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β2-DC对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闫峰 蔡莉 +2 位作者 惠延年 王雨生 孟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346-349,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TGFβ2-DC对于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PBS或已摄取供体抗原的自体TGFβ2-DC经小鼠尾静脉注射7d后,建立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模型,临床观察两组植片混浊程度等情况,比较植片存活时间。结果:TGF... 目的:观察自体TGFβ2-DC对于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PBS或已摄取供体抗原的自体TGFβ2-DC经小鼠尾静脉注射7d后,建立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模型,临床观察两组植片混浊程度等情况,比较植片存活时间。结果:TGFβ2-DC注射后,植片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的时间延迟,植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BS组及TGFβ2-DC尾静脉组植片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7.8±3.01d和37.6±1.65d(P<0.01)。结论:摄取供体抗原的不成熟自体DC可以诱导受体获得供体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使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延迟,植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转化 生长因子-β2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闫峰 蔡莉 +2 位作者 黄振平 丁莉莉 惠延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对于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28+及CD4+CTLA-4+ T细胞的表达。PBS或自体iDC... 目的观察自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对于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28+及CD4+CTLA-4+ T细胞的表达。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进行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临床观察两组植片的存活时间。结果iDC注射后,脾脏中CD4+CD28+ T细胞的比例下降(P<0.01),而CD4+CTLA-4+ 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iDC经尾静脉注射后明显延长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片的存活时间(P<0.01)。结论iDC可诱导CD80/CD86-CTLA-4抑制型共刺激信号替代CD80/CD86-CD28信号通路,从而阻断协同刺激信号的传递及T细胞的活化,对于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分子-4 CD28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菊花决明散加减防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作用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马东丽 潘志强 接英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防治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总结了菊花决明散加减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24眼的临床情况,并进行了小样本的实验研究。结果临床患者用药7~14天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混浊和水肿得到不同程度改善;预实验结... 目的观察中药防治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总结了菊花决明散加减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24眼的临床情况,并进行了小样本的实验研究。结果临床患者用药7~14天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混浊和水肿得到不同程度改善;预实验结果证实中药组大鼠角膜移植后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复方菊花决明散具有缓解对角膜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决明散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下载PDF
角膜内树突状细胞及其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卢建民 宋秀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90-1093,共4页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成熟树突状细胞可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则会诱导机体免疫耐受。最近研究表明,角膜中央区内的树突状细胞完全处于未成熟状态,而角膜周边区内的树突状细胞则大多处于...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成熟树突状细胞可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则会诱导机体免疫耐受。最近研究表明,角膜中央区内的树突状细胞完全处于未成熟状态,而角膜周边区内的树突状细胞则大多处于成熟状态;树突状细胞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角膜内的树突状细胞以及其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角膜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下载PDF
FK506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应用防治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钫 邢怡桥 杨燕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皮质类固醇激素 FK506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局部应用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防治 显微手术技术 高危角膜移植 2003年 2001年 PKP 滴眼液 排斥
下载PDF
局部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佳 张冰洁 +2 位作者 王立娜 王丹 郝继龙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81-1782,共2页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全身应用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穿透性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手术 免疫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联合中药熏眼治疗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丽娟 陈婷 +1 位作者 刘礼婷 卢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11-314,共4页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联合中药熏眼对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者150例(150只眼),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眼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以症状及体征评分、...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联合中药熏眼对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者150例(150只眼),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眼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以症状及体征评分、治愈者治愈时间以及临床疗效为指标,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1.基本情况:至观察结束时,试验组脱落4例,完成随访75例,对照组脱落4例,完成随访67例,两组性别及分型构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试验组治愈49例,好转23例,无效3例,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29例,好转29例,无效9例,有效率87%。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070,P=0.040),其中对上皮型的疗效优于其他分型。3.治愈时间:试验组治愈眼的治愈时间(19.1±5.3)d,对照组治愈时间(21.2±5.4)d。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提示试验组的治愈时间更短(log rank检验χ~2=17.1,P<0.001)。4.症状与体征评分: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试验组角膜混浊度、角膜水肿程度以及眼部刺激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角膜新生血管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眼治疗角膜移植后排斥反应有较好疗效,相对常规西药治疗,在缩短治愈时间,减轻角膜水肿、混浊及刺激症状方面有优势,且对上皮型的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熏眼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下载PDF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及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祖国 邹文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6年第5期277-280,共4页
角膜盲人在我国约有200~300万,已经成为第二大致盲原因,角膜移植是这部分患者复明的唯一手段。角膜移植术是目前器官和组织移植成功率最高的手术,但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仍是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我国目前每年开展约5000例角膜移植... 角膜盲人在我国约有200~300万,已经成为第二大致盲原因,角膜移植是这部分患者复明的唯一手段。角膜移植术是目前器官和组织移植成功率最高的手术,但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仍是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我国目前每年开展约5000例角膜移植手术。大样本量、前瞻性的研究显示,角膜移植后10年排斥反应发生1次的累积发生率为20%,而严重感染、化学伤等高危角膜移植患者,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高达60%~90%,因此减少因免疫排斥反应导致的再次致盲是摆在我国广大从事角膜移植的眼科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刻地理解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则给予规范的免疫排斥治疗并加强随诊,对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排斥治疗 生机 免疫排斥反应 累积发生率 角膜移植手术 高危角膜移植 致盲原因
下载PDF
CD80与CD86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余洪华 陆晓和 +1 位作者 姚建兵 彭小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角膜移植术后C D80、C D86的表达,了解协同刺激分子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机将F344大鼠5只及Lou大鼠25只分为同种异体移植组和同基因移植对照组,同种... 目的:探讨角膜移植术后C D80、C D86的表达,了解协同刺激分子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机将F344大鼠5只及Lou大鼠25只分为同种异体移植组和同基因移植对照组,同种异体组采用F344大鼠5只为供体,Lou大鼠10只为受体,对照组采用Lou大鼠5只作为供体和Lou大鼠10只作为受体。连续观察12d,进行临床及病理学观察。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角膜细胞在移植术后C D80、C D86的表达。结果:同种异型移植组术后角膜细胞C D80、C D86的表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与临床及病理学观察结果相一致。结论:协同刺激分子C D80、C D86参与了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增加从而活化局部T细胞的功能,使免疫排斥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CD86 CD80 实验研究 协同刺激分子 移植术后 同种异体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角膜细胞 病理学观察 对照组 发病机制 基因移植 连续观察 技术检测 流式细胞 同种异型 观察结果 分子表达 大鼠 步研究 显著性
下载PDF
老年患者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3-553,共1页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念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第9期1074-1077,共4页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是角膜病致盲患者复明的终末治疗手段,但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尤其在高危角膜移植(新生血管、多次角膜移植及活动性炎症)免疫排斥反应高达50%以上。因此,预防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是角膜移...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是角膜病致盲患者复明的终末治疗手段,但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是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尤其在高危角膜移植(新生血管、多次角膜移植及活动性炎症)免疫排斥反应高达50%以上。因此,预防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是角膜移植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制,对目前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等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角膜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 防治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术后免疫排斥反应 高危角膜移植 活动性炎症
下载PDF
中药治疗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解孝锋 毕宏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20-122,共3页
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仍是眼科急需解决的问题,中药治疗该类疾病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对近几年来中药治疗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作一综述,并对中药治疗角膜移植反应的存在问题和展望进行评述。
关键词 中药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大剂量甲强龙治疗重症角膜移植排斥反应1例
13
作者 王斌 洪朝阳 《浙江实用医学》 2005年第6期434-435,共2页
关键词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前治疗 大剂量 重症 甲强龙 皮质激素疗法 皮质激素治疗 典型病例报道 角膜移植术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及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梦 刘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664-666,共3页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多年来一直是困扰角膜移植患者复明的首要问题,目前许多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有望成为治疗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有效药物。本文主要对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临床类型,发生的机制以及治疗移植排斥反应...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多年来一直是困扰角膜移植患者复明的首要问题,目前许多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有望成为治疗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有效药物。本文主要对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临床类型,发生的机制以及治疗移植排斥反应药物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临床类型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细胞因子参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小波 潘志强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细胞因子参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调控过程存在一种Th1/Th2学说,大量研究依据该学说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参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调控机制,以及其在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本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角膜移植 免疫调控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T淋巴细胞因子 调控 TH1/TH2 治疗方 学说
下载PDF
受体血清保存植片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杨丽红 王玉清 刘远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2年第1期27-27,共1页
目的和方法:通过建立兔穿透性角膜移植(PKP)模型,对在受体血清和Hanks 液分别进行24h和72h保存后的兔角膜植片 PKP术后的排斥反应指数(RI)进行比较,对受体血清保存的植片能否减轻排斥反应作出初步的评价。... 目的和方法:通过建立兔穿透性角膜移植(PKP)模型,对在受体血清和Hanks 液分别进行24h和72h保存后的兔角膜植片 PKP术后的排斥反应指数(RI)进行比较,对受体血清保存的植片能否减轻排斥反应作出初步的评价。结果:72h保存组的RI明显低于其余3组,而血清和Hanks液两组之间保存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支持植片保存液24h以上保存比24h以内者排斥反应发生率低的假说;不支持受体血清保存植片能较其它保存方法减少PKP术后排斥反应率的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保存 受体血清 角膜免疫排斥反应 角膜移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二十碳五烯酸眼表用药对大鼠角膜不良反应的研究
17
作者 包永琴 马景学 +3 位作者 杨洁 王淑芬 董白霞 闫雪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6-987,共2页
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角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和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是一种核转录因子K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 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角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和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是一种核转录因子K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抑制剂,有降低NF—κB表达进而降低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IL-6表达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碳五烯酸 角膜新生血管 不良反应 眼表用药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白细胞介素-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创伤性眼角膜缺损的角膜移植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游向东 张敬雷 +2 位作者 辜智强 林静娜 林丽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2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眼角膜缺损的角膜移植治疗的效果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同种异体角膜对创伤性眼角膜缺损进行角膜移植,采用10-0显微尼龙细线进行严密间断或连续缝合,观察其术后透明度、角膜排斥反应、视力、眼压等指标。结果术后植片... 目的探讨创伤性眼角膜缺损的角膜移植治疗的效果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同种异体角膜对创伤性眼角膜缺损进行角膜移植,采用10-0显微尼龙细线进行严密间断或连续缝合,观察其术后透明度、角膜排斥反应、视力、眼压等指标。结果术后植片存活良好、前房形成良好;24例中,有6例产生角膜排斥反应,6例眼压升高,5例产生新生血管。24例视力均提高,均有不同程度散光。结论创伤性眼角膜缺损采用角膜移植是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术中要仔细严密缝合,术后影响视力的危险因素是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新生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角膜缺损 角膜移植 角膜排斥反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建立过程中的技术特征(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惠民 胡燕华 +1 位作者 赵巍 王启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249-251,F0003,共4页
背景:大鼠角膜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与人类角膜相似。早期实验证实大鼠作为穿透性角膜移植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且移植手术难度比小鼠低。目的: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分析模型制作中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探讨... 背景:大鼠角膜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与人类角膜相似。早期实验证实大鼠作为穿透性角膜移植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且移植手术难度比小鼠低。目的: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分析模型制作中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探讨提高大鼠角膜移植模型成功率的方法。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眼科。材料:实验于2004-03/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眼科完成。选取远交系两月龄Wistar雌性大鼠7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38只/组,无眼部疾病,清洁级,体质量180~200g,右眼作为受体;SD雌性大鼠38只,双眼作为供体。全部动物均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采用中心穿透性原位角膜移植术,均选择Wistar大鼠右眼建立模型。术前10min用美多丽滴眼两次,将右眼瞳孔充分扩大,达到4.0mm。按体质量3.0mL/kg水合氯醛腹腔注射全麻,体积分数0.1地卡因滴眼液术前5min点眼两次。大鼠头部常规消毒,保持鼠眼处于水平位置,保持大鼠呼吸道通畅。用有齿眼科镊夹持大鼠术眼后部,固定术眼使其处于半脱位状态。以3.5mm直径环钻钻取SD大鼠双眼角膜作为植片,内皮面向上放入培养皿中,用质量浓度20g/L甲基纤维素覆盖备用。以3.0mm直径环钻钻取Wistar大鼠右眼角膜作为植孔,立即将植片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于Wistar大鼠右眼植孔,实验组角膜移植缝合8针,对照组角膜移植缝合6针。术后滴氧氟沙星眼药水,胶带粘贴术眼。观察角膜排斥反应,以混浊、水肿及新生血管3项指标进行评分,3项评分之和为当日排斥反应指数。当日排斥反应指数≥5或角膜浑浊达到3级时,视为排斥反应发生。运用χ2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大鼠角膜移植后并发症发生比较。②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及角膜排斥反应。结果:作为受体的76只Wistar大鼠中途脱落5只,其中实验组术后意外死亡1只,对照组术后意外死亡2只,互相撕咬伤及术眼角膜2只,淘汰后均及时补充,进入结果分析数量保持76只。①角膜移植后并发症发生比较:实验组虹膜前粘连且瞳孔不圆、伤口闭合欠佳且前房不形成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4,14只,P=0.007;2,9只,P=0.047)。②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及角膜排斥反应:实验组和对照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基本接近犤(8.9±2.3),(8.6±2.3)d,P>0.05犦;角膜移植术后16d,两组全部发生排斥反应,排斥反应发生率100%。结论:在保留缝线、不加干预的情况下,大鼠角膜移植与人类角膜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相似。实验结果说明,大鼠3.5mm植片对3.0mm植孔的角膜移植缝合8针,可以减低大鼠角膜移植的并发症,使其成为理想的角膜移植动物模型。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良好的手术器械,以及充分散大的瞳孔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大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术 穿透性 移植物排斥 模型 动物 穿透性角膜移植 SD雌性大鼠 移植模型 Wistar大鼠 角膜排斥反应 随机对照实验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下载PDF
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41例围手术期护理
20
作者 卞红梅 张宝英 王云 《齐鲁护理杂志》 2005年第9X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 真菌性角膜溃疡 穿透性角膜移植 球结膜下注射 角膜白斑 眼球摘除术 移植片 前房积脓 角膜排斥反应 术后病情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