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6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鉴别诊断移行带高危前列腺癌及与病理分级分组的相关性
1
作者 李鹏 李艳 +1 位作者 徐洁 景丽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2,89,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相对ADC值对移行带高危前列腺癌(high-risk prostate cancer,hPCa)的鉴别诊断价值及与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相对ADC值对移行带高危前列腺癌(high-risk prostate cancer,hPCa)的鉴别诊断价值及与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前列腺癌分级分组(grading group,GG)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移行带前列腺癌患者的双参数MRI资料,分别测量移行带癌灶和基质型增生结节的平均ADC(mean ADC,ADC_(mean))值和最小ADC(minimum ADC,ADC_(min))值,并计算移行带癌灶与基质型增生结节ADC比值的相对ADC_(mean)(relative ADC_(mean),rADC_(mean))值和相对ADC_(min)(relative ADC_(min),rADC_(min))值。比较hPCa组与低危前列腺癌(low-risk prostate cancer,lPCa)组之间ADC_(mean)、ADC_(min)、rADC_(mean)和rADC_(min)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ADC各参数对移行带hPCa的诊断效能,并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最佳截断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ADC各参数与ISUP GG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PCa组的ADC_(mean)、ADC_(min)、rADC_(mean)和rADC_(min)值均低于lPCa组(P均<0.05)。ADC_(mean)、ADC_(min)、rADC_(mean)和rADC_(min)鉴别诊断移行带hPCa的AUC分别为0.77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15~0.892]、0.879(95%CI:0.736~0.960)、0.751(95%CI:0.589~0.874)和0.914(95%CI:0.782~0.979),rADC_(min)的AUC最大。rADC_(min)与ADC_(mean)和rADC_(mean)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ADC_(min)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rADC_(min)最佳截断值取0.664×10^(-3)mm^(2)/s,约登指数最大(0.783),诊断移行带hPC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78.26%。ADC_(mean)、ADC_(min)、rADC_(mean)和rADC_(min)值与ISUP GG均呈负相关[r=-0.486(95%CI:-0.755~-0.151)、-0.613(95%CI:-0.769~-0.365)、-0.553(95%CI:-0.745~-0.260)、-0.678(95%CI:-0.810~-0.474),P均≤0.001]。结论rADC_(min)鉴别诊断移行带hPCa的效能高,并且能够无创预测移行带PCa的ISUP GG,有助于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移行带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分级分组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值在预测低中危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中的价值
2
作者 闫旭 马柯 +5 位作者 王玉婷 潘燚琪 祝丽 马义 李丹燕 麦筱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低中危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能及其与Gleason评分(G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前列腺受检者的临床影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病灶的ADC值,分析ADC在低中危PCa诊断...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低中危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能及其与Gleason评分(G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前列腺受检者的临床影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病灶的ADC值,分析ADC在低中危PCa诊断中的效能,以及ADC值与GS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ADC_(mean))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值(ADC_(min))的诊断效能。结果:纳入1051例患者,病灶总数为1202个,其中638个为PCa(53.08%),564个为良性病变(46.92%)。良性病变组的ADC_(min)及ADC_(mean)明显高于P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S 4+3组的ADC_(min)及ADC_(mean)显著低于GS 3+4组、GS 3+3组和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诊断PCa的ADC_(min)和ADC_(mean)的AUC分别为0.911、0.972,诊断界值分别为0.703×10^(-3)mm^(2)·s^(-1)、0.896×10^(-3)mm^(2)·s^(-1)。ADC_(min)、ADC_(mean)与GS呈负性相关(ρ_(s)=-0.764,P<0.001;ρ_(s)=-0.845,P<0.001)。结论:ADC值与低中危PCa侵袭性呈负相关,对GS 3+4、GS 4+3病灶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敏感度、特异度高,且ADC_(mean)的诊断价值更高,可对PCa生物学特性进行有效的术前评估,辅助临床医师制订治疗方案,有效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Gleason分级评分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鉴别肺癌脑转移瘤组织学分型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
3
作者 周凤瑜 张斌 +5 位作者 董文洁 张鹏 薛彩强 刘显旺 韩涛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诊断肺癌脑转移瘤组织学分型的价值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和4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资料...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诊断肺癌脑转移瘤组织学分型的价值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和4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资料,并测定其Ki-67增殖指数。在ADC图上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的最小ADC值(the minimum ADC,ADCmin)、平均ADC值(the mean ADC,ADCmean)及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并计算相对ADCmin(relative ADCmin,rADCmin)及相对ADCmean(relative ADCmean,rADCmean)。对比分析二者ADC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ADC值的鉴别诊断价值,并计算ADC值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的ADCmin、ADCmean、rADCmin及rADCmean值均小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ADC值均能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及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进行有效鉴别,其中rADCmean值的鉴别诊断效能最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5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07~0.994],最佳截断值为0.955,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23%、83.87%,准确度为91.67%。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的Ki-67增殖指数大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ADCmin、ADCmean、rADCmin及rADCmean值均与Ki-67增殖指数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0.506、r=-0.480、r=-0.569、r=-0.541)。结论ADC值可以对肺癌脑转移瘤的组织学分型进行鉴别诊断,并可以预测Ki-67增殖指数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Ki-67增殖指数
下载PDF
间质转化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MRI形态学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值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吴敏容 蔡宋琪 +1 位作者 管瑛瑛 周建军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目的 探索MRI形态学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间质转化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igh-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HGSO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目的 探索MRI形态学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间质转化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igh-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HGSO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HGSOC患者且术前均行盆腔MRI扫描,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由病理科医师复阅所有病例的术后病理切片,并按镜下病理表现分为间质转化型及非间质转化型HGSOC。放射科医师评估病例的MRI形态学特征(病灶最大径、病灶成分构成、病灶毗邻肠管是否受侵、腹膜后淋巴结是否肿大及腹腔积液量)以及病灶的实性成分的全体积数和ADC值,并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鉴别诊断间质转化型与非间质转化型HGSOC的效能。结果 65例HGSOC病例中,间质转化型组28例,非间质转化型组37例。与非间质转化型HGSOC比较,间质转化型组病灶更多表现为以实性成分为主(P<0.05)。间质转化型组的病灶最大径和实性成分ADC值均小于非间质转化型组(均P<0.05),取病灶最大径≤54.50 mm与实性成分ADC值≤1.04×10^(-3)mm^(2)/s时,诊断间质转化型HGSOC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715和0.685。病灶最大径及实性成分ADC值分别取临界值为52.00 mm和0.99×10^(-3)mm^(2)/s时,两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73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67.6%。两组间的实性成分全体积数、病灶毗邻肠管是否受侵犯、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及腹腔积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常规MRI形态学特征联合ADC值有助于更好鉴别间质转化型与非间质转化型HGSOC,可为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浆液型卵巢癌 间质转化型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值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的关系
5
作者 宋东虎 余金宝 +1 位作者 徐阳 高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6月在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8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6月在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8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分化程度患者的ADC图像的水平方向(Horzl-GLNU)、45度方向(45dgr-GLNU)、垂直方向(Vertl-GLNU)以及135度方向(135dgr-GLNU)的灰度不均匀性以及ADC数值之间的差异,分析影像学特征与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组,病例组患者Horzl-GLNU(t=48.216,P=0.000)、45dgr-GLNU(t=58.863,P=0.000)、Vertl-GLNU(t=47.775,P=0.000)、35dgr-GLNU(t=5.850,P=0.000)显著降低,病例组患者ADC(t=12.305,P=0.000)显著升高。相比低分化组,高分化组患者的HorzlGLNU(t=9.017,P=0.000)、45dgr-GLNU(t=9.197,P=0.000)、Vertl-GLNU(t=8.294,P=0.000)、35dgr-GLNU(t=6.598,P=0.000)显著降低,高分化组患者的ADC(t=2.275,P=0.026)显著升高。通过相关性分析,患者的分化程度与ADC图像的Horzl-GLNU、45dgr-GLNU、Vertl-GLNU以及135dgr-GLNU的灰度不均匀性呈现负相关,与ADC数值呈现正相关。结论DWI及ADC值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有关,前列腺癌患者及高分化患者Horzl-GLNU、45dgrGLNU、Vertl-GLNU、35dgr-GLNU显著降低,ADC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纹理分析技术
下载PDF
宫颈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与Ki-67的相关性
6
作者 吴俊泉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34-637,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Ki-67抗原(Ki-67)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2年9月接诊的60例宫颈癌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妇科接诊的60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宫颈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Ki-67抗原(Ki-67)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2年9月接诊的60例宫颈癌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妇科接诊的60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均进行DWI扫描,检测血清Ki-67,比较两组ADC值、血清Ki-67,比较不同分化程度、不同FIGO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组ADC值、血清Ki-67,Pearson分析ADC值与Ki-67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ADC值低于对照组,血清Ki-67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ADC值低于中分化组、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血清Ki-67高于中分化组、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ADC值低于Ⅲ期、Ⅱ期、Ⅰ期,Ⅳ期血清Ki-67高于Ⅲ期、Ⅱ期、Ⅰ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Ki-67呈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0.417,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DWI-ADC值与血清Ki-67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可将ADC值及Ki-67作为评估宫颈癌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KI-67抗原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预测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朱晓青 金文韬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数据在预测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于我院行UAE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收集术前MR图像,...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数据在预测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于我院行UAE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收集术前MR图像,在弥散加权成像图像上测量子宫腺肌病病灶的直方图参数,包括10%、25%、50%、75%和90%的百分位数、最大、最小以及平均ADC值、峰度和偏度。根据术后病灶坏死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完全坏死组(66例)与不完全坏死组(24例)的参数,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参数的预测效能。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构建疗效预测模型并使用ROC曲线检验模型效能。结果 完全坏死组的10%、25%ADC值、平均ADC、最小ADC值均显著低于不完全坏死组(P﹤0.05)。绘制ADC直方图各个参数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高的参数为10%ADC值,其AUC为0.806,界值为0.963×10^(-3) mm^(2)/s,敏感度为87.9%,特异性为70.8%。其次为最小ADC值以及25%ADC,AUC分别为0.790和0.771。将10%ADC、25%ADC以及最小ADC值的ROC曲线进行两两比较,三者之间的诊断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96(10%ADC与最小ADC值)、0.090(10%ADC与25%ADC)和0.704(最小ADC与25%ADC)。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将10%ADC和90%ADC纳入预测模型,其AUC值为0.826。结论 ADC直方图参数在预测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方面有潜在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动脉栓塞术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预测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
8
作者 赖芳芳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预测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7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期间行MRI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测定表观扩散系数。依据实体...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预测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7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期间行MRI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测定表观扩散系数。依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同步放化疗疗效,比较不同疗效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分析治疗前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预测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结果76例食管癌患者治疗4周、治疗结束时的表观扩散系数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中同步放化疗治疗有效50例,无效26例。治疗有效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结束时的表观扩散系数均高于治疗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预测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0.90,预测价值高。结论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对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9
作者 杨虹 朱力 +3 位作者 郭玉林 侍明海 谢小亮 罗娜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00-603,F000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ADC)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ADC)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MeanADC值和MinADC值在预测直肠癌发生的诊断潜力。方法手术前接受常规MR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的直肠癌病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ADC)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ADC)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MeanADC值和MinADC值在预测直肠癌发生的诊断潜力。方法手术前接受常规MR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的直肠癌病例185例,根据弥散加权成像测量直肠癌癌灶的MeanADC值和MinADC值,并研究其与直肠癌T分期、N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周围神经侵犯、壁外血管侵犯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直肠癌扩散加权成像MeanADC值、MinADC值与T分期、N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周围神经侵犯、壁外血管侵犯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明显关系(P>0.05);与MeanADC值相比,MinADC值在鉴别高分化、低分化直肠癌的诊断效能更高(高分化以0.930×10-3 mm 2/s为截断值,敏感度80%、特异度88%,低分化以0.750×10-3 mm 2/s为截断值,敏感度94.0%、特异度74.1%)。结论MeanADC值和MinADC值均可作为评价直肠癌侵袭性的定量指标,与MeanADC值相比,MinADC值可以作为鉴别肿瘤分化程度更好地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最小表观扩散系数 平均表观扩散系数 直肠癌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术前区分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宏 刘显旺 +2 位作者 刘光耀 周洁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术前区分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效能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Luminal型乳腺癌88例和非Luminal型乳腺癌30例,并检测其...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术前区分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效能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Luminal型乳腺癌88例和非Luminal型乳腺癌30例,并检测其Ki-67增殖指数。在ADC图上测量病灶实质的最小ADC值(the minimum ADC, ADCmin)、平均ADC值(the mean ADC, ADCmean)和相应对侧正常乳腺腺体组织的ADC值,计算相对ADCmin (relative ADCmin, rADCmin)和相对ADCmean(relative ADCmean, rADCmean)。比较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组间ADC值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ADC值对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的鉴别效能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Luminal型乳腺癌组的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值均低于非Luminal型乳腺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结果显示各ADC值均能对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进行有效区分,其中,rADCmin鉴别效能最佳,最佳截止值为0.599,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96 [95%(confidence interval, CI):0.712~0.864]、90.91%(95%CI:82.90%~96.00%)和63.33%(95%CI:43.90%~80.10%)。乳腺癌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与Ki-67增殖指数间均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r=-0.343(95%CI:-0.493~-0.173)、 r=-0.474 (95%CI:-0.603~-0.321)、 r=-0.325 (95%CI:-0.478~-0.154)、 r=-0.322 (95%CI:-0.475~-0.150),P均<0.05]。结论 ADC值可用于鉴别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Luminal型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Ki-67增殖指数 鉴别
下载PDF
高b值表观扩散系数与动态增强磁共振定量参数对移行带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新瑜 刘晴晴 +3 位作者 李明霞 黄咏文 左伟龙 郝会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96-1100,1108,共6页
目的探讨高b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对移行带(TZ)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且有病理结果的52例患者(73个TZ病... 目的探讨高b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对移行带(TZ)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且有病理结果的52例患者(73个TZ病灶)资料,对TZ病灶行PI-RADS评分并选取3分及以上病灶进行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分为PCa组22个,非癌性前列腺疾病组51个。比较两组间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转移常数、组织间隙-血浆速率常数(K_(ep))、细胞外血管外血浆容积分数]和ADC值的差异,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和各参数联合诊断效能。结果与非癌性前列腺疾病组相比,PCa组的ADC值较低(Z=-6.360,P<0.001),K_(ep)值较高(Z=-2.609,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移常数和细胞外血管外血浆容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87、-1.317,P>0.05)。ADC值、K_(ep)以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TZ PC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1、0.693和0.980,两项指标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ADC值诊断TZ PCa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19,P=0.223)。结论高b值ADC值和K_(ep)对TZ PCa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高b值ADC值对TZ PCa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但两项指标联合应用未提供更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带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全病变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鉴别子宫平滑肌肉瘤与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亚军 胡伟杰 吴超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 探讨全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鉴别子宫平滑肌肉瘤与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子宫平滑肌肉瘤病人与20例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病人的术前MRI影像,所有病人术前均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 目的 探讨全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鉴别子宫平滑肌肉瘤与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子宫平滑肌肉瘤病人与20例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病人的术前MRI影像,所有病人术前均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分析比较2组病人的常规MRI特征。采用Firevoxel软件在DWI上逐层勾画兴趣区(ROI)并生成全病变ADC直方图,记录ADC最小值(ADCmin)、ADC平均值(ADCmean)、ADC最大值(ADCmax),不均匀性、偏度、峰度、熵,ADC第1、5、10、25、50、75、90百分位数(ADC1st、ADC5th、ADC10th、ADC25th、ADC50th、ADC75th、ADC90th)。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2组间常规MRI特征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间ADC直方图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DC直方图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较子宫平滑肌肉瘤更多表现为边缘光滑,但更少出现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或低信号、DWI高信号或信号不均(均P<0.05)。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不均匀性高于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而ADC1st、ADC5th、ADC10th和ADC25th小于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均P<0.05)。不均匀性鉴别两者的AUC值最高(0.782),当不均匀性取0.226作为最佳诊断阈值时鉴别两者的敏感度最高(78.57%),而特异度较低(80.0%)。结论 全病变ADC直方图分析有助于术前鉴别子宫平滑肌肉瘤与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直方图
下载PDF
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与表观扩散系数在膀胱癌术前病理分级评估中的应用
13
作者 徐兴华 常玲玉 +4 位作者 吴广太 程连华 李淑祎 王芳 王青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102,共6页
目的研究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膀胱癌术前组织学分级评估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 目的研究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膀胱癌术前组织学分级评估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接受了MRI检查。MRI扫描除常规序列外,另外包括APT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独立测量病灶的APT及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级别肿瘤的各参数值之间的差异。然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DeLong检验分析APT、ADC及两者联合(APT+ADC)使用的诊断性能。结果低级别膀胱癌的APT值(1.42%±0.75%)低于高级别膀胱癌(2.99%±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级别膀胱癌的ADC值[(1.44±0.27)×10^(-3)mm^(2)/s]高于高级别膀胱癌[(1.17±0.37)×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值、ADC值及两者联合鉴别低级别膀胱癌和高级别膀胱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0、0.76、0.94,ATP、ADC的AUC值与两者联合的AUC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T和ADC可作为膀胱癌术前预测组织学分级的指标,APT与ADC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功能磁共振成像 病理分级
下载PDF
PI-RADS v2评分联合表观扩散系数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4
作者 刘婷婷 潘锋 +3 位作者 李昊 王晓辉 王洪兴 高成林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0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二版(PI-RADS v2)评分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1年7月治疗的8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51例和非前列腺癌组29... 目的探究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二版(PI-RADS v2)评分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1年7月治疗的8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51例和非前列腺癌组29例。所有患者在病情稳定状况下进行MRI平扫,测量ADC值,进行PI-RADS v2评分。比较2组PI-RADS v2评分及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PI-RADS v2评分联合ADC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PI-RADS v2评分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癌组,ADC值明显低于非前列腺癌组(P<0.01)。PI-RADS v2评分(阈值为4分)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2.35%,特异度为75.86%,准确度为80.00%,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ADC值(阈值为850×10^(-6)mm^(2)/s)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78.43%,特异度为79.31%,准确度为78.75%,AUC为0.816;二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92.16%,特异度为89.66%,准确度为91.23%,AUC为0.868。二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AUC明显大于PI-RADS v2评分和ADC值单独诊断(P<0.05)。结论PI-RADS v2评分联合ADC值对前列腺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较单一检测的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PI-RADS v2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特异度 敏感度 诊断 受试者工作特征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中MRI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以及表观扩散系数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卢建阳 董海波 +2 位作者 王高燕 梁修振 高岭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084-2088,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鉴别中MRI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进行前列腺MRI检查的80例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PC...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鉴别中MRI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进行前列腺MRI检查的80例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PCa患者40例,BPH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扫描以及动态增强扫描,自动生成DWI以及ADC图像,再选取感兴趣区域(ROI)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得出影像学诊断结果后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型中BPH患者以Ⅱ型为主,PCa患者以Ⅰ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中PCa以高信号为主,BPH以等低信号为主;ADC信号中PCa以等低信号为主,BPH以高信号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平均ADC值为(0.93±0.21)×10^(-3)mm^(2)/s,BPH组为(1.62±0.16)×10^(-3)mm^(2)/s,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DWI和ADC值鉴别诊断PCa和BPH的AUC为0.894,灵敏度为0.825,特异度为0.875。结论PCa以及BPH在MRI动态增强扫描中DWI以及ADC表现为不同信号,对两者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MRI成像 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在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Ki-67和P53表达水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萌 景梦园 +1 位作者 曹云太 郭钰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8-85,共8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术前无创性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子宫肌层浸润(myometrial infiltration,MI)、Ki-67和P53表达水平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术前无创性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子宫肌层浸润(myometrial infiltration,MI)、Ki-67和P53表达水平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术前接受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并在术后经病理证实的105名EC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数据,两名独立的放射科医生分别对照MRI增强和DWI图像在ADC图像上测量EC的最大ADC值(ADCmax)、平均ADC值(ADCmean)及最小ADC值(ADCmin)。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EC患者的临床信息、ADC值与MI、Ki-67和P53表达的相关性,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ADCmax、ADCmean和ADCmin与EC患者MI、Ki-67和P53表达水平显著相关(P<0.05),而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仅与EC患者MI和Ki-67表达水平显著相关(P<0.05)。将ADCmax、ADCmean、ADCmin与FIGO分期结合起来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模型、ADCmax、ADCmean、ADCmin和FIGO分期预测MI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809、0.707、0.693、0.694和0.599;预测Ki-67表达水平的AUC值分别为0.897、0.879、0.849、0.808和0.550。结合ADCmax、ADCmean、ADCmin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模型、ADCmax、ADCmean和ADCmin预测P53表达水平的AUC值分别为0.665、0.615、0.641和0.654。结论基于ADC值联合FIGO分期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作为一种有效方法在术前无创性评估EC患者MI、Ki-67和P5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肌层浸润 KI-67 P53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基于复合灵敏度编码直方图参数及表观扩散系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金瑞 徐梦莹 +2 位作者 安兆会 朱子超 陈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复合灵敏度编码(MUSE)序列的全容积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及ADC值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12例乳腺病变患者,其中良性30例,恶性8... 目的探讨基于复合灵敏度编码(MUSE)序列的全容积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及ADC值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12例乳腺病变患者,其中良性30例,恶性82例。术前均行MRI常规序列、动态对比增强MRI及MUSE高分辨率扩散成像(MUSE-DWI)。参照增强图像,对MUSE-DWI序列进行全瘤体勾画,获得病灶的15项ADC直方图参数;测量MUSE-DWI的ADC值(ADC_MUSE)。评估数据测量的可重复性,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ADC直方图参数及ADC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除ADC偏度、ADC峰度及ADC熵外,其他ADC直方图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ADC均值、ADC 1%、5%、10%、25%、50%、75%、90%、95%、99%显著低于良性组,ADC标准差、ADC变异系数显著高于良性组。ADC 5%的鉴别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19,以0.94×10^(−3)mm^(2)/s为截断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12%、83.33%。ADC_MUSE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下面积为0.896,以1.13×10^(−3)mm^(2)/s为截断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93%、86.67%。ADC 5%联合ADC_MUSE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4%、86.67%。结论ADC直方图参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有一定价值,其中ADC 5%的鉴别诊断价值最高;MUSE-DWI直方图参数联合ADC值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复合灵敏度编码 表观扩散系数 直方图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基于瘤体实质区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分析术前预测少突胶质细胞瘤病理分级
18
作者 刘显旺 王育珠 +7 位作者 黄晓宇 周青 薛彩强 邓娟 李昇霖 孙秋 刘宏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0-314,32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瘤体实质区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分析术前预测少突胶质细胞瘤(OG)病理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0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WHO 2级少突胶质细胞瘤(OD)和26例WHO 3级间变性少突... 目的探讨基于瘤体实质区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分析术前预测少突胶质细胞瘤(OG)病理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0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WHO 2级少突胶质细胞瘤(OD)和26例WHO 3级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AOD)的临床、MRI及病理资料。使用MaZda软件在轴位ADC图像上进行肿瘤实质全域勾画并进行直方图分析,获得平均值、变异度、偏度、峰度、第1、10、50、90和99百分位数等9个直方图参数。比较OD和AOD组间各直方图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直方图参数对OD和AOD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AOD组直方图参数中平均值、第1、10和50百分位数均小于OD组(t/Z=−2.751、4.948、4.304、−2.953,P均<0.05);两组变异度、偏度、峰度、第90和99百分位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第1百分位数的分级诊断性能最优,截断值取108.00×10^(-6)mm^(2)/s时,曲线下面积为0.840,此时区分OD和AO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2%、84.00%、80.39%、83.30%和77.80%。结论基于瘤体实质区ADC直方图分析对术前预测OG病理分级具有一定价值,第1百分位数的分级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预测
下载PDF
瘤周及瘤内表观扩散系数参数对可切除直肠癌的病理因素诊断性能的评估
19
作者 孙嫣聪 谢北辰 +3 位作者 牛劲 段金辉 张健 闫瑞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3-60,共8页
目的探讨瘤周及瘤内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可切除直肠癌的病理预后因素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8名接受术前MRI的直肠癌患者资料。两名放射科医师在最大的肿瘤横截面中分别独立放置三个类圆形... 目的探讨瘤周及瘤内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可切除直肠癌的病理预后因素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8名接受术前MRI的直肠癌患者资料。两名放射科医师在最大的肿瘤横截面中分别独立放置三个类圆形面积约20 mm2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在邻近肿瘤轮廓的瘤周区域放置三个椭圆形面积约22 mm2大小的ROI。在ADC图上获得肿瘤ADC最大值(ADCtmax)、肿瘤ADC最小值(ADCtmin)、肿瘤ADC平均值(ADCtmean)、瘤周ADC最大值(ADCpmax)、瘤周ADC平均值(ADCpmean)和ADCpmean/ADCtmean(ADC ratio),并分别比较在不同预后因素组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联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各参数及联合预测模型对病理预后因素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参数及联合预测模型AUC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参数的观察者间测量一致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0.75]。ADC ratio在T分期T3组高于T1~T2组、低分化组高于中高分化组、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阳性组高于LNM阴性组、肿瘤沉积(tumor deposition,TD)阳性组高于TD阴性组、淋巴血管浸润(lymphovascular infiltration,LVI)阳性组高于LVI阴性组,ADCtmean在T1~T2组高于T3组、LNM阴性组高于LNM阳性组,ADCpmean在T1~T2组低于T3组、TD阳性组高于TD阴性组、LVI阳性组高于LVI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 ratio在预测T3、LNM阳性、高中分化、TD阳性和LVI阳性时AUC分别0.80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94~0.911]、0.737(95%CI:0.614~0.859)、0.787(95%CI:0.628~0.945)、0.706(95%CI:0.572~0.841)和0.802(95%CI:0.685~0.919);ADCtmean在预测T3、N阳性的AUC分别为0.737(95%CI:0.617~0.858)和0.683(95%CI:0.548~0.818);ADCpmean在预测T3、TD阳性、LVI阳性时AUC分别为0.691(95%CI:0.566~0.816)、0.702(95%CI:0.566~0.838)、0.763(95%CI:0.647~0.880)。结论瘤周及瘤内ADC对可切除直肠癌的病理因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直肠癌ADC ratio在T分期、LNM、TD及LVI方面的AUC值较ADCtmean、ADCpmean出现一定程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瘤周组织 瘤内组织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值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局限性胰腺炎半定量影像诊断的应用
20
作者 范存庚 肖道雄 +3 位作者 廖伟伟 彭吉东 王肇平 雷剑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9期1265-1268,1304,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值(eADC值)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局限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局限性胰腺炎患者88例和胰腺癌患者90例,同时选取正常胰腺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MRI检查,分析各...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值(eADC值)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局限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局限性胰腺炎患者88例和胰腺癌患者90例,同时选取正常胰腺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MRI检查,分析各组e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类型。结果局限性胰腺炎eADC值为(1.29±0.22)×10^(-3)mm^(2)/s,明显高于胰腺癌(P<0.05),而明显低于正常胰腺(P<0.05);局限性胰腺炎TIC曲线Ⅰ型比例为88.64%,明显高于胰腺癌和正常胰腺(P<0.05);局限性胰腺炎TIC曲线Ⅱ型比例为2.27%,明显低于胰腺癌(P<0.05),与正常胰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性胰腺炎TIC曲线Ⅲ型比例为9.09%,明显低于正常胰腺(P<0.05),与胰腺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变部位局限性胰腺炎患者eADC值及TIC曲线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胰腺癌eADC值为(0.98±0.12)×10^(-3)mm^(2)/s,明显低于Ⅰ+Ⅱ期(P<0.05);eADC值、TIC曲线类型及联合鉴别局限性胰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843和0.800。结论eADC值和动态增强扫描TIC曲线类型在局限性胰腺炎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同时eADC值与胰腺癌TNM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动态增强扫描 局限性胰腺炎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