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设备内部热缺陷关联表面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1
作者 段尚祥 《山西电力》 2023年第4期28-31,共4页
基于现场检测发现的GIS设备内部导体过热缺陷,运用红外技术获取GIS外壳表面温度分布,并对温度分布曲线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IS内部过热与外壳表面温度有一定的关联特性,内部过热点在GIS母线筒体表面纵向温度分布为从上... 基于现场检测发现的GIS设备内部导体过热缺陷,运用红外技术获取GIS外壳表面温度分布,并对温度分布曲线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IS内部过热与外壳表面温度有一定的关联特性,内部过热点在GIS母线筒体表面纵向温度分布为从上至下递减的线性变化,且分布特性基本不受测点与过热点轴向距离的影响。GIS表面轴向温度分布与测点距过热点的轴向距离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且随着测点与过热点纵向距离的增大,其温度变化区间会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 红外 内部热缺陷 表面温度分布
下载PDF
连铸板坯表面温度分布及冷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树斌 岳尔斌 +4 位作者 王志道 刘爱强 刘新民 刘永龙 吕建会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9,13,共4页
对舞钢板坯连铸机二冷区的铸坯表面温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冷却水分布对板坯表面纵向和横向温度分布的影响和表面温度分布对铸坯表面横裂纹的影响。指出 16
关键词 表面温度分布 表面横裂纹 板坯连铸 冷却 试验研究
下载PDF
W型蓄热式辐射管表面温度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茵 高惠民 龙锋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5,29,共3页
以一套W型蓄热式辐射管实验装置为对象,利用商业CFD软件CFX4.3对蓄热式辐射管表面温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重点分析了辐射管沿长度方向温度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速煤气射流有利于提高辐射管表面温度... 以一套W型蓄热式辐射管实验装置为对象,利用商业CFD软件CFX4.3对蓄热式辐射管表面温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重点分析了辐射管沿长度方向温度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速煤气射流有利于提高辐射管表面温度,降低温差,改善温度分布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辐射管 表面温度分布 数值模拟 W型 CFD软件 分布均匀性 实验装置
下载PDF
内热源影响下的均质组织表面温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敏华 陈钱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18-20,共3页
现有的医用红外热像技术几乎都来自体表,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必须进一步确定体表温度分布与体内热源间的关系。基于人体内部传热机制和人体与环境的传热机制,推导出稳态下均质(各向同性)组织的表面温度分布与内部球状热源之间的关系,通... 现有的医用红外热像技术几乎都来自体表,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必须进一步确定体表温度分布与体内热源间的关系。基于人体内部传热机制和人体与环境的传热机制,推导出稳态下均质(各向同性)组织的表面温度分布与内部球状热源之间的关系,通过模拟计算可验证结论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 生物传热 表面温度分布 热源深度
下载PDF
含双圆柱亚表面缺陷板条材料的表面温度分布
5
作者 马晓波 姜欢琦 陈德珍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7-284,共8页
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方程,采用复变函数法和镜像法,研究了含双圆柱亚表面缺陷板条材料热波散射的温度场,并给出了热波散射温度场的解析解。分析了入射波波数、热扩散长度、缺陷的埋藏深度以及板条材料的厚度等对板条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方程,采用复变函数法和镜像法,研究了含双圆柱亚表面缺陷板条材料热波散射的温度场,并给出了热波散射温度场的解析解。分析了入射波波数、热扩散长度、缺陷的埋藏深度以及板条材料的厚度等对板条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温度波由调制光束在材料表面激发,缺陷表面的边界条件为绝热。该分析方法和数值结果可为工程材料结构的传热分析、热波成像和材料内部缺陷评估,以及热物理反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傅里叶热传导方程 复变函数法 双圆柱亚表面缺陷 表面温度分布 板条材料
下载PDF
局部微型加热下液滴表面温度分布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定华 吴慧英 吴信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39-3045,共7页
液滴表面温度分布直接影响液滴内部微流状况,而目前文献对液滴表面温度研究主要基于平板全局加热模式。采用MEMS集成工艺和红外热像分析手段,对基于中心局部微型加热下的液滴表面温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局部加热液滴表... 液滴表面温度分布直接影响液滴内部微流状况,而目前文献对液滴表面温度研究主要基于平板全局加热模式。采用MEMS集成工艺和红外热像分析手段,对基于中心局部微型加热下的液滴表面温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局部加热液滴表面温度分布与平板全局加热液滴表面温度分布不同,呈现顶端温度高、边缘温度低的凸形温度分布规律;随着加热功率增加,液滴表面温度和温度梯度都会随之增加,而当加热功率增加到一定值后,液滴表面温度增幅趋于一致,表面温度梯度趋于稳定分布状态。同时对液滴局部沸腾时气泡破裂前后液滴表面温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和控制液滴微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局部加热 微型加热器 表面温度分布 温度梯度
下载PDF
基底厚度对蒸发液滴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凯 王依霖 徐学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3-708,共6页
蒸发液滴的表面温度分布对液滴的液体流动和颗粒沉积有着重要的影响。获得液滴表面温度目前主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针对有限厚度基底上的蒸发液滴,分析了网格划分对液滴表面温度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液滴边缘附近区域,液滴... 蒸发液滴的表面温度分布对液滴的液体流动和颗粒沉积有着重要的影响。获得液滴表面温度目前主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针对有限厚度基底上的蒸发液滴,分析了网格划分对液滴表面温度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液滴边缘附近区域,液滴中心区域网格的细化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而在接触线附近,相比于网格尺寸,网格细化区域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也很小。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基底厚度对蒸发液滴表面温度分布特性的影响,发现随着基底厚度的改变液滴表面出现3种温度分布模式:(1)从液滴顶点到边缘处表面温度逐渐升高;(2)液滴表面温度非单调变化;(3)从液滴顶点到边缘处表面温度逐渐降低。考虑热传导路径长度和蒸发制冷的共同作用,对不同表面温度分布模式进行了解释,并获得了(hR,θ)坐标平面上的表面温度分布模式相图。本文结果将有助于对液滴蒸发过程的理解,并为蒸发诱导自组装、喷墨印刷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蒸发 传热 表面温度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U型辐射管的表面温度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许鹏彦 《设计技术》 2010年第3期20-23,共4页
以一支燃烧能力为272kW的抽吸式辐射管为研究对象,利用商业CFD软件对辐射管表面温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试验验证,重点分析了辐射管沿长度方向温度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 因素。结果表明,分级燃烧技术可以改善辐射管的表面温度分... 以一支燃烧能力为272kW的抽吸式辐射管为研究对象,利用商业CFD软件对辐射管表面温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试验验证,重点分析了辐射管沿长度方向温度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 因素。结果表明,分级燃烧技术可以改善辐射管的表面温度分布,使此辐射管的表面最大温差明显低于同类型的辐射管。并有利于调节烟气的加热能力,改善其加热性能,且有效抑制NOx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温度分布 数值模拟 辐射管 U型 CFD软件 NOx生成 燃烧能力 试验验证
下载PDF
基于车辆表面温度分布的烘干房气流组织优化
9
作者 刘营芳 陈银辉 黄子硕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2年第3期78-83,共6页
为提高畜禽转运货车烘干房内货车烘干的效果和效率,并为烘干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烘干房气流组织设计提供有效的依循,通过对烘干过程中车辆与气流间热湿传递耦合关系的分析,提出被烘干车辆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系数可作为衡量烘干房烘干效... 为提高畜禽转运货车烘干房内货车烘干的效果和效率,并为烘干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烘干房气流组织设计提供有效的依循,通过对烘干过程中车辆与气流间热湿传递耦合关系的分析,提出被烘干车辆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系数可作为衡量烘干房烘干效果的指标。结合现场实测和模拟计算,以车辆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指标为依据对烘干房气流组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基于车辆表面温度分布的分析,通过减少后置风机的数量,调整送回风口的位置对气流组织的优化,可以降低被烘干车辆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系数,避免为保障车前侧因热风覆盖不均匀而烘干较慢,因而必须延长烘干保证期时长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车辆轮胎、后方栏杆等部位因过度烘干造成的局部温度过高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干房 热湿传递 表面温度分布 气流组织 烘干能耗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耦合数值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董维中 高铁锁 +2 位作者 丁明松 江涛 刘庆宗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1-324,共14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设计中的高温气体非平衡效应问题和气动热环境精确预测问题,基于流场的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表面的能量守恒方程和内部的热传导方程,考虑流场的非平衡效应、表面的热辐射效应、催化效应和烧蚀效应以及热...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设计中的高温气体非平衡效应问题和气动热环境精确预测问题,基于流场的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表面的能量守恒方程和内部的热传导方程,考虑流场的非平衡效应、表面的热辐射效应、催化效应和烧蚀效应以及热防护层内部的热传导效应,建立了初步的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的耦合计算方法,完善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物理流场计算软件(AEROPH_Flow)。在表面材料为碳-碳(C-C)条件下,对飞行高度为65km和飞行速度为8,10km/s的半球以及飞行高度为50km和飞行速度为8km/s的球锥模型,开展了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的耦合计算,验证了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分析了表面温度分布对气动热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温度分布对气动热的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在气动热环境的预测中,不仅要考虑热化学非平衡效应和表面催化效应的影响,还要考虑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最好是采用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耦合计算的方法,以减小表面温度分布对气动热计算结果的影响。为此,需要发展完善非平衡流场/表面催化和烧蚀/热传导温度场(气/表/固)的计算模型、耦合求解技术和计算软件,实现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真实飞行条件下高温气体非平衡效应和气动热环境的精确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热化学非平衡效应 表面温度分布 气动热环境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卫星的表面温度与红外辐射特性(英文)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晓迪 黄超超 +2 位作者 凌永顺 吕相银 杨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5-810,共6页
建立了卫星温度场与红外辐射特性的理论计算模型。首先利用有限元法求解瞬态热平衡方程,得到了卫星的温度场分布,然后根据卫星的表面温度分布,在3-6μm和6-16μm波段计算了卫星的红外辐射出射度,并对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 建立了卫星温度场与红外辐射特性的理论计算模型。首先利用有限元法求解瞬态热平衡方程,得到了卫星的温度场分布,然后根据卫星的表面温度分布,在3-6μm和6-16μm波段计算了卫星的红外辐射出射度,并对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将卫星视为空间点目标,计算比较了卫星处于日照区和地影区时两个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空间分布。该研究结果对于空间目标的红外探测与识别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卫星 热平衡方程 表面温度分布 红外特性
原文传递
用瑞利分布函数构造模拟连铸坯表面温度分布
12
作者 杨江 《连铸》 1999年第5期12-14,35,共3页
利用概率论中的瑞利分布函数构造并模拟连铸坯表面温度分布、壳厚、糊状带和液相穴深度,有一定的研究应用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 连铸坯 表面温度分布 数值模拟 瑞利分布函数
原文传递
浅谈利用窑筒体表面的红外温度图像指导生产
13
作者 朱旺水 雷仕庆 田野 《新世纪水泥导报》 CAS 2005年第4期28-29,共2页
在窑简体表面温度扫描系统中,红外测温扫描仪对回转窑简体表面温度进行实时、连续的测量,测量数据经预处理后送入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得到回转窑简体表面温度分布及变化的情况,再以数据和图形画面的形式显示出来,供窑操作人员作为操... 在窑简体表面温度扫描系统中,红外测温扫描仪对回转窑简体表面温度进行实时、连续的测量,测量数据经预处理后送入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得到回转窑简体表面温度分布及变化的情况,再以数据和图形画面的形式显示出来,供窑操作人员作为操作的依据和参考。通过对这些画面、图形及其变化趋势的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 回转窑 温度图像 表面 表面温度分布 测量数据 图形画面 操作人员 计算机处理
下载PDF
芯片封装界面接触热性能设计
14
作者 王晨 《电子与封装》 2024年第4期96-96,共1页
芯片封装内部大量装配界面的存在造成内部机械/温度载荷流传递不连续,导致接触传热性能不足和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是芯片封装失效的主要原因。随着芯片封装内部三维集成化、高组装密度化的发展趋势,现有填充热界面材料(TIM)等... 芯片封装内部大量装配界面的存在造成内部机械/温度载荷流传递不连续,导致接触传热性能不足和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是芯片封装失效的主要原因。随着芯片封装内部三维集成化、高组装密度化的发展趋势,现有填充热界面材料(TIM)等强化接触热性能的方法已无法保障芯片封装接触热性能和整体性能的需求,亟需寻求新的强化接触热性能的方法。以洪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林起崟教授为团队核心成员的西安交通大学高端装备数字化设计与装配技术研究团队,面向芯片封装集成化、小型化带来的接触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以及散热性能不足的技术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主动设计装配界面表面物理特性来提高芯片封装接触热性能的研究思路,装配界面表面刚度优化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设计 芯片封装 主动设计 学术带头人 组装密度 表面温度分布 装配技术 研究团队
下载PDF
车削工件温度场的构建与误差分析
15
作者 陈东生 李尚政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4年第1期121-122,共2页
在精密车削过程中,旋转工件的温度分布往往是影响其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刀具温度对工件的加工精度影响也很大,需要对刀具的温度和工件的表面温度分布进行测量。
关键词 车削工件 温度 误差分析 表面温度分布 加工精度 车削过程 旋转工件 刀具
下载PDF
内附新软件的红外线温度记录器
16
作者 金心 《电世界》 2007年第10期53-53,共1页
日本航空电子器件公司新销售可非接触计测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红外线温度记录器“先进温度TVS-500”。该仪器利用日本产高性能红外线传感器实现了鲜明高画质映像(最小温度分辨率:0.06℃)。
关键词 红外线传感器 温度记录器 软件 表面温度分布 温度分辨率 电子器件 日本产 非接触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浇筑仓表面实测温度分布的太阳辐射热反馈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耀英 周绍武 +1 位作者 瞿立新 高祥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116,共5页
混凝土建筑物的温度场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很大,但基于混凝土建筑物现场实测温度进行太阳辐射热反馈较少。结合西南某建设中的混凝土坝工程,实时在线监测高温季节浇筑仓表面受环境气温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通过建立浇筑仓表面小尺度温度... 混凝土建筑物的温度场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很大,但基于混凝土建筑物现场实测温度进行太阳辐射热反馈较少。结合西南某建设中的混凝土坝工程,实时在线监测高温季节浇筑仓表面受环境气温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通过建立浇筑仓表面小尺度温度统计模型,分离出环境温度分量,进而基于环境温度分量反馈了监测期间的太阳辐射热。分析表明,在高温季节,太阳辐射热对混凝土浇筑仓温度影响很大,能使该大坝混凝土浇筑仓周围空气日平均温度增量达到11℃以上,周围空气温度增量峰值达到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热 浇筑仓 表面温度分布 高温季节 反馈
原文传递
基于脉冲激光点光源热成像方法检测钢材表面裂纹 被引量:8
18
作者 董宁琛 张志杰 +1 位作者 尹武良 赵晨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5-1200,共6页
在损伤之前检测和表征钢材上的表面裂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于涉及相关的结构安全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了一种非接触式的脉冲激光点光源热成像技术,用于检测钢结构试件的表面破裂裂纹。使用脉冲点激光源将热量加载到材料表面,热流... 在损伤之前检测和表征钢材上的表面裂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于涉及相关的结构安全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了一种非接触式的脉冲激光点光源热成像技术,用于检测钢结构试件的表面破裂裂纹。使用脉冲点激光源将热量加载到材料表面,热流在传导过程中会受到裂纹缺陷的影响,裂纹的边界处阻挡的热流导致表面产生了明显的温度差,红外热像仪实时监测表面温度场的变化来实现裂纹缺陷的可视化。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激励开始后,裂纹缺陷边界开始出现温度差,激励结束后,温度差达到峰值,实现裂纹缺陷的可视化;缺陷边界的温度差峰值以及出现时间与激励中心的距离相关。同时为下一步的定量检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激励 红外热成像 裂纹检测 表面温度分布
下载PDF
卫星红外特性及空间热流对其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晓迪 凌永顺 +3 位作者 杨明 吕相银 杨华 黄超超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64,共7页
建立了完善的卫星温度场与红外特性的理论计算模型。首先根据卫星、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计算了卫星接收的空间热流;其次利用有限元法求解瞬态热平衡方程,得到了卫星的表面温度分布;然后在3~6μm和6~16μm波段分别计算了卫星作为点源... 建立了完善的卫星温度场与红外特性的理论计算模型。首先根据卫星、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计算了卫星接收的空间热流;其次利用有限元法求解瞬态热平衡方程,得到了卫星的表面温度分布;然后在3~6μm和6~16μm波段分别计算了卫星作为点源时的红外辐射强度空间分布;最后比较了卫星、卫星本体和卫星太阳翼在红外双波段的辐射强度,并详细分析了空间热流对卫星红外特性的影响。文章的研究结果对于空间目标的红外探测与识别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卫星 空间热流 热平衡方程 表面温度分布 红外特性
下载PDF
低温辐射地板采暖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晓伟 由世俊 +1 位作者 张欢 张俊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4-688,共5页
介绍塑料低温辐射采暖地板的结构和特点,对其稳态传热建立数学模型,用VB编程进行数值计算,对不同的传热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实验进行测试,得出不同工况下的地板表面温度分布。通过与数值解的对比,验证地板采暖数值计算的准确性。用模拟... 介绍塑料低温辐射采暖地板的结构和特点,对其稳态传热建立数学模型,用VB编程进行数值计算,对不同的传热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实验进行测试,得出不同工况下的地板表面温度分布。通过与数值解的对比,验证地板采暖数值计算的准确性。用模拟计算的方法分析不同地板内水流速、不同供水温度、不同室温对地板单位面积散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流速在0.01~0.03m/s范围内为最佳选择。根据建筑物的采暖负荷,对于"三步节能"居住建筑,供水温度在28~30℃范围内完全可满足建筑物的供热负荷要求。低温辐射地板采暖可与热泵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热泵机组的COP值,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低温辐射采暖地板 数值模拟 单位面积散热量 地板表面温度分布 供水温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