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窍明目汤联合针刺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刘建利 刘莹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通窍明目汤联合针刺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陕西培荣中医眼科医院收治的100例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患者,抽签随机分为A组(采用通窍明目汤治疗,n=34)、B组(采用针刺治疗,n=33... 【目的】探讨通窍明目汤联合针刺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陕西培荣中医眼科医院收治的100例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患者,抽签随机分为A组(采用通窍明目汤治疗,n=34)、B组(采用针刺治疗,n=33)和C组(采用通窍明目汤联合针刺治疗,n=33)。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包括光敏度、视野缺损)、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值[动脉收缩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流速(EDV)、阻力指数(RI)]、生活质量评分。【结果】C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A组(70.59%)和B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光敏度均高于同组治疗前,视野损失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视力、光敏度均高于A组和B组治疗后,视野损失低于A组和B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PSA、EDV均高于同组治疗前,RI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PSA、EDV均高于A组和B组治疗后,RI低于A组和B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生理职能、心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生理职能、心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A组和B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明目汤联合针刺治疗青光性视觉神经萎缩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针灸疗法 青光眼/中医药疗法 视神经萎缩/针灸疗法 视神经萎缩/中医药疗法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毫针透刺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艳 《吉林中医药》 2012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毫针透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将132例(190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96眼)采用毫针透刺疗法,对照组64例(94眼)采用普通的针刺疗法。以视野平均敏感度、P-VEP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症状改善效果为... 目的:探讨应用毫针透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将132例(190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96眼)采用毫针透刺疗法,对照组64例(94眼)采用普通的针刺疗法。以视野平均敏感度、P-VEP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症状改善效果为观察指标,比较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47%,对照组总有效率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后P1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振幅较治疗前提高,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潜伏期、振幅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通过临床观察,与普通手法针刺治疗的比较,毫针透刺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较好,可以有效地改善视功能,从而提高视神经萎缩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针灸疗法 视物模糊 暗影遮挡 视疲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