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造影联合表观弥散系数全域直方图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迪丽阿热姆·艾海提 周仁冰 +5 位作者 左尔比亚·买买提 张春霞 马依迪丽·尼加提 戴国朝 努尔阿米娜·肉孜 艾斯卡尔江·霍加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40-45,共6页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全域直方图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前1 d和化疗结束后1 d行CTA、...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全域直方图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前1 d和化疗结束后1 d行CTA、ADC全域直方图检查,比较CTA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S)以及平均通过时间(MTT),ADC全域直方图定量参数ADC值水平。结果:40例宫颈癌患者中新辅助化疗有效28例,无效12例。化疗后ADC值水平高于化疗前,BV、BF及PS水平低于化疗前,MTT水平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8、8.283、7.852、7.302、18.480,P<0.05)。与新辅助化疗有效患者相比,新辅助化疗无效患者ADC值水平较低,BV、BF、PS水平较高,MTT水平较低(t=2.988、6.654、3.767、7.851、6.237,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两项联合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CT血管造影、ADC全域直方图单项检测,AUC分别为0.905、0.839、0.729。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ADC值和MTT水平升高,BV、BF及PS水平降低,且化疗有效患者ADC值、MTT水平高于无效患者,BV、BF及PS水平低于无效患者,CTA联合ADC全域直方图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无效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CT血管造影(CTA) 表观弥散系数(ADC) 价值分析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在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
作者 朱佩玉 杨月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9~84岁,中位年龄51岁;结核性肿大淋巴结17例,炎症性肿大淋巴结19例,肿瘤性肿大淋巴结16例... 目的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9~84岁,中位年龄51岁;结核性肿大淋巴结17例,炎症性肿大淋巴结19例,肿瘤性肿大淋巴结16例。对患者行细针穿刺病理检查并分组,采用上海联影1.5 T MRI行影像诊断。测量各组平均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核性肿大淋巴结患者根据3个月抗结核诊疗效果,比较其治疗前后平均ADC值变化。结果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1.09±0.29)×10^(-3)mm^(2)/s,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1.27±0.39)×10^(-3)mm^(2)/s,肿瘤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0.87±0.26)×10^(-3)mm^(2)/s。肿瘤性肿大淋巴结组与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的AD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高于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结核治疗后淋巴结缩小组治疗前平均ADC值为(1.14±0.23)×10^(-3)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为(0.99±0.08)×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大小不变组治疗前平均ADC值(1.04±0.28)×10^(-3)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0.91±0.13)×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增大组治疗前平均ADC值为(1.12±0.10)×10^(-3)mm^(2)/s,治疗后平均ADC值为(1.13±0.22)×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值有助于鉴别诊断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炎症性肿大淋巴结及肿瘤性肿大淋巴结,还可用于评估颈部淋巴结核的抗结核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 淋巴结核 MRI 表观弥散系数(ADC)
原文传递
表观弥散系数预测脑膜瘤病理学分级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
3
作者 方磊 方慧 +2 位作者 耿源源 殷润 刘新疆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诊断脑膜瘤组织病理学分级的价值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回顾并分析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脑膜瘤的51例患者资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诊断脑膜瘤组织病理学分级的价值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回顾并分析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脑膜瘤的51例患者资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病理学分级分为低级别脑膜瘤(low-grade meningioma,LGM)组45例和高级别脑膜瘤(high-grade meningioma,HGM)组6例,计算平均ADC(ADC_(mean))、最小ADC(ADC_(min)),以及两者相对值(rADC_(mean)、rADC_(min))。比较两组ADC_(mean)、ADC_(min)、rADC_(mean)、rADC_(min)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ADC各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ADC各参数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GM组的ADC_(mean)、ADC_(min)、rADC_(mean)及rADC_(min)均高于HGM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ADC参数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DeLong检验显示AUC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DC_(min)的鉴别诊断效能最高,其最佳截断值为0.657×10^(-3)mm^(2)/s,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95.56%。ADC_(mean)、ADC_(min)、rADC_(mean)及rADC_(min)均与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ADC有助于术前预测脑膜瘤的病理学分级及Ki-67增殖指数,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Ki-67增殖指数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对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评估
4
作者 曾雪伟 周守国 +4 位作者 黄耀渠 王梓华 何亚男 黄华仪 王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3-869,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估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56例接受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治疗3月后和6月后的MRI及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估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56例接受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治疗3月后和6月后的MRI及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病灶ADC值与肌瘤的体积,症状严重评分(SSS)和子宫肌瘤症状-生活质量问卷(UFS-QOL)评分的相关性。使用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进行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病灶ADC值[(1.11±0.13)、(1.84±0.09)、(2.12±0.24),×10^(-3)(/mm^(2)/s)]、肌瘤体积(102±35.30、56.70±18.88、46.93±18.99,cm^(3)),SSS(36.73±11.74、21.77±10.21、17.66±9.30)和UFS-QOL(59.05±17.48、76.54±16.50、82.46±12.37)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7.837,73.589,53.976和37.606,P值均<0.05)。ADC值与肌瘤体积、SSS呈负相关,与UFS-QOL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0.630和0.592,P值均<0.05)。【结论】ADC值对评估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 子宫肌瘤 消融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全域直方图与表观弥散系数比值鉴别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璐 姚冰 付志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的全域直方图和表观弥散系数比值分析针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typerplasia,BPH)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1年11月于苏州市中医...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的全域直方图和表观弥散系数比值分析针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typerplasia,BPH)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1年11月于苏州市中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PCa及BPH病例各30例。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DWI),b值为0、800、1 500 s/mm^(2),获取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数据。应用全域直方图计算ADC平均值(ADCmean)值、第10百分位数ADC值(10%ADC)、第50百分位数ADC值(50%ADC)、第90百分位数ADC值(90%ADC)、第99百分位数ADC值(99%ADC),并比较两组的差异;比较PCa与非肿瘤区、BPH结节与非增生结节区域平均ADC比值(ADCmeanRatio)在两组间的差异。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DC直方图参数、ADC比值针对PCa与BPH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PCa组的10%ADC、50%ADC、90%ADC、99%ADC、ADCmean值、ADCmean比值均显著低于BPH组(所有P<0.05)。应用10%ADC、50%ADC、ACDmean、ADCmean比值鉴别PCa与BP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2~0.9578,明显大于99%ADC的0.8628。结论:基于ADC的全域直方图、ADCmean比值定量分析方法有助于PCa与BPH的鉴别诊断,其中50%ADC值显示最大鉴别诊断效能,可能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表观弥散系数 ADC比值 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结合表观弥散系数鉴别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与弥散受限的子宫肌瘤 被引量:2
6
作者 蒋晓婷 宋佳成 +3 位作者 张爱宁 罗成燕 陈婷 刘希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6-633,共8页
目的:评估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鉴别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smooth muscle tumours of uncertain malignan... 目的:评估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鉴别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smooth muscle tumours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与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上表现为弥散受限的平滑肌瘤中的诊断效能。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1月—2021年9月病理证实为子宫间叶性肿瘤患者68例,包括23例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与45例弥散受限的平滑肌瘤,这些病灶在DWI(b=800 s/mm^(2))上均显示为弥散受限。对病灶进行常规MR特征评估以及ADC和DCE-MRI参数的直方图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用于评估诊断性能。结果: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囊变坏死的发生率高于非恶性组(34.8%vs.8.9%,P=0.016)。STUMP/恶性组的ADC中位数和Ve中位数显著低于非恶性组(P<0.001,P=0.012),鉴别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95和0.713,ADC_(中位数)+Ve_(中位数)联合可将AUC提高到0.850,ADC_(中位数)+Ve_(中位数)+有无囊变坏死联合得到更高AUC(0.883)。结论:ADC、DCE-MRI参数与常规MR特征联合可作为鉴别STUMP/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与弥散受限的平滑肌瘤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恶性子宫间叶性肿瘤 平滑肌瘤
原文传递
放疗前弥散加权成像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及放疗后表观弥散系数值改变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宝龙 边燕 郭东栋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4期149-154,165,共7页
目的探讨放疗前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的效果及放疗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 目的探讨放疗前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的效果及放疗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后患者是否出现放射性肺炎分为RP组(n=35)和Non-RP组(n=8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放疗前DWI的ADC数值资料和放疗后ADC数值资料;通过随机行走模型来评价两组患者ADC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前的平均ADC1值、ADC_(max)值和ADC_(min)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患者的平均ADC1值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0.761~0.934,P<0.01),敏感度为95.17%,特异性为77.65%,以1.42×10^(-3)mm^(2)/s为最佳截点。放疗后,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ADC值均有升高,两组平均ADC2值、放疗后1周ΔADC_(1)值、放疗后4周ΔADC_(2)值、放疗后8周ΔADC_(3)值和放疗后6个月ΔADC_(4)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on-RP组在放疗前后ADC值变化较RP组更为显著。随机行走模型结果显示,Non-RP组对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较好。结论放疗前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DWI揭示了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ADC值较放疗前明显升高,且未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的ADC值升高趋势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肺炎 表观弥散系数 放疗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值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健 孔德军 +4 位作者 胡祥 肖科 李虹成 涂波 刘冬梅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DWI-ADC)值在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住院行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的72例患者,依据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32例)和无效组(40例)。所有...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DWI-ADC)值在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住院行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的72例患者,依据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32例)和无效组(40例)。所有患者均按2次/周、5.75 Gy/周的频率开展腔内后装放射治疗,记录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2次后的ADC值及ADC值差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预测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同步放化疗,治疗期间36例患者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减少,5例患者粒细胞减少性发热,25例患者贫血,5例患者血小板减少,2例患者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其相关不良反应均为1~2级;有效组放射治疗前ADC值显著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8,P<0.05),放射治疗2次后ADC值、ADC差值显著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0,t=5.738;P<0.05);ADC差值预测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以0.46为ADC差值临界值(cut-off),其预测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00%和78.12%。结论:ADC值可作为LACC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疗效的可靠指标,其中放射治疗前及放射治疗2次后的ADC差值预测效能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MR) 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 腔内后装放射治疗 疗效 弥散加权成像(DWI) 表观弥散系数(ADC)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及表观弥散系数与预后因素关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方毅 羊章哲 +2 位作者 王昆 沈长青 刘丽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0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与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4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均接受MRI常规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分析MRI在直肠癌术前肿瘤淋巴结...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与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4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均接受MRI常规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分析MRI在直肠癌术前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同时测定所有患者ADC,分析该数值与大体分型、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直肠系膜筋膜(MRF)浸润、肠壁外血管侵犯(EMVI)、术前癌胚抗原(CEA)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的关系。结果:术前MRI评估T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64,P<0.05);术前MRI评估N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30,P<0.05)。74例直肠癌患者中,分化程度为中分化及高分化的患者ADC值均高于低分化患者(t=3.495,t=3.877;P<0.05)。病理分期为N0分期患者ADC值高于N1~N2期患者(t=3.500,P<0.05);MRF浸润患者ADC值低于未浸润患者(t=3.771,P<0.05)。结论: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ADC值与直肠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MRF浸润密切相关,可借助定量分析ADC值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进行评估,从而为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直肠癌 术前分期 表观弥散系数(ADC) 预后
下载PDF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磁共振及表观弥散系数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滕陈迪 张丽敏 +2 位作者 郑文龙 黄崇权 陈淑超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磁共振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定量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52例早产儿脑损伤(其中缺血性脑损伤20例,出血性脑损伤17例,脑室旁白质软化灶15例)和30例正常对...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磁共振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定量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52例早产儿脑损伤(其中缺血性脑损伤20例,出血性脑损伤17例,脑室旁白质软化灶15例)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行常规MRI和DWI扫描,分析MRI信号改变、测量ADC值,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早产儿脑损伤MR表现:13例轻度缺血性脑损伤表现为脑室旁散在斑点、小片状T1WI等、稍高信号,T2WI等、稍低信号,T2-FLAIR呈等、稍高信号,DWI等信号,ADC等或略低信号;7例重度缺血性脑损伤表现为两侧脑室旁多发斑点、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T2-FLAIR呈稍高信号,DWI高信号,ADC低信号。17例脑实质出血、脑室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血肿均表现为相应部位斑片、条片状T1WI高信号,T2WI、T2-FLAIR稍高信号,DWI高、等信号,ADC等或低信号。15例脑室旁白质软化灶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2-FLAIR、DWI低信号,ADC高信号。②不同胎龄间早产儿脑损伤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脑损伤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ADC值分析:早产儿缺血性脑损伤ADC值(1403.05±221.06)略低于正常组(1581.23±368.35),但与正常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性脑损伤ADC值(737.67±157.79)明显低于正常组,脑室旁白质软化灶ADC值(2650.01±310.97)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与正常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DC值定量分析对早产儿脑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信息,结合常规MRI能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早期干预、早期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脑损伤 早产儿
下载PDF
基于常规影像征象和表观弥散系数的列线图预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的价值
11
作者 齐萌 夏志鹏 +2 位作者 任继亮 张放 沙炎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75-479,487,共6页
目的 探讨常规影像征象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P)恶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209例SI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训练集(n=140;良性90例、恶变50例)和验证集(n=69;良性45例、恶... 目的 探讨常规影像征象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P)恶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209例SI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训练集(n=140;良性90例、恶变50例)和验证集(n=69;良性45例、恶变24例)。由2名放射科医师在常规影像图像上评估骨质破坏、软组织侵犯、眼眶或颅内侵犯、脑回征中断及三维肿瘤最大径并测量病灶的平均ADC值。比较所有临床资料、常规影像特征、ADC值的组间差异。采用逐步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的预测因子,并建立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独立预测因子和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基于联合模型制作列线图,并绘制校正曲线。最后采用决策分析曲线评价列线图的临床价值。结果 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2组之间软组织侵犯、眼眶或颅内侵犯、脑回征中断、肿瘤最大径及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逐步逻辑回归显示肿瘤最大径、脑回征中断和ADC值是预测SIP恶变的独立预测因子,三者于训练集的AUC分别为0.80、0.79、0.85,于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79、 0.74、 0.89。三者的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3和0.92,其列线图的校正曲线在两数据集中均有较高的拟合度。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阈概率> 5%时该列线图的临床净收益较大。结论 基于常规影像征象和ADC的列线图对于预测SIP恶变具有良好的表现,能为临床决策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恶变 表观弥散系数 列线图
下载PDF
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值联合增强最大强化率在鉴别卵巢交界性囊腺瘤与囊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应丹青 陈飞 +2 位作者 张志平 潘文艳 董从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2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动态增强的最大强化率(maximum enhancement rate,ERmax)在鉴别卵巢交界性囊腺瘤和囊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4月间在...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动态增强的最大强化率(maximum enhancement rate,ERmax)在鉴别卵巢交界性囊腺瘤和囊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4月间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交界性囊腺瘤患者20例和囊腺癌患者25例。分析患者病灶发生位置、大小、形态、囊壁/囊隔厚度及病灶图像特征,测量病灶实性成分的ADC值和ERmax,并比较两组间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ADC值、ERmax及两者联合鉴别两组患者的效能。结果:交界性囊腺瘤组共21个病灶,囊腺癌组共28个病灶。两组病灶单/双侧、左/右侧别、单/多房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腺癌实性部分DWI明显高信号和增强明显强化的比例均高于交界性囊腺瘤(P<0.05)。囊腺癌囊壁/囊隔厚度、ERmax显著大于交界性囊腺瘤,ADC值显著小于交界性囊腺瘤(P<0.001)。ADC值和ERmax鉴别两组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34×10^(-3)mm^(2)/s和57.32%。两者联合鉴别两组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951、88.2%、93.1%和0.813,优于两者各自单独应用的鉴别效能。结论:分析MRI图像特征,联合ADC值和ERmax有利于卵巢交界性囊腺瘤与囊腺癌的鉴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交界性囊腺瘤 囊腺癌 表观弥散系数 最大强化率
下载PDF
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及其比值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价值
13
作者 张裕辉 杨日辉 +1 位作者 范伟雄 张添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9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及其比值鉴别高级别胶质瘤(HGG)与低级别胶质瘤(LGG)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2年10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MRI检查的94例胶质瘤患者。在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组织选取感...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及其比值鉴别高级别胶质瘤(HGG)与低级别胶质瘤(LGG)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2年10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MRI检查的94例胶质瘤患者。在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组织选取感兴趣区(ROI)测量ADC值,并计算肿瘤/正常实质区ADC、肿瘤/瘤周水肿区ADC的比值。比较各指标在HGG与LGG组之间的差异性。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鉴别HGG与LGG的诊断效能。结果:HGG与LGG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肿瘤实质区ADC值、肿瘤/正常脑实质区ADC比值、肿瘤/瘤周水肿区ADC比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瘤周水肿区ADC比值和年龄为预测HGG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ROC曲线分析,肿瘤/瘤周水肿区ADC比值、年龄、肿瘤/瘤周水肿区ADC比值联合年龄鉴别HGG与LGG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1、0.811、0.908,其中肿瘤/瘤周水肿区ADC比值联合年龄的AUC最高。结论:肿瘤/瘤周水肿区ADC比值对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年龄特征后具有更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病理分级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联合Lp-PLA2诊断缺血性脑卒中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康小军 张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3期3522-3525,3530,共5页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联合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诊断缺血性脑卒中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神木市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卒中后是否发生血管性痴呆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联合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诊断缺血性脑卒中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神木市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卒中后是否发生血管性痴呆将其分为痴呆组(39例)和未痴呆组(81例)。比较两组血清Lp-PLA2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患者接受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检测大脑海马区、半卵圆中心、额叶前部、额叶后部等区域的AD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p-PLA2单独及联合脑组织ADC诊断缺血性脑卒中伴血管性痴呆的效能。结果痴呆组Lp-PLA2水平高于未痴呆组,MoCA和MMSE评分低于未痴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组海马区、半卵圆中心、额叶前部、额叶后部的ADC低于未痴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血清Lp-PLA2、海马区ADC、半卵圆中心ADC、额叶前部ADC、额叶后部ADC单独检测缺血性脑卒中伴血管性痴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3、0.843、0.851、0.803、0.821,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20。结论血清Lp-PLA2和脑组织ADC联合诊断缺血性脑卒中伴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二者联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性痴呆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MRI影像学分析及其表观弥散系数图像对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前瞻性研究
15
作者 江雅惠 胡仲任 周巧丽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的MRI影像学分析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对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极低危险度11例,低危险...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的MRI影像学分析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对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极低危险度11例,低危险度22例,中危险度41例,高危险度46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肿瘤患者35例,恶性肿瘤患者85例。所有患者入组后均进行MRI检查,比较良性组、恶性组、不同危险度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以及ADC数值之间的差异。结果良性组以及恶性组患者的ADC、变异度、偏度、最大值、最小值、全距、中位数、10%数值、90%数值以及均匀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危险度、低危险度、中危险度以及高危险度组患者的ADC、变异度、偏度、最大值、最小值、全距、中位数、10%数值、90%数值以及均匀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以及恶性组的最大直径、肿瘤形态、边界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危险度的患者的最大直径、肿瘤形态、边界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严重程度以及良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MRI影像学中的最大直径、肿瘤形态、边界存在显著的差异,其ADC图像对肿瘤良恶性具有显著的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表观弥散系数 影像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MR-DWI表观弥散系数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16
作者 刘海凤 黄彬彬 +3 位作者 刘述江 李文 向睿 孔德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9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并进行放化疗的8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患者放化疗疗效,根据放化疗疗...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并进行放化疗的8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患者放化疗疗效,根据放化疗疗效将其分为治疗敏感组(48例)和不敏感组(38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行MR-DWI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病灶治疗前、治疗中的ADC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ADC值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在8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放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分别为25例(占29.07%)、23例(占26.74%)、22例(占25.58%)和16例(占18.60%)。放化疗前,敏感组ADC值[(1.20±0.20)×10^(-3)mm^(2)/s]低于不敏感组[(1.43±0.26)×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8,P<0.05);放化疗治疗中,敏感组ADC值[(1.69±0.36)×10^(-3)mm^(2)/s]高于不敏感组[(1.52±0.29)×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5,P<0.05)。放化疗治疗前两组ADC值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8%、72.6%和68.9%,放化疗治疗中分别为75.4%、75.8%和69.4%。治疗前ADC值、治疗中ADC值及分化程度均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OR=3.80,OR=3.50,OR=2.52;P<0.05)。结论:MR-DWIADC可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疗效进行评估,并且具有较高的AUC值、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可作为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的有效指标,为临床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 表观弥散系数(ADC) 晚期宫颈癌 放化疗 疗效评估
下载PDF
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值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测效果研究
17
作者 王佳佳 许彬 华妙强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1期20-22,29,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1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12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均接受磁... 目的分析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1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12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均接受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比较化疗前后ADC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ADC值对结直肠癌的预测效能。结果对照组ADCT值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DCR值、ADCU值、ADCGMM值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T值预测治疗结直肠癌的AUC是0.899,95%CI可信区间是0.841~0.953,灵敏度是95.78%,特异度是90.64%。结论DWI、ADC值可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效果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结直肠癌
下载PDF
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定量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8
作者 黄成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damage,WMD)早产儿诊断中磁共振ADC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单县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7例WMD早产儿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出生的87例正常早产儿作为参照组,均进行磁共振... 目的:分析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damage,WMD)早产儿诊断中磁共振ADC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单县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7例WMD早产儿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出生的87例正常早产儿作为参照组,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测量ADC值,比较两组ADC值,比较实验组病灶部位与病灶周围组织ADC值,比较实验组初诊、复查时病灶部位ADC值,比较ROI区域左侧视辐射、胼胝体层面上部、侧脑室上部、中部、下部,半卵圆上部、中部以及下部ADC值。结果:实验组ADC值[(945.26±28.64)×10^(-3)mm^(2)/s]低于参照组ADC值[(1534.26±67.0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灶部位ADC值[(945.26±28.64)×10^(-3)mm^(2)/s]低于病灶周围组织ADC值[(1382.16±54.0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时实验组ADC值[(945.26±28.64)×10^(-3)mm^(2)/s]低于复查时实验组ADC值[(1468.96±41.07)×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视辐射、胼胝体层面上部、侧脑室上部、中部、下部,半卵圆上部、中部以及下部与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共振ADC值在WMD早产儿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客观、准确地评估脑白质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表观弥散系数 脑白质损伤 早产儿
下载PDF
MRI表观弥散系数在良恶性胃肠道间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参数分析
19
作者 李静 魏铭 +2 位作者 吴秀丽 张丽萍 王颖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9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良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中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良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中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疾病的良恶性,且均行MRI检查,统计对比不同性质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特征及ADC值差异;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MRI的ADC值在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中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的肿瘤最大直径为(5.75±1.26)c m,显著大于良性组的(2.31±0.69)cm,肿瘤形态不规则占比为85.37%(35/41)、边界模糊占比为92.68%(38/4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02%(43/179)、36.87%(66/179),ADC值为(0.95±0.16)×10^(-3)mm^(2)/s,显著低于良性组的(1.29±0.24)×10^(-3)mm^(2)/s(P<0.01);ROC结果显示,MRI的ADC值诊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95%CI:0.825~0.918)。结论:MRI的ADC值在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效果显著,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及时制定个体化措施,改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进行大力的推行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乳腺肿瘤表观弥散系数与组织细胞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8
20
作者 郭勇 王辅林 +2 位作者 蔡幼铨 蔡祖龙 高元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评估组织细胞密度在良恶性乳腺病变弥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s ,ADC)不同中所起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46例乳腺病变 (恶性肿瘤 2 6例 ,良性病变 2 0例 )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 目的 :评估组织细胞密度在良恶性乳腺病变弥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s ,ADC)不同中所起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46例乳腺病变 (恶性肿瘤 2 6例 ,良性病变 2 0例 )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Imaging ,DWI)检查 ,并计算病变的ADC值。用AdobePhotoshop 4.0software软件分析乳腺病变病理切片的细胞密度。统计分析ADC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恶性肿瘤平均ADC值为 ( 0 .96 0 8± 0 .2 0 43)× 10 -3mm2 /s ,明显小于良性病变组 ( 1.5 934± 0 .2 0 84)× 10 -3mm2 /s ;P <0 .0 0 1)。恶性肿瘤平均细胞密度为 ( 14 .5 9± 4.35 ) % ,明显大于良性病变组 ( 10 .2 0± 4.32 % ;P <0 .0 5 )。乳腺病变ADC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很好 (r =-0 .5 42 )。结论 :在乳腺良恶性肿瘤ADC不同中 ,细胞密度起了重要作用。通过测量肿瘤ADC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但仍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回波平面成像 细胞密度 ADC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