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4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不同腹膜透析模式下的血糖波动对比研究
1
作者 金一鸣 黄益麒 +6 位作者 沈伟钢 王爱芳 金凤 王建丽 章琴 王月萍 金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含糖腹透液常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难控制,尤其是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模式下更加明显,这个结论在以往的研究中是通过测试患者三餐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得出[1]。CGMS系统[2]是一种新型的监测患者血糖波动的仪器,它通过电... 含糖腹透液常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难控制,尤其是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模式下更加明显,这个结论在以往的研究中是通过测试患者三餐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得出[1]。CGMS系统[2]是一种新型的监测患者血糖波动的仪器,它通过电子探头埋植于腹部皮下的组织液环境中,5 min测定一次葡萄糖浓度,72 h为一个循环。所测得近千个数据能够充分反映佩戴者近3日血糖波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波动 糖尿病肾病患者 腹透液 腹膜透析 糖化血红蛋白 佩戴者 葡萄糖浓度 组织液
下载PDF
参芪降糖胶囊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李献华 李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745-749,共5页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胶囊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我院住院治疗的64例气阴两虚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皮下注射胰...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胶囊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我院住院治疗的64例气阴两虚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皮下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常规降糖结合生活方式干预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干预的基础上予以参芪降糖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症状积分量表、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标准差、餐后血糖波动幅度、血脂常规,进行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32/3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0.6%(29/32),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症状评分、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标准差、餐后血糖波动幅度、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值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降糖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症状,并可有效调节患者血糖波动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降糖胶囊 气阴两虚型 血糖波动
下载PDF
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波动的影响
3
作者 高瑞凤 李仙丽 +1 位作者 张诗苑 孟叶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且行动态血糖监测的30例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1型增生组,另选择同期同类治疗的3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且行动态血糖监测的30例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1型增生组,另选择同期同类治疗的30例无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的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1型非增生组。选择同期我院胰岛素注射治疗且行动态血糖监测的30例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2型增生组,另选择同期同类治疗的30例无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2型非增生组。统计患者血糖波动相关指标情况。结果1型增生组LAGE、MADE、MODD水平显著高于1型非增生组(P<0.05)。两组SD、CV、LI、CONGAn1h、CCONGAn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型增生组短期血糖波动发生率水平(53.33%,16/30)显著高于1型非增生组(10.00%,3/30)(P<0.05)。2型增生组血糖波动相关指标与2型非增生组比较(P<0.05)。2型增生组短期血糖波动发生率水平(73.33%,22/30)显著高于2型非增生组(13.33%,4/30)(P<0.001)。结论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对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均对血糖指标有影响,可增加短期血糖波动风险,对于血糖控制较为不利,需积极防控该类脂肪增生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 糖尿病 血糖波动
下载PDF
基于少阳为枢理论浅析糖尿病血糖波动的治疗
4
作者 蔡斯悦 周卓宁 +2 位作者 潘燕妮 匡泽京 王春燕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8期37-40,44,共5页
中医认为,血糖属于机体的精微物质,气化失司、气机升降失调等均能引起水谷精微输布异常,导致血糖波动。少阳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保障精微物质的运化转输,对维持阴阳平衡、血糖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少阳枢机不利是引起血糖波动的关... 中医认为,血糖属于机体的精微物质,气化失司、气机升降失调等均能引起水谷精微输布异常,导致血糖波动。少阳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保障精微物质的运化转输,对维持阴阳平衡、血糖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少阳枢机不利是引起血糖波动的关键病机之一,气机升降失常,导致气血津液不和,代谢失常,继而发生血糖波动。该文基于少阳枢机理论探讨糖尿病血糖波动的治疗,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血糖波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少阳枢机 血糖波动 小柴胡汤
下载PDF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薛世伟 曹永红 +2 位作者 刘燕 徐驰 戴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90-0094,共5页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T2DM患者315例进行横断面研究,依据CIMT检测结果将入试者分为CIMT增厚组和CIMT非增厚组。比较两组患者...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T2DM患者315例进行横断面研究,依据CIMT检测结果将入试者分为CIMT增厚组和CIMT非增厚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SBP、UACR、HbA1c、CV、MAGE、SD、MG、LAGE、F-CP、T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MAGE是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TIR是CIMT增厚的保护因素(P<0.05或<0.01)。ROC曲线分析:MAGE、TIR和联合预测值PRE_1对CIMT增厚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0.750和0.771,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87mmol/L、74.27%和0.42;灵敏度分别为46.6%、69.3%和56.8%;特异度分别为93.0%、73.6%和89.0%。结论 TIR和MAGE与T2DM患者CIMT增厚显著相关,且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 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肥胖中年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胰岛功能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分析
6
作者 邵赟 徐洋 周智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肥胖中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胰岛功能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43例肥胖中年T2DM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讨论组,并选择同期入院接受健康... 目的:分析肥胖中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胰岛功能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43例肥胖中年T2DM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讨论组,并选择同期入院接受健康检查的正常者70例作为常模组,对两组对象的空腹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激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进行检测,对比两组上述指标的水平,分析T2DM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与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讨论组的FT_(3)、FT_(4)、FPG、2hPG、HOMA-IR均比常模组高,ISI比常模组低(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FT_(3)、FT_(4)与FPG、2hPG、HOMA-IR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P<0.05)。结论:肥胖中年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胰岛功能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甲状腺激素可能参与了T2DM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中年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胰岛功能 甲状腺功能
下载PDF
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对血糖控制不佳T2MD患者血糖波动及胰岛素分泌指数的影响
7
作者 范迎迎 田蒙蒙 +1 位作者 张晶 菅现英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对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T2MD)患者血糖波动及胰岛素分泌指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1100例血糖控制不佳T2MD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对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T2MD)患者血糖波动及胰岛素分泌指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1100例血糖控制不佳T2MD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18例及观察组582例,对照组采取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波动及胰岛素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均减小,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OMA-IS、HOMA-β显著升高,HOMA-IR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血糖控制不佳T2MD,可调控血糖水平,降低血糖波动,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波糖片 甘精胰岛素 T2MD 血糖波动 胰岛素分泌指数
下载PDF
桥本甲亢患者血糖波动和炎症反应特点分析
8
作者 胡睿 郭夏 +2 位作者 李雪粉 郭丽婷 郑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16-0120,共5页
分析成年桥本甲亢患者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Graves病患者及正常人群的血糖波动以及炎症反应的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桥本甲亢患者33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31例和Graves病患者30例,对照组为33例体检志愿者。完善血生化和动态 血糖监测。结... 分析成年桥本甲亢患者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Graves病患者及正常人群的血糖波动以及炎症反应的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桥本甲亢患者33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31例和Graves病患者30例,对照组为33例体检志愿者。完善血生化和动态 血糖监测。结果 四组人群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90,P<0.01),桥本甲亢患者(Median(Q1;Q3):0.87(0.84;0.91))高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0.70(0.55;0.87))及对照组(0.75(0.53;0.85))。三组间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4.41,P<0.01)。结论 应关注桥本甲亢患者血糖及炎症指标的异常,早期积极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亢 桥本甲状腺炎 GRAVES病 血糖波动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依帕司他在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
9
作者 吴纶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91-0094,共4页
了解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综合效果。方法遴选60例的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期限是2020年1月-2022年12月,根据治疗方式进行有效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是对照组,而接受依帕司他临床治疗的是研究组。结果 和对照组进行... 了解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综合效果。方法遴选60例的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期限是2020年1月-2022年12月,根据治疗方式进行有效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是对照组,而接受依帕司他临床治疗的是研究组。结果 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后确认,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综合血糖控制水平与功能改善的对应指标都更好(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施以依帕司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恢复肾功能的临床指标,改善机体的血脂水平,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 2型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临床效果 血糖波动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达格列净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波动的影响
10
作者 劳志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0-0073,共4页
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状况下,文章针对达格列净药物应用对患者血糖波动状态及胰岛素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人员对本次研究中血糖控制不佳提出的标准便是胰岛素与两种不同作用机制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之后,血糖未能达... 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状况下,文章针对达格列净药物应用对患者血糖波动状态及胰岛素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人员对本次研究中血糖控制不佳提出的标准便是胰岛素与两种不同作用机制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之后,血糖未能达成控制要求,以此为基础结合其他入选标准,最终选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60位作为研究对象,且利用随机数法完成划分研究小组,普通组、对比组分别拥有30位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普通组以原本药物治疗方案为基础添加使用阿卡波糖,而对比组患者则需要使用达格列净,针对两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动态血糖监测结果以及血糖、血脂、胰岛β细胞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后,对比组患者的临床动态血糖监测水平相较于普通组患者明显下降(P<0.05),并且胰岛素用量也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对比组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等多项指标数据,也明显好于普通组(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数据经过对比发现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胰岛素和多种作用机制口服降糖药,依旧未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情况下,达格列净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对其波动范围进行调控,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改善,并且不良反应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患者 达格列净 胰岛素用量 血糖波动
下载PDF
血糖波动参数及孕前空腹血糖水平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张媚靓 崔岳崇 +2 位作者 董璐 楼萍萍 徐芷苓 《大医生》 2024年第7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和孕前空腹血糖(FBG)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义乌市妇幼保健...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和孕前空腹血糖(FBG)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义乌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前体检并分娩的248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的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68例)和良好妊娠结局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家族史和孕妇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妊娠结局组患者SDBG水平、MAGE水平和MODD水平高于良好妊娠结局组,孕前FBG高水平患者占比高于良好妊娠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SDBG、MAGE和MODD水平升高与孕前FBG高水平是影响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SDBG、MAGE和MODD水平升高与孕前FBG高水平会影响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临床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水平标准差 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 孕前空腹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血清网膜素-1及氧化应激因子的关系
12
作者 朱明明 李宗虎 +2 位作者 郑宪玲 王颖霞 张树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0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血清网膜素-1(Omentin-1)及氧化应激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134例T2DM患者为T2DM组,另选取6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所有患者实施连续3 d的血糖跟踪检测。比较2组血糖波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血清网膜素-1(Omentin-1)及氧化应激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134例T2DM患者为T2DM组,另选取6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所有患者实施连续3 d的血糖跟踪检测。比较2组血糖波动参数[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日间血糖波动幅度(MODD)、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血清Omentin-1和氧化应激因子[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GSH)、8-羟化脱氧鸟苷(8-OHDG)]水平。根据MAGE的不同将T2DM组患者分为血糖平稳组(MAGE<3.9 mmol/L)81例和血糖波动组(MAGE≥3.9 mmol/L)53例,比较2组血清Omentin-1和氧化应激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MAGE与血清Omentin-1和氧化应激因子的关系。结果T2DM组MAGE、SDBG、MODD、LAGE、MDA、8-iso-PGF2α、8-OHD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Omentin-1、SOD、CAT、GPX和G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波动组Omentin-1、SOD、CAT、GPX和GSH水平低于血糖平稳组,MDA、8-iso-PGF2α、8-OHDG水平高于血糖平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AGE与血清Omentin-1、SOD、CAT、GPX和GSH水平均呈负相关,与MDA、8-iso-PGF2α、8-OHDG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T2DM患者血糖波动较大,血糖波动与血清Omentin-1及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血清网膜素-1 氧化应激因子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变异情况以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佀思聪 杨伟 +3 位作者 王洁妤 罗鸿宇 马艺欣 赵欢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T2DM病人血糖变异(GV)情况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的老年T2DM病人共48例,测量FPG、HbA1c及糖化白蛋白(GA)水平,并根据其结果将病人分为HbA1c达标组(H... 目的 探讨老年T2DM病人血糖变异(GV)情况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的老年T2DM病人共48例,测量FPG、HbA1c及糖化白蛋白(GA)水平,并根据其结果将病人分为HbA1c达标组(HbA1c<6.5%,n=16)及HbA1c未达标组(HbA1c≥6.5%,n=32)。予每位病人佩戴3 d的美敦力动态血糖监测(CGM),获取GV参数,包括平均血糖(MBG)、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变异系数(CV)及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和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将病人分为MAGE达标组(MAGE<3.9 mmol/L,n=22)及MAGE未达标组(MAGE≥3.9 mmol/L,n=26)。每位病人完善超声心动图,获取心功能指标,包括LVEF、每搏心输出量(SV)、舒张末容积(EDV)及心输出量(CO)。比较HbA1c达标组与HbA1c未达标组的GV情况。分析MAGE与老年T2DM病人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bA1c达标组的FPG、SDBG、TIR、TAR未达标率以及糖尿病病程显著低于HbA1c未达标组,TBR未达标率显著高于HbA1c未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AGE达标组的SDBG、LAGE、CV低于MAGE未达标组,TIR、CO及LVEF高于MAGE未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AGE与CO及LVEF均呈明显负相关(r=-0.340、-0.319,P=0.018、0.027)。结论 HbA1c达标的老年T2DM病人仍存在GV问题,其低血糖风险尤其值得关注。MAGE与老年T2DM病人的心脏功能具有相关性,应全面监测血糖指标,及时改善GV,防治心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心功能 老年人
下载PDF
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惠娟 邹晟怡 +2 位作者 吴江 胡玉鲲 徐颖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注射相关的皮下脂肪增生(LH)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治疗期间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时接受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和动态血糖监测的住院糖尿病患者232例,其中1型糖尿病(T1DM)52例,2型糖尿病(T2DM)180例。统计不...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注射相关的皮下脂肪增生(LH)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治疗期间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时接受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和动态血糖监测的住院糖尿病患者232例,其中1型糖尿病(T1DM)52例,2型糖尿病(T2DM)180例。统计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LH的发生率,比较LH患者和无LH患者短期血糖波动指标的差异。分析平均葡萄糖波动幅度(MAGE)与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结果 232例患者总体LH的发生率为61.2%,其中T1DM和T2DM患者LH的发生率分别为57.7%(30/52)和62.2%(112/180)。T1DM患者中LH组仅MAGE高于无LH组,T2DM患者中LH组的短期血糖波动指标均高于无LH组(P<0.01)。在T1DM和T2DM患者中,MAGE与LH均呈正相关,与BMI、胰岛素使用年限、糖尿病病程均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LH升高是T1DM(OR=4.665,95%CI:1.134~19.200)和T2DM(OR=6.659,95%CI:3.248~13.654)患者血糖波动的危险因素。结论 胰岛素注射相关LH是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波动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泵 动态血糖监测 皮下脂肪增生 血糖波动
下载PDF
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晓 毛晓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分析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T2DM)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sDPN)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T2DM sDPN患者153例为sDPN组,无DPN T2DM患者186例为非DPN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血糖波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并发sDPN与血糖波动的关... 目的 分析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T2DM)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sDPN)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T2DM sDPN患者153例为sDPN组,无DPN T2DM患者186例为非DPN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血糖波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并发sDPN与血糖波动的关系,ROC分析血糖波动对T2DM患者合并sDPN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DPN组相比,sDPN组空腹血糖、平均血糖(MBG)、血糖标准差(SDBG)、血糖变异系数(CV)、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及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TAR)的时间更高,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BG、SDBG、CV、MAGE、LAGE及TAR为T2DM并发sDPN的危险因素,TIR为其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危险因素MAGE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 血糖波动与T2DM患者合并sDPN密切相关,关注血糖波动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波动 2型糖尿病 亚临床周围神经病 连续血糖监测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血糖波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雪 任婧 +2 位作者 林泰平 罗棵濒 陈茜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3期642-646,共5页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指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导致大脑大面积坏死,其常见病因是颈部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及血栓,从而使得动脉管腔变窄、严重时出现闭塞,造成血流量骤减,无法供应脑组织而出现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继而导致...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指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导致大脑大面积坏死,其常见病因是颈部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及血栓,从而使得动脉管腔变窄、严重时出现闭塞,造成血流量骤减,无法供应脑组织而出现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继而导致坏死[1]。ACI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所有急性脑血管病中,其发病比例约为70%[2]。ACI致残致死率高,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首位致残病因。据统计,约有75%以上的患者在发病经过治疗后会出现失语、偏瘫、智力下降、活动障碍等不良预后,降低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照顾负担[3]。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同样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合并症,有15%40%的患者在ACI时确诊患有T2DM[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血糖波动 氧化应激 炎性反应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MRI研究进展
17
作者 徐坤 王俊 +1 位作者 刘光耀 张静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7-140,146,共5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血糖波动会加剧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已广泛用于研究T2DM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本文主要综述T2DM...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血糖波动会加剧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影像学技术,已广泛用于研究T2DM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本文主要综述T2DM血糖波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MRI研究进展,以阐明血糖波动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认知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及血糖波动与低血糖的关系
18
作者 李梓 李丹丹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65-667,680,共4页
目的:探究动态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及血糖波动与低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9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佩戴5 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测定各个时段的血糖水平。使用Bland-Altman分析评估动态血糖监测在各个时段监测血糖的准确性。... 目的:探究动态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及血糖波动与低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9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佩戴5 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测定各个时段的血糖水平。使用Bland-Altman分析评估动态血糖监测在各个时段监测血糖的准确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价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预测价值。结果:动态血糖监测空腹时段、餐后时段、平均水平的偏倚值及一致限度分别为0.219(-4.297~3.860)、0.189(-4.919~5.296)、0.283(-7.285~7.851)。高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值(MBG)、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是影响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危险因素(P<0.05)。SDBG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1.43%、80.00%、0.714。结论:CGMS可较为准确的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SDBG是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血糖波动 准确性 关联性
下载PDF
艾灸胰俞穴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波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19
作者 谈力欣 崔杰 +4 位作者 张秀云 王晓昆 张茹 魏莎 焦骞 《河北中医》 2023年第11期1876-1879,共4页
目的 观察艾灸胰俞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糖波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72例DPN气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甲钴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 观察艾灸胰俞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糖波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72例DPN气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甲钴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艾灸胰俞穴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水平变化,以及胫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安全性监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1%(31/36),对照组总有效率63.9%(23/3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DBG、PPGE、LAGE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腓肠神经和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快(P<0.05),且治疗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无病例脱落,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四项均未见异常变化。结论 艾灸胰俞穴可改善DPN气虚血瘀证患者血糖波动、临床症状、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灸法 胃脘下俞 血糖波动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血糖波动性糖尿病小鼠血清VEGF和PEDF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
20
作者 陈雪 陈景锋 段文彪 《解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血糖波动性糖尿病小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把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血糖波动性糖尿病组、血糖波动性糖尿病TSG治疗组动物模型,每组10...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血糖波动性糖尿病小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把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血糖波动性糖尿病组、血糖波动性糖尿病TSG治疗组动物模型,每组10只小鼠。小鼠左下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制备成功后,采用腹腔注射给予葡萄糖和胰岛素造成血糖波动;血糖波动性糖尿病TSG治疗组每天2次50 mg/kg TSG灌胃,正常组及血糖波动性糖尿病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后,所有小鼠测空腹血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VEGF、PEDF的含量;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血糖波动性糖尿病组、血糖波动性糖尿病TSG治疗组的空腹血糖[分别为(20.700±1.399)mmol/L、(19.220±1.132)mmol/L]、血清SCr[分别为(172.500±15.537)μmol/L、(151.600±12.912)μmol/L]、BUN[分别为(20.870±4.109)mmol/L、(13.760±2.000)mmol/L]、VEGF[分别为(80.330±5.081)pg/ml、(74.030±4.473)pg/ml]、PEDF[(39.640±4.617)pg/ml、(45.570±5.485)pg/ml]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糖波动性糖尿病组比较,血糖波动性糖尿病TSG治疗组小鼠空腹血糖、血清SCr、BUN、VEGF水平降低,PEDF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小鼠肾组织结构正常,血糖波动性糖尿病组、血糖波动性糖尿病TSG治疗组的小鼠肾小球体积增大,肿胀,囊性扩张,间质水肿,有炎细胞浸润,肾小管出现萎缩、消失,血糖波动性糖尿病组病理变化更严重。结论TSG可改善血糖波动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增强肾脏对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清除,降低VEGF水平,升高PEDF水平,发挥对血糖波动性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糖尿病 血糖波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