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基因合成及在枯草杆菌BS9920中分泌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易庆 王关林 方宏筠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采用 PCR技术人工合成了一段长约 1 75 bp的人表皮生长因子 ( h EGF)的基因片段 .为了便于克隆 ,在该片段的 5′端设计了 Pst 的酶切位点及与 p US1 86载体 signal sequence相连接的碱基部分 ,在 3′端设计了 Hind 的酶切位点及终止密码... 采用 PCR技术人工合成了一段长约 1 75 bp的人表皮生长因子 ( h EGF)的基因片段 .为了便于克隆 ,在该片段的 5′端设计了 Pst 的酶切位点及与 p US1 86载体 signal sequence相连接的碱基部分 ,在 3′端设计了 Hind 的酶切位点及终止密码子 .经 DNA测序分析 ,合成的片段与已发表的 h EGF在序列上完全一致 ;之后将其克隆至枯草杆菌分泌型质粒载体p US1 86上 ,构建重组载体 p USE并转化一株枯草杆菌突变菌株 BS992 0感受态细胞 ;以 PCR法快速筛选重组菌落 ,RIA检测结果表明 BS992 0阳性转化子能够表达和分泌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杆菌 表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PCR技术 基因合成 酶切位点 尿抑胃素 多肽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吴萍 张锦 +3 位作者 李蓉 吕怀盛 秦憬 张建中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913-918,共6页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 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EGFR)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经随访资料完整的术后NSCLC组织标本 60例、癌旁组织 ...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 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EGFR)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经随访资料完整的术后NSCLC组织标本 60例、癌旁组织 2 0例和肺正常组织 5例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和Ki67。对术后辅助性化疗 3 6例 ,分析疗效与EGFR和Ki67表达的关系。结果 :NSCLC中EGFR表达阳性率为 65 %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质 ;Ki67表达阳性率为 81 67%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核 ;2 0例癌旁组织及 5例正常肺组织未见阳性染色细胞。癌组织EGFR和Ki67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NSCLC中EGFR和Ki67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与否、肿瘤细胞的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EGFR和Ki67表达阳性者 3年生存率分别为19 86%和 3 1 3 3 % ,低于阴性表达 70 11%和90 91% ,P <0 0 5 ;接受术后辅助性化疗的患者 ,EGFR和Ki67阳性表达复发转移率分别为 70 3 7%和 62 5 0 % ,高于阴性表达 11 11%和 0 ,P <0 0 5。结论 :EGFR和Ki67在NSCLC中的异常或过度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病理学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生物合成 Ki67抗原/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5
3
作者 夏璐 楼恺娴 +4 位作者 龚自华 涂水平 翟祖康 袁耀宗 徐家裕 《胃肠病学》 2000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宁)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mRNA表达、DNA合成、总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腹腔注射雨蛙肽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 目的:观察分析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宁)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mRNA表达、DNA合成、总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腹腔注射雨蛙肽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分别于诱导后6h、24h、48h、72h和96h时处死大鼠。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胰腺组织EGFmRNA表达,用3H-胸腺嘧啶核苷体外掺入法测定胰腺组织DNA合成状态,用Lowry’s法测定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结果:善宁治疗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水平较非治疗组显著下降。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炎诱导后6h的胰腺组织未见EGFmRNA表达,但诱导后24h至96h均可检测到EGFmRNA表达;善宁治疗后48h,EGFmRNA表达较非治疗组明显增强。胰腺炎诱导后72h,非治疗组大鼠胰腺组织DNA合成明显下降;善宁治疗后96h,DNA合成较非治疗组明显增加。胰腺炎诱导后48h,非治疗组大鼠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明显下降;善宁治疗后48h,总蛋白含量较非治疗组明显增加,至96h时达最高值。结论: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机制是诱导胰腺组织EGF表达增强,刺激胰腺细胞增生,增加胰腺组织DNA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生长抑素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基因表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α及其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娜 刘复权 +1 位作者 李彦群 马洪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5-7,F003,共4页
目的利用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 ,PCOS)大鼠模型 ,分析转化生长因子 α(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alpha ,TGF α)及其受体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埋植左旋甲基炔诺酮联合腹腔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 目的利用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 ,PCOS)大鼠模型 ,分析转化生长因子 α(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alpha ,TGF α)及其受体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埋植左旋甲基炔诺酮联合腹腔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方法建立PCOS大鼠动物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 α及其受体在大鼠卵巢中的表达 ,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PCOS大鼠卵巢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及泡膜细胞的超微结构明显不同于正常大鼠 ,PCOS组TGF α在颗粒细胞的染色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 (P <0 .0 1) ,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在卵巢各类中的染色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 (P <0 .0 1)。结论卵巢局部T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因学 转化生长因子-Α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大鼠
下载PDF
U251胶质瘤荷瘤鼠皮下模型的建立及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成员异常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晓智 康春生 +3 位作者 张志勇 贾志凡 王广秀 浦佩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荷瘤鼠皮下U251胶质瘤实验动物模型,使其良好地用于胶质瘤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U251胶质瘤细胞悬液按1×106个细胞/50μl接种于10只荷瘤鼠腹腔皮下,待其成瘤后将肿瘤组织块接种于20只实验鼠,观...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荷瘤鼠皮下U251胶质瘤实验动物模型,使其良好地用于胶质瘤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U251胶质瘤细胞悬液按1×106个细胞/50μl接种于10只荷瘤鼠腹腔皮下,待其成瘤后将肿瘤组织块接种于20只实验鼠,观察并记录肿瘤皮下生长情况,于成瘤后第5周处死荷瘤鼠检测是否存在肿瘤远处转移;同时对肿瘤组织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胶质瘤的病理学特征,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酰肌醇3-激酶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基因阳性表达率,结果与体外培养的U251胶质瘤细胞系的基因异常表达进行比较。结果细胞悬液接种可成功获得皮下U251胶质瘤模型,但潜伏期延长(2-3周),成功率低(6/10);若将其生成的肿瘤组织块再次接种于荷瘤鼠皮下则可获得高效、稳定的成瘤率(20/20)且潜伏期明显缩短(3d-5d)。荷瘤鼠生长状态良好,无恶病质变化,未发生其他脏器转移。大体标本观察显示,肿瘤体积>750mm3时其内部多见坏死伴囊性变,部分肿瘤尚有脂肪浸润或纤维化;肿瘤有假包膜形成,瘤体部分呈鱼肉状,是胶质瘤生发和再移植取材的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荷瘤鼠皮下胶质瘤组织和体外培养的U251胶质瘤细胞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酰肌醇3-激酶以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基因通路主要成员的基因表达情况相似。结论将U251胶质瘤细胞悬液接种于荷瘤鼠皮下形成的胶质瘤再移植到荷瘤鼠皮下建立U251移植瘤实验模型的方法简便、潜伏期短、成功率高、稳定性好,可以作为胶质瘤体内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疾病模型 动物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的修复效应 被引量:22
6
作者 宋振强 王润秀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联合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探讨其对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5/2005-03广西医科大学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29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表法将29例患者... 目的:联合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探讨其对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5/2005-03广西医科大学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29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表法将29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联合用药组7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8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6例、生理盐水对照组8例。各组患者均在处理创面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伴感染者经有效抗生素静脉滴注至感染完全控制,创面刮除病理性肉芽。联合用药组给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500IU/次,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20AU/次;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单纯给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500IU/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给予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20AU/次;生理盐水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擦拭创面。各组敷料包扎,隔天换药,于处理创面后第3,7,14天观察创面上皮葡行情况和肉芽组织成熟程度。结果:实验选用糖尿病足患者29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各组创面愈合率的比较:创面处理后第3天各组基本相似(P>0.05);创面处理后第7天,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均明显提高(P<0.05);创面处理后14天,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均显著提高(21.67±1.53)%,(33.50±1.56)%,(28.77±1.50)%,(23.73±1.20)%(P<0.01或0.05),以联合用药组升高最为明显。②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各组肉芽组织生长大体观察情况:各组于创面处理后第3,7天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均基本相似(P>0.05)。创面处理后第14天,联合用药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于糖尿病创面的治疗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药物疗法 联合 皮肤/损伤 伤口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对小鼠前列腺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贾彬 蔡文清 +1 位作者 黎玮 剧亚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对小鼠前列腺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了解EGF在前列腺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其中2组给予不同剂量EGF处理,1组为空白对照,实验28天处死... 目的探讨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对小鼠前列腺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了解EGF在前列腺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其中2组给予不同剂量EGF处理,1组为空白对照,实验28天处死后取前列腺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指数和凋亡率。结果经EGF处理后,小鼠前列腺细胞增殖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细胞凋亡率则明显下降(P<0.01)。结论EGF可使前列腺细胞增殖指数升高,凋亡率下降,增殖凋亡失衡,可能是促进小鼠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流式细胞术 小鼠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谭嘉韬 张兵 +1 位作者 郁丽云 李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872-873,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商品名金因肽)对烧伤II度创面的愈合效果。方法:在常规治 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rhEGF,对照组不加,51例患者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观察同一创面不同区域或同体对称部位 创面的愈...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商品名金因肽)对烧伤II度创面的愈合效果。方法:在常规治 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rhEGF,对照组不加,51例患者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观察同一创面不同区域或同体对称部位 创面的愈合效果。结果:随机自身对照试验中,试验组浅II度、深II度创面的愈合时间分别为(9.92±2.40)d,(17.20 ±3.56)d;对照组愈合时间则分别为(13.10±3.44)d,(21.75±4.60)d。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外源性rhEGF具有促进烧伤II度创面愈合的作用,rhEGF可以加速烧伤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伤口愈合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下载PDF
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其靶向治疗(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伟 陈永新 +1 位作者 张光霁 卢亦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6期3168-3169,共2页
背景:越来越多恶性脑胶质瘤存在的基因缺陷被发现,恶性脑胶质瘤的基因治疗逐渐成为热点,胶质瘤的治疗可以靶向于脑胶质瘤的基因缺陷。目的:研究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的表达,... 背景:越来越多恶性脑胶质瘤存在的基因缺陷被发现,恶性脑胶质瘤的基因治疗逐渐成为热点,胶质瘤的治疗可以靶向于脑胶质瘤的基因缺陷。目的:研究中国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设计:以金标准为依据的诊断性试验的病例观察性研究。地点、对象和干预: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新鲜手术标本37例,其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11~69岁,平均37岁,均来自于1998/2000长征医院手术病例。样本包含术中所切除肿瘤组织及配对瘤周组织,按照Kernohan病理分级,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12例)和高级别组(Ⅲ~Ⅳ级,25例)。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MG,U251MG,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C6。应用免疫组化方法(Evision-HRP法)检测人脑星形胶质瘤标本(含配对瘤周组织)和体外培养的多株人和大鼠胶质瘤细胞系的EGFR表达。主要观察指标:EGFR在人星形细胞瘤、脑胶质瘤细胞株中的表达;EGFR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极的相关性。结果:人脑星形胶质瘤组织EGFR阳性率为70%(26/37),明显高于瘤周组织(32%,12/3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0.602,P<0.01)。Ⅲ~Ⅳ级肿瘤EGFR阳性率为84%(21/25),Ⅰ~Ⅱ级为42%(5/12),高级别组肿瘤EGFR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低级别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955,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瘤/病理学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人角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文平 赵阳 +2 位作者 卢小梅 张亚楼 阿孜古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8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条件下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过程中有无异常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1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虫病研究所细胞室完成。实验所用细胞从手术中切取的皮片(中...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条件下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过程中有无异常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1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虫病研究所细胞室完成。实验所用细胞从手术中切取的皮片(中厚皮片)获得。采取体外角质形成细胞的原代培养技术,用浓度分别为0.001,0.01,0.1,1,10,100,500μg/L浓度的表皮生长因子干预体外培养的细胞,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最适浓度表皮生长因子干预的角质形成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DNA倍体情况。结果:①角质形成细胞生长过程的观察:细胞培养3d可见部分贴壁,内有各层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培养12d可见明显的贴壁现象,有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细胞体呈不规则形态;13d后可见细胞膜片的形成,细胞间隙明显,细胞大部分为多角形,细胞核明显;20d左右可见细胞膜片仍然存在,细胞形态正常,折光性好。②角质形成细胞的鉴定:胞核内可见棕黄色着色,多数可见明显的细胞核。③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进入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在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为0.01~100μg/L时,其吸光度值为0.330±0.014~0.400±0.018,此浓度下对角质形成细胞有增殖作用;浓度为0.1~1μg/L时,其吸光度值为0.386±0.043~0.428±0.024,增殖作用最强;浓度为0.001或500g/L时,其吸光度值为0.344±0.013和0.251±0.025,无明显增殖作用。④培养12d时流式细胞仪对表皮生长因子最适浓度下细胞倍体含量的测定:合成前期=95.9%,大多数为二倍体;分裂前期=4.1%,为四倍体;未见非整倍体。细胞分化良好,无异常分化表现。结论: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为0.01~100μg/L时,促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在促增殖范围内无致细胞染色体异常分化的现象,细胞多数为合成前期,提示此条件下角质形成细胞具有很强的增生能力。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为500μg/L时,对角质形成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0.001μg/L为最低有效浓度。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对细胞生长周期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角蛋白细胞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胃癌和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庆军 周力 车筑平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消化道肿瘤 ,尤其是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和良性对照组织标本中EGFR的含量进行定性检测 ,观察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1)在良性...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消化道肿瘤 ,尤其是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和良性对照组织标本中EGFR的含量进行定性检测 ,观察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1)在良性对照组中 ,EGFR的表达率为 2 3 0 8% ,明显低于各肿瘤组 (P <0 0 1)。(2 )在胃癌组、食管癌组和大肠癌组中 ,EGFR的表达率分别为 49 0 9%、6 5 0 0 %和 5 6 2 5 % ,相互之间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5。 (3)EGFR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和大体分型无关 ,同时也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及其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4)EGFR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P <0 0 5 )。结论 :EGFR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趋势 ,可作为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的有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食管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肝癌的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文奇 徐瀚峰 刘倩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5年第3期212-214,共3页
EGF、EGFR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体内分布广泛,在肝癌的形成、复发及转移过程中,EGF、EGFR与Ca2+通道、Na+ H+通道、磷脂酰肌醇信息传递通道、基因表达异常、肿瘤血管及间质的形成关系密切,提示了治疗肝癌的新方向。现就EGF、EGFR与肝癌... EGF、EGFR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体内分布广泛,在肝癌的形成、复发及转移过程中,EGF、EGFR与Ca2+通道、Na+ H+通道、磷脂酰肌醇信息传递通道、基因表达异常、肿瘤血管及间质的形成关系密切,提示了治疗肝癌的新方向。现就EGF、EGFR与肝癌的形成、转移、复发的关系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肝肿瘤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3
作者 宋丹 方秀斌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339-342,共4页
表皮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促丝裂增殖的作用。本文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包括其分子结构、合成与释放、调控因素、受体 ,以及对神经、消化、呼吸。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分子结构 基因结构 分布 合成 释放 影响因素 生物活化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环氧合酶-2表达与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振中 徐锦程 承泽农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85-487,共3页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与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OSCC、23例癌前病变、19例良性病变中COX-2、VEGF-C,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与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OSCC、23例癌前病变、19例良性病变中COX-2、VEGF-C,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OSCC中VEGF-C和COX-2表达明显高于口腔癌前病变和良性病变(P<0.05)。OSCC中VEGF-C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关系(P<0.01);COX-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部位、组织学分级无关。VEGF-C和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9,P<0.01)。结论COX-2可能参与VEGF-C淋巴管生成通路,在OSCC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病理学 鳞状细胞/病理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生物合成 淋巴转移 环氧合酶-2 疫组织化学/方法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及其靶向肿瘤治疗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一利 楼丽广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61-364,共4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属于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在特异配体的刺激下,EGFR可激活PI3K-Akt和Ras-Raf-MEK-ERK等多条信号通路。EGFR的异常高表达或突变可见于多种恶性肿瘤,并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针...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属于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在特异配体的刺激下,EGFR可激活PI3K-Akt和Ras-Raf-MEK-ERK等多条信号通路。EGFR的异常高表达或突变可见于多种恶性肿瘤,并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针对EGFR及其下游信号转导子已开发出多种抗肿瘤药物。这些药物疗效高,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抗肿瘤药 信号传递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小玲 洪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0期1909-191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宫颈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宫颈病变行LEEP术的患者20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105例, 术后采用rhEGF凝胶局部用药; 对照组97例,术后自然修复.观察两组创面...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宫颈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宫颈病变行LEEP术的患者20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105例, 术后采用rhEGF凝胶局部用药; 对照组97例,术后自然修复.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阴道出血、排液量及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创面治愈率(98.0%)和对照组创面治愈率(98.89%)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30±4.9)d、阴道出血时间(10±1.5) d、阴道排液时间(10±3.5) d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42±7.5) d、阴道出血时间(18±1.8) d、阴道排液时间(17±5.8) d(P〈0.05).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rhEGF凝胶可明显促进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宫颈创面的愈合,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外科手术 子宫颈/外科学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α与生物医学的关系
17
作者 刘连生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Α 生物医学 肝细胞肝癌 生物活性肽 生物学效应 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DNA 雄性生殖器官 实验结果
下载PDF
血清饥饿和表皮生长因子上调人肝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艳景 袁孟彪 +3 位作者 辛华 卢勇 王茜 邵洪莲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饥饿及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人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表达的调节。方法 :以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HPRT)为内标 ,将VEGF与HPRT比值作为VEGF表达水平的参数 ,对VEGFPCR产物相对定量 ,分析血清饥饿和 5 ,2 ... 目的 :探讨血清饥饿及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人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表达的调节。方法 :以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HPRT)为内标 ,将VEGF与HPRT比值作为VEGF表达水平的参数 ,对VEGFPCR产物相对定量 ,分析血清饥饿和 5 ,2 5ng/ml浓度的EGF在 6h时对人肺癌细胞VEG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血清饥饿组、5ng/ml、2 5ng/mlEGF刺激组VEGFmRNA表达的相对量分别为 (2 4 73± 3 19) %、(5 2 73± 9 5 8) %、(76 3 0± 10 78) %和 (114 87± 13 5 5 ) % ,并且EGF组VEGFmRNA的表达水平比血清饥饿组高 (P <0 0 5 )、2 5ng/mlEGF刺激组明显高于 5ng/mlEGF刺激组 (P <0 0 5 )。结论 :血清饥饿和EGF能刺激人肝癌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 ,提示 :在人肝癌细胞生长过程中 ,实质性肝癌细胞的生长可能是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爆炸性生长”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饥饿 表皮生长因子 尿抑胃素 内此生长因子 肝肿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对体外长期孵育保存的人胎胰岛的支持作用
19
作者 徐红 张新国 杨凯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09-710,共2页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促进人胎胰岛增殖与分泌功能 .方法 :12个人胎胰岛分别在含有EGF(实验组 )和不含有EGF(对照组 )的培养基中孵育 ,观察胰岛B细胞的分布 ,测定培养基中和细胞内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释放量 .结果 :培养结束...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促进人胎胰岛增殖与分泌功能 .方法 :12个人胎胰岛分别在含有EGF(实验组 )和不含有EGF(对照组 )的培养基中孵育 ,观察胰岛B细胞的分布 ,测定培养基中和细胞内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释放量 .结果 :培养结束后实验组胰岛B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 ;培养基和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释放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结论 :培养液中加入EGF能延长胰岛细胞存活期、促进胰岛细胞增殖和分泌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保存 生物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下载PDF
奥曲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
20
作者 陈穗 范平 +2 位作者 齐凤 尹格平 李定国 《胃肠病学》 2002年第2期90-90,118,共2页
目的:定量检测奥曲肽(SMS)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EGFRMCAb)对人胃癌细胞系 SGC-7901的诱 导凋亡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MS和EGFRMcAb与胃癌细胞共同孵育,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凋亡情... 目的:定量检测奥曲肽(SMS)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EGFRMCAb)对人胃癌细胞系 SGC-7901的诱 导凋亡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MS和EGFRMcAb与胃癌细胞共同孵育,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SMS 5 × 10-5和EGFRMcAb1:100与胃癌细胞共同孵育72 h,胃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96%和7.49%,与对 照组(1.19%湘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诱导细胞凋亡是胃肠肽类激素发挥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脱噬作用 流式细胞术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受体 单克隆抗体 抗肿瘤作用 胃肿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