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性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朱慧敏 程欣欣 +4 位作者 刘莉 田丽 饶江 刘尧飞 张传文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40-1145,1151,共7页
目的探讨抑制性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 目的探讨抑制性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右侧大脑半球Broca同源区1 Hz的rTMS刺激,1次/d,6次/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评定两组患者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中失语商评分、自发语、听理解、命名、复述,并按照不同病程(<1个月、1~3个月、>3个月)分组进一步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自发语、复述、命名、失语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WAB各项目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病程<1个月和1~3个月观察亚组患者的WAB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抑制性rTMS抑制右侧大脑半球Broca同源区对改善脑卒中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有一定作用,且在不同时间起到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重复经颅磁刺激 非流畅性 脑卒中 西方失语成套测验
下载PDF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田丽 朱慧敏 +3 位作者 刘莉 饶江 孟阿磊 章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action observation therapy,AOT)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3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例)和AOT试验组(n=15例)。对照组给予每日2次语言康复... 目的: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action observation therapy,AOT)对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3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例)和AOT试验组(n=15例)。对照组给予每日2次语言康复训练,每次30min,每周5天,疗程4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第一次语言功能训练前进行动作观察治疗,每次20min,每天1次,每周5天,疗程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评定2组患者的语言功能。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WAB评分中的自发言语、复述、命名、AQ值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试验组患者WAB各项评分和AQ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患者WAB各项评分及AQ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联合常规语言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观察疗法 镜像神经元 脑卒中 非流畅性 西方失语成套测验
下载PDF
应用定量脑电图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亚急性期运动性失语症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昭辉 赵彦平 +3 位作者 任彩丽 蔡德亮 武曙苑 房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4-799,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定量脑电图(QEEG)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干预亚急性期运动性失语患者前后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0例脑卒中后亚急性期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r TMS组与假刺激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言... 目的:通过观察定量脑电图(QEEG)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干预亚急性期运动性失语患者前后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0例脑卒中后亚急性期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r TMS组与假刺激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言语训练,r TMS组在右侧大脑半球Broca镜像区给予低频r TMS治疗,连续治疗3周。最终两组各脱落2例。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行定量脑电图检查,比较各个频段上(δ+θ)/(α+β)值的差异,并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评定治疗前后的言语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FP1、F3、F7、T3、C3频段(δ+θ)/(α+β)值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r TMS组在F3频段(δ+θ)/(α+β)值下降较假刺激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r TMS组治疗前后自发言语、复述、命名以及失语商(AQ)分的差值较假刺激组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r TMS组在FP1、F3、F7、T3、C3频段上,治疗前后的(δ+θ)/(α+β)差值与AQ差值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频r TMS刺激右侧大脑半球Broca镜像区能改善亚急性期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定量脑电图的变化提示了低频r TMS能促进左侧大脑皮质神经电活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性 定量脑电图 西方失语成套测验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美金刚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失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晓辉 张俊良 +4 位作者 黄双凤 赵裕君 魏红春 陶曼丽 梁志刚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美金刚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失语(post-stroke aphasia,PS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首次发病的PS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美金刚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失语(post-stroke aphasia,PS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首次发病的PS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金刚10 mg/d口服,治疗90 d。比较两组治疗14 d和90 d时的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失语商(aphasia quotient,AQ)评分(包括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4个亚项和AQ评分),90 d时NIHSS和mRS评分,以及肝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WAB-AQ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时,两组WAB-AQ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90 d时,观察组WAB中自发言语(P=0.006)、听理解(P=0.048)、复述(P<0.001)、命名(P=0.001)亚项及AQ评分(P=0.001)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1.0(0.0~3.0)分vs 3.0(1.0~10.0)分,P=0.029]和mRS评分[1.0(0.0~1.0)分vs 1.5(1.0~3.0)分,P=0.004]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90 d时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正常。结论丁苯酞联合美金刚治疗可改善PSA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言语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 美金刚 丁苯酞 西方失语成套测验-商测评
下载PDF
美金刚治疗卒中后失语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孟晓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观察美金刚对卒中后失语病人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卒中后失语病人4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病人口服美金刚10mg/d,对照组病人未服用任何改善失语的药物,用药前和... 目的观察美金刚对卒中后失语病人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卒中后失语病人4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病人口服美金刚10mg/d,对照组病人未服用任何改善失语的药物,用药前和8周后分别测试两组病人的西方失语成套测验-失语指数(WAB-AQ)。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WAB-AQ评分为72.055分±6.605分,对照组为62.645分±8.529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金刚可以明显改善卒中后失语病人的言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 美金刚 西方失语成套测验-指数 功能障碍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言语训练对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叶维霞 高震 +1 位作者 冯晓燕 曹利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3期239-242,共4页
卒中后失语(post-stroke aphasia)指因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大脑语言功能区受损而产生语言交流障碍[1],表现为读、听、说、写等交流能力部分或全部受损,对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研究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加的脑血管病患者有200... 卒中后失语(post-stroke aphasia)指因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大脑语言功能区受损而产生语言交流障碍[1],表现为读、听、说、写等交流能力部分或全部受损,对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研究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加的脑血管病患者有200万左右,约3/4的患者遗留程度不同的神经功能损害[2],其中约1/4的脑卒中患者伴有失语症状[3]。本研究对30例卒中后失语患者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VR)联合言语训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 虚拟现实技术 西方失语成套测验 言功能障碍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失语症发生的影响因子及预后 被引量:6
7
作者 焦黛妍 邓海鹏 +2 位作者 张若尘 顾和燕 周晶晶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9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失语症的影响因子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性质、部位对于脑卒中失语症发生的影响,并比较失语症患者不同脑...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失语症的影响因子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性质、部位对于脑卒中失语症发生的影响,并比较失语症患者不同脑卒中性质及失语症类型对于其预后的影响。结果①无言语障碍组和言语障碍组左侧额叶、左侧颞叶、左侧顶叶、左侧基底节、右侧基底节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颞叶、左侧基底节病变是发生言语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②脑卒中后1个月脑出血高于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1年脑出血高于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oca失语高于完全性失语,经皮运动性失语高于完全性失语、Broca失语患者,命名性失语高于完全性失语、Broca失语、经皮运动性失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语症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类型无关,与卒中部位(左侧额叶、左侧颞叶、左侧顶叶、左侧基底节、右侧基底节)相关,其中左侧颞叶、左侧基底节是失语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命名性失语预后最好,其次是经皮运动性失语,再次是Broca失语,完全性失语预后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 基底节 西方失语成套测验 类别
下载PDF
益气化瘀、凉血豁痰法治疗混合性中风失语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明哲 张亮 +2 位作者 姜文斐 潘卫东 姜宏宁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3-26,30,共5页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化瘀、凉血豁痰功效的脑血疏口服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混合性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伴有失语症的混合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1)和对照组(n=51)。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化瘀、凉血豁痰功效的脑血疏口服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混合性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伴有失语症的混合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1)和对照组(n=51)。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周期为4周。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评价患者的失语症状,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检测并比较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1WAB评分:治疗2周末,治疗组患者的听理解、复述、阅读、计算评分即显著升高(P<0.05);治疗4周末,治疗组患者的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计算及书写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P<0.01),对照组患者的听理解、阅读评分亦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mRS评分:治疗2周末,治疗组患者的mRS评分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的mRS评分分级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mRS评分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3NIHSS评分:治疗2周末、4周末,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4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4周末,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化瘀、凉血豁痰法结合西医常规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混合性中风失语症患者的失语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中风 益气化瘀、凉血豁痰法 西方失语成套测验 改良Rankin评定量表
原文传递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沈滢 殷稚飞 +3 位作者 周秋敏 丛芳 伊文超 单春雷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rTMS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言语治疗,rTMS组在右侧大脑半球Broca镜像...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rTMS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言语治疗,rTMS组在右侧大脑半球Broca镜像区给予O.5Hz的rTMS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检查(CADL)评定2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交流能力。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WAB评分中,仅自发言语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组患者WAB各项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听理解、复述、命名以及AQ评分分别为(153.90±31.79)分、(82.65±15.14)分、(81.28±22.12)分和(63.66±13.64)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Hz的rTMS作用于右侧大脑半球Broca镜像区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恢复早期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非流畅性 西方失语成套测验 日常生活交流能力 检查
原文传递
头皮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玉婷 刘梦月 盛佑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并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相关参数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例中风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5例,其中治疗组10例、对照组11例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2组患... 【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并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相关参数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例中风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5例,其中治疗组10例、对照组11例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给予言语康复训练联合头皮针治疗,穴位选取左侧顶颞前斜线下2/5,每天治疗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行为学指标[西方失语成套量表测验(WAB)评分和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BDAE)评级]和DTI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2/13),对照组为60.0%(9/1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行为学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WAB评分和BDAE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对WAB评分和BDAE分级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DTI参数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FA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ADC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对FA值的升高作用及对ADC值的下降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其中,组间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言语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头皮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患者,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这可能与其促进受损弓状纤维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 中风 弥散张量成像(DTI) 西方成套量表测验(WAB) 波士顿诊断性检查法(BDA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