相关(r =0.649 ~0.749;均P<0.05).结论:甲亢心肌肥大大鼠AT1-AA可引起ANP表达增加,AT1-AA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甲亢心肌肥大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Ⅱ1受体 自身抗体 甲亢 心肌肥大 心钠肽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rs388915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牛秋丽 刘洁琳 +7 位作者 王佐广 刘雅 顾伟 王皓 文杰 王丽娟 李梅 温绍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rs388915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为EH的诊断、治疗及易感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北方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0例(EH组...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rs388915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为EH的诊断、治疗及易感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北方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0例(EH组)和442例体检血压正常者(正常对照组NT),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AT1R基因rs388915位点的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分组人群的差异。结果:rs388915位点在EH组和NT组的基因型分别为GG型23/8、AG型211/125、AA型393/305;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9.5%/83.9%,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0.5%/16.1%。2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3;P=0.01)。显性模型、加性模型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3)。根据性别进行亚组分析,在女性人群中,EH组和NT组基因型分别为GG型7/3、AG型87/51、AA型132/127,2组之间基因型频率有差异(P=0.045);G等位基因频率28.7%/15.7%和A等位基因频率71.3%/84.3%,发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0)。男性人群中,2组(EH/NT)患者基因型分别为GG型6/5、AG型124/74、AA型261/178,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G等位基因频率19.5%/16.3%和A等位基因频率81.5%/83.7%,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rs388915等位基因与EH发病密切相关(P=0.024,OR=1.341,95%Cl=1.039~1.1731)。结论:AT1R基因rs388915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特别是在女性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Ⅱ1受体 多态性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所致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胞内信号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艳香 廖玉华 +3 位作者 魏宇淼 张海燕 王敏 朱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7-801,共5页
目的在妊高征和恶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检测到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_1RAb)的存在,同时有研究表明该自身抗体有类似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激动样作用。本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该自身抗体是否也具有类似AngⅡ的激动样... 目的在妊高征和恶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检测到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_1RAb)的存在,同时有研究表明该自身抗体有类似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激动样作用。本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该自身抗体是否也具有类似AngⅡ的激动样效应及胞内信号机制。方法大鼠主动脉细胞培养及鉴定。同时将收集的20例高血压病人血清经硫酸铵沉淀粗提、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ELISA 检测其滴度后以1:40刺激细胞,并设立不同的处理组用BrdU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将 AT_1RAb 刺激后的细胞裂解提取总蛋白,经Western 印迹方法分析胞内 JAK-STAT 信号分子激活及表达状况。结果在0~24 h 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实验中,AT_1RAb 组12 h 时间段增值明显,其450 nm 处吸光度值(0.236±0.012)显著高于 AG490+AT_1RAb 组(0.175±0.009),氯沙坦+AT_1RA 组(0.119±0.006)和空白对照组(0.127±0.006,P<0.01)。Western 印迹显示 AT_1RAb 组中磷酸化的 JAK2、STAT1和 STAT3分别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同时,其表达可被AT,R阻滞剂氯沙坦和 JAK2特异性拮抗剂 AG490明显抑制。结论高血压病人血清中 AT_1RAb 确有类似血管紧张素Ⅱ致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激动样效应,并且在该效应中伴有 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Ⅱ1受体 自身抗体 细胞增殖 信号机制
下载PDF
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新生儿脐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翠杰 崔静雯 +1 位作者 冯小丽 元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观察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_1-AA)在孕妇妊娠中期及分娩前后血清、新生儿脐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于安阳市中医院、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终止妊娠孕妇80例,其中轻度... 目的观察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_1-AA)在孕妇妊娠中期及分娩前后血清、新生儿脐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于安阳市中医院、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终止妊娠孕妇80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孕妇26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24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健康妊娠孕妇3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孕妇在妊娠中期及剖宫产前1 d和产后1 d血清、新生儿脐血中AT_1-AA表达水平,同时进行相关临床指标的检测并分析其与AT_1-A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妊娠中期血清中AT_1-AA表达水平分别为(46.932±6.868)、(58.426±7.146)、(67.120±8.922)ng·L^(-1),产前1 d血清中AT_1-AA表达水平分别为(68.593±9.241)、(135.395±10.766)、(180.320±13.795)ng·L^(-1),产后1 d血清中AT_1-AA表达水平分别为(45.681±4.277)、(47.274±5.120)、(48.899±5.065)ng·L^(-1)。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妊娠中期和产前1 d血清中AT_1-A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妊娠中期和产前1 d血清中AT_1-AA表达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1);产后1 d血清中AT_1-AA表达水平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孕妇产前1 d血清中AT_1-AA表达水平均高于产后1 d(P<0.05)。对照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新生儿脐静脉血中AT_1-AA表达水平分别为(62.125±10.317)、(110.522±13.368)、(131.512±15.198)ng·L^(-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痫前期孕妇产前1 d血清中AT_1-AA表达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胎盘质量呈明显负相关,与脐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与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比值(S/D)、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呈明显正相关(r=-0.853、-0.788、0.836、0.744、0.956、0.759、0.869、0.77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T_1-AA表达水平主要受收缩压、24 h尿蛋白、RI影响。妊娠中期血清AT_1-AA表达水平预测子痫前期,曲线下面积为0.916,界限值为53.200 ng·L^(-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0、0.800。结论 AT_1-AA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新生儿脐血中高表达,可以作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管紧张Ⅱ1受体自身抗体 肾功能障碍
下载PDF
糖心平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敏 倪青 +2 位作者 楚小燕 王兆礼 林兰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164-1169,共6页
目的:探讨糖心平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80只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格华止组、开搏通组和糖心平胶囊大、中、小剂量治疗组,灌胃给药8周,并以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糖心平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80只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格华止组、开搏通组和糖心平胶囊大、中、小剂量治疗组,灌胃给药8周,并以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给药后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和AT1RmRNA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模型组、格华止组和糖心平中、小剂量组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和AT1R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P<0.01)。糖心平大剂量组和开搏通组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和AT1R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心肌超微结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线粒体体积轻度增大。所有治疗组心肌超微结构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结论:糖心平胶囊可能通过调整心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紊乱对糖尿病心肌病变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心平胶囊 糖尿病并发症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Ⅱ1受体 心肌疾病 大鼠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维维 陶金华 +2 位作者 许欣 杨秀媚 李广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 e,ACE)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T1R和ACE在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判断和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 目的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 e,ACE)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T1R和ACE在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判断和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法染色,观察AT1R、AC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 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微血管密度(m i-crovessel density,MVD)在18例正常子宫内膜、3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89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AT1R和ACE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AT1R与VEGF和MVD的相关性。结果从正常子宫内膜上皮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再到子宫内膜癌,AT1R的表达逐步上调,ACE的表达逐步下调,差异均有显著性。子宫内膜癌中AT1R的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子宫肌壁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等有关,且AT1R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和MVD计数正相关,而ACE的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结论 AT1R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AT1R表达上调可促进癌细胞生长和新生血管形成,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有关,AT1R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靶点。ACE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血管紧张Ⅱ1受体 血管紧张转化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