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谷热的流行与生物安全防控
1
作者 胡云皓 吴好庭 +7 位作者 门立强 刘绯 王嘉 孔冬妮 邓永 翟天舒 万建青 毛娅卿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1期69-75,共7页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RVF)是一种以蚊子为传播媒介的病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可引发人致命性出血热和反刍动物大量死亡。对RVF流行情况的分析表明,近年来RVF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主要在非洲国家流行,且涉及人和多种动物。由于频繁的国...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RVF)是一种以蚊子为传播媒介的病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可引发人致命性出血热和反刍动物大量死亡。对RVF流行情况的分析表明,近年来RVF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主要在非洲国家流行,且涉及人和多种动物。由于频繁的国际往来与贸易、病例报告不足与瞒报以及环境因素等,之前未受感染地区有很大的RVF传入风险。目前暂无批准的RVF疫苗用于接种人,仅在个别流行国家允许使用动物疫苗,提示生活在流行地区和去流行地区旅行的人员应提高对该病暴露风险的认识,做好相关生物安全防控。在我国,人员流动和动物国际贸易等活动加剧了RVF传入风险,同时也存在自然发生RVF疫情的风险。因此,应制定并严格执行进口动物生物安全防控制度,加快疫苗和检测技术研究,同时结合“同一健康”计划,做好流行风险评估与生物安全防控,降低RVF传入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 人兽共患病 流行情况 风险因素 生物安全
下载PDF
裂谷热研究进展及防制 被引量:2
2
作者 祁贤 鲍倡俊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52-56,共5页
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对人和动物健康危害巨大。目前RVFV主要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地区流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推进,与疫区国家间的经贸... 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对人和动物健康危害巨大。目前RVFV主要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地区流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推进,与疫区国家间的经贸和交往越来越频繁,RVFV传入我国的风险在加大,需给予特别关注。本文对FVFV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综述,并提出预防和控制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 裂谷热病毒 致病机理 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裂谷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增加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6年第5期500-504,共5页
本文记述了裂谷热的病原体、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与分型、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和防治,为深入研究与临床诊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裂谷热 裂谷热病毒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裂谷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林 高玉伟 +3 位作者 胡桂学 夏咸柱 赵国良 卜祥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6-100,共5页
裂谷热是一种烈性毒性人畜共患病,被OIE列为必须报告的疫病。幼年动物感染后,病死率高达100%。人感染此病后,病死率约为1%。2010年3月,南非再度发生疫情,导致186人感染,18人死亡;并调查出154例动物感染,146例死亡,感染动物病死率高达95... 裂谷热是一种烈性毒性人畜共患病,被OIE列为必须报告的疫病。幼年动物感染后,病死率高达100%。人感染此病后,病死率约为1%。2010年3月,南非再度发生疫情,导致186人感染,18人死亡;并调查出154例动物感染,146例死亡,感染动物病死率高达95%。该病的流行不但对人类健康和养殖业构成威胁,其病毒还可能被用于生物恐怖和生物战。论文对裂谷热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此病的流行情况、危害、诊断方法和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病毒 流行病学 生物恐怖 疫苗
下载PDF
裂谷热病毒囊膜蛋白基因DNA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清华 王喜军 +3 位作者 胡森 葛金英 步志高 林祥梅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7-681,共5页
分别将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囊膜糖蛋白GN、GC和G(N+C)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AGGS多克隆位点鸡β-actin转录启动子下游,分别构成pCAGG-RVFV-GN、pCAGG-RVFV-GC和pCAGG-RVFV-G(N+C)。免疫沉淀试验结果表明,重组... 分别将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囊膜糖蛋白GN、GC和G(N+C)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AGGS多克隆位点鸡β-actin转录启动子下游,分别构成pCAGG-RVFV-GN、pCAGG-RVFV-GC和pCAGG-RVFV-G(N+C)。免疫沉淀试验结果表明,重组RVFV蛋白GN、GC分别在pCAGG-RVFV-GN、pCAGG-RVFV-G(N+C)转染HeLa细胞中获得表达,并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pCAGG-RVFV-GN、pCAGG-RVFV-GC和pCAGG-RVFV-G(N+C)质粒DNA混合物按100μg/只剂量肌肉注射免疫6周龄BALB/c小鼠。每隔4周用相同的剂量加强免疫,第二次加强免疫3周后采血、分离血清备用。分别以杆状病毒表达RVFV囊膜蛋白GN、GC制备的抗原液包被ELISA板,间接ELISA检测DNA免疫鼠血清中RVFV囊膜蛋白G(N+C)特异性抗体,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另外,DNA免疫鼠血清中的特异抗体可有效中和RVFV囊膜蛋白G(N+C)介导的伪型VSV重组病毒侵入RVFV易感宿主细胞的感染性。结果表明,pCAGG-RVFV-GN、pCAGG-RVFV-GC和pCAGG-RVFV-G(N+C)质粒DNA混合物作为DNA疫苗具有防制裂谷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病毒 囊膜蛋白 DNA免疫
下载PDF
裂谷热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晓文 李林 +6 位作者 桑晓宇 高玉伟 胡桂学 冯娜 王铁成 步志高 夏咸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根据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M片段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鉴定裂谷热病毒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合成裂谷热病毒M片段基因,PCR扩增后将其连入pMD18-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 目的根据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M片段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鉴定裂谷热病毒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合成裂谷热病毒M片段基因,PCR扩增后将其连入pMD18-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以10倍系列稀释的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并绘制标准曲线。结果所绘制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达40copies/μL,特异性好,对除裂谷热病毒外其他病毒(PPRV、HFV、RV、SPPV和GIPV)检测均为阴性。该方法重复性好,批内重复和批间重复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结论裂谷热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为裂谷热病毒的快速准确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
下载PDF
裂谷热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晨飞 陈昌海 +7 位作者 包新奇 董永毅 程雷 徐正军 徐晓燕 王相子 周伟 刘耀兴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8-422,共5页
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是一类主要感染牛、羊、骆驼等多种动物,并引起病畜死亡、流产的人畜共患病病毒。该病毒可通过与病畜的血液、器官接触以及蚊虫叮咬等途径感染人,但至今未见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报道。
关键词 裂谷热病毒 VIRUS 人畜共患病 蚊虫叮咬 感染 病畜 骆驼 死亡
下载PDF
裂谷热假病毒颗粒研制及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邓俊花 林祥梅 +3 位作者 张永宁 冯春燕 王彩霞 吴绍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裂谷热是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为了给该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提供RNA阳性质控品,制备了裂谷热假病毒颗粒并进行了检测和验证。将pGEM-T-RVF质粒与假病毒载体p-MS2质粒分别进行PstI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连接构建p-MS2-RVF重组质粒。将p-MS2... 裂谷热是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为了给该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提供RNA阳性质控品,制备了裂谷热假病毒颗粒并进行了检测和验证。将pGEM-T-RVF质粒与假病毒载体p-MS2质粒分别进行PstI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连接构建p-MS2-RVF重组质粒。将p-MS2-RVF重组菌进行表达、酶消化及盐沉淀后纯化假病毒颗粒,在特性检测的基础上,借助荧光RT-PCR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裂谷热假病毒颗粒耐核酸酶,室温至少保持1个月,稳定,易运输;荧光RT-PCR检测表明最低可达到4.25×102copies检测限。构建的裂谷热假病毒颗粒将为裂谷热分子生物学检测提供阳性质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 假病毒颗粒 鉴定
下载PDF
重组痘病毒表达裂谷热病毒囊膜蛋白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清华 胡森 +1 位作者 王喜军 步志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9-413,共5页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RVF)是由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引起的烈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囊膜糖蛋白G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由基因组M节段编码,翻译后裂解为Gn和Gc,其中Gn为诱导中和抗体的主要免疫原。本研究分别构建...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RVF)是由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引起的烈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囊膜糖蛋白G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由基因组M节段编码,翻译后裂解为Gn和Gc,其中Gn为诱导中和抗体的主要免疫原。本研究分别构建了表达RVFV囊膜蛋白G(n+c)和Gn的重组痘病毒rVV-G (n+c)和rVV-Gn。SDS-PAGE、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分子量分别为56 Ku(Gn)、58 Ku(Gc)左右的重组蛋白在rVV-G(n+c)和rVV-Gn哺乳动物细胞获得准确表达[G(n+c)裂解为Gn和Gc],并具有特异免疫反应原性。以rBac-G(n+c)和rBac-Gn感染的昆虫细胞裂解物为包被抗原,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体结果显示,rVV-G (n+c)和rVV-Gn免疫小鼠可诱导显著的Gn、Gc特异抗体反应,并且rVV-G(n+c)免疫诱导主要保护性免疫原Gn特异抗体反应效果优于rVV-Gn。结果表明,表达全长囊膜糖蛋白重组痘病毒rG(n+c)具有作为安全有效的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的潜力,为RVF重组亚单位疫苗的探索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病毒 囊膜蛋白 重组痘病毒 ELISA
下载PDF
裂谷热病毒Gn蛋白主要抗原区的表达、纯化及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鹏 魏建超 +8 位作者 陆莹梅 武专昌 李蓓蓓 刘珂 邵东华 邱亚峰 钟登科 温贵兰 马志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7-611,共5页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制备裂谷热病毒Gn片段主要抗原区蛋白,获取纯化蛋白,并分析抗原性。方法将合成的裂谷热Gn基因用PCR的方法扩增具有保护性抗原表位的两段Gn1和Gn2,并将其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ColdⅠ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oldⅠ-Gn1...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制备裂谷热病毒Gn片段主要抗原区蛋白,获取纯化蛋白,并分析抗原性。方法将合成的裂谷热Gn基因用PCR的方法扩增具有保护性抗原表位的两段Gn1和Gn2,并将其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ColdⅠ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oldⅠ-Gn1和pColdⅠ-Gn2,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DE3)感受态中,以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蛋白和表达量,并利用His-tag Ni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blot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所构建的质粒pColdⅠ-Gn1和pColdⅠ-Gn2序列正确,SDS-PAGE检测到目的蛋白,Western-blot显示截断的Gn蛋白具有很好反应原性。结论成功纯化了裂谷热病毒Gn主要抗原区的表达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病毒 Gn蛋白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下载PDF
裂谷热病毒Gc蛋白主要抗原区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鹏 沈丽 +8 位作者 魏建超 钟登科 陆莹梅 李蓓蓓 刘珂 邵东华 邱亚峰 温贵兰 马志永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0,共6页
根据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M基因(Gen Bank登录号:DQ380206)序列,用PCR方法扩增其主要抗原区,将目的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 ColdⅠ中,将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将表达蛋白利用His-tag N... 根据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M基因(Gen Bank登录号:DQ380206)序列,用PCR方法扩增其主要抗原区,将目的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 ColdⅠ中,将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将表达蛋白利用His-tag Ni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纯化后的蛋白分别应用SDS-PAGE、Western blot方法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不仅成功表达出Gc蛋白的主要抗原区,而且具有良好抗原性,为后续裂谷热抗原ELISA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病毒 Gc蛋白 原核表达 抗原性
下载PDF
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裂谷热囊膜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清华 王喜军 +1 位作者 胡森 步志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RVF)是由裂谷热病毒(RVFV)引起的烈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囊膜糖蛋白G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由基因组M节段编码,翻译后裂解为GN和GC,其中GN为诱导中和抗体的主要免疫原。本研究构建了分别表达RVFV囊膜蛋白G(N+C)...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RVF)是由裂谷热病毒(RVFV)引起的烈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囊膜糖蛋白G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由基因组M节段编码,翻译后裂解为GN和GC,其中GN为诱导中和抗体的主要免疫原。本研究构建了分别表达RVFV囊膜蛋白G(N+C)、GN及GC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GCN+Cr、Bac-GN及rBac-GC。SDS-PAGE、Western-Blot表明分子量分别为56 Ku、58 Ku左右的重组GN和GC在rBac-GCN+Cr、Bac-GN及rBac-GC感染sf9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并具有特异免疫反应原性。以rBac-GNr、Bac-GC和rBac-G(N+C)感染的昆虫细胞裂解物稀释后直接包被ELISA板,检测灭活RVFV免疫小鼠血清特异囊膜蛋白GN、GC特异抗体,显示出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杆状病毒表达rGNr、GC和rG(N+C)具有替代RVFV全病毒(尤其是rGN),作为非疫区安全、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抗原的潜力,并为RVF重组亚单位疫苗的探索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病毒 囊膜蛋白 重组杆状病毒 ELISA
下载PDF
裂谷热疫情形势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丽丽 贾蕾 +4 位作者 马建新 吴钶 王全意 黎新宇 陈丽娟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76-80,共5页
裂谷热是以急性高热为特征的烈性、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对畜牧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分析国际疫情形势,结合我国蚊媒种类和季节消长情况,对我国进行输入和传播风险分析。
关键词 裂谷热 疫情形势 传播风险 预防 监测
下载PDF
裂谷热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华 吴晓东 +1 位作者 王志亮 王玉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3期43-45,共3页
在非洲,裂谷热引起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经济危害的问题,并且该病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构成严重的威胁。该病已作为全球优先防范的跨境动物疫病之一,本文从裂谷热的流行病学特点、传播的风险因素、发病机理、诊断技术和疫苗研究等5个... 在非洲,裂谷热引起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经济危害的问题,并且该病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构成严重的威胁。该病已作为全球优先防范的跨境动物疫病之一,本文从裂谷热的流行病学特点、传播的风险因素、发病机理、诊断技术和疫苗研究等5个方面概述了其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更加有效的方法来防控裂谷热病毒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病毒 流行病学 风险 疫苗 公共卫生
下载PDF
裂谷热病原学和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包静月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9-342,共4页
关键词 裂谷热 裂谷热病毒 病原学 诊断 预防
下载PDF
裂谷热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鄢志强 李贺 +2 位作者 吕平 刘计亮 马保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6期93-95,共3页
裂谷热(RVF)是由蚊传播的急性、以高热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羊等哺乳动物,也可感染人,被OIE列为A类疫病。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发生RVF的报道,但近年来该病的分布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RVF对我国的畜牧... 裂谷热(RVF)是由蚊传播的急性、以高热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羊等哺乳动物,也可感染人,被OIE列为A类疫病。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发生RVF的报道,但近年来该病的分布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RVF对我国的畜牧业以及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在国内没有报告RVF病例的情况下,国内对RVF的认识普遍不足,因此需要国境口岸加强对裂谷热进行检测和监测,防止RVF传入是必需的,为加强对裂谷热检测技术的认识,现对裂谷热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 裂谷热病毒 诊断 检测
下载PDF
人畜共患的蚊传裂谷热 被引量:1
17
作者 赫兢 郑少兰 《传染病信息》 2004年第2期72-73,共2页
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蚊叮咬或者通过接触病畜体液传播,通常为亚临床表现或仅有自限性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视网膜炎、肝炎、肾功能损伤,重症者有出血倾向及肝肾功能衰竭... 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蚊叮咬或者通过接触病畜体液传播,通常为亚临床表现或仅有自限性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视网膜炎、肝炎、肾功能损伤,重症者有出血倾向及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率10%~12%.主要流行于非洲,但WHO警告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有可能传播至各地[1].目前,我国尚无确诊病例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传裂谷热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诊断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鉴别检测裂谷热病毒NSs缺失型疫苗株与野生株模拟物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
18
作者 杨蕾蕾 毛立 +5 位作者 李基棕 江杰元 刘茂军 张纹纹 孙敏 李文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8-1133,共6页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鉴别检测裂谷热病毒野毒株与NSs缺失型疫苗株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本研究通过对裂谷热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其S节段NSs基因及L节段L基因的无二级结构且保守的区段,分别设计多对引物和探针,通过试验验证并...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鉴别检测裂谷热病毒野毒株与NSs缺失型疫苗株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本研究通过对裂谷热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其S节段NSs基因及L节段L基因的无二级结构且保守的区段,分别设计多对引物和探针,通过试验验证并优化反应条件,筛选出最佳引物和探针的组合,建立了可以快速检测裂谷热病毒并区分NSs基因缺失疫苗株和野毒株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羊临床常见病原,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裂谷热质粒标准品样品检测为阳性,不与羊常见的其他病原出现阳性反应,特异性强;将裂谷热质粒标准品10倍倍比稀释后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NSs和L基因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下限分别为10拷贝/μL和100拷贝/μL,敏感度高;重复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重复性好。将NSs缺失型和非缺失型质粒分别转染细胞,提取核酸,利用本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有效区分NSs基因缺失型和非缺失型核酸样品。本研究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为鉴别野生病毒株和NSs缺失型疫苗株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病毒 双重荧光定量RT-PCR 鉴别 NSs基因 L基因 模拟物
下载PDF
裂谷热的预防与控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超 《口岸卫生控制》 2001年第2期36-38,共3页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简称RVF)是一种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动物源性疾病,本来在动物间流行,但偶然情况下引起人类发病,感染严重者,痛苦不堪,死亡率极高,以并发出血性高热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本病本来在非洲地...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简称RVF)是一种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动物源性疾病,本来在动物间流行,但偶然情况下引起人类发病,感染严重者,痛苦不堪,死亡率极高,以并发出血性高热最为严重,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本病本来在非洲地区流行,但今年九月初,进一步越过红海,延伸至阿拉伯半岛,专家担心进一步威胁亚洲和欧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热 预防 控制 急性发性动物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下载PDF
裂谷热
20
作者 郑瑞丹 饶日春 胡大荣 《传染病信息》 2000年第1期16-17,共2页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是节肢动物携带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家畜,人类也可流行。临床主要特征为发热,出血倾向,并发肝炎、脑膜脑炎或视网膜损伤等,肝组织中出现广泛的、非化脓性改变为其特点。
关键词 裂谷热 病原学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