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血清点眼对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持续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评估
1
作者 王文莹 冯珺 +3 位作者 邓世靖 李上 张阳 接英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1,共9页
目的评估自制自体血清滴眼液对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NK)持续角膜上皮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诊断为NK导致的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20例20眼,按照病变严... 目的评估自制自体血清滴眼液对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NK)持续角膜上皮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诊断为NK导致的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20例20眼,按照病变严重程度将患眼分级,采用自制自体血清滴眼液为主的综合治疗,记录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采用角膜荧光素染色法标记缺损的直径和面积,10倍裂隙灯显微镜下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8周角膜缺损直径和面积变化;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定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1、2、4、12和24周LogMAR视力改变;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Cochet-Bonnet角膜知觉计分别检查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周角膜神经纤维分布变化及角膜知觉丝线长度。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基线角膜缺损特征对上皮愈合时间的影响。结果治疗前角膜缺损范围直径为5.00(4.00,5.75)mm,缺损面积为15.50(12.00,20.00)mm2。伴角膜基质水肿者占45%(9/20),伴内皮皱褶者占35%(7/20)。除1例糖尿病伴葡萄膜炎患者治疗前角膜溃疡面积较大(8 mm×6 mm),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2周效果不明显,联合角膜清创+羊膜移植手术覆盖缺损之后继续用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外,其余19例均以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为主,20例患者全部治愈。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前时程为2周~3个月,平均(39.55±25.34)d。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12~42 d,平均(19.68±9.25)d。自体血清滴眼液使用前后各时间点角膜缺损面积和直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130、28.265,均P<0.001),其中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和直径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体血清点眼前后不同时间点LogMAR视力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29,P<0.001),其中自体血清点眼1、2、4、12和24周患眼LogMAR视力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体血清滴眼液使用前后各时间点角膜知觉丝线长度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95,P<0.001),其中自体血清点眼4、12和24周角膜知觉丝线长度均长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角膜缺损严重程度分级对愈合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β=10.55,P=0.032),角膜缺损直径和角膜缺损面积对愈合时间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β=-2.02,P=0.501;β=0.49,P=0.199)。结论以自体血清滴眼液为主的治疗对NK导致的顽固角膜缺损安全有效。停止血清治疗后个别患者角膜缺损复发,再次使用后仍有效。疑难病例可联合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自体血清 角膜知觉
下载PDF
李全智辨治青光眼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思路及经验
2
作者 李蓉 卜倩 +2 位作者 李婧 董承新 李全智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8期747-750,765,共5页
文章主要总结李全智治疗青光眼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思路及经验。李全智根据审证求因,溯本求源,明确病机的总体思路,将青光眼大泡性角膜病变分为郁热犯目,黑睛生泡证;余火未尽,黑睛生泡证;血虚失养,黑睛生泡证三种证候。郁热上犯,内郁不宣,... 文章主要总结李全智治疗青光眼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思路及经验。李全智根据审证求因,溯本求源,明确病机的总体思路,将青光眼大泡性角膜病变分为郁热犯目,黑睛生泡证;余火未尽,黑睛生泡证;血虚失养,黑睛生泡证三种证候。郁热上犯,内郁不宣,宜清热散邪,通腑明目,以升降散为主方加减;余火未尽,黑睛生泡,宜清肝息风,消泡明目,用沈氏息风汤加减;血虚失养,病情迁延,宜滋养营血,止痛消泡,用托里定痛汤加减。临证灵活施治,疗效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大泡性角膜病变 辨治思路 经验
下载PDF
基于生物结构成像的眼前段OCT分析仪器在角膜病变诊断的应用
3
作者 徐思琪 王林农 《微型电脑应用》 2023年第6期125-128,共4页
研究对象男女各16例,分析年龄分布后分组,实验组用眼前段OCT分析仪器来及进行角膜生物成像;对照组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进行角膜生物成像,后由两名专业医生根据影像对角膜是病变给出判断,分析两种生物成像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三次不... 研究对象男女各16例,分析年龄分布后分组,实验组用眼前段OCT分析仪器来及进行角膜生物成像;对照组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进行角膜生物成像,后由两名专业医生根据影像对角膜是病变给出判断,分析两种生物成像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三次不同的TP、FN值,男患者三次TP值分别为15、14、15,女患者三次TP值分别为15、15、14;男患者三次FN值分别为1、2、1,女患者三次FN值分别为1、1、2。男患者三次TP值分别12、12、13,女患者三次TP值分别为11、14、12;男患者三次FN值分别为4、4、3,女患者三次FN值分别为5、2、4。实验组准确率91.67%,对照组准确率77.08%,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角膜病变
下载PDF
羊膜移植术在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东卿 孙秉基 +1 位作者 罗翠平 董珺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术(AMT)在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K)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伴有明显眼痛且视功能较差的 BK11例(11只眼)。其中无晶状体 BK 5例,人工晶状体 BK 4例,其他原因所致 BK 2例,采用 AMT进...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术(AMT)在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K)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伴有明显眼痛且视功能较差的 BK11例(11只眼)。其中无晶状体 BK 5例,人工晶状体 BK 4例,其他原因所致 BK 2例,采用 AMT进行治疗。术后裂隙灯及荧光素染色检查,平均随访16周。结果.11例中9例术后当天眼痛消失,2例3天后消失。7例出现暂时性的角膜上皮缺损,3周内全部愈合,羊膜植片完整8例,不完全融解3例。除1例出现周边角膜上皮性水泡外,均未发现BK复发。全部病人无新生血管及翼状胬肉发生。结论 AMT可有效地改善基质层微环境,重建角膜表面,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防止BK复发,是治疗BK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移植 大泡性角膜病变 AMT 疗效 角膜病变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丝状角膜病变原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陆琳娜 周丹虹 张志强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术后发生丝状角膜病变的病因。方法对439例869眼的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术前根据泪膜破裂时间(the tearfilm break-up time ,BUT)分为两组,A组BUT为5—1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术后发生丝状角膜病变的病因。方法对439例869眼的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术前根据泪膜破裂时间(the tearfilm break-up time ,BUT)分为两组,A组BUT为5—10s共187例370眼,B组BUT≥10s共252例499眼。结果术后两组均有丝状角膜病变的发生,A组中有10例14眼,双眼发病4例,占3.7%。BUT≥10s组中有2例,无双眼发病者,占0.4%。结论A组发病率明显高于B组,说明泪膜和丝状角膜病变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角膜病变/病因学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副作用 丝状角膜病变/治疗
下载PDF
全角膜移植术治疗严重全角膜病变的探讨
6
作者 高建华 杨丽霞 郑金树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 评价带环形板层巩膜瓣的全角膜移植术治疗严重全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们对用药无法控制的严重全角膜病变 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其中化脓性角膜溃疡 8例 ,大泡性角膜病变伴全角膜白斑 1例。观察术后视力、植片及并发症。结... 目的 评价带环形板层巩膜瓣的全角膜移植术治疗严重全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们对用药无法控制的严重全角膜病变 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其中化脓性角膜溃疡 8例 ,大泡性角膜病变伴全角膜白斑 1例。观察术后视力、植片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 1~ 2 3月 ,9例视力均有提高 ,8例植片透明 ,1例植片半透明。 5例术后 3~ 4月出现角膜新生血管。结论 全角膜移植术是治疗严重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不但能挽救眼球而且能恢复一定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术 治疗 严重全角膜病变 角膜移植 角膜病变
下载PDF
角膜层间冷冻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冯晓津 梁轩伟 +4 位作者 李瑞庄 严灿荣 宋洪妮 郑彪 王少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941-943,共3页
目的探讨角膜层间冷冻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角膜的层间分离并进行层间冷冻后再行羊膜移植术。结果所治病例角膜愈合良好,眼部症状减轻或消失,无不良反应。随访6~24mo,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角膜层间冷冻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角膜的层间分离并进行层间冷冻后再行羊膜移植术。结果所治病例角膜愈合良好,眼部症状减轻或消失,无不良反应。随访6~24mo,临床疗效稳定。结论角膜层间冷冻联合羊膜移植术能缓解大泡性角膜病变症状。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大泡性角膜病变 羊膜移植术 联合 冷冻 临床研究 眼部症状
下载PDF
自体板层角膜转位联合层间烧灼及羊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美丽 史伟云 +2 位作者 李素霞 高华 高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板层角膜转位联合层间烧灼及羊膜移植术在大泡性角膜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6例(6眼),均有明显刺痛、流泪症状,其中白内障术后3例;白内障术后继发青光眼1例;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1例;角膜异物取... 目的探讨自体板层角膜转位联合层间烧灼及羊膜移植术在大泡性角膜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6例(6眼),均有明显刺痛、流泪症状,其中白内障术后3例;白内障术后继发青光眼1例;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1例;角膜异物取出术后1例。6例患者均行自体板层角膜转位联合层间烧灼及羊膜移植术治疗。结果6例患者术后眼痛等刺激症状基本消失,角膜上皮完整,随访3~12个月均未发现大泡性角膜病变复发及并发症出现,视力有轻度提高。结论自体板层角膜转位联合层间烧灼及羊膜移植术可有效缓解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症状,是解除视功能不佳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泡性角膜病变 羊膜移植术 层间烧灼 自体板层角膜转位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赵长霖 薛春燕 +2 位作者 徐欢欢 朱小敏 黄振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35-338,共4页
目的:评估飞秒激光辅助的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3/2014-02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15例16眼,其中男7例7眼,女8例9眼,平均年龄66.3±18.4岁,采用飞秒... 目的:评估飞秒激光辅助的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3/2014-02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15例16眼,其中男7例7眼,女8例9眼,平均年龄66.3±18.4岁,采用飞秒激光制作薄层角膜内皮植片,进行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术。术后随访12mo,观察角膜刺激症状消退、植片恢复和并发症等情况,观测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眼压正常,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角膜刺激症状自术后1d开始逐渐减轻,术后3wk完全缓解。术后1眼(6%)发生内皮植片脱位,3眼(19%)植片与植床之间存在局灶性层间积液。术后1mo角膜上皮变光滑,基质水肿消退,中央角膜厚度(638±86.51μm)较术前(811±137.55μm)明显变薄。随访期间,发生植片急性排斥反应和植片内皮功能失代偿各1眼(6%)。末次随访,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1687±507个/mm2。结论:应用飞秒激光辅助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角膜内皮病变,可以个体化、精确、高效地制作内皮植片,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角膜内皮移植 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术 大泡性角膜病变
下载PDF
嵌入法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治容 张悦 +1 位作者 陈辉 陈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1064-1065,共2页
目的:评价嵌入法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16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施行嵌入法羊膜移植治疗。结果:羊膜移植术后随访3-6mo,角膜上皮10d内均完全修复,14例疼痛完全消失。2例周边角膜局限小泡,4例术后视力提高... 目的:评价嵌入法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16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施行嵌入法羊膜移植治疗。结果:羊膜移植术后随访3-6mo,角膜上皮10d内均完全修复,14例疼痛完全消失。2例周边角膜局限小泡,4例术后视力提高。结论:嵌入法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泡性角膜病变 羊膜移植 嵌入法 大泡性角膜病变 羊膜移植治疗 嵌入法 术后随访 临床效果 角膜上皮 完全消失 术后视力
下载PDF
角膜板层切除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印其 孙秉基 +2 位作者 张月琴 赵东卿 贺贺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施行角膜板层切除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8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施行7~9mm、深达前1/3角膜基质层的角膜板层切除术。结果所治病例角膜斑翳形成,眼痛、异物感症状消退,视力有不同程度改... 目的探讨施行角膜板层切除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8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施行7~9mm、深达前1/3角膜基质层的角膜板层切除术。结果所治病例角膜斑翳形成,眼痛、异物感症状消退,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11例3个月~6年,临床疗效稳定。结论角膜板层切除术为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适用于没有条件接受穿透角膜移植手术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泡性 角膜病变 角膜板层切除术
下载PDF
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病因与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伍志琴 杨燕宁 邢怡桥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8期625-629,共5页
大泡性角膜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角膜病。由于各种原因损害角膜内皮细胞,导致角膜内皮失代偿,不能维持正常的泵功能,产生角膜基质水肿、上皮下水肿,并使角膜上皮形成水泡状隆起。常继发于某些内眼手术、眼外伤、眼内炎症等,治疗比... 大泡性角膜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角膜病。由于各种原因损害角膜内皮细胞,导致角膜内皮失代偿,不能维持正常的泵功能,产生角膜基质水肿、上皮下水肿,并使角膜上皮形成水泡状隆起。常继发于某些内眼手术、眼外伤、眼内炎症等,治疗比较棘手。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尽管该手术安全有效,能减轻症状,改善视力,但仍受供体角膜缺乏、供体老龄化、术后并发症多等现状的制约。近年来,深板层内皮角膜移植术成为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已在临床上进行实践,体外培养角膜内皮细胞进行移植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它将取代传统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来治疗角膜内皮功能损伤的疾病。本文就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病因与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泡性角膜病变 病因 角膜内皮移植术
下载PDF
324例大泡性角膜病变病因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明娜 史伟云 +1 位作者 金绘祥 李素霞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分析大泡性角膜病变的致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l2月间我院收治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24例(343只眼),男190例(202只眼),女134例(141只眼),对其致病原因和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在大泡性角膜病变病因中... 目的分析大泡性角膜病变的致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l2月间我院收治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24例(343只眼),男190例(202只眼),女134例(141只眼),对其致病原因和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在大泡性角膜病变病因中:先天性因素37只眼(10.78%);后天性因素中机械性损伤226只眼(65.89%),其中手术源性损伤185只眼;角膜移植术后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46只眼(13.41%);青光眼29只眼(8.45%);病毒性角膜炎5只眼(1.46%)。发病前有多次手术史者(包括2次及2次以上者)70只眼(20.41%)。结论后天机械性损伤是大泡性角膜病变最常见的原因,主要为手术源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学 大泡性角膜病变 机械性损伤 手术
下载PDF
治疗性角膜接触镜对Tono-pen眼压计测量角膜病变患者眼压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忠浩 梁轩伟 +3 位作者 曾阳发 杨晓 蔡小于 刘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比较配戴治疗性角膜接触镜(TCL)前后Tono-pen眼压计测量角膜病变患者眼压测量的差异,分析治疗性角膜接触对Tono-pen眼压计测量值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就诊的33例(33眼)角膜病变患者,包括大泡性角... [目的]比较配戴治疗性角膜接触镜(TCL)前后Tono-pen眼压计测量角膜病变患者眼压测量的差异,分析治疗性角膜接触对Tono-pen眼压计测量值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就诊的33例(33眼)角膜病变患者,包括大泡性角膜病变11眼、眼化学伤8眼、单疱病毒性角膜炎5眼、继发性青光眼4眼、前部角膜营养不良2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2眼、复发性胬肉l眼.应用Tono-pen眼压计测量患者未配戴TCL和配戴TCL两种状态下的眼压,每种测量方式各重复测2次.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计算每一种测量方法的重复性,计算重复测量间差异的95%可信限;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眼压测量方法的差异,计算差异的可信限95%LoA,并绘制Bland-Altman散点图.[结果]Tono-pen眼压计直接重复测量的ICC为0.986,两次测量的平均差值为(0.42± 1.98) mmHg,95%可信限为-4.30 ~ 3.46 mmHg,其中90.9%的测量差值≤3 mmHg;配戴治疗性角膜接触镜后重复测量的ICC为0.983,两次测量的平均差值为(0.12±2.19)mmHg,95%可信限为-4.46 ~ 4.22 mmHg,90.9%的测量差值≤3 mmHg.配戴治疗性角膜接触镜后Tono-pen眼压测量值平均减小(0.68±3.39)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两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系数ICC为0.959,差值的95%可信限为-7.32~5.96 mmHg,其中70%测量的差值≤3 mmHg;在平均眼压<21 mmHg的患者中,82.4%的测量差值≤3 mmHg,在平均眼压≥21 mmHg的患者中,56.3%的测量差值≤3 mmHg.[结论]Tono-pen眼压计测量角膜病变患者的眼压有较好的重复性,配戴治疗性角膜接触镜对测量的重复性和总体的测量均值无影响.但配戴角膜接触镜前后眼压测量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高眼压者比正常眼压者的差异大,临床应用时应对测量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 TONO-PEN眼压计 治疗性角膜接触镜 角膜病变
下载PDF
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外伤性角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国苍 陈梅珠 +2 位作者 杨丽霞 余鹰翔 王云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522-523,共2页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外伤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外伤性角膜病变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角膜植片及视力变化。结果:随访6~18(平均11.2)mo,术后临床症状明...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外伤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外伤性角膜病变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角膜植片及视力变化。结果:随访6~18(平均11.2)mo,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植片透明率为84%。视力较术前提高,其中矫正视力0.05以上16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5例,内皮型排斥反应4例。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外伤性角膜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其主要并发症为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 外伤性角膜病变 疗效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角膜病变 被引量:12
16
作者 唐维强 柳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族活性依赖金属离子锌并以细胞外基质(ECM)成分为水解底物的复杂蛋白酶家系。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和许多病理过程,主要与细胞外基质的破坏和重塑有关。许多角膜病变如圆锥角膜、与类风湿病相关的周边溃疡性角膜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族活性依赖金属离子锌并以细胞外基质(ECM)成分为水解底物的复杂蛋白酶家系。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和许多病理过程,主要与细胞外基质的破坏和重塑有关。许多角膜病变如圆锥角膜、与类风湿病相关的周边溃疡性角膜炎、糖尿病性角膜病变、角膜新生血管、翼状胬肉对角膜组织侵袭等发生发展过程均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有关,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而对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表达的干扰更为角膜病变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途径,现就近年来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复习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角膜病变 MMP 细胞外基质 ECM 角膜组织
下载PDF
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敏 王诚忠 +1 位作者 沈念慈 陈华洁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目的 评价软性角膜接触镜 (soft contact lens,SCL )在大泡性角膜病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7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配戴 SCL,每月更换 1次 ,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是否改善及有无并发症出现。结果  17例患者随访 2~2 2 m o,临床症状... 目的 评价软性角膜接触镜 (soft contact lens,SCL )在大泡性角膜病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7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配戴 SCL,每月更换 1次 ,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是否改善及有无并发症出现。结果  17例患者随访 2~2 2 m o,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改善 ,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SCL能明显改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性角膜接触镜 大泡性角膜病变 治疗
下载PDF
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肖中男 胡竹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277-1280,共4页
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害,致角膜内皮失代偿,产生角膜基质水肿、上皮下水肿,最终形成的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已成为常见的致盲性角膜病。而BK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往往与其他多种眼病同时存在,使其更加不易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害,致角膜内皮失代偿,产生角膜基质水肿、上皮下水肿,最终形成的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已成为常见的致盲性角膜病。而BK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往往与其他多种眼病同时存在,使其更加不易治疗。近年来,除了临床常用的药物及传统的手术方式外,学者们还积极开发新的角膜层间术式,拓展羊膜在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复合术式;对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术及体外培养角膜内皮细胞移植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在临床和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BK的临床治疗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泡性角膜病变 治疗 羊膜 角膜内皮移植术
下载PDF
大泡性角膜病变14例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9
作者 苗云坤 罗庭浩 吴荣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347-348,共2页
目的: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在大泡性角膜病变治疗中的作用,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4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施行PKP术,随访6~12mo,对并发症给予全身和局部治疗。结果:术后视力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 <0.01。观察6~12(平均... 目的: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在大泡性角膜病变治疗中的作用,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4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施行PKP术,随访6~12mo,对并发症给予全身和局部治疗。结果:术后视力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 <0.01。观察6~12(平均8)mo,角膜植片透明13眼(93%),半透明植片1眼(7%),1眼发生排斥反应,1眼出现继发性青光眼。结论:PKP术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泡性角膜病变 手术治疗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并发症 眼外伤 排斥反应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艳波 张海侠 +1 位作者 王艳爽 顾丽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在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K)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10/2014-07于我院眼科接受诊疗的BK患者60例60眼的临床资料,采用PTK术对其进行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在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K)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10/2014-07于我院眼科接受诊疗的BK患者60例60眼的临床资料,采用PTK术对其进行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度数、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前BCVA、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度数分别为0.05±0.01,37.02±5.38,1.08±0.67D,均显著小于术后(分别为0.45±0.13,46.27±7.02,1.92±0.7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角膜厚度为492.33±18.27μm,显著大于术后377.27±22.49μm(P<0.05);本组手术前后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mo,未见原有角膜病变复发,仅2例术后出现轻微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给予激素类滴眼液点眼后均完全消退。结论:准分子激光术在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中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安全性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术 大泡性角膜病变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