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记忆:表征困境的突围与审美伦理的重建
1
作者 延永刚 冯岩 《新余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8-84,共7页
创伤记忆的表征困境源于创伤对于语言符号的抵制,它反映了在创伤和语言之间存在着鸿沟。虽然创伤抵制着客观的历史叙述,但是它却给文学提供了入口。相对于散漫零碎的日常语言,文学能够通过想象和虚构以形象的方式抵近创伤。当代创伤文... 创伤记忆的表征困境源于创伤对于语言符号的抵制,它反映了在创伤和语言之间存在着鸿沟。虽然创伤抵制着客观的历史叙述,但是它却给文学提供了入口。相对于散漫零碎的日常语言,文学能够通过想象和虚构以形象的方式抵近创伤。当代创伤文学通过叙事策略的调整拓展着现实主义的边界、重释着文学现实主义的内涵。同时,它也在挑战着阿多诺在创伤历史书写中设置的审美禁令,尝试着缝合奥斯维辛之后审美和伦理之间的裂痕,并在创伤现实主义模式中实现审美伦理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记忆 表征困境 文学叙事 奥斯维辛 审美伦理
下载PDF
进化学说的表征困境和修辞策略——兼论金斯利《水孩》的文本隐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靖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3-77,共5页
达尔文及其后继者在阐释进化学说时,面临进化学说的不完整性和情节变异、物种概念的含混性三大表征困境,在语言叙事层面主要运用了类比、隐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促进人们对其的理解。但另一方面又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达尔文本人在表征... 达尔文及其后继者在阐释进化学说时,面临进化学说的不完整性和情节变异、物种概念的含混性三大表征困境,在语言叙事层面主要运用了类比、隐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促进人们对其的理解。但另一方面又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达尔文本人在表征进化学说时存在语言含混不清的嫌疑;而金斯利童话《水孩》通过懒人国的兴衰来隐喻进化学说,则回避了表征物种进化的诸多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学说 表征困境 修辞策略 文本隐喻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困境表征与帮扶建议
3
作者 余诗琪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1-86,共6页
将509名贫困大学生与1378名普通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贫困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陷入了发展水平整体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和群体内部发展差异大的困境。从贫困标签认知偏差、贫困招致的生活压力以及家庭文化和社会资本的缺... 将509名贫困大学生与1378名普通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贫困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陷入了发展水平整体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和群体内部发展差异大的困境。从贫困标签认知偏差、贫困招致的生活压力以及家庭文化和社会资本的缺失来展开贫困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困境的分析。针对贫困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困境的具体帮扶建议为:一是破解标签认知偏差;二是挖掘抗逆积极因素;三是打造高效帮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社会情感能力 困境表征 贫困帮扶
下载PDF
职业院校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困境与改革途径
4
作者 王颖 邢世凯 王蕊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前现代学徒制在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联合育人、导师团队建设、质量管理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职业院校应积极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方案,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双师”导师团队建设,创新学徒制管理与运行机制,推动职业... 目前现代学徒制在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联合育人、导师团队建设、质量管理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职业院校应积极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方案,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双师”导师团队建设,创新学徒制管理与运行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困境表征 改革措施
下载PDF
高校教师发展的困境与调试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正权 朱德全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122,128,共6页
教师发展具有丰富的意蕴和哲学基础。当前教师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学术职业理想与实然知识工人的困境,坚守传统"社会人"与融入现代"职业人"的困境,"学术共同体"与"学术-行政共同体"的困境。要... 教师发展具有丰富的意蕴和哲学基础。当前教师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学术职业理想与实然知识工人的困境,坚守传统"社会人"与融入现代"职业人"的困境,"学术共同体"与"学术-行政共同体"的困境。要化解教师发展中的困境,必须以"自我认识"作为逻辑起点;以"生活世界"作为发展主线;以"自我超越"作为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发展 困境表征 逻辑调试
下载PDF
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困境及其消解路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林志聪 王枫云 《学术探索》 2019年第1期34-40,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发展具有时空压缩性,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此同时,基层社会问题也大量涌现。由于特大城市具有社会结构复杂、利益分化严重、社会向心力弱化、社会事务繁多等特点,加剧了特大城市基层社会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发展具有时空压缩性,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此同时,基层社会问题也大量涌现。由于特大城市具有社会结构复杂、利益分化严重、社会向心力弱化、社会事务繁多等特点,加剧了特大城市基层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特大城市已成为社会风险高发的场域,对特大城市基层社会实行有效治理迫在眉睫。然而,从目前我国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来看,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出维稳目标与手段趋向异化、非制度化治理现象盛行、碎片化治理现象突显、过分追求技术理性、治理成果难以共享等现实样态。面对治理困境,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治理价值取向,从改革维稳机制和激发社会活力、创新治理工具、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和制度化、构建整体性治理范式等方面试图消解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困境,以期为实现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探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基层社会治理 困境表征 困境消解路径 共建共治共享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的演进历程与现实审视
7
作者 乔颖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8-12,共5页
教师职后教育是教师在各种教育要素共同作用下进行的职后专业发展方式,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呈现出以集中教育为主、自主教育为辅的特征。在不同历史时期受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影响呈现出不同形态及方式,它在演进的过程中依次呈现为政治... 教师职后教育是教师在各种教育要素共同作用下进行的职后专业发展方式,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呈现出以集中教育为主、自主教育为辅的特征。在不同历史时期受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影响呈现出不同形态及方式,它在演进的过程中依次呈现为政治型、赋能型、专业型、自主型特征,其演进过程受国家制度体系、社会发展阶段、教学相长关系、教师主体特质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演进理路,并在过程中建构了教育与社会的统一性、教师与教学的统一性、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统一性。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的历史演进,为优化当下教师职业教育模式和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理论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后教育 历史演进 困境表征 现实审视
下载PDF
人工智能真的有信念吗?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侠 孙丹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51,共6页
信念是意向状态的一种,常以命题态度的形式呈现,作为行为的基础,与行为构成因果链。人工智能利用计算机科学的方式对信念做形式化处理,使其成为智能行为的基础知识库。基于信念的形成路径、特性与作用机制以及与行为的执行链之间的关系... 信念是意向状态的一种,常以命题态度的形式呈现,作为行为的基础,与行为构成因果链。人工智能利用计算机科学的方式对信念做形式化处理,使其成为智能行为的基础知识库。基于信念的形成路径、特性与作用机制以及与行为的执行链之间的关系,得出当前人工智能信念指称的依然是一种形式化内容,与人类信念在内容的复杂性、主体性、情感参与性、置信度等基本特征上存在根本差异。进而结合信念与经验、心理内容的关系,基于意识的连续性、经验的主观性以及机器对于经验内容的表征困境,反驳了目前人工智能拥有信念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信念 形式化 意识连续性 表征困境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被引量:7
9
作者 夏永红 李建会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共7页
框架问题是经典人工智能的主要难题。它旨在寻找出一种表征形式,让行动中的能动者可以有效和恰当地表征一个变化的、复杂的世界。经典人工智能直接可用的显性符号表征由于难以实时、自动地更新,也无法捕捉大量的隐性知识,从而无力表征... 框架问题是经典人工智能的主要难题。它旨在寻找出一种表征形式,让行动中的能动者可以有效和恰当地表征一个变化的、复杂的世界。经典人工智能直接可用的显性符号表征由于难以实时、自动地更新,也无法捕捉大量的隐性知识,从而无力表征现实世界,面临框架问题的困扰。寻找一种打破显性/隐性区分的表征形式是解决框架问题的关键。联结主义采取了内在性策略,用内在表征取代外在表征,从而可以对表征自动更新;情境进路采取了交互性策略,让表征与对象之间保持高度的交互,从而可以让表征对语境充分敏感。但两种方案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框架问题。强化学习同时满足了内在性和交互性标准,或许将是解决框架问题的最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问题 联结主义 现象学 人工智能 表征困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