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行为干预对伴焦虑状态突发性聋治疗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王漾 赵春杰 +2 位作者 叶放蕾 朱晓丹 齐景翠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治疗伴焦虑状态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353例,其中低频型108例,高频型72例,平坦型81例,全聋型92例。入院24 h内独立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标...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治疗伴焦虑状态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353例,其中低频型108例,高频型72例,平坦型81例,全聋型92例。入院24 h内独立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标准分>50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标准分>17分接受认知行为干预为A组192例,未接受认知行为干预为B组161例,依据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进行治疗。A组患者额外接受认知行为干预治疗。结果A、B两组中,低频型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38%(47/52)、75.00%(42/56),高频型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81%(35/54)、61.11%(11/18),平坦型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27%(34/44)、48.65%(18/37),全聋型患者治疗有效疗有效率分别为76.19%(32/42)、52.00%(26/50),A组中低频型、平坦型、全聋型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伴焦虑状态的低频下降型、平坦型、全聋型治疗有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焦虑 突发性聋 焦虑自评量表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胃癌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董秀红 魏蒙萌 +1 位作者 于玉环 武翠萍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胃癌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1日~2023年7月1日收治的79例胃癌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胃癌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1日~2023年7月1日收治的79例胃癌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运动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运动功能Fugl-Meyer(FMA)、Ba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干预3、6个月后,研究组MoCA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P<0.01);干预6个月后,两组FMA、Bathel指数、GQOLI-74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胃癌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从而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行为干预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张秀丽 刘旭恩 +1 位作者 杨瑞华 李拴荣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5例有幻听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在干预前...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5例有幻听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在干预前后应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幻听分量表(PSYRATS-AH)、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完成研究的患者共106例,对照组53例、研究组53例。干预后,研究组患者PSYRATS-AH总分及对声音起源的信念、令人痛苦的声音数量、痛苦的程度、对生活的影响、对声音的控制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能减轻幻听对患者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提升患者应对幻听的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听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 精神分裂症 效果
下载PDF
家庭赋权行为干预对中老年肺癌放疗患者及其照顾者出院准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付永梅 方晓霞 +2 位作者 乔艳丽 王发冠 王秀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行为干预对中老年肺癌放疗患者及其照顾者出院准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中老年肺癌放疗患者及90名照顾者采用便利抽样法根据患者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和45名照顾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行为干预对中老年肺癌放疗患者及其照顾者出院准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中老年肺癌放疗患者及90名照顾者采用便利抽样法根据患者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和45名照顾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家庭赋权行为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定患者的出院准备情况及生活质量,统计患者的复诊依从情况;干预前后采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CPS)评定照顾者对患者出院准备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RHD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照顾者CP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复诊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的躯体功能、情绪状态、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患者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结论对中老年肺癌放疗患者及照顾者予以家庭赋权行为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及照顾者的出院准备度,改善患者复诊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赋权 行为干预 肺癌 出院准备度 复诊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健康教育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及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影响
5
作者 职晓燕 冀紫阳 王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93-698,共6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认知行为干预(CBT)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及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某院收治的8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干预组(...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认知行为干预(CBT)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及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某院收治的8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干预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BT)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功能失调性认知水平、抑郁程度及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水平。结果:干预后干预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t=2.051,P<0.05);干预后干预组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DAS)总分低于对照组(t=-11.938,P<0.001);干预后干预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t=-16.376,P<0.001),康纳·戴维森复原力量表(CD-RISC)“乐观”、“自强”、“坚韧”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5.164,5.919,7.544;P<0.001);干预后干预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的“积极应对”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5.354,P<0.001),“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t=-3.883,P<0.001);干预后干预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4.520,3.246,5.002;P<0.01)。结论:健康教育联合CBT能有效增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心理弹性,改善功能失调性认知水平及应对方式,降低抑郁程度,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整体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认知行为干预 青少年抑郁症 遵医行为 功能失调性认知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干预对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心理负担和自护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陈刚 莫丽飞 胡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709-714,共6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心理负担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某院收治的90例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认知行...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心理负担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某院收治的90例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心理负担[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舒适度和疼痛情况[Kolcaba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及自我效能[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SS)]。结果: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5.404,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8.993,-7.187;P<0.05);干预后,两组Kolcaba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10.804,P<0.05);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15.429,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及ESCA量表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6.692,3.663,5.640,5.183;P<0.05);干预后,两组口腔就诊、正确刷牙、平衡饮食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4.295,7.013,7.427;P<0.05)。结论:对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心理负担,缓解疼痛,提高舒适度、自护能力和口腔保健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固定矫正器 正畸 心理负担 自护能力 舒适度 疼痛 口腔保健自我效能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在间质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7
作者 刘静 布玛尔艳·哈里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79-0082,共4页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在间质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2022年-2023年1月住院的58名肺间质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1)常规治疗,2)强化认知与运动能力锻炼,3)观察两组间质性肺炎的疗效。将两组病人进...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在间质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2022年-2023年1月住院的58名肺间质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1)常规治疗,2)强化认知与运动能力锻炼,3)观察两组间质性肺炎的疗效。将两组病人进行比较,并按相应的分值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示护理工作品质越好。结果 干预前后FEV1,?FVC,?PEF等各项参数比正常组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有改善。探讨对间质性肺炎病人进行认知与行为干预,并对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炎 认知行为干预 呼吸功能训练 护理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蒋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94-0097,共4页
探讨确诊在肺癌的病例在治疗期间使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在护理期间使用早期康复护理、认知行为干预(CBI)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具体涉及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各项围手术期指标、疼痛分值、并发症。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肺癌病... 探讨确诊在肺癌的病例在治疗期间使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在护理期间使用早期康复护理、认知行为干预(CBI)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具体涉及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各项围手术期指标、疼痛分值、并发症。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肺癌病例60例,使用胸腔镜进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护理干预,一组作为对照,是30例,是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而另一组则是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两种干预方式,是CBI以及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患者的组间差异,涉及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各项围手术期指标、疼痛分值、并发症的数据。结果 对比心理状态分值得出研究组干预后更低,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的分值的对比结果是研究组更高,以上数据干预前则为P>0.05。对比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发现研究组更短,P<0.05。对比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分值得出研究组更低,P<0.05,而术前对比是P>0.05。对比并发症得出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 确诊在肺癌的病例在治疗期间使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在护理期间使用早期康复护理、CBI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积极,体现为患者改善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各项围手术期指标、疼痛分值、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早期康复护理 胸腔镜 肺癌 手术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对慢阻肺患者呼吸情况、运动能力及情绪状态的影响
9
作者 张素梅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运动能力、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运动能力、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FEV_(1)、FVC、FEV_(1)/FVC、6 min步行距离指标水平均高于护理前,改良呼吸困难指数评分量表(mMRC)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FEV_(1)、FVC、FEV_(1)/FVC、6 min步行距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症状、疾病对生活影响、活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呼吸功能、运动能力、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认知行为干预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心理护理+认知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迟忠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9-0052,共4页
探究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综合方案应用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负性情绪方面的积极作用。方法 我院此次研究的截止时间点为2023年1月,正式启动时间追溯至2021年1月,这段时间内达标的样本共计60例,研究对象为伴有负性情绪的腰椎... 探究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综合方案应用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负性情绪方面的积极作用。方法 我院此次研究的截止时间点为2023年1月,正式启动时间追溯至2021年1月,这段时间内达标的样本共计60例,研究对象为伴有负性情绪的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此批研究对象中的1/2被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内,剩余的一半研究对象自动属于观察组(方案:心理护理+认知行为干预)。根据方法和疾病,选定3项针对性指标:①心理状态、②自我效能、③腰椎功能、④生活质量。结果 对干预后心理状态的两项指标、自我效能的三项指标、腰椎功能两项指标、生活质量四项指标对比,均以观察组为优(P<0.05)、以对照组为劣(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经心理护理与认知行为干预综合方案的科学护理后,消极心态得以转变,此外,患者的自我效能、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 心理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心理状态
下载PDF
网络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11
作者 蒋媛 尹琳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34-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网络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50例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网络认知行为干预。观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 目的 探讨网络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50例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网络认知行为干预。观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网络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乳腺微创旋切术围术期患者身心正向调节,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微创旋切术 网络认知行为干预 身心健康 依从性 并发症
下载PDF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疗效观察
12
作者 纪朋曼 曹俊英 +5 位作者 王彩娟 孟曙龙 田丹丹 王倩 杨静棉 贾云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33-835,849,共4页
目的观察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目的观察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及前庭康复训练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2组疗程均为5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周后2组患者DH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2%(37/41),对照组为73.2%(30/41),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前庭功能,减轻焦虑抑郁,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康复训练 认知行为干预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模式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13
作者 姬翠 王琴英 +1 位作者 王蕾 王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70,共5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family-centered care,FCC)模式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06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family-centered care,FCC)模式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06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FCC模式下认知行为干预的延续性护理,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抑郁、焦虑状况[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BMI、抑郁、焦虑状况均低于干预前(P<0.05),ESCA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血压和BMI控制情况分别为[(116.47±28.23)mmHg、(25.33±1.11)kg/m^(2)]均优于对照组[(124.48±29.81)mmHg、(26.18±1.35)kg/m^(2)];观察组自护能力(ESCA)、生活质量(SF-36)评分分别为[(121.15±29.69)分、(67.92±13.69)分]均高于对照组[(106.68±24.71)分、(60.81±10.77)分];观察组抑郁、焦虑状况分别为[(11.07±4.00)分、(12.39±3.5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4.28)分、(13.45±4.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93、2.454、8.243、7.436、3.873、2.852,均P<0.01)。结论将FCC模式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压、BMI和心理状况,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延续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以家庭为中心 生活质量 自护能力
下载PDF
标准认知行为干预对中青年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14
作者 于洁 单倩倩 +1 位作者 龚胜男 顾艳楣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认知行为干预对中青年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计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 目的:探讨标准认知行为干预对中青年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计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标准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认知行为干预对中青年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治疗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认知行为干预 乳腺癌 化疗 护理
下载PDF
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影响
15
作者 刘桂丽 高杰 +1 位作者 李贝贝 耿俊义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心脏外科/移植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8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心脏外科/移植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8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ICU综合征发生率[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及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ICU环境压力情况[采用ICU环境压力源量表(ICUESS)]、睡眠质量[采用中文版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结果: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ICUESS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RCSQ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能降低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发生率及患者ICU环境压力源感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ICU后综合征 问题解决法 认知行为干预
下载PDF
基于游戏的认知行为干预对膝关节损伤患儿CT图像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16
作者 田琪 周娜 李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游戏的认知行为干预对进行CT检查的患儿的膝关节损伤图像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学龄期膝关节损伤行CT检查的11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游戏的认知行为干预对进行CT检查的患儿的膝关节损伤图像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学龄期膝关节损伤行CT检查的11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情绪、检查依从性、检查时间、图像达标率、并发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pence儿童焦虑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Spence Children′s Anxiety Scale-Short Version,SCA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图像达标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游戏的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减轻学龄期膝关节损伤患儿在CT检查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可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缩短患儿检查时间,确保图像质量,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认知行为干预 CT检查 膝关节损伤 图像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17
作者 王静 田丽 +2 位作者 陈意飞 葛勤 朱思遥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分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将2023年1月1~31日收治的3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分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将2023年1月1~31日收治的3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3年3月1~31日收治的3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急诊输液室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比2组间自我效能(GSE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以及随访1个月时、2个月时与3个月时的饮酒次数。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2组患者自我效能(GSE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但试验组更高(P<0.05)。2组患者干预后疾病不确定感(MUIS-A)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随访1个月、2个月与3个月时的饮酒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可明显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减少患者饮酒次数,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正向影响,建议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认知行为干预 健康教育 心理应激
下载PDF
Orem自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杨明麓 冯芳 崔晓丽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采用Orem自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共计88例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44)与对照组(n... 目的 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采用Orem自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共计88例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Orem自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肺功能、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提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提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提高(P<0.05),干预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提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组(4.5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25.00%)更低(P<0.05)。结论 Orem自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中,能够促进肺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理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 肺功能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行为干预对肾结石病人术后复发的影响
19
作者 谭小燕 柳燕 +2 位作者 孙情情 王韦伟 钟上子 《循证护理》 2024年第9期1642-164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行为干预对肾结石病人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肾结石手术的9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肾结石病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前瞻性选取2019... 目的:探讨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行为干预对肾结石病人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肾结石手术的9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肾结石病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50例肾结石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状况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性结石、术后泌尿系统感染、术后饮水量<3000 mL、术后使用腌制食物及食用动物蛋白为肾结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肾结石复发率(8.00%、18.67%)低于对照组(20.00%、34.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行为干预可促进肾结石术后病人恢复,降低肾结石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LOGISTIC回归分析 行为干预 术后复发 护理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住院腹膜透析患者遵医行为、运动能力和风险事件的影响
20
作者 宋琼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采取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腹膜透析患者分成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运动能...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采取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腹膜透析患者分成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运动能力、风险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干预后在规范腹膜透析、科学饮食、按时用药、合理运动、自我监测各方面能力较干预前提高,而实验组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后在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与握力高于干预前,而实验组干预后6MWT、握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P<0.05)。结论: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改善住院腹膜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提高运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降低腹膜透析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腹膜透析 遵医行为 运动能力 风险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