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alusin-β、RORγt水平与病情、短期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邓敏 谭晶晶 孙海东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salusin-β、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水平与病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AIS患者112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AIS患者分为轻度组(NIHSS&l...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salusin-β、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水平与病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AIS患者112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AIS患者分为轻度组(NIHSS<5分,n=40)、中度组(NIHSS为5~20分,n=54)、重度组(NIHSS>20分,n=1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alusin-β、RORγt水平。出院后连续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将AIS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n=83)、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n=29)。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salusin-β、RORγt与NIHSS评分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血清salusin-β、RORγt对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随着病情加重,AIS患者血清salusin-β、RORγt水平逐渐升高(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AIS患者的血清salusin-β、RORγt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03,P<0.001;r=0.541,P<0.001)。预后良好组的血清salusin-β、RORγt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清salusin-β、RORγt预测AIS患者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772(0.711~0.823)、0.848(0.807~0.889),截点值分别为5.74 nmol/L、98.29 pg/mL,特异度分别为53.01%、65.06%,灵敏度分别为93.10%、93.10%,二者联合检测的AUC(95%CI)为0.912(0.871~0.953),特异度为85.54%,灵敏度为86.21%。预后良好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NIHSS评分、WBC、CRP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280,95%CI 1.562~3.328)、入院NIHSS评分>20分(OR=2.088,95%CI 1.464~2.977)、salusin-β≥5.74 nmol/L(OR=2.654,95%CI 1.745~4.037)、RORγt≥98.29 pg/mL(OR=3.031,95%CI 1.943~4.730)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alusin-β、RORγ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上升,且与患者预后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salusin-β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病情 预后
下载PDF
Th17细胞分化和功能调控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潘涛 张伟 陈长水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9-822,826,共5页
辅助性T细胞家族新成员Th17细胞亚群在机体促炎症反应机制中发挥重要功能,尤其是促进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的重要效应细胞;因此该细胞亚群的分化和免疫功能调控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临床医学价值。本文就影响Th17细胞分化的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家族新成员Th17细胞亚群在机体促炎症反应机制中发挥重要功能,尤其是促进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的重要效应细胞;因此该细胞亚群的分化和免疫功能调控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临床医学价值。本文就影响Th17细胞分化的细胞因子、转录因子、芳香烃受体、视黄酸和溴氯哌喹酮等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加深对Th17细胞分化和免疫功能调控机制的了解,拓宽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辅助细胞17 白介素6 转录生长因子β 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视黄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t 芳香烃受体 视黄酸 溴氯哌喹酮
原文传递
RORγt mRNA、NF-κB、IL-10的水平变化与老年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斌武 黄菲 +2 位作者 张伟 尹良琼 郭艳春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1916-1920,共5页
目的研究RORγt mRNA、NF-κB、IL-10的水平变化与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的180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以同期180例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RO... 目的研究RORγt mRNA、NF-κB、IL-10的水平变化与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的180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以同期180例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RORγt mRNA、NF-κB、IL10的水平以及患者不同疾病程度之间的差异,分析RORγt mRNA、NF-κB、IL-10水平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比较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效能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RORγt mRNA、NF-κB、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高风险组患者的RORγt mRNA、NF-κB、IL-10水平显著高于低风险组患者;患者的肺炎严重程度与RORγt mRNA、NF-κB、IL-10水平相关,联合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独检测,通过ROC曲线分析,低风险患者的RORγt mRNA、NF-κB、IL-10临界值分别为1.20、0.99、7.02ng/L,中高风险患者的RORγt mRNA、NF-κB、IL-10临界值分别为1.34、2.31、8.14ng/L。结论随着肺炎患者炎性反应的不断提升,患者的RORγt mRNA、NF-κB、IL-10水平显著升高,通过对患者的ROC曲线分析,RORγt mRNA、NF-κB、IL-10的临界值可作为临床治疗以及诊断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转录因子κB 白介素10 肺炎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甲氨蝶呤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ORγt基因甲基化水平和Th17/Treg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焕兴 陈鸥 +1 位作者 丁蓓蓓 胡云双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23-627,632,共6页
目的探讨RA患者MTX对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和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确诊并使用MTX进行治疗的RA患者8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小剂量MTX维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3个... 目的探讨RA患者MTX对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和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确诊并使用MTX进行治疗的RA患者8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小剂量MTX维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3个月抽取外周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及Treg含量,并分析Th17细胞RORγt甲基化水平,而后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治疗后Th17(2.75%±0.83%vs 3.39%±0.74%)及Th17/Treg(0.26±0.09 vs 0.41±0.13)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而Treg(7.29%±1.49%vs 6.13%±1.42%)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01)。RORγt(mRNA)(2.98±0.69 vs 4.15±0.78)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患者治疗后RORγt序列1(32.21±4.71 vs 40.15±6.58)及序列2(20.73±3.3 vs 25.65±4.61)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后RORγt序列1及序列2甲基化水平均与Th17/Treg呈正相关(r=0.345,0.297;P<0.05)。结论MTX能有效抑制RORγt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改善RA患者Th17/Treg失衡的作用,提示RORγt甲基化水平可能参与对Th17/Treg平衡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th17/treg平衡
原文传递
HPV阳性与阴性宫颈病变患者外周血中Foxp3 mRNA及RORγt 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伟 蔡小凤 +5 位作者 汪宏良 朱杰稳 肖苏 黄炜 胡芳 尚小玲 《微循环学杂志》 2018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叉头状转录因子信使核糖核酸(Foxp3 mRNA)、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信使核糖核酸(RORγt mRNA)在HPV感染的宫颈病变患者外周血中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与该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01—2017-06本院门诊及住院宫颈病变患者... 目的:观察叉头状转录因子信使核糖核酸(Foxp3 mRNA)、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信使核糖核酸(RORγt mRNA)在HPV感染的宫颈病变患者外周血中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与该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01—2017-06本院门诊及住院宫颈病变患者373例,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筛选出HPV阳性感染者158例,包括宫颈炎组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6例(CINⅠ级组25例、CINⅡ级组25例、CINⅢ级组26例)、宫颈癌组42例;HPV阴性者215例,包括宫颈炎组124例、CIN 68例(CINⅠ级组26例、CINⅡ级组22例、CINⅢ级组20例)、宫颈癌组23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39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mRNA、RORγt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HPV阳性与HPV阴性各组Foxp3mRNA、RORγt mRNA表达差异,分析Foxp3mRNA、RORγt mRNA与宫颈变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HPV阳性检出率增加。HPV阳性各组宫颈病变患者Foxp3mRNA、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mRNA相对表达量在宫颈炎组与CINI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呈CIN I级组<CINⅡ级组<CINⅢ级组<宫颈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Rγ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宫颈炎组与CINI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呈CIN I级组>CINⅡ级组>CINⅢ级组>宫颈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mRNA、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在HPV阴性各组宫颈病变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Foxp3mRNA相对表达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97,P<0.05),RORγt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57,P<0.05)。结论:HPV阳性患者宫颈发生病变与其Foxp3 mRNA表达量升高、RORγt mRNA表达量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叉头状转录因子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刘青 孙伯坚 +3 位作者 任冬飞 李林 杨智晖 梁瑞凯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2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和辛伐他汀高、中、低剂量组(15,10,5 m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灌胃56 d(除...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和辛伐他汀高、中、低剂量组(15,10,5 m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灌胃56 d(除烟熏日外)。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分别于灌胃第29,43天气管内注入脂多糖200μg,并确保大鼠持续吸烟30 min,以建立COPD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表达水平,以及气道间隔和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炎性因子阳性细胞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气道间隔及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IL-17,IL-22,RORγt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高、中剂量组大鼠气道间隔及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IL-17,IL-22,RORγt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有效减弱COPD模型大鼠炎性因子的表达,减轻气道及肺部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辛伐他汀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2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大鼠
下载PDF
中药苦参水提取物抑制Th17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丽华 陈燕 +4 位作者 彭雨舒 周宝珠 危荧靖 黄小玲 郭嘉亮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讨苦参水提取物(Sophora flavescens aqueous extract,SFAE)对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分离豚鼠淋巴结获取原代淋巴细胞,采用磁珠分选技术获得初始CD4^+T细胞。采用CCK-8法筛选SFAE对T细胞活力的最佳抑制浓度。通过白细... 目的探讨苦参水提取物(Sophora flavescens aqueous extract,SFAE)对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分离豚鼠淋巴结获取原代淋巴细胞,采用磁珠分选技术获得初始CD4^+T细胞。采用CCK-8法筛选SFAE对T细胞活力的最佳抑制浓度。通过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建立初始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的细胞模型,并以SFAE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Th17细胞比例,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视黄酸相关的孤儿受体γt(RORγt)、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白细胞介素-17F(IL-17F)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FAE浓度在0.01 mg·mL^-1时对初始CD4^+T细胞的活力有抑制作用(P<0.01),选择该浓度作为后续实验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能明显上调CD4^+IL-17A+T细胞的比例(P<0.001),上调RORγt、STAT3、IL-17A、IL-17F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SFAE干预后模型处理组的CD4^+IL-17A+T细胞比例明显下调(P<0.05),STAT3、RORγt、IL-17A、IL-17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SFAE能够抑制Th17细胞分化,降低Th17细胞比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RORγt及STAT3的活性,降低IL-17A、IL-17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水提取物 tH17细胞 分化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 白细胞介素-17A 白细胞介素-17F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