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细胞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患者角膜移植术后的药物治疗
1
作者 张选俊(综述) 洪晶(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8-1032,共5页
巨细胞病毒(CMV)是导致角膜内皮炎主要的病原体之一,病情严重致角膜透明性无法恢复时需要进行角膜移植。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复发和免疫排斥反应,术后合理的药物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CMV角膜内皮炎患者接受角膜移植后应... 巨细胞病毒(CMV)是导致角膜内皮炎主要的病原体之一,病情严重致角膜透明性无法恢复时需要进行角膜移植。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复发和免疫排斥反应,术后合理的药物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CMV角膜内皮炎患者接受角膜移植后应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预防复发,出现不明原因的内皮失代偿时要重视CMV角膜内皮炎的诊断和治疗。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预防免疫排斥反应的主要手段。由于排斥反应发生率较低和病毒复发风险增加,对于接受内皮移植的患者,可以考虑减少使用甚至不用免疫抑制剂。本文对CMV角膜内皮炎患者角膜移植术后不同的抗病毒及抗排斥用药方案进行综述,以期寻找较为有效且合理的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角膜内皮炎 角膜移植 抗病毒药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角膜移植术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与内皮型排斥反应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晓楠 肖格格 +2 位作者 冯云 裴涌 洪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2-1007,共6页
背景 角膜移植术后由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而导致眼组织的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术眼角膜内皮炎症反应,常见有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和内皮型排斥反应,二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治疗方法和预后有所不同... 背景 角膜移植术后由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而导致眼组织的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术眼角膜内皮炎症反应,常见有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和内皮型排斥反应,二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治疗方法和预后有所不同,因此二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观察和比较角膜移植术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和内皮型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在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接受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内皮炎症反应的2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项目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病毒血清学检测,并采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根据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组17例和内皮型排斥反应组12例,分别行抗病毒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局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眼压升高者局部用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和/或马来酸噻吗心安滴眼液点眼,根据二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治疗结果总结2种病变的鉴别点.结果 2个组患者接受的术式均为穿透角膜移植术,组间患者术前不同角膜原发病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内皮型排斥反应组患者眼压为(16.00±3.19) mmHg(l mmHg=0.133 kPa),明显低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组的(34.00±3.8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98,P=0.000);内皮型排斥反应组患者术后发病时间为(21.92±8.60)个月,明显长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组的(14.41±5.7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6,P=0.009);内皮型排斥反应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4.00±16.71)岁,明显小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组的(57.24±12.6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9,P=0.022).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眼角膜后沉着物(KP)呈色素羊脂状,排列散乱,角膜严重水肿,可累及植片和植床,朗格汉斯巨细胞分布无规律,角膜内皮细胞水肿,治疗后多不能恢复;而内皮型排斥反应组角膜后KP排列规律,角膜内皮层洁净,角膜水肿仅累及植片,朗格汉斯巨细胞分布密集且规律,角膜内皮细胞损害轻微,治疗后可恢复正常.2个组间患者血清lgG水平和性别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角膜移植术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角膜水肿、KP和炎症反应均重于内皮型排斥反应,且眼压升高主要发生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患者;发病年龄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大于70岁的患者并发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可能性更大;角膜移植术后内皮型排斥反应发生时间晚于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术前角膜原发病对二者的鉴别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角膜内皮/病理 穿透角膜移植/不良反应 抑制物排斥反应 角膜炎/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 角膜内皮炎
下载PDF
角膜内皮炎的分类及治疗 被引量:40
3
作者 孙秉基 赵东卿 贺燚 《眼科研究》 CSCD 1990年第3期159-162,共4页
角膜内皮炎是一种新的临床类型,以深基质水肿及角膜后沉着物为特征。将14例(15眼)角膜内皮炎根据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分为急性特发性、急性中央水肿型及角膜葡萄膜炎型三类。结合文献对各类型的发病原因、治疗效果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分类 角模后沉着物
下载PDF
综合治疗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效果和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杜婧 田芳 +1 位作者 刘建国 李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8-531,共4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综合治疗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效果和角膜内皮形态学的变化,并探讨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5-12就诊于西安市第四医院的48例48眼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患者的发病诱因、病史和临床...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综合治疗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效果和角膜内皮形态学的变化,并探讨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5-12就诊于西安市第四医院的48例48眼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患者的发病诱因、病史和临床表现,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综合治疗后3mo患者的治愈率、复发情况和角膜内皮形态学的变化。结果: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发病诱因较多,患者均有眼红、眼疼、畏光、流泪和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临床表现包括视力下降、结膜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可有角膜上皮小水泡、后弹力层皱褶、灰白色或羊脂状KP、眼压升高、虹膜后粘连,反复发作者发生角膜大泡。治疗1mo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88%,且未见复发病例;治疗2mo有效率和治愈率达100%,共1眼(2%)复发;治疗3mo共2眼(4%)复发。治疗3mo后治疗组的细胞计数(t=2.952,P=0.004)和OCT角膜厚度(t=2.584,P=0.01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细胞多形性变异率(45.85%±6.29%)高于对照组(40.62%±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8,P<0.001)。治疗前治疗组的视力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66,P<0.001);治疗后治疗组的视力恢复到0.20(0.10~0.40)LogMAR,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89,P<0.001)。结论: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表现和病因复杂多样,应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但是治疗后角膜内皮计数和角膜厚度减少,为治疗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抗病毒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角膜内皮炎房水中单纯疱疹病毒Ⅰ型DNA及带状疱疹病毒DNA 被引量:8
5
作者 郭健华 孙洪臣 李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评价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角膜内皮炎的诊断价值,并以此解释病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角膜内皮炎的患者12例(12眼)及临床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15例(15眼)分别用PCR方法进行房水中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DNA... 目的评价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角膜内皮炎的诊断价值,并以此解释病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角膜内皮炎的患者12例(12眼)及临床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15例(15眼)分别用PCR方法进行房水中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DNA及带状疱疹病毒(VZV)DNA的检测,结果采用分类变量资料两样本率比较的四格表确切概率比较。结果共扩增角膜内皮炎患者12例(12眼),HSVⅠ阳性者5例(5眼),阳性率为41.67%,共扩增对照组15例(15眼),HSVⅠ阳性者0例,阳性率为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CR技术检测角膜内皮炎患者房水中的HSVⅠ,可在分子水平上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聚合酶链反应 单纯疱疹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
下载PDF
阿昔洛韦治疗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艳虹 吴燕 朱群英 《浙江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706-707,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角膜内皮炎 糖皮质激素治疗 口服阿昔洛韦 临床观察 自身免疫性疾病 角膜内皮细胞 病因学说 病毒感染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16例角膜内皮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冯建国 谢南明 +2 位作者 吕旭菁 潘恂 陶剑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26-227,共2页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始3年来我院收治的16例角膜内皮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部分患者有病毒性角膜炎病史及其它诱因,所有患者均具有角膜内皮损害的典型症状,经抗病...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始3年来我院收治的16例角膜内皮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部分患者有病毒性角膜炎病史及其它诱因,所有患者均具有角膜内皮损害的典型症状,经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后疗效满意。结论角膜内皮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还缺乏针对性的检查手段;临床诊断后,应用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误诊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蓝育青 刘嫣芬 +1 位作者 王梅 穆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649-650,共2页
目的 避免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误诊误治。方法 对 4例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误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例中 3例因未及时诊断治疗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甚至失明。结论 引起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本病缺乏... 目的 避免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误诊误治。方法 对 4例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误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例中 3例因未及时诊断治疗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甚至失明。结论 引起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本病缺乏认识。建议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误诊原因 AICE 病因
下载PDF
角膜内皮炎的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改变 被引量:6
9
作者 赵林 孙洪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对患者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EM-1000型接触式角膜内皮镜对10例单眼角膜内皮炎愈后4~12周的患者的双眼分别摄取中央角膜内皮像并对其图像进行电脑分析。患眼作为实验组,健眼作为对照组。观察其角膜内...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对患者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EM-1000型接触式角膜内皮镜对10例单眼角膜内皮炎愈后4~12周的患者的双眼分别摄取中央角膜内皮像并对其图像进行电脑分析。患眼作为实验组,健眼作为对照组。观察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的百分比及异形性的变化。用计量资料配对设计的2样本均数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双侧检验,P<0.01为统计学有差异)。结果在10例临床诊断角膜内皮炎愈后的患者中,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实验组平均为(1981±181)/mm2,对照组平均为(2284±315)/mm2。六角形细胞比例实验组平均为34%,对照组平均为43%.变异系数实验组平均为53%,对照组平均为45%.以上各项观察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统计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角膜内皮炎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严重的形态改变,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角膜内 细胞形态
下载PDF
石决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角膜内皮炎 被引量:6
10
作者 秦虹 王婷 +2 位作者 郝进 刘绍燕 魏春秀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石决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疗效。方法盘状型角膜内皮炎患者25例25只眼,予局部激素、抗病毒药物联合中药方剂石决明散加减治疗,以视力,以及角膜水肿、前房反应、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情况为指标,回顾性分析该方法... 目的探讨石决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疗效。方法盘状型角膜内皮炎患者25例25只眼,予局部激素、抗病毒药物联合中药方剂石决明散加减治疗,以视力,以及角膜水肿、前房反应、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情况为指标,回顾性分析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5 d,患者视力、角膜水肿及前房反应情况均出现好转。最终所有患者均被治愈。治疗有效[视力提高3行或以上(国际标准视力表)]的平均时间为(8.7±2.7)d,治愈(最佳矫正视力≥0.8)的平均时间为(20.4±4.5)d。治愈后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201.7±295.1)个/mm2。结论石决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治愈率高,治愈时间较短,具有良好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石决明散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角膜内皮炎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树真 徐则林 《齐鲁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235-235,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药物疗法 角膜内皮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角膜内皮炎合并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霞 王瑞夫 +2 位作者 闫希冬 董晓云 乔磊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合并青光眼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19例(20只眼)角膜内皮炎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角膜内皮损害的典型症状,伴有眼压升...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合并青光眼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19例(20只眼)角膜内皮炎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角膜内皮损害的典型症状,伴有眼压升高、视野缺损,经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联合前房穿刺术或小梁切除治疗后,随访8个月至1.5年,药物治疗有5只眼复发(45.45%),视力提高5只眼(45.46%),角膜透明3只眼(18.18%);前房穿刺术1只眼复发(25.00%),视力提高2只眼(50.00%),角膜透明2只眼(50.00%);小梁切除术者无复发,视力提高3只眼(60.00%),角膜透明4只眼(80.00%)。所有患者均能较好的控制眼压,症状改善,晚期复发率低。结论角膜内皮炎的诊断目前缺乏针对性的检查手段,主要为药物治疗;如合并青光眼,应用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药物联合前房穿刺术或小梁切除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前房穿刺术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角膜内皮炎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詹江波 成拾明 +3 位作者 李岩 齐佳 谭业双 王玲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4期327-328,共2页
目的探讨局部联合全身应用抗病毒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角膜内皮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9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诊断为角膜内皮炎并接受住院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研究中的角膜内皮炎患者23例(23只眼),盘状型角... 目的探讨局部联合全身应用抗病毒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角膜内皮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9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诊断为角膜内皮炎并接受住院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研究中的角膜内皮炎患者23例(23只眼),盘状型角膜内皮炎15例,弥漫型角膜内皮炎8例,均达到治愈标准,平均治愈时间为(8.6±5.4)d。盘状型和弥漫型两组角膜内皮炎治愈时间分别为(8.3±4.5)d和(9.1±6.2)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后除1例黄斑变性、2例白内障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2,0.4和0.5外,其余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0.8。结论局部联合全身应用抗病毒及激素药物可以有效、快速治愈角膜内皮炎,获得良好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抗病毒药物 皮质类固醇激素
下载PDF
更昔洛韦胶囊治疗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昱昭 陈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706-709,共4页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胶囊治疗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10/2012-10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眼科门诊确诊的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患者14例14眼,排除高血压病史、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肝肾功异常后,予更昔洛韦胶囊1.0g,3次/d...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胶囊治疗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10/2012-10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眼科门诊确诊的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患者14例14眼,排除高血压病史、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肝肾功异常后,予更昔洛韦胶囊1.0g,3次/d,口服,持续2~4wk后,改为0.5g,3次/d,口服,持续4wk后停药;同时联合眼部应用1.5g/L更昔洛韦凝胶及10g/L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点眼;观察用药后眼痛、视物模糊、畏光、异物感、视力、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层皱褶及角膜后沉着物(KP)等指标,评价治疗有效率与治愈率,并观察用药后复发情况。治疗前后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方法。结果:采用更昔洛韦胶囊口服治疗后眼部症状及眼部体征从第1wk开始逐渐好转,评分由治疗前的19.14±4.57逐渐下降为第1wk的11.43±3.86,第2wk的6.93±2.59,第4wk的0.29±0.87;至治疗后第8wk14例患者眼部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第1,2,4,8wk有效率分别为71%,100%,100%,100%。与发病之前比较,14例患者中10例视力完全恢复,3例轻度下降,1例视力明显下降。14例患者随访观察中均未见复发。结论:更昔洛韦胶囊联合眼部用药治疗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有效,并且可以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更昔洛韦 胶囊
下载PDF
角膜内皮炎共焦显微镜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骏 赵华 +2 位作者 强军 刘敏 刘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观察角膜内皮炎的共焦显微镜下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Confoscan 4.0共焦显微镜对24例24眼角膜内皮炎患者的角膜进行扫描检查,记录并分析各层角膜图像。结果:所有患者前部基质混浊,角膜深基质层可见基质细胞排列紊乱及条索状高反光... 目的:观察角膜内皮炎的共焦显微镜下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Confoscan 4.0共焦显微镜对24例24眼角膜内皮炎患者的角膜进行扫描检查,记录并分析各层角膜图像。结果:所有患者前部基质混浊,角膜深基质层可见基质细胞排列紊乱及条索状高反光结构,深基质层中还可见低反光带为后弹力层皱褶,角膜内皮细胞前可见斑片状大小不等的高反光结构,病变区角膜内皮细胞水肿、变性呈无结构暗区,内皮细胞呈多形性改变。4眼角膜上皮细胞边界不清,排列疏松,细胞较大,细胞核呈高反光结构,其中可见泡状暗区。结论:共焦显微镜可活体检查角膜内皮炎患者角膜组织各层结构,起到类似病理组织切片的作用;角膜内皮炎以深基质层及内皮细胞层损害为特征;共焦显微镜检查对角膜内皮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共焦显微镜
下载PDF
特发性角膜内皮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艳虹 姚玉峰 姜节凯 《浙江医学》 CAS 1999年第10期619-620,共2页
特发性角膜内皮炎是一类以角膜内皮为主体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角膜后出现簇状、钱币状或移动性排斥线样的沉着物(KP),以及与KP部位相应的角膜上皮或基质水肿,但前房的炎症反应较轻,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我们近来对糖皮质激素治疗... 特发性角膜内皮炎是一类以角膜内皮为主体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角膜后出现簇状、钱币状或移动性排斥线样的沉着物(KP),以及与KP部位相应的角膜上皮或基质水肿,但前房的炎症反应较轻,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我们近来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18例角膜内皮炎患者改用单独口服无环鸟苷(ACV)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特发性 抗病毒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内皮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施天严 陈建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0-310,共1页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阿昔洛韦 柴连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群 《临床眼科杂志》 1996年第4期199-201,共3页
治疗角膜内皮炎33例(34眼).其中Ⅰ型6例、Ⅱ型10例.Ⅲ型17例(18眼),10例有单疱角膜炎反复发作史.3例伴有眼睑带状疱疹,2例有眼球碰伤史。应用皮质类固醇结合抗病毒药物治愈22例(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17例),其余11例应用... 治疗角膜内皮炎33例(34眼).其中Ⅰ型6例、Ⅱ型10例.Ⅲ型17例(18眼),10例有单疱角膜炎反复发作史.3例伴有眼睑带状疱疹,2例有眼球碰伤史。应用皮质类固醇结合抗病毒药物治愈22例(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17例),其余11例应用皮质类固醇治愈。结果提示:(1)Ⅱ型内皮炎可能与Ⅰ型类似,除了与自身免疫有关外.也可由病毒感染引起;(2)Ⅲ型内皮炎不仅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也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3)角膜内皮炎的治疗宜用皮质类固醇和抗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诊断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合并瞳孔损害2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丽娜 庄曾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带状疱疹病毒性眼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经眼支引起的眼部病变,可引起眼部各组织的损害,常见的有带状疱疹病毒性眼睑炎、角膜炎。关于病毒导致的角膜内皮炎尤其合并瞳孔损害的报道仍属少见,特报道2例如下。患者1,男性,53岁,因左... 带状疱疹病毒性眼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经眼支引起的眼部病变,可引起眼部各组织的损害,常见的有带状疱疹病毒性眼睑炎、角膜炎。关于病毒导致的角膜内皮炎尤其合并瞳孔损害的报道仍属少见,特报道2例如下。患者1,男性,53岁,因左眼红、视力下降1个月,于2012年2月8日至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就诊。患者1个多月前在左侧额部及眼睑出现水泡样改变,伴疼痛,当时未诊治。1个月前开始出现眼红,流泪,视物模糊,近几日加重,方来我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O.12。左侧前额、眼睑皮肤可见瘢痕及色素沉着。皮损不过中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病毒 角膜内皮炎 瞳孔损害
下载PDF
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误诊为青光眼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春梅 李琳 常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1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 误诊 青光眼 眼压 临床特点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