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小球血管襻C4d沉积与IgA肾病活动性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建松 张睿 +3 位作者 曲利娟 曾德华 武一曼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8-1221,1225,共5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肾小球血管襻补体C4d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以期对IgA肾病的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对377例IgA肾病行免疫组化C4d染色,观察C4d阳性率及分布形态特点,并与各项病理学形态特点、各临床指标及3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IgA肾病肾小球血管襻补体C4d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以期对IgA肾病的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对377例IgA肾病行免疫组化C4d染色,观察C4d阳性率及分布形态特点,并与各项病理学形态特点、各临床指标及3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377例IgA肾病中C4d阴性115例,单纯肾小球系膜区沉积113例,系膜区沉积伴肾小球血管襻沉积149例。血管襻C4d表达主要出现在局灶节段硬化和毛细血管内增生处。具有血管襻C4d沉积的IgA肾病在大部分主要病理形态及临床指标均显著差于C4d阴性组和C4d单纯系膜沉积组(P<0.01),3年内肾存活率亦显著低于后两组。结论出现局灶节段血管襻C4d沉积是IgA肾病活动性病变和预后不良的标志物,值得临床诊治过程中给予充分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补体 C4D 肾小球血管襻 预后
下载PDF
皮瓣移植后毛细血管襻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陆伟 王大平 何倩雯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后毛细血管襻(FCL)的变化。方法检测20例26个移植到手部的皮瓣,分别于移植后6、12、24h、3、5、7、14d观察皮瓣FCL的状况,并与皮瓣供区对应的健侧对比。结果皮瓣移植术后无血管危象的病例,术后瓣内FCL与健侧相应部位皮...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后毛细血管襻(FCL)的变化。方法检测20例26个移植到手部的皮瓣,分别于移植后6、12、24h、3、5、7、14d观察皮瓣FCL的状况,并与皮瓣供区对应的健侧对比。结果皮瓣移植术后无血管危象的病例,术后瓣内FCL与健侧相应部位皮肤的FCL数量、宽度基本一致(P>0.05);术后出现静脉回流不足的病例,可于术后48h内观察到大量FCL,密度较健侧明显增多、宽大(P<0.05),阻断近端动脉后,FCL数目无明显变化,但襻的形态明显变小、变短;皮瓣发生动脉危象者,皮瓣内FCL消失,阻断近端静脉时,可见皮瓣内FCL缓慢出现,但密度、宽度较健侧明显小(P<0.01)。结论皮瓣FCL的检测是观察皮瓣术后血循环变化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毛细血管襻 观测 血管危象
下载PDF
断指再植后甲襞毛细血管襻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陆伟 肖建德 +4 位作者 陈新 李振宇 胡波 龚敏 林恒洲 《中国微循环》 2003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后甲襞毛细血管襻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检测60例68个断指 ,分别于再植术后6、12、24h ,3、5、7、14d观察断指甲襞毛细血管襻的状况。结果断指再植术后顺利的病例 ,术后3d以后才能观察到2~5条甲襞毛细血管襻出现 ,7d后...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后甲襞毛细血管襻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检测60例68个断指 ,分别于再植术后6、12、24h ,3、5、7、14d观察断指甲襞毛细血管襻的状况。结果断指再植术后顺利的病例 ,术后3d以后才能观察到2~5条甲襞毛细血管襻出现 ,7d后甲襞毛细血管襻(NFC)数量和襻内血流状况恢复到正常水平 ;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的病例 ,均于术后12h内观察到较多粗大、无有形物流动的甲襞毛细血管襻 ;动脉危象则始终不能观察到甲襞毛细血管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观察 断指再植术 甲襞毛细血管襻
下载PDF
阻断手指血供后甲襞毛细血管襻的动态改变 被引量:4
4
作者 陆伟 刘钦铭 +3 位作者 陈信 胡波 刘黎军 王大平 《中国微循环》 2000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阻断手指血供 甲襞毛细血管襻 动态改变
下载PDF
先天性视盘前血管襻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刘求红 余杨桂 詹宇坚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先天性视盘血管襻9例(9只眼)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眼别、视力、初诊主诉。根据检眼镜眼底检查、眼底照像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分析血管襻在视盘的部位、血管性质(动脉... 目的回顾性研究先天性视盘血管襻9例(9只眼)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眼别、视力、初诊主诉。根据检眼镜眼底检查、眼底照像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分析血管襻在视盘的部位、血管性质(动脉性或静脉性),襻的数目,玻璃体及视网膜状况,除血管襻外的其它眼部合并症。结果共9例(9只眼),其中右眼5例,左眼4例,均为单眼性;以血管性质分:动脉性血管襻7只眼,静脉性2只眼;襻状血管与视盘关系:以上方及颞上多见共6只眼,下方3只眼。血管襻数目为单个6只眼,2襻1只眼,3襻以上2只眼,以单个多见。初诊主诉(自觉症状):飞蚁症6只眼,视矇2只眼,眼科检查中偶然发现1只眼,以飞蚁症(眼前飘动性黑影)最常见。眼底检查发现:玻璃体混浊5只眼,血管襻出血3只眼,分枝静脉阻塞1只眼。出血病例均经中医辨证内服中药治疗,分枝静脉阻塞者行激光光凝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均获临床治愈。结论本病初诊自觉症状(主诉)以飞蚁症最常见,视矇(视力下降)及因其它病眼底检查中也可发现。发现时年龄多为青壮年,无男女差别。本病单眼、双眼均可发病,本组病例均为单眼,可见单眼应常见。血管襻多为动脉性,多在视盘表面或盘缘附近,以上方(颞上、上)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视盘前血管襻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肾小球毛细血管襻IgA沉积
6
作者 倪龙根 任卿 陈素英 《淮海医药》 1999年第4期79-80,共2页
患者女,23岁.未婚。因尿色深,泡沫尿伴尿频半年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年,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频、尿急、但无尿痛.未诊治。近3月来发现屎色深如浓茶色且伴有泡沫尿。尿常规示;红细胞满视野,蛋白3+,白细胞4~6/HP,给予诺氟沙星... 患者女,23岁.未婚。因尿色深,泡沫尿伴尿频半年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年,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频、尿急、但无尿痛.未诊治。近3月来发现屎色深如浓茶色且伴有泡沫尿。尿常规示;红细胞满视野,蛋白3+,白细胞4~6/HP,给予诺氟沙星等治疗但无效。反复尿常规揭示;红细胞满视野或70~80/HP,蛋白持续3+;白细胞0或4-6/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毛细血管襻IgA沉积 病理检查 实验室检查 乙型肝炎 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
全文增补中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观察食管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襻对食管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淑芳 杨云生 +5 位作者 袁静 张修礼 卢忠生 孙刚 令狐恩强 孟江云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观察食管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襻(IPCL)对食管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患者首先进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病变者纳入研究,应...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观察食管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襻(IPCL)对食管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患者首先进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病变者纳入研究,应用NBI—ME对食管IPCL进行观察并分型,对病变黏膜行活检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价NBI—ME对食管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145例次患者的146个部位纳入研究,经内镜下活检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其中炎症98例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IN)10例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N)31例次,恶性肿瘤7例次。NBI—ME对食管黏膜炎症和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88/88)和7/7;而对LIN和HIN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另0为7/10、69.8%(30/43)、69.8%(37/53)、35.O%(7/20)、90.9%(30/33)、12.5%(70/559)、2.3%(30/1290)和87.1%(27/31)、72.7%(16/22)、81.1%(43/53)、81.8%(27/33)、80.0%(16/20)、634.1%(837/132)、35.2%(124/352)。结论采用NBI—ME可对食管IPCL进行分型,对食管黏膜的炎症和恶性肿瘤可进行精准的内镜诊断;而在黏膜不同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中,对HIN的诊断具有相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襻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血管襻骨膜内组合腓骨同蒂皮瓣移植修复骨与皮肤缺损 被引量:8
8
作者 范启申 周祥吉 +2 位作者 张树明 王剑利 田青业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0,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下肢粗骨长段缺损与皮肤缺损同时修复的可行方法。 方法 将腓血管制成 1个或 2个血管襻 ,该血管襻携带皮瓣 ,再将多段腓骨于骨膜内组合在一起 ,使成为一个骨膜包裹的粗骨修复骨与皮肤缺损。有丰富血运的骨膜 ,其骨膜下新生... 目的 探讨下肢粗骨长段缺损与皮肤缺损同时修复的可行方法。 方法 将腓血管制成 1个或 2个血管襻 ,该血管襻携带皮瓣 ,再将多段腓骨于骨膜内组合在一起 ,使成为一个骨膜包裹的粗骨修复骨与皮肤缺损。有丰富血运的骨膜 ,其骨膜下新生骨活跃 ,该新生骨充填骨膜内与腓骨段间隙、包绕腓骨 ,使移植腓骨增粗。 结果 临床应用 5例 ,所携带的皮瓣血运良好 ,伤口一期愈合。 1年后骨折愈合 ,2年后移植骨增粗 ,能负重行走 ,移植骨无骨折。供腓骨侧踝关节稳定 ,伸屈范围正常 ,功能恢复正常。 结论 血管襻骨膜内组合腓骨同蒂皮瓣移植是修复粗骨与皮肤缺损的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襻 骨膜内组合 腓骨 皮瓣移植术 骨缺损 皮肤缺损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视盘血管襻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蒋秀芹 付海涛 +3 位作者 张迎秋 张晶 李霞 李智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70-673,共4页
目的 :了解视盘血管襻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开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以来的诊断为视盘血管襻的 14例 ( 16眼 )临床资料。结果 :视盘血管襻的分布 62 5 %于视盘上方 ;动脉襻占 10眼 ,静脉襻 6眼 ;合并玻璃体积血 8眼 ;视力在... 目的 :了解视盘血管襻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开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以来的诊断为视盘血管襻的 14例 ( 16眼 )临床资料。结果 :视盘血管襻的分布 62 5 %于视盘上方 ;动脉襻占 10眼 ,静脉襻 6眼 ;合并玻璃体积血 8眼 ;视力在 0 5以下占 78 5 %。结论 :视盘血管襻动脉居多 ,多于视盘上方 ,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为其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盘血管襻 临床特征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诊断
原文传递
视盘前血管襻
10
作者 杜虹 李东辉 +2 位作者 陈欢 李惠 陈有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7-307,共1页
患者女性,12岁。因用力时左眼阵发眼前黑影伴视力下降(10余天后黑影消失,视力恢复)多年,到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1.0,左眼为0.25;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左眼视盘边界清色正常,视盘上缘表面可见缠结样血管襻,黄斑中心凹... 患者女性,12岁。因用力时左眼阵发眼前黑影伴视力下降(10余天后黑影消失,视力恢复)多年,到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1.0,左眼为0.25;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左眼视盘边界清色正常,视盘上缘表面可见缠结样血管襻,黄斑中心凹反光未见,周边视网膜未见出血和渗出(精粹图片1);右眼底未见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2。临床诊断:左眼视盘前血管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中心凹反光 眼部检查 周边视网膜 血管襻 视力恢复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 临床诊断 北京协和医院
原文传递
先天性视乳头前静脉血管襻合并视网膜血管异常
11
作者 黄秋闽 张燕 任蕾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1,共1页
患者男性,28岁。体检时发现左眼视乳头前有异常,来北京军区总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双眼视力1.5,左眼前节正常,左眼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2。临床诊断:左眼视乳头前静脉血管襻;左眼视网... 患者男性,28岁。体检时发现左眼视乳头前有异常,来北京军区总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双眼视力1.5,左眼前节正常,左眼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2。临床诊断:左眼视乳头前静脉血管襻;左眼视网膜血管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异常 视乳头 血管襻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静脉 先天性 北京军区总医院 双眼视力
原文传递
先天性视盘前血管襻(睫状视网膜动脉)1例
12
作者 王超军 洪扬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0-340,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动脉 血管襻 视盘前 先天性 睫状 眼前黑影 瞳孔直径 眼视力 眼角膜 光反应
原文传递
血管襻骨膜内组合腓骨同蒂皮瓣移植修复骨与皮肤缺损
13
作者 骆立荣 陈浩 +1 位作者 余林权 吕海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263,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粗骨长段缺损与皮肤缺损同时修复的可行方法。方法将腓血管制成1个或2个血管襻,该血管襻携带皮瓣,再将多段腓骨于骨膜内组合在一起,使成为一个骨膜包裹的粗骨修复骨与皮肤缺损。有丰富血运的骨膜,其骨膜下新生骨活跃,该新... 目的探讨下肢粗骨长段缺损与皮肤缺损同时修复的可行方法。方法将腓血管制成1个或2个血管襻,该血管襻携带皮瓣,再将多段腓骨于骨膜内组合在一起,使成为一个骨膜包裹的粗骨修复骨与皮肤缺损。有丰富血运的骨膜,其骨膜下新生骨活跃,该新生骨充填骨膜内与腓骨段间隙、包绕腓骨,使移植腓骨增粗。结果临床应用30例,所携带的皮瓣血运良好,伤口一期愈合。1年后骨折愈合,2年后移植骨增粗,能负重行走,移植骨无骨折。供腓骨侧踝关节稳定,伸屈范围正常,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血管襻骨膜内组合腓骨同蒂皮瓣移植是修复粗骨与皮肤缺损的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襻 腓骨 外科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先天性视网膜血管襻后发大动脉瘤
14
作者 高育英 韩瑶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先天性视网膜血管襻后发大动脉瘤河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高育英,韩瑶于1978年5月曾被我科确诊左眼先天性视网膜血管襻的患者,时隔16年后,于1994年2月因左眼视力下降再次就诊。经常规眼科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 先天性视网膜血管襻后发大动脉瘤河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高育英,韩瑶于1978年5月曾被我科确诊左眼先天性视网膜血管襻的患者,时隔16年后,于1994年2月因左眼视力下降再次就诊。经常规眼科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为左眼先天性视网膜血管襻合并视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视网膜血管襻 视网膜大动脉瘤 眼肿瘤
原文传递
弓下血管襻及其解剖变异在听神经瘤术中的处理策略
15
作者 徐铭 徐健 +2 位作者 陈明宇 王莹 钟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弓下血管襻及其解剖变异在听神经瘤术中的处理策略。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504例,术中发现并处理弓下血管襻及其解剖变异12例(2.4%),回顾性分析此12例患者的... 目的探讨弓下血管襻及其解剖变异在听神经瘤术中的处理策略。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504例,术中发现并处理弓下血管襻及其解剖变异12例(2.4%),回顾性分析此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1周评估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分级以及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听力分级。术后3个月以及之后每年门诊复查头颅增强MRI,并评估面、听神经功能。结果12例患者中,5例正常弓下血管襻黏附在肿瘤后表面,将其向内侧移位后再行肿瘤切除;3例异常弓下血管襻顶端包埋在弓下窝硬膜中,将血管襻连同顶端的硬膜袖套一起游离并向内侧移位后再行肿瘤切除;另4例异常弓下血管襻顶端包埋在弓下窝骨质中,其中1例适度磨除周边骨质将血管襻顶端移出后再行肿瘤切除,3例经血管周围间隙行肿瘤切除。12例肿瘤均完全切除,血管襻主干均保持血流通畅。无一例死亡或合并脑脊液漏。1例术中血管襻分支破裂出血的患者术后出现小脑外侧局灶性梗死,导致共济失调。12例患者术后听力均为D级。12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10~53个月)。术后3个月,头颅增强MRI证实12例肿瘤均完全切除。至末次随访,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Ⅰ级5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1例。12例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听神经瘤术中遇到弓下血管襻及其解剖变异时,需尝试将其充分游离并向内侧移位后再行肿瘤切除;当血管襻顶端深埋在弓下窝骨质中,且有足够空间显露肿瘤和内听道时,可以经血管周围间隙切除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瘤 神经外科手术 解剖 小脑前下动脉 弓下血管襻
原文传递
不同观察方法在预测声带白斑病理性质中的应用
16
作者 石小玲 汤玮晶 +1 位作者 王云峰 陶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与比较窄带成像(NBI)内镜下声带白斑形态及其周围黏膜表面微血管(NI分型)特点,提出两者结合的观察方式在声带白斑诊治策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术前行NBI内镜检查的156例(男性152例、女性4例)声带白斑患者的临床资料。依... 目的通过观察与比较窄带成像(NBI)内镜下声带白斑形态及其周围黏膜表面微血管(NI分型)特点,提出两者结合的观察方式在声带白斑诊治策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术前行NBI内镜检查的156例(男性152例、女性4例)声带白斑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次采用声带白斑形态、微血管以及两者结合的方式来预测其术后病理性质,预测结果分为高级别和低级别,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声带白斑周围黏膜表面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襻(IPCLs)扩张成稀疏、细小斑点状纳入低级别组的准确率要低于纳入高级别组(72.3%vs 77.7%)。基于NI分型的NBI内镜声带白斑周围黏膜表面微血管形态的预测价值均高于形态学(准确率68.1%)。而NBI内镜下微血管分型结合声带白斑形态学具有最高的准确率,达84.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6%和89.5%,Kappa值为0.65。结论NI分型在预测声带白斑术后病理性质的准确性要高于形态学。形态学与微血管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预测声带白斑术后病理。声带白斑形态学与微血管相结合的NBI内镜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白斑 窄带成像 不典型增生 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襻
下载PDF
食管早期癌及上皮内瘤变内镜分型与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4
17
作者 谢霞 樊超强 +5 位作者 于劲 杨歆 邓磊 廖忠莉 杨仕明 柏健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496-2499,共4页
目的通过普通白光内镜及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arrow-band imaging combined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 NBI-ME)观察早期食道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分型,并探讨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目的通过普通白光内镜及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arrow-band imaging combined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 NBI-ME)观察早期食道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分型,并探讨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内镜分型及病理结果。结果 152例患者157处病灶纳入研究,其中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襻(intrapapillary capillaryloop,IPCL)为Ⅳ型的有12处,V1型有42处,V2有42处,V3有56处,Vn有5处,内镜下征象为0-Ⅱa型有34处,0-Ⅱb型有95处,0-Ⅱc型有22处,0^-Ⅱa+Ⅱc型有6处。经病理组织证实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为58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为54处,癌为45处。6.4%(10/157)侵犯黏膜下层浅层(sm1),93.6%(147/157)局限于黏膜内。IPCL分型和病理组织的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列联系数C=0.559 2,P<0.05),LGIN的IPCL以Ⅳ及V1型为主LGIN以IPCL为Ⅳ及V1型为主,HGIN以V2及V3型为主,癌以V3及Vn为主,白光内镜下分型和病理的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列联系数C=0.496 8,P<0.001),癌主要以0-Ⅱa型为主,HGIN及LGIN中以O-Ⅱb型为主。结论通过白光内镜及NBI-ME观察发现,白光内镜分型和病理具有相关性,癌主要以0-Ⅱa型为主,HGIN及LGIN中以O-Ⅱb型为主;IPCL分型也和病理组织的恶性程度具有相关性,LGIN的IPCL以Ⅳ及V1型为主,HGIN以V2及V3型为主,癌以V3及Vn为主,因此通过对5种食管黏膜IPCL的形态观察及内镜下分型可以推测病理组织学诊断,提高镜下对国人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以指导正确的治疗方法及镜下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道癌 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襻
原文传递
致密物沉积病患儿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晓燕 陈径 +3 位作者 孙利 沈茜 郭慕依 徐虹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6,I0005,共4页
1临床资料患儿男,8岁。2010年11月(患儿5岁时)因双下肢水肿伴血肌酐水平升高1个月入院。入院前1.5个月有足背皮肤感染史,1个月前出现双眼睑和双下肢水肿,伴茶色尿,无尿频、尿急、尿痛,尿量600~800mL,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压120/80 mmHg... 1临床资料患儿男,8岁。2010年11月(患儿5岁时)因双下肢水肿伴血肌酐水平升高1个月入院。入院前1.5个月有足背皮肤感染史,1个月前出现双眼睑和双下肢水肿,伴茶色尿,无尿频、尿急、尿痛,尿量600~800mL,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kPa)。尿常规检查结果示,红细胞满视野,尿蛋白质+++,24h尿蛋白1.6g。生化检查结果示,尿素氮(BUN)18.14mmol/L,血肌酐219.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皮肤 茶色尿 双眼睑 尿蛋白 血肌酐水平 生化检查结果 急性肾损伤 新月体形成 血管襻 细胞性新月体
下载PDF
从络病论治“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玉伟 苏宝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75-76,共2页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isis,FSGS)是指病理学上所累及部分的肾小球中部分毛细血管襻小叶的非炎症性硬化性病变,是肾活检中最常见的肾小球损害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关键词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从络病论治 肾小球损害 硬化性 炎症性 血管襻 病理学 肾活检
下载PDF
非糜烂性反流病在蓝激光放大内镜下的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旭彤 姜顺顺 +1 位作者 续婷婷 赵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6期1085-1090,共6页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在蓝激光放大内镜下的黏膜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53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作为NERD组,招募20名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蓝激光放大内镜检查,分别在白光和蓝激光成像亮...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在蓝激光放大内镜下的黏膜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53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作为NERD组,招募20名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蓝激光放大内镜检查,分别在白光和蓝激光成像亮度(Blue Laser Imaging Bright, BLI-bright)模式下观察食管下段黏膜,再以蓝激光成像加放大(Blue laser imaging + Magnification Endoscopy, BLI + ME)模式观察食管乳头内毛细血管襻(Intrapapillary capillary loop, ICPL)形态并分型。结果:BLI + ME模式下健康对照组食管IPCL呈茶色规律排列的卷发状、小螺旋状。84.9%的NERD组表现为IPCL形态扩张和(或)延长,但仍排列规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5)。结论:NERD在蓝激光放大内镜下可见黏膜微结构改变,表现为IPCL延长和(或)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糜烂性反流病 蓝激光放大内镜 食管乳头内毛细血管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