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清淀粉样蛋白A及肺表面活性蛋白D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祁海滨 王晓东 +1 位作者 宁承新 罗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关系,并分析其用于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北省宜昌市妇幼保健院120例MPP患儿为...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关系,并分析其用于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北省宜昌市妇幼保健院120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普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组(77例)和RMPP组(4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两组患儿血清GM-CSF、SAA及SP-D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探讨GM-CSF、SAA、SP-D及联合试验对RMPP的诊断效能。结果RMPP组患儿发热时间长于GMPP组,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患儿比例高于GMPP组(P<0.05);RMPP组患儿血清GM-CSF、SAA及SP-D水平明显高于GMPP组(P<0.05)。RMPP患儿急性期血清GM-CSF、SAA及SP-D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时间长、胸腔积液、肺不张、血清GM-CSF、SAA及SP-D升高是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M-CSF、SAA与SP-D均具有诊断RMPP的效能,但灵敏度相对较低。以三项指标并联试验对RMPP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80.5%,临床应用价值大三项指标单独使用。结论血清GM-CSF、SAA及SP-D升高与RMP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项指标并联试验可用于儿童RMPP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表面活性蛋白d
下载PDF
电子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和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和正五聚蛋白-3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卡迪丽娅·阿不都卫力 刘凯 +1 位作者 阿孜古丽·买买提吐尔逊 李敬萍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561-563,共3页
重症肺炎(SP)约在肺炎患者中占比8%,这种疾病多由单一或多元的病原菌感染所致,常发生于肺泡、肺间质等部位,以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闷等为主要表现,具有起病急迫、进展快速、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等特点[1-2]。呼吸衰竭(RF)是SP常见... 重症肺炎(SP)约在肺炎患者中占比8%,这种疾病多由单一或多元的病原菌感染所致,常发生于肺泡、肺间质等部位,以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闷等为主要表现,具有起病急迫、进展快速、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等特点[1-2]。呼吸衰竭(RF)是SP常见并发症,研究表明SP合并RF患者约占35%~72%,若SP合并RF未得到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循环含氧量迅速下降,进展为不可逆性脑损伤,严重状况下直接导致死亡,对患者生命造成巨大威胁[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支气管镜吸痰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表面活性蛋白d
下载PDF
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白介素-1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3
作者 葛丽丽 许轩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9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测定血清SP-D、IL-18、NLR水平。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34例)及重度组(15例),比较三组患儿的血清SP-D、IL-18、NLR水平,并分析其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同时根据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11例)和预后良好组(69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SP-D、IL-18、NLR水平,并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患儿血清SP-D、IL-18、NLR水平逐渐上升,轻、中、重度患儿血清SP-D、IL-18、NL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血清SP-D、IL-18、NLR水平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416、0.387、0.503,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血清SP-D、IL-18、NLR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P-D、IL-18、NLR预测NRDS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0.790、0.686。结论NRDS患儿血清SP-D、IL-18、NL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患儿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表面活性蛋白d 白介素-18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血清骨膜蛋白、表面活性蛋白D水平变化及意义
4
作者 邝少丹 岑敏 余琴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2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早产儿17...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早产儿1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BPD分为BPD组(46例)和非BPD组(132例),根据病情将BPD患儿分为轻度组(17例)、中度组(20例)和重度组(9例)。检测各组患儿出生后第1天和第14天时血清POSTN、SP-D水平,分析POSTN、SP-D对早产儿BPD的诊断价值。结果 BPD组出生后第1天和第14天时血清POSTN、SP-D水平明显高于非BPD组(P<0.05),且重度组患儿血清POSTN、SP-D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又高于轻度组(P<0.05)。出生后第1天血清POSTN、SP-D诊断早产儿BPD的曲线下面积为0.740、0.747,出生后第14天血清POSTN、SP-D诊断早产儿BP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77、0.888。结论 BPD患儿血清POSTN、SP-D水平明显升高,且与BPD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检测血清POSTN、SP-D水平可为早产儿BP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骨膜蛋白 表面活性蛋白d 早产儿
下载PDF
表面活性蛋白D联合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对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效能
5
作者 梁琨 周德华 +1 位作者 杨帆 朱贲贲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2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表面活性蛋白D(SP-D)联合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对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效能,并分析两者对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住院过程中并发肺部感染的... 目的探讨表面活性蛋白D(SP-D)联合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对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效能,并分析两者对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住院过程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肺部感染评分(CPIS)进行评价,将CPIS<10分的49例患者分为一般感染组,将CPIS≥10分的31例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40例脑梗死未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SP-D、sIL-2R表达水平,并建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P-D联合sIL-2R对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效能。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的门诊复查随访和电话随访,依照其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22例),对比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分析并应用SP-D、sIL-2R对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三组患者SP-D、sIL-2R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重度感染组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SP-D对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52,最佳诊断界限值为23.52。sIL-2R对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35,最佳诊断界限值为404.53,两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932。SP-D、sIL-2R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明显高于单一诊断(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是否吸烟、BMI以及WB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长期卧床情况、APACHEⅡ评分、SP-D与sIL-2R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P-D、sIL-2R为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P-D联合sIL-2R对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可考虑将两者联合作为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同时,SP-D、sIL-2R对于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预后预测价值,因此,临床上需对SP-D、sIL-2R升高的患者采取相关措施,预防患者预后不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蛋白d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脑梗死 肺部感染 诊断效能 预后预测
下载PDF
重度肺炎患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和肺表面活性蛋白D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乔俊英 李远哲 +2 位作者 李利平 郭菲菲 陈丽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81例,其中重度肺炎机械通气组(21例)、重度肺炎非机械通气组(30例)与轻度肺炎组(30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健康儿...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81例,其中重度肺炎机械通气组(21例)、重度肺炎非机械通气组(30例)与轻度肺炎组(30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健康儿童(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四组儿童血清CC16、TNF-α、IL-6、SP-D浓度,运用ROC曲线评价CC16、TNF-α、IL-6、SP-D对于重度肺炎的诊断价值;记录机械通气患儿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呼吸做功(WOB)等呼吸力学参数,分析CC16与TNF-α、IL-6、SP-D及呼吸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肺炎组患儿血清CC16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肺炎组低于轻度肺炎组,机械通气组低于非机械通气组;肺炎组患儿血清TNF-α、IL-6、SP-D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肺炎组高于轻度肺炎组,机械通气组高于非机械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前相比,重度肺炎组机械通气1小时血清CC16浓度明显降低,机械通气72小时更低;而机械通气1小时血清TNF-α、IL-6、SP-D明显升高,机械通气72小时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前相比,重度肺炎组机械通气72小时,Cdyn值明显下降,机械通气1小时更低;而机械通气72小时Raw、PIP、WOB值明显升高,机械通气1小时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C16浓度与TNF-α、IL-6、SP-D均呈负相关,与Cdyn呈正相关(P均<0.01)。ROC曲线中,CC16、TNF-α、IL-6、SP-D诊断重度肺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5、0.704、0.832、0.825(P均<0.01)。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CC 16、SP-D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机械通气患儿CC 16浓度水平与Cdyn呈正相关关系;CC16对于重度肺炎病情变化具有较好的预测及评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表面活性蛋白d 机械通气 儿童
下载PDF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白介素8对脓毒症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测和预后意义 被引量:23
7
作者 宗晓龙 李真玉 +2 位作者 魏殿军 陈妍妍 孙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从D二聚体(D-dimme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血小板(Platelet,PLT)、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 terminal-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 目的从D二聚体(D-dimme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血小板(Platelet,PLT)、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 terminal-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中筛选对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具有预测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对48例脓毒症合并ARDS的患者和同期40例脓毒症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在进入ICU 24 h内抽取静脉血标本,定量检测7种生物标志物的浓度/活性水平;构建脓毒症并发ARDS的风险预测模型和死亡预测模型,用Logistic回归筛选具有预测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和临床指标。结果 SP-D、v WF、IL-8预测脓毒症合并ARD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P<0.01)、0.783(P<0.01)、0.747(P<0.01);三者联合时为0.847(P<0.001);IL-8、年龄≥60岁、APACHEⅡ积分≥20对脓毒症合并ARDS具有死亡预测价值,OR值分别为12.138(ln IL-8)(P=0.022)、6.157(P=0.040)、7.415(P=0.014)。结论SP-D、v WF、IL-8对脓毒症合并ARDS具有早期预测价值,三者联合可以提高预测准确度;IL-8对脓毒症合并ARDS具有死亡预测价值,建议在临床实践中结合APACHE II评分、年龄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损伤 脓毒症 白介素8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表面活性蛋白d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面活性蛋白D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齐之丽 肖琅 +2 位作者 高英堂 杜建民 景丽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72-775,共4页
背景与目的:循环癌细胞的灵敏检测对于肺癌患者的预后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很重要。为此,我们建立了利用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proteinD,SP-D)作为基因标志的RT-PCR方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癌细胞,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背景与目的:循环癌细胞的灵敏检测对于肺癌患者的预后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很重要。为此,我们建立了利用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proteinD,SP-D)作为基因标志的RT-PCR方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癌细胞,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优化的套式RT-PCR方法,对26例伴肺外转移肺癌患者,37例无转移肺癌患者,15例良性肺疾病患者及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SP-D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1)该方法灵敏度可达1×10-6,特异性强;2)采用此方法,伴肺外转移和无转移肺癌患者外周血中SP-DmRNA的检出率分别为92.3%(24/26)和24.3%(9/37),所有良性肺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中均未见SP-DmRNA的表达。结论:SP-DmRNA可能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是否存在癌细胞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对肺癌的转移倾向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并有可能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蛋白d 肺肿瘤 循环癌细胞 RT-PCR SP-d MRNA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张金梅 孙丽华 +2 位作者 谷伟 谭焰 方苏榕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探讨SP-D与COP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注入内毒素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和C... 目的通过测定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探讨SP-D与COP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注入内毒素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和COPD组,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大鼠肺、支气管的病理改变,定量检测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及平均肺泡数(MAN)以评估肺气肿程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SP-D含量。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SP-D含量变化。结果 COPD组大鼠肺、支气管的HE染色下病理变化符合COPD的典型病理改变。COPD组大鼠MLI较对照组明显增宽[(80±5)μm/个比(49±2)μm/个,P<0.05],MAN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74±13)个/mm2比(406±12)个/mm2,P<0.01);内毒素组MLI、MAN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内毒素组和COPD组大鼠血清SP-D含量分别为(42.14±2.52)ng/mL、(49.59±2.81)ng/mL和(53.21±4.17)ng/mL,肺组织SP-D含量分别为0.39±0.01、0.56±0.01和0.63±0.01。内毒素组及COPD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SP-D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COPD组又显著高于内毒素组(P<0.05)。3组血清SP-D水平与肺组织中SP-D含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0.94和0.93,P<0.01)。结论 COPD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SP-D含量明显升高,并且血清及肺组织中SP-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COPD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SP-D水平的研究为将SP-D作为COPD的生物标记物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表面活性蛋白d 内毒素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丽华 谭焰 孙静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9例COPD急性加重期、26例COPD稳定期及19例健康人血清SP-D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SP-D水平可能的因素,...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9例COPD急性加重期、26例COPD稳定期及19例健康人血清SP-D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SP-D水平可能的因素,探讨SP-D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P-D为(70.6±20.7)ng/mL,较COPD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增加[(47.9±13.3)ng/mL和(31.2±11.4)ng/mL,P<0.01],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SP-D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中SP-D与吸烟指数、COPD分期呈正相关,与稳定期COPD患者的FEV1%pred呈负相关。结论血清SP-D在COPD的诊断、分级和分期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 血清标记物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蛋白D基因多态性与华中地区过敏性鼻炎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玉琴 陶泽璋 +3 位作者 孔勇刚 许昱 陈始明 肖伯奎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6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通过对华中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致敏基因筛查,从分子水平了解其遗传病因及特点。方法采集华中地区21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女性113例,男性103例,均是汉族成年人,平均年龄(34.3±14.38)]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焦磷酸... 目的通过对华中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致敏基因筛查,从分子水平了解其遗传病因及特点。方法采集华中地区21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女性113例,男性103例,均是汉族成年人,平均年龄(34.3±14.38)]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肺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SP-D的rs721917、rs2243639及rs3088308位点等位基因频率。通过问卷调查和当场询问的方式询问每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包括家族史、母孕期有无致敏及用药史、出生时是否早产、生活环境、是否养宠物等,建立详尽的病史资料档案。结果过敏性鼻炎组rs721917位点CC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C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C基因型患过敏性鼻炎的风险是TT型的2.847倍(比值比=2.847,95%可信区间为1.313-6.176),有C等位基因者患过敏性鼻炎的危险性增加了1.633倍(比值比=1.633,95%可信区间为1.153-2.397),提示rs721917位点等位基因C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过敏性鼻炎的易感基因。rs2243639及rs3088308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过敏性鼻炎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两个位点在过敏性鼻炎中不起关键性作用。结论 SP-D基因多态性是华中地区过敏性鼻炎群体患病的主要原因,rs721917是最常见的多态性位点,SP-D可能是影响过敏性鼻炎的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表面活性蛋白d 单核苷酸多态性 焦磷酸测序
下载PDF
福多司坦片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皮质醇、肺表面活性蛋白D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亓梅 冯倩 +2 位作者 李珍 张鹏 韩其政 《中国医药导刊》 2018年第6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究福多司坦片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效果及对血清皮质醇(COR)、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后发生HAP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福多司坦片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效果及对血清皮质醇(COR)、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后发生HAP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米卡星治疗,观察组给予福多司坦片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COR、SP-D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炎症因子均降低,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R、SP-D均降低,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OR、SP-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多司坦片联合阿米卡星对HAP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可有效降低机体的炎性水平,降低血清COR、SP-D水平,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阿米卡星 福多司坦片 皮质醇 表面活性蛋白d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蛋白D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雷霆 颜春松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09-1611,共3页
关键词 表面活性蛋白d 血清 肺泡灌洗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仲崇俊 蒋庚西 +1 位作者 陶国华 王永旺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 mRNA(SP-D mRNA)表达在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P-D mRNA的表达;分别在手术前、关胸时、术后1周检...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 mRNA(SP-D mRNA)表达在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P-D mRNA的表达;分别在手术前、关胸时、术后1周检测4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SP-D mRNA的表达,并以1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1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40例NSCLC组织中SP-D mRNA阳性表达率为100%,手术前、关胸时和术后1周外周血SP-D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0%、52.5%和15.0%;1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1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中无SP-D mRNA表达。[结论]SP-D mRNA是检测肺癌外周血微转移良好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微转移 表面活性蛋白d 围手术期 外周血
下载PDF
表面活性蛋白D缓解脓毒症诱发的急性肾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景云 伍松姣 +2 位作者 徐文丽 潘可学 王小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889-3892,共4页
目的探讨表面活性蛋白D(SP-D)缓解脓毒症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介导的炎症诱发急性肾损伤的机制。方法行盲肠结扎穿刺术建立脓毒症动物模型,C57BL/6小鼠144只,分4组(n=36):SP-D敲除组(KO)、SP-D野生组(WT),两组均设... 目的探讨表面活性蛋白D(SP-D)缓解脓毒症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介导的炎症诱发急性肾损伤的机制。方法行盲肠结扎穿刺术建立脓毒症动物模型,C57BL/6小鼠144只,分4组(n=36):SP-D敲除组(KO)、SP-D野生组(WT),两组均设置手术组(Sepsis)和假手术组(Sham),即WT sham组、KO sham组、WT sepsis组、KO sepsis组,并建立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术后6及24 h取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用钙结合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PI)双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细胞;用ELISA方法测定肾脏组织中NF-κB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NF-κB的肾脏组织入核水平;TUNEL法检测凋亡。结果术后6及24 h WT sepsis组和KO sepsis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且KO sepsis组TNF-α水平高于WTsepsis组(P <0.05);术后24 h WT sepsis组及KO sepsis组的TNF-α水平均高于术后6 h(P <0.05)。在术后6及24 h WT sepsis组和KO sepsis组血清MC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KO sepsis组MCP-1水平高于WT sepsis组(P <0.05);术后24 h WT sepsis组及KO sepsis组的MCP-1水平均高于术后6 h(P <0.05)。WT小鼠肾脏中,术后6和24 h SP-D表达降低(P <0.05)。脓毒性SP-D KO小鼠的肾脏中TUNEL阳性细胞的数目高(P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在脓毒症造模后6和24 h,脓毒症小鼠中NF-κB增加,来自脓毒性SP-D KO小鼠的肾脏中的NF-κB比WT小鼠高(P <0.05)。结论 SP-D降低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和细胞凋亡减轻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蛋白d 急性肾损伤 NF-KB 脓毒症 凋亡
下载PDF
支气管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骨桥蛋白和表面活性蛋白D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舒 李挺 +4 位作者 王海涛 蔡峰 范艳红 许靖 周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4期2431-2434,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骨桥蛋白(OPN)和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5例支气管结核的患者作为支气管结核组,5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支气管哮喘组,55例健... 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骨桥蛋白(OPN)和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5例支气管结核的患者作为支气管结核组,5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支气管哮喘组,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BALF中OPN和SPD水平。将患者分为痰菌阳性组和痰菌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OPN和SPD水平差异。将支气管结核患者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OPN和SPD水平差异。结果支气管结核组和支气管哮喘组的OPN和SP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结核组的OPN和SPD水平显著高于支气管哮喘组。痰菌阳性组患者的OPN和SPD水平显著高于痰菌阴性组患者。活动性支气管结核组患者的OPN和SPD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性支气管结核组患者。OPN和SPD水平与痰菌涂片和结核活动性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支气管结核患者BALF中的OPN和SPD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灶的痰菌涂片和结核活动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结核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骨桥蛋白 表面活性蛋白d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肾脏表面活性蛋白D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玲 胡凤琪 +2 位作者 梁伟 杨红霞 丁国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肾盂肾炎大鼠肾脏表面活性蛋白D(SP-D)表达的影响,以及肾脏炎症程度与SP-D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4只SPF级雌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肾盂肾炎模型组、肾盂肾炎+atRA治疗组。采...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肾盂肾炎大鼠肾脏表面活性蛋白D(SP-D)表达的影响,以及肾脏炎症程度与SP-D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4只SPF级雌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肾盂肾炎模型组、肾盂肾炎+atRA治疗组。采用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肾筋膜下注射法制造肾盂肾炎模型。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SP-D表达部位及强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炎症评分和SP-D表达强度均显著增加,治疗组炎症评分和SP-D表达强度也显著增加,但低于模型组(P均<0.05),假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脏炎症程度与SP-D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842,P<0.05)。结论SP-D可能在肾脏的先天免疫与炎症反应中有重要调节作用;atRA可能通过下调SP-D表达,减轻肾脏炎症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蛋白d 肾盂肾炎 全反式维甲酸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蛋白D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亚非 包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8-1001,共4页
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D在机体肺部防御和先天性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SP-D参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发生、发展,提示SP-D可能成为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的有效... 肺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protein,SP)-D在机体肺部防御和先天性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SP-D参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发生、发展,提示SP-D可能成为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文中就SP-D结构、功能及其与RSV关系、对肺部炎症性疾病治疗方面作一综述,旨在为RSV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蛋白d 生理功能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下载PDF
表面活性蛋白D和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对ICU患者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丽莉 张琪 姜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1480-1484,共5页
目的分析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对ICU患者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362例ICU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TRALI分为TRALI组(n=72)和非TRALI组(n=290)。比较两组患者血清SP-D和CC16... 目的分析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对ICU患者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362例ICU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TRALI分为TRALI组(n=72)和非TRALI组(n=290)。比较两组患者血清SP-D和CC16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RALI患者血清SP-D、CC16水平与氧合指数、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的相关性及ICU患者血清SP-D、CC16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SP-D和CC16对ICU输血患者TRALI的预测价值。结果TRALI组患者血清SP-D和CC16水平均高于非TRALI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RALI患者血清SP-D、CC16水平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460,-0.441),与LIPS评分呈正相关(r=0.500,0.482),ICU患者血清SP-D、CC1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r=0.528,0.427)、SOFA评分(r=0.569,0.408)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SP-D、CC16预测TRAL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5、0.724、0.810和0.859。结论血清SP-D和CC16水平在发生TRALI的ICU患者中升高,可反映肺损伤严重程度,二者可作为预测ICU患者TRALI发生的可靠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蛋白d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ICU 输血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