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蜜蜂托起乡村振兴新梦想——第七届“世界蜜蜂日(5.20)”西南区主题活动在崇州启动
1
作者 胡丽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第6期6-6,共1页
5月20日,由中国养蜂学会主办,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和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共同支持,崇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世界蜜蜂日(5.20)”主题活动西南片区暨四川主会场活动在被誉为“中国蜂蜜之乡”的崇州开幕。来自西南地区农业农村局代表、蜂业... 5月20日,由中国养蜂学会主办,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和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共同支持,崇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世界蜜蜂日(5.20)”主题活动西南片区暨四川主会场活动在被誉为“中国蜂蜜之乡”的崇州开幕。来自西南地区农业农村局代表、蜂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代表以及广大养蜂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典礼。蜜蜂是人类永恒的朋友,健康的使者,地球生态平衡的天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 乡村振兴 专业合作社 西南区 中国养蜂学会 小蜜蜂 崇州市 生态平衡
下载PDF
南海台西南区碳酸盐岩矿物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主要证据之一 被引量:67
2
作者 陆红锋 刘坚 +3 位作者 陈芳 廖志良 孙晓明 苏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8-276,共9页
南海台西南区是中国南海中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最有利场所。研究表明,该区的碳酸盐岩主要以结壳、烟囱的形式出现,结壳的裂隙或孔洞中常常充填有淡黄-白色的文石晶体。碳酸盐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主要为文石、高镁方解石,少量白云石、铁白... 南海台西南区是中国南海中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最有利场所。研究表明,该区的碳酸盐岩主要以结壳、烟囱的形式出现,结壳的裂隙或孔洞中常常充填有淡黄-白色的文石晶体。碳酸盐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主要为文石、高镁方解石,少量白云石、铁白云石和菱铁矿。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文石主要呈针状、长柱状、放射束状,高镁方解石呈颗粒状。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δ13C值主要在-56·878‰^-32·829‰PDB之间,大多数小于-40‰PDB,显示了生物甲烷成因碳源的特征;氧同位素δ18O值在2·1875‰~5·045‰PDB之间,主要在4‰PDB以上,这种较重的氧同位素比值表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产生的富18O水体可能是碳酸盐岩沉淀的流体源。矿物学和碳氧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南海台西南区的碳酸盐岩为细菌性甲烷成因碳酸盐岩,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有关,显示了该区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区 天然气水合物 碳酸盐岩 碳氧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西南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与地理来源分析 被引量:50
3
作者 刘伟 张新全 +2 位作者 李芳 马啸 范彦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55-61,共7页
利用72条ISSR引物对西南区42份野生狗牙根和3份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仅11条引物能产生清晰扩增产物。在45份供试材料中,11个ISSR标记共产生82条扩增片段,每条引物能产生5~10条,平均为7.45条。在这82条扩增片段中,... 利用72条ISSR引物对西南区42份野生狗牙根和3份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仅11条引物能产生清晰扩增产物。在45份供试材料中,11个ISSR标记共产生82条扩增片段,每条引物能产生5~10条,平均为7.45条。在这82条扩增片段中,有58条具有多态性,占70.9%,平均每个ISSR标记能产生5.27条多态性片段。ISSR标记揭示的西南区45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9~0.98,其中42份野生狗牙根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77~0.98,表明西南区野生狗牙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栽培品种有较大的遗传异质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表明,ISSR标记能够将西南区45份材料区分开。供试材料可聚为4类,其中栽培品种单独聚成1类,野生材料聚为3类。基于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的相关分析显示,西南区野生狗牙根材料间的遗传关系与其地理来源间没有严格的一致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区 野生狗牙根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地理来源
下载PDF
武汉东湖西南区外源污染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程晓如 陈永祥 +1 位作者 方正 李祥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0-42,共3页
对东湖西南湖区各主要排污口的水质水量进行了一年多的监测 ,根据等标污染负荷评价方法 ,明确了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东湖主要是 BOD、COD、TN及 TP等有机污染”的结论 。
关键词 武汉东湖 旱流污水 污染负荷 外源污染 调查 评价 西南区 湖泊污染
下载PDF
柴西南区岩性油藏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艳鹏 刘震 +5 位作者 马达德 汪立群 张道伟 王中凡 杨乾政 冯旭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9-194,共6页
柴西南区岩性油藏勘探潜力较大,但是对岩性油藏形成过程的研究十分薄弱。在分析柴西南区主力烃源岩生、排烃史的基础上,根据储层显微荧光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结合对岩性圈闭形成期次分析,深入分析了岩性油气藏形成过程。研究表明... 柴西南区岩性油藏勘探潜力较大,但是对岩性油藏形成过程的研究十分薄弱。在分析柴西南区主力烃源岩生、排烃史的基础上,根据储层显微荧光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结合对岩性圈闭形成期次分析,深入分析了岩性油气藏形成过程。研究表明,柴西南区有两次主要的油气充注期:中新世中期和上新世末期;其岩性圈闭形成具有相对早期性和多期性,其主要形成期在渐新世末期和上新世末期。柴西南区岩性油气藏形成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成藏期及保存—破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区 岩性油气藏 烃源岩 生排烃史 包裹体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
下载PDF
唐山矿西南区构造复杂程度的熵函数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家宏 朱炎铭 +1 位作者 唐鑫 刘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0,共5页
唐山矿隶属于开平煤田,位于开平向斜的北西翼,构造极为复杂。本文应用熵函数定量的对唐山矿西南区9号煤层的构造复杂程度进行了评价,所得的熵值越大,构造越简单;熵值越小,构造越复杂。评价结果与分形分维对比表明:由于对不同类型的断层... 唐山矿隶属于开平煤田,位于开平向斜的北西翼,构造极为复杂。本文应用熵函数定量的对唐山矿西南区9号煤层的构造复杂程度进行了评价,所得的熵值越大,构造越简单;熵值越小,构造越复杂。评价结果与分形分维对比表明:由于对不同类型的断层分别统计和计算,以及添加了褶曲这一重要构造类型,熵函数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即西南区9号煤层的西部、北部和东部边界为构造复杂区,而在岭子背斜两侧构造则比较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评价 熵函数 唐山矿 西南区
下载PDF
中国区域发展资源环境基础支撑能力动态评价——以西南区为例 被引量:27
7
作者 吴映梅 李亚 张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3,共4页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基础支撑能力已成为区域持续发展的“瓶颈”,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西南区资源环境的基础支撑能力不仅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取向,而且还影响着东、中部地区自然环境...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基础支撑能力已成为区域持续发展的“瓶颈”,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西南区资源环境的基础支撑能力不仅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取向,而且还影响着东、中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以往资源环境基础单要素分析方法的不足,尝试提出多要素综合动态分析方法,对西南区资源环境的基础支撑能力进行评价。从而为区域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研究提供一种理论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基础 支撑能力 西南区
下载PDF
基于关联度、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西南区玉米新组合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范继征 石达金 +2 位作者 吕巨智 唐国荣 程伟东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110,共9页
对于玉米育种而言,新组合的科学评价至关重要。以西南区55个玉米新组合为研究材料,对其产量等15个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新组合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穗粗>... 对于玉米育种而言,新组合的科学评价至关重要。以西南区55个玉米新组合为研究材料,对其产量等15个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新组合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穗粗>籽粒含水量>百粒重>空杆率>穗行数>出籽率>穗长>倒折率>行粒数>茎粗>株高>穗位高>秃尖长。以产量最高组合1703为理想品种,综合评价表现较优的组合有成单388、绵1308、川单1751和荣玉1756。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4个性状降为9个主成分,可解释表型变异的91.11%。依据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可将所有组合分为6类,其中,川单1751、青青711、恩1010、成单388、绵1308、青青733和1703表现最优。聚类分析结果则将所有材料分为5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结果表明,玉米新组合绵1308、成单388、川单1751和1703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西南区 新组合 评价
下载PDF
柴西南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再勘探再研究的建议 被引量:22
9
作者 付锁堂 徐礼贵 +1 位作者 巩庆林 吕友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在分析柴西南地区石油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勘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勘探与研究的建议:①对柴西南区昆仑山前逆掩推覆体开展地震勘探,查明原盆边界,搞清逆掩复杂构造带下盘沉积岩分布范围、构造形态、高点位置,寻找新的... 在分析柴西南地区石油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勘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勘探与研究的建议:①对柴西南区昆仑山前逆掩推覆体开展地震勘探,查明原盆边界,搞清逆掩复杂构造带下盘沉积岩分布范围、构造形态、高点位置,寻找新的勘探领域。②对七个泉—东柴山油气富集带已发现的老油田和含油气构造,充分利用三维大连片地震资料开展变速成图,落实构造形态及储层横向预测,研究深浅层可能存在的新的含油层系,不断提高油田采收率,确保老油田稳产高产;大力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查明烃源岩分布范围、生烃中心与储层有利相带的叠置关系,搞清地层尖灭带、岩性变化带,落实岩性地层圈闭,寻找新的含油层系及含油气领域。③开展构造精细解释:一是研究柴西南区几条大型逆断层下盘生油潜力及其伴生构造对油气聚集的作用;二要研究七个泉—东柴山油气富集带在老油田周边可能存在小断块、小幅度构造;三是落实昆北大断层上盘已发现的局部构造及岩性、地层、古潜山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储层 烃源岩 油气勘探 西南区
下载PDF
西南区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战东 刘祖贵 +3 位作者 王秀全 秦安振 南纪琴 肖俊夫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4,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西南区秸秆还田覆盖与不还田无覆盖2种条件下免耕、垄作轮耕、播前耕整和增施秸秆覆盖4种土壤耕作措施玉米田的土壤物理性状、水分利用及产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播前耕整相结合,可有效降低土壤密度和土壤紧实...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西南区秸秆还田覆盖与不还田无覆盖2种条件下免耕、垄作轮耕、播前耕整和增施秸秆覆盖4种土壤耕作措施玉米田的土壤物理性状、水分利用及产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播前耕整相结合,可有效降低土壤密度和土壤紧实度,提高田间持水率。全生育期内,秸秆还田处理下0-100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比相应的秸秆不还田处理高2.5%。无论秸秆还田还是秸秆不还田条件下,播前耕整、垄作轮耕的土壤含水率均较高。秸秆不还田处理全生育期耗水量较秸秆还田处理平均高7.1%。秸秆还田+播前耕整(深松)处理在产量及产量性状等方面优于其他处理,其水分利用效率比秸秆不还田+免耕处理提高46.8%。采用秸秆还田+播前耕整的耕作措施,可一定程度改良西南区土壤理化性状,促进高产、节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区 耕作措施 土壤性状 水分利用 产量 玉米
下载PDF
中国西南区扁穗牛鞭草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范彦 徐远东 +1 位作者 蒋安 王平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70,共8页
本研究采用SRAP标记对主要来自中国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的43份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筛选出了11对引物组合对43份供试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15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0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1.50%,平... 本研究采用SRAP标记对主要来自中国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的43份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筛选出了11对引物组合对43份供试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15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0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1.50%,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条带13.91,多态性条带12.73。实验数据结果表明,43份扁穗牛鞭草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65~0.992,平均值为0.723,表现出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供试材料间的聚类与其地理来源以及形态特征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主成分分析结果能够直观的反映了各种质间的遗传关系。5个扁穗牛鞭草地理类群间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揭示了供试的扁穗牛鞭草总遗传变异的85.99%存在于类群内,仅有14.01%的变异存在于类群之间,类群间的分化系数ΦST=0.140。本研究结果为扁穗牛鞭草种质的收集、利用及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穗牛鞭草 中国西南区 遗传多样性 SRAP
下载PDF
华中西南区一条国际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补充剖面(英文) 被引量:9
12
作者 钱逸 朱茂炎 +2 位作者 李国祥 蒋志文 Heyo Van Iten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6,共8页
1992年 ,全球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和层型点确定在加拿大纽芬兰东南幸运角剖面 ,并以遗迹化石带Trichophycuspedium的底作为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点。但是 ,幸运角剖面主要是以硅质碎屑岩相为主 ,难以与含有丰富小壳化石和具... 1992年 ,全球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和层型点确定在加拿大纽芬兰东南幸运角剖面 ,并以遗迹化石带Trichophycuspedium的底作为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点。但是 ,幸运角剖面主要是以硅质碎屑岩相为主 ,难以与含有丰富小壳化石和具有可对比的稳定同位素资料的碳酸盐相界线剖面进行对比。为此 ,提出我国云南会泽大海附近的一条以碳酸盐相为主的剖面作为全球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的补充剖面。理由是 (1)在大海剖面上 ,震旦系灯影组白岩哨段、待补段和下寒武统牛家菁组的中谊村段 ,大海段之间为整合接触 ;(2 )早寒武世早期地层单元含有丰富的小壳化石并且可划分出 4个小壳化石组合带 ;(3)利用碳同位素资料可以将大海剖面与许多其它剖面相当地层对比 ;(4 )著名的梅树村剖面离大海剖面不远 ,它们均含有丰富的小壳化石和遗迹化石 ,两者易于对比。文章进一步认为寒武系的下界放在第Ⅰ小壳化石组合带 (Anabaritestrisulcatus Protohertzinaanabarica)的底 ,相当于大海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系 寒武系 界线 补充层型 云南省 华中西南区 化石组合带
下载PDF
西南区白垩-第三纪沙漠及沙漠沉积学问题 前言 被引量:12
13
作者 江新胜 陈乐尧 李玉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5期4+1-2,共3页
古沙漠沉积的研究可以重塑古地理、古纬度和古气候,从而指导同此类沉积环境相关的矿产的找寻,并恢复沉积盆地的地质发展史。在国外,不仅对各时代的古沙漠沉积作了广泛的沉积学的研究,而且发现有与之相关的大型油田。然而在我国,古沙漠... 古沙漠沉积的研究可以重塑古地理、古纬度和古气候,从而指导同此类沉积环境相关的矿产的找寻,并恢复沉积盆地的地质发展史。在国外,不仅对各时代的古沙漠沉积作了广泛的沉积学的研究,而且发现有与之相关的大型油田。然而在我国,古沙漠相的研究工作极其薄弱,缺乏系统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还属于一个空白。为此,笔者遂从地层古生物工作转而侧重风成沉积作用和古沙漠相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沉积 西南区 沙漠相 沉积盆地 沉积环境 风成沉积 沉积学 古纬度 研究工作
下载PDF
西南区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综合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映梅 沈琼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8-152,共5页
采用多要素综合的人地关系分析方法,对西南区的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进行总体评价.认为:①西南区资源环境基础薄弱,人地关系演进状态日趋紧张;②人口增加和经济活动是西南区人地关系演进过程的决定因素,其中人口增加作用最为关键;③西南区... 采用多要素综合的人地关系分析方法,对西南区的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进行总体评价.认为:①西南区资源环境基础薄弱,人地关系演进状态日趋紧张;②人口增加和经济活动是西南区人地关系演进过程的决定因素,其中人口增加作用最为关键;③西南区未来人地关系状态的协调主要依赖于人口增长速度的严格控制和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区 人地关系 人口增长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柴西南区古近系岩性圈闭形成期次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艳鹏 刘震 +1 位作者 李鹤永 党玉琪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从岩性圈闭的形成机理出发,应用综合泥岩排替压力、砂岩孔隙度和盆地演化史的定量方法分析了柴西南地区古近系的岩性圈闭的形成期次.首先通过岩心分析法、测井孔隙度-含油饱和度交汇图版法及采油强度分析法等方法确定的含油储层的临界... 从岩性圈闭的形成机理出发,应用综合泥岩排替压力、砂岩孔隙度和盆地演化史的定量方法分析了柴西南地区古近系的岩性圈闭的形成期次.首先通过岩心分析法、测井孔隙度-含油饱和度交汇图版法及采油强度分析法等方法确定的含油储层的临界孔隙度来分析储层的有效性,其次根据泥岩盖层封盖能力综合评价参数等级确定的盖层临界排替压力分析盖层的有效性,再次结合盆地埋藏演化史定量分析了岩性圈闭形成期次.结果表明,柴西南区岩性圈闭的形成具有早期性和多期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区 岩性圈闭 圈闭形成期
下载PDF
西南区白垩-第三纪沙漠及沙漠沉积学问题 第三章 古沙漠环境 被引量:3
16
作者 江新胜 陈乐尧 李玉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5期38-55,共18页
第一节 概述从前述沉积特征不难看出,川南黔北的大佛砂岩,打儿由组和柳嘉组存在许多风成沉积标志,具有沙丘、丘间和丘外沉积的各种典型特征,说明了风成系统的存在。
关键词 沙漠沉积 沙漠环境 西南区 风成沉积 沉积特征 黔北 三章 峨眉 仁寿
下载PDF
西南区白垩-第三纪沙漠及沙漠沉积学问题 第二章 沙漠沉积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新胜 陈乐尧 李玉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5期13-37,共25页
第一节 风力作用与沙漠沉积 一提到沙漠,人们就会联想到风沙,风是沙漠里最重要的地质营力。严格地说,盛行风是沙漠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营力。一、盛行风与热沙漠的形成气众所周知,
关键词 沙漠沉积 西南区 盛行风 沙漠形成 地质营力 风力作用
下载PDF
黔西南区上古生界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唐显贵 秦文 +2 位作者 秦琴 高为 罗沙 《中国煤炭地质》 2014年第6期1-4,共4页
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地质调查、页岩气调查井勘探、样品分析测试,对黔西南区上古生界四套含页岩系有机质页岩发育特征、地球化学及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黔西南区有机质页岩具有厚度较大、埋深适中、有机碳含量和热演化程度较高... 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地质调查、页岩气调查井勘探、样品分析测试,对黔西南区上古生界四套含页岩系有机质页岩发育特征、地球化学及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黔西南区有机质页岩具有厚度较大、埋深适中、有机碳含量和热演化程度较高、孔隙度和含气量较大等特点。根据页岩气有利区优选参考标准,优选出三套目的层系7个页岩气有利区,通过对页岩气有利区资源量计算参数赋值,获得P50概率下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2.22万亿m3,可采资源量0.40万亿m3,页岩气资源潜力较大,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区 页岩 地球化学特征 储层特征 资源潜力
下载PDF
西南区白垩-第三纪沙漠及沙漠沉积学问题 第一章 地质概况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新胜 陈乐尧 李玉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5期3-12,共10页
第一节地质背景本文所研究的白垩-第三纪沙漠沉积区位于四川地块的西南缘。四川地块有印支运动形成广阔的内陆盆地格架,于三叠纪晚期构成完整的四川盆地(包括黔北),并且沉积盆地与现在的地理盆地基本相当。当时气候炎热温润,生物繁盛,... 第一节地质背景本文所研究的白垩-第三纪沙漠沉积区位于四川地块的西南缘。四川地块有印支运动形成广阔的内陆盆地格架,于三叠纪晚期构成完整的四川盆地(包括黔北),并且沉积盆地与现在的地理盆地基本相当。当时气候炎热温润,生物繁盛,既是举世文明的恐龙之乡,也是好的成煤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沉积 西南区 沉积盆地 四川地块 格架 成煤期 印支运动 地质背景 黔北 恐龙之乡
下载PDF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西南区编撰对区域地理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第宝锋 崔鹏 +1 位作者 艾南山 张国友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8-904,共7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宝库,地理卷作为其重要分册之一,是地理学的工具用书,更是普通大众了解地学知识的一个窗口,也是以书为鉴,明得失、知兴替的“铜镜”。基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第三版的编写,聚焦西南...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宝库,地理卷作为其重要分册之一,是地理学的工具用书,更是普通大众了解地学知识的一个窗口,也是以书为鉴,明得失、知兴替的“铜镜”。基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第三版的编写,聚焦西南区,分析地理词条的构成与特征,探讨区域地理学研究的特色。梳理出西南区旅游与地理学协同发展,资源与生态保护地位凸现,地质灾害研究成效显著,地缘与经济战略优势突出等特点。并在浅析西南区地理学研究不足基础上,提出区内地理学发展的展望,即加强西南区地理学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研究,提升地域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动态响应研究,拓展新时期地理学的量化与应用性研究,重视地理科学知识科普的人才队伍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百科全书 地理卷 西南区 启示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