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淋巴管生成的内源性调控因素及新生淋巴管相关眼表疾病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子然 李柯然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9-243,共5页
正常角膜无血管和淋巴管。角膜感染、化学烧伤、移植排斥反应等病理性刺激可破坏促淋巴管生成因素与抗淋巴管生成因素间的平衡,致使淋巴管从角膜缘向角膜中央延伸。角膜新生淋巴管的形成与多种调控因素及细胞信号通路密切相关,深入研究... 正常角膜无血管和淋巴管。角膜感染、化学烧伤、移植排斥反应等病理性刺激可破坏促淋巴管生成因素与抗淋巴管生成因素间的平衡,致使淋巴管从角膜缘向角膜中央延伸。角膜新生淋巴管的形成与多种调控因素及细胞信号通路密切相关,深入研究并阐明角膜淋巴管生成的机制将为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炎症性疾病、干眼症和肿瘤转移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开辟新的方向。本文综述了角膜淋巴管生成的内源性调控因素及新生淋巴管相关眼表疾病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角膜新生淋巴管 内源性调控因素 眼表疾病
下载PDF
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的抑制和对同种移植物存活的促进作用研究
2
作者 方廷兵 严浩 +2 位作者 徐志蓉 冯梅 王增智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研究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的抑制效果和同种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移植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移植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目的:研究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的抑制效果和同种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移植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移植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制作小鼠角膜移植模型,术后分别通过腹腔注射,正常组和移植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使用单克隆抗VEGF-C抗体阻断VEGF-C,在术后第3,7,10,14d分别取材,角膜淋巴管显像特征性使用全组织包埋免疫荧光法,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通过裂隙灯检查并进行排斥反应评分(RI),另外VEGF-C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和即时PCR来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角膜无新生淋巴管;其余两组小鼠移植后有新生淋巴管从角膜缘发出,淋巴管计数(LVC)在第14d达峰值,移植组的淋巴管计数高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有少量VEGF-C表达,移植对照组VEGF-C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且在第14d达峰值(P<0.05);与移植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VEGF-C表达降低(P<0.05),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VEGF-C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通过裂隙灯观察角膜通透性,分别计数不同组的小鼠移植存活量来评价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同种移植物存活的影响。结论: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显著增强同种移植物存活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角膜淋巴管
下载PDF
球结膜下注射康柏西普对兔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孝霞 李旌 辜臻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1-588,共8页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对兔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CNV)、新生淋巴管生成的作用。方法:44只2~3 kg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柏西普注射组9只、雷珠单抗注射组9只、生理盐水对照组9只、模型对照组9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以...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对兔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CNV)、新生淋巴管生成的作用。方法:44只2~3 kg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柏西普注射组9只、雷珠单抗注射组9只、生理盐水对照组9只、模型对照组9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以左眼为实验眼,采用碱烧伤方法制作炎症性CNV动物模型,直径8 mm的滤纸片浸润1 mol/L NaOH,放至角膜中央烧灼30 s。造模后第1天,康柏西普注射组球结膜下注射康柏西普0.1 ml/1 mg,雷珠单抗注射组同法注射雷珠单抗0.1 ml/1 mg,生理盐水对照组同法注射0.1 ml质量分数0.9%NaCl溶液,模型对照组碱烧伤后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对照组不行碱烧伤和球结膜下注射药物处理。分别于造模后第4、7、14和21天计算CNV面积,每组耳缘静脉空气栓塞处死一定数量动物,抽取房水,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取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含量。结果:造模后第4天,康柏西普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新生血管芽长入角膜边缘,角膜水肿减轻;第7天,康柏西普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新生血管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稀疏。造模后第4天可见各造模组角膜上皮细胞增多,上皮层存在空泡,基质内大量炎性细胞,上皮层下可见小的血管腔。造模后第7天,新生血管浸润浅层基质,基质内有大量炎性细胞。造模后第14天,康柏西普注射组CNV面积为(15.20±9.16)mm^2,小于雷珠单抗注射组的(28.21±5.17)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注射组VEGF质量浓度为(7.75±6.56)pg/ml,低于雷珠单抗注射组的(16.98±2.1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角膜组织无淋巴管生长,无LYVE-1阳性细胞。造模后第4天,康柏西普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角膜组织中出现新生淋巴管,与新生血管平行生长。造模后第7天,康柏西普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角膜新生淋巴管计数分别为(4.33±0.58)个和(4.67±0.58)个,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10.67±0.58)个和模型对照组的(12.33±0.58)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碱烧伤后早期球结膜下注射康柏西普能有效抑制CNV、新生淋巴管,其抑制作用可能与降低VEGF的质量浓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角膜新生淋巴管 康柏西普 雷珠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新生淋巴管与角膜移植排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麦洁英 唐先玲 刘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168-2171,共4页
角膜新生淋巴管构成了角膜免疫反应的传入弧,在免疫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新生淋巴管的出现破坏了免疫机制使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升高。随着淋巴管内皮标记物的相继出现和对淋巴管生成因子的研究深入,众多学者对角膜淋巴管... 角膜新生淋巴管构成了角膜免疫反应的传入弧,在免疫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新生淋巴管的出现破坏了免疫机制使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升高。随着淋巴管内皮标记物的相继出现和对淋巴管生成因子的研究深入,众多学者对角膜淋巴管在角膜免疫排斥反应机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抑制新生淋巴管提高植片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淋巴管 角膜移植排斥 免疫赦免
下载PDF
角膜新生淋巴管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法 刘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2-854,共3页
角膜新生淋巴管作为角膜免疫反应的传入弧,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角膜新生淋巴管与角膜新生血管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他们共同破坏了角膜的免疫赦免机制.因此,深入研究角膜新生淋巴管的作用机制,探讨相关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是... 角膜新生淋巴管作为角膜免疫反应的传入弧,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角膜新生淋巴管与角膜新生血管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他们共同破坏了角膜的免疫赦免机制.因此,深入研究角膜新生淋巴管的作用机制,探讨相关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角膜新生淋巴管与感染、角膜移植术后的并发症、干眼、翼状胬肉等疾病的关系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淋巴管 干眼 角膜移植 翼状胬肉
下载PDF
贝伐单抗抑制缝线诱导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及淋巴管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剑超 穆廷魁 +3 位作者 胡笳 刘子瑶 姚亮 秦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84-92,共9页
目的 观察角膜缝线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和新生淋巴管生成情况及贝伐单抗(bevacizumab)结膜下注射对其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55只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3只大鼠6只眼,不缝线),生理盐水组(26只大鼠26只眼,角膜缝线后结膜下注射生理盐... 目的 观察角膜缝线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和新生淋巴管生成情况及贝伐单抗(bevacizumab)结膜下注射对其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55只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3只大鼠6只眼,不缝线),生理盐水组(26只大鼠26只眼,角膜缝线后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0.05 ml)及贝伐单抗组(26只大鼠26只眼,角膜缝线后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0.05 ml)。分别于术后第4,7,10,14天测量术眼角膜新生血管面积,HE染色检测角膜炎症反应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及CD31蛋白表达,电镜观察角膜新生血管及淋巴管形成情况。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贝伐单抗组术后角膜新生血管面积明显较小(P<0.05)。大鼠角膜缝线后VEGF-C及CD31蛋白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intergral optical density,IOD),贝伐单抗组较生理盐水组降低(P<0.01);大鼠角膜缝线后VEGF-C及CD31蛋白表达的IOD值在术后14 d时,贝伐单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贝伐单抗组角膜新生血管及淋巴管出现较晚,淋巴管密度较低。结论 贝伐单抗能够减少大鼠角膜缝线后早期新生血管及淋巴管形成,其抑制淋巴管形成的机制可能是阻断VEGF-C/VEGFR-3信号传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角膜缝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角膜新生血管 角膜新生淋巴管
下载PDF
新生淋巴管与干眼症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晓云 苏文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58-0160,共3页
角膜新生淋巴管是无色透明的,既往认为角膜无淋巴管生成,但是随着研究的进展,发现角膜可有淋巴管生成,也存在于眼部的不同位置。目前,干眼症在人群中十分流行,病情严重时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淋巴... 角膜新生淋巴管是无色透明的,既往认为角膜无淋巴管生成,但是随着研究的进展,发现角膜可有淋巴管生成,也存在于眼部的不同位置。目前,干眼症在人群中十分流行,病情严重时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淋巴管生长与干眼症及多种眼部疾病密切相关。在不同疾病及疾病的不同过程,淋巴管的生长是不一样的。本综述的目的是讨论角膜淋巴管与干眼症的发生及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当前及未来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角膜新生淋巴管 干眼症 治疗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生成中效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孝霞 辜臻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6期558-562,共5页
正常角膜无血管组织,以维持角膜的透明性。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是角膜化学损伤、角膜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导致的一个难治性眼表并发症。角膜新生淋巴管与新生血管平行生长,已证实新生淋巴管是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 正常角膜无血管组织,以维持角膜的透明性。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是角膜化学损伤、角膜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导致的一个难治性眼表并发症。角膜新生淋巴管与新生血管平行生长,已证实新生淋巴管是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眼表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角膜新生淋巴管的形成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在角膜新生血管、新生淋巴管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也成为治疗的主要靶点,现就目前发现的细胞因子在角膜新生血管、新生淋巴管发生以及治疗中的作用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角膜新生淋巴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趋化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原文传递
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与房水中VEGF-A和VEGF-C表达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玲 周善璧 +2 位作者 杨洋 唐德荣 薛晓燕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房水中VEGF-A和VEGF-C表达量与角膜新生血管和角膜新生淋巴管数变化规律,为角膜病患者选择合适的角膜移植手术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2011年4至10月期间因角膜病变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行穿透性角膜... 目的探讨房水中VEGF-A和VEGF-C表达量与角膜新生血管和角膜新生淋巴管数变化规律,为角膜病患者选择合适的角膜移植手术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2011年4至10月期间因角膜病变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患者10例(10只眼)。采用管腔内皮非特异受体CD31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LYVE-1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检测角膜新生血管数目(Blood vessels counting,BVC)和角膜新生淋巴管的数目(Lymphatic vessels counting,LVC)。将10个实验组样本和10个对照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房水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对比试验,测出房水中VEGF-A和VEGF-C的表达量。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0例实验组角膜都有新生血管,4例既有新生血管又有新生淋巴管。实验组和对照组房水中VEGF-A和VEGF-C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新生血管、新生淋巴管与其房水的VEGF-A和VEGF-C的表达量有明显的关系。结论角膜病变后有角膜新生血管和新生淋巴管的患者,其房水中的VEGF-A和VEGF-C的表达量明显增高,且VEGF-A和角膜新生血管的数量呈正相关,VEGF-C和角膜新生淋巴管的数量也呈正相关,说明通过房水中VEGF-A和VEGF-C的检测可推知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角膜新生淋巴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