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薛敬东教授运用“补肝体强肝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
作者 安静 叶苗青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725-728,共4页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紫癜病”范畴。该篇介绍名中医薛敬东运用“补肝体强肝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薛敬东教授认为ITP为初起外来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紫癜病”范畴。该篇介绍名中医薛敬东运用“补肝体强肝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薛敬东教授认为ITP为初起外来风燥邪毒,或肝火旺盛伤及血络,随着病程进展,情志失调成为病情进展变化的主要因素,后期以肝郁脾虚、肝肾阴虚为主要病机。薛敬东教授基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从脏腑理论出发,结合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和肝肾同源的理论基础,总结提出补肝体,强肝用的学术思想。与大多数学者认为的肝为刚脏宜清不同,薛敬东教授指出肝脏不宜一味地用清法,行气破气之品均可伤及肝脏的阳气。薛敬东教授强调用补法即补肝体强肝用治疗ITP肝火偏盛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补肝体 中医 名医经验 薛敬东
下载PDF
张氏肝病流派从“补肝体强肝用”辨治臌胀 被引量:4
2
作者 唐颖慧 李粉萍 +3 位作者 薛敬东 杨跃青 何瑾瑜 叶苗青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6期763-766,共4页
探讨长安医学张氏肝病流派“补肝体强肝用”的学术思想。通过对临床诊治思路、临床医案的总结,探讨辨治臌胀的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长安医学张氏肝病流派基于整体观念、脏腑学说理论,根据肝体阴用阳、肝肾同源、精血同源特点,提... 探讨长安医学张氏肝病流派“补肝体强肝用”的学术思想。通过对临床诊治思路、临床医案的总结,探讨辨治臌胀的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长安医学张氏肝病流派基于整体观念、脏腑学说理论,根据肝体阴用阳、肝肾同源、精血同源特点,提出“补肝体强肝用”的学术思想,用于治疗臌胀阴虚水停证、脾肾阳虚证、水湿内停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臌胀 补肝体 阴虚水停证 脾肾阳虚证 水湿内停证 长安医学张氏病流派
下载PDF
基于“肝体阴用阳”探讨女性玫瑰痤疮的病机和治法
3
作者 吴思琪 任建勋 +4 位作者 李亚琴 马梦茜 汪津禾 李雅宁 郎娜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516-2519,共4页
“肝体阴用阳”指肝以藏血为体,疏泄为用。本文在“肝体阴用阳”理论指导下,结合女性生理特点,简要探讨了女性玫瑰痤疮与肝的发病关系及治法方药,认为虽病变表现在面部,却与肝关系密切。肝体藏血属阴,阴血不足导致血虚化燥,日久耗损阴... “肝体阴用阳”指肝以藏血为体,疏泄为用。本文在“肝体阴用阳”理论指导下,结合女性生理特点,简要探讨了女性玫瑰痤疮与肝的发病关系及治法方药,认为虽病变表现在面部,却与肝关系密切。肝体藏血属阴,阴血不足导致血虚化燥,日久耗损阴液、气火上逆;肝的功能特点主动属阳,肝失疏泄导致气机不畅,久郁化火、火热上炎;肝体用失调,木火刑金,日久导致面部皮肤持续性潮红、干燥、瘙痒等。临证治疗时,谨守“肝体阴用阳”的理论内涵,重视滋养阴血以补养肝体,调达气机以恢复肝用,采用肝体、用并调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时结合女性患者实际情况,可考虑使用四物汤、四逆散、逍遥散、苁蓉牛膝汤等方加减化裁,以供临床治疗女性玫瑰痤疮用药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阴用阳 用失和 补肝体 女性
下载PDF
张瑞霞运用“补肝体强肝用通肝络”治疗积聚病经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卯勤 薛敬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61-1463,共3页
积聚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腹部积块,如慢性肝炎并肝脾肿大,肝纤维化,肝硬化,肝恶性肿瘤等而无明显腹水、出血、肝昏迷等症者。张瑞霞认为肝体失养、肝用不足是积聚的病机关键,肝络不通是病理基础。其治疗当以补肝体、强肝用、通肝络相结合... 积聚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腹部积块,如慢性肝炎并肝脾肿大,肝纤维化,肝硬化,肝恶性肿瘤等而无明显腹水、出血、肝昏迷等症者。张瑞霞认为肝体失养、肝用不足是积聚的病机关键,肝络不通是病理基础。其治疗当以补肝体、强肝用、通肝络相结合,根据症状及舌脉调整三者比例,从而达到恢复肝脏生理功能,缩小或软化积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聚 张瑞霞 名医经验 硬化 补肝体
原文传递
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溢泪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5
作者 高佳 杨永刚 +1 位作者 赵颖 汪伟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122-126,共5页
目的通过查阅明、清朝代10部眼科古籍中关于溢泪的记载,总结中药口服治疗溢泪用药规律,拟为临床遣方用药治疗该病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搜索、查阅、整理明清眼科古籍中中药口服治疗溢泪的方剂,录入Excel,利用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 目的通过查阅明、清朝代10部眼科古籍中关于溢泪的记载,总结中药口服治疗溢泪用药规律,拟为临床遣方用药治疗该病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搜索、查阅、整理明清眼科古籍中中药口服治疗溢泪的方剂,录入Excel,利用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 3.8.0、SPSS 26.0软件对10部眼科古籍中有关溢泪的方剂进行频次、性味归经、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和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51首口服治疗溢泪的方剂,涉及114味中药,总频次为442次,频次≥10次的共11味,前5位分别为:川芎、甘草、菊花、当归、木贼。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肺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核心药对为“川芎—菊花”“当归—白芍”等,聚类分析共得到4类,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结论在明清朝代的10部中医眼科古籍中,记载中药口服治疗溢泪的核心药物以当归、白芍、川芎、菊花为主,以肝肾亏虚为病机,治法以补肝体而调肝用,同时结合辨证论治,子母同求,灵活遣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泪 数据挖掘 中医古籍 用药规律 肾亏虚 补肝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