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表面肌电图分析
1
作者 王巍 朱蜀云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及表面肌电图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收治的74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究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及表面肌电图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收治的74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益肾壮骨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经筋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表面肌电图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伸展Mean值高于对照组,协同收缩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针刺法联合益肾壮骨方能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表面肌电图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针刺法 益肾壮骨方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放散式冲击波循经取穴对慢性颈部疼痛表面肌电图及疼痛递质的影响
2
作者 李新洲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99-303,共5页
目的 探讨放散式冲击波循经取穴对慢性颈部疼痛(CNP)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60例CNP病人,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分别采取放散式冲击波治疗、放散式冲击波穴位点治疗,... 目的 探讨放散式冲击波循经取穴对慢性颈部疼痛(CNP)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60例CNP病人,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分别采取放散式冲击波治疗、放散式冲击波穴位点治疗,连续治疗8周。治疗8周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表面肌电图指标[中位频率值(MF)、均方根值(RM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活动度(左旋、右旋、前屈、后伸)、疼痛递质[前列腺素E(PEG2)、神经生长因子(NGF)、缓激肽(BK)]。结果 治疗4、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VAS、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颈后伸肌、胸锁乳突肌MF、RMS高于对照组,右旋、后伸、前驱、左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血清PEG2、NGF、BK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散式冲击波循经取穴治疗CNP效果确切,可调节疼痛递质,改善颈部肌群疲劳程度,扩大颈椎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放散式冲击波循经取穴 表面肌电图 神经生长因子 缓激肽 前列腺素E
下载PDF
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上肢康复中的应用
3
作者 曹智红 高登山 李水琴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982-2987,共6页
在当前全球脑卒中发病率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脑卒中后可出现一系列的功能障碍,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表面肌电图(sEMG)主要采取在皮肤表面放置... 在当前全球脑卒中发病率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脑卒中后可出现一系列的功能障碍,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表面肌电图(sEMG)主要采取在皮肤表面放置电极记录肌肉活动时产生电信号的方法,可无创、实时、客观地记录神经肌肉的活动状态,虽然目前常用的量表评估有着简便易行的优点,但也存在较大的主观意识,因此表面肌电图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疗效的评估具有积极意义,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表面肌电图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常用指标、临床意义以及在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的应用与挑战展开论述,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脑卒中 上肢康复
下载PDF
Vitalstim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申利坊 乐琳 闫莹莹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1期1477-1478,共2页
目的探讨Vitalstim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9)和试验组(n=49)。常规组应用吞咽训练,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Vitalstim电刺激。比较... 目的探讨Vitalstim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9)和试验组(n=49)。常规组应用吞咽训练,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Vitalstim电刺激。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评分和表面肌电图。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91%,高于常规组的79.59%(P<0.05)。干预后,试验组临床检查、3次饮入5mL温水吞咽试验、60mL温水吞咽测试及SSA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吞咽时程低于常规组,最大波幅值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Vitalstim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表面肌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lstim电刺激 吞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不同镜像神经元训练策略下脑与肌肉的活动特征:基于近红外光谱与表面肌电图技术
5
作者 崔尧 丛芳 +2 位作者 黄富表 曾明 颜如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82-790,共9页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和表面肌电图(sEMG)探索动作观察(AO)、动作执行(AE)、动作模仿(AO+AE)3种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MNS)训练策略的运动控制机制。方法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选择64例健康成年人,采用区组设计,完成单纯观看...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和表面肌电图(sEMG)探索动作观察(AO)、动作执行(AE)、动作模仿(AO+AE)3种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MNS)训练策略的运动控制机制。方法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选择64例健康成年人,采用区组设计,完成单纯观看风景视频(对照)、观看风景视频时右手伸腕伸指(AE)、单纯观看右手伸腕伸指视频(AO)、观看右手伸腕伸指视频时右手伸腕伸指(AO+AE)4项任务,每项任务5个试次一组,随机出现不同的视频,循环8次,每次循环任务顺序随机。同步采用fNIRS采取左侧MNS各通道及感兴趣区(ROI)BA40、BA44、BA45、BA46、BA6、BA7的激活信号,采用sEMG检测指伸肌、桡侧腕伸肌的平均肌电值(AEMG)。结果与对照条件相比,AO、AE和AO+AE时均可诱发MNS激活,且强度呈递增趋势。与对照条件相比,AO时15个通道激活(q<0.05);AE时15个通道激活(q<0.05);AO+AE时20个通道全部激活(q<0.05);多数通道激活强度AO+AE>AE>AO。AO时,BA40、BA46、BA6和BA7共4个ROI激活(q<0.05);AE和AO+AE时,6个ROI均激活(q<0.05);多数ROI激活强度AO+AE>AE>AO。AO+AE时,指伸肌和桡侧腕伸肌的标准化AEMG均大于AE时(|t|>4.24,P<0.001)。结论动作观察、执行、模仿时,MNS系统均激活,且激活的范围和强度呈依次递增趋势。与动作执行相比,动作模仿时目标肌肉的激活更强。fNIRS同步sEMG可用于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康复策略的神经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神经元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表面肌电图 运动功能 神经机制
下载PDF
表面肌电图在先天性肌性斜颈儿童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冯雪菲 刘苑 +2 位作者 龚德志 成少华 陈玉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3-1438,共6页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图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儿童颈部肌群中的肌电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确诊为CMT的47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同一病例斜颈侧纳入患侧组、健侧纳入对...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图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儿童颈部肌群中的肌电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确诊为CMT的47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同一病例斜颈侧纳入患侧组、健侧纳入对照组的自身对照方法,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静息和不同运动状态下双侧胸锁乳突肌、颈阔肌、斜方肌(上)的均方根(RMS)值,比较患侧与健侧肌群在静息及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差异及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患侧CMT严重程度与颈部各肌群的关系。结果CMT儿童患侧胸锁乳突肌RMS值在放松时高于健侧,收缩时低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在静息坐位及各种运动状态下的RMS值异常均有较高诊断价值。患侧颈阔肌在静息坐位、反向转颈放松状态时的RMS值均高于健侧(P<0.05),同向转颈收缩状态时的RMS值均低于健侧(P<0.05),且在静息坐位、仰头时检测值异常具有较高价值。患侧斜方肌(上)在放松状态时RMS值高于健侧(P<0.05),在坐位、转颈及低头时的检测值异常具有较高检查价值。CMT的严重程度与胸锁乳突肌、颈阔肌、斜方肌(上)RMS值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21、0.612、0.655,P<0.001)。结论表面肌电图检查可作为CMT儿童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胸锁乳突肌 颈阔肌 斜方肌(上) 表面肌电图 均方根值
下载PDF
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及对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丁玉菊 刘照勇 +1 位作者 何晓云 张波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及对面部残疾指数(FDI)、Sunnybrook面瘫分级系统(SFGS)评分和面部表面肌电图(sEMG)的影响。方法: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基于Excel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滞针... 目的:观察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及对面部残疾指数(FDI)、Sunnybrook面瘫分级系统(SFGS)评分和面部表面肌电图(sEMG)的影响。方法: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基于Excel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滞针提拉法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行sEMG、FDI和SFGS评估,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23.1%(6/26),总有效率96.2%(25/26),平均疗程(39.81±4.73)d;对照组治愈率3.7%(1/27),总有效率88.9%(24/27),平均疗程(41.80±1.00)d;两组治愈率、疗程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提高额睑肌、颧肌与口轮匝肌患健侧波幅比值和FDIP评分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GS重复测量分析显示: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面瘫症状(F=269.742,P=0.000),观察组对面瘫症状的改善作用随时间变化趋势优于对照组(F=3.521,P=0.022)。结论:在普通针刺手法基础上施以滞针提拉法可进一步提高顽固性面瘫治愈率,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针灸 滞针提拉法 Sunnybrook面瘫分级系统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芒针透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8
作者 柳星 周婷 +3 位作者 卢会琴 江娜 杨娅 程红亮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9期1604-1607,共4页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住院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毫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芒...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住院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毫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芒针透刺天突,足三里透刺三阴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等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表面肌电图(sEMG)波幅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且观察组波幅上升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透刺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肌运动功能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芒针 吞咽功能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表面肌电图及步行中身体质心空间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瑾 曹明娟 阚文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表面肌电图及步行中身体质心空间轨迹的影响。方法 将14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针灸组和运动组,每组48例。针灸组采用针灸疗法,运动组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组采用针灸联...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表面肌电图及步行中身体质心空间轨迹的影响。方法 将14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针灸组和运动组,每组48例。针灸组采用针灸疗法,运动组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组采用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比较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干预前后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 RMS)、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 iEMG)]、步行中身体质心空间轨迹参数[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 COP)和身体质心(center of mass, COM)差值(COP-COM)]及Fugl-Meyer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 FMA)、Bre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 FAC)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评分。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腹直肌和竖脊肌RMS、iEMG高于针灸组和运动组(P<0.05),针灸组高于运动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水平面内向外方向COP-COM低于针灸组和运动组,矢状面上前后方向COP-COM及FMA、BBS、FAC评分高于针灸组和运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水平面内向外方向COP-COM低于运动组,矢状面上前后方向COP-COM及FMA、BBS、FAC评分高于运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BI分级优于针灸组和运动组(P<0.05),针灸组和运动组BI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表面肌电图及步行中身体质心空间轨迹,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运动想象疗法 脑梗死 中风后遗症 表面肌电图 身体质心空间轨迹
下载PDF
肢体协调辅助装置结合VR训练对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步态平衡和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樊振梅 王春钚 +1 位作者 谢婷 郜风清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2期194-200,共7页
目的 研究肢体协调辅助装置结合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对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步态平衡和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颅内血管... 目的 研究肢体协调辅助装置结合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对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步态平衡和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颅内血管介入术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联合常规训练,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联合VR训练。训练2个月后,采用躯干障碍量表(trunk impairment scale,TIS)、Fugl-Meyer平衡测试评分(Fugl-Meyer balance assessment score,FMA-B)、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unctional ambulation classification,FAC)、改良Barthel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的躯干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记录患者的三维步态参数和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情况。结果 共纳入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42.64±4.17)岁,男性81例,女性7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训练后,观察组TIS量表的协调[(3.93±0.46)分vs.(2.88±0.25)分,P<0.001]、静态坐位平衡[(5.63±1.35)分vs.(4.99±1.04)分,P=0.004]、动态坐位平衡评分[(3.95±0.62)分vs.(3.19±0.54),P<0.001]与FMA-B评分[(7.95±1.99)分vs.(7.04±1.84分),P=0.01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FAC等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步速[(52.46±4.98)cm/s vs.(48.34±4.28)cm/s,P<0.001]、步频[(89.42±8.48)次/分钟vs.(80.47±7.96)次/分钟,P<0.001]和患肢摆动相(38.45%±4.02%vs. 34.26%±3.87%,P<0.00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左右步长差[(0.62±0.06)cm vs.(0.93±0.11)cm,P<0.001]和不对称指数[(0.07±0.03)vs.(0.12±0.02),P<0.00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股四头肌[(0.10±0.02)cm/s vs.(0.08±0.01)cm/s,P<0.001]、胫骨前肌[(0.11±0.02)cm/s vs.(0.08±0.02)cm/s,P<0.001]和腓肠肌[(0.09±0.02)cm/s vs.(0.07±0.01)cm/s,P<0.001]的肌电图积分数值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股四头肌[(4.38±0.37)mV vs.(5.38±0.59)mV,P<0.001]、胫骨前肌[(4.63±0.47)mV vs.(5.28±0.83)mV,P<0.001]和腓肠肌[(6.37±1.02)mV vs.(8.66±1.15)mV,P<0.001]均方根振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MBI评分[(67.41±7.86)分vs.(61.57±6.63)分,P<0.00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患者采用肢体协调辅助装置结合VR训练的方式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可改善患者躯干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提高其肌肉耐受力,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协调辅助装置 VR技术 步态平衡 表面肌电图 急性脑梗死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图分析靳三针结合镜像疗法治疗脑梗死下肢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明珠 林润 +6 位作者 温华能 王逸潇 刘璐 王碧涵 陈科汛 禤春宇 崔韶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162-2168,共7页
背景脑梗死常导致患者下肢功能障碍,降低生活质量。研究显示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可改善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障碍,但研究尚少,且评价方法有待补充。目的 基于表面肌电图(sEMG)分析靳三针结合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 背景脑梗死常导致患者下肢功能障碍,降低生活质量。研究显示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可改善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障碍,但研究尚少,且评价方法有待补充。目的 基于表面肌电图(sEMG)分析靳三针结合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12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住院部的90例脑梗死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靳三针组、镜像组、靳三针+镜像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靳三针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靳三针治疗,镜像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膝关节镜像训练,靳三针+镜像组则在基础治疗上增加靳三针治疗和膝关节镜像训练。三组均治疗1次/d,5次/周,共治疗4周。采用s EMG评估治疗前后患侧下肢肌肉神经系统功能,包括时域指标[均方根值(RMS)]和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中的下肢部分(FMA-LE)评分评估下肢运动功能。结果 镜像组与靳三针组患者患侧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股直肌、腓肠肌治疗4周后RMS、M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靳三针+镜像组患者患侧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股直肌、腓肠肌治疗4周后RMS、MF均高于靳三针组、镜像组(P<0.05)。靳三针+镜像组患者患侧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股直肌、腓肠肌治疗4周后RMS、MF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靳三针+镜像组患者治疗4周后FMA-LE评分高于靳三针组、镜像组(P<0.05)。结论 与靳三针、镜像疗法单独治疗相比,靳三针结合镜像疗法能更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下肢肌肉神经系统功能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下肢功能障碍 靳三针 镜像疗法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健康中老年女性上下楼梯时下肢肌肉的表面肌电图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丹 王剑雄 +9 位作者 黄茂茂 胥方元 曾秋 李佶钖 李洋 夏翠宏 郑雅丹 胥章彧 方雯凤 万腾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1-737,共7页
目的 采用表面肌电图观察健康中老年女性上下楼梯时下肢肌肉的激活策略。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招募健康中老年女性20例,采用表面肌电图仪测量上楼梯、下楼梯时,双侧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 目的 采用表面肌电图观察健康中老年女性上下楼梯时下肢肌肉的激活策略。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招募健康中老年女性20例,采用表面肌电图仪测量上楼梯、下楼梯时,双侧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的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计算共同收缩比。结果 上楼梯时,双侧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启动阶段RMS均显著高于跟随阶段(|t|> 6.650,P <0.001),右侧股二头肌和双侧半腱肌RMS均明显低于跟随阶段(t> 3.559,P <0.01);启动阶段腘绳肌/股四头肌共同收缩比显著低于跟随阶段(t> 8.185,P <0.001)。下楼梯时,双侧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跟随阶段RMS高于启动阶段(t> 2.345,P <0.05),腘绳肌/股四头肌共同收缩比跟随阶段高于启动阶段(t> 2.405,P <0.05)。结论 健康中老年女性上下楼梯时双侧膝周肌肉的活动大致对称。不同活动阶段,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激活和共同收缩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楼梯 股四头肌 腘绳肌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表面肌电图在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蒙 段慧杰 +1 位作者 林倩倩 刘承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9期187-189,共3页
表面肌电图(sEMG)能够检测神经肌肉的各种运动状态活动并对其产生的电信号进行细致的定量、定性分析,具有实时性、多靶点测量等优点,近年来在康复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地应用,是临床电生理的重要监测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从非特异性下腰痛的... 表面肌电图(sEMG)能够检测神经肌肉的各种运动状态活动并对其产生的电信号进行细致的定量、定性分析,具有实时性、多靶点测量等优点,近年来在康复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地应用,是临床电生理的重要监测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从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病因病机、分类以及研究现状方面阐述表面肌电图在该病中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非特异性下腰痛 表面肌电图 综述
下载PDF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联合表面肌电图检查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盈盈 薛开禄 +3 位作者 李浅峰 于力争 张姣 林文政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6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联合表面肌电图检查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健侧肢体(纳入常模组)和患侧肢体(纳入研讨组)均进行神经传导速度...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联合表面肌电图检查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健侧肢体(纳入常模组)和患侧肢体(纳入研讨组)均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联合表面肌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讨组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的胫骨前肌、腓肠肌积分肌电值(IEMG)和协同收缩率均高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联合表面肌电图检查能够对神经损伤情况及肌张力、肌力水平进行了解,掌握患者的详细病情,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表面肌电图检查 脑卒中 偏瘫
下载PDF
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联合盆底表面肌电图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何莹 刘盼 张庆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6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与盆底表面肌电图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的513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A组(阴道分娩,n=251)、B... 目的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与盆底表面肌电图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的513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A组(阴道分娩,n=251)、B组(中转剖宫产,n=65)、C组(选择性剖宫产,n=197)。比较三组产后42 d、产后6个月的盆底超声、盆底肌电参数。结果A组产后42 d的膀胱颈移动度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B组、C组,且B组大于C组(P<0.05);A组、B组的尿道旋转角大于C组(P<0.05);A组的膀胱尿道后角大于C组(P<0.05)。A组产后42 d的各项肌电值低于B、C组,且B组的快肌、慢肌肌电值低于C组,后静息肌电值高于C组(P<0.05)。三组产后6个月的盆底超声参数与肌电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联合盆底表面肌电图对临床全面评估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价值。阴道分娩对产后早期的女性盆底整体上损伤更严重,但剖宫产初产妇,尤其是中转剖宫产者,更易发生盆底肌高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 盆底表面肌电图 分娩方式 初产妇 盆底结构 盆底功能 盆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皮内针埋针治疗效果及对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雅玲 王莹 曹榕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1期1-4,8,共5页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皮内针埋针治疗效果及对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使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n=30)予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皮内针埋针治疗效果及对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使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n=30)予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皮内针埋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表面肌电信号(sEMG)、吞咽功能、吞咽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波幅值高于对照组,吞咽时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腔期、咽期、误咽程度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皮内针埋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吞咽功能,增强生活质量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皮内针埋针 吞咽功能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飞行教官的新型抗荷动作的表面肌电图评价
17
作者 杨景慧 王海霞 +3 位作者 杨明浩 李宝辉 谭清坡 徐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3-1117,共5页
目的对本课题组前期提出的适用于飞行教官的抗荷动作进行表面肌电图评价。方法纳入18~20岁受试者8人,试验设备采用AMST-HC-4E型载人离心机,根据初教机与高教机飞机性能及载荷特点编制3.0G60s、4.0G50s、5.0G40s、6.0G30s及7.0G20s共5条... 目的对本课题组前期提出的适用于飞行教官的抗荷动作进行表面肌电图评价。方法纳入18~20岁受试者8人,试验设备采用AMST-HC-4E型载人离心机,根据初教机与高教机飞机性能及载荷特点编制3.0G60s、4.0G50s、5.0G40s、6.0G30s及7.0G20s共5条离心机加速度曲线,分别评价FT动作及HP动作的抗荷效果,同时利用表面肌电技术观察不同载荷下2种抗荷动作训练前后肌肉用力的变化及肌肉激活的情况。结果训练后,受试者使用FT动作与HP动作时抗荷耐量均较训练前增加,与训练前相比,FT动作组增加60.8%,HP动作组增加34.6%,FT动作+KH-X抗荷服组增加50.5%,HP动作+KH-X抗荷服组增加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面肌电测试结果显示,训练后FT动作组及HP动作组的积分肌电值(iEMG)均呈下降趋势,其中FT动作组2.5G10s载荷下右腓肠肌、3.0G60s载荷下左右腹直肌及右腓肠肌、5.0G40s载荷+KH-X抗荷服下左腹直肌训练后的iEMG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0G60s载荷下,FT动作组左胫骨前肌iEMG高于HP动作组(P<0.05);4.0G50s载荷+KH-X抗荷服及5.0G40s载荷+KH-X抗荷服下,HP动作组左腹直肌iEMG高于FT动作组(P均<0.05)。结论表面肌电图评价结果表明,适用于飞行教官的FT动作抗荷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 飞行教官 抗荷动作 表面肌电图 载人离心机
原文传递
运用表面肌电图评价水中运动对慢性腰痛治疗效果的研究
18
作者 张鹏飞 吉佳佳 +6 位作者 王建文 张盼盼 徐莉 周嘉恒 袁华 江山 李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40-1744,共5页
腰痛是成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常表现为腰背、腰骶和骶髂部的疼痛,有时伴有下肢放射痛。腰痛终生患病率高达84%,其中2/3为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CLBP是指在12肋下缘与臀肌上缘间的轴向疼痛至少持续3个月,或于过去6... 腰痛是成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常表现为腰背、腰骶和骶髂部的疼痛,有时伴有下肢放射痛。腰痛终生患病率高达84%,其中2/3为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CLBP是指在12肋下缘与臀肌上缘间的轴向疼痛至少持续3个月,或于过去6个月内发作时间至少达至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表面肌电图 终生患病率 水中运动 腰背 臀肌 CLBP 发作时间
下载PDF
推拿联合补肾祛瘀针刺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恢复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19
作者 高汉山 《广州医药》 2023年第7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推拿联合补肾祛瘀针刺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恢复期患者对腰部疼痛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腰肌劳损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1∶1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 目的探讨与分析推拿联合补肾祛瘀针刺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恢复期患者对腰部疼痛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腰肌劳损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1∶1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祛瘀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并观察4周,评价腰部疼痛及表面肌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7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视觉类比疼痛评分法(VAPS)和下腰痛失能问卷(OPD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VAPS和OPDG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腰椎前屈力度都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更高(P<0.05);2组治疗后的表面肌电图神经根振幅和潜伏期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更低(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5-HT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更高(P<0.05)。结论推拿联合补肾祛瘀针刺法在慢性腰肌劳损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也能改善患者的表面肌电图状况,促进血清5-HT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补肾祛瘀针刺法 慢性腰肌劳损 腰椎功能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20
作者 陆晶晶 张玮涛 +2 位作者 傅建明 孙亚 曹梦玲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12期1636-1638,共3页
脑卒中患者的中枢神经受损,导致患者运动不便或活动受限,最终形成偏瘫[1]。近年来,上肢康复机器人被广泛用于临床偏瘫患者的康复锻炼中,此设备可使患者进行重复运动,显著提高患者的肌力,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2]。
关键词 上肢康复机器人 肌内效贴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