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包钢管-对拉钢筋式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数值分析
1
作者 陈丽华 刘理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17,共11页
文章设计构造了一种新型外包钢管-对拉钢筋式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试验共设计4个足尺节点试件,研究外包钢管厚度和在节点核心区设置补强板对节点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基于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建立ABAQUS... 文章设计构造了一种新型外包钢管-对拉钢筋式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试验共设计4个足尺节点试件,研究外包钢管厚度和在节点核心区设置补强板对节点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基于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对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与破坏模式进行模拟,对节点受力机理进行分析。模型中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钢筋双折线弹塑性模型、钢结构混合强化本构模型,并定义钢材柔性损伤。对比试验结果可知该模型准确地模拟出节点承载力退化以及滞回曲线的捏缩,验证了模型损伤准则的适用性。对模型的耗能与刚度退化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对拉钢筋直径、外包钢管延伸高度、轴压比等参数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 对拉钢筋式 有限元分析 损伤准则
下载PDF
单跨两层含减震外挂墙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种迅 霍璞 +4 位作者 沙慧玲 蒋庆 李浩然 侯林兵 冯玉龙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该文在对一个含减震外挂墙板平面框架(简称减震结构)以及一个作为对比的纯框架(简称抗震结构)进行混合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单跨2层试验子结构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了两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过程、损伤模式及减震外挂墙板对... 该文在对一个含减震外挂墙板平面框架(简称减震结构)以及一个作为对比的纯框架(简称抗震结构)进行混合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单跨2层试验子结构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了两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过程、损伤模式及减震外挂墙板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震结构和抗震结构的破坏机制均为梁端和柱底出现塑性铰的梁铰机制,减震外挂墙板未改变主体结构的破坏模式;减震结构中,在最大层间位移角达到1/55之前,消能器呈预期的履带式滚动变形,此后由于外挂墙板的面内转动变形,消能器水平剪切变形值增加不大,且圆弧段产生明显变形;试验过程中减震外挂墙板未出现裂缝;墙板与框架间上部线连接处裂缝宽度较小,连接钢筋应变也较小,表明连接可靠;两试件均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在相同位移级别下,减震结构的刚度、极限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均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震外挂墙板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U型钢板消能器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3
作者 田宝龙 赵腾飞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6期118-122,共5页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凭借其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及造价低廉等显著优点,已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地震易发区,该结构的抗震性能仍待提升。梁柱节点作为该结构体系中的关键部分,其抗震性能研究尤为重要。文中总结了5种常见的...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凭借其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及造价低廉等显著优点,已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地震易发区,该结构的抗震性能仍待提升。梁柱节点作为该结构体系中的关键部分,其抗震性能研究尤为重要。文中总结了5种常见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连接方式,并深入分析了它们在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各自的优缺点,展望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的未来趋势,为后续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节点抗震性能 梁柱节点
下载PDF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法
4
作者 余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0141-0144,共4页
目前,我国采用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与我国推广的建筑设施抗震规范标准高度一致。与现浇结构相比,这种新型建筑结构在耐久性和适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其构建的结构体系也逐渐趋于完善。当这种结构在实际中开始使用时,它的安... 目前,我国采用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与我国推广的建筑设施抗震规范标准高度一致。与现浇结构相比,这种新型建筑结构在耐久性和适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其构建的结构体系也逐渐趋于完善。当这种结构在实际中开始使用时,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表现得相当出色,其应用的高度和抗震等级与现场浇筑的结构非常接近。为了更有效地提高结构的预制效率,有必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湿作业环境的影响。本文主要集中研究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上,从预制构件的深度设计和三维碰撞检测等多个角度出发,旨在制定一个更加完善的项目结构设计方案,以解决设计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最终构建高质量的建筑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结构设计 碰撞检测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创新节点应用研究
5
作者 刘通昌 张宗起 《建设科技》 2024年第24期51-54,共4页
以某办公楼附属楼为例,研究其绿色工业化建造方式,针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连接节点进行重点研究分析,主要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梁、预制楼梯、预制板,通过创新连接节点形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支撑布置,结合BIM技术进行优化验证,... 以某办公楼附属楼为例,研究其绿色工业化建造方式,针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连接节点进行重点研究分析,主要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梁、预制楼梯、预制板,通过创新连接节点形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支撑布置,结合BIM技术进行优化验证,为后续类似装配式框架结构项目的设计、构件生产、安装建造提供了新的方式以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少支撑 BIM技术 装配式节点 施工管理
下载PDF
现浇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31
6
作者 吴从晓 周云 +2 位作者 赖伟山 张玉凤 邓雪松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6,共7页
为研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探讨其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之间的性能差异,设计并制作了2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和1组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通过试验研究试件的滞回特性、承载能力、位移延性、强... 为研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探讨其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之间的性能差异,设计并制作了2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和1组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通过试验研究试件的滞回特性、承载能力、位移延性、强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及其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滞回耗能性能与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相当,其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基本等同于现浇混凝土结构节点,但其承载力退化速度快于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屈服后预制构件累积损伤程度较现浇构件严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在轴压比较大时,节点破坏较为严重,耗能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现浇混凝土框架 梁柱节点 试验研究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9
7
作者 陈子康 周云 +1 位作者 张季超 吴从晓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共11页
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节点和整体性研究方面,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的工程应用和标准化情况,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节点和整体性研究方面,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的工程应用和标准化情况,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和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节点 抗震性能 标准化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邢国华 王志萌 +2 位作者 秦拥军 黄娇 范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33,共11页
为了改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实现装配式结构震后具有一定的可修复功能,通过在梁端塑性铰区纵向钢筋上串联碟簧装置为节点提供恢复力并保护塑性铰区混凝土,提出一种基于全灌浆套筒连接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设计并... 为了改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实现装配式结构震后具有一定的可修复功能,通过在梁端塑性铰区纵向钢筋上串联碟簧装置为节点提供恢复力并保护塑性铰区混凝土,提出一种基于全灌浆套筒连接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设计并制作钢筋混凝土现浇节点试件、采用全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和内置碟簧装置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节点试件各1件,通过低周往复试验分析节点试件的破坏过程、滞回特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对框架节点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装配式混凝土节点的耗能和抗震性能优于普通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碟簧装置在新型装配式节点加载过程发挥了类似阻尼器的作用,将节点核心区的一部分损伤转移到梁端内置碟簧区域,具有集中损伤的特性;DIC技术能够预测和记录试件在加载过程中的裂缝开展和破坏过程,可精细化分析试件破坏特征,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析和损伤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碟簧装置 灌浆套筒 抗震性能 数字图像相关法
原文传递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防连续倒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望喜 曹亚栋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112,共12页
探讨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防连续倒塌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强调了防连续倒塌子结构受力机制的复合与机制转移的全受力过程、楼板和空间受力对受力机制的影响;指出结构防连续倒塌设计相关的国内外规范在设计方法、界定倒塌范围、... 探讨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防连续倒塌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强调了防连续倒塌子结构受力机制的复合与机制转移的全受力过程、楼板和空间受力对受力机制的影响;指出结构防连续倒塌设计相关的国内外规范在设计方法、界定倒塌范围、荷载组合、验收标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果表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以下差异值得注意,主要包括初始缺陷、节点/连接与结构体系的关联性、"等同现浇"的内涵与困惑、现有设计方法的适用性;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防连续倒塌研究内容和重点应在整体稳固性分析与量化指标、节点和子结构试验、数值模拟与参数分析、设计方法等方面。这些问题的阐述可为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和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连续倒塌 连接 受力机制 整体稳固性
下载PDF
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浆锚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秋实 张亚楠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140,共6页
为研究某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浆锚节点的抗震特性,对四个装配式节点试件和一个现浇节点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数值分析。采用低周往复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装配式节点的开裂破坏形态、滞回特性、骨架曲线、耗能能力,刚度等性能指... 为研究某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浆锚节点的抗震特性,对四个装配式节点试件和一个现浇节点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数值分析。采用低周往复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装配式节点的开裂破坏形态、滞回特性、骨架曲线、耗能能力,刚度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装配式节点与现浇节点的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相当,在裂缝分布、钢筋应变和核心区变形方面存在差异。柱梁强度比对装配式节点的破坏形态起到关键作用。灌浆套筒、后浇区、钢筋孔对装配式节点的塑性铰和节点核心区的抗震性能有明显影响。装配式节点梁纵筋在节点核心区存在明显的滑移现象。OpenSEES程序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真实地反映了试件的抗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梁柱节点 灌浆套筒 抗震性能 OPENSEES
下载PDF
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钢支撑结构抗震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远 汤拓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57-864,共8页
为了提高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施工效率,提出了一种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钢支撑(all-precast concrete frame with steel braces,APCF-B)结构,该结构采用铰接梁柱节点和钢支撑。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ETABS建立了普通钢支撑、... 为了提高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施工效率,提出了一种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钢支撑(all-precast concrete frame with steel braces,APCF-B)结构,该结构采用铰接梁柱节点和钢支撑。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ETABS建立了普通钢支撑、防屈曲支撑和自复位支撑构件模型及其相应的支撑框架子结构模型,并通过对试验进行模拟验证了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带有以上3种支撑的4层和12层APCF-B结构模型,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探究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不同支撑类型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PCF-B结构具有“强柱弱梁弱支撑”的破坏模式;在低层APCF-B结构中,使用3种支撑均可以保证结构在2种地震强度下的抗倒塌性能,但是在高层APCF-B结构中,建议使用防屈曲支撑或自复位支撑,以保证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下的抗倒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支撑 铰接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分析
下载PDF
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昌辉 吴滨峦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162,共7页
应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中带有转动弹簧和剪切弹簧的简化二维节点梁柱单元模型,编制了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和拟动力荷载试验的计算程序,并对国内研究者已完成的一榀一层两跨的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低周往复荷... 应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中带有转动弹簧和剪切弹簧的简化二维节点梁柱单元模型,编制了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和拟动力荷载试验的计算程序,并对国内研究者已完成的一榀一层两跨的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和一榀两层两跨的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的拟动力荷载试验进行了模拟分析,分别得到了计算的滞回曲线和时程曲线。结果表明: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可为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的设计分析提供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 简化节点模型 OPENSEES 模拟分析
下载PDF
带有摇摆架的预应力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动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永峰 周振勤 李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针对预应力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PSCPC)框架耗能较差、地震作用下易产生侧向变形集中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摇摆架的预应力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PSCPC-RF)框架体系。为了研究摇摆架对PSCPC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 针对预应力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PSCPC)框架耗能较差、地震作用下易产生侧向变形集中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摇摆架的预应力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PSCPC-RF)框架体系。为了研究摇摆架对PSCPC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OpenSEES分别建立了一榀3跨6层的RC、PSCPC和PSCPC-RF框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多遇、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PSCPC框架与RC框架的变形模式相似,层间变形集中在底部楼层,但PSCPC框架的刚度退化速率缓慢,残余位移小,自复位能力强;增设摇摆架后,PSCPC框架的变形模式得到改善,底部楼层的层间变形显著减小,滞回耗能减小,预应力筋的受力也减小;摇摆架在充分发挥上述作用的同时,并未影响PSCPC框架本身良好的震后自复位能力,故增设摇摆架可提高自复位框架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架 预应力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混合连接 抗震性能 OPENSEES
下载PDF
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方方 丁幼亮 +1 位作者 刘少波 杨康 《山西建筑》 2020年第19期179-181,共3页
针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教学难点内容,包括“湿式”和“干式”梁柱连接节点、预制楼梯等内容,引入BIM技术,利用其良好的可视化、集成性、出图性优点,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机理以... 针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教学难点内容,包括“湿式”和“干式”梁柱连接节点、预制楼梯等内容,引入BIM技术,利用其良好的可视化、集成性、出图性优点,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机理以及设计、施工、成本、运维等环节的全过程优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BIM技术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抗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杨辉 郭正兴 +2 位作者 许傲逸 管东芝 封剑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1-1108,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现场装配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干湿混合式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在施工阶段,采用梁端局部后张预应力的干式连接形成无楼板的可承力框架结构,从而实现逐跨和立体交叉装配施工.在使用阶段,通... 为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现场装配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干湿混合式局部后张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在施工阶段,采用梁端局部后张预应力的干式连接形成无楼板的可承力框架结构,从而实现逐跨和立体交叉装配施工.在使用阶段,通过预制梁和预制板顶部后浇混凝土面层的湿式连接,形成干湿混合式连接的有楼板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开展了4个预制和1个现浇足尺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新型节点及可能影响节点性能的相关构造包括弧形预应力筋类型、预应力筋和叠合层纵筋的黏结方式、叠合层纵筋预留孔道内灌浆料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节点为梁端塑性铰破坏,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试验强度与理论值相符,具有较好的安全储备;与现浇节点相比,其极限变形能力较强,延性相当,因钢筋滑移的影响耗能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节点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抗震试验 后张预应力
下载PDF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金属消能减震连接体系抗震性能分析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伏焕昌 吴从晓 +2 位作者 张玉凤 邓雪松 张超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7,共9页
基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困难,提出了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金属消能减震连接体系,为了研究该体系的抗震性能及减震效果,对消能减震连接体系和现浇框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分析了消能器不同设计参数对该体系抗... 基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困难,提出了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金属消能减震连接体系,为了研究该体系的抗震性能及减震效果,对消能减震连接体系和现浇框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分析了消能器不同设计参数对该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金属消能减震连接体系的抗震性能略优于现浇框架结构;该体系的抗震性能随阻尼器总高度和翼缘板厚度的增加而提高;腹板厚度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几乎没有影响;阻尼器不同材料强度对结构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金属阻尼器 抗震性能
下载PDF
一种可用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软钢阻尼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定斌 吴从晓 +2 位作者 黄良辉 吴从永 徐昕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针对普通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差,节点施工复杂等问题,提出了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金属消能减震连接体系。为进一步提升该体系的抗震性能,根据体系中金属阻尼器的受力特点开发了一种弯曲型金属阻尼器——双弯曲板阻尼器... 针对普通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差,节点施工复杂等问题,提出了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金属消能减震连接体系。为进一步提升该体系的抗震性能,根据体系中金属阻尼器的受力特点开发了一种弯曲型金属阻尼器——双弯曲板阻尼器,阐明了其构造特点和耗能原理。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加装双弯曲板阻尼器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构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双弯曲板阻尼器构造合理,耗能效率高,且可满足结构的承载力需求;提高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节点耗能能力和延性;改善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双弯曲板阻尼器是一种适用于该体系且具有消能-承载双功能的消能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金属消能器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Y形偏心钢支撑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琪 姜俊 +2 位作者 胡淑军 熊进刚 宋固全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0-149,共10页
将短剪切型耗能段和Y形偏心钢支撑引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并结合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可得到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Y形偏心钢支撑结构体系,以更好适应当前抗震要求。为将损伤集中在耗能段和装配式混凝土梁上,提出并研究一... 将短剪切型耗能段和Y形偏心钢支撑引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并结合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可得到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Y形偏心钢支撑结构体系,以更好适应当前抗震要求。为将损伤集中在耗能段和装配式混凝土梁上,提出并研究一种基于弯剪分离的全装配式混凝土梁-耗能段组合节点、一种全装配式混凝土梁柱-钢支撑组合节点。设计某12层装配式混凝土框架-Y形偏心钢支撑结构体系,并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在保证各关键节点性能的前提下,该结构在不同地震下均能满足要求,且耗能段率先剪切屈服耗能,随后不带Y形偏心钢支撑的框架梁发生弯曲屈服,与预期抗震性能相符。另外,带Y形偏心支撑的框架梁-梁间采用铰接连接,可有效降低全装配式混凝土梁柱-钢支撑连接节点的受力,防止框架梁产生塑性铰,使结构具有抗震性能好和震后功能可恢复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Y形偏心钢支撑 耗能段 组合节点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含减震外挂墙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合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林兵 种迅 +3 位作者 霍璞 苗启松 陈曦 黄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76-285,共10页
在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间引入耗能连接可形成减震外挂墙板。现阶段缺乏对含减震外挂墙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动力响应和减震效果的试验研究。为此,该文章设计了一榀6层3跨含减震外挂墙板平面框架结构(简称“减震结构”)以及一榀作为对比的... 在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间引入耗能连接可形成减震外挂墙板。现阶段缺乏对含减震外挂墙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动力响应和减震效果的试验研究。为此,该文章设计了一榀6层3跨含减震外挂墙板平面框架结构(简称“减震结构”)以及一榀作为对比的纯框架结构(简称“抗震结构”),取底部中跨两层作为试验子结构,其余部分作为数值子结构,开展了两结构的混合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含减震外挂墙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损伤模式和动力响应,揭示了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协同工作的减震机理。结果表明:减震结构与抗震结构的损伤模式基本一致,均为梁端、柱底先后出现塑性铰,减震外挂墙板未改变主体结构的损伤演化模式;试验过程中,外挂墙板本身以及墙板与结构连接处均未出现裂缝,墙板可将结构层间变形有效传递至消能器;设防、罕遇和极罕遇地震下,减震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较抗震结构分别减小了12.59%,17.68%和10.34%,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震外挂墙板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U型金属消能器 混合试验 减震效果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冷弯薄壁型钢填充墙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正昊 王静峰 +2 位作者 汪皖黔 黄慎江 潘广东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5-114,共10页
为开拓冷弯薄壁型钢填充墙板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将冷弯薄壁型钢填充墙板引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中,并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共同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对1榀冷弯薄壁型钢填充墙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以及1榀装配式混凝土空框架结... 为开拓冷弯薄壁型钢填充墙板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将冷弯薄壁型钢填充墙板引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中,并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共同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对1榀冷弯薄壁型钢填充墙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以及1榀装配式混凝土空框架结构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冷弯薄壁型钢填充墙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数值模型。展开了冷弯薄壁型钢填充墙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全过程受力分析,揭示了结构体系在不同应力阶段的发展过程及典型破坏模式。另一方面,对影响冷弯薄壁型钢填充墙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性能的8个参数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轴压比n、混凝土强度fcs以及轻聚合物填料强度flc为影响框架体系抗剪承载力与抗侧刚度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一种冷弯薄壁型钢填充墙板抗侧移刚度的简化计算方法,并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了其准确性。研究结果将为该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型钢填充墙板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 参数分析 简化计算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