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STEP模型装配特征自动提取的装配信息模型构建
1
作者 贾康 唐竟 +3 位作者 任东旭 王浩 赵强强 洪军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装配信息建模是数字化装配、智能化装配的基础,然而人工交互建模效率低下且易发生装配特征识别和装配特征配合的错误,难以满足复杂机械系统的精确建模。基于三维装配体模型隐含的装配工艺信息,以STEP模型文件为输入,研究了面向几何信息... 装配信息建模是数字化装配、智能化装配的基础,然而人工交互建模效率低下且易发生装配特征识别和装配特征配合的错误,难以满足复杂机械系统的精确建模。基于三维装配体模型隐含的装配工艺信息,以STEP模型文件为输入,研究了面向几何信息的装配特征自动提取与配合关系识别算法。进而针对装配集成信息模型的构建,从装配精度模型和装配序列规划角度提出了信息推理算法。最后基于开发的系统,通过装配实例信息模型构建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信息建模 装配特征自动提取 配合关系识别 装配层次对象坐标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高装配率项目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
2
作者 廖云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196-199,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建筑方式由于其低效率、高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模式,以其施工速度快、节能环保、质量易控等优点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高装配率是衡量装配式建筑工业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建筑方式由于其低效率、高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模式,以其施工速度快、节能环保、质量易控等优点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高装配率是衡量装配式建筑工业化水平和成熟度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关联到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装配式建筑中高装配率项目的装配构件技术,对于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装配 装配构件 装配技术 影响因素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食品冷冻隧道选择装配
3
作者 刘向勇 魏海翔 +4 位作者 魏煊芸 胡妙漩 李国辉 张新娟 李善钦 《机电工程技术》 2025年第4期166-170,共5页
冷冻隧道库体由多块隔热夹芯板组成,库体夹芯板之间的安装缝隙大小直接决定着冷冻隧道质量。由于人工随机转配存在质量控制困难,基于提升装配质量和装配率,研究将计算机辅助选择装配(CASA)技术用于冷冻隧道库体装配,实质就是库板组成环... 冷冻隧道库体由多块隔热夹芯板组成,库体夹芯板之间的安装缝隙大小直接决定着冷冻隧道质量。由于人工随机转配存在质量控制困难,基于提升装配质量和装配率,研究将计算机辅助选择装配(CASA)技术用于冷冻隧道库体装配,实质就是库板组成环偏差的合理选配。明确计算机辅助选择装配质量目标函数,建立了选择装配寻优路径,构建了寻优数学模型,并制订寻优原则。搭建计算机辅助选择装配系统,以零部件尺寸信息为输入,以装配工艺系统图为约束,利用带约束的双层蚂蚁遍历寻优方法生成最优装配方案。出厂包装时,工艺人员利用所述方法进行模拟组装,将对应的冷冻隧道库板进行编号,包装在一起,发往工地,安装时按照编号进行装配。通过仿真计算可知,使用基于蚁群算法的选择装配质量为0.651,比人工随机装配提高了256%,极大提升了食品冷冻隧道库体的装配质量,提高食品冷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隧道 计算机辅助选择装配 蚁群算法 装配质量
下载PDF
虚拟装配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韩勇 王洁 +1 位作者 程永强 丁尔启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97-101,共5页
据统计[1],产品的装配费用占整个生产成本的30%~50%乃至更高,这种比例在航空制造业中更高.随着技术的发展,装备开始向着大型化、复杂化、智能化发展.大型复杂装备集机械、电子和液压系统于一体,其整体装备由数以万记的部件组成.因此... 据统计[1],产品的装配费用占整个生产成本的30%~50%乃至更高,这种比例在航空制造业中更高.随着技术的发展,装备开始向着大型化、复杂化、智能化发展.大型复杂装备集机械、电子和液压系统于一体,其整体装备由数以万记的部件组成.因此,它对产品的装配工艺以及设计效率都有极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装配 现代制造业 装配顺序规划 碰撞检测技术 装配序列 装配建模 数字化定义 虚拟现实技术 计算机应用 虚拟装配环境 装配工艺规划 装配路径规划 装配过程 装配设计
下载PDF
导弹舱内部件的协作机器人辅助装配系统
5
作者 杨波 韦发明 +1 位作者 管雅娟 刘‧驰 《自动化与仪表》 2025年第3期34-38,共5页
通过调研协作机器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现状,基于产品特点和现有装配工艺的分析,设计了一套协作机器人辅助装配系统,对协作机器人的选型、末端夹具设计、协作装配工艺流程、协作轨迹等关键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开展了装配工艺应用... 通过调研协作机器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现状,基于产品特点和现有装配工艺的分析,设计了一套协作机器人辅助装配系统,对协作机器人的选型、末端夹具设计、协作装配工艺流程、协作轨迹等关键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开展了装配工艺应用试验,提出了后续的优化展望。该系统的应用,既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升了装配效率,整体上提高了部装装配的自动化水平,对进一步实现全自动化装配作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机器人 辅助装配 舱内部件 装配试验
下载PDF
强震区装配式和现浇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对比研究
6
作者 江志伟 杨秀仁 李霞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以往的地下结构抗震研究大多是针对现浇结构开展的,而装配式结构由独立的预制构件拼装而成,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整体现浇结构,已有研究得到的认识对其适用性尚不明确,这极大地限制了装配式地下结构在强震区的推广与应用。该文以实际工程... 以往的地下结构抗震研究大多是针对现浇结构开展的,而装配式结构由独立的预制构件拼装而成,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整体现浇结构,已有研究得到的认识对其适用性尚不明确,这极大地限制了装配式地下结构在强震区的推广与应用。该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开展了全装配式和同型现浇车站结构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时程分析,对比了结构在八度区设防、罕遇和极罕遇地震下的变形、内力和损伤等响应。结果表明:装配式和现浇车站结构整体的地震变形差异不大,但柔性装配式车站结构榫槽节点可产生张开变形。设防和罕遇地震下,节点张开有利于结构减震,装配式车站结构的损伤小于现浇结构;而在极罕遇地震下,节点张开变大,榫槽、榫头和构件边缘的部分区域损伤集中,装配式和现浇结构地震响应产生了较大差异,但因应变幅值有限且损伤范围较小,此时全装配式与现浇车站结构整体的损伤程度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 地下结构抗震 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 装配式车站结构抗震 结构地震损伤
下载PDF
装配式装修与装配式结构结合的全装配式技术应用
7
作者 崔堂辉 《佛山陶瓷》 2025年第2期57-59,共3页
将装配式装修与装配式结构巧妙融合,依托标准化设计和工业化生产手段,在建筑项目中实现高效的系统集成。通过应用模块化构件和预制组件,优化施工工艺,提升装配精度,缩短施工时长,同时显著降低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采取这种综合应用模... 将装配式装修与装配式结构巧妙融合,依托标准化设计和工业化生产手段,在建筑项目中实现高效的系统集成。通过应用模块化构件和预制组件,优化施工工艺,提升装配精度,缩短施工时长,同时显著降低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采取这种综合应用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工程建设效率,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在提升建筑品质和确保施工安全等方面也展现出卓越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装修 装配式结构 装配 城市副中心 群塔作业 技术应用
下载PDF
上海市装配式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实践
8
作者 马龙 《工程质量》 2025年第4期18-20,共3页
自2014年上海市推行装配式建筑以来,上海新建住宅基本都采用了装配式建筑。随着装配式住宅使用时间的加长,不少住宅出现楼板裂缝、外墙和卫生间渗漏水、打胶开裂的情况。笔者在建筑一线从业多年,见证了较多住宅工程施工全过程及后续维... 自2014年上海市推行装配式建筑以来,上海新建住宅基本都采用了装配式建筑。随着装配式住宅使用时间的加长,不少住宅出现楼板裂缝、外墙和卫生间渗漏水、打胶开裂的情况。笔者在建筑一线从业多年,见证了较多住宅工程施工全过程及后续维保经过,总结了一套消除及降低装配式住宅质量通病的行之有效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构件防掉落 装配式建筑防渗漏 装配式建筑楼板防开裂
下载PDF
基于MBD的弹药装配序列规划方法
9
作者 娄鹏 曾鹏飞 郝永平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76,104,共5页
针对弹药装配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和装配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的弹药装配序列规划生成方法。在定义装配序列可行性的基础上,构建装配规划的适应度函数,提出包含精英种群的基于改进遗传算法(g... 针对弹药装配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和装配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的弹药装配序列规划生成方法。在定义装配序列可行性的基础上,构建装配规划的适应度函数,提出包含精英种群的基于改进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装配序列规划算法。基于UG/NX二次开发技术,设计和开发MBD的装配序列规划系统。以某引信子装配体为例进行应用验证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D 装配序列规划 改进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弹药装配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反复装配的电阻补偿设计研究
10
作者 祝文涛 廖书信 +1 位作者 邱殿凯 彭林法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4-830,共7页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反复组装引起装配力变化,输出性能衰减的问题,基于电堆实际装配流程设计了循环压缩实验,揭示了循环压缩对气体扩散层力学性能、体电阻以及接触电阻的影响规律,并提出针对不同装配次数的压缩率补偿方...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反复组装引起装配力变化,输出性能衰减的问题,基于电堆实际装配流程设计了循环压缩实验,揭示了循环压缩对气体扩散层力学性能、体电阻以及接触电阻的影响规律,并提出针对不同装配次数的压缩率补偿方案。研究发现,保持相同的压缩率,气体扩散层的压力和厚度衰减主要发生在第二次装配,压力衰减了6.24%,厚度减小4.64%。此外,气体扩散层的体电阻和接触电阻分别增大了2.82%和7.77%。在此基础上,采用满意度函数设计了装配补偿方案,获得不同装配次数时的压缩率区间和最优压缩率,可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装配质量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力衰减 循环压缩 装配补偿 满意度函数
下载PDF
现浇连接与套筒装配连接对墙板节点抗震性能影响
11
作者 马少春 朱雅 +3 位作者 叶小斌 鲍鹏 郭成超 冯坚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装配式建筑的关键问题是连接,因此,为了解现浇与套筒不同连接方式对陶粒混凝土复合墙板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设计了3个现浇构件和1个装配式套筒连接构件。此类构件保温隔热性能良好,解决了外墙保温板易脱落问题。通过低周反复试... 装配式建筑的关键问题是连接,因此,为了解现浇与套筒不同连接方式对陶粒混凝土复合墙板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设计了3个现浇构件和1个装配式套筒连接构件。此类构件保温隔热性能良好,解决了外墙保温板易脱落问题。通过低周反复试验分别研究了构件的破坏模式、滞回及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刚度、耗能、残余变形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两类构件的破坏区域主要发生在翼缘板和腹板上,尤其是在腹板脚部的混凝土被拉裂或压碎,钢筋被拉长或压弯;构件的节点核心区相对完好,符合“强节点,弱构件”设计要求,破坏模式均属于弯剪破坏。装配式套筒连接构件的正负向峰值荷载与现浇构件相比分别提升了12.71%和4.95%,承载力表现相对良好。套筒连接构件的整体刚度曲线高于现浇构件,初始刚度与现浇构件相比提高了7.53%,抗侧刚度明显加强。套筒连接方式在加载后期能较好地减小墙板构件的残余变形,可恢复性能好;两类构件的强度退化曲线较接近,强度变化相对稳定;套筒连接构件和现浇构件的强度退化系数及曲线发展趋势相似,两类构件基本能等同。因此,陶粒混凝土复合墙板节点采用套筒连接方式有效,整体工作性能良好,可为此类构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周反复试验 装配 抗震性能 墙板节点 套筒连接
下载PDF
爆炸作用下全户内变电站装配式墙板的动力响应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李林 刘勇 +3 位作者 魏珍中 马小敏 雷建银 李世强 《高压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7,共12页
利用纤维水泥板、蜂窝铝板和铝合金板组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变电站装配式墙板结构,通过实验研究了该结构在爆炸载荷下的动力响应特性。考察了不同炸药量、不同装药距离时的超压载荷特征,分析了蜂窝孔径等参数对结构变形失效模式、背爆面... 利用纤维水泥板、蜂窝铝板和铝合金板组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变电站装配式墙板结构,通过实验研究了该结构在爆炸载荷下的动力响应特性。考察了不同炸药量、不同装药距离时的超压载荷特征,分析了蜂窝孔径等参数对结构变形失效模式、背爆面挠度及应变、芯层压缩量、纤维水泥板裂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限空间内,爆炸超压的时间特征与在无限空间中类似,中心独立测量的超压峰值和正压持续时间分别为边缘直接测量的2.4~10.0倍和0.44~0.71倍;结构主要呈现前面板凹陷、后面板凸起的变形模式;迎爆面纤维水泥板水平裂纹多分布于长边边界处,背爆面裂纹多分布于中心和对角线附近;与较小孔径的蜂窝结构相比,具有较大孔径的蜂窝结构的背爆面残余挠度较大,纤维水泥板裂纹总长度较长。因此,小孔径蜂窝板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墙板 蜂窝夹芯板 纤维水泥板 爆炸 动力响应
下载PDF
装配式局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
13
作者 于建兵 徐志强 +2 位作者 夏煜锋 管东芝 郭正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0,共12页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装配式局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对4个足尺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之上,针对节点的连接特点,提出了强度和变形计算方法,构建了平顶的三折线骨架曲线理论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试验...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装配式局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对4个足尺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之上,针对节点的连接特点,提出了强度和变形计算方法,构建了平顶的三折线骨架曲线理论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试验滞回曲线各阶段曲线刚度值,并拟合得到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各级加载、卸载刚度与加载位移角的关系,进而根据滞回规则建立恢复力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理论计算所建立的三折线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该类连接节点在各阶段的受力特点,为弹塑性分析和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活性粉末混凝土 梁柱节点 恢复力模型 弹塑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超启发式算法的可重构装配车间调度
14
作者 张佳朋 庄存波 +4 位作者 刘检华 赵乐乐 李琳 裴凤雀 郭昊鑫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9-410,共12页
针对卫星、导弹等航天复杂产品装配车间的装配工位、装配工人、装配作业三者相互依赖与制约,给车间调度造成巨大障碍的问题,提出一种超启发式算法,创新地使用启发式拟合规则和迭代最优规则,实现了可重构装配车间调度研究。构建了考虑关... 针对卫星、导弹等航天复杂产品装配车间的装配工位、装配工人、装配作业三者相互依赖与制约,给车间调度造成巨大障碍的问题,提出一种超启发式算法,创新地使用启发式拟合规则和迭代最优规则,实现了可重构装配车间调度研究。构建了考虑关键能力制约的可重构装配车间模型,以及重构切换时间、常规/关键工艺需求、人员/工站修正系数等相关的关联模型;在最佳装配工人技能、数量及其比例确定的基础上,采用超启发式算法,通过进化算子迭代寻优启发规则,实现了一种考虑工位可重构、工人多技能、常规作业/键性作业等多层次的装配车间最佳调度方案。通过小规模和大规模用例仿真验证,以及某航天企业卫星装配车间的实例应用表明,与传统启发式算法对比,所提算法具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装配车间调度 超启发式算法 多技能 关键工艺
下载PDF
一种基于AEKF的铆接件视觉伺服精确装配方法
15
作者 李宗刚 李彦博 +1 位作者 焦建军 杜亚江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8,共12页
针对工业生产中存在多轴孔铆接件因铆钉数量多、铆钉与铆孔间隙小、铆钉分布不规则等特点,致使装配过程约束复杂,装配精度要求高,难以实现铆接工艺智能化以提升装配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的铆接件视觉伺服精确装配... 针对工业生产中存在多轴孔铆接件因铆钉数量多、铆钉与铆孔间隙小、铆钉分布不规则等特点,致使装配过程约束复杂,装配精度要求高,难以实现铆接工艺智能化以提升装配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的铆接件视觉伺服精确装配方法。为实现铆接件装配时的高精度定位,在传统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噪声估计器,消除未知环境下的系统噪声对图像雅可比矩阵估计精度的影响,保证视觉伺服过程中图像雅可比矩阵的高精度估计;为保证铆接件装配时视觉伺服运动轨迹平滑稳定,设计滑模控制器,对铆接件进行轨迹跟踪,同时引入最小二乘法对铆接件图像特征深度信息进行实时在线估计,实现铆接件的高精度装配;以6自由度机器人建立仿真模型,结果表明在分布不规则的铆钉中选取4个铆钉的圆心点特征作为控制输入,通过设计的视觉伺服控制器能够完成铆接件的高精度多轴孔装配,提高了铆接工艺中关键工序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铆接 多轴孔装配 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 深度在线估计 滑模控制
原文传递
装配式PVA-ECC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16
作者 李慧 杨丹 +1 位作者 郭瑞 余志祥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3,共6页
节点核心区是装配式梁柱节点的薄弱部分,改善节点的连接是增强装配式结构核心区抗剪性能的关键问题。为提高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聚乙烯醇-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代替梁柱节点核心区及相邻一定范围内梁端与柱端的普通混... 节点核心区是装配式梁柱节点的薄弱部分,改善节点的连接是增强装配式结构核心区抗剪性能的关键问题。为提高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聚乙烯醇-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代替梁柱节点核心区及相邻一定范围内梁端与柱端的普通混凝土,并提出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拆分构造。通过3个梁柱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比较了不同构造下梁柱节点的滞回性能、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验证了拆分构造方式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现浇混凝土试件破坏最为严重,装配式PVA-ECC梁柱节点无混凝土剥落现象且裂缝宽度较小,并表现出多裂缝开裂现象;对比结果表明,纤维增强梁柱节点承载能力增强,可实现“等同现浇”,刚度退化减缓,耗能能力增强18%左右,表明提出的装配式PVA-ECC梁柱节点的拆分构造方式可行;通过对梁柱节点进行承载力验算,验证了装配式PVA-ECC梁柱节点的合理性,可进行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装配式梁柱节点 多裂缝开裂 拆分构造
下载PDF
某型摆式加速度计自动盖总成装配系统
17
作者 任同群 吴晗 +2 位作者 蒋锐锋 介迪 王晓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72-2782,共11页
摆式加速度计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的惯性导航系统中,其装配作业目前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产品一致性难以保证。鉴于此,本文针对某型摆式加速度计研制了一套自动装配系统。基于宏微结合的设计策略,搭建基于高精度运动滑台的微... 摆式加速度计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的惯性导航系统中,其装配作业目前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产品一致性难以保证。鉴于此,本文针对某型摆式加速度计研制了一套自动装配系统。基于宏微结合的设计策略,搭建基于高精度运动滑台的微动平台,以及基于单轴机器人的宏动平台。确立了以微动平台为精调核心,以宏动平台辅助压装并实现不同功能模块工作位置调整的装配机制,同时设计功能模块上中下三层的立体分层式结构,在保证精度的同时避免作业空间的拥挤。引入六轴协作机器人并集成视觉系统,实现作业空间的全覆盖识别和自动化上下料功能。针对磁钢零件磁性力对装配精度的影响,采用零件内部辅助限位的方式,实现零件装配精度的保持。基于刚体变换,对系统进行误差分析并推导了误差补偿模型。实验结果验证,该装配系统的角度装配精度优于±0.03°,压装力精度优于±0.5 N,扭力精度优于±0.003 N·m,满足装配要求,为该型摆式加速度计的批量化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式加速度计 装配精度 微动平台 作业空间 零件装配 装配作业 装配系统 视觉系统
下载PDF
基于卡槽连接的装配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18
作者 张敏 金志超 +2 位作者 陈宜虎 蒋鸿民 卢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6,共11页
为简化节点构造,防止由于节点区钢筋过密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提出一种卡槽连接的梁柱节点。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将一个现浇节点与两个卡槽连接节点进行对比,研究了各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 为简化节点构造,防止由于节点区钢筋过密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提出一种卡槽连接的梁柱节点。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将一个现浇节点与两个卡槽连接节点进行对比,研究了各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在试验基础上,用ABAQUS软件对各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卡槽上部端板厚度进行参数拓展分析。结果表明:使用C30混凝土灌注的卡槽连接节点承载力接近现浇节点,但由于卡槽上部端板出现应力集中而发生起拱,导致卡槽周围混凝土破坏,增加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最终导致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明显,且刚度、耗能等指标也不如现浇节点;使用高强灌浆料的卡槽连接节点时,由于灌浆料的抗压强度较高,且灌浆料在卡槽内处于三向受压状态,随着围压的增加,其极限抗压强度会得到明显的增强,由卡槽上部端板变形产生的对灌浆料的破坏作用有所减小,保证了钢筋和灌浆料之间的协同工作,其滞回曲线相对饱满,刚度及耗能也得到改善,抗震性能与现浇节点相当,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模拟的骨架曲线及试件破坏特征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卡槽上部端板的厚度会影响试件的初始刚度及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槽连接 装配式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边丽 《建材发展导向》 2025年第1期40-42,共3页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指提前在工厂预制所需构件,装配完成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作业,不仅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还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经济收益。随着建筑行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施工企业想要实现现代化发展就需要加强对于装配式建筑工...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指提前在工厂预制所需构件,装配完成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作业,不仅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还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经济收益。随着建筑行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施工企业想要实现现代化发展就需要加强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本文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特点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了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建筑行业实现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工程管理 影响因素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基于绿色环保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许伟 《佛山陶瓷》 2025年第1期164-166,共3页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建筑形式逐渐受到广泛重视。本文研究基于绿色环保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详细阐述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预制构件的生产与运输、现场装配施工流程以及施...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建筑形式逐渐受到广泛重视。本文研究基于绿色环保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详细阐述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预制构件的生产与运输、现场装配施工流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内容,并结合相关数据展示装配式建筑在资源节约、能源消耗降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势。对这些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旨在推动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促进建筑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环保 装配式建筑 施工技术 资源节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