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5篇文章
< 1 2 2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秒激光加工参数对RB-SiC表面形貌的影响
1
作者 吴东江 刘成 +4 位作者 杨峰 牛方勇 董志刚 马广义 康仁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9,共8页
目的揭示飞秒激光加工参数对反应烧结碳化硅(Reaction-Bounded Silicon Carbide,RB-SiC)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改变激光能量密度和有效脉冲数,研究RB-SiC表面烧蚀槽的形貌变化规律,确定飞秒激光加工RB-SiC的去除机理。采用扫描... 目的揭示飞秒激光加工参数对反应烧结碳化硅(Reaction-Bounded Silicon Carbide,RB-SiC)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改变激光能量密度和有效脉冲数,研究RB-SiC表面烧蚀槽的形貌变化规律,确定飞秒激光加工RB-SiC的去除机理。采用扫描电镜、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RB-SiC烧蚀前后的表面形貌演变行为。结果激光能量密度在0.62~10.48 J/cm^(2)时,Si富集区域形成凹陷结构,SiC颗粒区域形成周期性结构(Laser-Induced Periodic Surface Structures,LIPSS),周期约为970 nm。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凹陷结构扩大加深,表面球形纳米颗粒增多,烧蚀槽宽度呈对数增长。有效脉冲数在69~1379,Si富集区域的去除量高于SiC颗粒区域的去除量。随着有效脉冲数增加,烧蚀槽深度显著加深,凹陷结构扩展成深坑结构,飞溅至烧蚀槽外侧的纳米颗粒聚集成团簇物,由Si、SiC和非晶态SiO_(2)构成的沉积物在烧蚀槽边缘形成堆积层。结论降低激光能量密度能够减少RB-SiC表面凹陷和纳米颗粒,有助于提升烧蚀形貌的一致性。增加有效脉冲数会促进烧蚀槽底部深坑结构的产生,进而扩大Si与SiC去除量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RB-SIC 烧蚀槽 表面形貌 激光能量密度 有效脉冲数
下载PDF
切削速度对某新型易切削钢切屑形态及加工表面形貌影响
2
作者 雷小宝 庆振华 谢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5,共6页
为了明确切削速度对某新型易切削钢切屑形态及加工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开展了不同切削速度下某新型易切钢的切削试验,研究切屑形态和已加工表面形貌并分析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宏观上,在切削速度大于150 m/min时,该易切削钢切屑以短管... 为了明确切削速度对某新型易切削钢切屑形态及加工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开展了不同切削速度下某新型易切钢的切削试验,研究切屑形态和已加工表面形貌并分析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宏观上,在切削速度大于150 m/min时,该易切削钢切屑以短管螺旋状为主,当切削速度小于150 m/min时,切屑以发条状和破断弧形为主,形成锯齿形切屑的临界切削速度大约在200 m/min;切削速度影响切屑底面形貌,在低速切削时,切屑底面较多大小不一的撕裂状凹坑、沟槽,当切削速度增大至200 m/min时,能够形成表面较光滑的切屑底面;低速切削该易切削钢时,工件表面粗糙度较大,3D形貌显示波峰高度、波谷深度也均较大,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粗糙度减小,3D形貌亦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切削钢 切削速度 切屑形态 加工表面形貌 粗糙度
下载PDF
超声混粉电火花加工热力学仿真及表面形貌研究
3
作者 董颖怀 张少剑 +2 位作者 王岩 牛跃博 周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0,共7页
为了研究超声振动和混粉对电火花加工的影响,基于传热理论,结合超声和混粉特性建立了超声混粉电火花传热模型。基于建立的传热模型对超声混粉电火花加工去除材料过程进行瞬态热力学仿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仿真和... 为了研究超声振动和混粉对电火花加工的影响,基于传热理论,结合超声和混粉特性建立了超声混粉电火花传热模型。基于建立的传热模型对超声混粉电火花加工去除材料过程进行瞬态热力学仿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仿真和实验分析了普通电火花、超声电火花、混粉电火花和超声混粉电火花四种加工方式,结果表明超声混粉电火花加工效率比普通电火花加工效率提高了23%。加入混粉和施加超声可以减少加工表面积碳,提高表面质量;可以使放电凹坑变得更加规则,使表面粗糙度降低。混粉电火花加工相对于普通电火花加工其表面粗糙度平均降低了8.9%,超声混粉电火花表面粗糙度相对于普通电火花平均降低了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混粉 温度场 表面形貌 高斯热源
下载PDF
易切削钢Te元素含量对其切削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雷小宝 庆振华 谢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2,共6页
采用硬质合金刀具对三种不同Te元素含量的易切削钢12L14,12L14+Te(0.017),12L14+Te(0.05)进行切削实验,研究其已加工表面形貌状态及原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2L14+Te(0.017)材料的已加工表面最光滑,粗糙度值最小;12L14+Te(0.05)材料的... 采用硬质合金刀具对三种不同Te元素含量的易切削钢12L14,12L14+Te(0.017),12L14+Te(0.05)进行切削实验,研究其已加工表面形貌状态及原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2L14+Te(0.017)材料的已加工表面最光滑,粗糙度值最小;12L14+Te(0.05)材料的已加工表面最粗糙,微观形貌显示存在较多撕裂;切削不含Te元素的12L14材料时,已加工表面形貌与粗糙度值介于二者之间;添加Te元素材料会生成MnTe等熔点较低的化合物,在切削中起到应力集中源的作用,易导致已加工表面出现微观撕裂现象,但同时减小了刀具积屑瘤形成的可能,所以易切削钢切削表面形貌的生成是二者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切削钢 切削试验 表面形貌 粗糙度
下载PDF
TC4钛合金侧铣加工表面形貌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
5
作者 杨东 贾天浩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31-138,共8页
TC4钛合金是1种典型的不易加工材料,其切削加工表面质量很难控制。为实现面向侧铣加工表面形貌的切削工艺参数优选,开展了TC4钛合金侧铣加工实验研究。首先,探究了加工表面微观缺陷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然后,采用粗糙度参数R_(a)和S_(a)对... TC4钛合金是1种典型的不易加工材料,其切削加工表面质量很难控制。为实现面向侧铣加工表面形貌的切削工艺参数优选,开展了TC4钛合金侧铣加工实验研究。首先,探究了加工表面微观缺陷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然后,采用粗糙度参数R_(a)和S_(a)对铣削表面形貌进行定量表征,并分析了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影响;最后,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GA)对铣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加工表面微观缺陷主要有进给刀痕等固有缺陷和黏附颗粒等随机缺陷。铣削表面粗糙度随主轴转速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径向切深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进给量先增大后减小。在主轴转速n=1093r/min、径向切深a_(e)=0.2mm、每转进给量f=0.06mm/r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侧铣 表面形貌 参数优化 遗传算法
下载PDF
聚碳酸酯超低温冷却车削表面形貌试验研究
6
作者 包锐 刘阔 +5 位作者 张杰 韩灵生 李建明 左月帅 刘海波 王永青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针对聚碳酸酯加工时存在的耐热性差、变形、溶胀等问题,分别在干切削、水冷和超低温冷却条件下进行了聚碳酸酯的车削试验,并分析了材料加工表面的形貌,从分子链弛豫时间、银纹产生和脆-韧性转变的角度解释了加工表面形貌的差异。研究发... 针对聚碳酸酯加工时存在的耐热性差、变形、溶胀等问题,分别在干切削、水冷和超低温冷却条件下进行了聚碳酸酯的车削试验,并分析了材料加工表面的形貌,从分子链弛豫时间、银纹产生和脆-韧性转变的角度解释了加工表面形貌的差异。研究发现,聚碳酸酯干切削表面产生大量粗大银纹,水冷切削表面产生大量细密银纹,超低温冷却切削表面银纹较少,因此超低温冷却对提高聚碳酸酯的加工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超低温冷却切削 银纹 加工表面形貌
下载PDF
触针式表面形貌测量仪探针几何特性引起的失真机理与识别方法
7
作者 王康 皮磊 +2 位作者 张树 张诗涵 施玉书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31,共7页
触针式表面形貌测量仪广泛应用于表面粗糙度、几何形状和波纹度等参数的测量,但探针与被测表面交互时所产生的卷积效应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失真。通过分析探针几何特性引起的失真机理,将失真按其特性分为典型失真和复杂失真。针对探针球形... 触针式表面形貌测量仪广泛应用于表面粗糙度、几何形状和波纹度等参数的测量,但探针与被测表面交互时所产生的卷积效应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失真。通过分析探针几何特性引起的失真机理,将失真按其特性分为典型失真和复杂失真。针对探针球形针尖和锥角复合效应引起的失真现象,提出了一种复杂失真的多模态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形貌测量仪单模态识别典型失真的限制,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形貌测量结果中的复杂失真,同时对测量结果提供可信度解释,为测量结果中失真数据的准确识别和还原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探针 几何特性 失真 表面形貌 多模态识别
下载PDF
不同表面形貌的接触线对浸金属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何泉鑫 曾子毅 +3 位作者 陈光雄 任文娟 赵鹏鹏 董丙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在受电弓-接触网载流摩擦磨损过程中,接触线会产生不同的横截面形状,而接触线形貌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弓网间的接触关系,进而影响弓网间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为研究不同表面形貌的接触线对浸金属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环-块式... 在受电弓-接触网载流摩擦磨损过程中,接触线会产生不同的横截面形状,而接触线形貌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弓网间的接触关系,进而影响弓网间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为研究不同表面形貌的接触线对浸金属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环-块式高速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载流条件下常规形貌、麻点形貌、斜切形貌的接触线与浸金属碳滑板的摩擦磨损性能,比较采用不同形貌接触线时的摩擦因数、电弧能量和浸金属碳滑板的磨损量、表面形貌。试验结果表明:在直流电情况下,常规接触线与浸金属碳滑板组成的摩擦副的摩擦因数最小,滑板磨损量最低;采用斜切形貌接触线时的摩擦因数最大,滑板磨损量最大。通过SEM电镜观测浸金属碳滑板表面的磨损形貌,发现接触线为常规形貌时,滑板以氧化磨损为主,有较多的氧化物产生;接触线为麻点形貌时,滑板以电弧烧蚀和磨粒磨损为主,产生了细小裂纹和烧蚀坑,有较多的磨屑和剥落层出现;接触线为斜切形貌时,滑板以电弧烧蚀为主,有大裂纹和犁沟产生,并且烧蚀区域出现了较多的白色小球。研究表明,当接触线的形貌发生改变时,会导致滑板磨耗增加并加剧接触副电弧放电,从而恶化接触副的状态。因此,当接触线磨损变形严重时,应及时进行更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金属碳滑板 接触线表面形貌 电弧能量 摩擦磨损 载流试验
下载PDF
基于组合代理模型的零件表面形貌构建
9
作者 郑林青 唐文斌 +2 位作者 陈永当 吕英豪 卢媛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6,81,共5页
针对当前零件表面形貌建模存在模型构建准确度低、需要测量点数量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代理模型的零件表面形貌构建方法。在模型构建方面,分别提出基于克里金模型和径向基函数模型的表面形貌构建方法,给出组合两种代理模型的整体思... 针对当前零件表面形貌建模存在模型构建准确度低、需要测量点数量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代理模型的零件表面形貌构建方法。在模型构建方面,分别提出基于克里金模型和径向基函数模型的表面形貌构建方法,给出组合两种代理模型的整体思路,并引入交叉验证策略建立组合代理模型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在实验方面,采用组合代理模型分别针对仿真数据和实际测量数据进行拟合,并以均方根误差、均方根标准预测误差为指标对组合代理模型进行评价。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对单一模型在零件表面形貌建模问题上模型精度更高,所需要测量点数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模型 表面形貌 交叉验证 预测精度
下载PDF
不同刀具倾角下切削参数对TC4表面形貌影响规律研究
10
作者 莫咏怡 蔺小军 +2 位作者 田培森 吴雨珊 刘冠宇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针对TC4钛合金曲面零件在精加工时因刀具倾角变化而导致表面形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在20°,30°,40°,50°四个不同的刀具倾角下进行铣削试验,研究和分析不同刀具倾角下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 针对TC4钛合金曲面零件在精加工时因刀具倾角变化而导致表面形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在20°,30°,40°,50°四个不同的刀具倾角下进行铣削试验,研究和分析不同刀具倾角下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刀具倾角在20°~50°时,以v c=55m/min的切削速度加工可稳定获得较好的表面质量;除了β=30°的试件表面外,其他试件中个别切削参数组合的加工表面出现垂直于加工刀痕的振动波纹,切削速度较大或每齿进给量较大时更易产生表面振动波纹,且切削速度越大,表面振动波纹频率越高;在试验的刀具倾角范围内,表面粗糙度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各刀具倾角下的减小程度不同,但当刀具倾角较大时,由于刀具振动加剧,加工表面质量反而下降,表面粗糙度值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刀具倾角 表面形貌 表面粗糙度 铣削
下载PDF
基于白光干涉的三维表面形貌拼接方法研究
11
作者 任瑛 黄育争 +2 位作者 魏长胜 申展 刘颖刚 《光电技术应用》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白光干涉测量技术由于具有非接触、无损伤、量程大、精度高和灵敏度高等特点,被应用于微纳米结构三维表面形貌测量中,但存在受限于显微物镜视场限制测量范围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提高测量范围的三维表面形貌拼接方法。通过对多次采... 白光干涉测量技术由于具有非接触、无损伤、量程大、精度高和灵敏度高等特点,被应用于微纳米结构三维表面形貌测量中,但存在受限于显微物镜视场限制测量范围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提高测量范围的三维表面形貌拼接方法。通过对多次采集的小范围高分辨率白光干涉图样进行域划分,采用三维形貌数据拼接配准方法,利用模板匹配算法对图像的二值化矩阵进行匹配计算,实现了待测元件的表面形貌的有效表征。研究发现,当采用不同的图像拼接方式即上下拼接、左右拼接和2&2拼接方式时,图像拼接效果有一定差异,其准确度和产生的误差不同。三种拼接方式中,2&2拼接方式能够有效减小操作误差,实现大范围和高分辨干涉图样拼接,在白光干涉三维形貌表征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干涉仪 表面形貌 拼接方式 图像划分
下载PDF
表面形貌对铝/镁热轧复合结合强度的影响
12
作者 张文哲 朱加辉 +3 位作者 郑阳 姜润五 余超 肖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7-170,共14页
选用5052铝合金与AZ31B镁合金作为复合材料进行热轧复合,研究表面形貌对铝/镁热轧复合结合强度的影响。在热轧复合前使用不同直径钢丝刷对板材表面进行打磨处理,通过单向拉伸实验、扫描电镜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打磨处理后板材的表面... 选用5052铝合金与AZ31B镁合金作为复合材料进行热轧复合,研究表面形貌对铝/镁热轧复合结合强度的影响。在热轧复合前使用不同直径钢丝刷对板材表面进行打磨处理,通过单向拉伸实验、扫描电镜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打磨处理后板材的表面状态和形貌进行测试和观察。然后使用热轧复合法在25%、 35%和45%压下率下轧制制备出铝/镁复合板并通过万能试验机、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仪对复合板的结合强度、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测试和观察。最后通过轧卡和剥离实验对45%压下率不同直径钢丝刷打磨处理条件下铝/镁热轧复合过程中板材表面形貌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直径钢丝刷打磨处理仅改变了板材的表面形貌,未使板材表面形成硬质层。在25%和35%压下率下,铝/镁复合板的结合强度随着钢丝刷直径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压下率达到45%后,随着钢丝刷直径的改变,铝/镁复合板的结合强度稳定在71.2 MPa左右。通过改变板材表面形貌可以使铝合金和镁合金在低压下率下实现良好结合,但当压下率达到45%之后,板材表面形貌的变化不会再对铝/镁复合板的结合强度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镁复合板 表面形貌 硬化层 结合强度 热轧
原文传递
低阶煤微表面形貌特征对其润湿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13
作者 孟然 陈昔辉 +1 位作者 张岩 陈思清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3期45-48,共4页
选取彬长矿区典型低阶煤样开展煤质微表面形貌特征分析,分别进行粉尘粒径分布试验、矿物组分分析试验、煤尘微观特征试验及粉尘接触角测定,分析低阶煤微表面形貌特征对其润湿性影响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岩尘粒径整体大于煤尘粒径,煤样表... 选取彬长矿区典型低阶煤样开展煤质微表面形貌特征分析,分别进行粉尘粒径分布试验、矿物组分分析试验、煤尘微观特征试验及粉尘接触角测定,分析低阶煤微表面形貌特征对其润湿性影响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岩尘粒径整体大于煤尘粒径,煤样表面粗糙且孔隙多,矿物质成分以石英和高岭石为主,石英是氧化物类原生矿物,润湿性较好;高岭石是黏土类矿物,润湿性较差,试验低阶煤样均为疏水性粉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表面形貌特征 粉尘 润湿性
下载PDF
超声纵扭铣削钛合金表面形貌特性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凤琴 赵波 +1 位作者 郝旺身 王晓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684,693,共9页
针对钛合金难加工材料在铣削加工过程中表面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将超声纵扭复合振动与铣削加工相复合,搭建超声纵扭铣削系统试验平台。从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切削深度、超声振幅4个方面进行单因素试验,对比分析超声纵扭铣削和普... 针对钛合金难加工材料在铣削加工过程中表面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将超声纵扭复合振动与铣削加工相复合,搭建超声纵扭铣削系统试验平台。从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切削深度、超声振幅4个方面进行单因素试验,对比分析超声纵扭铣削和普通铣削加工表面纹理和表面粗糙度,发现超声纵扭铣削产生的表面纹理规则均匀,而普通铣削存在明显的粘连现象并伴有鳞刺产生,超声纵扭铣削时表面粗糙度值明显低于普通铣削加工时表面粗糙度值,进而得出超声纵扭铣削时速度越大、振幅越大,表面粗糙度值越小的结论。重点对表面形貌影响比较大的每齿进给量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的对比及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趋势一致,与理论分析结果具有较高吻合度,超声纵扭铣削加工的相对误差低于普通铣削加工相对误差,表面加工质量明显高于普通铣削加工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纵扭振动 铣削 表面形貌 有效性分析
下载PDF
结构化砂轮磨削加工工件表面形貌建模与实验研究
15
作者 易军 易涛 +2 位作者 陈冰 邓辉 周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711-2720,共10页
通过对砂轮表面进行实际测量,利用粗糙表面建模方法,考虑砂轮结构化特征参数对砂轮表面连续性的影响,建立了直槽结构化砂轮表面形貌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砂轮-工件运动学关系以及切削刃的轨迹方程,建立了磨削后工件表面微观形貌的预测... 通过对砂轮表面进行实际测量,利用粗糙表面建模方法,考虑砂轮结构化特征参数对砂轮表面连续性的影响,建立了直槽结构化砂轮表面形貌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砂轮-工件运动学关系以及切削刃的轨迹方程,建立了磨削后工件表面微观形貌的预测模型。开展了直槽结构化电镀CBN砂轮和直槽结构化钎焊CBN砂轮磨削实验,结果表明,磨削后工件轮廓高度算术平均值Ra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0%,工件最大轮廓高度Rz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2%,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不同结构化特征参数对工件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发现当砂轮开槽宽度相同时,砂轮断续比增大会导致工件表面粗糙度增大;而断续比相同时,因槽宽变化而引起的工件表面粗糙度波动较小。此外,砂轮本身的粗糙程度也是决定磨削后工件表面粗糙度的重要因素,涉及的砂轮表面形貌三个表征参数中,砂轮表面高度的偏态对磨削后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砂轮 砂轮表面形貌 工件表面形貌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原子氧作用下聚合物薄膜材料表面形貌变化研究综述
16
作者 焦子龙 姜利祥 +3 位作者 刘宇明 徐焱林 乔世英 姜海富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11期29-37,共9页
原子氧作用造成航天器用聚合物薄膜的表面形貌发生显著变化,服役性能下降。基于此,从试验和仿真2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聚酰亚胺薄膜粗糙度及透过率随原子氧通量的变化,发现随累积通量增加,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大,造成其透过... 原子氧作用造成航天器用聚合物薄膜的表面形貌发生显著变化,服役性能下降。基于此,从试验和仿真2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聚酰亚胺薄膜粗糙度及透过率随原子氧通量的变化,发现随累积通量增加,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大,造成其透过率下降,但变化规律仍不清楚。对改性聚酰亚胺薄膜、其他聚合物薄膜及空间环境协合效应下聚合物薄膜的形貌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原子氧与聚合物材料作用仿真方法,对原子氧掏蚀形貌仿真结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聚合物薄膜形貌变化机理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原子氧 表面形貌 粗糙度 透过率
下载PDF
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中表面形貌变化试验
17
作者 庞桂兵 闫兆彬 +2 位作者 张智信 王满富 樊双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160,共11页
探究脉冲电化学光整(PECF)加工过程中表面形貌变化特性及其工艺能力。在能实现表面良好加工效果的参数范围内,对304不锈钢车削与磨削表面进行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通过对加工前后表面微观形貌变化规律的对比分析,研究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 探究脉冲电化学光整(PECF)加工过程中表面形貌变化特性及其工艺能力。在能实现表面良好加工效果的参数范围内,对304不锈钢车削与磨削表面进行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通过对加工前后表面微观形貌变化规律的对比分析,研究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工艺对不同表面的整平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车削和磨削表面所能获得的最终表面粗糙度大体相当,加工后两种表面粗糙度Ra、R_(z)和R_(sm)值处于同一量级,分别达到0.09、0.7、50μm左右。表面微观形貌趋于一致,表面完整性良好,表面特征指标不具有显著差异性。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车削和磨削表面的形貌变化过程有所差别,车削表面存在由原始表面形貌向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表面形貌转变的一段中间过程,磨削表面形貌则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变为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表面形貌。对原始表面较为粗糙的零件或者难以采用磨削加工的薄壁件,PECF加工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加工方式,且对于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功能性表面形貌,车削后进行PECF加工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化学 光整加工 表面粗糙度 表面形貌
下载PDF
静电强度和反离子价态诱导的聚两性离子刷表面形貌
18
作者 郝清海 杨帆 +1 位作者 卿澈 谭红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3-190,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平板聚两性离子刷的表面相行为.考察了不同价态反离子存在时,聚两性离子刷表面形貌随静电相互作用强度的演化.当静电作用逐渐增强时,3种模拟系列下两性离子刷都发生微相分离形成了钉扎状胶束结构.结合刷高、密...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平板聚两性离子刷的表面相行为.考察了不同价态反离子存在时,聚两性离子刷表面形貌随静电相互作用强度的演化.当静电作用逐渐增强时,3种模拟系列下两性离子刷都发生微相分离形成了钉扎状胶束结构.结合刷高、密度分布函数和主链单体对关联函数,分析了胶束尺寸和胶束内粒子堆积状态的变化.通过统计反离子在刷内的4种状态,揭示了单价和多价反离子在诱导聚两性离子刷相结构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两性离子刷 静电作用强度 表面形貌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微细铣削表面形貌模型及工艺参数影响研究
19
作者 唐先军 唐方红 宋跃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7-241,247,共6页
针对微细铣削表面形貌的各种影响因素,基于机床系统动态特性,建立了微细铣削表面形貌模型。采用响应耦合法得到铣刀的动态特性函数,并结合铣削力模型计算铣刀的动态挠度,将铣刀挠度引入微细铣削轨迹方程。设计了以主轴转速、进给速度、... 针对微细铣削表面形貌的各种影响因素,基于机床系统动态特性,建立了微细铣削表面形貌模型。采用响应耦合法得到铣刀的动态特性函数,并结合铣削力模型计算铣刀的动态挠度,将铣刀挠度引入微细铣削轨迹方程。设计了以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径向切削深度和铣削方式为主要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通过实验结果和仿真模型分析了微细铣削对表面形貌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径向切削深度和铣削方式是影响微细铣削表面形貌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铣削 表面形貌 表面粗糙度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磁流变抛光表面形貌仿真与试验研究
20
作者 张争艳 戴立达 乔国朝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表面形貌是工件加工质量的重要分析内容,为了更好地研究磁流变抛光工艺的工件表面质量,提出了一种磁流变抛光的表面形貌数值仿真方法。基于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以及磨粒的受力情况,建立了磨粒的运动模型以及磨粒加工时侵入工件的深度模型... 表面形貌是工件加工质量的重要分析内容,为了更好地研究磁流变抛光工艺的工件表面质量,提出了一种磁流变抛光的表面形貌数值仿真方法。基于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以及磨粒的受力情况,建立了磨粒的运动模型以及磨粒加工时侵入工件的深度模型,进而提出了磁流变抛光工件表面的轮廓生成算法,模拟了不同加工参数下的工件表面形貌和相关三维形貌表征参数。最后通过对比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预测工件表面加工质量的变化趋势,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抛光 表面形貌 表面轮廓生成 仿真 运动轨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