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调肝合剂联合针刺改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排卵及不良情绪状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莫颖茵 沈瑞扬 +2 位作者 陈谊明 沈坚华 谭桂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2期1789-1792,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合剂联合针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排卵及不良情绪的影响,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诊断为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合剂联合针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排卵及不良情绪的影响,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诊断为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年龄(32.13±4.46)岁;对照组年龄(29.97±5.10)岁。治疗组采用补肾调肝合剂联合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促排卵并指导同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排卵周期率、妊娠率、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治疗周期156个,排卵周期113个,排卵率为72.44%(113/156),平均排卵周期3.77个,妊娠率为46.67%(14/30)。对照组总治疗周期155个,排卵周期135个,排卵率为87.10%(135/155),平均排卵周期4.50个,妊娠率为33.33%(10/30)。治疗组1-3月、4-6月排卵率、妊娠率及总妊娠率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总排卵率较治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及SAS、SDS评分分别为(18.40±8.80)分、(36.86±5.53)分、(35.80±6.82)分,均低于对照组(38.30±8.83)分、(39.43±7.75)分、(38.86±7.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肾调肝合剂结合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能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且本法从整体出发,多方法、多靶点进行整体调理,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障碍 补肾调肝合剂 针刺疗法 不良情绪
下载PDF
补肾调肝合剂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30例总结 被引量:6
2
作者 谭桂云 沈坚华 +3 位作者 莫颖茵 曾岚 翟家乐 张艺 《湖南中医杂志》 2009年第6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合剂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用补肾调肝合剂治疗,同时设补肾组、疏肝组两个对照组,主要观察其妊娠及排卵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妊娠率、总有效率及双相BBT获得率等方...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合剂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用补肾调肝合剂治疗,同时设补肾组、疏肝组两个对照组,主要观察其妊娠及排卵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妊娠率、总有效率及双相BBT获得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补肾组和调肝组(P<0.05)。结论:补肾调肝合剂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女(雌)性 排卵障碍 中医药疗法 补肾调肝合剂
下载PDF
补肾调肝合剂结合针刺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董筱静 谭桂云 +1 位作者 莫颖茵 周媚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17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补肾调肝合剂结合针刺在肾虚肝郁型人工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就诊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的68例IVF-ET反复移植失败... 目的:分析补肾调肝合剂结合针刺在肾虚肝郁型人工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就诊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的68例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西药组接受单纯西药拮抗剂促排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调肝合剂结合针刺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对比两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的雌二醇水平、孕激素水平、孕激素/雌二醇值。促性腺激素总量、获卵数、优质卵子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结果:①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下降,联合组显著低于西药组(P<0.01)。②联合组促性腺激素用量低于西药组(P<0.05),而两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雌二醇水平、孕激素水平及孕激素/雌二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间获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优质卵子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均高于西药组(P<0.01)。此外,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肝合剂结合针刺可有效改善肾虚肝郁型IVF-ET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的中医证候,减少促性腺激素用量,改善IVF-ET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肝合剂 针刺 郁型 人工授精-胚胎移植 移植失败
下载PDF
补肾调肝合剂联合针刺治疗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沈瑞扬 陈谊明 +2 位作者 莫颖茵 沈坚华 谭桂云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3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合剂联合针刺治疗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调肝合剂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3个月为1个疗...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合剂联合针刺治疗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调肝合剂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妊娠率、先兆流产率及胚胎停育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先兆流产率及胚胎停育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肝合剂联合针刺治疗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障碍性不孕 补肾调肝合剂 针刺 中医证候 妊娠 先兆流产 胚胎停育
原文传递
针药联合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6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莫颖茵 谭桂云 +1 位作者 杨俊雯 沈瑞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12期1690-1692,共3页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荔湾区中医院诊断为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针药组患者给予口服补肾调肝合剂联合针灸治疗...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荔湾区中医院诊断为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针药组患者给予口服补肾调肝合剂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补。肾调肝合剂,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取得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身症状、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明显下降(P〈0.05)、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针药组的有效率、妊娠率、疗程及血清FSH、AMH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肝合剂联合针灸能缩短疗程,明显减轻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身心痛苦,降低了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提高卵巢储备功能及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低下 补肾调肝合剂 针灸治疗 血清卵泡刺激素 抗苗勒氏管激素
下载PDF
针药联合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30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俊雯 谭桂云 莫颖茵 《光明中医》 2016年第22期3315-3317,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合剂结合针刺改善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药组)和对照组(单纯中药组)进行治疗。结果观察3个月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差(3.889±3.305),中医症状积...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合剂结合针刺改善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药组)和对照组(单纯中药组)进行治疗。结果观察3个月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差(3.889±3.305),中医症状积分差(7.889±6.399);对照组症状积分差(1.407±3.029),中医症状积分差(4.000±5.247)(P<0.05)。观察6个月后,治疗组有效27例,有效率90%,妊娠7例,妊娠率23%,平均疗程3.3个月;对照组有效17例,有效率57%,妊娠1例,妊娠率3%,平均疗程5.25个月(P<0.05)。结论补肾调肝合剂结合针灸治疗改善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肝合剂 针灸治疗 卵巢功能低下
下载PDF
针药联合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临床观察
7
作者 谭桂云 杨俊雯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合剂结合针灸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单纯中药组各30例进行治疗,针药组采用补肾调肝合剂结合针灸治疗;单纯中药组采用口服补肾调肝合剂治...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合剂结合针灸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单纯中药组各30例进行治疗,针药组采用补肾调肝合剂结合针灸治疗;单纯中药组采用口服补肾调肝合剂治疗,观察比较2组有效率、妊娠率及治疗疗程情况。结果: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60例,观察6月后,针药组有效27例,有效率90.0%;妊娠7例,妊娠率23.3%;平均疗程3.31月。单纯中药组有效17例,有效率56.7%;妊娠1例,妊娠率3.3%,平均疗程5.25月。针药组有效率、妊娠率高于单纯中药组,针药组疗程短于单纯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补肾调肝合剂结合针灸治疗改善肾虚肝郁型卵巢功能低下患者卵巢功能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低下 补肾调肝合剂 针灸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