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共焦显微镜、角膜组织刮片检查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准确性比照观察
1
作者 牛淑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66-0068,共3页
对比观察激光共焦显微镜、角膜组织刮片检查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准确率,分析两种检验方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前共抽张家口市第四医院选出80例疑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对这80位患者展开临床对比研究。所有患... 对比观察激光共焦显微镜、角膜组织刮片检查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准确率,分析两种检验方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前共抽张家口市第四医院选出80例疑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对这80位患者展开临床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激光共焦显微镜、角膜组织刮片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验方式的准确性。结果 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测准确性要高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结果(P<0.05);激光共焦显微镜误诊率,明显低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P<0.05)。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因此其诊断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当中的激光共焦显微镜或者角膜组织刮片,均能够在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当中起到作用,但是相比较而言,激光共焦显微镜技术的临床优势更为明显,而且激光共焦显微镜的微创性更高,检查舒适度的效果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焦显微镜 角膜组织刮片检查 真菌性角膜 准确性
原文传递
糖尿病大鼠泪腺、结膜及角膜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剑 黄建艳 +3 位作者 徐锦堂 康举龄 赵松滨 王彦平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造成的泪腺、角膜、结膜组织损伤。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各20只。分别于成模后6、8、10、12周断颈处死大鼠,每组各5只。光镜下观察泪腺、角膜、结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糖尿病组随时间依次... 目的 探讨糖尿病造成的泪腺、角膜、结膜组织损伤。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各20只。分别于成模后6、8、10、12周断颈处死大鼠,每组各5只。光镜下观察泪腺、角膜、结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糖尿病组随时间依次表现为泪腺细胞水肿、增生,腺泡及导管萎缩,纤维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角膜上皮、基质层水肿,结膜杯状细胞减少。结论 糖尿病导致的泪腺、角膜、结膜等眼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性眼表病变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 泪腺 结膜 角膜组织 病理学观察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与角膜组织的相互作用及在屈光矫正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沈建新 周儒荣 宗仁鹤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0-575,共6页
准分子激光在屈光手术中获得了迅速发展, 193 nm的准分子激光刻蚀角膜表面,改变角膜表面的光学结构从而矫正屈光不正,而且由于其微小的力学和热效应,不会损伤邻近组织。本文研究了激光和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定性确定了光斑与角膜表面粗... 准分子激光在屈光手术中获得了迅速发展, 193 nm的准分子激光刻蚀角膜表面,改变角膜表面的光学结构从而矫正屈光不正,而且由于其微小的力学和热效应,不会损伤邻近组织。本文研究了激光和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定性确定了光斑与角膜表面粗糙度关系,定量分析了193 nm准分子激光高斯光束的切削量与能量密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准分子激光应用到眼科治疗机中的原理图、屈光程度与激光消融量的关系和具体算法,最后通过PMMA板的实验验证,并已应用到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生物机理 屈光矫正 眼科 角膜组织
下载PDF
共焦显微镜评价配戴角膜塑形镜对眼角膜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云东 赵华 +3 位作者 杨立东 张歆 贾洪强 徐深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利用角膜共焦显微镜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角膜组织形态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配戴角膜塑形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40例(40只眼),佩戴框架眼镜且从未佩戴过隐形眼镜者10例做为对照。对照组为G1;G2为佩戴角膜塑形镜的... 目的利用角膜共焦显微镜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角膜组织形态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配戴角膜塑形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40例(40只眼),佩戴框架眼镜且从未佩戴过隐形眼镜者10例做为对照。对照组为G1;G2为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时间长度为6个月至1年以内者;G3为1年至3年以内者;G4为3年至5年以内者;5年以上者为G5,每一组均为10例20只眼。采用Confoscan-4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全角膜,记录角膜中央及角膜边缘Langerhans细胞、角膜上皮层、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基质细胞及角膜内皮数。采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佩戴时间的延长,四组患者的角膜中央及角膜边缘Langerhans细胞的细胞密度均逐渐增多;角膜上皮层逐渐变薄;角膜全层厚度逐渐下降;后基质细胞密度降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无改变,但角膜多形性内皮细胞百分比逐渐降低,而异型性内皮细胞百分比逐渐升高。结论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所引起的角膜慢性缺氧可能是导致上述的角膜各层变化的主要原因,但5年后基本可以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这为指导患者用眼以及临床医师如何合理应用角膜塑形镜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共焦显微镜 角膜塑形镜 角膜组织形态
下载PDF
3D生物打印角膜组织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袁正 周春阳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3年第2期92-96,共5页
3D生物打印技术使用由活细胞、生物材料或活性生物分子组成的生物墨水,通过计算机辅助控制来制造具有生物活性的组织或器官替代物。在眼科领域,通过搭载不同类型的活性细胞可3D打印出具备生理功能的角膜组织。3D生物打印的个性化角膜植... 3D生物打印技术使用由活细胞、生物材料或活性生物分子组成的生物墨水,通过计算机辅助控制来制造具有生物活性的组织或器官替代物。在眼科领域,通过搭载不同类型的活性细胞可3D打印出具备生理功能的角膜组织。3D生物打印的个性化角膜植入物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且含水率和透光率接近天然角膜组织,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角膜替代方法,有望解决角膜供体稀缺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生物打印 组织工程角膜 水凝胶 活性细胞
下载PDF
角膜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沁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 介绍并综合分析角膜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方法 通过广泛查阅近期相关文献 ,重点介绍组织工程角膜种子细胞的来源、选择 ,以及体外培养中各种生长因子对角膜细胞生长繁殖的影响 ;支架材料的选择和制备及各自的优缺点。 结果 ... 目的 介绍并综合分析角膜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方法 通过广泛查阅近期相关文献 ,重点介绍组织工程角膜种子细胞的来源、选择 ,以及体外培养中各种生长因子对角膜细胞生长繁殖的影响 ;支架材料的选择和制备及各自的优缺点。 结果 组织工程角膜种子细胞的来源为人眼的正常角膜细胞 ,以胎儿角膜为佳 ;各种生长因子对角膜细胞的培养、生长繁殖 ,以及与细胞外和细胞间基质的结合有明显促进作用 ,其中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 FGF)、角膜细胞生长因子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 β1,TGF- β1)和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影响最明显。支架材料可选择动物胶原 +壳聚糖、以及黏多糖等 ,各有其优缺点。 结论 组织工程角膜可以构建和移植 ,与受体组织相容性较好 ,有望成为人体角膜移植的等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组织工程 研究进展 支架材料 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碱烧伤小鼠角膜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冯玉梅 冯怡 +4 位作者 朱旭东 党颖 马清钧 周岐新 曾昭淳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6期561-565,共5页
采取滤纸片放置法,用1mol/L的NaOH在小鼠角膜中央进行碱烧伤,建立动物模型。取烧伤前和烧伤后的小鼠角膜制备组织切片,用抗MMP2、抗MMP9和抗VEGF的抗体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它们在碱烧伤前后的小鼠角膜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提取... 采取滤纸片放置法,用1mol/L的NaOH在小鼠角膜中央进行碱烧伤,建立动物模型。取烧伤前和烧伤后的小鼠角膜制备组织切片,用抗MMP2、抗MMP9和抗VEGF的抗体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它们在碱烧伤前后的小鼠角膜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提取碱烧伤前和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点的小鼠角膜组织的总RNA并进行逆转录,以获得的逆转录产物作为模板,用特异的引物和探针进行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MMP2、MMP9和VEGF在碱烧伤前后的小鼠角膜组织中转录水平的变化;提取碱烧伤前后小鼠角膜的蛋白组分,用明胶底物酶谱的方法检测其中MMP2和MMP9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浸透1mol/L的NaOH的滤纸小片,对小鼠角膜进行碱烧伤可以有效地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烧伤后3~4d就有明显的新生血管形成,至第8、9d左右开始退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角膜中没有MMP9和VEGF表达,MMP2表达极低;碱烧伤后3种因子的表达均上升。实时定量PCR的结果显示MMP2在碱烧伤后表达升高,第3d达到最高随后下降;MMP9在正常角膜组织中没有表达,碱烧伤后第1d达到最高之后开始下降;VEGF在正常角膜中也没有表达,碱烧伤后第4d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以上结果说明碱烧伤后的角膜组织中MMP2、MMP9和VEGF的表达均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烧伤 角膜组织 小鼠 MMP2 MMP9 表达 VEGF 转录水平 逆转录 总RNA
下载PDF
碱烧伤对角膜组织中NO及iNOS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武犁 邱良秀 +1 位作者 李中国 李鹏程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75-177,T001,共4页
目的 观察一氧化碳 (nitric oxide,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表达在角膜碱烧伤后的变化 ,探讨 NO在角膜碱烧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 2... 目的 观察一氧化碳 (nitric oxide,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表达在角膜碱烧伤后的变化 ,探讨 NO在角膜碱烧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 2组 :正常对照组 ,角膜碱烧伤组 (碱伤组 )。于 1、4、7、10、13天每组各取 6只大鼠采用酶法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角膜组织中 NO含量以及 i NOS的表达变化。结果 碱烧伤后大鼠角膜组织中 NO含量在不同时期均升高 (P <0 .0 5 ) ,并于 4~ 7天达最高峰 (P <0 .0 1) ;角膜组织中 i NOS主要表达于炎症细胞胞浆中 ,在不同时期表达也同样增强。结论 碱烧伤后角膜组织中 NO及 i NOS含量增加 ,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碱烧伤后 角膜组织 眼化学伤 多形核白细胞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GM6001对碱烧伤角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文华 刘海霞 +1 位作者 潘志强 武宇影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 检测正常和碱烧伤后不同时间角膜组织中明胶酶(MMP-2,MMP-9)和胶原酶(MMP-1)的表达,探讨在角膜融解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兔角膜碱烧伤20眼,分为对照组和GM6001治疗组,于伤后12、24、48、72h,1、2周和1个月取材,酶谱法检测角膜组织... 目的 检测正常和碱烧伤后不同时间角膜组织中明胶酶(MMP-2,MMP-9)和胶原酶(MMP-1)的表达,探讨在角膜融解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兔角膜碱烧伤20眼,分为对照组和GM6001治疗组,于伤后12、24、48、72h,1、2周和1个月取材,酶谱法检测角膜组织中明胶酶MMP-2、MMP-9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胶原酶MMP-1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兔角膜中,仅检测到微弱的明胶酶原MMP-2,碱烧伤后1周后开始明显升高,至烧伤后1个月维持较高水平,并在2周时出现MMP-2活性酶的表达,并持续至烧伤后1个月。明胶酶MMP-9在正常角膜组织中检测不到,但烧伤后24h开始表达,于烧伤后1周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至伤后1个月已检测不到。胶原酶MMP-1在正常组织中检测为阴性,从伤后24h开始升高,1个月内无下降。GM6001治疗组角膜组织MMP-2、MMP-9及MMP-1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碱烧伤角膜组织的融解,GM6001可抑制MMPs的活性,进而抑制角膜融解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6001 碱烧伤角膜组织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表达 活性 角膜融解
下载PDF
兔眼部碱烧伤后角膜组织的pH变化及早期冲洗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毓韬 邱孝芝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 研究碱烧伤后角膜组织的 pH变化及立即结膜囊冲洗对它的影响。 方法 将连接 pH计的玻璃微电极插入兔眼角膜中央组织内 ,2 4h内测定 2mol/L氢氧化钠作用 2min后角膜组织不同深度的 pH值。 结果 接触2mol/L氢氧化钠 2min时 ,兔角... 目的 研究碱烧伤后角膜组织的 pH变化及立即结膜囊冲洗对它的影响。 方法 将连接 pH计的玻璃微电极插入兔眼角膜中央组织内 ,2 4h内测定 2mol/L氢氧化钠作用 2min后角膜组织不同深度的 pH值。 结果 接触2mol/L氢氧化钠 2min时 ,兔角膜 pH从 7 3 5± 0 2 2上升到 10 70± 0 14。 5min后 ,冲洗组 pH明显下降 (8 82±0 0 6) ,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对照组 pH下降仅约 0 5 (10 16± 0 0 6) ,与冲洗组差异显著 (P <0 0 1)。 2 4h后各组pH都已降至 8 0以下。结论 氢氧化钠烧伤后角膜实质的pH可在数分钟之内分布均匀 ,早期结膜囊冲洗可使角膜实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碱烧伤 角膜组织 PH值 结膜囊冲洗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兔眼角膜组织蛋白多糖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军 黄一飞 +1 位作者 陈学国 巴恩平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0-171,共2页
目的:动态观察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后角膜组织蛋白多糖(protoglycan,PG)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角膜雾状混浊(haze)的关系。方法:16只兔(32眼)进行PRK手术建立动物模型,矫正度数-9.00D。术后裂隙灯... 目的:动态观察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后角膜组织蛋白多糖(protoglycan,PG)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角膜雾状混浊(haze)的关系。方法:16只兔(32眼)进行PRK手术建立动物模型,矫正度数-9.00D。术后裂隙灯显微镜对各组角膜的haze分级,并取不同时间点角膜组织,应用超微结构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G的变化。结果:异常PG主要沉积在角膜的前部基质;haze在术后3周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haze愈明显,PG改变亦明显。结论:PRK术后切削区角膜基质浅层PG的异常改变与角膜haze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切削术 屈光性 准分子激光 角膜混浊 角膜组织 蛋白多糖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角膜组织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爱丽 曹谊林(审校) +1 位作者 刘伟(审校) 姚康德(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3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组织工程化角膜的研究开展至今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在以往的体外单层组织构建的基础上 ,正逐渐向三维体系的多层结构深入 ,在功能和结构上越来越接近于正常的角膜组织。各种细胞共培养技术的改进和新型载体材料的应用也有力地推动其进一... 组织工程化角膜的研究开展至今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在以往的体外单层组织构建的基础上 ,正逐渐向三维体系的多层结构深入 ,在功能和结构上越来越接近于正常的角膜组织。各种细胞共培养技术的改进和新型载体材料的应用也有力地推动其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角膜组织 多层结构 结构 功能 载体材料
下载PDF
性激素受体在人眼角膜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风芹 张明昌 姜发纲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3期274-276,290,共4页
目的检测人角膜组织中是否有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的表达。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的... 目的检测人角膜组织中是否有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的表达。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的方法检测人眼角膜组织中性激素受体蛋白mRNAs(AR,ERα,PR)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caltechnique)来定位这些受体。结果人眼的角膜组织中检测到性激素受体的mRNAs,角膜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性激素受体在人的角膜组织中被发现,提示这些性激素可能与角膜组织中的受体结合来直接影响角膜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受体 角膜组织 人眼 receptor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组化染色 角膜上皮细胞 雄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chain MRNAS 生物学功能 受体蛋白 PCR) 受体结合 检测 细胞核
下载PDF
抗氧化剂对准分子激光兔角膜切削术后角膜组织的影响
14
作者 房城伯 陈逖 +3 位作者 杨永坚 朱美玲 陶黎明 王先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抗氧化剂VitC、VitE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术后角膜组织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实验兔分成 2组 ,每组 1 2只 ,行双眼 - 5 0DPRK。一组术后左眼每日结膜下注射VitC 0 1g ,右眼为对照 ;另一组术后左眼每...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抗氧化剂VitC、VitE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术后角膜组织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实验兔分成 2组 ,每组 1 2只 ,行双眼 - 5 0DPRK。一组术后左眼每日结膜下注射VitC 0 1g ,右眼为对照 ;另一组术后左眼每日结膜下注射VitE 2 5mg ,右眼为对照。于术后 1、3、7、1 4天测定角膜组织超氧化物歧酶 (super oxidedismutase ,SOD)、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peroxide,GSH PX)的变化 ,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术后 1、3天角膜SOD、GSH PX活性小于对照组 (P <0 0 1 ) ,MDA的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局部应用抗氧化剂组其角膜SOD、GSH PX活性高于单纯激光组 (P <0 0 1 ) ,MDA水平低于单纯激光组 (P <0 0 1 )。结论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 ,存在着氧自由基性的组织损伤破坏 ,局部应用Vi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角膜组织 影响 术后 VITC VITE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后兔眼角膜组织蛋白多糖的变化
15
作者 赵军 黄一飞 +2 位作者 陈学国 巴恩平 李喆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角膜组织 蛋白多糖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角膜雾状混浊
下载PDF
正常大鼠角膜组织TRAIL及其受体DR4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袁伟 陆晓和 +2 位作者 张永强 宫玉波 彭小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08-909,共2页
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及其死亡受体4(deathreceptor4,DR4)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正常大鼠角膜组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AIL及其受... 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及其死亡受体4(deathreceptor4,DR4)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正常大鼠角膜组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AIL及其受体DR4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在正常角膜组织中TRAIL及其受体DR4均有表达,主要分布于上皮层及内皮层,基质层也有少量表达。结论正常大鼠角膜组织中有TRAIL及其受体DR4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L 角膜组织 正常大鼠 DR4 表达及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receptor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ligand 死亡受体 分布情况 临床意义 表达状况 组织 内皮层
下载PDF
PRK术后角膜组织成份的改变
17
作者 程振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7-108,共2页
PRK术后角膜组织成份的改变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程振英综述李镜海审校PRKtohotorefractivekeratactomy)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先进’09手术方式;PRK术后角膜修复过程中组织成份发生... PRK术后角膜组织成份的改变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程振英综述李镜海审校PRKtohotorefractivekeratactomy)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先进’09手术方式;PRK术后角膜修复过程中组织成份发生一系列变化,作者参阅有关文献,就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组织 近视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激光共焦显微镜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晓会 厉新新 +2 位作者 张佳君 陈宝石 刘丽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05/08来我院治疗的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77例77眼,同时行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及角膜组织刮片检查,观察图像特点,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真菌... 目的:对比分析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05/08来我院治疗的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77例77眼,同时行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及角膜组织刮片检查,观察图像特点,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真菌检出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激光共焦显微镜检出阳性66眼,阴性11眼,检出率为86%;角膜组织刮片检查确诊阳性51眼,阴性26眼,检出率为6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敏感性相对较高,如果能将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与角膜组织刮片检查联合应用于临床,对提高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 角膜组织刮片 真菌性角膜 诊断
下载PDF
干眼患者活体角膜组织学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冬玲 李雪 +2 位作者 吴琼 杨帆 胡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5-949,共5页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不同程度的泪液生成不足型和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的角膜细胞学变化。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临床上根据患者病史、症状、角结膜体征及相关仪器检查确诊为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33例65眼和泪液生成...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不同程度的泪液生成不足型和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的角膜细胞学变化。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临床上根据患者病史、症状、角结膜体征及相关仪器检查确诊为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33例65眼和泪液生成不足型干眼患者28例55眼。应用三维断层角膜地形图及眼前节分析系统(Sirius系统)对所有干眼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应用共焦显微镜对其角膜上皮层(表层上皮细胞层、翼状上皮细胞层和基底上皮细胞层)、朗格汉斯细胞(树突状细胞)、基质层(浅基质和深基质)、内皮层的细胞密度、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共焦显微镜显示泪液生成不足型和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角膜上皮层的细胞数量随干眼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类型干眼角膜上皮各层细胞大小不均,排列欠规则。泪液生成不足型干眼的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直径变细,排列不规则,随着干眼严重程度的增加其弯曲度逐渐增大、分支增多。蒸发过强型干眼朗格汉斯细胞的活化程度与干眼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眼患者角膜浅基质层细胞数量和深基质层细胞数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类型干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irius系统可对两种类型干眼的严重程度进行非接触无创检查并分类,共焦显微镜观察分类后的两种干眼类型患者的角膜各层细胞密度及形态存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Sirius系统 共焦显微镜 角膜组织学变化
下载PDF
维生素A缺乏干眼病角膜组织上皮细胞Fas、FasL、Bax和bcl-2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丛越 王万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10期1820-1823,共4页
目的探究维生素A缺乏干眼病角膜组织上皮细胞Fas、FasL、Bax和bcl-2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为干眼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只雄兔维生素A缺乏干眼病模型以及5只正常喂养的雄兔,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 目的探究维生素A缺乏干眼病角膜组织上皮细胞Fas、FasL、Bax和bcl-2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为干眼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只雄兔维生素A缺乏干眼病模型以及5只正常喂养的雄兔,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试验动物角膜组织上皮细胞的细胞凋亡情况,并检测FasL、Fas、Bax以及bcl-2等相关基因蛋白在角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维生素A缺乏干眼病角膜组织上皮细胞Fas、FasL、Bax和bcl-2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雄兔每高倍镜视野角膜组织上皮细胞凋亡数量为(4.89±1.34)个,对照组为(0.65±0.32)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1000个角膜组织上皮细胞Fas、FasL、Bax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分别为(187.35±23.23)、(212.45±24.55)、(168.67±21.43)个,显著高于对照组(65.23±18.23)、(68.46±14.51)、(48.43±16.46)个,观察组每1000个角膜组织上皮细胞bcl-2阳性表达细胞数量为(54.44±16.34)个,显著低于对照组(217.43±24.1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FasL、Bax的表达与角膜组织上皮细胞凋亡呈显著正相关(r=0.675,r=0.785,r=0.678,P=0.000),bcl-2的表达与角膜组织上皮细胞凋亡呈显著负相关(r=-0.754 P=0.000)。结论角膜组织上皮细胞凋亡可能导致角膜组织上皮细胞出现干燥、变薄,引起功能减退,导致干眼病症状,这可能与Fas、FasL、Bax表达量增多,bcl-2的表达量降低加快角膜组织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缺乏干眼病 角膜组织上皮细胞 Fas FasL BAX bcl-2 表达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