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毡毛忍冬bZIP25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珊 曾娟 +6 位作者 谢瑜 周日宝 刘湘丹 童巧珍 龙雨青 陈言 刘小丽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335-340,共6页
目的克隆灰毡毛忍冬bZIP25基因序列全长,并进行生信分析及表达模式分析,以初步探索其在灰毡毛忍冬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逆转录PCR技术克隆bZIP25基因的序列全长,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bZIP25及其编码的蛋白进行分析。运用实时荧... 目的克隆灰毡毛忍冬bZIP25基因序列全长,并进行生信分析及表达模式分析,以初步探索其在灰毡毛忍冬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逆转录PCR技术克隆bZIP25基因的序列全长,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bZIP25及其编码的蛋白进行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测定其在茎、叶及七个花期花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克隆得到LmbZIP25基因(OR551766),其编码191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bZIP家族结构,在bZIP结构域中与其他植物同源性较高。LmbZIP25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在茎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花和叶,在七个花期中黄色花蕾期的表达量最高。结论克隆得到LmbZIP25基因全长,分析其在不同器官和不同花期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探索其在灰毡毛忍冬中花发育中的功能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毡毛忍冬 bZIP25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模式分析
原文传递
空心莲子草SOD基因家族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韩硕 韩晓文 +3 位作者 胡义锋 陈中义 朱永兴 尹军良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6,共15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类保守的抗氧化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尚缺乏对空心莲子草SOD家族成员的系统认识。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空心莲子草SOD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的鉴定及分析,并对其理化性质、...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类保守的抗氧化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尚缺乏对空心莲子草SOD家族成员的系统认识。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空心莲子草SOD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的鉴定及分析,并对其理化性质、保守基序、基因结构、系统发育进化关系、miRNA靶向关系和表达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空心莲子草中共鉴定到43个ApSOD,其中22个属于Cu/ZnSOD亚家族,21个属于Fe/MnSOD亚家族;蛋白质特征分析表明,36个ApSOD蛋白为亲水蛋白,37个ApSOD蛋白为稳定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大部分Cu/ZnSOD定位在叶绿体或细胞质,大多数Fe/MnSOD定位在线粒体。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同亚家族中的成员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与基因结构。miRNA靶向关系预测发现,17个空心莲子草miRNA通过切割或翻译抑制作用靶向14个ApSODs。表达模式分析发现,ApSODs在不同环境条件和组织中表达水平相对稳定。利用RT-qPCR分析了6个ApSODs在除草剂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噁草酮和氯氟吡氧乙酸胁迫下,6个ApSODs在药后7 d内显著上调表达;在乙羧氟草醚胁迫下,4个ApSODs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趋势;在草甘膦胁迫下,6个ApSODs在7 d时显著上调表达;在异丙隆胁迫下,4个ApSODs在1 d时均显著下调表达。说明在除草剂胁迫下ApSODs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本研究对空心莲子草ApSOD家族成员进行系统鉴定和特征分析,并初步揭示了6个基因在除草剂胁迫下的表达特征,为进一步研究ApSODs在响应除草剂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空心莲子草 表达模式分析 除草剂
下载PDF
赤苍藤WRKY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3
作者 黄诗宇 杨天为 +5 位作者 张向军 田姗姗 高曼熔 李婷 石前 张尚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05-1714,共10页
【目的】探究赤苍藤WRKY转录因子在不同组织及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作用,为深入解析赤苍藤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赤苍藤WRKY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分析赤苍藤WRKY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 【目的】探究赤苍藤WRKY转录因子在不同组织及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作用,为深入解析赤苍藤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赤苍藤WRKY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分析赤苍藤WRKY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WRKYs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结果】共鉴定66个EsWRKYs基因,在11条染色体中均有分布,亚细胞定位预测有62个EsWRKY蛋白定位在细胞核,系统发育分析将赤苍藤WRKY蛋白家族成员分为三大类(Ⅰ~III),分别有18、44和4个成员,其中Ⅱ类可分为5个亚类(Ⅱa~Ⅱe),分别有3、7、18、8和8个成员,66个EsWRKYs基因的外显子有2~11个,保守基序分析结果显示Motif1和Motif3包含WRKY结构域,Motif1是EsWRKYs蛋白最主要的保守基序,EsWRKYs基因家族成员启动子区有与生长发育、逆境响应、激素响应等相关的19种顺式作用元件。表达模式分析显示EsWRKY14、EsWRKY22、EsWRKY29、EsWRKY30、EsWRKY47和EsWRKY61可能参与赤苍藤茎叶的生长发育过程,多数EsWRKYs基因在种仁发育过程中显著下调,表明这些EsWRKYs基因可能在种仁发育前期发挥主要作用。【结论】66个赤苍藤WRKY基因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具有较大差异,均具有WRKY保守结构域,EsWRKY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模式不同,在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及次生代谢过程等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苍藤 WRKY转录因子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BBML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4
作者 余江弟 李玉珠 +3 位作者 苗佳敏 丁菲菲 白小明 牛奎举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6-408,共13页
为探究婴儿潮(BABY BOOM,BBM)基因诱导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体胚发生的潜在功能,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PpBBML(PpBBM-like)基因,并对其进行生信分析、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PpBBML编码的蛋白具BBM特有的bbm-1... 为探究婴儿潮(BABY BOOM,BBM)基因诱导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体胚发生的潜在功能,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PpBBML(PpBBM-like)基因,并对其进行生信分析、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PpBBML编码的蛋白具BBM特有的bbm-1基序且定位于细胞核,并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BBM亲缘关系最近。PpBBML的表达水平存在组织特异性,表达量为花药>茎基>幼叶>根茎>老叶>不定根。6-BA,NAA(除0 h外),MeJA和EBR(除4 h外)处理后的PpBBML表达量均高于CK;GA3处理后的PpBBML表达量均低于CK。在仅添加生长素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其表达量在接种第2 d最高。综上所述,PpBBML是AP2亚家族的转录因子基因,其表达量在幼嫩组织中最高且受到不同激素的诱导,并在愈伤组织形成初期表达量急剧上升,因此,该基因可能具有诱导草地早熟禾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BBM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水稻RR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5
作者 陈明迪 胡桂花 +1 位作者 张海文 王旺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9,共10页
水稻反应调节因子(response regulators,RR)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究RR基因在水稻中的进化及生物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水稻RR基因家族共有22个成员,包含15个A型和7个B型基因。分析发现,水稻RR蛋白的理化性质存在差异,其... 水稻反应调节因子(response regulators,RR)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究RR基因在水稻中的进化及生物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水稻RR基因家族共有22个成员,包含15个A型和7个B型基因。分析发现,水稻RR蛋白的理化性质存在差异,其中B型均为亲水蛋白(GRAVY<0);水稻RR基因有5个旁系基因对,分别为OsRR8和OsRR15、OsRR5和OsRR11、OsRR9和OsRR10、OsRR1和OsRR2、OsRR20与OsRR18,预测其与已知功能基因具有相似的功能;保守基序Motif 1与Motif 3均属于REC超级家族,作为响应调节器接收来自双组分磷酸转移系统中的信号传导,在22个OsRR蛋白中均有分布。调控元件与表达模式分析表明,RR基因具有调控脱落酸、水杨酸、茉莉酸、赤霉素与生长素等多种信号转导的潜能,参与植物防御低温、干旱等胁迫及光和厌氧等信号响应过程,同时也具有调控水稻不同组织生长发育的功能。通过对水稻RR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水稻RR家族成员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揭示植物生长发育及信号传导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RR家族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葡萄风信子转录因子MaMYB2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志根 刘雅莉 +1 位作者 杨慧萍 刘妮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共7页
试验从葡萄风信子"亚美尼亚"中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一个MYB类转录因子,命名为MaMYB2,Genebank登陆号为KJ744038。克隆到的MaMYB2全长711bp,开放阅读框为600bp,编码199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分子量约为22.34ku,理论等电点为5.46,... 试验从葡萄风信子"亚美尼亚"中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一个MYB类转录因子,命名为MaMYB2,Genebank登陆号为KJ744038。克隆到的MaMYB2全长711bp,开放阅读框为600bp,编码199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分子量约为22.34ku,理论等电点为5.46,保守域具有DNA结合位点;与矮牵牛(AAF66730.1)关系最近;核定位试验表明MaMYB2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中;实时定量PCR分析了MaMYB2在葡萄风信子"亚美尼亚"不同组织部位中的表达模式,结果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花中表达量最高,且随着花色变深表达量逐渐升高。结果表明,MaMYB2有可能参与了葡萄风信子中花青素积累的转录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风信子 MYB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内蒙古白绒山羊蛋白激酶B/AKT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娇馥 史偈君 +5 位作者 梁燕 郑旭 张涛 秦毅 王志钢 刘东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787-2795,共9页
【目的】克隆内蒙古白绒山羊AKT基因cDNA并分析其基本表达模式。【方法】RT-PCR克隆AKT基因cDNA。通过在线软件BLAST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用SMART与Psite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半定量RT-PCR检测AKT基因在绒山羊组织中的表达特异性。Western ... 【目的】克隆内蒙古白绒山羊AKT基因cDNA并分析其基本表达模式。【方法】RT-PCR克隆AKT基因cDNA。通过在线软件BLAST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用SMART与Psite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半定量RT-PCR检测AKT基因在绒山羊组织中的表达特异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中AKT表达。【结果】克隆到的内蒙古白绒山羊AKT基因cDNA片段长1 443 bp,包含了编码480个氨基酸残基的全长ORF,氨基酸序列与绵羊(NM_001161857.1)同源性为97%。SMART分析表明,ORF编码的蛋白包含了可与3-磷酸肌醇结合的PH结构域及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催化活性的S_TKc结构域。Psite分析表明,含有1个cAMP-/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6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0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2个蛋白激酶ATP结合区信号和1个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区域。PSORT程序预测其定位于细胞质中。AKT基因mRNA丰度在睾丸、脑和肾中较高,在脾、肝、肺及乳腺组织中相对低。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中抑制mTOR活性,AKT表达量降低。【结论】内蒙古白绒山羊AKT基因cDNA全长ORF的核苷酸序列与绵羊的AKT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AKT基因在脾、睾丸、脑、肝、肺、乳腺及肾组织中均有表达,其AKT的表达受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白绒山羊 AKT 基因克隆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拒盐型牧草小花碱茅PutHKT2;1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剑 张金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79-1383,共5页
本研究以拒盐型盐生牧草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对小花碱茅PutH-KT2;1基因表达模式进行研究,以期阐明其在盐胁迫下拒Na+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PutHKT2;1基因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主要在根中表达,地上部... 本研究以拒盐型盐生牧草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对小花碱茅PutH-KT2;1基因表达模式进行研究,以期阐明其在盐胁迫下拒Na+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PutHKT2;1基因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主要在根中表达,地上部表达量相对较低;K+饥饿处理条件下,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1mmol.L-1 K+或无K+条件下,根中PutHKT2;1表达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大而减少。由此推断,PutHKT2;1蛋白主要在根部发挥作用,主要用于控制Na+吸收,增强K+选择性吸收能力,从而维持地上部较高的K+/Na+,提高其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碱茅 PutHKT2 1 表达模式分析 耐盐性
下载PDF
花生生长素输入载体基因PNAUX1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任怡怡 戴绍军 刘炜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生长素作为重要的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其所具有的极性运输特性,主要通过运输载体进行调控。本研究从花生未成熟种子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可能的生长素输入载体AUX/LAX类基因,命名为PNAUX1,通过RT-PCR对其表达模... 生长素作为重要的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其所具有的极性运输特性,主要通过运输载体进行调控。本研究从花生未成熟种子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可能的生长素输入载体AUX/LAX类基因,命名为PNAUX1,通过RT-PCR对其表达模式分析显示,该基因在花生各组织中为组成型表达;同时,将PCR扩增获得的目的片段与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01连接,构建了正义和反义载体转化DR5∷GUS拟南芥,并获得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生长素输入载体 基因PNAUX1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拟南芥AtNHX2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金耀 徐莉 +2 位作者 马纪 周洁 张富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14-1118,共5页
AtNHX2基因是拟南芥NHX基因家族的一员 ,编码了一种液泡膜中的Na+ /H+ 反向运输体并对拟南芥的耐盐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采用PCR扩增的方法克隆了拟南芥AtNHX2基因启始密码子上游约 2 8kb的DNA片段 ,并将其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 AtNHX2基因是拟南芥NHX基因家族的一员 ,编码了一种液泡膜中的Na+ /H+ 反向运输体并对拟南芥的耐盐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采用PCR扩增的方法克隆了拟南芥AtNHX2基因启始密码子上游约 2 8kb的DNA片段 ,并将其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 1 1中 ,通过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瞬时表达的方法 ,初步检测启动子的活性 .将重组质粒pCAMBIA130 1 1/AtNHX2promoter转化拟南芥并筛选纯合子 .AtNHX2promoter GUS分析显示AtNHX2在所有的组织中均有表达 ,包括根尖 .在保卫细胞中检测到了强烈的GUS表达 ,这一结果表明 ,AtNHX2对特殊细胞的pH调控和K+ 自身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AtNHX2启动子的活性可被NaCl抑制 ,并且抑制的强度和NaCl的浓度成正相关 .30 0mmol/LKCl处理可增强启动子的活性 ,说明NaCl和KCl是在转录水平上调控AtNHX2的表达 .在老叶中GUS活性比在新叶中GUS活性强 ,这说明了AtNHX2优先将有毒的离子积累在老叶中 ,从而有利于植物的正常发育 .在根毛细胞中也观测到了强烈的GUS活性 ,这就暗示了AtNHX2在扩大的液泡中储存N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NHX2启动子 瞬时表达 表达模式分析 盐胁迫
下载PDF
文昌鱼AmphiDC-like的全长cDNA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11
作者 许春鹃 韩燕 +1 位作者 范丽菲 黄功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9-443,共5页
本文旨在克隆文昌鱼树突样蛋白基因AmphiDC-like,采用实时PCR法和原位分子杂交法对其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从文昌鱼神经胚cDNA文库测序得到的ESTs中筛选得到该基因片段,通过引物步移直接测序的方法,克隆得到其cDNA全长序列,对其推测的氨基... 本文旨在克隆文昌鱼树突样蛋白基因AmphiDC-like,采用实时PCR法和原位分子杂交法对其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从文昌鱼神经胚cDNA文库测序得到的ESTs中筛选得到该基因片段,通过引物步移直接测序的方法,克隆得到其cDNA全长序列,对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该基因产物具有树突样细胞蛋白共有的保守区,并与多种生物的树突状细胞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其中与脊椎动物的树突样细胞蛋白同源性较高.实时PCR结果显示,AmphiDC-like在文昌鱼受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 molyticus,Vp)感染后6h到48h表达均上调,并通过原位分子杂交技术观察到,该基因在文昌鱼鳃和消化道中有表达,为深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hiDC-like 文昌鱼 表达模式分析 进化分析
下载PDF
拟穴青蟹CYP302a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林姿 赵明 +6 位作者 张凤英 王伟 刘志强 马春艳 谌微 王珂 马凌波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41,共11页
蜕皮激素对节肢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有重要调控作用,细胞色素P450(CYP)302al是蜕皮激素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克隆获得了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CYP302a1基因,命名为Sp-CYP302a1。Sp-CYP302a1的cDNA序列长为3032 bp,包含一个1617... 蜕皮激素对节肢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有重要调控作用,细胞色素P450(CYP)302al是蜕皮激素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克隆获得了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CYP302a1基因,命名为Sp-CYP302a1。Sp-CYP302a1的cDNA序列长为3032 bp,包含一个1617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可编码538个氨基酸,预测相对分子质量为61.14 kD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氨基酸含helix-K、helix-C、helix-I、PERF及heme-binding 5个P450特征保守区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p-CYP302A1与其他物种的CYP302Al聚为一类,与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进化关系最近。qRT-PCR分析发现,雌蟹和雄蟹中CYP302a1均在Y器官具有最高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在幼体发育过程中,CYP302a1在蚤状幼体Ⅲ期出现一个表达峰值,但在其他几个时期的表达量均较低。在蜕皮周期内,CYP302a1表达量变化显著,在蜕皮后期(A、B期)表达量最低,随后开始上升,至蜕皮前期(D期)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综上,研究从序列分析方面鉴定了拟穴青蟹的CYP302a1,并对该基因进行了表达模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其可能在拟穴青蟹蜕皮以及幼体发育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CYP302a1 表达模式分析 蜕皮周期 蜕皮激素
下载PDF
杜仲CONSTANS-like全基因组鉴定、系统进化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俊 李龙 +3 位作者 陈玉龙 刘燕 吴耀松 任闪闪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5-485,共11页
【目的】揭示CONSTANS-like在杜仲Eucommia ulmoides基因组中的分布、结构特征及表达模式。【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杜仲CONSTANS-like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及理化性质、进化关系、基因结构、启动子元件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杜仲... 【目的】揭示CONSTANS-like在杜仲Eucommia ulmoides基因组中的分布、结构特征及表达模式。【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杜仲CONSTANS-like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及理化性质、进化关系、基因结构、启动子元件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杜仲基因组中共鉴定到8个EuCOLs基因,分别命名为EuCOL1~EuCOL8,氨基酸数目为315~469,理论等电点分布范围为5.10~6.47,分子量为35.21~52.65 kDa。亚细胞定位预测均定位在细胞核中,为亲水性蛋白,分布于8条染色体。系统进化分为2个亚家族(群组Ⅰ和群组Ⅲ),分别包含2和6个EuCOLs蛋白,同一亚家族基序具有相似性。EuCOLs基因结构简单,启动子中含有多个光周期响应元件。表达模式分析显示:EuCOLs在杜仲叶片发育中表达水平相对较低,EuCOL7在杜仲胶形成中表达量最高,各家族成员表达特征存在差异。蛋白互作预测显示:EuCOL7可与多个光周期响应蛋白互作。【结论】杜仲CONSTANS-like基因家族含有典型的CCT和B-box结构域,可能参与叶片发育及杜仲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CONSTANS-like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玉米ZmPP6C基因的克隆及其响应光质和胁迫处理的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原换换 孙广华 +8 位作者 闫蕾 郭林 樊晓聪 肖阳 孟凡华 宋梅芳 詹克慧 杨青华 杨建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6亚基(catalytic subunits of Ser/Thr protein phosphatase 6,PP6C)是PP6全酶的催化亚基。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的研究表明,PP6C参与生长素极性运输、脱落酸信号转导和光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的开花调控。为了明确玉...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6亚基(catalytic subunits of Ser/Thr protein phosphatase 6,PP6C)是PP6全酶的催化亚基。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的研究表明,PP6C参与生长素极性运输、脱落酸信号转导和光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的开花调控。为了明确玉米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6亚基(ZmPP6C)的蛋白结构特征与同源蛋白间的进化关系,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ZmPP6C的全长基因。序列分析表明,ZmPP6C开放阅读框为912个核苷酸,编码303个氨基酸残基,包含PP2A的催化亚基PP2Ac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P6C蛋白在进化上较为保守,并且与高粱的PP6C蛋白相似性更高。对玉米自交系B73的ZmPP6C基因进行器官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其表达量在成株期叶片中最高,是根中的7.9倍;ZmPP6C能够响应不同光质处理,且受远红光和红光的影响较大;也能响应长日和短日处理,在长日条件下的光照和黑暗阶段各有一个明显的表达高峰,在短日条件下的光照和黑暗阶段分别有2个和3个表达峰值;同时,ZmPP6C还响应高渗透、盐渍和淹水等胁迫处理,出现明显的上调表达。结果表明,ZmPP6C在玉米光信号转导、开花诱导与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分子与生化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 表达模式分析 光敏色素 光信号途径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花生Argonaute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晓东 李春娟 +6 位作者 张浩 孙全喜 闫彩霞 赵小波 王娟 苑翠玲 单世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7-777,共11页
AGO蛋白(Argonaute protein)是RNA诱导沉默复合体的关键组分,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花生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AGO抗病基因提供了条件。利用AGO蛋白的保守域在花生基因组数据库与NCBI中进行同源比对,鉴定得到花... AGO蛋白(Argonaute protein)是RNA诱导沉默复合体的关键组分,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花生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AGO抗病基因提供了条件。利用AGO蛋白的保守域在花生基因组数据库与NCBI中进行同源比对,鉴定得到花生AGO基因家族所有成员。我们基于生物信息学对AGO蛋白家族的进化关系、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结构域、不同组织中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共鉴定得到51个花生AGO基因,包括12个A.duranensis基因,12个A.ipaensis基因以及27个栽培种花生AGO基因。染色体定位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花生染色体上,且A.duranensis与A.ipaensis基因组上有10对成员存在较为明显的同源关系。表达模式分析表明AdAGO2、AiAGO4、AdAGO3、AiAGO7、AdAGO8、AiAGO8基因在花生22个组织中整体表达量偏高;而花生茎尖(Shoot Tip)与雄蕊(Stamens)中AGO基因家族呈现较高表达量。本研究结果为揭示AGO蛋白功能和发掘花生的抗逆育种靶向基因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O蛋白 花生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StSLT2基因结构与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晓雅 李学然 +4 位作者 薛江芝 王小敏 刘玉卫 谷守芹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37,共6页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玉米大斑病菌StSLT2基因的结构特征,并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了StSLT2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研究发现玉米大斑病菌StSLT2基因DNA全长为5 842 bp,cDNA全长为3 105 bp,包含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编...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玉米大斑病菌StSLT2基因的结构特征,并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了StSLT2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研究发现玉米大斑病菌StSLT2基因DNA全长为5 842 bp,cDNA全长为3 105 bp,包含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编码1 034个氨基酸;该蛋白包含S_TKc保守结构域,在该区域内包含1个典型的MAPK蛋白激活域(TEY);对该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玉米大斑病菌与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和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的SLT2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最近;对其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该基因在菌丝、分生孢子、芽管、附着胞、侵入钉等5个时期均有不同水平的表达,其中在分生孢子发育时期的表达量最高,在芽管形成时期表达水平最低。以上结果表明,该基因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的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该研究不仅明确了玉米大斑病菌StSLT2的结构及其表达模式,也为揭示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StSLT2基因 基因结构特征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水曲柳BZR1基因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纪欣童 于磊 詹亚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4-752,共9页
研究水曲柳BZR1基因应答非生物胁迫及激素信号的表达模式,对探究BR在水曲柳生长发育及响应环境胁迫方面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水曲柳为材料,PCR克隆得到目的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分子结构特征,利用荧光定量PCR探究FmBZR1在... 研究水曲柳BZR1基因应答非生物胁迫及激素信号的表达模式,对探究BR在水曲柳生长发育及响应环境胁迫方面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水曲柳为材料,PCR克隆得到目的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分子结构特征,利用荧光定量PCR探究FmBZR1在低温、盐胁迫及ABA、IAA、GA3诱导下的表达模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mBZR1基因全长984 bp,编码327个氨基酸,FmBZR1蛋白为亲水性蛋白,与樟子松BZR1蛋白的同源性较高。在非生物胁迫与激素诱导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FmBZR1基因表达量有显著差异。低温处理6 h、盐处理24 h后表达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98、10.13倍。ABA、IAA、GA3处理3 h后基因表达量最低,分别为对照组的0.52、0.41、0.50倍;GA3处理24h后基因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的6.23倍。FmBZR1基因在水曲柳生长发育及各种胁迫应答的过程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BZR1基因 基因克隆 胁迫处理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日本结缕草ZjTCP20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卓雄 董笛 +1 位作者 韩烈保 晁跃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1-329,共9页
TCP是高等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衰老及逆境应答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本研究从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中克隆出ZjTCP20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自激活检测、表达模式分析等来探究该基因特性... TCP是高等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衰老及逆境应答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本研究从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中克隆出ZjTCP20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自激活检测、表达模式分析等来探究该基因特性。ZjTCP20基因完整编码区为624 bp,编码208个氨基酸。ZjTCP20蛋白无信号肽,具有疏水性,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其与玉米(Zea mays)ZmTCP20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显示该蛋白定位于叶绿体、细胞质和细胞核上。ZjTCP20基因表达模式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幼嫩叶片中大量表达,随植物发育表达量逐渐减少,但茉莉酸甲酯(MeJA)等3个激素对基因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酵母自激活试验显示ZjTCP20具备自激活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ZjTCP20基因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结缕草 TCP20基因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跨平台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软件系统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弘 谢建明 +1 位作者 汪德正 孙啸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6-148,共3页
构建了可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之间通用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软件系统。该软件集成了多种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算法,并通过模块化设计保持了算法的可扩展性。同时具有原始数据可视化和过滤、多种相似性度量选择、聚类方法选择、表达模式匹配查... 构建了可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之间通用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软件系统。该软件集成了多种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算法,并通过模块化设计保持了算法的可扩展性。同时具有原始数据可视化和过滤、多种相似性度量选择、聚类方法选择、表达模式匹配查询、计算结果可视化等功能。软件使用Java作为开发平台,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为在高性能计算机上进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跨平台 软件系统
下载PDF
小麦TaBTLs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车卓 景凡丽 +4 位作者 苗永平 张沛沛 陈涛 刘媛 杨德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目的】鉴定和分析小麦TaBTLs基因家族成员。【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小麦TaBTLs家族成员的数量、生化性质、基因结构、共线性关系、系统进化关系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利用小麦RNA-Seq数据,分析TaBTL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和发... 【目的】鉴定和分析小麦TaBTLs基因家族成员。【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小麦TaBTLs家族成员的数量、生化性质、基因结构、共线性关系、系统进化关系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利用小麦RNA-Seq数据,分析TaBTL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以及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水平。【结果】小麦共有35个TaBTLs基因家族成员,所有成员均含RING-H2和BZF保守结构域,相对分子量介于29.64~45.16 ku之间。TaBTLs基因分布在除2A、2B和2D染色体以外的所有染色体上,且各成员之间存在大量重复事件。不同物种间BTLs基因分为7个亚族。TaBTLs基因在启动子区域存在大量的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顺式作用元件;该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中广泛表达,并且受盐和干旱胁迫诱导。【结论】研究结果为阐明TaBTLs基因家族的进化关系和进一步研究其家族成员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前期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BTLs 生物信息学 重复事件 表达模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