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解热镇痛作用及解热机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东 杨芳炬 +2 位作者 黄继华 凌婧 荆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96-799,共4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解热、镇痛作用及其解热机制。方法:建立家免2,4-二硝基苯酚及热模型及大鼠内毒素发热模型,观察清开灵冻干粉解热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及热板法,观察清开灵冻干粉镇痛作用。并用放免法检测大鼠下丘脑cAMP及I... 目的:研究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解热、镇痛作用及其解热机制。方法:建立家免2,4-二硝基苯酚及热模型及大鼠内毒素发热模型,观察清开灵冻干粉解热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及热板法,观察清开灵冻干粉镇痛作用。并用放免法检测大鼠下丘脑cAMP及IL-1β含量的变化。结果: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能有效抑制内毒素导致的大鼠发热和2,4-二硝基苯酚导致的家兔发热,显著降低发热大鼠下丘脑IL-1β及cAMP的含量;明显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推迟热致痛小鼠添后足时间。结论: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其解热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内生致热原IL-1β的生成,从而降低下丘脑发热介质cAMP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 解热 镇痛 IL-1Β CAMP 解热镇痛作用 解热机制 冻干粉 清开灵 注射用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亚硫酸氢钠加成物解热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殿文 温富春 +3 位作者 纪凤兰 李延忠 丁涛 徐惠波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6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兼用,合格证号:10-1015。Wistar大鼠。体重150-190g,雄性,合格证号10—1016。日本大耳白兔,体重2.0-2.5kg,合格证号:10—5115。以上动物均购于长春高新医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解热镇痛作用 亚硫酸氢钠 穿心莲内酯 加成物 WISTAR大鼠 日本大耳白兔 医学动物
下载PDF
鸡胆汁有效成分Tau和CA的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培锋 关红 +2 位作者 白音吉日嘎拉 斯琴 赵珍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3-5,共3页
采用内毒素致热法和异性蛋白致热法研究了鸡胆汁有效成分牛磺酸 (Tau)和胆酸 (CA )的解热镇痛作用。结果显示 ,低剂量 Tau解热作用不显著 ;高剂量 Tau分别对内毒素和蛋白胨所致体温升高 1h和 3h有显著解热作用。 CA对内毒素所致发热体... 采用内毒素致热法和异性蛋白致热法研究了鸡胆汁有效成分牛磺酸 (Tau)和胆酸 (CA )的解热镇痛作用。结果显示 ,低剂量 Tau解热作用不显著 ;高剂量 Tau分别对内毒素和蛋白胨所致体温升高 1h和 3h有显著解热作用。 CA对内毒素所致发热体温无显著影响 ;高剂量 CA对蛋白胨所致发热 1~ 3h有显著解热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证实 Tau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胆汁 有效成分 TAU CA 解热镇痛作用 牛磺酸 胆酸
下载PDF
咽炎雾化剂抗炎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赖瑛 王佩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第9期550-551,共2页
目的 :观察“咽炎雾化剂”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巴豆油耳肿胀模型、醋酸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酵母引起的发热模型、小鼠扭体反应模型 ,观察“咽炎雾化剂”的作用。结果 :“咽炎雾化剂”对小鼠巴豆油引起的耳肿胀有抑... 目的 :观察“咽炎雾化剂”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巴豆油耳肿胀模型、醋酸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酵母引起的发热模型、小鼠扭体反应模型 ,观察“咽炎雾化剂”的作用。结果 :“咽炎雾化剂”对小鼠巴豆油引起的耳肿胀有抑制作用 ,能抑制醋酸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对酵母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也能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结论 :“咽炎雾化剂”具有抗炎、解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炎 抗炎 小鼠 解热镇痛作用 扭体反应 耳肿胀 毛细血管通透性 雾化 醋酸 酵母
下载PDF
扑热息痛琥珀酸单酯钠的制备及其解热镇痛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李绍顺 刘少诚 +3 位作者 王晓鸣 姚坚 兰克非 钱涛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6-38,共3页
扑热息痛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由于扑热息痛水溶度较小,临床只能口服给药。前些年安乃近作为注射用解热镇痛药广泛用于临床,但有严重过敏反应,其注射液已趋于淘汰。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更好的注射用解热镇痛药来代替安乃近。因此... 扑热息痛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由于扑热息痛水溶度较小,临床只能口服给药。前些年安乃近作为注射用解热镇痛药广泛用于临床,但有严重过敏反应,其注射液已趋于淘汰。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更好的注射用解热镇痛药来代替安乃近。因此,急需一种有良好解热镇痛作用,而无过敏反应的注射用解热镇痛药,以治疗急性发热及小儿高烧等。因而我们按文献方法把扑热息痛的4位酚羟基用琥珀酸酐酰化,制成扑热息痛的琥珀酸单酯,然后将分子中游离的羧基制成水溶性钠盐,以便制成注射剂。合成路线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热镇痛作用 扑热息痛 解热镇痛 文献方法 琥珀酸单酯钠 单酯 扭体反应 溶度 子中 急性发热
下载PDF
解读解热镇痛药的解热镇痛作用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付亚鹏 《工企医刊》 2010年第3期96-96,F0003,共2页
临床上一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许多品种兼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广泛而有效地用于解除一些疾病引起的发热、疼痛和炎性症状,故统称解热镇痛药。尽管这类药大多数有抗炎作用,但在化学结构上又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故也称非甾体抗炎... 临床上一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许多品种兼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广泛而有效地用于解除一些疾病引起的发热、疼痛和炎性症状,故统称解热镇痛药。尽管这类药大多数有抗炎作用,但在化学结构上又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故也称非甾体抗炎药。本类药物尚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用于解热时,仅使发热患者的体温降低至正常,对正常体温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热镇痛作用 解热镇痛 不良反应 抗血小板凝集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 解读 非甾体抗炎药 抗炎作用
下载PDF
中药抗感2号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鹏 刘玉英 +2 位作者 郭志宏 袁丽珍 范书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 :观察抗感 2号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 :用干酵母混悬液制备大鼠发热模型 ;用醋酸和热板两种方法致痛观察小鼠痛反应。结果 :抗感 2号对致热大鼠的体温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醋酸致痛小鼠扭体反应及热板法致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抗感 2号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 :用干酵母混悬液制备大鼠发热模型 ;用醋酸和热板两种方法致痛观察小鼠痛反应。结果 :抗感 2号对致热大鼠的体温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醋酸致痛小鼠扭体反应及热板法致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抗感 2号对发热和疼痛动物模型有明显解热和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抗感2号 解热镇痛作用 药理 发热模型
下载PDF
柴胡解热镇痛作用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谭少群 《中国药业》 CAS 1998年第3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解热镇痛作用 柴胡注射液 小柴胡汤 中药药理学 抗炎作用 免疫功能 柴胡多糖 自然杀伤细胞(NK) 金黄色葡萄球菌 国内外中医药科技进展
下载PDF
地龙粉剂对小鼠、大鼠与兔的镇痛解热作用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斌艳 张蕾 +2 位作者 虞礼敏 王竞 王永铭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25-226,共2页
以扑热息痛为阳性对照药,用小鼠扭体法、大鼠甩尾法为镇痛模型,以内毒素致热兔为发热模型,研究中药地龙粉剂是否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及其与扑热息痛合用是否有协同作用。结果:地龙粉剂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与扑热息痛合用有协同作用。地... 以扑热息痛为阳性对照药,用小鼠扭体法、大鼠甩尾法为镇痛模型,以内毒素致热兔为发热模型,研究中药地龙粉剂是否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及其与扑热息痛合用是否有协同作用。结果:地龙粉剂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与扑热息痛合用有协同作用。地龙粉剂对内毒素致热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但与扑热息痛合用并无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地龙粉剂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粉剂 解热镇痛作用 动物药
下载PDF
浅谈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春霞 文敬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29期3909-3910,共2页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其中许多药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此类药物的特点是解热作用较强,尽管化学结构各异,但均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而发挥作用。主要包括水杨酸类(阿司匹林)、乙酰苯胺类(非那西...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其中许多药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此类药物的特点是解热作用较强,尽管化学结构各异,但均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而发挥作用。主要包括水杨酸类(阿司匹林)、乙酰苯胺类(非那西丁、对乙酰氨基酚)及部分吡唑酮类的单方或复方制剂(氨基比林、安乃近)。解热镇痛药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病如头痛、发热、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牙痛、风湿痛等,临床医师往往认为其见热必退、遇痛必止,这样导致延误、加重病情,怎样合理应用解热镇痛药,本文做如下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热镇痛 对乙酰氨基酚 解热镇痛作用 临床医师 抗风湿作用 解热作用 化学结构 生物合成
下载PDF
解热镇痛药服用有限制
11
作者 曹霞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03年第9期29-29,共1页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常用的非处方药物,主要用于患者可以自行判断的小伤小病,及医生诊断后的慢性病人自行选购服用。 作为非处方药使用的解热镇痛药属于对症治疗范畴。发挥镇痛作用时其镇痛部...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常用的非处方药物,主要用于患者可以自行判断的小伤小病,及医生诊断后的慢性病人自行选购服用。 作为非处方药使用的解热镇痛药属于对症治疗范畴。发挥镇痛作用时其镇痛部位主要在外周,所应用范围限于缓解轻、中度疼痛,仅对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钝痛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热镇痛 非处方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 吲哚美辛 解热镇痛作用 阿司匹林 布洛芬 应用范围 慢性病人 中度疼痛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学慧 王国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8-200,共3页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自1887年第一次应用于临床后,由于其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多模式镇痛"概念的出现,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其中一种既可以克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又可实现满意镇...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自1887年第一次应用于临床后,由于其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多模式镇痛"概念的出现,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其中一种既可以克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又可实现满意镇痛效果的非阿片类镇痛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术后镇痛 应用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非阿片类镇痛 解热镇痛作用 多模式镇痛 镇痛效果
下载PDF
小儿金宁口服液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时艳 许惠琴 狄留庆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小儿金宁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干酵母致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采用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小儿金宁(4.1、8.2... 目的:观察小儿金宁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干酵母致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采用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小儿金宁(4.1、8.2、16.4g/kg)可显著抑制内毒素所致发热反应,小儿金宁(6.85、13.7、27.4g/kg)可显著抑制干酵母所致发热反应;小儿金宁(13.7、27.4、54.8g/kg)对醋酸和热板诱发的小鼠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结论:小儿金宁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 观察小儿金宁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内毒素、干酵母致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 采用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 小儿金宁(4 1、8 2、16 4g kg)可显著抑制内毒素所致发热反应 小儿金宁(6 85、13 7、27 4g kg)可显著抑制干酵母所致发热反应 小儿金宁(13 7、27 4、54 8g kg)对醋酸和热板诱发的小鼠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可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 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结论 小儿金宁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更多还原目的 观察小儿金宁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内毒素、干酵母致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 采用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 小儿金宁(4 1、8 2、16 4g kg)可显著抑制内毒素所致发热反应 小儿金宁(6 85、13 7、27 4g kg)可显著抑制干酵母所致发热反应 小儿金宁(13 7、27 4、54 8g kg)对醋酸和热板诱发的小鼠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可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 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结论 小儿金宁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更多还原小儿金宁口服液 解热 镇痛 抗炎
原文传递
加合百服宁酚咖片致眼睑水肿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改书 汪华清 《人民军医》 2003年第5期307-307,共1页
关键词 加合百服宁酚咖片 眼睑水肿 病例报告 不良反应 解热镇痛作用 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
下载PDF
醋氨酚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守祥 滕桂丰 《药学实践杂志》 CAS 1990年第4期32-33,共2页
由于退热冰、非那西丁的毒性强而被临床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其体内代谢产物醋氨酚,但近年来后者的毒性和不良反应又不断被临床发现。现将这方面报道综述如下: 1.对肝脏的损害近年来国外有因服醋氨酚过量而致死的报告。常因服过量,时间长... 由于退热冰、非那西丁的毒性强而被临床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其体内代谢产物醋氨酚,但近年来后者的毒性和不良反应又不断被临床发现。现将这方面报道综述如下: 1.对肝脏的损害近年来国外有因服醋氨酚过量而致死的报告。常因服过量,时间长而致肝损害。也有人认为用治疗剂量同样能导致肝损害,营养不良、嗜酒或癌症用此药肝损害更易发生。某医院收治一患者因感冒服用醋氨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氨酚 肝损害 非那西丁 体内代谢产物 退热冰 不良反应 解热镇痛作用 解热作用 骨髓造血功能 肝糖元
下载PDF
对阿沙吉尔粉剂溶解后所占体积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方美 高建平 《基层医学论坛》 2007年第1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阿沙吉尔 体积变化 溶解后 粉剂 注射用赖氨匹林 解热镇痛作用 临床医生 配制药液
下载PDF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引怀 高艳彬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2期305-306,共2页
阿司匹林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小剂量阿斯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Cox-1,阻止血栓素A2(TXA2)的生成,从而实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 阿司匹林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小剂量阿斯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Cox-1,阻止血栓素A2(TXA2)的生成,从而实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病)的发生,目前临床上阿司匹林已成为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的惟一心血管一级预防抗血小板用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心脑血管疾病 抗血小板聚集 小剂量阿斯匹林 应用 解热镇痛作用 心脑血管事件 心血管病
下载PDF
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民生 《社区医学杂志》 2006年第03X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临床新用途 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 不良反应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短暂性缺血发作 解热镇痛作用 人工心脏瓣膜 抑制血小板 心脑血管病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引起的肝脏损害及防治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彩霞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8期45-46,共2页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扑热息痛,醋氨酚)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是非那西丁的主要代谢物,是目前解热镇痛药中用量较大的OTC药物之一。因其解热镇痛作用较强,抗炎作用极弱,被认为是较安全的止痛药,广泛应用于感冒发热、关...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扑热息痛,醋氨酚)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是非那西丁的主要代谢物,是目前解热镇痛药中用量较大的OTC药物之一。因其解热镇痛作用较强,抗炎作用极弱,被认为是较安全的止痛药,广泛应用于感冒发热、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癌性痛及手术后止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肝脏损害 解热镇痛 防治 过量 解热镇痛作用 OTC药物 手术后止痛 扑热息痛
下载PDF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施志云 《中国疗养医学》 2008年第3期179-180,共2页
阿司匹林是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和抗炎药,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和短暂性缺血性疾病的发作,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是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和抗炎药,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和短暂性缺血性疾病的发作,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随着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药理作用也不断发现。笔者现将近年发现的新用途分别叙述,供医护人员在临床使用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临床应用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抗血小板聚集药 解热镇痛作用 人工心脏瓣膜 解热镇痛 缺血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