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谭适 覃重桥 余松祚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BGH的患者180例,将其中接受经额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8例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对比观察经额入路和经颞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BGH的患者180例,将其中接受经额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8例患者为观察组,接受经颞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9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及血肿清除率;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手术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个月神经功能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个月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经颞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经额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能提高HBGH患者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且能更好地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内镜 经额入路 经颞入路 血肿清除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辅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晋新军 张晓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比较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辅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2-06鄢陵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 目的比较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辅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2-06鄢陵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32例(观察组),行显微镜辅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2例(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检测手术前后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S100β)炎性-神经损伤指标水平,评价神经损伤程度(NIHSS评分、CSS评分),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ICU留住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的血清PCT、CRP、NSE、S100β水平和术后3个月的NIHSS评分、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与显微镜辅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均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前者能优化手术相关指标,提升血肿清除效果,抑制炎性-神经损伤因子表达,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3D-slicer 神经内镜 显微镜 血肿清除
下载PDF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马振泽 庞绍铮 刘强 《中外医疗》 2024年第8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0月句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血肿...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0月句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4,P<0.05)。结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中有重要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降低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 常规开颅血肿清除 有效性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颞中回造瘘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赖荣福 李育华 梁鄂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颞中回造瘘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建瓯市立医院收治86例脑出血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颞中回造瘘入路)及观察组(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各43例。比较...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颞中回造瘘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建瓯市立医院收治86例脑出血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颞中回造瘘入路)及观察组(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各4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血肿清除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神经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NF)、S100B蛋白、D-二聚体]、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血肿清除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IL-6、TNF-α、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L-6、TNF-α、PCT、CRP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SE、NF、S100B蛋白、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NSE、NF、S100B蛋白、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DA、SOD、LPO、GSH-P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MDA、SOD、LPO、GSH-Px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MDA、LPO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可提升血肿清除率,减轻炎症反应、神经功能损伤,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 颞中回造瘘入路 血肿清除 脑出血 应激反应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神经内镜结合大骨瓣序贯性减压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陈锐 黄毅 +3 位作者 朱云中 周庆 周海静 卢双宏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57-76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结合大骨瓣序贯性减压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行神经内镜结合大...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结合大骨瓣序贯性减压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行神经内镜结合大骨瓣序贯性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颅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7 d肺炎发生率、术后30 d内死亡率及术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7 d内肺炎发生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术后30 d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颅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比较,采用神经内镜结合大骨瓣序贯性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患者可更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 脑疝 神经内镜 序贯性减压 大骨瓣 切口 血肿清除 效果
下载PDF
不同入路下行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6
作者 李海龙 李冬华 +3 位作者 李密 张喜兵 胡泽红 曹先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9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下行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受经颞脑沟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8例基底节HICH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下行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受经颞脑沟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8例基底节HICH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8例基底节HICH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时间、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 d、术后14 d时神经功能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高于观察组(P<0.05)。术前、术后7 d、术后14 d时,两组患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逐渐下降,且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GOS评分分级整体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小骨窗经颞脑沟入路,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行血肿清除术能更好地提高基底节HICH患者术后24h血肿清除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区 血肿清除 颞叶皮质入路 侧裂岛叶入路
下载PDF
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余飞 左延卿 +1 位作者 陈节 高凤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各41例。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分别经额叶、颞叶入路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2组术后均...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各41例。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分别经额叶、颞叶入路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2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术后3个月的疗效;术前,术后1周、3周的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术前、术后24 h的炎症介质,术前、术后3 d的神经营养因子和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经颞入路组,经额入路组术后引流时间更短,血肿清除率更高(P<0.05);较术前,2组术后1周、3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逐渐降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逐渐升高(P<0.05);与术后1周比较,经额入路组术后3周的NIHSS评分、GCS评分均优于经颞入路组(P<0.05);较术前,2组术后24 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升高(P<0.05);较术前,2组术后3 d的血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升高,且经额入路组高于经颞入路组(P<0.05);血清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且经额入路组低于经颞入路组(P<0.05)。结论经额和经颞叶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可发挥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二者均对炎症介质的影响较小,但相比经颞叶入路,经额叶入路可缩短患者术后引流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并可调节患者机体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经颞入路 经额入路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 神经功能 炎症介质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血清TSP-1联合MMP-9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孙龙 董致郅 吴彦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15-151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对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126例HCH患...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对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126例H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术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迟发性脑水肿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TSP-1、MMP-9对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预测价值。结果126例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有35例患者发生迟发性脑水肿,有91例患者未发生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组血清TSP-1、MMP-9水平高于未发生组,血肿体积大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P-1、MMP-9单独及2项指标联合预测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1、0.769、0.8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P-1≥75.440 ng/mL、MMP-9≥183.265μg/L、血肿体积≥50.50 mL是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TSP-1、MMP-9联合预测H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效能较高,二者有望成为预测其发生的有效指标,可为后续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 迟发性脑水肿 血小板反应蛋白-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刘欢 刘红彬 +1 位作者 叶勇强 薛芳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1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给予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给予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颅内压监测),每组3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脑出血侧别、脑血肿体积、脑出血位置、中线偏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甘露醇用量、出院时的Rankin量表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Ranki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颅内压监测可显著改善HICH患者的预后,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 颅内压监测 高血压脑出血 预后
下载PDF
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监测联合经锁孔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杨延庆 赵如斌 张春满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8期1908-1912,共5页
目的 探讨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cO2)监测联合经锁孔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研... 目的 探讨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cO2)监测联合经锁孔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研究1组(n=25)、研究2组(n=25)。对照组实施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研究1组实施经锁孔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2组在研究1组基础上增加rScO2监测。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残余量、血肿清除率及住院时间,手术后1、3、7、10 d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值流速(Vs)]变化,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评价3组患者预后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并比较3组患者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1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7.95±11.34) min、(45.35±5.12) mL,研究2组分别为(88.34±10.57) min、(44.56±5.89) 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8.15±32.47) min、(83.82±3.08)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1组与研究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肿残余量、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住院时间为(16.46±2.68) d,明显短于研究1组[(21.35±2.54) d]与对照组[(23.46±3.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 3组患者PI、Vm、Vs相关脑血流参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7、10 d,研究2组PI分别为0.62±0.15、0.65±0.16、0.56±0.14,均低于研究1组与对照组,Vm与Vs分别为(47.37±5.29)、(51.52±8.73)、(55.37±7.14)cm/s与(86.25±3.23)、(89.04±2.38)、(90.98±2.36)cm/s,均高于研究1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研究1组、研究2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与研究1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0%、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2组与研究1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明显低于研究1组(56.00%)与对照组(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锁孔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与常规开颅手术相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降低近期并发症,且采取rScO2监测联合经锁孔入路脑内血肿清除术后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提升患者预后水平,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 经锁孔入路 血肿清除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
11
作者 罗铸 李伦走 +2 位作者 黄章峰 李科良 张传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2019-01—2022-12收治的12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61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2019-01—2022-12收治的12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61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B组60例(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指标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5.11±0.89)h,短于B组的(6.03±0.73)h,术中出血量(37.21±4.27)mL,少于B组的(39.82±4.41)mL,48 h血肿清除率(90.06±3.44)%,大于B组的(88.69±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78、3.299、2.017,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98.36%(60/61),高于B组的86.67%(52/60)(χ^(2)=4.460,P=0.035);术后3 d,2组患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A组低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A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高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GO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经额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可更有效促进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及临床疗效,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经额叶入路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血肿清除 神经功能损伤
下载PDF
脑室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蓝吉斌 李志星 《微创医学》 2024年第4期456-459,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室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5例PIVH患儿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若病情恶化则行侧脑室钻孔引流术;另选取2019年... 目的 探讨脑室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5例PIVH患儿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若病情恶化则行侧脑室钻孔引流术;另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在该院小儿外科接受治疗,且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均衡可比的29例PIVH患儿设为观察组,给予脑室镜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行为(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法,NBNA)、随访6个月后记录遗症发生情况及发育商(DQ)。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儿的DQ状态优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脑室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新生儿PIVH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儿的预后,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具有操作简单、微创、易于掌握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脑室 引流术 新生儿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血肿清除
下载PDF
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丁帅 利文倩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4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在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 目的探讨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在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31)、对照1组(n=31)和对照2组(n=31)。研究组接受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对照1组单用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2组单用软通道引流术治疗。比较3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血肿清除率。结果研究组、对照1组的手术时间(65.45±5.68)、(62.36±7.24)min均长于对照2组(44.59±6.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410,P均<0.05)。研究组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2;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短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和对照1组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相对于二者单用能更有效地缩短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小骨窗血肿清除 软通道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分隔型
下载PDF
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姜京超 彭龙锋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1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的血肿清除情况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7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的血肿清除情况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7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围术期指标、康复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颅内压,IL-6、hs-CRP、NSE水平在手术后均呈现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GCS评分呈现上升趋势,观察组患者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且围手术指标优异,降低疾病相关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血肿清除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内镜下血肿清除联合置管引流术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肿清除率及血清NSE、COR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凌成明 于泽奇 +4 位作者 阮涛 文志鹏 郭浩 王宇 曾思玉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63-68,78,共7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血肿清除与置管引流术联合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肿清除率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以期为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9月于武警四川总队... 目的探讨内镜下血肿清除与置管引流术联合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肿清除率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以期为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9月于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就诊的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内镜下血肿清除联合置管引流术治疗的5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接受单纯置管引流术治疗的5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的血肿清除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 d的血清生化指标、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_(mean))、平均血流量(Q_(mean))、外周阻力(R)、临界压力(CP)]和昏迷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同时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2,P=0.368)。术前,2组患者血清NSE和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2组患者血清NSE和CO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V_(mean)、Q_(mean)、R及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2组患者V_(mean)和Q_(mean)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R和C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GCS量表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2组患者GCS量表的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GOS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血肿清除联合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降低血清NSE、COR水平,改善脑循环状况及预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清除 置管引流术 脑出血破入脑室 术后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循环
下载PDF
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16
作者 季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69-72,共4页
目的对比微创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67例经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将经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手术时间、... 目的对比微创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67例经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将经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康复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311,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54±1.05)h、(2.19±0.42)d、(5.76±1.09)d、(21.63±4.11)d,明显比对照组的(6.94±1.32)h、(3.58±0.68)d、(6.94±1.32)d、(23.95±4.55)d短,术中出血量(23.85±4.53)ml明显比对照组的(57.85±10.99)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NIHSS评分、GCS评分均低于治疗后1周,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6.62±1.29)分、GCS评分(3.18±0.62)分比对照组的(7.24±1.40)、(3.92±0.76)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58%)明显比对照组(23.8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颅手术,对脑出血患者通过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能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提升疗效,优化手术指标,提升康复质量,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肿清除 传统开颅手术 脑出血 康复 神经功能 意识
下载PDF
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李德龙 杨小波 +2 位作者 陈志锋 王清 刘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23-127,共5页
围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清除过程、神经功能状态变化,分析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其中的效果与具体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4年3月,选定我院于上述时间内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 围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清除过程、神经功能状态变化,分析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其中的效果与具体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4年3月,选定我院于上述时间内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研究组,每组均包含37例患者。观察组的手术方式为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的手术方式为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康复指标(NIHSS评分、GCS评分、颅内压)、生活质量(躯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疾病相关因子(IL-6、hs-CRP、NSE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①手术时间:观察组所需时间<对照组所需时间;②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③住院时间:观察组住院持续的时间也比对照组更少;④术后康复指标(NIHSS评分、GCS评分、颅内压):观察组的指标表现明显比对照组更佳,且观察组GCS评分增长幅度多于对照组;⑤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的指标得分均优于对照组;⑥疾病相关因子(IL-6、hs-CRP、NSE)水平:两组患者的指标水平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少,下降幅度对比则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⑦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的指标水平少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对患者书中出血量的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长的缩减、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等方面发挥积极效用,可作为兼具安全性与疗效的疗法,在临床作进一步的推广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高血压 脑出血 颅内血肿清除
原文传递
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18
作者 唐国辉 王大伟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4期87-8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将2020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423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111例)... 目的对比分析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将2020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423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111例)和B组(312例)。其中,A组患者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B组患者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均处于限期内。对比分析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指标为围手术期指标、康复情况、炎症因子。结果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B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NHISS评分均降低,GCS评分、ADL评分均升高,且B组患者变化程度大于A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IL-6、hs-CRP、TNF-α水平均下降,且B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缩短患者手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手术指标,并能增强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术后炎症反应,有效改善患者的昏迷状况,促进生活能力的提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 开颅手术 康复效果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
19
作者 李海杰 谭富强 司徒嘉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674-679,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19-06—2023-06采用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CD)的30例患者作为CD组,根...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19-06—2023-06采用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CD)的30例患者作为CD组,根据CD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按1∶2比例采用倾向匹配法从术后未发生CD的患者中筛选60例患者纳入无认知功能障碍(NCD)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将其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代入Logistic分析,探索术后发生CD的相关因素(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各项相关因素采用概率法拟合构建风险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与风险模型对HICH血肿清除术后CD发生的预测价值,计算诊断临界(cut-off)值。结果2组患者术中MAP均值、BIS均值与术后24hS100β、NSE、SO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高MAP、BIS均值及术后24h高SOD水平为HICH血肿清除术后CD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术后24hS100β、NSE水平较高为CD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术中MAP均值≤89.815mmHg、术中BIS均值≤55.550、S100β≥1.957g·L^(-1)、NSE≥34.765g·L^(-1)、SOD≤67.865U·L^(-1)对于HICH血肿清除术后CD发生均具有中等预估价值(0.7<AUC≤0.9,P<0.05),据此构建的风险模型对于HICH血肿清除术后CD发生率具有较高预估价值(AUC>0.9,P<0.05)。结论术后24h高SOD水平为HICH血肿清除术后发生CD的保护因素,术后24hS100β、NSE水平较高为CD发生的危险因素,据此完善围术期检查及术中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 认知功能障碍 颅内血肿清除 保护因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响
20
作者 汪小飞 苏拯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7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9月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74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9月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74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给予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术前及术后2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再出血及死亡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出血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升高,改良Rankin量表(mRS)及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ADL评分较高,mRS、MES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较大骨瓣开颅血肿术应用优势显著,可加速术后恢复,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功能,同时可改善患者生活能力,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