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齿圈柔性对航空行星齿轮系统偏载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1
作者 丁硕 罗源 +1 位作者 李铭 宁永旭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行星齿轮系统因其体积小、质量轻、承载能力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器传动设备中,但由于各种误差造成的偏载问题无法避免,严重的偏载状态将会导致行星系统的优点无法充分发挥。以某型号航空行星齿轮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内齿圈柔性... 行星齿轮系统因其体积小、质量轻、承载能力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器传动设备中,但由于各种误差造成的偏载问题无法避免,严重的偏载状态将会导致行星系统的优点无法充分发挥。以某型号航空行星齿轮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内齿圈柔性变化对系统偏载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试验测量了不同的行星数以及不同轮缘厚度下内齿圈挠度、应力及应变,分析了偏载的影响机制并评估了行星数及轮缘厚度对系统偏载行为的影响程度;利用层级有限元模型完成了大型航空行星系统的高级仿真计算和分析任务,量化了内齿圈柔性变化对系统载荷分布以及齿圈偏移的影响机制。将试验与仿真计算结果在相同的参数范围内进行拟合对比,评估了仿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大型航空行星齿轮系统内齿圈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结构优化指导,能够极大降低该类大型航空设备在设计和迭代过程中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行星齿轮系统 内齿圈柔性试验 偏载分析 仿真计算
下载PDF
含点蚀的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及损伤评估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甄冬 李东凯 +3 位作者 刘英辉 梁小夏 冯国金 张浩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1,共8页
齿面点蚀是一种典型的行星齿轮系统故障。为识别点蚀状态,本文开展动力学特性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评估指标。首先,虑及过渡曲线和齿间结构耦合效应,利用改进Weber法建立了精确的含点蚀故障齿轮副啮合刚度模型,并研究了故障程度对啮... 齿面点蚀是一种典型的行星齿轮系统故障。为识别点蚀状态,本文开展动力学特性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评估指标。首先,虑及过渡曲线和齿间结构耦合效应,利用改进Weber法建立了精确的含点蚀故障齿轮副啮合刚度模型,并研究了故障程度对啮合刚度的影响规律。然后,综合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静态传动误差、齿侧间隙和时变振动传递路径等多种因素构建了行星齿轮系统平移-扭转动力学模型,揭示了点蚀程度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基于振动信号频谱特点提出了边带能量因子(Sideband Energy Factor,SEF)用于损伤评估。最后,利用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及所提指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行星齿轮系统 齿面点蚀 动力学特性 边带能量因子 损伤评估
下载PDF
热变形不同工况参数对行星齿轮系统齿隙影响规律研究
3
作者 吴志剑 王靖岳 +1 位作者 张成强 丁建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175,共7页
针对不同工况条件下,行星齿轮系统的齿侧间隙因热变形所发生的改变,提出一种包含内啮合副热变形的行星齿轮系统齿侧间隙改变量理论计算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稳态热-结构耦合场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获得不同工况下的稳态温度场... 针对不同工况条件下,行星齿轮系统的齿侧间隙因热变形所发生的改变,提出一种包含内啮合副热变形的行星齿轮系统齿侧间隙改变量理论计算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稳态热-结构耦合场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获得不同工况下的稳态温度场数据。基于所提出的模型并结合稳态温度场数据,分析变转速、变扭矩以及恒功率3种工况下,行星齿轮系统齿侧间隙随工况参数的变化规律,可为行星齿轮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系统 工况参数 热变形 齿侧间隙
下载PDF
风机行星齿轮系统齿轮裂纹故障诊断 被引量:33
4
作者 桂勇 韩勤锴 +1 位作者 李峥 褚福磊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9-175,205,共7页
针对风力发电机实际行星齿轮系统,由于幅值及相位调制现象(各种制造误差不可避免等原因所导致)带来的故障诊断难题,搭建了含各种制造误差的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出现裂纹故障以后,故障对时变啮合刚度以及传递误差的影响,通过数值求解... 针对风力发电机实际行星齿轮系统,由于幅值及相位调制现象(各种制造误差不可避免等原因所导致)带来的故障诊断难题,搭建了含各种制造误差的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出现裂纹故障以后,故障对时变啮合刚度以及传递误差的影响,通过数值求解,对比行星轮、太阳轮以及齿圈出现故障后与正常齿轮系统的包络谱结构特性,总结了故障特征频率。在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实验台上进行裂纹故障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总结的故障特征频率可以作为风力发电机裂纹故障诊断及定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行星齿轮系统 裂纹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变速行星齿轮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1
5
作者 桂勇 韩勤锴 +1 位作者 李峥 褚福磊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0-226,396,共7页
针对风力发电机行星齿轮系统变速非平稳工况,且故障信号耦合调制严重、传递路径复杂、噪声污染严重等特点,提出了基于阶次包络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详细阐述了方法原理和实现流程。通过对变速工况下的仿真加速度信号进行阶次包络分析,对... 针对风力发电机行星齿轮系统变速非平稳工况,且故障信号耦合调制严重、传递路径复杂、噪声污染严重等特点,提出了基于阶次包络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详细阐述了方法原理和实现流程。通过对变速工况下的仿真加速度信号进行阶次包络分析,对比行星轮、太阳轮以及齿圈出现故障后与正常齿轮系统的阶次包络谱结构特性,总结了不同部件故障的特征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变速行星齿轮系统试验信号的分析表明:阶次包络分析方法能较好地抑制噪声干扰,反映故障特征清楚,且故障特征能作为变转速时行星齿轮系统故障诊断和定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行星齿轮系统 故障诊断 变转速
下载PDF
环路式复合行星齿轮系统功率流的杠杆分析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琳 刘凯 +3 位作者 崔亚辉 王宏江 张宝锋 刘晓琳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1-907,共7页
环路式复合行星齿轮系统因其结构关系复杂,导致系统中各基本构件之间的转矩与功率关系复杂多变,形成多种功率流类型。为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快速判断系统的功率流类型,提出了一种复合式杠杆分析方法。在单一行星轮系的杠杆模型的基础上,结... 环路式复合行星齿轮系统因其结构关系复杂,导致系统中各基本构件之间的转矩与功率关系复杂多变,形成多种功率流类型。为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快速判断系统的功率流类型,提出了一种复合式杠杆分析方法。在单一行星轮系的杠杆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耦合系统的结构特性,应用叠加原理,建立了反映环路系统特性的复合式杠杆模型,并介绍了该模型在单环路系统特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在分析中,该模型可以直观反映出各基本构件之间的转速关系,转矩关系以及功率关系,继而得出单环路系统的功率流类型。结合模型中反映行星轮系与封闭机构的特性参数的力臂,还可计算出上述特性的数值。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该方法在双环路系统的功率流类型分析中的推广应用,为多环路系统的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式复合行星齿轮系统 复合式杠杆模型 功率流 循环功率
下载PDF
利用行星架附加阻尼的行星齿轮系统减振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沈允文 邵长健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31,共3页
在建立2K- H 型行星齿轮系统动态分析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用复模态理论和矩阵摄动方法讨论了行星架附加粘性阻尼的阻尼灵敏度分析,并用Fourier 级数法求解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提出了一种粘性阻尼线性系统的动态分析和减振设... 在建立2K- H 型行星齿轮系统动态分析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用复模态理论和矩阵摄动方法讨论了行星架附加粘性阻尼的阻尼灵敏度分析,并用Fourier 级数法求解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提出了一种粘性阻尼线性系统的动态分析和减振设计的有效方法。通过算例给出了模态固有频率、阻尼灵敏度和动态响应的计算结果,得出了对工程应用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系统 行星 粘弹性阻尼 减振 振动
下载PDF
大型行星齿轮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安麟 蒋涛 +1 位作者 昝鹏宇 张葆华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9年第3期253-257,共5页
大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工况复杂,安全性能要求高,常规的设计方法因过于注重安全性,设计的结果偏于保守,技术经济指标不佳.以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为对象,提出了大型机构可靠性设计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即以齿轮的关键参数——齿数、齿宽、模数... 大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工况复杂,安全性能要求高,常规的设计方法因过于注重安全性,设计的结果偏于保守,技术经济指标不佳.以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为对象,提出了大型机构可靠性设计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即以齿轮的关键参数——齿数、齿宽、模数为设计变量,充分考虑工程设计的约束性、多解性等特征,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可靠性分析计算,并在MATLAB优化工具箱里采用积极集策略进行多目标优化.将得到的结果与传统设计方案结果相比较,为大型行星齿轮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行星齿轮系统 可靠性设计 多目标优化 积极集策略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行星齿轮系统多目标优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向阳 韩洵 +1 位作者 艾星 傅嵩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52-1358,共7页
在行星齿轮多目标优化中,传统粒子群算法(PSO)与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APSO)在复杂约束下不易收敛或易陷入局部最优。为此,提出改进的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D-APSO)并进行行星齿轮高功率密度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以最小体积、最大传动效率... 在行星齿轮多目标优化中,传统粒子群算法(PSO)与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APSO)在复杂约束下不易收敛或易陷入局部最优。为此,提出改进的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D-APSO)并进行行星齿轮高功率密度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以最小体积、最大传动效率和最小中心距为多目标优化函数,综合考虑行星齿轮传动的边界协调条件,利用惩罚函数法处理约束条件,对目标进行D-APSO算法下的优化计算。结果表明:D-APSO算法在优化求解效果和速度上明显优于传统PSO算法和APSO算法,在满足行星齿轮系统承载性能的条件下,使行星齿轮系统具有更小的体积及中心距,并表现出更优的传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系统 自适应权重 粒子群算法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单环路复合行星齿轮系统动态跟随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琳 刘凯 +3 位作者 崔亚辉 王宏江 张宝锋 刘晓琳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258,共6页
以单环路复合行星齿轮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系统转速与转矩的影响因素以及调节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映系统动态跟随性能的转速灵敏度与转矩灵敏度概念,并获得对应的表达式。此后进一步研究了转速与转矩灵敏度的影响参数以及影响规律... 以单环路复合行星齿轮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系统转速与转矩的影响因素以及调节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映系统动态跟随性能的转速灵敏度与转矩灵敏度概念,并获得对应的表达式。此后进一步研究了转速与转矩灵敏度的影响参数以及影响规律,结合系统结构参数对传动效果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动态跟随性能以及传动效果的系统设计准则。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文中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输出转速相对于输入转速灵敏度以及输出转矩相对于输入转矩灵敏度由差动轮系特性参数K以及封闭机构传动比iP共同决定,而输出转速与输出转矩相对于iP的灵敏度可通过选用合适的K来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路复合行星齿轮系统 动态跟随性能 灵敏度 设计准则
下载PDF
啮合角变化的斜齿行星齿轮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捷 廖映华 黄波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5-39,51,共6页
当考虑轴承变形时,各齿轮中心位置将发生偏移时,从而使啮合副的啮合角发生变化。传统的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时,为了降低建模的复杂程度,将啮合角视为常值,因此,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不能反映啮合角和重合度变化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当考虑轴承变形时,各齿轮中心位置将发生偏移时,从而使啮合副的啮合角发生变化。传统的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时,为了降低建模的复杂程度,将啮合角视为常值,因此,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不能反映啮合角和重合度变化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为了分析啮合角对斜齿行星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采用齿轮的实际中心位置坐标表示齿轮副的啮合角,建立了一种新的啮合角变化的斜齿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Matlab求解计算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得到的系统动态响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啮合角变化对行星齿轮系统动态特性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行星齿轮系统 时变啮合角 动力学建模 动态响应
下载PDF
具有柔性内齿圈的行星齿轮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立新 吴双马 +1 位作者 刘军辉 陈林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3,共4页
将太阳轮、行星轮和行星架视为刚体,内齿圈视为柔性体,构建了行星齿轮系统的刚柔耦合纯扭转模型,根据运动约束条件,推导出了柔性内齿圈的运动方程。经过对柔性运动方程进行分离变量和积分处理后,得到了内齿圈的柔性变形方程和刚性扭转... 将太阳轮、行星轮和行星架视为刚体,内齿圈视为柔性体,构建了行星齿轮系统的刚柔耦合纯扭转模型,根据运动约束条件,推导出了柔性内齿圈的运动方程。经过对柔性运动方程进行分离变量和积分处理后,得到了内齿圈的柔性变形方程和刚性扭转位移方程,并与其他刚性构件的运动方程进行结合,构造出了整个行星齿轮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数值分析,归纳出了三种典型的振动模式:扭转振动模式、行星轮振动模式和内齿圈振动模式;与刚体模型相比,系统的固有频率出现下降但阶数增多;内齿圈的柔性越大,系统的固有频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内齿圈 动态特性 刚柔耦合模型 行星齿轮系统
下载PDF
随机齿侧间隙下行星齿轮系统的修形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靖岳 乔乐群 +1 位作者 郑珺文 王军年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3年第5期27-34,共8页
建立一个包含随机齿侧间隙、摩擦、时变啮合刚度等影响齿轮振动因素的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使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对系统进行求解,并分析激励频率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修形的主动降噪措施对系统进行改进,重新计算行星齿轮系统的动力学方... 建立一个包含随机齿侧间隙、摩擦、时变啮合刚度等影响齿轮振动因素的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使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对系统进行求解,并分析激励频率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修形的主动降噪措施对系统进行改进,重新计算行星齿轮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求解并分析激励频率对改进之后系统的影响,并和原始系统得到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修形对于齿轮系统的减振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随机齿侧间隙 修形
下载PDF
CVT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14
作者 李启海 宋永吉 葛德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9-63,共5页
以某型汽车CVT行星齿轮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接触理论及Recur Dyn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行星齿轮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针对不同工况下行星齿轮系统可视化研究,分析了行星轮系在啮合过程中动态接触力及变化规律,验证了转速与交变载... 以某型汽车CVT行星齿轮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接触理论及Recur Dyn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行星齿轮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针对不同工况下行星齿轮系统可视化研究,分析了行星轮系在啮合过程中动态接触力及变化规律,验证了转速与交变载荷的周期性关系是影响轮齿正确啮合的关键因素。仿真分析表明,对于建立的行星齿轮系统可客观显示出各零部件动态特性,其仿真值与理论值相吻合,该研究成果可为齿轮的振动与冲击进一步分析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动力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系统 多体动力学 仿真分析 动态接触力
下载PDF
双排行星齿轮系统的齿轮优化修形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容川 周云山 +3 位作者 胡哓岚 程建飞 傅兵 张飞铁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8-1124,共7页
金属带式CVT中采用行星轮机构来实现前进挡与倒挡的切换,而双排行星轮机构因增加了一排行星轮导致系统自由度增加,激励也随之增加,从而增大了CVT在倒挡时的啸叫噪声。本文中以某款金属带式CVT为研究对象,通过噪声测试和阶次分析判断其... 金属带式CVT中采用行星轮机构来实现前进挡与倒挡的切换,而双排行星轮机构因增加了一排行星轮导致系统自由度增加,激励也随之增加,从而增大了CVT在倒挡时的啸叫噪声。本文中以某款金属带式CVT为研究对象,通过噪声测试和阶次分析判断其倒挡噪声来源为行星齿轮系。为降低其倒挡时齿轮啸叫,对双排行星轮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考虑了齿侧间隙,建立了非线性纯扭振模型,并以行星齿轮振动加速度方差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行星齿轮修形量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齿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齿轮优化修形提升了该CVT的声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级变速器 双排行星齿轮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齿轮啸叫 齿轮修形 遗传算法优化
下载PDF
不同工况下机电复合传动装置行星齿轮系统瞬态温度场 被引量:7
16
作者 庞大千 曾根 +3 位作者 李训明 郭磊 赵富强 孙占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68-2277,共10页
机电复合传动装置时常处于高速、重载、高油温等恶劣环境中,导致装置内行星齿轮系统的瞬态啮合温度急剧上升。利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转速、不同载荷以及变转速恒功率条件下的行星齿轮系统模型瞬态温度场进行计算。分析不同条件下太阳轮及... 机电复合传动装置时常处于高速、重载、高油温等恶劣环境中,导致装置内行星齿轮系统的瞬态啮合温度急剧上升。利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转速、不同载荷以及变转速恒功率条件下的行星齿轮系统模型瞬态温度场进行计算。分析不同条件下太阳轮及行星轮的瞬态温度曲线及齿面发热情况,绘制不同工况下齿顶面及齿根面瞬态温度场三维曲线,详细讨论齿面瞬态温度相对增长关系以及增长量,得到不同转速、不同扭矩以及输出功率对于太阳轮及行星轮的瞬态温度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转速条件下,太阳轮与行星轮齿根面温度与齿顶面最高温度随着转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太阳轮转速大于5000 r/min后最高温度的升高率则逐渐降低;在恒功率条件下,随着转速增大,太阳轮与行星轮齿顶面和齿根面最高温度降低的绝对值基本等于上一个转速点的2倍。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复合传动装置 行星齿轮系统 齿面瞬态温度场 试验对比验证
下载PDF
机电复合传动高线速转子-行星齿轮系统耦合振动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根 马长军 +2 位作者 庞大千 李同辉 张楠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6-164,共9页
机电复合传动系统作为未来传动形式的主要发展方向,有着传递功率大,运转速度高等特点。在运行过程中转子自身由于高转速所带来的振动会与行星齿轮啮合时产生的振动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转子-行星齿轮系统耦合振动过程。建立了机电复合传动... 机电复合传动系统作为未来传动形式的主要发展方向,有着传递功率大,运转速度高等特点。在运行过程中转子自身由于高转速所带来的振动会与行星齿轮啮合时产生的振动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转子-行星齿轮系统耦合振动过程。建立了机电复合传动转子-行星齿轮系统耦合振动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转速下转子-行星齿轮系统振动特性,开展了转子-行星齿轮系统模态分析并将模态分析结果与振动特性进行了对比,通过研究转子-行星齿轮系统的振动特性,揭示了系统振动随转速升高而增大,在经过一定转速区间时振动会维持在一定水平内,随着转速继续升高,系统振动又将逐渐增大。通过研究得到了齿轮系统与驱动电机转子耦合作用下的振动特性,为机电复合传动系统高速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复合传动系统 转子-行星齿轮系统 耦合振动特性 模型分析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直齿圆柱行星齿轮系统的模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立峰 朱如鹏 《机械工程师》 2009年第1期67-68,共2页
利用APDL语言建立行星齿轮的参数化模型,通过修改参数文件中的齿轮相关参数,在ANSYS软件中自动建立相应的行星轮系模型。通过ANSYS求解得到行星齿轮系固有频率以及对应的模态振型,为齿轮系统设计提供方便。
关键词 齿轮 行星齿轮系统 模态分析 APDL
下载PDF
基于共振稀疏分解的行星齿轮系统多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磊 张慧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1年第4期135-137,140,共4页
针对多级行星齿轮箱中不同齿轮振动特性的不同,提出基于共振稀疏分解(RSSD)的行星齿轮系统多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使用RSSD将振动信号分解成高低共振分量,根据高低共振分量信号的时频包络谱,提取不同齿轮的故障特征;通过选择合适的品质... 针对多级行星齿轮箱中不同齿轮振动特性的不同,提出基于共振稀疏分解(RSSD)的行星齿轮系统多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使用RSSD将振动信号分解成高低共振分量,根据高低共振分量信号的时频包络谱,提取不同齿轮的故障特征;通过选择合适的品质因子将复杂信号分解为包含不同特征频率的振动分量,可有效地提取隐藏在低共振分量中的齿轮故障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系统 共振稀疏分解 故障诊断
下载PDF
轴孔位置误差对行星齿轮系统均载系数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姬中晴 刘增民 《新世纪水泥导报》 CAS 2023年第4期62-66,共5页
建立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不同的轴孔位置误差形式和误差量对行星齿轮均载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行星齿轮系统中,最大均载系数与轴孔位置误差量呈正相关,均载系数会随误差量的增大而增大;横向误差比径向误差对均载系数的影响... 建立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不同的轴孔位置误差形式和误差量对行星齿轮均载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行星齿轮系统中,最大均载系数与轴孔位置误差量呈正相关,均载系数会随误差量的增大而增大;横向误差比径向误差对均载系数的影响更为显著;加工制造过程中,应尽量减小横向误差量,控制径向误差在一定范围内;在行星齿轮系统中,太阳轮浮动结构比太阳轮不浮动结构具有更好的载荷均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系统 位置误差 均载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