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改性剂对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黄丽 白绘宇 +1 位作者 姜志国 张金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85-87,共3页
采用不同的表面改性剂 (苯甲酸、硬脂酸、有机硅烷 )对植物纤维 /聚丙烯复合体系进行了处理 ,研究了表面改性剂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探讨了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机理 ,分析了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苯甲酸的加入可以使复... 采用不同的表面改性剂 (苯甲酸、硬脂酸、有机硅烷 )对植物纤维 /聚丙烯复合体系进行了处理 ,研究了表面改性剂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探讨了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机理 ,分析了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苯甲酸的加入可以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有较大提高 ,但冲击强度下降 ;经硬脂酸处理的复合材料 ,其冲击强度有明显提高 ;经有机硅烷处理的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及冲击强度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 聚丙烯 表面改性剂 复合材料 界面粘接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应用于PVC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朋朋 栾英豪 马新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9-43,共5页
为了改善纳米碳酸钙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相容性,利用邻苯二甲酸酐和乙二醇丁醚单酯化,采用NaOH水溶液进行中和,制得邻苯二甲酸单乙二醇丁醚酯钠盐(PAE)。采用湿法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将纳米碳酸钙添加至聚氯乙烯(PVC)中进... 为了改善纳米碳酸钙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相容性,利用邻苯二甲酸酐和乙二醇丁醚单酯化,采用NaOH水溶液进行中和,制得邻苯二甲酸单乙二醇丁醚酯钠盐(PAE)。采用湿法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将纳米碳酸钙添加至聚氯乙烯(PVC)中进行改性研究。通过PVC制品的冲击强度、拉伸、TEM、SEM等测试表明,PAE优于常用的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剂硬脂酸钠,在不降低强度、模量的同时能明显提高PVC的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 纳米碳酸钙 表面改性剂 聚氯乙烯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改性剂的分子设计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旭东 许家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50-554,共5页
简述高分子表面改性剂对聚合物进行表面改性的微观模型,讨论了高分子表面改性剂的分子结构、分子量以及加工工艺条件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高分子表面改剂的分子设计原则。
关键词 高分子 表面改性剂 分子设计
下载PDF
表面改性剂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玉棉 李存增 +1 位作者 王胜 赵毅霞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52,共3页
以草酸与二水合醋酸锌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探讨了不同表面改性剂及其用量对氧化锌粉体的粒度、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利用SEM、TG、IR、XRD对氧化锌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二醇6000能有效地分... 以草酸与二水合醋酸锌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探讨了不同表面改性剂及其用量对氧化锌粉体的粒度、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利用SEM、TG、IR、XRD对氧化锌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二醇6000能有效地分散颗粒和控制颗粒的团聚。制得粒径在80 nm左右、纯度高、晶型良好、分散性好的纳米氧化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剂 溶胶-凝胶 氧化锌
下载PDF
稀土表面改性剂在矿物增强阻燃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宇 郑德 +1 位作者 刘正端 王朝晖 《塑料》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5-28,共4页
在矿物增强阻燃复合材料中引入稀土表面改性剂对无机粉体进行活化处理,在保持阻燃性能的前提下,改善了阻燃剂及无机粉体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显著提高了阻燃PA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升了阻燃PP材料的伸长率和缺口... 在矿物增强阻燃复合材料中引入稀土表面改性剂对无机粉体进行活化处理,在保持阻燃性能的前提下,改善了阻燃剂及无机粉体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显著提高了阻燃PA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升了阻燃PP材料的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产品表观状态也得到大幅度改善,阻燃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表面改性剂 矿物增强 阻燃复合材料 应用 热变形温度 缺口冲击强度 相容性
原文传递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改性聚丙烯表面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旭东 许家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3,共3页
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无规聚丙烯-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物(APP_g_MAA)和聚丙烯蜡-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物(PPw_g_MAA)与聚丙烯(PP)进行共混,能极大地提高聚丙烯的表面润湿性能。高表面能接触表面、极性介质和加热处理有利于改性剂扩散富集... 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无规聚丙烯-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物(APP_g_MAA)和聚丙烯蜡-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物(PPw_g_MAA)与聚丙烯(PP)进行共混,能极大地提高聚丙烯的表面润湿性能。高表面能接触表面、极性介质和加热处理有利于改性剂扩散富集到PP表面,使PP表面的极性基团朝基体取向从而降低PP共混物表面接触角;而低表面能接触面、非极性介质和延长放置时间使改性剂部分的极性向内朝本体PP取向,从而降低PP共混物表面润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接触角
下载PDF
碳酸钙表面改性剂磷酸酯的合成及其在塑料体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吉红念 陈烨璞 +1 位作者 丁准贞 殷福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共2页
本文在较佳合成条件下合成了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该产品用于轻质碳酸钙的改性 ,当用量为 2 5 % (改性剂 /碳酸钙质量比 )时 ,可明显改善塑料填料CaCO3 的表面性能及填充性能 ,对软PVC体系的加工... 本文在较佳合成条件下合成了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该产品用于轻质碳酸钙的改性 ,当用量为 2 5 % (改性剂 /碳酸钙质量比 )时 ,可明显改善塑料填料CaCO3 的表面性能及填充性能 ,对软PVC体系的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 脂肪醇磷酸酯 轻质碳酸钙 表面改性剂 软质聚氯乙烯
下载PDF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的设计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钱浩 林志勇 张莹雪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7-342,共6页
简述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分类,提出大分子表面改性剂设计合成的基本原则,即化学结构和使用环境相匹配、憎水基功能团和亲水基功能团相适应、使用效率和功能持久性相平衡.文中介绍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合成的主要方法、基本... 简述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分类,提出大分子表面改性剂设计合成的基本原则,即化学结构和使用环境相匹配、憎水基功能团和亲水基功能团相适应、使用效率和功能持久性相平衡.文中介绍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合成的主要方法、基本结构和改性的基本原理,以及影响其迁移扩散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设计合成 聚合物材料 表面改性 表面迁移
下载PDF
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方胜阳 殷守华 章于川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80,共5页
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马来酸酐(MAH)为单体,以无规共聚的方式得到MMA-BA-MAH三元共聚物.然后与一定量的丙烯酸、四异丙氧基钛共同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用于纳米陶瓷粉体的表面改性.采用红... 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马来酸酐(MAH)为单体,以无规共聚的方式得到MMA-BA-MAH三元共聚物.然后与一定量的丙烯酸、四异丙氧基钛共同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用于纳米陶瓷粉体的表面改性.采用红外、核磁、热分析等手段对三元共聚物和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FTIR、NMR测试结果,证实了MMA-BA-MAH和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为预期的产物,热分析表明MAA-BA-MAH三元共聚物与四异丙氧基钛反应后,分解温度大大提高,最大分解速率时的温度为431℃,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的热稳定性好.以[η]定性表征共聚物的相对分子量,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不是太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规共聚 四异丙氧基钛 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 热稳定性
下载PDF
自制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对纳米Si_3N_4粉末的表面化学修饰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胜阳 殷守华 章于川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采用自制的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对纳米Si3N4进行表面包覆处理,对处理前后的纳米Si3N4粉末运用TEM、FT-IR、TGA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包覆在纳米Si3N4粉体表面,并与其发生了化学作用,有效地阻止了纳米Si3N4... 采用自制的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对纳米Si3N4进行表面包覆处理,对处理前后的纳米Si3N4粉末运用TEM、FT-IR、TGA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包覆在纳米Si3N4粉体表面,并与其发生了化学作用,有效地阻止了纳米Si3N4粉体的团聚,在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质量分数为11%时,纳米Si3N4粒子粒径较小,粒径分布最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 大分子钛酸酯表面改性剂 包覆 纳米氮化硅
下载PDF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在聚合物表面的富集行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浩 林志勇 张莹雪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16,共6页
简述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添加到聚烯烃基体中时接触介质的诱导作用和聚烯烃基体结晶的异质排斥作用及其相对分子质量、链节的柔顺性和与基体的相容性对其表面富集的影响。提出大分子表面改性剂设计合成的基本原则:化学结构和使用环境相... 简述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添加到聚烯烃基体中时接触介质的诱导作用和聚烯烃基体结晶的异质排斥作用及其相对分子质量、链节的柔顺性和与基体的相容性对其表面富集的影响。提出大分子表面改性剂设计合成的基本原则:化学结构和使用环境相匹配、憎水基功能团和亲水基功能团相适应、使用效率和功能持久性相平衡。介绍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合成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聚烯烃 表面改性 表面富集
下载PDF
碳酸钙表面改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秋艳 郭春丽 《天津化工》 CAS 2008年第4期8-11,共4页
介绍了碳酸钙各类表面改性剂的研究现状、自身特点及应用范围,并对各种改性剂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碳酸钙 表面改性剂 偶联剂
下载PDF
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SiO_2填充改性聚丙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昌荣 朱涛 +1 位作者 伍玉娇 杨红军 《现代机械》 2008年第1期91-92,94,共3页
利用比表面积法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表面改性剂KH560对纳米SiO2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SiO2有较好的分散效果。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SC热分析和SEM照片观测对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利用比表面积法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表面改性剂KH560对纳米SiO2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剂处理纳米SiO2有较好的分散效果。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SC热分析和SEM照片观测对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对PP有异相成核作用,当纳米SiO2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好。SEM电镜分析得出,经表面改性的纳米SiO2均匀地分散于PP中,从而起到良好的改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剂 聚丙烯 纳米SIO2
下载PDF
硅氧烷表面活性剂(V)(续4) 作为表面改性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14
作者 刘少杰 孙明宇 +1 位作者 李干佐 朱卫忠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52,共6页
聚合物的表面性质在许多应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最佳性能是在树脂应用时使整体/表面性质达到平衡。有许多方法可以对聚合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其中大多数方法是对终产物的表面进行处理。本文中我们将阐述特定的含硅氧烷的共聚物,把... 聚合物的表面性质在许多应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最佳性能是在树脂应用时使整体/表面性质达到平衡。有许多方法可以对聚合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其中大多数方法是对终产物的表面进行处理。本文中我们将阐述特定的含硅氧烷的共聚物,把它们作为表面改性添加剂加入到各种有机聚合物中,它们在加工过程中移到体系表面,从而使聚合物表面得到改性。虽然硅氧烷本身是疏水性的,但是如果使用含有亲水链节的硅氧烷共聚物也可以得到亲水性的表面。同样,在硅氧烷是接上一些有特殊功能的有机基团,如UV稳定剂、阻燃剂等能增加最终产物的表面特性。添加剂向表面移动的动力学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包括组成、分子量、应用的硅氧烷共聚物的结构、混合物中添加剂量、样品制备和热处理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共聚物 表面改性剂 高聚物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聚烯烃用新型表面改性剂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德成 《化学工程师》 CAS 1991年第3期33-37,共5页
目前国内外由于聚乙烯和聚丙烯等聚烯烃(PO)系树脂,具有优良的物性及低成本,而被大量地用于成形件、薄膜及薄片等多方面用途。但这类材料在进行粘接、涂装、印刷和电镀等需要有粘接性能的二次加工时,必须进行酸老化、火焰、电晕放电及... 目前国内外由于聚乙烯和聚丙烯等聚烯烃(PO)系树脂,具有优良的物性及低成本,而被大量地用于成形件、薄膜及薄片等多方面用途。但这类材料在进行粘接、涂装、印刷和电镀等需要有粘接性能的二次加工时,必须进行酸老化、火焰、电晕放电及等离子等繁杂的前处理。所以近来国内外要求采用无须处理的PO呼声越来越高。本文介绍在PO中混炼入少量的仅需通过成形加工即可进行二次加工的PO新型表面改性剂。它是由对PO具有亲和力大的无极性基团的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 表面改性剂
下载PDF
蛋白质芯片用表面改性剂的合成——蛋白质偶联剂与蛋白质非特异吸附抑制剂的合成
16
作者 曾冬冬 张冬海 +1 位作者 陈运法 靳刚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9-351,共3页
以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单取代三聚乙二醇为原料,先把巯基转换成巯钠,把醇羟基转换成对甲苯磺酰基,利用巯钠和对甲苯磺酰基间的亲核取代反应,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标题试剂。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 表面改性剂 硅烷偶联剂 合成
下载PDF
自制的含氟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对纳米Si_3N_4粉末的表面化学修饰研究
17
作者 汪海燕 章于川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779-782,787,共5页
采用设计合成的含氟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对纳米S i3N4粉体进行了表面包覆改性处理。应用TEM,FTIR,NMR,TGA等对含氟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和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S i3N4粉体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包覆在纳米S i3N4粉体表面的含氟大分子... 采用设计合成的含氟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对纳米S i3N4粉体进行了表面包覆改性处理。应用TEM,FTIR,NMR,TGA等对含氟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和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S i3N4粉体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包覆在纳米S i3N4粉体表面的含氟大分子表面改性剂,与其发生了化学键合,有效地阻止了纳米S i3N4粉体的团聚。当含氟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用量为7%时,包覆改性后的纳米S i3N4粉体的粒径较小,为64.5 nm,分布最窄,分散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纳米氮化硅 包覆 团聚 分散
下载PDF
表面改性剂在封接玻璃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18
作者 韩文爵 张思勇 《玻璃与搪瓷》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1,34-36,共4页
利用高速行星式球磨机、激光粒度测试仪和抗拉强度测试仪等设备,研究了表面改性剂的引入对封接玻璃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指出引入适量的硬脂酸盐、硅烷偶联剂等表面活性剂、偶联剂有利于填料封接玻璃的超细粉碎和复合材料的抗剪强度、抗... 利用高速行星式球磨机、激光粒度测试仪和抗拉强度测试仪等设备,研究了表面改性剂的引入对封接玻璃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指出引入适量的硬脂酸盐、硅烷偶联剂等表面活性剂、偶联剂有利于填料封接玻璃的超细粉碎和复合材料的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剂 封接玻璃复合材料 作用 粒径 抗拉强度
下载PDF
无机填料表面改性剂的成分分析
19
作者 尚淑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3-744,747,共3页
无机填料的表面改性剂以氯仿为溶剂进行溶解,所得滤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测定各种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按其总离子流图共鉴定了17种化学成分,其中3种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棕榈酸(48.50%),石蜡(29.88%)和硬脂酸(11.97%)。滤渣... 无机填料的表面改性剂以氯仿为溶剂进行溶解,所得滤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测定各种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按其总离子流图共鉴定了17种化学成分,其中3种主要成分及含量为棕榈酸(48.50%),石蜡(29.88%)和硬脂酸(11.97%)。滤渣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其主要成分为氧化聚乙烯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红外光谱 表面改性剂 无机填料
下载PDF
不同表面改性剂对白炭黑填充氯丁橡胶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杜娟 崔国成 孙海英 《橡胶参考资料》 2017年第6期24-30,共7页
氯丁橡胶(CR)广泛用于汽车、建筑行业如粘合剂和导弹发射装置的衬板等方面。CR的交联反应不同于其他二烯烃橡胶,这是因为电负性的氯原子的存在阻止了通常在其他不饱和聚合物中存在的亲电子取代反应。
关键词 橡胶性能 氯丁橡胶 表面改性剂 炭黑填充 对白 导弹发射装置 不饱和聚合物 建筑行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