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卜书红 张顺国 唐跃年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物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 降压 利尿 抗凝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和阿司匹林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吕雄文 李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和阿司匹林(Asp)广泛联合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但有关两药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引起争论,使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存在疑问,但也有研究反驳了Asp会削弱ACEI有益作用的论点,支持在ACEI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应用Asp...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和阿司匹林(Asp)广泛联合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但有关两药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引起争论,使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存在疑问,但也有研究反驳了Asp会削弱ACEI有益作用的论点,支持在ACEI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应用Asp的安全性。本文综述了ACEI和Asp在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中的相互作用,提示对两药的相互作用应予以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阿司匹林 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协助心房颤动复律的维持
3
作者 贾新未 王晓娜 +2 位作者 邸丕凡 李京波 魏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ACEI)能否改善胺碘酮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的转律效果。方法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74例,口服胺碘酮0.6g/d,疗程2周。随机分为2组,即ACEI组和非ACEI药组,观察转律成功率...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ACEI)能否改善胺碘酮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的转律效果。方法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74例,口服胺碘酮0.6g/d,疗程2周。随机分为2组,即ACEI组和非ACEI药组,观察转律成功率和转律成功所需的时间。结果ACEI组胺碘酮转律成功率67.6%(23/34),显著高于非ACEI组(42.5%,17/40)(P<0.05);ACEI组转律平均时间为9.2d,显著少于非ACEI药组11.5d(P<0.01)。结论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进行胺碘酮转律治疗时,加用ACEI可增加转律成功率,并缩短转律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胺碘酮 心房颤动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临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向利琳 许树梧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37-240,共4页
目的 :综合回顾国内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ACEI)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查阅近 2 0年来国内外部分医药文献。结果 :ACEI临床应用品种较多 ,化构和作用时间不一 ,药动学参数和作用时间不同 ,故要根据临床特点选用药物。结论 :ACEI是... 目的 :综合回顾国内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ACEI)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查阅近 2 0年来国内外部分医药文献。结果 :ACEI临床应用品种较多 ,化构和作用时间不一 ,药动学参数和作用时间不同 ,故要根据临床特点选用药物。结论 :ACEI是一类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小 ,其治疗领域正在扩大 ,寻找多功能的ACEI,已成为新一代药物的研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临床应用 高血压 充血性心力衰竭 物不良反应 理作用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治疗心血管病对肾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吉强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48-749,共2页
ACEI在治疗心血管病的同时对肾脏也产生重要影响,这就要求临床医师了解和掌握在什么情况下应用ACEI治疗心血管病时容易引起肾脏的不良反应,以及一旦出现这种不良反应时应如何处理。该文就上述问题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血管疾病 肾脏 不良反应 处理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物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裕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23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不良反应 卡托普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慢性心功能不全 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 血管神经性水肿 咳嗽 缓激肽 发生率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进展
7
作者 耿宝琴 《科技通报》 1993年第5期330-335,共6页
卡托普利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药.近10余年来此类药物发展迅速,临床应用的已逾十种.它们通过抑制ACE的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而降压.用以治疗高血压病有一定效果,预测或可望与β-受体... 卡托普利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药.近10余年来此类药物发展迅速,临床应用的已逾十种.它们通过抑制ACE的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而降压.用以治疗高血压病有一定效果,预测或可望与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等一样成为一线降压药.本类药物与利尿剂、钙拮抗剂等合用可增强降压疗效.其次当心衰病人用强心甙和利尿剂效果不佳时,加用本类药亦有增效作用.本文还对新发展的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西拉普利、哌林多普利、喹那普利、磷诺普利和西瓦那普利等九种ACEI抑制药从药动学、临床应用及用法剂量等方面作了简要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转化 抑制
下载PDF
药理学课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教学设计与思考
8
作者 黄明凤 田华 吴雅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6期1580-1584,共5页
药理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专业核心课程,涉及内容较广,内容较为枯燥且难以理解,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设计对于提高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 药理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专业核心课程,涉及内容较广,内容较为枯燥且难以理解,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设计对于提高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教学内容为例,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总结归纳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药理学课程中其他的教学内容或者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治疗心血管病对肾脏的影响
9
作者 叶苑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4期118-119,共2页
目的研究并总结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来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时,对患者肾脏的具体影响以及具体应对方案。方法通过对近期文献的翻阅和研究,并结合我院实际的病例情况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既有... 目的研究并总结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来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时,对患者肾脏的具体影响以及具体应对方案。方法通过对近期文献的翻阅和研究,并结合我院实际的病例情况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既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同时也有极大的可能性引起急性肾衰竭等肾脏疾病。所以医师要充分把握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用量和使用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血管病的治疗 肾脏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对心脏保护作用研究的进展
10
作者 胡小玲 郑斯聚 《沈阳部队医药》 1995年第5期479-481,共3页
自80年代人工合成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卡托普利进入临床应用以来,ACEI 的研究与应用范围迅速进展与扩大。这类药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日益受到重视。ACEI 可以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消减左心室肥厚(LVH),减轻急性心肌梗塞(AMI... 自80年代人工合成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卡托普利进入临床应用以来,ACEI 的研究与应用范围迅速进展与扩大。这类药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日益受到重视。ACEI 可以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消减左心室肥厚(LVH),减轻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左心室重构过程,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本文就近几年 ACEI 对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治疗 左心室舒张功能 心脏保护作用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 依那普利 心肌损伤 动物实验 冠状动脉血流 心肌缺血再灌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与麻醉
11
作者 王世端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63-265,共3页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药主要是阻碍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衰。手术时的应激反应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估计使用ACE抑制药可能有益。不过RAS对血压有调节作用,麻醉和手术中阻滞RAS有益还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药主要是阻碍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衰。手术时的应激反应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估计使用ACE抑制药可能有益。不过RAS对血压有调节作用,麻醉和手术中阻滞RAS有益还是有害尚应斟酌。近年来对RAS的生理学和ACE抑制药药理学的研究,有助于阐明麻醉前和麻醉中抑制ACE的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转化 抑制 麻醉 理学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治疗高血压能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12
作者 袁志敏 杜静平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36-736,共1页
本文为卡托普利预防试验。1098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卡托普利组、利尿药和B受体阻断药组、未用药对照组。旨在观察各组间主要终点,包括心血管病发生率、病死率,以及次要终点,如糖尿病发生率的差异。
关键词 治疗 糖尿病 延缓 血管紧张转化 卡托普利 高血压 发生率 差异 病死率
下载PDF
鳖蛋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分离纯化及活性分析
13
作者 刘华宇 廖彭莹 +5 位作者 张天丰 张新锐 邓纭宁 李耀华 韦金锐 陈俊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为从鳖蛋黄酶解物中筛选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的肽段,以ACE抑制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肽段鉴定,借助生物信息... 为从鳖蛋黄酶解物中筛选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的肽段,以ACE抑制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肽段鉴定,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活性评估。优选预测活性较高的肽段进行合成和活性验证,并用分子对接工具分析活性肽与ACE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鳖蛋黄菠萝蛋白酶酶解物的水解度为(17.70±0.34)%,抑制ACE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为(0.210±0.019)mg/mL。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从活性组分F3中鉴定出36条肽段,选择6条活性评分较高的肽段进行合成,其中肽段YNGIWPRD和ASDILPKK的IC_(50)值分别为(0.019 00±0.000 36)、(0.170 0±0.001 3)mg/m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二者均通过多条氢键与ACE紧密结合。综上,从鳖蛋黄中筛选出2条新的ACE抑制活性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蛋黄 血管紧张转化抑制 分离纯化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急性心梗的效果
14
作者 邸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18-021,共4页
针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的应用展开调研。方法 纳入 84 例近数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明确其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依据不同治疗方案予以分组。A 组采取常规治疗,B 组实施常规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治疗结束后,评... 针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的应用展开调研。方法 纳入 84 例近数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明确其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依据不同治疗方案予以分组。A 组采取常规治疗,B 组实施常规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各小组临床疗效,比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状况,探究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恢复情形,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 对所有患者开展治疗,结果 表明,B 组临床疗效优于 A 组;对比组间血管内皮功能,A 组相关指标欠佳,两组患者诊疗后心功能指标均有所变化,经评估 B 组恢复更为良好;针对此次治疗后不良反应例数进行统计,结果 为 A 组发生率偏高(P<0.05)。结论 研究显示,卡托普利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呈现出显著的临床成效。相较传统常规治疗方案,卡托普利在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心功能方面发挥着更为突出的作用,能够助力患者减轻心脏负荷,且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概率,值得于临床实践中广泛推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化抑制 治疗 急性心梗 效果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筛选马氏珠母贝肉酶解产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15
作者 夏小雨 温财兴 +7 位作者 曹文红 秦小明 李钰金 林海生 陈忠琴 郑惠娜 朱国萍 高加龙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150,共8页
本研究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为蛋白配体,分析马氏珠母贝肉蛋白酶解产物(protein hydrolysate of Pinctada martensii,PHPM)超滤组分与配体的结合情况,利用质谱鉴定结合肽... 本研究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为蛋白配体,分析马氏珠母贝肉蛋白酶解产物(protein hydrolysate of Pinctada martensii,PHPM)超滤组分与配体的结合情况,利用质谱鉴定结合肽段的氨基酸序列后,筛选潜在抑制ACE活性强的肽段进行合成,研究其体外ACE抑制活性、抑制类型及多肽与ACE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PHPM分子质量在3 000~5 000 Da的超滤组分与ACE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信号,在结合物质的肽序列中优选出4种具有潜在活性的ACE抑制肽进行合成,其中多肽SLPWPMKPMNLIE的半数抑制浓度最低,并且通过氢键与ACE蛋白C端结构域的疏水口袋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抑制动力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药食同源物协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微胶囊的制备及其降压作用
16
作者 夏宇 李晓东 +4 位作者 刘璐 周文利 贾志斌 焦阳 解庆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3,共10页
研究药食同源复合物(枸杞∶山楂∶决明子=4∶1∶1,质量比,下同)协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ACE)抑制肽微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的降压作用。当ACE抑制肽与复合物的质量之... 研究药食同源复合物(枸杞∶山楂∶决明子=4∶1∶1,质量比,下同)协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ACE)抑制肽微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的降压作用。当ACE抑制肽与复合物的质量之比为1∶2时,ACE抑制率为78.19%,显著高于单一药食同源复合物(69.46%)及ACE抑制肽(71.48%)(P<0.05)。通过优化包埋工艺(固含物为10%、进风温度为160℃、芯壁比为1∶15、壁材为变性淀粉∶麦芽糊精=1∶4)制备药食同源物协同ACE抑制肽微胶囊包埋率为82.76%,在肠道中消化240 min后的释放率为81.4%,苦味显著降低(P<0.05)。动物实验结果发现药食同源物协同ACE抑制肽能够明显降低SHR的血压值,显著增加大鼠血浆中ACE2及血管紧张素1-7含量,降低血浆中ACE及血浆、心脏、肾脏及胸主动脉中血管紧张素II的含量(P<0.05),作用效果优于单一复合物及ACE抑制肽,证明药食同源物与ACE抑制肽存在协同效果,可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压,还可显著降低SHR心脏及胸主动脉纤维程度,从而改善由高血压引起的脏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同源物 血管紧张转化抑制活性 微胶囊 降压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脓毒症心肌损伤预后的影响: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17
作者 陈莹 魏述星 +5 位作者 王茜雅 王锦龙 董红锰 高珍珍 郭树彬 梅雪 《中国急救医学》 2025年第4期316-322,共7页
目的 评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对脓毒症心肌损伤(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SIMI)患者28天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治疗价值。方法 本研究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 目的 评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对脓毒症心肌损伤(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SIMI)患者28天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探讨其潜在治疗价值。方法 本研究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筛选符合条件的SIMI患者2450例,分为ACEI组和未使用ACEI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减少基线偏倚,并以28天全因死亡率为主要结局指标。通过Kaplan-Meier(K-M)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及亚组分析评估ACEI的作用。此外,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114例SIMI患者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在PSM调整前后,研究共纳入2450例和1042例患者。PSM后,K-M曲线显示,ACEI组28天病死率显著低于未使用ACEI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CEI的使用显著降低28天全因死亡率[风险比(HR)=0.56,95%置信区间(CI)0.42~0.74,P<0.001]。亚组分析显示,ACEI的治疗效果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等亚组中一致(交互作用P>0.05)。此外,不同种类ACEI对28天全因死亡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部验证共纳入114例SIMI患者,K-M曲线显示,ACEI的使用与显著降低的28天累积病死率相关(P=0.0017);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进一步支持了ACEI的保护作用,显示其使用显著降低28天全因死亡率(HR=0.22,95%CI 0.05~0.91,P=0.036)。结论 ACEI的使用与SIMI患者28天全因死亡率的显著降低相关,支持其潜在治疗干预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 脓毒症心肌损伤 重症监护室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28天全因死亡率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晓莉 辛卫丽 郭永兵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25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25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3),对照组患者给予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水平、血小板计数(PLT)。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4.84%(34/62)、84.13%(53/6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2.669,P<0.05)。治疗前2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Scr、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Scr显著低于治疗前,GFR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Scr、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WBC、HGB、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糖耐量异常、类固醇性糖尿病、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IgA肾病患者,可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有助于肾功能的改善,疗效显著,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血液系统损伤,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化抑制 血管紧张Ⅱ受体阻滞剂 糖皮质激 IGA肾病
下载PDF
富硒对纳豆菌发酵鹰嘴豆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影响
19
作者 徐颖 车佳瑞 +1 位作者 王洋 肖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3期39-47,共9页
该研究将富硒能力较强的纳豆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种,鹰嘴豆为原料,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富硒后产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采用... 该研究将富硒能力较强的纳豆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种,鹰嘴豆为原料,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富硒后产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ESI-MS/MS)法对鹰嘴豆纳豆富硒后硒代氨基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L-硒代胱氨酸是鹰嘴豆纳豆富硒后主要的硒代氨基酸,纳豆芽孢杆菌富硒后产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2%、液料比18∶1(mL/g)、发酵温度40℃,ACE抑制率可达89.24%。对比试验的结果显示,纳豆芽孢杆菌不富硒发酵鹰嘴豆产ACE抑制肽活性为66.35%,表明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鹰嘴豆对ACE活性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鹰嘴豆 血管紧张转化抑制 降血压活性 硒代氨基酸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郑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28-131,共4页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控制血糖、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及调节血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有效且安全,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