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0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脂益肝方联合西格列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王笑 祁月英 龚汶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消脂益肝方联合西格列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格列... 目的:分析消脂益肝方联合西格列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消脂益肝方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胰岛素功能、肝功能、炎症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TC、LDL-C、ALT、AST、ALP、GGT、IL-6、TNF-α、CRP、FINS、HOMA-IR水平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F、HDL-C水平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疗效较高(P<0.05)。结论:采用消脂益肝方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临床使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消脂益肝方 西格列汀 肝功能
下载PDF
西格列汀激活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2
作者 唐小雪 周政 +1 位作者 李启期 姜丹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PDLSCs,用不同浓度的西格列汀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后续西格列汀实验浓度。采用1μg/mL LP...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PDLSCs,用不同浓度的西格列汀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后续西格列汀实验浓度。采用1μg/mL LPS刺激诱导24 h建立hPDLSCs炎症模型并分为空白组、对照组、西格列汀低浓度组(0.5μmol/L)、西格列汀中浓度组(1μmol/L)、西格列汀高浓度组(2μmol/L)、西格列汀高浓度+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 (CXCR4)通路抑制剂(AMD3100)组(2μmol/L+10μg/mL)。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培养24、48、72 h后的hPDLSCs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72 h后hPDLSCs凋亡情况;诱导成骨分化21 d后茜素红染色检测hPDLSCs成骨分化能力,试剂盒测定hPDLSCs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检测hPDLSCs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hPDLSCs中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 (RUNX2)、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及SDF-1和CXCR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PDLSCs中SDF-1、CXCR4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hPDLSCs增殖活性、矿化结节数量、染色强度、ALP活性和RUNX2、OCN、OPN mRNA及SDF-1、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西格列汀低、中、高浓度组hPDLSCs增殖活性、矿化结节数量、染色强度、ALP活性和RUNX2、OCN、OPN mRNA及SDF-1、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依次降低(P<0.05);AMD3100可部分逆转高浓度西格列汀对LPS诱导的hPDLSCs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 西格列汀可能通过激活SDF-1/CXCR4信号通路促进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hPDL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抑制hPDLSCs凋亡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脂多糖 人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趋化因子受体4
下载PDF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米秋香 梁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单一治疗组(n=40,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和联合治疗组(n=40,采取...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单一治疗组(n=40,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和联合治疗组(n=40,采取磷酸西格列汀片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血清脂联素、脉搏波传导速度[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个月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一治疗组(P<0.01);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一治疗组(P<0.05或P<0.01);2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脂联素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单一治疗组(P<0.05或P<0.01);2组baPWV、cfPWV慢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慢于单一治疗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与单一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vs.12.50%,χ^(2)=0.827,P=0.363)。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更有效地降低血糖、血脂,同时还可改善机体血液黏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西格列汀 胰岛素强化治疗 血液流变学 血糖
原文传递
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NLR、Cys-C、MCP-1的影响
4
作者 胡杨 李利萍 +5 位作者 颜建军 张楠 程木子 张丽莎 张文静 程玲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胱抑素C(CysC)、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一科收治的早期...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胱抑素C(CysC)、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一科收治的早期T2DN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排秩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予以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予以利拉鲁肽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疗效、血糖指标、双肾主动脉(MRA)和叶间动脉(IRA)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NLR、Cys-C、MCP-1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尿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NLR、CysC、MCP-1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7.27%(χ^(2)/P=9.290/0.002)。治疗12周后,2组HbA_(1c)、FPG、2 h P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P=4.222/<0.001、6.064/<0.001、6.648/<0.001);2组IRA、MRA的Vdmin、Vsmax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t/P=3.733/<0.001、6.800/<0.001,2.598/0.011、2.043/0.043);2组IRA、MRA的PI、RI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P=4.194/<0.001、3.933/<0.001,3.265/0.001、6.171/<0.001);2组UAER、NLR、Cys-C、MCP-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P=14.534/<0.001、2.609/0.010、9.795/<0.001、6.618/<0.001);Pearson分析,NLR、Cys-C、MCP-1与UAER均呈正相关(r=0.513、0.764、0.685,P均<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P=0.910/0.340)。结论利拉鲁肽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早期T2DN具有良好疗效,可有效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调节NLR、Cys-C、MCP-1水平,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利拉鲁肽 西格列汀 肾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胱抑素C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下载PDF
西格列汀调节FOXO3-FOXM1信号通路对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5
作者 哈图 锡林通嘎拉嗄 +2 位作者 梁秀平 范惠芳 陈海波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29-536,共8页
目的:研究西格列汀(SIT)调节叉头框蛋白O3(FOXO3)-叉头蛋白M1(FOXM1)信号通路对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A549及其顺铂(DDP)耐药细胞A549/DDP,均以0、0.5、1、2、3、4mmoL/L的SIT处理,以CCK-8法测定各组... 目的:研究西格列汀(SIT)调节叉头框蛋白O3(FOXO3)-叉头蛋白M1(FOXM1)信号通路对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A549及其顺铂(DDP)耐药细胞A549/DDP,均以0、0.5、1、2、3、4mmoL/L的SIT处理,以CCK-8法测定各组A549及A549/DDP细胞活力并筛选出SIT最佳作用浓度。将A549/DDP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SIT(2mmoL/L)组、si-NC组(转染空载质粒)、SIT(2mmoL/L)+si-FOXO3(转染FOXO3 siRNA质粒)组,以SIT和质粒分组处理的同时以0、2、4、8、16、32mg/L DDP处理,然后以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化疗耐药指数。将A549/DDP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SIT(2mmoL/L)组、DDP(4mg/L)组、DDP(4mg/L)+si-NC组、DDP(4mg/L)+SIT(2mmoL/L)组、DDP(4mg/L)+SIT(2mmoL/L)+si-FOXO3组,分组处理后分别以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实验测定各组A549/DDP细胞增殖、凋亡;以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A549/DDP细胞增殖(C-myc、PCNA)、凋亡{Bax、cleaved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耐药{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MRP2、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与用FOXO3-FOXM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T组细胞化疗耐药指数降低(P<0.05),si-NC组细胞化疗耐药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与SIT组相比,SIT+si-FOXO3组细胞化疗耐药指数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DDP组、DDP+si-NC组A549/DDP细胞活力、克隆形成率、C-myc及PCNA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Bax及cleaved PARP蛋白表达升高(P<0.05);DDP+SIT组A549/DDP细胞活力、克隆形成率、C-myc及PCNA、P-gp、MRP1、MRP2、BCRP、FOXM1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Bax及cleaved PARP、FOXO3蛋白表达升高(P<0.05);SIT组A549/DDP细胞P-gp、MRP1、MRP2、BCRP、FOXM1蛋白表达降低(P<0.05),FOXO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DDP组相比,DDP+SIT组A549/DDP细胞活力、克隆形成率、C-myc及PCNA、P-gp、MRP1、MRP2、BCRP、FOXM1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Bax及cleaved PARP、FOXO3蛋白表达升高(P<0.05);DDP+si-NC组A549/DDP细胞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DDP+SIT组相比,DDP+SIT+si-FOXO3组A549/DDP细胞活力、克隆形成率、C-myc及PCNA、P-gp、MRP1、MRP2、BCRP、FOXM1蛋白表达升高(P<0.05),凋亡率、Bax及cleaved PARP、FOXO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SIT可通过促进FOXO3-FOXM1信号传导而下调耐药蛋白表达,增强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进而提高DDP对肺癌DDP耐药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西格列汀 FOXO3-FOXM1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6
作者 石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107-109,共3页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达格列净片...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达格列净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值和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 h PBG、HbA1c、Scr、BUN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BG、HbA1c、Scr、BUN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BG(5.21±1.01)mmol/L、2 h PBG(7.80±1.71)mmol/L、HbA1c(6.22±1.59)%、Scr(332.18±111.71)μmol/L、BUN(17.22±1.59)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8±2.41)mmol/L、(8.89±2.29)mmol/L、(8.33±1.94)%、(555.43±173.29)μmol/L、(23.11±3.94)mmol/L(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04%(100/102)高于对照组的86.54%(90/104)(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达格列净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更好的控制血糖和改善肾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磷酸西格列汀 糖尿病肾病 血糖 肾功能
下载PDF
西格列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效果
7
作者 吴志强 陈赛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西格列汀、阿托伐他汀钙对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控制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入我院诊治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将入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于治疗期间应用西格列汀...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西格列汀、阿托伐他汀钙对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控制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入我院诊治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将入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于治疗期间应用西格列汀,观察组联合应用西格列汀、阿托伐他汀钙,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测定指标包含血糖、血脂水平、胰岛素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血脂以及胰岛素水平等各项指标参数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联合应用西格列汀、阿托伐他汀钙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可有效调控血糖、血脂水平,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阿托伐他汀钙 社区2型糖尿病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氯沙坦钾及硝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的疗效
8
作者 陈婵娟 赖双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氯沙坦钾及硝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龙岩博爱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二联组(n=48)和三联组(n=48)。二联...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氯沙坦钾及硝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龙岩博爱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二联组(n=48)和三联组(n=48)。二联组给予氯沙坦钾片+硝苯地平控释片,三联组在二联组基础上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2组均持续用药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与用药3个月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结果三联组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二联组的79.17%(χ^(2)=8.317,P=0.004)。用药3个月后,2组VCAM-1、ET-1、ICAM-1、FBG、2 hPG水平及SBP、DBP低于用药前,且三联组低于二联组(P<0.01);2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用药前,且三联组高于二联组(P<0.01)。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氯沙坦钾及硝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可更有效地降低血压血糖水平,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磷酸西格列汀 氯沙坦钾 硝苯地平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西格列汀通过糖原合酶激酶-3β通路调控阿尔茨海默病
9
作者 刘潺潺 李婷 +5 位作者 王钟情 张立波 吴本清 朱勇 张丽华 王清勇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4期187-191,226,共6页
目的:探索西格列汀通过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通路调控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机制。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第I组(对照组):口服饮用水8周;第II组(假手术):第1天,大鼠双侧脑室内各输注4μL人工脑脊液;第III组(Aβ1-42):第1天大鼠大脑... 目的:探索西格列汀通过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通路调控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机制。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第I组(对照组):口服饮用水8周;第II组(假手术):第1天,大鼠双侧脑室内各输注4μL人工脑脊液;第III组(Aβ1-42):第1天大鼠大脑双侧脑室内各输注4μg Aβ1-42;第IV、V、VI组(Aβ1-42+西格列汀):第1天,大鼠双侧海马输注4μg Aβ1-42,然后口服不同剂量的西格列汀8周(第IV、V、VI组西格列汀的剂量分别为1 mg/kg、2 mg/kg、3 mg/kg);第VII组(西格列汀):口服西格列汀(1 mg/kg)8周;第VIII组(Aβ1-42+多奈哌齐):第1天,大鼠双侧脑室内输注4μg Aβ1-42,然后口服多奈哌齐(1 mg/kg)8周;第IX组(多奈哌齐):口服多奈哌齐(1 mg/kg)8周。造模完成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种大鼠记忆功能。再处死大鼠,分别测定各组大鼠海马中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可溶性Aβ1-42、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s307)、GSK-3β、乙酰胆碱酯酶(AChE)、过氧化氢酶(CAT)、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行海马HE和刚果红染色,进行病理分析。结果: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AD模型组(III组)大鼠的找台时间和游泳距离均高于假手术组(II组)(均P<0.001);海马GLP-1水平、CAT水平低于假手术组(II组)(P<0.01),可溶性Aβ1-42、GSK-3β、IL-6、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II组)(均P<0.01);HE和刚果红染色结果显示AD模型组(III组)细胞浸润性斑块物质较多,有典型的淀粉样蛋白沉积。高剂量(3 mg/kg)西格列汀AD模型组(VI组)和多奈哌齐AD模型组(VIII组)大鼠的找台时间和游泳距离均低于其他模型组(均P<0.001);大鼠海马GLP-1水平、CAT水平高于其他模型组(均P<0.05),可溶性Aβ1-42、GSK-3β、IL-6、IL-1β、TNF-α水平,IRS-1和IRS-1(s307)表达水平,AChE水平均低于其他模型组(均P<0.05);高剂量西格列汀AD模型组(VI组)大鼠海马的GLP-1水平高于多奈哌齐AD模型组(VIII组)、TNF-α水平低于多奈哌齐AD模型组(VIII组);HE和刚果红染色结果显示高剂量西格列汀AD模型组(VI组)和多奈哌齐AD模型组(VIII组)浸润性物质较AD模型组(III组)减少,细胞偏向正常,细胞质嗜酸性染色较少,淀粉样蛋白沉积减少。结论:口服8周西格列汀(3 mg/kg)可改善AD大鼠记忆功能,减轻大脑胰岛素抵抗、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海马神经元的AD样改变,其机制可能与调控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西格列汀 多奈哌齐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的影响
10
作者 蔡健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92-95,共4页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方式分为复合剂组和单药剂组,各30例。复合剂组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方式分为复合剂组和单药剂组,各30例。复合剂组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单药剂组患者予二甲双胍片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胰岛功能指标(空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复合剂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单药剂组的73.33%(χ^(2)=4.706,P=0.030);治疗3个月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复合剂组降低或升高的程度大于单药剂组(P<0.05或P<0.01);复合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单药剂组的30.00%(χ^(2)=5.455,P=0.020)。结论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肯定,对患者血糖、血脂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更积极且有效,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 血糖水平
原文传递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李杰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163-165,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7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9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门冬胰...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7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9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糖水平,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脂水平,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以及低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门冬胰岛素
下载PDF
磷酸西格列汀在单用二甲双胍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12
作者 姜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在单用二甲双胍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在单用二甲双胍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安全性
下载PDF
西格列汀、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张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21-0024,共4页
研究2型糖尿病治疗中,西格列汀+阿卡波糖的疗效情况。方法 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选取4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随机数字表)。上述样本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2023年09月,治疗方案分别为:阿卡波糖治疗、西格列汀+阿卡波糖,上述样本选取... 研究2型糖尿病治疗中,西格列汀+阿卡波糖的疗效情况。方法 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选取4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随机数字表)。上述样本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2023年09月,治疗方案分别为:阿卡波糖治疗、西格列汀+阿卡波糖,上述样本选取来源均为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观察指标:炎性因子、有效率、血糖指标。结果 在不同单一及联合治疗实施后,研究组的血糖抑制效果更高,且差异分析显示低于对照组(P<0.05);经有效治疗后,炎性因子组间差异对比较大,研究组更低(P<0.05);实施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与单一用药的对照组相比优势更佳(P>0.05)。结论 西格列汀+阿卡波糖可以有效弥补单一用药的局限性,最大限度的发挥疾病治疗效果,对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有积极意义,同时用药后可以帮助患者抑制炎性因子,预后好,可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阿卡波糖 血糖指标 炎性因子 有效率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西格列汀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毛宏卫 李文 叶松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1-113,125,共4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西格列汀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格列汀治...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西格列汀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肾功能及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 concentration,FBG)、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sugar,PBG)、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h尿蛋白定量(24 h-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24hUAE)、转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teine proteases inhibit protein C,Cys C)、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讨论:达格列净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及肾脏纤维化,降低血糖,且具有一定药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西格列汀 糖尿病肾脏疾病 肾脏纤维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治疗中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的运用
15
作者 孙文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96-0099,共4页
探讨将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范畴,54例患者采取单一用药(利拉鲁肽),为单一组;54例患者采取联合用药(利拉鲁肽+西格列汀),为联合组。比较指标有:①相关生理指标(血... 探讨将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范畴,54例患者采取单一用药(利拉鲁肽),为单一组;54例患者采取联合用药(利拉鲁肽+西格列汀),为联合组。比较指标有:①相关生理指标(血糖指标、BMI、腰围);②不良反应率。结果 血糖指标分析,治疗前单一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研究组比较,P>0.05;治疗后单一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25±1.20)、(7.65±0.39),与研究组的(7.29±0.84)、(7.01±0.27)比较,P<0.05。其他指标分析,治疗前单一组的BMI、腰围与研究组比较,P>0.05;治疗后单一组的BMI、腰围分别为(28.23±5.51)、(85.33±5.35),与研究组的(24.33±1.35)、(82.72±4.47)比较,P<0.05。单一组不良反应患者共计8例,头痛为2例,恶心呕吐为2例,低血糖为4例,总占比为14.81%;联合组不良反应患者共计5例,恶心呕吐为2例,低血糖为3例,总占比为9.26%。组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的判断标准,P=0.37>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利拉鲁肽+西格列汀联合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避免患者肥胖,促进患者生理机能的改善,将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推广是有重要意义与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利拉鲁肽 西格列汀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程京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06-0109,共4页
分析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时为其开展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联合应用方案时的效果。方法 本次纳入的病人均患有2型糖尿病,共选入组105例,其配合研究的时间在2018年3月~2023年5月,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内包括52例病人,观... 分析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时为其开展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联合应用方案时的效果。方法 本次纳入的病人均患有2型糖尿病,共选入组105例,其配合研究的时间在2018年3月~2023年5月,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内包括52例病人,观察组内包括53例病人。治疗方法方面的选择为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这一种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另外加用西格列汀予以治疗。设定的具体观察指标方面:血糖指标(用药前后)、临床具体的疗效、用药方面的不良反应。结果 统计学结果可以观察到血糖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病人对比并无差异(P>0.05),观察组病人在治疗后这一指标的水平则较对照组病人出现了下降情况(P<0.05)。统计学结果可以观察到,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94.34%)相较于对照组(80.77%)出现了明显增高情况。统计学结果可以观察到,两组病人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性较大(P<0.05),不良反应出现的具体概率方面,观察组(3.77%)较对照组(17.31%)明显更低。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病人来说,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这两种药物联合的血糖降低水平更为明显,可将这类人群的用药安全性及具体的临床疗效提高,因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西格列汀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17
作者 张开举 李素萍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96-97,共2页
目的 分析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血糖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初发T2DM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磷酸西... 目的 分析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血糖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初发T2DM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糖、胰岛素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研究组93.33%,对照组70.00%,(P<0.05);治疗后FBG、2h PG及HbA1c水平: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FINS、GLP-1及HOMA-β水平: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HOMA-IR水平: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16.67%,对照组10.00%,(P>0.05)。结论 初发T2DM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有利于疗效提高,可有效控制血糖,且不良反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空腹血糖 磷酸西格列汀
下载PDF
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18
作者 赵季宾 罗小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4-0106,共3页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将评估2021年6月到2023年6月之间使用二甲双胍进行血糖管理并未取得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病人是否会出现加用西格列汀的情况。方法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将确定哪种药物能够有效地改善这种病人的病症,并提出一种新型药物,...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将评估2021年6月到2023年6月之间使用二甲双胍进行血糖管理并未取得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病人是否会出现加用西格列汀的情况。方法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将确定哪种药物能够有效地改善这种病人的病症,并提出一种新型药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经过20例患者的观察,我们发现西格列汀是一种有效的药物,并且它能够显著改善病情。结果 加用西格列汀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相对优良,并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该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距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经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当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血糖管理时,加入西格列汀能够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的控制效果,并且相对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这表明对于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联合使用西格列汀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血糖控制不佳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天麦消渴片结合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治疗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19
作者 徐璐璐 陈小平 +2 位作者 常红叶 陈贝贝 李晓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41-243,共3页
目的:观察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天麦消渴片结合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试验组(n=... 目的:观察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天麦消渴片结合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试验组(n=50)。对照组采取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天麦消渴片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血糖相关指标及肥胖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 PG)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等血糖指标、体质量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及体脂率(Body fat rate,BF)等肥胖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FPG、2 h PG、Hb A1c、体质量、BMI、WC、BF等指标均明显下降,并且试验组治疗后的FPG、2 h PG、Hb A1c、体质量、BMI、WC、BF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0.00%)与对照组(4.17%)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天麦消渴片结合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糖和肥胖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西格列汀 天麦消渴片
下载PDF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20
作者 任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35-0038,共4页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二甲双胍,观察组40例增加磷酸西格列汀,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二甲双胍,观察组40例增加磷酸西格列汀,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提高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改善胰岛素抵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磷酸西格列汀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胰岛素抵抗指数 空腹胰岛素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