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T-ICR MS表征达古冰川冬春季节表层雪中DOM分子组成变化
1
作者 冯琳 刘艳梅 +3 位作者 马兴刚 徐建中 王世金 张伏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1期77-88,共12页
分析冰川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迁移转化特征是评估冰川消融对下游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依据,但冰川表层雪中DOM在冬春季节的迁移转化特征尚不明确。本文以达古冰川冬春季节表层雪和春季冰川径流为研究对象,使... 分析冰川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迁移转化特征是评估冰川消融对下游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依据,但冰川表层雪中DOM在冬春季节的迁移转化特征尚不明确。本文以达古冰川冬春季节表层雪和春季冰川径流为研究对象,使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对表层雪和径流中DOM进行分子层次表征。结果显示:达古冰川冬春季节表层雪中DOM化学组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脂类、多肽类、不饱和烃类,还含有少量的酚类、多环芳烃类和糖类,来源包括微生物活动和陆源性输入。春季径流中DOM的主要来源是陆源性输入,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分析不同季节表层雪DOM的分子组成变化,发现冬季低温环境有利于表层雪中脂类、多肽类和含S类DOM分子的富集,春季气温升高则有利于表层雪中多肽类、不饱和烃类和含N类DOM分子的富集。比较春季径流和表雪中DOM的分子组成变化,发现径流中杂原子类DOM含量降低,微生物来源的脂类和多肽类DOM含量降低,陆源性的酚类和多环芳烃类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径流中DOM的生物活性降低而光反应活性增加。因此随着冰川持续消融大量的冰川融水将DOM带入下游水环境,在微生物活动和光反应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增加温室气体CO_(2)的排放,增强温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古冰川 表层雪 溶解性有机质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冰川表层雪中低分子有机酸的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波 王宁练 +2 位作者 张愉萱 姚秀南 方玲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7-1450,共14页
偏远地区雪冰中的化学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的大气环境状况。为揭示青藏高原冰川表层雪中低分子有机酸的特征、探讨其可能来源及对降水酸度的贡献,进一步理解偏远地区酸沉降的形成机制,本研究基于2021年5至6月在青藏高原的五条... 偏远地区雪冰中的化学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的大气环境状况。为揭示青藏高原冰川表层雪中低分子有机酸的特征、探讨其可能来源及对降水酸度的贡献,进一步理解偏远地区酸沉降的形成机制,本研究基于2021年5至6月在青藏高原的五条冰川:阿尔金、扎子沟、七一、煤矿和玉珠峰采集的28个表层新雪样,分析了雪样中低分子有机酸的含量和组成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雪中的甲酸、乙酸和草酸的浓度范围分别为90.2~225.2 ng·mL^(-1)、54.6~277.8 ng·mL^(-1)和46.1~474.0 ng·mL^(-1),除煤矿冰川外,雪样中有机酸总浓度相对较高。根据亨利定律和理想气体方程对有机酸的来源进行分析,表明阿尔金、扎子沟和煤矿冰川地区表层雪中的有机酸均主要来源于大气中不饱和碳氢化物的氧化反应等间接来源,而玉珠峰和七一冰川地区表层雪中的有机酸则主要来源于植物、土壤、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燃烧以及人类活动直接排放。在本研究中,甲酸、乙酸和草酸之间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73~0.97之间),表明它们可能均来自生物质燃烧。在有机酸的降水酸度贡献分析中,发现无机阴离子对降水的总自由酸度有较强的影响,是导致该地区降水酸化的主要原因。但有机酸对总自由酸度的贡献为13.4%~33.3%,说明有机酸对这些地区降水的酸化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其对降水酸度的贡献不容忽视。本研究旨在更好地了解研究区酸沉降形成机制,为青藏高原地区表层雪中有机酸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表层雪 有机酸 总自由酸度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表层雪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张丽娟 杜瀚 +4 位作者 贠丰泽 马应辉 张新强 阿瓦古丽·图尔荪 马正海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0-680,共11页
为探究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简称“乌源1号冰川”)积雪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采集该区域2021年春季(4月)海拔3549 m处(TSX1)以及夏季(6月)海拔3770 m处(TSX2)和海拔3800 m处(TSX3)表层雪样,针对细菌16S rDNA V3-V4区... 为探究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简称“乌源1号冰川”)积雪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采集该区域2021年春季(4月)海拔3549 m处(TSX1)以及夏季(6月)海拔3770 m处(TSX2)和海拔3800 m处(TSX3)表层雪样,针对细菌16S rDNA V3-V4区、古菌16S rDNA V4-V5区和真菌ITS2区分别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雪样中细菌、古菌和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乌源1号冰川表层雪微生物多样性具有季节性差异,细菌多样性春季较高夏季较低,而真菌多样性则相反。(2)在物种组成上,细菌优势门为Proteobacteria(58.13%~89.10%)和Bacteroidetes(4.24%~40.74%),优势属为Flavobacterium(2.32%~33.64%)和Polaromonas(0.01%~24.72%);古菌优势门为Thaumarchaeota(38.10%~97.55%),其次为Nanoarchaeaeota(0%~61.90%)和Euryarchaeota(0%~2.82%);真菌优势门为Ascomycota(7.06%~88.43%)和Monoblepharidomycota(36.21%~40.78%),优势属为Aspergillus(0.16%~81.04%)和Rhodotorula(0.02%~8.05%)。(3)网络互作分析表明,微生物网络互作以正相关连接为主(97.3%),负相关连接仅占2.7%,互作关系趋于合作关系。(4)乌源1号冰川表层雪中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反映了微生物对不同季节大气环流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天山 表层雪 微生物多样性 网络互作分析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气溶胶和表层雪中可溶性矿物粉尘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以Ca^(2+)、Mg^(2+)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坤 李忠勤 +1 位作者 王飞腾 李传金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130 m处12个月、每周1次的气溶胶和表层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号冰川气溶胶与表层雪中Ca2+、Mg2+的平均浓度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气溶胶中Ca2+、Mg2+浓度变化规律极其相... 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130 m处12个月、每周1次的气溶胶和表层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号冰川气溶胶与表层雪中Ca2+、Mg2+的平均浓度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气溶胶中Ca2+、Mg2+浓度变化规律极其相似,二者在一年内出现两次峰值,第1次出现在春季,第2次出现在夏末秋初.表层雪中这两种离子浓度变化趋势也相似,峰值均出现在夏季,且Ca2+浓度峰值的出现稍早于Mg2+,二者浓度在冬季都有所升高,尤其Ca2+更为显著.气溶胶和表层雪中对应离子间在整体变化趋势上较为相似,且在日时间尺度上的对应关系有显著的特点.相应离子的对应关系,可能受粉尘微粒的溶解、离子的清除比率、离子的淋溶强弱等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号冰川 气溶胶 表层雪 CA^2+ Mg^2+浓度
下载PDF
东南极内陆地区和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表层雪内NO_3^-沉积后过程差异 被引量:5
5
作者 侯书贵 秦大河 +1 位作者 任贾文 效存德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1-87,共7页
酸性气体成分(如NO-3)的强挥发性导致其在雪面沉降后,具有沉积后气/雪交换作用,即其在表层雪内是“可逆”沉降的。通过比较东南极内陆雪坑的NO-3剖面和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表层雪内NO-3的浓度变化,认为沉积后气/雪... 酸性气体成分(如NO-3)的强挥发性导致其在雪面沉降后,具有沉积后气/雪交换作用,即其在表层雪内是“可逆”沉降的。通过比较东南极内陆雪坑的NO-3剖面和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表层雪内NO-3的浓度变化,认为沉积后气/雪交换作用在东南极内陆较显著,而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则不然。表层雪内NO-3存在方式的不同和沉降机制的差异应是导致两地NO-3沉积后过程差异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雪 沉积后过程 东南极内陆 乌鲁木齐市 冰川 硝酸根 酸性气体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表层雪中含氮离子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圣杰 张明军 +2 位作者 王飞腾 李忠勤 李亚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45-1450,共6页
通过2004—2007年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采集的136个表层雪样品,分析了山岳冰川表层雪中主要含氮离子(NO-3与NH+4)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湿季表层雪中的含氮离子浓度一般比干季高,由于湿季NO-3与NH4+的输入量与流失量均较... 通过2004—2007年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采集的136个表层雪样品,分析了山岳冰川表层雪中主要含氮离子(NO-3与NH+4)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湿季表层雪中的含氮离子浓度一般比干季高,由于湿季NO-3与NH4+的输入量与流失量均较大,因此湿季浓度波动比干季更强烈.气溶胶与表层雪中的NO-3浓度在干季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湿季相关性差,而NH+4浓度则表现出相反的特征.表层雪中含氮离子浓度大多高于极地和青藏高原,原因在于本研究区受粉尘输入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表层雪 季节变化 氮循环
原文传递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气溶胶和表层雪中SO_4^(2-)的季节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宁宁 李忠勤 +1 位作者 何元庆 王飞腾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7,共6页
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 130 m处共采集了53个气溶胶和55个表层雪样品.结果表明:气溶胶和表层雪中的SO42-在年内的浓度变化形式大致相同,均有两个高值区出现,分别出现在春末和... 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 130 m处共采集了53个气溶胶和55个表层雪样品.结果表明:气溶胶和表层雪中的SO42-在年内的浓度变化形式大致相同,均有两个高值区出现,分别出现在春末和夏末秋初,表明年内表层雪中SO42-浓度变化基本上反映了大气中SO42-的浓度变化情况.通过对不同季节气溶胶和表层雪中的SO42-浓度相关性分析表明,秋冬季最好,春季次之,夏季最差.这可能与SO42-不同季节的来源,干沉降过程以及淋溶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号冰川 气溶胶 表层雪 SO42-
下载PDF
南极中山站-Dome A断面表层雪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天鸣 谢周清 +5 位作者 李院生 安春雷 史贵涛 于金海 马红梅 姜苏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10-217,共8页
中山站-Dome A断面是表层雪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的理想区域,沿线进行δ18O、δD和d的空间分布及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对反映东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和物质来源具有关键意义。因而,本文基于线性回归及相关性分析方法,详细探究了断面上多种环境... 中山站-Dome A断面是表层雪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的理想区域,沿线进行δ18O、δD和d的空间分布及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对反映东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和物质来源具有关键意义。因而,本文基于线性回归及相关性分析方法,详细探究了断面上多种环境因素与表层雪稳定同位素分布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和地理因素与同位素比值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且海拔是地理因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随海拔上升表层雪的δ18O呈线性下降趋势。另外,通过断面上δ-T斜率与南极其他断面对比,发现斜率可能具有冰盖近岸和内陆地区较低的区域性特征,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水汽源区的改变和低温条件下水汽过饱和时的同位素动力分馏。最后,d的空间分布在沿海区域和内陆区域也有不同,推测主控因素分别是水汽源区条件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Dome A断面 表层雪 稳定同位素 环境因素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冰川表层雪样中微生物总DNA几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闫沛迎 侯书贵 +2 位作者 陈拓 张淑红 孙维君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8-484,共7页
通过对4种具有不同裂解方式的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筛选出较佳的方法进行滤膜处理、DNA抽提及沉淀的优化,再将优化出的传统DNA提取方法与商业化试剂盒提取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商业化试剂盒提取总DNA的方法适用于冰川表层雪微生物总... 通过对4种具有不同裂解方式的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筛选出较佳的方法进行滤膜处理、DNA抽提及沉淀的优化,再将优化出的传统DNA提取方法与商业化试剂盒提取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商业化试剂盒提取总DNA的方法适用于冰川表层雪微生物总DNA的提取;其次,将滤膜剪碎,用溶菌酶(5mg.mL-1)+蛋白酶K(1mg.mL-1)+CTAB(1%)+SDS(1%)的裂解方式,氯仿:异戊醇(24∶1)抽提一次,乙醇沉淀DNA的提取方法是一种效果较佳且廉价的冰川表层雪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表层雪 微生物总DNA 方法优化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表层雪的化学特征——以低分子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为例
10
作者 丁文慈 李心清 +1 位作者 李忠勤 王飞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413-414,共2页
  雪冰化学的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雪的低温环境有助于使保存在其中的各种信息不被破坏,所以雪是记录大气信息的良好载体.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四周被戈壁沙漠所包围,植被覆盖面积极...   雪冰化学的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雪的低温环境有助于使保存在其中的各种信息不被破坏,所以雪是记录大气信息的良好载体.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四周被戈壁沙漠所包围,植被覆盖面积极小,纬向西风环流携带而来的大西洋水汽为它提供了主要的水汽来源,降水事件以降雪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甲酸 乙酸 草酸 无机阴离子 表层雪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南极冰盖表层雪内的现代环境气候记录研究(英) 被引量:5
11
作者 秦大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3-424,共12页
The 1990 International Trans-Antarctica Expedition covered a total distance of 5 896 km and lasted 220 days, during the traverse the author carried out observations of snow-pit stratigraphy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 The 1990 International Trans-Antarctica Expedition covered a total distance of 5 896 km and lasted 220 days, during the traverse the author carried out observations of snow-pit stratigraphy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long the Trans-Antarctica route and analyses of stable isotope and glaciochemistry of the selected samples. These studies have provided a batch of the latest and extensive data on the present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Antarctica,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global change research. From the analysis of this batch of data, a group of achievements have been gained,which are helpful to our understanding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on the surface topography of Antarctic Ice Sheet,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snowfall deposition processes,stable isotope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of main anions and canons and heavy-metal element and their sources in main geographic regions of the Antarctica.The stratigraphy profiles of total 106 snow-pits showed that in West Antarctica the meltwater infiltration-congelation is obvious and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s larger than that in East Antarctica, which implies that the climate in West Antarctica is warmer, more humid and influenced more greatly by the South Ocean than that in East Antarctica. Radiation ice-glazes found frequently in snow profiles indicate that even in inland of East Antarctica, surface 'melting' occurs in summer due to the long-time solar radiation.The distribution of δD in the surface 25 cm snow along the traverse showed that the δD decreases in general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s, and the minimum value occurs between 80° S and 85° S (around the Vostok Station). In the top area of the East Antarctic Plateau, ex d value is higher to other regions by 40%, which is tentatively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ce in vapor sources.The distribution of NO, along the traverse demonstrates a general feature of higher concentration in the inland than in the outer regions, but the NO3 flux is lower in inland region than that in coastal regions. At both sides of the South Pole, the NO3 concentration and flux peaks occur, which are just in the shield zone of aurora australis,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high flux of NO3 may be largely attributed by photoelectricity in the upper atmosphere.The Pb content increases from west to east along the traverse. If the average value over the Larsen Ice Sheet and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is regarded as the background in modern precipitation, the average value over the section of the traverse between Vostok and Mirnyy Stations is 2~3 times higher than the background, suggesting that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region has been polluted by human activities.On the other h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h content may also be affected by the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the South Oce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冰盖 表层雪 现代环境 气候记录
下载PDF
表层雪中稳定同位素季节变化及其与水汽输送的关系——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亚举 张明军 +2 位作者 李忠勤 王圣杰 王飞腾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3-962,共10页
根据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采集的表层雪样品,揭示了该区表层雪中δ18O值的季节变化特征,讨论了水汽输送对降水中δ18O值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表层雪中δ18O值季节变化显著,变... 根据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采集的表层雪样品,揭示了该区表层雪中δ18O值的季节变化特征,讨论了水汽输送对降水中δ18O值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表层雪中δ18O值季节变化显著,变幅可达12.59‰左右,其变化趋势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温度效应;但后沉积作用使干季和湿季温度效应表现出不同特点。根据水汽追踪结果,该地区干季水汽来源主要与西风环流控制的水汽输送有密切关系;湿季则受内陆和局地水汽影响强烈。水汽输送的距离远近和性质对该地区降水中δ18O值变化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 表层雪 后沉积作用 水汽输送 天山
原文传递
雨季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表层雪中无机离子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国锋 蒲焘 +2 位作者 何元庆 张涛 牛贺文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8-686,共9页
分析了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雨季(5—10月)表层雪中无机离子的组成和特征,并与其他高海拔地区湿沉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白水1号冰川表层雪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雨季强烈的淋溶作用,表层雪SO24-含量较低,酸度的主要贡献... 分析了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雨季(5—10月)表层雪中无机离子的组成和特征,并与其他高海拔地区湿沉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白水1号冰川表层雪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雨季强烈的淋溶作用,表层雪SO24-含量较低,酸度的主要贡献离子是NO3-;pH值较高的原因是碱性金属离子的中和作用;海盐示踪结果显示雨季表层雪中离子来源主要以海源为主。在6—9月之间由于降水的淋洗作用,表层雪中离子浓度较低。表层雪中NO3-、SO24-、Ca2+高于大多数其他高海拔区域降水,是表层雪中无机离子浓度的主要贡献者,Ca2+浓度较高说明该地区高空水汽也受到了局地岩石岩性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1号冰川 表层雪 湿沉降 无机离子
原文传递
珠穆朗玛峰极高海拔地区表层雪化学元素浓度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强弓 康世昌 +1 位作者 丛志远 刘勇勤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307-2311,共5页
对珠穆朗玛峰极高海拔地区(6500~8844m)表层雪化学元素浓度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雪中元素随海拔高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这主要是由于高海拔地区的强风扰动引起表层雪的重新分布所造成;另外局地裸露基岩的粉尘... 对珠穆朗玛峰极高海拔地区(6500~8844m)表层雪化学元素浓度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雪中元素随海拔高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这主要是由于高海拔地区的强风扰动引起表层雪的重新分布所造成;另外局地裸露基岩的粉尘输入对表层雪中的陆源元素随海拔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对比1975年同海拔样品元素浓度值发现,2005年样品除少数地点的个别元素外,均低于1975年.这表明因采样和测试技术手段的进步,2005年样品元素浓度测试的准确性更高.与全球其他地区降水样品相比,珠峰样品中的稀有元素与南北极及格陵兰地区雪样中的化学元素浓度大致相当,并且其含量远远低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城市地区,说明珠峰受人类活动影响甚微,可以作为世界偏远地区大气环境背景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 极高海拔 表层雪 元素
原文传递
天山东部雪冰中硝酸根浓度对中亚生物质燃烧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圣杰 张明军 +1 位作者 王飞腾 李忠勤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8-344,共7页
研究了天山东部雪冰中NO 3-浓度对中亚哈萨克斯坦生物质燃烧的响应情况.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持续采集了52组表层雪与雪坑样本,分析了雪样中NO 3-等成分的浓度,运用HYSPLIT模型模拟了空气轨迹,目的是考察雪冰中NO 3-与2002年哈萨... 研究了天山东部雪冰中NO 3-浓度对中亚哈萨克斯坦生物质燃烧的响应情况.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持续采集了52组表层雪与雪坑样本,分析了雪样中NO 3-等成分的浓度,运用HYSPLIT模型模拟了空气轨迹,目的是考察雪冰中NO 3-与2002年哈萨克斯坦草原大火的关系,探讨由生物质燃烧产生的NO 3-在高海拔山岳冰川雪层中的沉降效应.1号冰川表层雪中的NO 3-可以作为某些典型生物质燃烧的辅助表征物,2002年9月中旬~10月下旬,NO 3-浓度与传统燃烧指示剂K+浓度的相关系数高达0.74,明显高于常年平均值.从哈萨克斯坦的火点传送至1号冰川附近,一般需要2~6 d.携带生物质燃烧产物的气团,能否于1号冰川表层雪中保留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气温与降水条件.1号冰川在湿季受淋溶作用影响显著,运用冰芯恢复古气候时应充分考虑到后沉积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根 表层雪 生物质燃烧 中亚 天山
原文传递
Characterization of individual fly ash particles in surface snow at Urumqi Glacier No. 1, Eastern Tianshan 被引量:7
16
作者 ZHANG XueLei WU GuangJian +2 位作者 YAO TanDong ZHANG ChengLong YUE YaHu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32期3464-3473,共10页
This research aimed to identify and characterize individual spherical fly ash particles extracted from surface snow at Urumqi Glacier No.1 (UG1), Eastern Tien Shan, central Asi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pherical part... This research aimed to identify and characterize individual spherical fly ash particles extracted from surface snow at Urumqi Glacier No.1 (UG1), Eastern Tien Shan, central Asi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pherical particles (i.e. morphology,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genesis) was obta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upled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er (SEM-EDX). This method enable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ubmicroscopic spherical particles, which were present in very small quantities. Spherical particles and agglomerates we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morphology in five snow samples. Prevalent particle types in all samples were granular spherical particles, hollow spherical particles, irregularly shaped carbonaceous particles and agglomerates. The vast majority of spherical particles in our samples had mostly smooth and glossy surfaces, although these particles varied in diameter and elemental composition. The diameter of fly ash particles ranged from 0.76 to 16.7 m, with an average of 3.79 m (median: 3.21 m). Individual particle analyses of elemental composition showed that particles formed in combustion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carbon, silicon, aluminum and trace elements (e.g. Na, K, Ca, Fe). Some spherical fly ash particles contained toxic heavy metals (e.g. Pb, Cr, As, Zn), and indicated that fly ash particles acted as the main possible carriers of toxic heavy metals deposited in snow and ice of glaciers in high altitudes of central Asia.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EDX, the fly ash particles deposited in the snow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Namely, Si-dominant particles, with average diameters of 3.24 m were formed by industrial coal combustion via high temperature processes in typical coal-fired heating stations and thermal power plants. Moreover, Fe-dominant particles, with average diameters of 3.82 m, and Ti-dominant spherical particles formed by lower temperature processes in foundry and iron or steel plants. In addition, C-dominant particles, with average diameters of 8.43 m, formed from unburned coal. Fe-dominant particles had larger average diameters than Sidominant particles, indicating that the former were easier to form and developed earlier in the furnace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ial melting points of compositional oxide. Backward air mass trajectory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developed urban regions of central Asia contributed the primary fly ash particles from industrial combustion to the study site through the high-level westerlies jet st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1号冰川 球形颗粒 乌鲁木齐 表层雪 表征 粉煤灰颗粒 有毒重金属 平均直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