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分拣机器人视觉反馈跟踪
1
作者 杨静宜 白向伟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1期166-172,共7页
针对分拣机器人视觉反馈跟踪精度差、耗时较长的问题,研究基于粒子群算法-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的分拣机器人视觉反馈跟踪方法,以提升视觉反馈跟踪效果。依据分拣机器人的视觉反馈信... 针对分拣机器人视觉反馈跟踪精度差、耗时较长的问题,研究基于粒子群算法-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的分拣机器人视觉反馈跟踪方法,以提升视觉反馈跟踪效果。依据分拣机器人的视觉反馈信息,建立分拣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求解分拣机器人机械臂输出位置和输入位置的误差函数;利用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与偏置;在权值与偏置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内,输入误差函数,预测分拣机器人视觉反馈跟踪控制量;利用预测视觉反馈跟踪控制量,在线调整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的参数,输出高精度的分拣机器人视觉反馈跟踪控制量,实现分拣机器人视觉反馈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视觉反馈跟踪分拣机器人机械臂的关节角;存在干扰情况下,在运行时间为10 s左右时,阶跃响应趋于稳定;有干扰情况下,视觉反馈跟踪的平均误差为0.09 cm,耗时平均值为0.10 ms;无干扰情况下,平均误差为0.03 cm,耗时平均值为0.04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O-BP神经网络 分拣机器人 视觉反馈跟踪 运动学模型 误差函数 增量式PID
原文传递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顾娟 梅金华 昝娟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观察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疗程3周。患者治...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观察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疗程3周。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LE)进行评估,测定患者10 m步行时间(10MWT),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MI)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LE评分、10MWT、BMI评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FMA-L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加显著(29.79±4.42分vs 24.50±4.89分)(P<0.05)。治疗后两组10MWT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10MWT为24.85±5.55秒,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8±5.20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M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而且观察组BMI评分升高更加显著(46.47±7.72分vs 38.68±9.5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经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治疗后,步行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 脑卒中 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后平衡与步态康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红 包娟 +2 位作者 卢苇 马瑞 张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并发症较多,预后不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研究显示,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可通过视觉反馈、镜像神经元激活、中枢刺激易化神经通路等机制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与步态,在提高患者康复主动性及生存质量方面有积极... 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并发症较多,预后不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研究显示,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可通过视觉反馈、镜像神经元激活、中枢刺激易化神经通路等机制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与步态,在提高患者康复主动性及生存质量方面有积极意义。本文综述了视觉反馈平衡训练的作用原理,概括了该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与步态康复的作用机制,分析其研究现状及进展,以期为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方法的优化及脑卒中平衡与步态的康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反馈训练 脑卒中 平衡 步态 康复
下载PDF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联合沙盘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作用
4
作者 王小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98-0101,共4页
自闭症患儿的社会交往与交流有困难,对其生存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探讨应用镜象影像回馈治疗与沙盘游戏治疗自闭症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自闭症患儿60名,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0名,观察组30名。对照组采用语言训练与行为疗法,观察... 自闭症患儿的社会交往与交流有困难,对其生存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探讨应用镜象影像回馈治疗与沙盘游戏治疗自闭症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自闭症患儿60名,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0名,观察组30名。对照组采用语言训练与行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镜像视觉反馈疗法与沙盘游戏训练。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社会功能、自闭症疗效评定量表(CARS)和认知能力的改变。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 SRS和 CAR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 SRS评分和 CA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命名速度,触觉识别和言语理解方面,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各方面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影像回馈治疗配合沙盘游戏治疗自闭症患儿之社会行为及认知,并探讨其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镜像视觉反馈 沙盘游戏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基于视觉反馈的姿势控制训练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艳明 喇高燕 +5 位作者 宋为群 舒伟 杜巨豹 孙丽 马佳妮 徐冬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视觉反馈的姿势控制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 目的:探讨基于视觉反馈的姿势控制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视觉反馈的动态平衡训练及核心肌群控制训练,共治疗8周。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均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up and go”test,TUGT)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康复训练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BS[(49.00±1.97)vs.(44.77±1.78)]、TUGT[(10.17±2.31)vs.(13.67±2.26)]、MBI[(64.83±6.09)vs.(54.33±7.51)]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BBS(49.00±1.97)、TUGT(10.17±2.31)、MBI(64.83±6.09)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康复训练效果满意度为93.33%,与对照组(70.00%)比较有显著性优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的姿势控制训练效果更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反馈 姿势控制训练 帕金森病 平衡功能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平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燕珠 张清 钟祥 《全科护理》 2023年第29期4139-4142,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平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8月—2022年8月选取10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平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8月—2022年8月选取10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虚拟现实技术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干预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能力量表(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Barthel指数、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分别对两组病人的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功能性步行、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BBS、FAC、FMA、Barthel指数及SS-QO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联合视觉反馈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有助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视觉反馈训练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视觉反馈增强体育教学中的动作学习:系统性回顾
7
作者 刘磊 李杨 +2 位作者 许日祯 王睿寅 左欣雨 《体育科学研究》 2023年第4期56-64,共9页
研究对体育教学中视觉反馈在动作学习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文献回顾,对Web of Science(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and Medline)、SCOPUS、EBSCO、ELSEVIER、PLOS ONE、ERIC、中国知网7个数据库中2010年~2020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在2... 研究对体育教学中视觉反馈在动作学习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文献回顾,对Web of Science(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and Medline)、SCOPUS、EBSCO、ELSEVIER、PLOS ONE、ERIC、中国知网7个数据库中2010年~2020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在2568项初步检查的研究中,有15项符合选择和质量标准。目的是确定视觉反馈在大、中学体育教育中的动作学习方面是否有效,并调查由语言反馈支持的不同视觉反馈变量(专家建模和自我建模)是否比单独的语言反馈更有效。随后,对纳入研究的不同条件(如年龄、样本量、持续时间、观测变量、运动项目等)是否适合日常应用进行评估。基于视频的视觉反馈在体育教育中能有效地增强运动学习,而且比单纯的口头反馈更有效。动作视频反馈技术是全新、多样性、个性化的促进动作学习和表现的数字化教学、训练辅助手段,能够为体育教学提供积极的促进效益,有助于学习者在短时间内提高运动技能和自我评估能力,使其成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手段,以提升个人的学习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反馈 体育教学 动作学习 系统性文献回顾
下载PDF
镜像视觉反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影响的Meta分析
8
作者 王琳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901-906,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镜像视觉反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的治疗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22年8...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镜像视觉反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的治疗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22年8月1日,镜像反馈治疗SHSA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Stata1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232篇文献,最终纳入文献9项符合本项Meta分析的RCT,总样本量为426例。镜像视觉反馈治疗SHSAS在疼痛缓解方面优于常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92,95%CI=-1.32~-0.52,P<0.001),而在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方面二者接近(上肢运动功能:SMD=0.41,95%CI=-0.14~0.95,P>0.05;日常生活能力:SMD=0.38,95%CI=-0.08~0.84,P>0.05)。结论:对比常规康复治疗,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SHSAS患者在疼痛缓解方面体现出显著优势。然而无证据表明镜像视觉疗法在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视觉反馈 肩手综合征 脑卒中 META分析
下载PDF
视觉反馈下平衡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建建 桑学涵 +5 位作者 孟兆祥 陈岗 周洪雨 陈波 王鑫 金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D-WALL系统的视觉反馈下平衡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膝关节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T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视觉反馈组、常规平衡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 目的 探讨基于D-WALL系统的视觉反馈下平衡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膝关节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T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视觉反馈组、常规平衡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视觉反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下平衡训练,常规平衡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常规平衡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使用D-WALL系统对3组患者进行平衡能力测试,并采用“起立—行走”计时测验(TUGT)评估3组患者步行能力。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TUGT结果和睁眼、闭眼状态的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3组患者睁眼、闭眼状态的运动轨迹面积、运动轨迹周长均小于治疗前,且视觉反馈组小于对照组、常规平衡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对照组、常规平衡训练组、视觉反馈组的TUGT结果依次为(14.1±1.9)、(11.7±2.5)、(9.6±2.0) s,分别短于治疗前的(17.2±3.0)、(15.8±3.6)、(16.9±4.4) s,且视觉反馈组短于对照组、常规平衡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D-WALL系统的视觉反馈下平衡训练可显著改善TKA患者的平衡能力,并提升独立步行能力,从而降低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反馈 平衡训练 全膝关节置换术 平衡能力 步行能力
下载PDF
视觉反馈引导在乳腺癌放疗患者屏气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柏青 何昱 +4 位作者 徐嘉琪 王晨翔 李双 陶也 潘宇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7-12,共6页
目的观察左侧乳腺癌患者在深吸气屏气(DIBH)放射治疗中应用视觉反馈结合语音引导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海宁市人民医院30例左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视觉反馈组和无视觉反馈组,每组15例。视觉反馈组应用视觉反馈功能结合语音引导DIBH,无... 目的观察左侧乳腺癌患者在深吸气屏气(DIBH)放射治疗中应用视觉反馈结合语音引导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海宁市人民医院30例左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视觉反馈组和无视觉反馈组,每组15例。视觉反馈组应用视觉反馈功能结合语音引导DIBH,无视觉反馈组仅应用语音引导进行DIBH。2组患者定位前采用瑜伽呼吸训练的方式指导练习屏气。分析患者治疗时的呼吸曲线;比较2组患者屏气水平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比较2组患者的屏气次数和治疗时间。结果视觉反馈组的屏气平均幅度为(28.92±8.18)mm,无视觉反馈组的屏气平均幅度为(24.68±10.64)mm;视觉反馈组屏气幅度标准差均值为(1.17±0.81)mm,无视觉反馈组为(1.94±0.94)mm;2组屏气平均幅度、标准差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反馈组、无视觉反馈组屏气期间最大幅度下降到最小幅度的差值分别为(1.89±1.41)、(4.56±2.8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屏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反馈组屏气次数少于无视觉反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反馈组治疗总时间短于无视觉反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乳腺癌患者通过应用视觉反馈结合语音引导DIBH的放射治疗方式,能够提高患者屏气水平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乳腺癌 深吸气屏气 放射治疗 视觉反馈训练 语音引导训练
下载PDF
移动式捡球机器人避障路径视觉反馈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慧君 韩玉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8-281,286,共5页
针对目前方法进行视觉反馈控制时,由于未能在反馈控制前利用蚁群算法对训练场内的路径进行规划,导致该方法在进行捡球机器人避障路径视觉反馈控制时,存在控制误差大、控制精度低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移动式捡球机器人避障路径视... 针对目前方法进行视觉反馈控制时,由于未能在反馈控制前利用蚁群算法对训练场内的路径进行规划,导致该方法在进行捡球机器人避障路径视觉反馈控制时,存在控制误差大、控制精度低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移动式捡球机器人避障路径视觉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蚁群算法对捡球机器人的工作场地进行路径规划;再以规划的路径为基础,构建机器人移动时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获取移动式捡球机器人的控制策略;最后利用控制策略,完成对视觉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通过控制器实现对移动式捡球机器避障路径视觉反馈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进行视觉反馈控制,控制误差小、控制精度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 捡球机器人 视觉反馈 控制方法 蚁群算法
下载PDF
基于fMRI对视觉反馈平衡仪联合腕踝针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晶晶 邓海鹏 +2 位作者 焦黛妍 刘思宏 张建萍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平衡仪联合腕踝针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康复科住院的90例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平衡组和联合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脑卒中康复训练,...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平衡仪联合腕踝针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康复科住院的90例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平衡组和联合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脑卒中康复训练,平衡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联合组在平衡组的基础上增加踝关节的围刺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时测定3组患者平衡指标并进行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的检查,比较3组患者平衡参数、各脑区[感觉运动区(SMC区)、辅助运动区(SMA区)、主运动区(M1区)、小脑]的比率低频振幅(fALFF)和皮质脊髓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治疗后2周和4周时,3组患者轨迹长、左右偏离、外周面积和矩形面积等重心转移轨迹参数,X轴重心转移距离均值(Mean-X)、Y轴重心转移距离均值(Mean-Y)、X轴重心转移距离最大值(Max-X)、Y轴重心转移距离最大值(Max-Y)、重心转移距离(LSKG)、重心转移面积(SSKG)、重心转移面积比(LFS)等重心转移距离参数以及体质量分布系数(WDI)和稳定性系数(SI)均显著降低,单位面积轨迹长均显著增加(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4周时的轨迹长、左右偏离、外周面积和矩形面积等重心轨迹参数,Mean-X、Mean-Y、Max-X、Max-Y、LSKG、SSKG、LFS等重心转移距离参数以及WDI和SI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和平衡组,单位面积轨迹长显著大于对照组和平衡组(P<0.05)。经过治疗,3组患者SMC区、M1区、SMA区和小脑等fALFF以及患侧皮质脊髓束FA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4周时SMC区、M1区、SMA区和小脑等fALFF以及患侧皮质脊髓束FA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平衡组,平衡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反馈平衡仪联合腕踝针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平衡功能,这与脑卒中后神经可塑和运动功能重组有关,可将fALFF和FA作为平衡障碍康复指标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视觉反馈平衡仪 腕踝针 疗效 机制
下载PDF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中大脑运动皮质激活的脑电特征研究
13
作者 陈渔 郭峰 +2 位作者 郭建瑞 董彤彤 夏雪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7-976,共10页
目的观察优势手和非优势手进行镜像视觉反馈训练(MVF)过程中大脑运动皮质激活及大脑偏侧化情况。方法2021年3月至9月于沈阳体育学院招募右利手男性受试者17例。应用eegoTMmylab脑电系统实时采集其在MVF过程中的脑电(EEG)和指伸肌的表面... 目的观察优势手和非优势手进行镜像视觉反馈训练(MVF)过程中大脑运动皮质激活及大脑偏侧化情况。方法2021年3月至9月于沈阳体育学院招募右利手男性受试者17例。应用eegoTMmylab脑电系统实时采集其在MVF过程中的脑电(EEG)和指伸肌的表面肌电(sEMG)信号。被试完成单侧手指的伸展运动,包含左/右手MVF和左/右手直视(VF)训练4个实验范式,每种范式重复80个试次,4种范式分两次进行,每次实验间隔1周。分析sEMG信号的时域特征以及与运动密切相关的α频段(8~13 Hz)、β频段(13~20 Hz)EEG信号的时频特征,采用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同步化(ERD/ERS)、非对称指数(AI)评价优势和非优势手MVF时运动皮质激活及偏侧化现象。结果放松手为右手时,MVF和VF指伸肌的sEMG振幅大于静息状态(P<0.05)。在α频段,训练状态在ERD/ERS上主效应非常显著(F=14.125,η_(p)^(2)=0.469,P=0.002),MVF高于VF;在β频段,训练状态在ERD/ERS上主效应非常显著(F=9.704,η_(p)^(2)=0.378,P=0.007),运动手与训练状态在ERD/ERS上交互作用显著(F=8.014,η_(p)^(2)=0.334,P=0.012),其中VF时,右手运动ERD/ERS高于左手运动(F=7.267,η_(p)^(2)=0.312,P=0.016),当右手运动时,MVF时ERD/ERS高于VF时(F=17.530,η_(p)^(2)=0.523,P=0.001)。在C4电极位置,VF时,右手运动ERD/ERS高于左手运动(t=-3.201,P=0.006,Cohen's d=0.776);当右手运动时,MVFERD/ERS高于VF(t=-4.060,P=0.001,Cohen's d=0.985)。AI仅在β频段训练状态主效应显著(F=5.796,η_(p)^(2)=0.266,P=0.028),MVF高于VF。结论MVF可能通过募集额-顶区镜像神经元以及减少半球间与皮质内抑制活动来提高运动手同侧初级运动皮质区神经元的活动,并且这种效应对于优势手训练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视觉反馈 单侧运动 脑电 事件相关去同步化/同步化
下载PDF
基于视觉反馈的机械臂位置模糊控制
14
作者 解霄鹏 王佳玮 +1 位作者 高波 于凌涛 《应用科技》 CAS 2023年第6期111-116,131,共7页
针对传统的机械臂位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反馈的机械臂位置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模拟人抓取物品的行为,通过视觉反馈判断目标物和机械臂的相对位置,从而决定机械臂的运动方向及速度,实现抓取功能。以三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 针对传统的机械臂位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反馈的机械臂位置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模拟人抓取物品的行为,通过视觉反馈判断目标物和机械臂的相对位置,从而决定机械臂的运动方向及速度,实现抓取功能。以三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搭建了二维模糊控制器,结合运动方向判断算法与视觉图像处理,控制机械臂末端运动到目标物所在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误差较小且不受机械臂杆长的约束,运算量较小,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物体抓取 末端定位 视觉反馈 模糊控制 图像采集 目标检测 机器人操作系统
下载PDF
双侧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鹏飞 杨帆 +3 位作者 金文杰 陈忠强 沈宇 钱立锋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80-83,91,共5页
目的观察双侧重复经颅磁刺激(BL-rTMS)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MVF)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嘉兴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VF组24例、BL-... 目的观察双侧重复经颅磁刺激(BL-rTMS)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MVF)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嘉兴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VF组24例、BL-rTMS组24例及联合组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治疗,在此基础上,MVF组给予MVF治疗,BL-rTMS组给予BL-rTMS治疗,联合组则同时给予BL-rTMS及MVF治疗,1次/d,每周治疗5 d。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平衡功能及踝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评定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下肢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及踝关节AROM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发现,联合组患者又均优于MVF组及BL-rT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L-rTMS联合MVF治疗可以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重复经颅磁刺激 镜像视觉反馈 脑卒中 下肢
下载PDF
视觉反馈下肌肉能量技术在膝关节僵硬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6
作者 马永敏 陈昕 郭晓佳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5期70-73,共4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僵硬患者应用视觉反馈下肌肉能量技术辅助诊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膝关节僵硬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2例。其中,对照组进行本体感觉训... 目的探究膝关节僵硬患者应用视觉反馈下肌肉能量技术辅助诊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膝关节僵硬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2例。其中,对照组进行本体感觉训练,研究组进行视觉反馈下肌肉能量技术。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运动控制能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86.004±4.422)分、LKSS评分(89.594±1.863)分,高于对照组(79.881±5.143)分、(80.162±2.7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7、16.099,P<0.001)。治疗前,两组运动控制能力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运动控制能力BBS评分(48.632±2.183)分、MBI评分(90.694±2.252)分,高于对照组(44.284±2.542)分、(80.163±2.9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视觉反馈下肌肉能量技术实施价值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膝关节功能状况,对改善关节僵硬、缩短疾病恢复进程具有积极意义,适合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僵硬 视觉反馈下肌肉能量技术 膝关节功能评分 运动控制能力
下载PDF
基于视觉反馈的桥吊自适应滑模防摇控制
17
作者 尤智腾 徐为民 +2 位作者 许贤先 朱鑫磊 胡强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1-1061,1128,共12页
为了提高桥式吊车的运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反馈的桥吊控制方案。首先,采用单目视觉系统、改进的均值漂移算法和最小面积圆法,获取负载的摆角,同时,提出了一种信息融合方案,用于提高检测的精度。其次,提出使用自适应积分滑模面设... 为了提高桥式吊车的运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反馈的桥吊控制方案。首先,采用单目视觉系统、改进的均值漂移算法和最小面积圆法,获取负载的摆角,同时,提出了一种信息融合方案,用于提高检测的精度。其次,提出使用自适应积分滑模面设计控制器。控制器中通过使用积分环节,提高系统的鲁棒性,用于应对视觉系统中反馈延迟的影响,自适应项则用于改善动态性能。此外,为了削弱抖振现象,设计了一种新的自适应趋近律。其中的自适应切换增益能够灵活抑制外部扰动,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最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吊车 单目视觉系统 视觉反馈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原文传递
低频经颅电刺激与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联合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蔡素芳 林玮佳 郑晓英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9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低频经颅电刺激与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联合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12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组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分... 目的研究低频经颅电刺激与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联合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12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组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分别给予低频经颅电刺激干预及低频经颅电刺激与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联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改良巴塞尔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及认知功能水平[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0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M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MBI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Mo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oCA得分(26.97±3.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29±4.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7,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低频经颅电刺激与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联合干预,疗效确切,对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水平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经颅电刺激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 脑卒中 偏瘫 疗效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在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朱家夫 谢盼盼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4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在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14例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7)。对照组采取视觉反馈训练,观察组...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在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14例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7)。对照组采取视觉反馈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比较两组训练前后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频、步速、跨步长、满意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训练后,两组上、下肢FMA和BBS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步频、步速、跨步长均大于训练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49%(55/57),高于对照组的80.70%(4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ADL评分均低于训练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应用于卒中偏瘫患者可提高FMA评分、BBS评分、步频、步速、跨步长和满意度,降低ADL评分,效果优于单纯视觉反馈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视觉反馈训练 运动想象疗法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