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间光疗后襁褓式沐浴对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杨雯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5期56-58,共3页
目的比较日间光疗后襁褓式沐浴和传统沐浴对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门诊进行日间光疗的9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光疗日期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 目的比较日间光疗后襁褓式沐浴和传统沐浴对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门诊进行日间光疗的9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光疗日期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新生儿日间光疗后采用传统沐浴,观察组新生儿日间光疗后采用襁褓式沐浴,比较两组新生儿干预前、后行为神经能力、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操作期间的哭泣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干预前行为神经能力、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行为神经能力、体温、呼吸、心率、氧饱和度以及哭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间光疗后襁褓式沐浴能够有效提升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水平,维持新生儿正常的生理参数,减少操作期间的哭泣时间,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光疗 襁褓式沐浴 新生儿 行为神经能力 生理参数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 抚触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樊迎朝 秦桂秀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1期884-885,共2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ehemie encephalopathy,HIE)是因围产期缺氧和缺血,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后遗症。我们将药物联合抚触治疗中重度HIE患儿,并以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作为评估临床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ehemie encephalopathy,HIE)是因围产期缺氧和缺血,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后遗症。我们将药物联合抚触治疗中重度HIE患儿,并以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作为评估临床疗效的指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抚触治疗 行为神经能力 神经节苷脂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新生儿脑损伤 临床疗效 围产期缺氧
下载PDF
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测定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华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06X期21-21,4,共2页
目的探讨NBNA在新生儿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NBNA对75例围产期高危新生儿和5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测定。结果在75例高危新生儿中发现NBNA评分异常51例,发生率为68%;正常对照组50例,NBNA评分异常2例,发生率为4%,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l... 目的探讨NBNA在新生儿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NBNA对75例围产期高危新生儿和5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测定。结果在75例高危新生儿中发现NBNA评分异常51例,发生率为68%;正常对照组50例,NBNA评分异常2例,发生率为4%,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NBNA评分检查方法可以评价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且检查全面,操作简单,无创伤性,可重复进行,能及早发现轻微脑损伤。方法实用、经济、可靠,灵敏性高,在干预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行为神经能力测定 脑损伤
下载PDF
高压氧对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小莉 李学珍 候春玲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高压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行为神经能力 预后 新生儿窒息
原文传递
丙泊酚诱导全麻剖宫产时血药浓度测定及其对新生儿Apgar评分和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冯颢 金延武 +2 位作者 王端玉 冯昌 丁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80-682,共3页
目的:测定丙泊酚诱导全麻剖宫产时产妇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中的药物浓度,观察它的麻醉效应和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能力(NBNA)的影响。方法:因特殊情况不宜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足月孕妇30例,用丙泊酚2mg/kg诱导联合琥珀胆碱辅助... 目的:测定丙泊酚诱导全麻剖宫产时产妇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中的药物浓度,观察它的麻醉效应和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能力(NBNA)的影响。方法:因特殊情况不宜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足月孕妇30例,用丙泊酚2mg/kg诱导联合琥珀胆碱辅助肌松行全身麻醉剖宫产术(A组),于新生儿娩出时、脐带结扎后分别抽取胎盘侧脐带中脐静脉、脐动脉和母体外周静脉血各5ml,用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血中丙泊酚的浓度,记录产妇术前、意识消失、手术开始、胎儿娩出、手术结束和意识恢复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另随机选择30例常规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孕妇(B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5min时的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出生后3天和10天的NBNA分值。结果:丙泊酚在母体静脉血中的药物浓度为2.26±0.71μg/ml,在正常麻醉范围内。脐静脉血药浓度为0.83±0.25μg/ml,脐动脉血药浓度为0.78±0.24μg/ml,均低于苏醒浓度。术中产妇生命体征平稳,无意识恢复,术后随访无术中知晓发生。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2mg/kg诱导全麻剖宫产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评分无明显影响,产妇处于镇静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麻醉 全身 剖宫产术 血药浓度 APGAR评分 神经行为能力
下载PDF
通信部队作业人员电磁辐射暴露对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佳 孙磊 +5 位作者 陈晟 陶成玉 王琛 陈振中 曹佳 刘晋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探讨电磁辐射对通信部队舱室作业人员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NES-C3系统,对某通信部队326名通信作业人员(观察组)及232名非通信作业人员(对照组)神经行为能力进行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系列加减平均耗时显著减少(P<... 目的探讨电磁辐射对通信部队舱室作业人员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NES-C3系统,对某通信部队326名通信作业人员(观察组)及232名非通信作业人员(对照组)神经行为能力进行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系列加减平均耗时显著减少(P<0.01),系列加减的能力指数显著增加(P<0.01);视觉保留准确判断次数显著增加(P<0.01),视觉保留能力指数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数字检索最快时间显著减少(P<0.05),其能力指数显著增加(P<0.01);听数字广度得分及其能力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通信部队舱室作业人员神经行为能力有一定升高,可能与通信作业的专业训练或电磁辐射低剂量兴奋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通信 军人 舱室 神经行为能力
下载PDF
血中乙醇质量浓度与神经行为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卓先义 卜俊 +1 位作者 向平 沈保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研究血中乙醇质量浓度与神经行为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第三版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测试评价系统(NES-C3),通过自身对照的方式,对233名饮酒者进行神经行为能力的测试。结果当血中乙醇质量浓度≥0.157mg/mL时,视简单反应时和数字筛选... 目的研究血中乙醇质量浓度与神经行为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第三版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测试评价系统(NES-C3),通过自身对照的方式,对233名饮酒者进行神经行为能力的测试。结果当血中乙醇质量浓度≥0.157mg/mL时,视简单反应时和数字筛选能力指数有显著性下降;当血中乙醇质量浓度≥0.204mg/mL时,心算、视觉保留、线条判断能力指数有显著性下降。结论神经行为能力随着血中乙醇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然后随着乙醇的不断代谢,血中乙醇质量浓度的降低,神经行为能力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神经行为学表现 神经行为能力指数 血中乙醇质量浓度
下载PDF
击剑运动员神经行为能力的特征及个性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樊慧 王德建 +1 位作者 安燕 徐黎明 《体育科研》 2012年第6期74-79,共6页
利用神经行为测试评价系统,对148名击剑运动员和58名普通大学生的移动视觉、空间视觉、注意力调转、注意力分配、视简单反应时、视复杂反应时、数字筛选等7个测试项目的正确操作数及正确操作平均耗时及各测试项目的神经行为能力指数(NAI... 利用神经行为测试评价系统,对148名击剑运动员和58名普通大学生的移动视觉、空间视觉、注意力调转、注意力分配、视简单反应时、视复杂反应时、数字筛选等7个测试项目的正确操作数及正确操作平均耗时及各测试项目的神经行为能力指数(NAI)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为击剑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及科学选材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研究结果发现:(1)击剑运动员的空间视觉、注意力调转、注意力分配、视简单反应及视复杂反应等5项测试项目的正确操作平均耗时均非常显著地低于普通大学生;(2)击剑运动员的空间视觉、注意力调转、注意力分配、视简单反应、视复杂反应这5项测试的NAI值显著地高于普通大学生;(3)国家队运动员的数字筛选的正确操作数和NAI值非常显著性地高于省市运动员;(4)注意力分配、数字筛选的NAI值对运动水平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剑 神经行为能力 特征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对其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青 孙国俊 康裕斌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641-642,共2页
关键词 影响 新生儿窒息 神经行为能力
下载PDF
婴儿抚触对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冬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2年第1期19-20,共2页
2000年12月-2001年8月,对30例经导乐分娩的足月新生儿进行抚触,根据鲍秀兰大夫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法”(NBNA)于出生后第3天、7天、14天、28天对新生儿进行测查,与同时期同等条件下出生的30例未经抚触的新生儿进行比较,对NBNA... 2000年12月-2001年8月,对30例经导乐分娩的足月新生儿进行抚触,根据鲍秀兰大夫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法”(NBNA)于出生后第3天、7天、14天、28天对新生儿进行测查,与同时期同等条件下出生的30例未经抚触的新生儿进行比较,对NBNA评分结果及NBNA加分法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表明:新生儿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自动踏步等原始反射,抚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抚触 NBNA NBNA加分法 神经行为能力 影响
下载PDF
Rood疗法对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宁 张金桥 +1 位作者 常燕群 黄智能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2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Rood疗法对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36例为试验组,在常规新生儿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ood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各行1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 目的探讨Rood疗法对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36例为试验组,在常规新生儿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ood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各行1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对照组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上一年收治的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41例,与试验组接受同样的新生儿科常规治疗,并有NBNA测定的详细记录。结果给予Rood疗法治疗的试验组复测NBNA在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及被动肌张力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Rood疗法有利于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d疗法 重度窒息 新生儿 神经行为能力
原文传递
婴儿游泳抚触对婴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燕霞 《黑龙江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110-111,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下一代智力发育的重视,婴儿游泳抚触越来越受到广大年轻父母的欢迎。本文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出生并系统回访的100例婴儿的研究,显示婴儿游泳抚触这种婴儿智能发育干预方式对婴儿神经行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下一代智力发育的重视,婴儿游泳抚触越来越受到广大年轻父母的欢迎。本文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出生并系统回访的100例婴儿的研究,显示婴儿游泳抚触这种婴儿智能发育干预方式对婴儿神经行为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接受干预的婴儿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婴儿游泳抚触已代替了传统单一的躯体保健,得到社会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游泳抚触 婴儿神经行为能力 影响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对慢性神经痛大鼠行为能力和镇痛效果及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马婕妤 冯锋 +4 位作者 宋琼 马艳玲 吕东东 王其敏 李保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70-71,共2页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应用于慢性神经痛大鼠行为能力和镇痛效果及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Spinal dorsal keratin kinase C)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40只已建立模型的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模型组,对照组为选取...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应用于慢性神经痛大鼠行为能力和镇痛效果及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Spinal dorsal keratin kinase C)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40只已建立模型的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模型组,对照组为选取的健康大鼠,每组各20只.实验组和模型组的大鼠模型建立为坐骨神经性损伤,对实验组大鼠行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加以干预,模型组行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不干预.在建模前给药,分3、5、7和14天进行分时,同时进行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免疫染色评分,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数据.结果 建模前各组大鼠的行为学评价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建模后,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的行为能力显著降低,且模型组大鼠的行为能力破坏更为严重.对照组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阳性细胞很少,为阴性表达,模型组在建模后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呈强阳性表达,实验组在建模后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经过14天的治疗变为弱阳性表达,与模型组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表达强度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可显著将慢性神经痛行为能力加以改善、降低大鼠的疼痛起到很好的镇痛效果,与其抑制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 慢性神经痛大鼠行为能力 镇痛效果 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表达
下载PDF
智能发育干预对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秀华 张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4期419-419,共1页
关键词 智能发育干预 新生儿 神经行为能力
下载PDF
不同剂量缩宫素对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舒服常 李慧娟 尹晓光 《安徽医学》 2020年第7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缩宫素(OT)对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使用OT引产经阴道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按OT使用剂量将研究组分为低剂量(2.5 U)OT组(36例)、中...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缩宫素(OT)对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使用OT引产经阴道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按OT使用剂量将研究组分为低剂量(2.5 U)OT组(36例)、中等剂量(5.0 U)OT组(43例)与高剂量(10.0 U)OT组(21例),选取同期未使用OT引产阴道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应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评定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能力,应用经皮黄疸仪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剂量OT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新生儿NBNA评分为(28.44±4.37)分,对照组为(30.21±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OT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OT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中等剂量OT组、高剂量OT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低于低剂量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研究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OT组与对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OT组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结论分娩过程中使用高剂量OT会导致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损害以及增加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素 新生儿 神经行为能力 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及神经行为能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唐生华 《护理研究(下半月)》 2004年第8期1473-1473,共1页
关键词 抚触 新生儿黄疸 神经行为能力 影响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后的神经系统修复潜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玉晴 朱艳萍 《新疆医学》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动物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神经行为改变,了解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后的神经系统自我修复潜能。方法将48只2-3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模型组(24只)和对照组(24只),模型组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并缺氧2.5 h...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动物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神经行为改变,了解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后的神经系统自我修复潜能。方法将48只2-3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模型组(24只)和对照组(24只),模型组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并缺氧2.5 h制备成PVL模型,对照组仅游离右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及缺氧,分别于建模后3 d、7 d和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神经行为能力情况。结果病理切片可见模型组大鼠脑内凋亡细胞、白质结构疏松、神经元细胞凝固性坏死,符合PVL的病理改变。建模后3 d、7 d、14 d两组均可见神经细胞增殖,模型组建模14d增殖细胞数大于建模3 d(P<0.05),髓鞘数目及髓鞘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建模后14 d对照组空间位置觉、学习记忆能力优于模型组(P<0.05),建模后14 d模型组大鼠寻找平台时间较建模后3 d缩短(P<0.05)。结论建立模型符合PVL模型,发生脑损伤后14 d,观察到大鼠脑白质损伤后神经系统存在一定的自我修复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大鼠 脑白质损伤 修复 病理改变 神经行为能力
下载PDF
穴位注射疗法对脑瘫幼鼠脑组织及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恩耀 腾军放 +4 位作者 赵鹏举 简婕 吴鸿 高水波 翟红印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研究穴位注射疗法对脑瘫幼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及肢体运动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颈动脉夹断法制备30只7日龄SD脑瘫幼鼠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针灸组、穴位注射组,每组10只,另设10只7日龄SD健康... 目的:研究穴位注射疗法对脑瘫幼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及肢体运动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颈动脉夹断法制备30只7日龄SD脑瘫幼鼠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针灸组、穴位注射组,每组10只,另设10只7日龄SD健康幼鼠为正常对照组。穴位注射组分别于幼鼠左侧顶颞前斜线和右肢穴位处注射药物,针灸组在相同部位进行针刺。治疗结束后通过悬吊实验、斜坡实验、拒俘反应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等进行神经行为学的疗效评价。取各组幼鼠脑组织进行HE染色,计录正常神经细胞的数量,并检测海马区脑组织及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含量。结果:穴位注射组各神经行为学指标均优于模型对照组及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对照组和针灸组相比,穴位注射组脑组织中正常神经细胞数量较多,海马区NSE含量较高而血清中NSE水平降低。结论:穴位注射疗法可以有效提高脑瘫幼鼠的肢体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且效果优于单纯针灸疗法,其机制可能是在穴位与药物双重作用下,受损神经元得以修复,减少了NSE向血液中的渗漏,从而有效地改善脑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穴位注射 针灸 神经行为能力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全麻用于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杨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025-3026,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Apgar评分 剖宫产手术 神经行为能力 全麻药 硬膜外麻醉 急症剖宫产 麻醉失败 局部麻醉
原文传递
婴儿抚触对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冬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254-255,共2页
关键词 婴儿抚触 新生儿 神经行为能力 儿童保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