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逻辑理路与行动路径
1
作者 姚远 魏建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一经提出便成为热点话题。当前,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亟须开展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基... 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一经提出便成为热点话题。当前,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亟须开展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进行澄清,从实践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等层面建立清晰的思维模型,以阐释其建设目的、意义和方法,并从基于区域类型,把握不同实践中心的建设定位;拓展资源禀赋,破解实践中心的建设之困;培育实践项目,实现实践中心的预期功能等方面为实践中心高质量建设和发展提供策略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逻辑理路 行动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现实挑战与行动路径研究
2
作者 张成胜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助力实施体育强国战略,促进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是新时代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民族传...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助力实施体育强国战略,促进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是新时代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时也面临生存土壤流失、项目参与度不高、文化内涵失真、传承后继乏人等诸多现实挑战,严重阻碍了自身价值的发挥。建议:面对现实挑战,倡导民族传统体育全民健身化;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新路径;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交流与传播,体现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时代价值 现实挑战 行动路径
下载PDF
多元主体参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行动路径
3
作者 杭国荣 张卫民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57,62,共4页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实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政府、社会力量和高职院校等参与主体围绕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共同目标履行各自职能。各参与主体都有自身的利...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实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政府、社会力量和高职院校等参与主体围绕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共同目标履行各自职能。各参与主体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当以自身利益最大化思维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时,会出现局部利益凌驾于整体利益之上的问题,使创新创业教育出现主体不在场或缺位现象。为了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良性发展,应建立多中心治理架构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模式,从强化政府引领与支持、推动校企融合与共振、提升学校教育水平与培养能力等方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 多中心治理 行动路径
下载PDF
论交叉学科的范式建构与行动路径
4
作者 朱小平 张家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交叉学科是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而产生的以复杂性知识生产为逻辑起点,以知识生产、学术组织、制度体系和文化形态四维度协同为逻辑表征的新生学科。交叉学科范式建构应依循“知识—组织—制度—文化”四重逻辑向度,着力推进知识融合创... 交叉学科是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而产生的以复杂性知识生产为逻辑起点,以知识生产、学术组织、制度体系和文化形态四维度协同为逻辑表征的新生学科。交叉学科范式建构应依循“知识—组织—制度—文化”四重逻辑向度,着力推进知识融合创新、组织跨界协同、制度共建共享和文化弥合认同,构建具有跨学科知识体系、超链接学术组织、立体化制度形态和多元化文化共在的学科范式,使交叉学科成为一个多主体参与、多维度协同、多层次交叉、全方位发展的学科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交叉学科 范式建构 行动路径
下载PDF
工艺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路径研究——以从化罗洞工匠小镇为例
5
作者 吴秀娟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7期181-184,共4页
对于集经济与文化于一体的乡村建设而言,在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视角介入到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对于民生经济的促进和文化重构的意义重大。在乡村文化传承出现断层、乡村文化日渐式微的情况下,形... 对于集经济与文化于一体的乡村建设而言,在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再生产的视角介入到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对于民生经济的促进和文化重构的意义重大。在乡村文化传承出现断层、乡村文化日渐式微的情况下,形成合理的文化成长机制是促进非遗手工艺的传承、推动城乡之间的交流互动的有效路径。该文以从化罗洞工匠小镇为例,通过梳理传统工艺文化对乡村旅游及乡村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手工艺文化如何实现创新型转变和经济价值,如何融入时代发展路径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文化 乡村振兴 罗洞工匠小镇 行动路径 乡土记忆
下载PDF
构建城市社区体育治理共同体的现实动因、掣肘因素与行动路径
6
作者 韩宏宇 郑家鲲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城市社区体育治理共同体是立足我国体育治理本土实践的重大创新,是新时代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城市社区体育治理共同体的现实动因、掣肘因素与行动路径进行探究... 城市社区体育治理共同体是立足我国体育治理本土实践的重大创新,是新时代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城市社区体育治理共同体的现实动因、掣肘因素与行动路径进行探究。研究认为,加快构建城市社区体育治理共同体是治理形态向“强国家-强社会”转型的实践要求,是治理结构从“机械联合体”迈向“有机共同体”的现实诉求,是治理动力由“外部推动”向“内生自发”转变的内在要求。目前,治理重心下移不足的“悬浮化”、治理主体共治不彰的“碎片化”、公私治理价值不容的“公共性”等困境是制约构建城市社区体育治理共同体的主要掣肘因素。基于此,提出清责赋权增能,增强治理网络向心力;完善共治机制,提升多元主体整合力;推进利益共容,激发共同体发展内驱力等三方面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体育治理共同体 现实动因 掣肘因素 行动路径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欧盟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路径研究——基于芬兰、瑞典、法国、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比较
7
作者 修南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97,共20页
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目标和方向。欧盟作为其中的先行者,正在联合各成员国的力量以重塑教育数字化生态。借助罗斯威尔和泽格维尔德的政策工具分类理论,可知欧盟各成员国的数字化层次虽然不一,行使政策工具类型亦存在差... 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目标和方向。欧盟作为其中的先行者,正在联合各成员国的力量以重塑教育数字化生态。借助罗斯威尔和泽格维尔德的政策工具分类理论,可知欧盟各成员国的数字化层次虽然不一,行使政策工具类型亦存在差别,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路径具有一定的共性。芬兰、瑞典、法国、匈牙利、罗马尼亚等欧盟国家均以资金投入、信息支持、公共服务、教育培训、基础设施等供给型政策工具牵引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制定目标规划、实施策略举动、强化法律管制和注重考核评估等环境型政策工具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打造空间;又在政府采购、服务外包、示范工程等需求型政策工具下拉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欧盟国家范例表明应精确使用供给型政策工具,合理配置要素;善于利用环境型政策工具,详尽实施细则;加大运用需求型政策工具,释放政策活力,以在稳定的政策架构中,增强政策工具的“推—拉”作用,促进教育数字化的高质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国家 教育数字化转型 政策工具 行动路径
原文传递
“数智”赋能智慧档案建设的理论逻辑与行动路径
8
作者 衣俊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0106-0109,共4页
数智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集群融合与聚变发展,驱动万物互联、智慧创新,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加速推进,档案工作数智化转型态势明显,智慧档案建设势在必行。本文通过研究智慧档案建设的理论逻辑与行动路径,秉持以人为本理念,... 数智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集群融合与聚变发展,驱动万物互联、智慧创新,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加速推进,档案工作数智化转型态势明显,智慧档案建设势在必行。本文通过研究智慧档案建设的理论逻辑与行动路径,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强化数据赋能、技术赋能、制度赋能、文化赋能和智力赋能,探讨如何加强智慧档案建设,推动档案馆的“智慧化”智慧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档案建设 理论逻辑 行动路径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的行动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鹏 仝玉林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第21期30-33,共4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人才资源支撑与创新驱动支撑,并在服务产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提质增效。当前存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失位、教育结构失重、产教供需失衡等困境。为了实现创新创业与产业发展的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人才资源支撑与创新驱动支撑,并在服务产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提质增效。当前存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失位、教育结构失重、产教供需失衡等困境。为了实现创新创业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高职院校应完善“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治理体系、构建“创业课程+创业实践”的课程体系、健全“产业中来+产业中去”的研究体系。为社会输送创新创业型人才,向产业发展输送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 提质增效 行动路径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内生逻辑与行动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鑫 尚雯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6,共7页
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可靠路径,也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在共生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通过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和共生环境三重内生逻辑发挥作用。目前,民族地区教育... 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可靠路径,也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在共生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通过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和共生环境三重内生逻辑发挥作用。目前,民族地区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面临共生单元发展不完备、共生关系尚待改善、共生环境不友好三方面的困境,而优化共生单元、改善共生关系、培育共生环境是民族地区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民族地区 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扶贫 行动路径
原文传递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历史传承与行动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海梅 迟尧林 《职业技术》 2023年第5期51-56,共6页
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研究新时代高职教育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调查目前高职教育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困境入手,研究我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传承启示,提出了构建“企业+学校+家庭”协同培... 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研究新时代高职教育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调查目前高职教育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困境入手,研究我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传承启示,提出了构建“企业+学校+家庭”协同培育体系的行动路径,包括加强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增强企业协同育人意识,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打造“匠心·匠气·匠技”双师型师资队伍,营造校企协同育人文化环境,以及重视家庭教育的促进作用,以期为新时代高职教育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匠精神 历史传承 行动路径
下载PDF
产业兴旺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逻辑机理与行动路径
12
作者 闫晓静 孟悌清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6-88,共3页
共同富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性举措,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产业兴旺既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推动力,对于促进乡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 共同富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性举措,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产业兴旺既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推动力,对于促进乡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产业兴旺和共同富裕的内涵与逻辑关系,并对产业兴旺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行动路径作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兴旺 共同富裕 逻辑机理 行动路径
下载PDF
新教育视角下的劳动教育理想及其行动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鹏飞 钱永慧 杨帆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4,共7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功能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其课程形态已从最初的规范化课程、专门性课程发展为完整独立的课程体系。但是,由于存在师资力量、资源建设、实践场域、制度保障、家校社合作等方面的现实不足,劳动教育的实施成...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功能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其课程形态已从最初的规范化课程、专门性课程发展为完整独立的课程体系。但是,由于存在师资力量、资源建设、实践场域、制度保障、家校社合作等方面的现实不足,劳动教育的实施成效有待提高。通过总结建国以来的劳动教育改革经验,新教育实验认为,应以明确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强化劳动教育的师资建设、创新劳动教育的学习方式、优化劳动教育的支持环境、加强劳动教育的外部保障为理想追求和具体目标。在行动路径上,应该通过专兼评聘的方式扩充优质师资,借助研发卓越劳动课程、制定习惯养成计划、搭建家校共育平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劳动教育共同体、加强配套政策供给等行动解决问题。在新教育的视角下明确劳动教育的理想追求,结合新教育的行动路径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有助于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高效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育实验” 劳动教育 教育理想 行动路径
下载PDF
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行动路径 被引量:21
14
作者 肖卫东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乡村特色产业是相对于传统种养业的产业,是“乡村独有”“特色鲜明”的产业,类型多样、业态丰富,其重要作用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协调统一,蕴含了赋能乡村振兴的多重内在逻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有助于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产... 乡村特色产业是相对于传统种养业的产业,是“乡村独有”“特色鲜明”的产业,类型多样、业态丰富,其重要作用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协调统一,蕴含了赋能乡村振兴的多重内在逻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有助于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兴旺;有助于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促进生态宜居;有助于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乡风文明;有助于重塑乡村治理的组织结构与社会结构,促进治理有效;有助于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渠道,促进生活富裕。新发展阶段,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产业聚合力;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彰显赋能的“绿色基因”;构建“县城—乡镇—村庄”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乡村特色产业空间布局,拓展赋能空间溢出效应;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夯实赋能的产权基础;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赋能的“双轮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特色产业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 内在逻辑 行动路径
下载PDF
中国支持东非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动因与行动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起兵 梁娈 陈红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支持东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当地青年技能水平和就业率是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面向未来的重要议题,也是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和赋能东非减贫的有效路径。基于政策文本和实践案例比较分析,确定区域国别研究不系统、缺乏顶层设计、... 支持东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当地青年技能水平和就业率是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面向未来的重要议题,也是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和赋能东非减贫的有效路径。基于政策文本和实践案例比较分析,确定区域国别研究不系统、缺乏顶层设计、资历框架不统一是制约中国支持东非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支持东非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行动路径,涵括加强区域国别研究、输出中国职教模式、共建共享一体化资历框架等,以期通过职业教育的“精准合作”来回应新形势下东非人民的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 职业教育 合作动因 行动路径
下载PDF
中国财政治理的理念嬗变、价值意蕴与行动路径——一个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卫志民 杨修博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6,共9页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为治理理念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标促使着财政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回溯我国财政治理理念的嬗变过程并归结其内在逻辑,可以发现,现代财政治理的价值意蕴主要涉及导向性...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为治理理念在财政领域的延伸,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标促使着财政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回溯我国财政治理理念的嬗变过程并归结其内在逻辑,可以发现,现代财政治理的价值意蕴主要涉及导向性与服务性、多元性与民主性、法治性与规范性、科学性与公平性以及联动性与开放性等五个维度。由此,推进财政治理现代化的行动路径包括:与时俱进地推进财政治理现代化;发展财政治理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稳步推进财政治理的法治化建设;构建科学公平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协调联动”“开放包容”,努力展现“大国财政”的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财政治理 价值内涵 行动路径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体育旅游者行动路径与行为促进研究
17
作者 李琳琳 罗帅呈 李腾龙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8-126,共9页
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拉动消费升级、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的质性研究方法,在系统梳理体育旅游行为研究概念、维度和现状的基础上,以文化学和行为学为... 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拉动消费升级、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的质性研究方法,在系统梳理体育旅游行为研究概念、维度和现状的基础上,以文化学和行为学为理论基础,借从“无极”到“太极”间的演化与融合,诠释了“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后相融相生、此消彼长、相依相存的演进关系。研究指出,体育旅游者行为背后的本质规律与内在联系遵循“文化识别-价值认同-行为选择”的行动路径。在此基础上,基于行动理论,提出了“科”与“融”并驾齐驱、“策”与“情”协同助力、“危”与“机”辩证审视、“信”与“宣”双向驱动、“域”与“群”彼此联动、“点”与“面”互为支撑的体育旅游者行为促进模型,旨在多渠道为体育旅游者在沉浸式、内涵性、高质量、可持续、归属感、全域化等方面实现深度休闲体育旅游提供行动指导,有效助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与战略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 行动路径 行为促进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静茹 周辉 付明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6期134-137,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助力乡村振兴是共青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的体现,是党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新时代高校共青团与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与乡村振兴有效融...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助力乡村振兴是共青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的体现,是党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新时代高校共青团与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的契合点,提出高校共青团在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中要坚持系统论观点,坚持问题导向,夯实顶层设计和平台建设,以思想建设为引领、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平台建设为支撑,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共青团 助力乡村振兴 行动路径
下载PDF
乡村共同体重建的现实基础、困境及行动路径
19
作者 刘丽 李睬欧 石成钰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0-52,共3页
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我国乡村社会已形成了悠久的乡村共同体传统,为重建乡村共同体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当今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现实条件下,我国乡村共同体的内生动力也面临深刻变化,给乡村共同体的生发带来一些困难和挑... 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我国乡村社会已形成了悠久的乡村共同体传统,为重建乡村共同体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当今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现实条件下,我国乡村共同体的内生动力也面临深刻变化,给乡村共同体的生发带来一些困难和挑战。重建乡村共同体应从构建经济关联、建立有效沟通、弘扬共同体意识、完善乡村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构建乡村共同体生发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共同体 重建 现实基础 困境 行动路径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与乡村建设行动:亲和性、实践史与行动路径选择
20
作者 尹广文 《兰州学刊》 2023年第8期139-149,共11页
中国社会工作与百年乡村建设行动一直相伴而行,并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相得益彰,形成了较强的专业亲和性、价值亲和性和实践亲和性。在不同时期的乡村建设行动实践中,尤其在乡村慈善救济和社会福利、乡村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乡村社... 中国社会工作与百年乡村建设行动一直相伴而行,并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相得益彰,形成了较强的专业亲和性、价值亲和性和实践亲和性。在不同时期的乡村建设行动实践中,尤其在乡村慈善救济和社会福利、乡村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乡村社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中国社会工作不断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积极开展一系列本土化实务实践,既促成了自我的知识生成,又形塑着自身的品格特质,更有力助推着乡村社会的各项民生福祉和社会事业。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社会工作的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乡村全面振兴亦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参与和服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手段介入乡村振兴,要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其价值选择,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其基本抓手,以社区工作为其核心工作模式,以公共服务供给为其主要内容,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其目标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 乡村建设行动 亲和性 实践史 行动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