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英浮选中的表面化学反应 被引量:31
1
作者 石云良 邱冠周 +1 位作者 胡岳华 陈淳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45,48,共4页
研究了石英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和油酸钠中的浮选行为。当矿浆中油酸钠的浓度 (c(RCOO-) )是氯化钙浓度 (c(Ca2 + ) )的 2倍 (即化学计量 )时 ,石英的回收率最大。进一步研究表明 :氢氧化钙表面沉淀是活化石英的主要成分 ;油酸根再与石... 研究了石英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和油酸钠中的浮选行为。当矿浆中油酸钠的浓度 (c(RCOO-) )是氯化钙浓度 (c(Ca2 + ) )的 2倍 (即化学计量 )时 ,石英的回收率最大。进一步研究表明 :氢氧化钙表面沉淀是活化石英的主要成分 ;油酸根再与石英表面的氢氧化钙发生交换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浮选 表面化学反应
下载PDF
表面化学反应体系中非线性问题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辛厚文 侯中怀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7,共17页
本文综述了表面化学反应体系中若干重要非线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及作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表面催化反应体系中的非平衡动力学相变,分形表面反应体系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表面反应体系中噪声诱导的时空有序结构及其转变规律,表... 本文综述了表面化学反应体系中若干重要非线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及作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表面催化反应体系中的非平衡动力学相变,分形表面反应体系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表面反应体系中噪声诱导的时空有序结构及其转变规律,表面反应体系中的随机共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相变 噪声诱导 随机共振 表面化学反应
下载PDF
双(三苯基甲硅烷)铬酸酯催化剂及其配制过程中表面化学反应的研究
3
作者 邱醒宇 平学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1年第2期233-243,共11页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双(三苯基甲硅烷)铬酸酯的加热、光照和水解反应的一些性质;探讨了双(三苯基甲硅烷)铬酸酯催化剂配制过程的化学变化。当其沉淀在硅胶上时,与硅胶表面羟基反应,生成表面有机铬化合物,铬的价态不变。...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双(三苯基甲硅烷)铬酸酯的加热、光照和水解反应的一些性质;探讨了双(三苯基甲硅烷)铬酸酯催化剂配制过程的化学变化。当其沉淀在硅胶上时,与硅胶表面羟基反应,生成表面有机铬化合物,铬的价态不变。加入烷基铝后,表面铬化合物还原生成含有Cr—C或Cr—O键的低价表面化合物,其对乙烯聚合具有催化活性。并指出了本催化剂活性组份可能的负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反应 表面羟基 表面化学反应 甲硅烷 催化活性 三苯基 配制过程 铬化合物
下载PDF
红外激光诱导SF_6与硅和钨的表面化学反应
4
作者 何志芳 金忠 秦启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7-71,共5页
本文研究了TEA CO_2激光诱导SF_6与单晶硅和金属钨的表面化学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反应的反应率与激光频率之间具有明显的依赖关系,在频率为942.2cm^(-1)处反应率呈极大值。对于SF_6-Si体系,反应率与硅的不同晶面有关,在相同条件下Si(... 本文研究了TEA CO_2激光诱导SF_6与单晶硅和金属钨的表面化学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反应的反应率与激光频率之间具有明显的依赖关系,在频率为942.2cm^(-1)处反应率呈极大值。对于SF_6-Si体系,反应率与硅的不同晶面有关,在相同条件下Si(100)面与SF_6的反应率大于Si(111)面。对于SF_6-W体系,测定了激光能量密度和脉冲辐照次数与反应率之间的关系,其反应阈值为1Jcm^(-2),并测得该反应的速率与SF_6分压呈一级反应关系。同时,还讨论了上述反应的机理,认为气态振动受激的六氟化硫分子与被激光激活的固相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反应的主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 表面化学反应 激光
下载PDF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驱动表面化学反应
5
作者 曾礼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8-298,共1页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是指金属的自由电子在光的作用下发生集体振荡,已被发现可以高效、高选择性地驱动一些表面化学反应,如乙烯环氧化、氧气敏化、氢气和水的光分解等,但目前仍然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来说明它是如何驱动表面化学反应的.
关键词 表面化学反应 表面等离激元 驱动 共振 自由电子 高选择性 实验证据 环氧化
下载PDF
静高压下有表面化学反应的非晶合金晶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姚斌 隋桂玲 +3 位作者 王爱民 李宏 丁炳哲 胡壮麒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17-825,共9页
在静高压3—5GPa,510—660℃温度下,研究了在晶化过程中其表面与Al发生反应的非晶(Fe_(0.99),Mo_(0.01))_(78)Si_9B_(13)合金的晶化过程。发现在4GPa左右,510—660℃的温度范围内,非晶FMSB晶化为纳米α_Fe(Al)相,在其他压力下,晶化为α_... 在静高压3—5GPa,510—660℃温度下,研究了在晶化过程中其表面与Al发生反应的非晶(Fe_(0.99),Mo_(0.01))_(78)Si_9B_(13)合金的晶化过程。发现在4GPa左右,510—660℃的温度范围内,非晶FMSB晶化为纳米α_Fe(Al)相,在其他压力下,晶化为α_Fe(Mo,Si),(Fe,Mo)_3B或Fe_2B相。利用简单固体模型对其晶化的热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晶化 静电压 表面化学反应
原文传递
吸附方波伏安法研究单偶氮化合物表面电化学反应
7
作者 徐刚 O'DeaJ.J. OsteryoungJ.G.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032-1039,共8页
在静止汞滴电极上用吸附方波伏安法研究了9个单偶氮化合物的表面电化学反应,观察到3种类型的方波伏安图,其中两类可用提出的4电子二步还原反应机理解释.第一步为准可逆还原,第二步为完全不可逆.第三种类型的伏安图可解释为4电... 在静止汞滴电极上用吸附方波伏安法研究了9个单偶氮化合物的表面电化学反应,观察到3种类型的方波伏安图,其中两类可用提出的4电子二步还原反应机理解释.第一步为准可逆还原,第二步为完全不可逆.第三种类型的伏安图可解释为4电子一步还原.以这两种反应机理为数学模型,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析实验伏安图,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极好.获得了各偶氮化合物表面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初步归纳出反应机理与取代基的关系,为研究其在生物体内的降解反应及致癌性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化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偶氮化合物 表面化学反应 偶氮化合物 代谢
下载PDF
利用表面化学反应生长高功率激光用光学薄膜
8
作者 佳水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4期46-49,共4页
用TiCI4和 H2O经表面化学反应生长出TIO2而制备出光学薄膜。在240 mm直径上的厚度分布不均匀性小于1%。25℃下生长的TiO2薄膜结构为非晶态;当温度增加至400℃时结构变为多晶态。二次离子质谱表明在各种生长温度下薄膜中均存留有氯化物... 用TiCI4和 H2O经表面化学反应生长出TIO2而制备出光学薄膜。在240 mm直径上的厚度分布不均匀性小于1%。25℃下生长的TiO2薄膜结构为非晶态;当温度增加至400℃时结构变为多晶态。二次离子质谱表明在各种生长温度下薄膜中均存留有氯化物。但这种残留氯化物可通过400℃的加热退火去除。25℃下生长的TiO2薄膜的激光破坏阈值在波长 1064 nm,脉宽 1ns时为 5J/cm2 。较高温度下生长的TiO2薄膜的破坏阈值将下降。膜中的氯化物对激光破坏阈值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化学反应 生长 功率 激光 光学薄膜
原文传递
红外反射吸收光谱法研究金属丝表面的化学反应
9
作者 孙彪 薛奇 +3 位作者 董坚 丁建夫 武培怡 嵇根定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685-687,共3页
金属丝表面有机物的结构,用红外透射技术或衰减内反射技术研究,都是极其困难的,近年来虽出现了红外大角度入射法研究金属表面薄层有机物的方法,但只适用于研究金属板的表面涂层。
关键词 金属丝 咪唑涂层 铜丝 表面化学反应 红外反射吸收光谱法 氧化物
全文增补中
金属表面配位化学反应与成膜机理
10
作者 李道华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64-70,共7页
用FT—IR,F—IR,FT—Raman,XPS和AES研究镍表面Mo—S簇合物膜,结果表明,膜层中存在Mo—S—Ni、Mo—S—Mo和端基Mo—S键,膜是由MoS_2与Mo—S—Ni簇合物组成的多分子层,可描述为双层结构。阐述了表面配位化学反应中的成膜机理和影响配合... 用FT—IR,F—IR,FT—Raman,XPS和AES研究镍表面Mo—S簇合物膜,结果表明,膜层中存在Mo—S—Ni、Mo—S—Mo和端基Mo—S键,膜是由MoS_2与Mo—S—Ni簇合物组成的多分子层,可描述为双层结构。阐述了表面配位化学反应中的成膜机理和影响配合物膜形成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表面化学反应 配合物膜 多分子层 单分子层
下载PDF
反向流动垂直喷淋式MOCVD反应器生长GaN的化学反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谦 左然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8-343,共6页
本文提出了MOCVD生长GaN的表面循环反应模型,将该反应模型应用于作者新近提出的反向流动垂直喷淋式反应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出反应器内流速、温度和TMGa浓度分布,以及GaN的生长速率分布。将此计算结果与传统的反应器情况进行对比,... 本文提出了MOCVD生长GaN的表面循环反应模型,将该反应模型应用于作者新近提出的反向流动垂直喷淋式反应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出反应器内流速、温度和TMGa浓度分布,以及GaN的生长速率分布。将此计算结果与传统的反应器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在相同参数情况下,两种反应器的衬底上方温度分布都比较均匀,近衬底处温度梯度较大,高温区域被压制在离衬底较近的区域,流线均比较平滑,在衬底上方没有明显的旋涡;新型反应器内反应气体在近衬底处的浓度均匀性以及GaN在基片表面的沉积均匀性都优于传统反应器,但沉积速率小于后者,大约只有后者的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生长 MOCVD反应 表面化学反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连化物所揭示金属表面不对称脱卤反应机理
12
《浙江化工》 CAS 2020年第2期43-43,共1页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马志博、中科院院士杨学明团队与同济大学教授许维团队合作,在表面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调控前驱分子在金属表面的组装结构,实现分子在金属表面的不对称脱卤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马志博、中科院院士杨学明团队与同济大学教授许维团队合作,在表面化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调控前驱分子在金属表面的组装结构,实现分子在金属表面的不对称脱卤反应,为表面化学反应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反应动力学 大连化物所 中科院院士 国家重点实验室 表面化学反应 同济大学教授 脱卤反应 团队合作
下载PDF
C-H-F氛围下金刚石薄膜的低温CVD生长过程分析
13
作者 简小刚 梁晓伟 +4 位作者 姚文山 张毅 张斌华 陈哲 陈茂林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对C-H-F氛围下低温CVD金刚石薄膜的生长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计算H、F原子在氢终止金刚石表面发生萃取反应的吸附能、反应热与反应能垒,并分析CF_(3)、CF_(2)、CF 3种生长基团在带有活性位点基底上的吸附。结...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对C-H-F氛围下低温CVD金刚石薄膜的生长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计算H、F原子在氢终止金刚石表面发生萃取反应的吸附能、反应热与反应能垒,并分析CF_(3)、CF_(2)、CF 3种生长基团在带有活性位点基底上的吸附。结果表明:与H原子相比,F原子更容易在氢终止金刚石表面萃出H,并以HF形式脱附,且在C-H-F氛围下有利于在低温时产生更多的活性位点;CF_(3)、CF_(2)、CF基团在吸附后的结构和吸附能绝对值都更有利于金刚石相的生成,适当提高CF_(3)、CF_(2)、CF基团的浓度有助于实现金刚石相的更高速率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金刚石薄膜 沉积机制 第一性原理 吸附 表面化学反应
下载PDF
吸附于AgCl溶胶表面的单羟基四苯基卟啉的电子吸收光谱
14
作者 倪春林 毛成矫 +1 位作者 刘刚 曹春华 《化学研究》 CAS 2002年第3期28-31,共4页
研究了两种单取代羟基四苯基卟啉——— 5 - (4-羟基苯基 ) - 10 ,15 ,2 0 -三苯基卟啉 (H2 POH)和 5 - (4-羟基苯基 ) - 10 ,15 ,2 0 -三氯苯基卟啉 (H2 (p -Cl) 3 POH)在冰醋酸中和吸附于AgCl溶胶表面的电子吸收光谱(UVA)和化学反应 ... 研究了两种单取代羟基四苯基卟啉——— 5 - (4-羟基苯基 ) - 10 ,15 ,2 0 -三苯基卟啉 (H2 POH)和 5 - (4-羟基苯基 ) - 10 ,15 ,2 0 -三氯苯基卟啉 (H2 (p -Cl) 3 POH)在冰醋酸中和吸附于AgCl溶胶表面的电子吸收光谱(UVA)和化学反应 .结果表明 ,在冰醋酸中H2 POH和H2 (p -Cl) 3 POH均以二酸和游离碱的形式存在 ;在乙醇中 ,pH值为 10 .5 - 11.5时 ,H2 POH与H2 (p -Cl) 3 POH在AgCl表面发生配位反应 ,生成了Ag(Ⅱ )POH和Ag(Ⅱ ) (p -Cl) 3 POH ,并且溶液的酸度越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取代羟基四苯基卟啉 电子吸收光谱 AgCl溶胶 配伍反应 表面吸附 表面化学反应
下载PDF
化学研究中的扫描探针显微学
15
作者 万立骏 王琛 白春礼 《大学化学》 CAS 2001年第1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化学研究 扫描探针显微学 表面化学反应 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 表现结构 吸附物质位向
下载PDF
大气中细颗粒物表面多相化学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丁杰 朱彤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2005-2013,共9页
细颗粒物在大气环境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其表面上的多相复合反应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最前沿的领域。阐述了大气中细颗粒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其与大气中痕量污染气体物质的相互作用,探讨了细颗粒物表面多相化学反... 细颗粒物在大气环境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其表面上的多相复合反应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最前沿的领域。阐述了大气中细颗粒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其与大气中痕量污染气体物质的相互作用,探讨了细颗粒物表面多相化学反应的研究方法。评述了大气中细颗粒物表面多相化学反应研究的若干进展,提出了主要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细颗粒物 表面多相化学反应 氮氧化物 臭氧 二氧化硫 摄取系数 表面反应几率
原文传递
硫酸钠对闪速吹炼炉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鹏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4期17-18,共2页
金冠铜业公司2017年冷修加装了水淬烟气净化设备,在提高了水淬烟气脱硫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动力波循环液的酸浓,为保证水淬水呈碱性增大了液碱的加入量,随着水淬水的循环使用,无法外排的硫酸钠富集浓度越来越高,这也导致产出的冰铜附着... 金冠铜业公司2017年冷修加装了水淬烟气净化设备,在提高了水淬烟气脱硫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动力波循环液的酸浓,为保证水淬水呈碱性增大了液碱的加入量,随着水淬水的循环使用,无法外排的硫酸钠富集浓度越来越高,这也导致产出的冰铜附着了大量的硫酸钠,这样的冰铜粉进入吹炼炉后减弱氧气与颗粒的接触程度,严重影响炉况,恶化了烟气中物料的性质,最明显的结果就是锅炉结大块和冰铜喷嘴周围水套结焦严重。本文章主要讨论研究原料冰铜粉中硫酸钠对吹炼炉反应的影响和存在形态,以及针对目前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速吹炼炉 表面化学反应 硫酸钠
下载PDF
电脑中的化学:从梦想到现实
18
作者 冯诗齐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4,共1页
会有那么一天,实验室的化学家只需轻松坐在电脑旁,键入标志着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的新的反应数据,计算机就会输出该反应所需的种种条件,如反应速率、温度和压力,以及可将反应速率加速到实用程度的催化剂。尽管这一切目前还只是梦想,... 会有那么一天,实验室的化学家只需轻松坐在电脑旁,键入标志着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的新的反应数据,计算机就会输出该反应所需的种种条件,如反应速率、温度和压力,以及可将反应速率加速到实用程度的催化剂。尽管这一切目前还只是梦想,但实现这一梦想的工具已有了雏形。借助于量子机制的基本理论,人们正缓慢而坚定地向着长期追寻的目标——预报金属表面化学反应的属性——前进。金属表面化学反应是一切异相催化作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电脑 表面化学反应 反应速率 工业价值 催化作用 实验室 计算机
下载PDF
橡胶用陶土表面活化新工艺
19
《中国高校科技》 1996年第10期9-10,共2页
一、简介陶土是橡胶工业中常用的惰性填充剂和低级补强剂。本活化工艺是在原陶土表面上通 过吸附和表面化学反应生产活性较高的橡胶专用补强材料的制造工艺。
关键词 橡胶用陶土 表面活化处理 新工艺 活性陶土 表面化学反应 补强材料 制造工艺 橡胶工业 活化工艺 物理力学性能
下载PDF
镀锌层表面硫代酰胺化合物彩色配合物的XPS和AES研究
20
作者 李道华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CH3CSNH2、H2NCSCSNH2、H2NCSNHNH2等硫代酰胺化合物在锌镀层表面发生配位化学反应,获得了多种不溶性彩色配合物膜,膜层有良好的装饰性能。XPS和AES分析结果表明,多数硫代酰胺化合物分子中的硫代酰胺基团在参与配位反应时发生了去质子... CH3CSNH2、H2NCSCSNH2、H2NCSNHNH2等硫代酰胺化合物在锌镀层表面发生配位化学反应,获得了多种不溶性彩色配合物膜,膜层有良好的装饰性能。XPS和AES分析结果表明,多数硫代酰胺化合物分子中的硫代酰胺基团在参与配位反应时发生了去质子化,N、S均发生了配位,另有部分硫代酰胺基团未去质子化,直接与Zn2+配位。从其AES深度剥蚀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了膜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层 硫代酰胺化合物 表面配位化学反应 彩色配合物膜 XPS A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