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纳米SiC粉体对高锰钢表面加工硬化及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耿永辉 陈美玲 +1 位作者 王延辉 高宏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5-657,共3页
研究了微量纳米SiC粉体对高锰钢组织、表面加工硬化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7%纳米SiC粉体后,高锰钢晶粒细化了约60%;纳米SiC粉体使高锰钢喷丸强化后的滑移带明显增多,喷丸表面硬度得到提高,并且随着加工硬化时间的延长... 研究了微量纳米SiC粉体对高锰钢组织、表面加工硬化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7%纳米SiC粉体后,高锰钢晶粒细化了约60%;纳米SiC粉体使高锰钢喷丸强化后的滑移带明显增多,喷丸表面硬度得到提高,并且随着加工硬化时间的延长,添加SiC粉体试样比未添加SiC粉体试样的加工硬化效果进一步增强,从而提高了加工硬化能力;添加0.07%纳米SiC粉体后,高锰钢磨损表面的沟槽变浅,剥落的凹坑减少,磨损质量损失降低了19.2%,高锰钢的耐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钢 表面加工硬化 耐磨性能
原文传递
GH4169镍基高温合金表面加工硬化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士雷 赵杰 +2 位作者 袁玮骏 奚望 赵灿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27,共4页
基于高速铣削GH4169镍基高温合金正交试验,借助截面法对每组加工参数下得到的材料表面进行硬度测量,记录并分析所得硬度值。通过分析可知,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加工性能差,加工硬化程度在110.5%-127.5%之间。通过对正交试验数据的极差分析... 基于高速铣削GH4169镍基高温合金正交试验,借助截面法对每组加工参数下得到的材料表面进行硬度测量,记录并分析所得硬度值。通过分析可知,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加工性能差,加工硬化程度在110.5%-127.5%之间。通过对正交试验数据的极差分析,得到对其表面加工硬化影响的主次因素依次是铣削速度、切削深度、每齿进给量。并且随着铣削速度的增加,GH4169镍基高温合金的表面加工硬化程度逐渐降低;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高温合金的表面加工硬化程度逐渐升高;每齿进给量对高温合金的表面加工硬化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镍基高温合金 正交试验 表面加工硬化 极差分析
下载PDF
钛合金Ti-6Al-4V车削加工表面硬化实验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为 郑敏利 +1 位作者 徐锦辉 程晓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2-1056,共5页
针对钛合金Ti-6Al-4V加工表面硬化问题,通过不同切削参数下钛合金Ti-6Al-4V切削加工表面的显微硬度与微观结构检测实验研究,探索钛合金Ti-6Al-4V车削加工的表面硬化机理,分析切削参数对加工硬化与表面变质层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进行钛合... 针对钛合金Ti-6Al-4V加工表面硬化问题,通过不同切削参数下钛合金Ti-6Al-4V切削加工表面的显微硬度与微观结构检测实验研究,探索钛合金Ti-6Al-4V车削加工的表面硬化机理,分析切削参数对加工硬化与表面变质层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进行钛合金Ti-6Al-4V车削加工时,表面层微观组织发生显著变化,但表面硬化程度不高,切削速度提高不会使表面硬化程度加剧,并有利于减少表面变质层的厚度;切削热对加工表面硬化的影响显著,切削温度升高将减弱表面层材料变形产生的应变硬化作用,表面变质层的显微硬度值低于亚表层的显微硬度值,但高于基体的显微硬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表面加工硬化 显微硬度 表面变质层
下载PDF
300M超高强钢车削加工表面质量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慧萍 张校雷 +2 位作者 张洪霞 任毅 刘国梁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研究切削参数对300M超高强度钢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硬质合金刀具车削加工300M超高强度钢,研究切削参数对表面加工硬化、残余应力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HXD-1000显微硬度检测仪、X-350A型X射线应力测试系统、TR240表面... 目的研究切削参数对300M超高强度钢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硬质合金刀具车削加工300M超高强度钢,研究切削参数对表面加工硬化、残余应力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HXD-1000显微硬度检测仪、X-350A型X射线应力测试系统、TR24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对实验过程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次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以进给量f、切削速度v、刀尖圆弧半径rε、背吃刀量a_p为变量建立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背吃刀量a_p=0.2 mm,切削速度v为60~120 m/min,进给量f为0.1~0.25 mm/r时,300M钢经切削加工后,维氏硬度在467~550HV范围内变化。切削速度从60 m/min增大至200 m/min时,表面残余应力从压应力-59.13 MPa变为拉应力257.33 MPa,次表层残余应力的最大残余压应力从-147.46 MPa增大到-422.65 MPa,并且层深至50μm左右处,工件材料的加工变质层结束。结论表面硬度随着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并且越往里层,硬度越低,直至达到基体的硬度。影响表面粗糙度的最主要因素为进给量,其次是刀尖圆弧半径,再次为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小。建立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通过了试验验证,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M超高强钢 表面加工硬化 残余应力 硬度 表面粗糙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机械加工表面完整性影响试件疲劳性能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汝锋 周永鑫 +2 位作者 杨慎亮 李勋 王海宁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4期96-102,共7页
机械加工表面完整性对试件的疲劳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此做了许多研究和分析。在总结表面完整性及其对试件疲劳性能影响规律和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机械加工表面完整性各主要指标影响试件疲劳性能的研究现状和形成的... 机械加工表面完整性对试件的疲劳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此做了许多研究和分析。在总结表面完整性及其对试件疲劳性能影响规律和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机械加工表面完整性各主要指标影响试件疲劳性能的研究现状和形成的主要成果,并且阐述了表面粗糙度、表面加工硬化、表面残余应力等关键指标对试件疲劳性能影响机理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理论,为抗疲劳制造领域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完整性 疲劳性能 机械加工 表面粗糙度 表面加工硬化
下载PDF
奥贝球铁表面的动态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勇生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6-18,共3页
在化学成分、熔炼工艺、等温淬火工艺和表面抛丸处理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试验研究了奥贝球铁表面加工硬化层的变化及特性,结果表明,奥贝球铁表面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并分析了相关的转变机制。
关键词 奥贝球铁 表面加工硬化 动态特性 球墨铸铁
下载PDF
铸造γ-TiAl合金表面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红苹 李增民 +2 位作者 王新英 张继 韩鹏彪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2-384,共3页
针对成分为Ti-47.5Al-2.5V-1.0Cr的铸造γ-TiAl合金,分别研究了该合金经车削、粗磨和精磨后的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以及表面加工硬化。试验表明,经机加工后合金表面均产生残余压应力,随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降低,表面轴向残余压应力增大... 针对成分为Ti-47.5Al-2.5V-1.0Cr的铸造γ-TiAl合金,分别研究了该合金经车削、粗磨和精磨后的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以及表面加工硬化。试验表明,经机加工后合金表面均产生残余压应力,随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降低,表面轴向残余压应力增大,而径向残余压应力则变化不大。在用水砂纸磨削过程中,切削微刃占主导地位,可以把车削产生的硬化层去掉,故随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降低,表面加工硬化程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γ-TiAl合金 表面粗糙度 表面残余应力 表面加工硬化
下载PDF
中锰球铁的抗磨性能与生产工艺要点
8
作者 李邦璜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CAS 1986年第1期10-13,共4页
中锰球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水泥等行业的某些耐磨件。在一定磨损条件下,中锰球铁的抗磨性能优于高锰钢和碳素钢,由于中锰球铁抗磨性能优良,生产工艺简单,原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关键词 中锰球铁 表面加工硬化 抗磨性能 抗磨性 高锰钢 工艺要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