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2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地铁公共空间的视觉传达设计效果分析
1
作者 田梓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24-I0025,共2页
地铁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城市空间向地下的延伸。视觉传达设计既能反映城市特色又具有个性,近些年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城市从地铁公共空间的视觉传达设计入手,从地铁标志、线路标识颜色、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地铁站文化墙... 地铁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城市空间向地下的延伸。视觉传达设计既能反映城市特色又具有个性,近些年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城市从地铁公共空间的视觉传达设计入手,从地铁标志、线路标识颜色、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地铁站文化墙等多个维度进行个性化、艺术性设计,以彰显城市特色。本文以杭州地铁为例,对其公共空间的视觉传达设计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公共空间 视觉传达设计 杭州地铁 地铁站 传统文化符号 交通工具 效果分析 简要分析
下载PDF
纺织品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2
作者 闫承恂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3-I0004,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升,传统的纺织品设计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师们需要通过创新的视觉思维模式打破常规,引领时尚潮流。在纺织品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的视觉思维模式至关重要。纺织品作为一种可见的艺术形式,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升,传统的纺织品设计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师们需要通过创新的视觉思维模式打破常规,引领时尚潮流。在纺织品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的视觉思维模式至关重要。纺织品作为一种可见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材质、颜色和图案等元素传递信息和情感。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可以为纺织品设计带来新的灵感和创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打破常规 审美意识 传递信息
下载PDF
产教融合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三链共生”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
作者 陈欢 《上海包装》 2024年第2期208-210,共3页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视觉传达设计逐渐从平面设计向交互化设计转变。在此背景下,加强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培养成为重要目标,只有培养出符合时代和市场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才能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立足于产...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视觉传达设计逐渐从平面设计向交互化设计转变。在此背景下,加强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培养成为重要目标,只有培养出符合时代和市场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才能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立足于产教融合,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三链共生”的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方向、定位和模式,以期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设计人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数字化 三链共生 视觉传达设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视觉传达设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方法
4
作者 王静 《河北画报》 2024年第2期65-67,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视觉传达设计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数字时代,为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出具备创新、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应用型与实践型的人才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视觉传达设计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数字时代,为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出具备创新、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应用型与实践型的人才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展开全面且科学的教育,更需要教师对学生具备充足的理解。为了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本文提出以下培养方法,为该领域的教育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创业型人才 培养方法 培养策略
下载PDF
科教产教融合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
5
作者 赵勤 李鸿祥 《上海包装》 2024年第1期222-224,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数字化教学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提出打破学科壁垒,强调跨学科、跨专业、产教+科教融合的特点对旧有学科进行拓展与再创造。阐述了科教产教融合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意义,提出了...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数字化教学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提出打破学科壁垒,强调跨学科、跨专业、产教+科教融合的特点对旧有学科进行拓展与再创造。阐述了科教产教融合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意义,提出了科教产教融合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举措,旨在深化“科教+产教”融合,实现专业教育与实践教学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产教融合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下载PDF
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吕芳华 《上海包装》 2024年第1期142-144,共3页
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通过视觉媒介传达信息的设计形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数字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数字媒体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并提出了数字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 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通过视觉媒介传达信息的设计形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数字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数字媒体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并提出了数字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策略。以期为相关设计师提供实践指导,推动视觉传达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 视觉传达设计 互动性 用户体验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新研究——以“2021第六届中国农产品创意包装设计大赛暨展销博览会”为例
7
作者 沈黎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2-I0003,共2页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农产品作为农业中重要的一环,其生产和销售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的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特色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的包装设计也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消费者购买决策 农产品质量 基础性产业 视觉传达设计 创意包装设计 农产品包装设计 博览会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发展趋势
8
作者 赵文强 臧欣慈 《设计》 2024年第5期152-154,共3页
探索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的发展趋势,提高设计中色彩的合理性。分析色彩在视觉传达领域的重要作用,引出新媒体大背景环境下色彩应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地位,并以动态海报设计、UI设计、标志设计的实际出发,分析色彩在其中的变... 探索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的发展趋势,提高设计中色彩的合理性。分析色彩在视觉传达领域的重要作用,引出新媒体大背景环境下色彩应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地位,并以动态海报设计、UI设计、标志设计的实际出发,分析色彩在其中的变化方法及原理。得到色彩在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在什么时期,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通过时代的变化,色彩应用于新媒体技术上,色彩表现方法与内容也更加丰富,但这更需要设计师时刻警醒自己运用好色彩,提升视觉传达设计在新媒体领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视觉传达设计 色彩伦理 色彩搭配 用户感受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文涛 《天津电大学报》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人工智能技术经过深度学习后已经渗透到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设计师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其设计创作更加具有创新性、智能性和多样性。本研究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例,通过分析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人工智能技术经过深度学习后已经渗透到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设计师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其设计创作更加具有创新性、智能性和多样性。本研究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例,通过分析基于人工智能的风格迁移算法、生成对抗网络(GAN)及Chat GPT等新技术在标志、字体、插画和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探寻人工智能在创作维度、设计工具及教育教学等方面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人工智能与设计艺术的结合能够促使设计师在新技术的影响下,不断更新设计理念、优化设计工具、突破设计模式,更好地达到人、技术、艺术三者共融共生的状态,最终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视觉传达设计 设计应用 设计创新
下载PDF
关于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刘冰雪 刘思雨 +1 位作者 朱慧芳 杨洁 《色彩》 2024年第1期124-126,共3页
中国传统颜色在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含义和象征,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与中国传统色彩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因此,设计人员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要根据设计作品的需求和特征适当地选择中国传统色彩,使设计... 中国传统颜色在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含义和象征,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与中国传统色彩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因此,设计人员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要根据设计作品的需求和特征适当地选择中国传统色彩,使设计作品色彩搭配更加分明、科学、合理,推动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以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色彩 视觉传达设计 现代设计
下载PDF
视觉传达设计中思维模式创新探索
11
作者 杨冉冉 陈志莹 《艺术家》 2024年第1期137-139,共3页
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视觉传达设计通过对视觉元素的创新组合,将信息、情感和思想有效地传达给观众。然而,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众多视觉信息中脱颖而出,实现有效传播,成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视觉思维模... 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视觉传达设计通过对视觉元素的创新组合,将信息、情感和思想有效地传达给观众。然而,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众多视觉信息中脱颖而出,实现有效传播,成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新的视觉思维模式,设计师们能够更好地捕捉和表现信息,提升设计的传播力和品牌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也有助于满足大众丰富和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提升人们的审美品位和精神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有效传播 信息爆炸 创新探索 视觉信息 视觉思维模式 品牌价值 传播力
下载PDF
视觉传达设计史与包装设计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
12
作者 樊丁宜 谷会敏 《绿色包装》 2024年第1期70-73,共4页
视觉传达设计史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传统史论课程的被动灌输式教学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包装设计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其在课程教学上存在一些弊端,包括上课方式单一、课程中师生互动较少、教学效果不佳等。... 视觉传达设计史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传统史论课程的被动灌输式教学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包装设计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其在课程教学上存在一些弊端,包括上课方式单一、课程中师生互动较少、教学效果不佳等。本文通过实践探索,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史与包装设计课程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建议。通过对改革实践的反思,笔者认为,视觉传达设计史与包装设计课程教育改革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包装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探索
下载PDF
视觉传达设计视角下辽绣的传承与创新
13
作者 刘佳懿 江韶华 《上海包装》 2024年第2期78-80,共3页
辽绣是东北地区具有特色的刺绣艺术,发展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其刺绣技巧还是整体特征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发成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辽绣的传承也面临巨大的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基于视觉传达视角,分析... 辽绣是东北地区具有特色的刺绣艺术,发展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其刺绣技巧还是整体特征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发成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辽绣的传承也面临巨大的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基于视觉传达视角,分析了辽绣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时期辽绣艺术的创新方式,旨在促进辽绣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传统文化 辽绣
下载PDF
AI智能图像处理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挑战与对策
14
作者 王晓娜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4期163-165,194,共4页
文章主要研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图像处理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针对数据隐私与安全性、信息准确性与可信度、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对于数据隐私与安全性,强调加密技... 文章主要研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图像处理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针对数据隐私与安全性、信息准确性与可信度、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对于数据隐私与安全性,强调加密技术和权限管理的重要性;针对信息准确性与可信度,强调优化算法和建立可靠验证机制的必要性;在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方面,强调用户中心设计和透明沟通的重要性。这些解决方案旨在提高AI智能图像处理系统的性能,确保数据安全,提高处理精度,优化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智能图像处理 视觉传达设计 数据隐私
下载PDF
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看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融入
15
作者 杨博 王硕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5-I0005,共1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大力开展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力求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打造现代生态文明城市。对于城市滨水景观来说,其不仅是维持生态平衡的有力工具,更是诠释城市精神的重要空间。地域文化作为... 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大力开展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力求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打造现代生态文明城市。对于城市滨水景观来说,其不仅是维持生态平衡的有力工具,更是诠释城市精神的重要空间。地域文化作为具有显著地区特色的文化,包含丰富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思想,将其融入城市滨水景观视觉传达设计,将有效增强城市滨水景观的文化特色和生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景观 视觉传达设计 地域文化 生态文明理念 协同发展 生态平衡 生态建设 现代生态文明
下载PDF
视觉传达设计的适老性研究
16
作者 杨旭卉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期26-28,32,共4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养老产品的适老性需求越来越强烈。视觉传达设计的适老性不仅要凸显在电子产品设备方面,还需要凸显在图书的设计上,在开本、周边配套设施、制作材料、内容元素等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养老产品的适老性需求越来越强烈。视觉传达设计的适老性不仅要凸显在电子产品设备方面,还需要凸显在图书的设计上,在开本、周边配套设施、制作材料、内容元素等设计时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视觉需求,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让老年群体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适老性 视觉符号 媒介应用
下载PDF
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17
作者 曹维玥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4年第3期41-44,54,共5页
在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正在进行着不断地更新,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了培养优质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高职院校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教师也应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 在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正在进行着不断地更新,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了培养优质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高职院校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教师也应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优化创新,从而推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视觉传达设计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18
作者 贾杭锦 《艺术科技》 2024年第8期189-191,共3页
目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观念也逐渐改变,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受时代发展的影响,情感因素逐渐成为设计领域的重要议题,与多种艺术形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贴近... 目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观念也逐渐改变,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受时代发展的影响,情感因素逐渐成为设计领域的重要议题,与多种艺术形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艺术形式,将情感理念渗透其中,能给人带来美学感受。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搜集相关网络资料,对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创新视觉传达设计为目的,研究情感理念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以及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的意义。进一步探索情感理论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表现,主要有平面构图的情感理念、材料纹理反映情感理念、色彩语调中的情感理念、文字编排体现情感理念等几种形式。结果: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路径如下:设计活动之前的情感积累、作品色彩选择中情感理念的运用、作品图案设计中情感理念的运用、文字编辑中情感理念的运用、作品版式设计中情感理念的运用、作品材质选择中情感理念的运用、作品媒介选择中情感理念的运用,突出其情感理念,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结论:情感理念与视觉交际设计相结合,必然会擦出更多的艺术火花,打造出更令人震撼的视觉盛宴,进一步强化视觉传播设计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理念 视觉传达设计 意义 运用 路径
下载PDF
新文科视野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跨学科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19
作者 崔洋 《中国包装》 2024年第4期146-150,共5页
在目前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与交叉性结合的专业,应当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最新方向相结合,系统性地设计与优化学生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师队伍建... 在目前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与交叉性结合的专业,应当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最新方向相结合,系统性地设计与优化学生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来迎合当下与未来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发展目标与社会需要,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多学科、跨专业的储备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视觉传达设计 跨学科 教学模式创新
下载PDF
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的实践路径研究——以阜阳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
20
作者 朱筱婧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文章以阜阳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基于相关研究,分析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的重要性,阐述阜阳非遗资源的特征及教育价值,探究阜阳非遗资源转化为阜阳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资源的实践路径。笔者认为,基于地方... 文章以阜阳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基于相关研究,分析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的重要性,阐述阜阳非遗资源的特征及教育价值,探究阜阳非遗资源转化为阜阳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资源的实践路径。笔者认为,基于地方非遗资源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之间的交融关系,结合筛选非遗项目、优化课程体系、依托学科竞赛、建设师资队伍四个方面的教学实践,高校可以实现地方非遗资源的挖掘、提炼,凸显地方非遗资源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科学地将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构建非遗传承育人新模式,推动地方非遗传承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非遗资源 高校教育资源 转化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