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4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
1
作者 吴建强 王征 +2 位作者 邹正丽 文智 伍长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分析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谵妄将其分为发生组(52...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分析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谵妄将其分为发生组(52例)、未发生组(114例),采用PSM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匹配后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术前血钙水平预测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效能。结果PSM后,共得到47对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发生组、未发生组合并糖尿病比例、术后输注红细胞比例及白蛋白、血肌酐、血钙、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比例、手术类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1.790,95%CI 1.627~1.952)、白蛋白水平低(OR=1.804,95%CI 1.516~2.092)、血肌酐水平高(OR=1.844,95%CI 1.563~2.125)、血钙水平高(OR=1.835,95%CI 1.612~2.058)、NSE水平高(OR=1.840,95%CI 1.524~2.157)、术后输注红细胞(OR=1.808,95%CI 1.458~2.254)是影响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即上述指标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有关。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血钙水平预测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7.50%、77.30%、0.906。结论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风险较高,术前血钙水平与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密切相关,且术前血钙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有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科手术 术后谵妄 老年 血钙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下载PDF
染料法引导下甲状腺癌手术对患者血钙、PTH水平和淋巴结清扫率的影响
2
作者 汪天翔 张文渊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染料法引导下甲状腺癌手术对患者血钙、PTH水平和淋巴结清扫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所有患者均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癌标... 目的探讨染料法引导下甲状腺癌手术对患者血钙、PTH水平和淋巴结清扫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所有患者均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癌标准根治术,对照组术中肉眼辨别甲状旁腺,实验组术中采用亚甲蓝负染定位辨别甲状旁腺。统计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和甲状旁腺误切率并观察两组手术对患者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高于对照组,而甲状旁腺误切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钙和PTH水平在术后1 d、4 d较术前降低(P<0.05),在术后30 d恢复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术后1 d、4 d、30 d血钙和P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 d、4 d、40 d的低血钙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亚甲蓝染料法引导下进行甲状腺癌手术可有效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保护甲状旁腺功能,维持患者血钙和PTH正常水平,并提高淋巴结清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标准根治术 亚甲蓝 血钙 甲状旁腺激素 淋巴结清扫率
下载PDF
新型补钙剂对奶牛产后低血钙症和酮病的防治作用
3
作者 张鑫蕊 龙燕 +3 位作者 张雯晶 白金妮 王相国 郭凯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45-245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补钙剂对奶牛产后低血钙症和酮病的防治作用。选取60头健康经产的荷斯坦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头牛,其中2胎和3胎及3胎以上胎次奶牛各15头。试验组奶牛产犊时投服新型补钙剂,对照组奶牛投服常用补钙剂;2胎奶... 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补钙剂对奶牛产后低血钙症和酮病的防治作用。选取60头健康经产的荷斯坦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头牛,其中2胎和3胎及3胎以上胎次奶牛各15头。试验组奶牛产犊时投服新型补钙剂,对照组奶牛投服常用补钙剂;2胎奶牛产犊时投服1管/头,3胎及3胎以上胎次奶牛产犊后12 h再投服1管/头。投服补钙剂后1、4、8 h采集尾根静脉血样,3胎及3胎以上胎次奶牛在投服补钙剂后12、16、20 h继续采集尾根静脉血样。测定血液矿物元素含量、血气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并记录产后7 d内的平均产奶量和产后21 d内代谢性疾病发生率。结果表明:1)投服2种补钙剂后,所有奶牛产后1~8 h血液离子钙(iC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试验组3胎及3胎以上胎次奶牛产后8~20 h时血液iCa含量显著高于产后1 h(P<0.05)。试验组所有奶牛产后8 h血液镁离子(Mg^(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2胎奶牛产后8 h血液剩余碱(BE)含量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3胎及3胎以上胎次奶牛产后8~20 h血液碳酸氢根(HCO-3)含量显著高于产后1 h(P<0.05),对照组产后4、8和20 h血液HCO-3含量显著高于产后1 h(P<0.05)。3)对照组2胎奶牛血液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随时间增加显著降低(P<0.05),2组3胎及3胎以上胎次奶牛产后4~20 h血液NEFA含量显著高于产后1 h(P<0.05)。试验组2胎奶牛产后1、4和8 h血液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胎及3胎以上胎次奶牛产后4~20 h血液GGT活性显著低于产后1 h(P<0.05)。4)试验组2胎牛平均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奶牛产后酮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不同胎次奶牛投服新型补钙剂有利于产后低血钙症和酮病的预防,降低奶牛产后酮病发病率,减少产犊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血钙 酮病 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奶牛低血钙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4
作者 林茂森 冯涛 +3 位作者 辛娜 王东 郭亮 邓露芳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6-281,共6页
奶牛低血钙症是影响围产期奶牛生产和健康的主要营养代谢疾病,该阶段奶牛因泌乳导致钙流失量突然激增,血钙水平偏低引起临床或亚临床低血钙症,临床上该病的患病风险位居产后代谢疾病的榜首。奶牛机体中血钙水平的降低不仅影响泌乳量,还... 奶牛低血钙症是影响围产期奶牛生产和健康的主要营养代谢疾病,该阶段奶牛因泌乳导致钙流失量突然激增,血钙水平偏低引起临床或亚临床低血钙症,临床上该病的患病风险位居产后代谢疾病的榜首。奶牛机体中血钙水平的降低不仅影响泌乳量,还易继发胎衣不下、子宫炎、真胃变位、乳房炎、奶牛酮病等多种产后疾病,增加了奶牛死淘率。预防奶牛低血钙症是提高奶牛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奶牛低血钙症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结合实践梳理了应用日益广泛的阴离子盐预防方案,以期为奶牛低血钙症的预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围产期 血钙 防治措施 阴离子盐
下载PDF
围产期母畜低血钙症的钙代谢机制及对相关代谢疾病的影响
5
作者 义拉勒特 金鹿 +5 位作者 张春华 萨初拉 李胜利 张崇志 刘威 孙海洲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7,共6页
围产期母畜由于体内蛋白质、矿物质和能量代谢的急剧变化,容易导致钙的流失和平衡失调,进而引发母畜围产期低血钙症。临床和亚临床低血钙症不仅能够影响母畜的生产性能,还会影响围产期机体的营养代谢,进一步诱发母畜在围产期出现其他生... 围产期母畜由于体内蛋白质、矿物质和能量代谢的急剧变化,容易导致钙的流失和平衡失调,进而引发母畜围产期低血钙症。临床和亚临床低血钙症不仅能够影响母畜的生产性能,还会影响围产期机体的营养代谢,进一步诱发母畜在围产期出现其他生理变化和疾病,如酮病、皱胃移位、难产、乳腺炎及子宫疾病等。因此,全面深入地研究围产期母畜低血钙症的钙代谢机制及其对相关代谢疾病的影响,对于保障围产期母畜的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述了围产期母畜低血钙症的病因和现状、钙代谢机制、综合防治措施以及与其他疾病之间的关联,为降低围产期母畜低血钙症发病率以及改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母畜 血钙 代谢 代谢疾病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血钙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罗政委 李荣军 李昌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R)、血糖、血钙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HTGAP患者111例,根据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R)、血糖、血钙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HTGAP患者111例,根据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轻症(MAP)62例,中度重症+重症(M-SAP)49例。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NH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淋巴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H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糖/淋巴细胞(GLR)。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显著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指标的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是否吸烟、饮酒、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症患者住院天数高于轻症组(P<0.05)。中-重症组血糖(Glu)、尿素(Urea)、NHR、MHR、MLR、NLR、GLR高于轻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蛋白(ALB)、血钙(Ca^(2+))低于轻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HR、血糖为HTGAP的危险因素,血钙为HTGAP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NHR的AUC为0.69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3,67.7;血糖的AUC为0.74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6,61.3;血钙的AUC为0.68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42.9,91.9,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1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8,59.7。结论 NHR、血糖、血钙与HTGAP严重程度相关,是HTGAP严重程度重要影响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HTGAP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钙 急性高甘油三酯症性胰腺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绝经BPPV患者血清25(OH)D_(3)、血钙与骨代谢变化及意义
7
作者 朱小云 李晓波 吴春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4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血钙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杭州市第... 目的探讨绝经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血钙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103例绝经BPPV患者纳入BPPV组,根据1年复发情况,再将其分为复发组(n=18)与无复发组(n=85);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的绝经女性纳入对照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及血清25(OH)D_(3)、血钙、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midfragment of osteocalcin,N-MID)、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降解产物(β-isomerised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collagen typeⅠ,β-CTX)和骨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绝经女性发生BPPV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BPPV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BPPV组患者的血清25(OH)D_(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长期饮食不规律占比、PINP、N-MID、BAL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25(OH)D_(3)、高PINP、高N-MID、高BALP均是绝经女性发生BPPV的危险因素(P<0.05);复发组患者的25(OH)D_(3)水平显著低于无复发组(P<0.05),PINP、N-MID、BAL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复发组(P<0.05);25(OH)D_(3)、PINP、N-MID、BALP及四项联合预测BPPV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33、0.654、0.697、0.782、0.910,四项联合预测的AUC最大,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8.97%、70.62%。结论绝经女性BPPV患者血钙水平无明显改变,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PINP、N-MID与BALP水平升高均是发生BPPV的危险因素,且可用于BPPV复发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女性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25-羟维生素D_(3) 血钙 骨代谢
下载PDF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血钙在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8
作者 齐佳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806-808,813,共4页
目的 研究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血钙对早期发现、诊断佝偻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77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临床初筛有夜惊、多汗、烦躁不安、腓肠肌痉挛、双下肢疼痛症状,采用免疫渗滤和全... 目的 研究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血钙对早期发现、诊断佝偻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77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临床初筛有夜惊、多汗、烦躁不安、腓肠肌痉挛、双下肢疼痛症状,采用免疫渗滤和全血干化学技术进行BALP检测;同时采用极谱分析法,随机检测其中161例患儿的血钙水平。结果 773例患儿中BALP正常139例(18.0%),BALP临界值517例(66.9%),BALP异常117例(15.1%)。各年龄组患儿间,BALP临界值和异常值检出率最高的为1个月至小于1岁组(分别为62.7%、22.8%),最低的为大于或等于7岁组(分别为63.3%、6.1%),BALP检测值伴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患儿和不同季节组间BALP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时检测BALP和血钙水平的161例患儿中,血钙水平均在正常范围,BALP<250 U/L组血钙水平高于BALP≥250 U/L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血钙水平,儿童BALP检测更加敏感且操作简捷,对早期发现、诊断佝偻病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血钙 佝偻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围生期奶牛低血钙症的防治措施
9
作者 郝祯燕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4期32-33,共2页
奶牛低血钙症是一种常发于围生期,以钙代谢负平衡为主的奶牛代谢性疾病。患病奶牛四肢无力、采食量降低、反刍停止,并可引起胎衣不下、皱胃变位、酮病及子宫内膜炎等其他疾病,严重时会造成病牛死亡。该病的主要发病群体为营养状况良好... 奶牛低血钙症是一种常发于围生期,以钙代谢负平衡为主的奶牛代谢性疾病。患病奶牛四肢无力、采食量降低、反刍停止,并可引起胎衣不下、皱胃变位、酮病及子宫内膜炎等其他疾病,严重时会造成病牛死亡。该病的主要发病群体为营养状况良好、年龄及胎次较大的经产奶牛。大部分奶牛在产后7小时内发病。了解并掌握奶牛低血钙症的发病机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该病对养殖场造成的损失,提升养殖场的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炎 血钙 胎衣不下 代谢性疾病 皱胃变位 代谢 病牛 酮病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钙比值结合BISAP评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严舒 范婧妍 +1 位作者 吴斌 李建水 《西部医学》 2023年第2期262-265,271,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钙比值(RCR)结合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32例,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钙比值(RCR)结合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32例,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和轻、中度急性胰腺炎(非SAP)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AP组患者RDW、RCR、BISAP评分在入院后第1、3、7 d均明显高于非SAP组,SAP组患者Ca^(2+)在入院后第1、3、7 d均明显低于非SAP组(P<0.05)。两组患者RDW、RCR、BISAP评分均随住院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Ca^(2+)住院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P<0.05)。非SAP组、SAP组的RCR均在第1 d处于最高水平,随后随着住院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BISAP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RCR为0.744,高于RDW(ROC:0.695)、Ca^(2+)(ROC:0.650)(P<0.05),而RCR联合BISAP评分的AUC(0.883)最高,灵敏度为79.31%,特异度为91.26%。结论RCR可以作为预测AP严重程度的指标,结合BISAP评分,可较准确的预测AP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钙 BISAP评分 急性胰腺炎 严重程度
下载PDF
TPTX联合AT对SHPT患者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德 张书勇 +2 位作者 蒋慧侠 温嘉琪 秦章禄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术(TPTX)联合前臂自体移植术(AT)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72例SHP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术(TPTX)联合前臂自体移植术(AT)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72例SHP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PTX组与TPTX联合AT组,各36例。TPTX组采用TPTX治疗,TPTX联合AT组采用TPTX联合AT治疗,观察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血钙、血磷、PTH、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TPTX联合AT组血钙、PTH水平[(1.96±0.31)mmol/L、(116.38±12.58)ng/L]高于TPTX组[(1.35±0.22)mmol/L、(62.85±8.57)ng/L],TPTX联合AT组并发症发生率[8.33%(3/36)]低于TPTX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磷、血钙、PTH、ALP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HPT患者中采用TPTX联合AT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改善患者血钙、血磷、PTH及ALP水平,降低术后低血钙症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全切术 前臂移植 血钙 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电针联合NGF对骨折大鼠血钙水平、愈合程度及EGFR相关通路的影响
12
作者 高宇 文培培 +2 位作者 王晓云 池红万 刘益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5822-5826,共5页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神经生长因子(NGF)对骨折大鼠血钙水平、愈合程度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电针(C)组、NGF(D)组、电针联合NGF(E)组,每组10只,对B、C、D、...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神经生长因子(NGF)对骨折大鼠血钙水平、愈合程度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电针(C)组、NGF(D)组、电针联合NGF(E)组,每组10只,对B、C、D、E组采用骨钳截断加克氏针髓内固定法建立胫骨骨折模型,建模成功后,C组给予电针治疗,D组给予骨折部位注射1500 U的NGF,E组给予电针联合NGF治疗,A组不建模,A组、B组同期给予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X线摄片检测大鼠骨折愈合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骨组织病理形态,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钙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NGF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骨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骨折断端边缘清晰,可见明显骨折线,无骨痂生长且骨折处骨质密度降低;与B组相比,C组骨折线仍可见但折断端边缘趋于模糊,骨密度有所升高,且可见少量骨痂生长;与C组相比,D组、E组骨折线逐渐消失,骨痂明显增多,骨密度明显升高,且D组可见大部分骨痂长入骨折线,已有骨外膜形成并可见骨连接形成。A组骨组织形态完整,且排列整齐,无坏死区域,B组骨组织形态遭到破坏,出现部分坏死区域,并可见少量纤维组织,C组、D组可见大量肉芽组织生长和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并出现大量骨痂及纤维组织,成软骨细胞增生活跃,E组骨组织形态已趋于完整,排列有序且部分已被正常组织替代,出现大量的板层骨连接,形成骨化,钙盐开始沉着;与A组比较,B、C、D、E组血钙水平、NGF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C、D、E组血钙水平、NGF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E组血钙水平、NGF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E组比D组显著性升高(P<0.05);B、C、D、E组胫骨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按A组显著性升高(P<0.05),与B组比较,C、D、E组中EGFR蛋白在胫骨组织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E组胫骨组织EGF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E组比D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电针联合NGF具有显著疗效,其可显著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血钙水平,这与抑制EGFR相关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神经生长因子(NGF) 骨折 血钙 愈合程度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通路
下载PDF
监测血钙、血清及中央区引流液甲状旁腺激素对甲状腺切除术后评估甲状旁腺功能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王新昇 吴世乐 +2 位作者 贺贝贝 彭喆 陈宝章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切除术后病人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及中央区引流液PTH水平的变化特点,探讨监测上述指标对甲状腺术后评估甲状旁腺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行甲状腺切除、中央... 目的分析甲状腺切除术后病人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及中央区引流液PTH水平的变化特点,探讨监测上述指标对甲状腺术后评估甲状旁腺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行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病人112例,根据术中甲状旁腺原位保留0枚、1枚、2枚,分为A0、A1、A2组,测定病人术前及术后1~4天血钙、血PTH、中央区引流液PTH水平。结果112例病人发生低钙血症23例,其中A0组15例、A1组6例、A2组2例。各组血钙较术前均显著下降,A0组下降最明显,且在术后1~4天无明显升高趋势,而A1、A2组呈逐渐升高趋势,A2组升高更快;各组血PTH较术前均显著下降,A0组下降最明显,且在术后1~4天无明显升高趋势,A1、A2组血清PTH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术后4天内,上述两组血PTH均未上升至术前水平。各组引流液PTH水平差异显著,A2组均值最高,A1组次之,A0组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A0组无明显变化,A1、A2组病人引流液PTH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A1组较A2组下降更快。结论甲状腺术后监测血钙、血PTH、引流液PTH可有效地评估原位保留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情况,而中央区引流液PTH可直接反映原位保留甲状旁腺的活性,术后引流液维持在一个高水平是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存活的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清甲状旁腺素 血钙 甲状旁腺功能 中央区引流液甲状旁腺素
原文传递
正常血钙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泽宇 苏磊 +7 位作者 桑剑锋 赵茹 韩晨 王茜 顾天伟 毕艳 朱大龙 沈山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9-1374,共6页
背景正常血钙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NCPHPT)作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一种新类型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该类型在临床中易被误诊,其相关影响因素也有待探究。目的分析NCPHPT的临床特征,探讨发生NCPHPT的影响因素。方法... 背景正常血钙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NCPHPT)作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一种新类型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该类型在临床中易被误诊,其相关影响因素也有待探究。目的分析NCPHPT的临床特征,探讨发生NCPHPT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确诊为PHPT的患者153例,根据校正血钙水平分为正常血钙组和高钙组;并以同期行健康体检且甲状旁腺功能正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生化指标、糖代谢、骨代谢、影像学及病理学在不同组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发生NCPHPT的影响因素。结果153例PHPT患者中正常血钙组36例、高钙组117例,健康对照组50例。在生化指标方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正常血钙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KP)、尿酸(UA)、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升高,血磷降低(P<0.05);与高钙组相比,正常血钙组患者血钙、AKP、血肌酐(Scr)、UA、PTH降低,血磷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升高(P<0.05)。在糖代谢方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正常血钙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升高(P<0.05),高钙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升高(P<0.05)。在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方面,正常血钙组的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前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骨钙素(OC)、降钙素(CT)较健康对照组高,第1腰椎~第4腰椎(L_(1~4))及股骨颈密度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与高钙组相比,正常血钙组的P1NP、β-CTX、OC、CT均降低,股骨颈密度升高(P<0.05)。正常血钙组及高钙组甲状旁腺占位均好发于下极。正常血钙组和高钙组病变的直径、位置和异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血钙组多腺体病变率高于高钙组(P<0.05);两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55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泌尿系结石〔OR=2.462,95%CI(1.178,3.552),P=0.011〕、低血磷〔OR=0.027,95%CI(0.001,0.711),P=0.031〕和高AKP〔OR=2.809,95%CI(1.422,8.020),P=0.037〕是发生NCPHPT的危险因素。结论NCPHPT患者存在血压升高、糖代谢紊乱、骨密度异常以及泌尿系统结石等临床症状,合并泌尿系结石、低血磷和高AKP提示存在发生NCPHPT的风险,临床上可应用于NCPHPT的早期筛查,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正常血钙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骨代谢 葡萄糖代谢障碍 影响因素分析 疾病特征
下载PDF
血糖、血钙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影响的交互作用及预测效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凯歌 许勤华 王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227-1234,共8页
目的:探讨血糖、血钙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预后影响的交互作用,并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7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8 d内预后情况分为不良组、良好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后... 目的:探讨血糖、血钙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预后影响的交互作用,并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7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8 d内预后情况分为不良组、良好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7 d后血糖、血钙、改良Marshall评分、床旁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分(BISAP),并分析血糖、血钙与改良Marshall评分、BISAP评分相关性。比较不同血钙患者血糖水平。Cox回归分析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使用交互作用系数γ、相对危险度(RR)值分析血糖、血钙对预后影响的交互作用是否存在及其类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糖、血钙对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不良组治疗后血糖、改良Marshall评分、BISAP评分高于良好组,血钙低于良好组(P<0.05);治疗3 d后、治疗7 d后血糖与改良Marshall评分、BISAP评分呈正相关,而血钙与之相反(P<0.05);血钙降低患者血糖水平高于血钙正常患者(P<0.05);血钙降低对血糖升高的效应具有正向交互作用(P<0.05);治疗3 d后、治疗7 d后血糖联合血钙预测预后的AUC大于单独指标预测(P<0.05)。结论:SAP患者血糖、血钙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血糖、血钙对SAP患者预后的预测存在交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对SAP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血钙 预后 交互作用 预测
下载PDF
血糖与血钙水平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马海芹 钱俊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测因素,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识别AKI风险并及早干预疾病进展。方法选择2019年01月至2023年01月间我院收治的242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AKI的发...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测因素,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识别AKI风险并及早干预疾病进展。方法选择2019年01月至2023年01月间我院收治的242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AKI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非AKI组(n=179)与AKI组(n=63)。比较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实验室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KI的独立风险因子,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不同变量对AKI的预测价值。结果AP患者AKI的发生率为26.0%(63/242),与非AKI患者相比,AKI患者年龄更大(P=0.004),重度急性胰腺炎比例(P<0.001)及APACHEⅡ评分(P<0.001)更高,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15)。此外,两组患者在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及代谢等相关指标方面亦显示出显著差异(P<0.05)。单、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P患者入院时血糖(OR=1.147,95%CI:1.047~1.265,P=0.003)、血钙(OR=0.099,95%CI:0.026~0.372,P=0.001)水平是AKI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展示,血糖与血钙预测AK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717(95%CI:0.638~0.795,敏感度:68.3%,特异度:68.7%,最佳截断值:9.0 mmol/L)和0.756(95%CI:0.681~0.832,敏感度:71.4%,特异度:70.9%,最佳截断值:2.0 mmol/L)。联合血糖、血钙进一步提高了对AP患者AKI的预测价值,AUC值为0.808(95%CI:0.742~0.87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6%和78.8%。结论AP患者入院时血糖(>9.0 mmol/L)、血钙水平(<2.0 mmol/L)与高AKI风险显著相关,两者或许是早期识别AKI个体简单、有效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急性肾损伤 血钙 风险因素 预测
下载PDF
地诺前列酮、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对引产患者血钙、血钾、血钠的影响
17
作者 李琳 刘丽敏 黄绍通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710-712,共3页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米索前列醇(Mis)、缩宫素对引产患者血钙、血钾、血钠的影响。方法:选取具有引产指征的晚期妊娠孕妇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地诺前列酮、Mis及缩宫素引产;比较三组引产前、引产后血钙、...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米索前列醇(Mis)、缩宫素对引产患者血钙、血钾、血钠的影响。方法:选取具有引产指征的晚期妊娠孕妇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地诺前列酮、Mis及缩宫素引产;比较三组引产前、引产后血钙、血钾、血钠水平;记录并比较三组给药前、给药4 h后、给药24 h后宫颈Bishop评分;比较三组引产失败情况。结果:引产前、引产后,三组血钙、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缩宫素组血钠水平显著低于引产前,且低于地诺前列酮组、M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引产后,地诺前列酮组、Mis组血钠水平与引产前比较、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用药后4 h,三组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 h,缩宫素组Bishop评分低于地诺前列酮组、M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地诺前列酮组、Mi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Mis、缩宫素引产效果相当,但前两种药物更利于促进宫颈成熟,三种药物对引产患者血钙、血钾无显著影响,但缩宫素会引起低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 地诺前列酮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血钙
下载PDF
定期监测血钙浓度对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的安全性及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伟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2716-2719,共4页
目的:探究定期监测血钙浓度对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的安全性及成本效益。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4月于天津市红桥医院接受阿法骨化醇治疗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按照其接受血钙浓度监测频率区分为研究组... 目的:探究定期监测血钙浓度对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的安全性及成本效益。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4月于天津市红桥医院接受阿法骨化醇治疗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按照其接受血钙浓度监测频率区分为研究组(30例,严格按照医师推荐开展定期血钙浓度监测)与对照组(30例,血钙浓度监测依从性较差,未规律监测者),两组患者观察时间均为6个月,统计观测期内两组患者血钙浓度变异系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检测成本的差异性。结果:随访期间研究组变异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测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43.33%;观测期监测第2次和第4次时研究组血钙浓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观测期间研究组患者监测总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使用阿法骨化醇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开展定期血钙浓度监测有助于降低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但会些许增加监测成本,可建议患者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钙浓度 阿法骨化醇 老年 骨质疏松并发骨折 安全性 成本效益
下载PDF
血钙与创伤性脑损伤出血性进展及神经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薛进 贺瑛福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9期14290-14296,共7页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世界范围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后续发生的出血性进展(Hemorrhagic progression of contusion, HPC)往往与高死亡率,较差的预后相关,血钙在人体凝血功能及TBI病理生理机制中扮演着...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世界范围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后续发生的出血性进展(Hemorrhagic progression of contusion, HPC)往往与高死亡率,较差的预后相关,血钙在人体凝血功能及TBI病理生理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近的研究表明血钙与TBI后HPC的发生及其神经预后相关,为评估HPC的发生及TBI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从TBI的病理生理学及HPC的发生机制开始阐述,并进一步探讨血清钙可能参与的HPC病理生理潜在机制及其与TBI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 性进展 创伤性颅脑损伤 脑实质出 血钙
下载PDF
学龄儿童矮小症血液维生素D、血钙、硒含量变化及对体格发育的影响探讨
20
作者 李翰杰 陈恒 马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9期3340-3342,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矮小症血液维生素D及血钙(Ca)、硒(Se)含量变化及对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6例矮小症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85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组,均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液维生素D及血Ca、Se...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矮小症血液维生素D及血钙(Ca)、硒(Se)含量变化及对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6例矮小症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85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组,均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液维生素D及血Ca、Se含量,并检查体格发育指标[身高、体重、胸围、骨钙素(Ost)、瘦素(Leptin)、体质量指数(BMI)、性发育状态]水平,分析维生素D及血Ca、Se对体格发育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液维生素D及血Ca、Se含量均较健康组低(P<0.05);观察组身高、体重、胸围、Ost、Leptin、BMI均较健康组低(P<0.05);Tanner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血液维生素D及血Ca、Se含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与身高、体重、胸围、Ost、Leptin、BMI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Ca与身高、体重、胸围、Ost、Leptin、BMI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Se与身高、体重、胸围、Ost、Leptin、BMI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学龄儿童矮小症血液维生素D及血Ca、Se含量较低,且与体格发育相关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及时补充相关微量元素有利于患儿体格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症 维生素D 血钙 瘦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