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不同移植术联合胬肉切除治疗翼状胬肉的美学效果及对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
1
作者 任杰 马妍 吴蕊含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羊膜移植术联合胬肉切除对翼状胬肉患者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及其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82例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羊膜组(n=40)和角膜组(n=42)。统计... 目的:探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羊膜移植术联合胬肉切除对翼状胬肉患者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及其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82例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羊膜组(n=40)和角膜组(n=42)。统计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眼表泪液指标、视力指标、角膜上皮功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后美学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角膜组患者手术时长长于羊膜组(P<0.05);角膜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消失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于羊膜组(P<0.05);术后3个月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 I test,SIT)结果高于术前,且角膜组高于羊膜组(P<0.05);术后3个月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Uncorrectedvisualacuity,UCVA)、角膜散光度及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Fluorescent,FL)均低于术前,且角膜组低于羊膜组(P<0.05);术后3个月,角膜组美学优良率高于羊膜组(P<0.05);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羊膜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及美学效果,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眼表泪液系统及角膜上皮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羊膜移植术 胬肉切除 角膜上皮修复 美学效果
下载PDF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静 韩苏宁 +4 位作者 邓金印 吴军丽 李欣 陈晓娟 朱海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评价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79例(158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评价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79例(158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80眼)术后常规给予3g.L-1泰利必妥滴眼液、1g.L-1氟美瞳滴眼液和泪然滴眼液滴眼,每天4次,共7d,之后常规滴用人工泪液和皮质类固醇滴眼液;试验组39例(78眼)给予3g.L-1泰利必妥滴眼液、1g.L-1氟美瞳滴眼液和泪然眼液滴眼,并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每天4次,共7d,之后常规滴用人工泪液和皮质类固醇滴眼液。术后随访6个月,定期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反应、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等效球镜度数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和第2天试验组疼痛程度评分为1.50±0.43和1.03±0.61,对照组为2.02±0.44和1.60±0.57,试验组疼痛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均为P<0.05)。试验组角膜上皮愈合平均时间为(3.01±1.36)d,对照组为(4.08±1.59)d,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4.54,P<0.05)。2组患眼术后视力恢复、等效球镜度数和haze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Epi-LASIK术后短期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能够减轻术后疼痛症状,加快角膜上皮愈合,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 角膜上皮修复
下载PDF
国产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角膜屈光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健 杨伊琳 黄海帆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国产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国内外采用国产小牛... 目的:系统评价国产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国内外采用国产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上皮修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2007-01/2016-12。由2位研究成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RCT,共计患者1042眼,其中治疗组523眼,对照组519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应用国产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在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角膜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OR=1.81,95%CI(1.39~2.35),P<0.001;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损伤症状评分WMD=-0.33,95%CI(-0.45^-0.21),P<0.001;角膜愈合时间WMD=-1.26,95%CI(-1.56^-0.97),P<0.001。结论:应用国产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可使准分子激光屈光术后患者不适症状减轻、角膜上皮恢复快、治疗有效率提高。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严格设计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上皮修复 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 随机对照 META分析
下载PDF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与卡波姆眼用凝胶对SBK后角膜上皮修复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政伟 尹禾 +2 位作者 莫婷 姜黎 薛林平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7-29,69,共4页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与卡波姆眼用凝胶在准分子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后对角膜上皮损伤修复作用的情况,为指导术后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连续选取2012-05~06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准...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与卡波姆眼用凝胶在准分子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后对角膜上皮损伤修复作用的情况,为指导术后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连续选取2012-05~06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准分子激光中心拟行SBK的近视患者23例(46眼),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将患者左右眼随机分别纳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组和卡波姆眼用凝胶组。术前查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等准分子手术常规术前检查,术后即刻随机点两种眼用凝胶,术后当日依据患者主诉症状制定的评分标准记录评分,术后第一天查双眼裸眼视力(uncorrectedvisual acuity,UCVA)、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钠(fluorescein sodium,FS)染色及依据患者主诉症状制定的评分标准记录评分,对比两种药物对SBK术后角膜上皮损伤修复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感双眼异物感明显,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组术后舒适度优于卡波姆眼用凝胶组;术后第一天UCVA、BUT、角膜FS染色,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据患者主诉症状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术后当日、术后第一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第一天反应均较术后当日轻。结论 SBK术后短期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及卡波姆眼用凝胶在改善术后刺激症状,促进角膜上皮愈合,改善患者术后眼干不适症状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上皮修复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卡波姆眼用凝胶
下载PDF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SBK术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武强 黄建忠 +2 位作者 肖信 罗妍 刘伟民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7期62-63,共2页
目的:对SBK术后角膜上皮缺损患者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予以治疗,并观察角膜上皮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收治SBK术患者80例(160眼),经随机分配将患者左右眼随机纳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组(试验组)及重组牛碱性成... 目的:对SBK术后角膜上皮缺损患者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予以治疗,并观察角膜上皮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收治SBK术患者80例(160眼),经随机分配将患者左右眼随机纳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组(试验组)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组(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检查,术后即刻点用凝胶,依据患者主诉症状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FS)染色,比较两药物对SBK术后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试验组患者舒适度较对照组优;根据患者主诉症状评分标准两组术后第1周BUT、FS染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个月、第3个月BUT、FS染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在改善SBK术角膜上皮修复方面效果较明显,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眼用凝胶 SBK术 角膜上皮修复
下载PDF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对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研究
6
作者 宋碧英 白继 +3 位作者 张燕 邓小丽 唐文 姜姝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观察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对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92例(181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91眼)患者Epi-LASIK术后给予常规眼科护理;观察组46例(90眼... 目的观察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对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92例(181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91眼)患者Epi-LASIK术后给予常规眼科护理;观察组46例(90眼)患者给予常规眼科护理,并给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术后随访1周,定期观察2组患者术后视力、疼痛反应和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情况。结果 Epi-LASIK术后,2组患者视力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i-LASIK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观察组疼痛评分分别为(2.53±0.62)、(1.39±0.71)、(0.07±0.25),对照组疼痛评分分别为(3.22±0.79)、(1.74±0.49)、(0.26±0.49),观察组疼痛评分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LASIK术后观察组角膜创伤修复平均时间为(2.80±0.86)d,对照组角膜创伤修复平均时间为(4.07±0.68)d,观察组术后角膜创伤修复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i-LASIK术后应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近视术后患者的创伤角膜修复,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 疼痛 角膜上皮修复
下载PDF
对比玻璃酸钠与rb-bFGF治疗LASE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敏感性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杨琨 薛超 +1 位作者 金颖 耿维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3期396-399,共4页
目的对比玻璃酸钠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敏感性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LASEK手术的患者60例(12... 目的对比玻璃酸钠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敏感性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LASEK手术的患者60例(120只眼),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及rb-bFGF眼用凝胶治疗3个月。于术后1周、1和3个月行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上皮完整性评估以及角膜敏感性检查。结果术后两组的SIT和BUT随治疗时间逐渐恢复,至术后3个月时均大致恢复到正常水平。术后1月时,rb-bFGF组角膜上皮完全恢复正常眼数(53眼,88.3%)显著高于玻璃酸钠组(45眼,75.0%)(P<0.05)。术后3月,rb-bFGF组各方位的角膜敏感性显著高于玻璃酸钠组(P<0.05)。结论 0.3%玻璃酸钠及rb-bFGF均能有效缓解LASEK术后导致的干眼,但在角膜上皮修复和敏感性恢复方面rb-bFGF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LASEK 角膜上皮修复 角膜敏感性
下载PDF
退翳明目汤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和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曾志成 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退翳明目汤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8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41眼),在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予以退翳明目汤口服,对照组30例(43眼)... 目的观察中药退翳明目汤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8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41眼),在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予以退翳明目汤口服,对照组30例(43眼),仅行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和胬肉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角膜创面上皮修复时间平均为4.95 d,对照组为6.02 d,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配合口服中药退翳明目汤能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减少胬肉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 退翳明目汤 角膜上皮修复 复发率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角膜绷带镜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邓映霞 李发忠 +1 位作者 曾令斌 李莉芬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0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118例进行研究,根据术后是否使用角膜绷带镜分组,对照组59例不使用角膜绷带镜,观察组59例使用角... 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118例进行研究,根据术后是否使用角膜绷带镜分组,对照组59例不使用角膜绷带镜,观察组59例使用角膜绷带镜,对两组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效果及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2h、3d、1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角膜上皮愈合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SAI)、角膜散光值(CA)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一个月时,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膜绷带镜可促进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角膜上皮修复,也能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角膜表面规则度及术后角膜散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绷带镜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 角膜上皮修复效果 疼痛程度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应用于60岁以上患者的效果及对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金 《临床研究》 2021年第9期93-94,共2页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应用于60岁以上翼状胬肉患者的效果及对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社旗县人民医院眼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8例60岁以上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应用于60岁以上翼状胬肉患者的效果及对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社旗县人民医院眼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8例60岁以上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比较两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54%)低于对照组(18.18%);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60岁以上翼状胬肉患者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显著,能缩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角膜上皮修复时间
下载PDF
两种药物对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损伤修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岩 夏丽坤 柴广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326-2328,共3页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滴眼液对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滴眼液对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Epi-LASIK术的120例240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从术后第1d晨复查后开始用药。试验组患者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4次/d,用药1wk;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贝复舒眼液4次/d,用药1wk。术后随访6mo,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反应、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等效球镜度数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于用药前即术后第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12,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d患者症状体征综合评分下降幅度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66,P<0.05),说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起效更快。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86,P>0.05)。两组患眼术后视力恢复、等效球镜度数和haze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Epi-LASIK术后短期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角膜上皮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能明显改善术后刺激症状。它安全且起效时间更短,优于常规治疗,可单独或联合用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 角膜上皮修复
下载PDF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LASIK术后角膜修复及干眼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姜洋 李莹 +2 位作者 王忠海 罗岩 金玉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6-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LASIK后主观症状缓解及客观体征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160眼)矫正视力≥1.0、拟行LASIK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80眼)。术后观察后常规给予1g.L-1氟米龙滴眼液和5g.L-1左氧氟沙...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LASIK后主观症状缓解及客观体征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160眼)矫正视力≥1.0、拟行LASIK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80眼)。术后观察后常规给予1g.L-1氟米龙滴眼液和5g.L-1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每天3次,共10d;试验组加用200g.L-1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照组加用1.5g.L-1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均每晚1次涂眼,持续3个月。观察并比较术后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患者主观症状(视疲劳、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干涩感)、客观体征(术后裸眼视力、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的变化。结果除对照组眼干涩感及视疲劳外,两组其余各项主观症状治疗效果均较好,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用药前与用药后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试验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别为(1.18±0.87)分、(1.11±1.04)分、(1.03±1.01)分、(0.95±0.98)分及(0.78±0.73)分,对照组分别为(1.23±1.08)分、(1.17±0.76)分、(1.10±0.98)分、(1.03±0.99)分及(0.92±0.59)分;泪膜破裂时间试验组分别为(7.78±1.87)s、(8.18±2.17)s、(8.29±3.21)s、(8.31±2.78)s及(8.39±1.41)s,对照组分别为(7.84±1.39)s、(8.01±2.98)s、(8.16±2.67)s、(8.17±1.46)s、(8.21±0.38)s;泪液分泌试验试验组分别为(12.25±3.67)mm、(12.20±3.11)mm、(11.41±3.59)mm、(11.56±1.64)mm及(10.07±4.16)mm,对照组分别为(11.97±3.90)mm、(12.08±4.39)mm、(11.14±3.21)mm、(11.91±2.42)mm及(10.85±2.67)mm。用药后两组角膜荧光素染色均降低、泪膜破裂时间均有所增加,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泪液分泌试验用药后与用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眼干涩感用药2周后试验组较对照组各时间段观察均有更好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用药后1个月及以后对术后6项症状的综合缓解程度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用药均未见角膜新生血管及Haze发生,未见不适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可缓解LASIK术后眼表不适症状,有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稳定泪膜的作用,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干眼 角膜上皮修复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翼状胬肉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毅宏 蔡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6年第6期375-375,共1页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早期的角膜上皮损伤常使患者术眼疼痛难忍。自2001年起,我们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术后角膜上皮损伤,观察其对角膜上皮修复速度的影响,现将结...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早期的角膜上皮损伤常使患者术眼疼痛难忍。自2001年起,我们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术后角膜上皮损伤,观察其对角膜上皮修复速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 胬肉术后 角膜上皮愈合 重组 角膜上皮损伤 角膜上皮修复 治疗方法 眼表疾病
下载PDF
角膜绷带镜在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芳 姜茂华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085-1087,共3页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Wishaw等([1])的研究显示,有超过60%的患者术后会经历明显疼痛。有研究报道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凝胶对胬肉术后疼痛有减轻作用([2])。但也有报道局部麻醉剂会延...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Wishaw等([1])的研究显示,有超过60%的患者术后会经历明显疼痛。有研究报道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凝胶对胬肉术后疼痛有减轻作用([2])。但也有报道局部麻醉剂会延迟角膜上皮修复([3])。Arenas和Garcia([4])介绍了一种新型亲水性隐形眼镜,用于不同类型的角结膜手术,镜片直径17.5~19 mm,并有自定义的周边曲率,以保证正常的泪膜循环,允许连续2~3周的长时间佩戴,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助于角结膜上皮在解剖学上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绷带 术后疼痛 利多卡因凝胶 角膜上皮修复 局部麻醉剂 眼表疾病
原文传递
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与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利荣 姚军平 +3 位作者 张贻转 周宇 高波 张冬香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与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眼科就诊的28例(32只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与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眼科就诊的28例(32只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的14例(16只眼)为A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14例(16眼)为B组。术后随访6~12月,观察两组复发率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结果 A组16只眼中复发4只眼,复发率25.00%,B组16只眼中复发1只眼,复发率6.25%,A组复发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5.81±0.27)d长于B组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3.65±0.32)d(P〈0.05)。两组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够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缩短角膜上皮的修复时间,是治疗翼状胬肉相对安全、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手术 角膜上皮修复时间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16
作者 王巧萍 谷雄霖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12期910-910,共1页
关键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角膜上皮修复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MMC对翼状胬肉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琳 李拓 +3 位作者 李家璋 宋秀胜 但汉东 吴青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24-1427,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MMC)治疗翼状胬肉对术后复发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e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MMC)治疗翼状胬肉对术后复发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e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3-02。纳入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MMC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对胬肉复发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数据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结果:共初检出217篇文章,最终纳入12个RCT,共1044眼。对12项RCT进行Meta分析显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MMC与单纯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比较,术后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OR=0.23,95%CI:0.15~0.36,Z=6.40,P<0.01);对于其中研究到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的6项RCT进行Meta分析显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MMC与单纯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比较,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无统计学意义(MD=0.62,95%CI:0.62~1.85,Z=0.98,P=0.33)。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运用MMC可明显减少术后复发,对角膜上皮修复的时间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丝裂霉素 复发 角膜上皮修复时间 META分析
下载PDF
3g/L玻璃酸钠联合角膜绷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早期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阜蕾 朱海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2-525,共4页
目的:评价3g/L玻璃酸钠联合角膜绷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收集2017-03/2018-03行手术治疗的单眼原发性鼻侧翼状胬肉患者90例90眼,分为A、B、C三组。A组角膜绷带镜+3g/L玻璃酸钠治疗;B组角膜绷带... 目的:评价3g/L玻璃酸钠联合角膜绷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收集2017-03/2018-03行手术治疗的单眼原发性鼻侧翼状胬肉患者90例90眼,分为A、B、C三组。A组角膜绷带镜+3g/L玻璃酸钠治疗;B组角膜绷带镜+1g/L玻璃酸钠治疗;C组:3g/L玻璃酸钠+包盖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眼表刺激症状评分、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和结膜植片水肿消退时间。结果:术后A组各观察时间点眼表刺激症状评分均低于C组(P<0.001);A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2.08±0.78d)、结膜植片水肿消退时间(4.62±1.17d)均较C组(5.13±2.34、6.42±1.51d)明显缩短(P=0.001、0.002)。A组与B组术后各时间点眼表刺激症状以及结膜植片水肿消退时间均无差异(P>0.05),但A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8)。结论:3g/L玻璃酸钠联合角膜绷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早期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有效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缓解刺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绷带镜 玻璃酸钠 翼状胬肉 角膜上皮修复
下载PDF
翼状胬肉蒂部结膜转位缝合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观察
19
作者 姚蕊莲 李华荣 +1 位作者 杨建杰 王晓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633-634,共2页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切除 结膜转位 疗效观察 联合 缝合 蒂部 角膜上皮修复 复发率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俊英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9期849-850,共2页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疗效分析 移植治疗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角膜上皮修复 巩膜暴露法 羊膜移植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