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2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Trans-PRK治疗角膜穿通伤术后不规则散光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莫纯坚 王红俊 +2 位作者 梁亮 王雪梅 陈丽华 《巴楚医学》 2023年第3期105-109,共5页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治疗非光学区角膜穿通伤术后角膜不规则散光的效果。方法:选取9例9眼角膜穿通伤缝合瘢痕在光学中心外的患者,使用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去除上皮后,采用角膜地形图引导Tran...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治疗非光学区角膜穿通伤术后角膜不规则散光的效果。方法:选取9例9眼角膜穿通伤缝合瘢痕在光学中心外的患者,使用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去除上皮后,采用角膜地形图引导Trans-PRK进行屈光不正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屈光状态、眼压、角膜雾浊及角膜规则性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角膜恢复良好,术后1年角膜形态趋于稳定。患者裸眼视力从术前0.28±0.18上升至术后0.56±0.19,最佳矫正视力由0.60±0.25提高至0.91±0.21,角膜ISV值由53.33±14.28降低至28.11±6.25,Irregularities值由0.070±0.014降低至0.039±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Trans-PRK能有效提高角膜穿通伤术后不规则散光患者的视力及视觉质量,改善角膜表面的规整性,提高眼部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穿通伤 角膜地形图 Trans-PRK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Pix2Pix网络的术后角膜地形图生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光华 程男 +4 位作者 张哲 李晓娜 潘婧 李恩辉 陈维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1006,共6页
目的:探索使用注意力机制和Pix2Pix生成对抗网络预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中行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后角膜地形图。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8-03/2020-03山西省眼科医院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中行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 目的:探索使用注意力机制和Pix2Pix生成对抗网络预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中行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后角膜地形图。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8-03/2020-03山西省眼科医院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中行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患者87例105眼。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角膜地形图210张分为训练集(180张)、测试集(30张)用于模型训练和测试。采用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性(SSIM)、Alpins散光矢量分析,比较不同注意力机制下术后角膜地形图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基于注意力机制和Pix2Pix网络可以预测术后角膜地形图,其中基于Self-Attention注意力机制的模型预测效果最好,PSNR和SSIM达到了16.048、0.7661。真实的和生成的角膜地形图在3mm和5mm环上的误差矢量,误差矢量轴位,术源性散光和矫正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Self-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和Pix2Pix网络可以对术后角膜地形图做到良好的预测,可以为眼科临床医生的手术规划和术后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x2Pix网络 生成对抗网络 注意力机制 角膜地形图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不同手术切口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视力与角膜表面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初梅 施丽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79-82,共4页
目的 探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不同手术切口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裸眼视力及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R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AI)、角膜表面散光值(CYL)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南京市江宁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行白... 目的 探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不同手术切口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裸眼视力及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R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AI)、角膜表面散光值(CYL)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南京市江宁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80例(共80眼)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以常规11:00位3.0 mm透明角膜切口为手术切口,观察组则以角膜最陡峭子午线位置作透明角膜切口为手术切口,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的裸眼视力及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散光度,术前、术后3个月SRI、SAI、CYL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术后3个月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1周~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TBUT水平先缩短后延长,角膜散光度先升高后降低,较对照组,术后1周观察组TBUT更长,术后1周~术后3个月观察组角膜散光度更低(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角膜表面形态指标显著升高(均P <0.05),但观察组组内和两组间角膜表面形态指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以角膜最陡峭子午线位置作为透明角膜切口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能够有效恢复白内障患者视力,降低角膜散光度,对角膜表面形态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角膜地形图 视力 角膜表面形态
下载PDF
干眼症的角膜地形图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尹婕 黄振平 +2 位作者 杨丽萍 石尧 倪利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干眼症 角膜地形图 泪膜
下载PDF
Orbscan-II、IOL Master和Atlas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直径的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翔 庞辰久 +3 位作者 彭海鹰 戴丽娟 孟志红 鲁传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比较IOL Master、Orbscan-II和Atlas角膜地形图三种检查方法测量角膜直径的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应用IOL Master、Orbscan-II和Atlas角膜地形图对63例(126眼)患者进行角膜直径的测量,每种方法重复3次,对比分析测... 目的比较IOL Master、Orbscan-II和Atlas角膜地形图三种检查方法测量角膜直径的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应用IOL Master、Orbscan-II和Atlas角膜地形图对63例(126眼)患者进行角膜直径的测量,每种方法重复3次,对比分析测量结果。结果 Orbscan-II、IOL Master与Atlas角膜地形图的角膜直径测量结果分别为(11.50±0.31)mm、(11.95±0.34)mm、(12.08±0.37)mm,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738、0.735、0.873,变异系数分别为2.70%、2.84%、3.06%,角膜直径测量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三种方法的测量值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1)。三种方法的左右眼测量值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左右眼测量值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均为P<0.001)。结论 Orbscan-II的测量值要小于IOL Master与Atlas角膜地形图,Atlas角膜地形图的重复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直径 Orbscan—II IOL Master Atlas角膜地形图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测量工具的比较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尹奕 王艳玲 陈跃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2357-2359,共3页
近年来角膜形态测量已成为眼视光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重点分析并比较了目前常用的3种角膜地形图测量系统:Placido盘为基础的角膜地形图仪,Orbscan和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系统,三者的测量优势、局限性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Placido ORBSCAN PENTACAM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后屈光回退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陆培荣 李龙标 +2 位作者 潘承思 张济明 张晓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建立根据角膜地形图前表面曲率变化预测准分子激光术后屈光回退的一种方法。方法根据准分子激光术后 327眼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值 X与临床屈光度变化值 Y得出两者关系 Y=0. 062 7 X2+1.153 ... 目的建立根据角膜地形图前表面曲率变化预测准分子激光术后屈光回退的一种方法。方法根据准分子激光术后 327眼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值 X与临床屈光度变化值 Y得出两者关系 Y=0. 062 7 X2+1.153 4 X,随访过程中根据X算出所矫屈光度,若预矫屈光度大于0.062 7 X2+1.153 4 X+0.5,则作为屈光回退患者,与术后实际屈光回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随访观测309眼,实际屈光回退59眼,依本方法预测出口退的101眼中日后实际回退47眼,预测灵敏度79.66%,预测特异度78.40%。结论角膜地形图在准分子激光术后屈光回退的预测中有一定的意义,可作为预测屈光回退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角膜地形图 预测 屈光回退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初探AstraPro 2.2 P程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樊郑军 高原 +2 位作者 刘百臣 彭秀军 贾泽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529-530,共2页
目的:观察AstroPro-P软件应用于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接受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近视矫治手术共18眼,等值球镜-5.29±0.31D。以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裸眼视力之比作为手术有效性指... 目的:观察AstroPro-P软件应用于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接受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近视矫治手术共18眼,等值球镜-5.29±0.31D。以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裸眼视力之比作为手术有效性指标,以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有无降低为手术安全性指标。术前及术后1mo记录角膜前表面Q值。手术应用Astra-Pro2.2个性化治疗软件P程序。做手术前矫正视力与手术后裸眼视力的自身对照配对t检验。做术前和术后1mo角膜前表面Q值的自身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的有效性为1.098。无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的情况发生。角膜地形图测量手术前角膜前表面Q值平均-0.19±0.07;手术后平均为0.77±0.15。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stroPro-P治疗程序用于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虽然统计学处理无差异,但是术后的角膜地形图Q值提示角膜前表面形态仍呈长椭圆形(oblate)改变,与准分子激光常规近视治疗的结果相似,然而是否存在有数量上的差别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 角膜地形图 屈光手术 AstraPro2.2P程序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及临床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江海鹰 林意玲 吕秋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并对其疗效、安全性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方法:对60例(112眼)近视眼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按屈光度将所有病例分为3组,Ⅰ组:-1.45~-6.20D(3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并对其疗效、安全性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方法:对60例(112眼)近视眼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按屈光度将所有病例分为3组,Ⅰ组:-1.45~-6.20D(34眼),Ⅱ组:-6.45~-10.20D(53眼),Ⅲ组:-10.45~-14.00D(25眼)。检查术前和术后1wk;1,3及6mo的视力(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的改变。结果:模拟角膜计度数(simk)较术前降低,术后1wk角膜地形图平滑形占83%,其它形占17%,无中央小岛形成,切削形态随时间延长逐渐变规则。术后3mo裸眼视力≥1.0的各组分布比率是100%、96%、92%,屈光度在3mo术后基本稳定,术后并发症少。结论:LASIK手术是治疗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且可预测性好的手术方法,角膜地形图可帮助我们详细了解角膜表面的形状,预测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角膜地形图 屈光度 视力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切口的改变对中度角膜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立涛 张铁民 +5 位作者 谭小波 苏畅 苏乐琪 苏锐锋 石晶 董微丽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745-747,共3页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角膜切口的改变对术前中度角膜散光影响。方法:患者47例(59眼),根据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角膜散光为1.0~2.0D,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选择不同手术切口。A组(30眼):手术切口为常规11:00位3.0mm透明角...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角膜切口的改变对术前中度角膜散光影响。方法:患者47例(59眼),根据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角膜散光为1.0~2.0D,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选择不同手术切口。A组(30眼):手术切口为常规11:00位3.0mm透明角膜切口;B组(29眼):手术切口为角膜最陡峭子午线上的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查角膜地形图,观察术后1周,1月,3月患者的视力、角膜散光、手术源性散光及散光轴向的情况。结果:各组视力术后较术前均有大幅度提高;A组散光与术前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散光较术前大幅度减小,且小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各时间点散光轴向构成比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位于最陡峭子午线上的角膜切口可以矫正白内障术前存在的角膜中度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角膜散光 矫正
下载PDF
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LASIK术后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春明 阴正勤 +3 位作者 汪辉 任茜 文建英 罗启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517-1519,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方法对41例患儿(6~14岁)42只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眼LASIK术后1、3、6及12个月进行视力、屈... 目的分析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方法对41例患儿(6~14岁)42只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眼LASIK术后1、3、6及12个月进行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的随访。结果术后各阶段的平均裸眼远视力和平均矫正远视力都明显好于术前;模拟角膜镜度数(simulated keratoscope reading,Sim k)的等效值和球镜屈光度术后第1个月较术前分别平均减少6.50D和8.25D,术后3个月之内均表现一定的回退,在术后3~6个月仍见部分回退,在6~12个月才趋于稳定;Sim k的差值与柱镜屈光度的变化相符: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各阶段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术后恢复快、疗效可靠,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可准确显示术后角膜的形态变化:在成人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形态变化基础上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手术设计的改进和手术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屈光参 LASIK 儿童 角膜地形图 屈光度
下载PDF
SIRIUS 3D角膜地形图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岩 郑艳珍 +2 位作者 翟国光 邸玉兰 李耀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地形图的特点,为圆锥角膜的诊断提供客观可行的依据。利用角膜地形图对角膜屈光手术前患者进行严格筛选,提高手术的预测性。方法:圆锥角膜患者11眼,疑似圆锥角膜患者11眼,使用SIRIUS 3D角膜地形图仪进行检查,...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地形图的特点,为圆锥角膜的诊断提供客观可行的依据。利用角膜地形图对角膜屈光手术前患者进行严格筛选,提高手术的预测性。方法:圆锥角膜患者11眼,疑似圆锥角膜患者11眼,使用SIRIUS 3D角膜地形图仪进行检查,获取角膜前后表面地形图形态、角膜中央屈光力、角膜中央下方与上方平均屈光力之差(I-S)、表面非对称指数(SAI)。结果:圆锥角膜患者角膜最薄点多不在角膜中央,多位于第三象限圆锥的顶部,与屈光力逐渐降低的同心圆包绕。圆锥角膜患者与疑似圆锥角膜患者之间的角膜中央屈光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圆锥角膜、疑似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厚度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SIRIUS3D角膜地形图中圆锥角膜患者及疑似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前后表面最高点、及角膜最薄点三者基本吻合,符合圆锥角膜的发展趋势。其矢量图在圆锥角膜的判定中有一定的意义。结论:SIRIUS 3D角膜地形图是早期诊断圆锥角膜的有效方法,为角膜屈光术前患者的筛查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IUS 3D 圆锥角膜 角膜地形图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术对不规则散光和高阶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德禄 钟勇 +1 位作者 施维 金玉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2-525,共4页
目的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topography guided customized ablation,TOGCA)手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效果,并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不规则状态及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收集53例(106眼)曾行TOGCA手术治疗的近视及近视... 目的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topography guided customized ablation,TOGCA)手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效果,并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不规则状态及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收集53例(106眼)曾行TOGCA手术治疗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0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均行角膜地形图和波前像差图检查。并对手术前后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柱镜屈光度(cylinder,CYL)、角膜表面规则指数、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角膜陡峭轴屈光度(kera-tometer value of steep meridian,Ks)及角膜平坦轴屈光度(keratometer value of flat meridian,Kf)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CVA由术前0.10±0.01变为术后6个月1.24±0.16。大多数患者能保持BCVA水平。角膜地形图分析Ks术前为(44.68±1.35)D(42.03~48.38D),术后6个月降低至(37.67±1.89)D(33.94~40.53D);Kf术前为(43.36±1.03)D(41.15~45.82D),术后6个月降为(37.01±1.75)D(33.45~39.09D);CYL由术前(1.35±0.79)D(0.21~3.64D),术后6个月降至(0.70±0.34)D(0.27~1.62D);3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YL在术后不同的随访时间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术前为0.641±0.089(0.480~0.800),术后6个月为0.384±0.160(0.150~1.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GCA手术能显著提高UCVA,降低CYL,整体上改善角膜不规则状态,同时降低高阶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个体化切削 不规则散光 高阶像差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角膜不规则散光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丰菊 于芳蕾 +2 位作者 鲁智丽 王越秀 殷路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31-733,共3页
关键词 角膜不规则散光 角膜地形图 个体化切削 治疗效果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 引导 像差
下载PDF
翼状胬肉手术前后的角膜地形图改变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雪娇 李镜海 +1 位作者 李海英 李建桥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333-335,共3页
目的:利用角膜地形图,观察翼状胬肉对角膜表面屈光度的影响。方法:原发性翼状胬肉44例52只眼。裂隙灯显微镜下测量其水平向伸入角膜的距离(横径)及跨过角巩膜缘时的弦长(竖径);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检查记录Simk值(最陡径与最平径值、散... 目的:利用角膜地形图,观察翼状胬肉对角膜表面屈光度的影响。方法:原发性翼状胬肉44例52只眼。裂隙灯显微镜下测量其水平向伸入角膜的距离(横径)及跨过角巩膜缘时的弦长(竖径);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检查记录Simk值(最陡径与最平径值、散光值及轴向)、角膜中心屈光度和平均屈光度以及以胬肉尖部为中心的扁平区内的最小屈光度(p-屈光度);比较胬肉大小对角膜散光的影响以及各屈光度的差别,并观察胬肉术后角膜的屈光变化。结果:术前,角膜地形图显示一扁平区,位于鼻侧的水平径向上,角膜呈循规性散光,散光度与胬肉的竖径及横径呈正相关(r=0.42,P=0.038;r=0.58,P=0.002),与胬肉距中心的距离呈负相关(r=-0.68,P=0.0002);p-屈光度犤(38.67±2.44)D犦显著低于(P<0.0001)角膜平均屈光度犤(43.76±1.50)D犦、中心屈光度犤(43.98±1.48)D犦及最平径值犤(42.69±1.52)D犦。术后,原胬肉所在处角膜屈光度增高(P<0.01),角膜平均屈光度增加,散光度减小(P<0.05)。结论:胬肉到达瞳孔光学区前已影响视功能,且治疗时间可影响视功能受损程度及术后恢复程度;手术有利于角膜屈光状况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地形图 角膜 屈光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守志 张小德 +3 位作者 杨辉 吴金恩 李雪花 李继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390-1394,共5页
目的:对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比较研究。方法:近视眼共920例1815眼经随机得到913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902眼行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optimized refractive... 目的:对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比较研究。方法:近视眼共920例1815眼经随机得到913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902眼行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optimized refractive keratectomy,ORK)。(设备采用德国视明公司生产的第8代爱丽丝准分子激光治疗机(含有ORK治疗系统),意大利生产的角膜地形图检查仪(含有ORK检查软件系统),美国生产的CSV—1000HGT(halogen glare test)视觉对比敏感仪,法国生产的Moria—M2自动旋切式显微角膜板层刀。在医学五分验光法获取相关屈光数据后,将准分子激光治疗机检测能量数据,在角膜地形图检查仪上按设备要求输入相关的信息材料而获得该眼的数据资料,经3.5的软盘再次输入准分子激光治疗机系统,按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进行手术。结果:ORK手术预测性更好,手术后视力稳定,波动范围小,自觉无夜间眩光,视觉质量好,对比敏感度优于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更接近手术设计。结论:对于矫正近视眼应用ORK技术明显优于LASIK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分子激光原位 角膜磨镶术 视力 像差 角膜地形图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3.0mm角膜切口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陆士恒 张忆 吕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70-1171,共2页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下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患者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在角膜最大曲率子午线上做3.0mm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术前散光度数≤1.0D的144例156眼术前、术后3mo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手...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下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患者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在角膜最大曲率子午线上做3.0mm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术前散光度数≤1.0D的144例156眼术前、术后3mo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散光的变化。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0mm角膜透明手术切口的术源性散光为0.77±0.53D。患者手术前后的散光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变化具有相关性(r=-0.69,P<0.01)。术前角膜散光≤0.25D者术后散光增大,其余组术后散光变小。结论:利用角膜地形图定位手术切口位置,可以改变超声乳化术后的角膜散光。对于散光范围在0.37~1.0D的患者更适合3.0mm的透明角膜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 散光
下载PDF
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角膜地形图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磊 钟元元 沈政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275-277,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特点。方法:分别行3.5mm透明角膜切口和6.0mm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24眼和20眼,用角膜地形图仪对术前术后的角膜形态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wk的角膜散光较术前均有... 目的:研究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特点。方法:分别行3.5mm透明角膜切口和6.0mm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24眼和20眼,用角膜地形图仪对术前术后的角膜形态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wk的角膜散光较术前均有显著差异,角膜组于术后1mo起无显著差异,巩膜组于术后3mo时方无显著差异。术后1mo巩膜组的角膜散光明显大于角膜组。术后1wk巩膜组的SRI明显高于角膜组,SAI则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1wkSAI、SRI均高于术前,至术后3mo则与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组术后角膜形态改变较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口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角膜地形图 角膜散光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仪中Placido盘及投射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隋成华 沃圣杰 +2 位作者 徐丹阳 高楠 张玉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3-610,共8页
为了实现检测角膜的表面形貌,设计了基于Placido盘的角膜地形图仪投射照明系统。首先,根据人眼的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CCD元件光谱响应曲线以及仪器对面光源照度与发光均匀性的要求,进行了LED背光源设计。其次,根据角膜地形图仪检测原理... 为了实现检测角膜的表面形貌,设计了基于Placido盘的角膜地形图仪投射照明系统。首先,根据人眼的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CCD元件光谱响应曲线以及仪器对面光源照度与发光均匀性的要求,进行了LED背光源设计。其次,根据角膜地形图仪检测原理,比较了球形和椭球形Placido盘的利弊,在背光源照明下分析了这两种面型Placido盘的光照情况。分析显示,椭球形Placido盘的最大辐照度优于球形盘。采用反向逆推法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求解确定了盘上黑白条纹环的分布。最后,根据上述设计参数进行了Placido盘加工,搭建了投影照明实验装置,并利用标准模型眼对所获得的投射照明系统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主波长为625nm的AlGalnP红色LED面光源照明的情况下,采用所设计的24环椭球型Placido盘成像到CCD上的黑白条纹环满足等间隔均匀分布的要求,检测精度可达到0.05m^(-1),较好地满足了角膜地形图仪对投射照明系统的高对比度、高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投射照明系统 Placido盘 LED背光源
下载PDF
共焦显微镜与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在角膜厚度测量中的差异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丽辉 刘祖国 +4 位作者 陈家祺 陈龙山 肖启国 张梅 蒋爱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407-408,共2页
关键词 共焦显微镜 角膜地形图 角膜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